人白介素2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精品推荐】

腺病毒载体的特点
n 主要以Ad5型病毒为框架构建 n 具有携带外源基因和转移外源基因的双
重功能 n 可插入长达5kb的外源基因 n 通过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作用进行基因
转移 n 安全性,复制缺陷(E1区缺陷)
腺病毒载体的特点
n 保留了E3区的腺病毒--可逃逸宿主免 疫应答,可用于体内基因治疗
重组腺病毒的鉴定
n 病变293细胞于液氮、37°C反复冻融, 离心
n 取上清提取重组病毒DNA n 用目的片段引物和病毒基因组特征片段
引物作PCR
病毒滴度测定
n 24孔培养板每孔接种1×105个293细胞 n 培养24小时后,取病毒转染液0.2ml加
PBS至总量2ml,混匀后作10倍比稀释至 第8管,每孔加入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液 0.2ml。 n 37°C 5%CO2培养1小时后,每孔补加 1.5ml培养液,继续培养36-48小时
病毒滴度测定
n 观察细胞病变情况,取100%出现CPE的 稀释度计算病毒滴度: 105细胞×稀释度×10个病毒/细胞 pfu/ml=
重组病毒的扩增
n 293细胞大规模培养:悬浮培养,单层培 养
n 用收集的病变细胞培养上清或冻融上清 感染293细胞
n 反复培养、感染 收集大量的病变细胞 及病毒上清
n 不整合到宿主基因组 n 增殖和非增殖细胞均可感染
构建腺病毒载体的要素
n 腺病毒基因组质粒 n 穿梭质粒 n 目的基因片段 n 包装细胞
AdMax™ system
穿梭质粒
pDC315
腺病毒载体的包装胞细
n HEK293细胞--E1区缺陷互补的细胞系 悬浮HEK293细胞,易大规模培养,可用 于腺病毒大规模制备。但不易长期保持 稳定。 单层培养HEK293细胞,稳定,用于 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蚀斑挑选。也可 用于腺病毒扩增。
多药耐药基因-腺病毒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多药耐药基因-腺病毒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摘要】目的构建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腺病毒重组表达载体。
方法将MDR1基因插入到腺病毒载体,用磷酸钙沉淀法将此重组载体转染到293细胞,制备重组病毒悬液并感染靶细胞进行鉴定。
结果构建的MDR1-腺病毒载体在293细胞中大量产生,病毒滴度达109 PFU/ml,此病毒感染靶细胞后,在靶细胞中有MDR1基因的表达。
结论成功构建了MDR1-腺病毒重组表达载体。
【Abstract】Objective Construction of 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MDR) - adenoviral recombinant expression vector.Methods MDR1 gene will be inserted into the adenovirus vector,by calcium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method the recombinant plasmidtransfect into 293 cells.Recombinant virus suspension is made and infeced target cells and to indentify.Results Constructed MDR1- adenovirus vector produces a large number in 293 cells,the virus titer is up to 109 PFU/ml.After the recombinant virus infectedtarget cells in the target cells have the expression of MDR1 gene.Conclusion MDR1- recombinant adenorirus vector has been successfully constructcd.【Key words】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MDR1);Adenovirus vector;Transfection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 )是指肿瘤细胞能对多种结构、功能及杀伤机制均不同的化疗药物产生耐受。
人nm23-H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Hoptlf nfn tr o Ld Hue 4 04 C ia si Dogeg ao Moo . t. b i 1 0 , hn J C 4
【 sr c】 Ob e t e T o s u t c mbn n a e o i s e t o ti n u n n 3H1g n n e t yi i Ab ta t j ci : oc n t c ar o ia t d n v c r na ig h ma m2 一 e ea di ni v r e u r v oc n d f tn
C {E E J U N LO E I R E T T Y A U R 0 2V L 0 N . HN S O R A F G RA I D N I R J N A Y 2 1 O . O 1 T C S 1
中 老年 腔医 志2 1 年 1 第 l 卷第 1 华 口 学杂 02 月 O 期
F N o g q , HOU W i bn , AO L 卡 n , H e A G Z i y n . f p r n fDet t , i g n A Hn -uZ e - i H u g g S AO L i ,W N h — o g Deat t me o nir Xa f sy na
ha e u c s f l on tu t d pr ve y d be n s c e suly c sr c e o d b PCR a ayss nz e i e ton a n l i,e ym d g si nd DN A s q nc a lss e ue e nay i.The iu vr s
1 .材 料和 方法
11试剂和材料 . Ad ayV e o i l co E s Ad n vr tr M a Ve
医学: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02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涉及多个步骤,包括选择合适的腺 病毒血清型、设计外源基因的插入位点、构建重组质粒、 转染腺病毒生产细胞等。这些步骤需要精确的操作和严格 的质量控制,以确保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03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腺病 毒血清型,以确保与宿主细胞的良好亲和力和低免疫原性 。同时,需要对外源基因进行适当的修饰和优化,以提高 其在重组腺病毒载体中的表达效率和稳定性。
医学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目录
• 重组腺病毒载体概述 •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过程 •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应用研究 •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及挑战 • 参考文献
01 重组腺病毒载体概述
腺病毒的特点
01
02
03
宿主范围广
腺病毒对多种细胞类型具 有感染能力,包括人体细 胞。
基因容量大
腺病毒载体可以携带较大 的基因片段,适合用于基 因治疗和疫苗研发。
02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过 程
目的基因的获取与。
目的基因的处理
对目的基因进行限制性酶切、修饰、 纯化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克隆和鉴 定。
载体的选择与处理
载体的选择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适合的载体,如腺病毒载体、质粒载体等。
载体的处理
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过程简介
选择合适的腺病毒血清型
根据应用需求选择对特定细胞类型感染力强、 免疫原性弱的腺病毒血清型。
构建重组质粒
将目的基因插入腺病毒载体的转移质粒中, 形成重组质粒。
转染与筛选
将重组质粒转染进包装细胞,筛选出能够产 生重组腺病毒的细胞克隆。
病毒扩增与纯化
在筛选出的细胞克隆中扩增重组腺病毒,并 进行纯化和浓缩。
人白细胞介素24蛋白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自激活检测

( 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江西 南昌 3 02 ) 30 9
摘要: 构建人 白细胞介 素 2 4蛋 白酵母双杂交诱饵 载体 , 并检 测其 自激 活作用。采 用 P R技 术特异性 扩增人 C
白细胞介素 2 4基 因I - 将其克 隆入 酵母双杂 交诱饵质粒 p B T L2 4, G K 7中, 通过 P R扩增 、 C 限制性酶切鉴定及序
Ab t a t T o sr c i e tro L-4 o mo s pin o e a u t t e - cia in a t i . s r c : o c n tu ta batv co fI 2 fHo a e s t v l ae i s r a tv t ci t s f o vy
p B T - -4可以用于酵母 双杂交实验 , G K 7I 2 L 为进 一步运 用酵母双 蛋 白奠 定 了基 础 。
关键词 : 白细胞介素 2 ; 4 双杂交 系统技 术; 自激 活作 用 中图分类号 : 7 05 R 3 . 文献标识码 : A
p e o p sa . e c dtea po r t w ri o cn ai f 一 T ( 一m n 一 , ,一 i h nt easy Wesl t h p rp a ok gcn e t t no A 3a io1 2 4 ta y ee ie n r o 3 r—
列测定 , 获得质粒 p B T 一 -4 G K 7I 2 。采 用 P G LA L E / ie法将 其 转入 酵母 A 0 H19中, 经表 型 筛选检 测其 自激 活作 用, 同时利用对照质粒组 筛选组氨 酸 ( i) Hs 本底表 达抑制 剂 3A 一 T的合适 工作 浓度 。结果获得 了无 自激 活作 用的诱饵载体 p B T - - 。确 定 了组氨 酸( i) G K 7I 2 L 4 Hs 本底表 达抑 制剂 3A 一T的最佳工作 浓度。结论 : 诱饵 质粒
VEGF_(121)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VEGF_(121)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基因治疗是目前治疗多种疾病的一种新兴领域,而腺相关病毒(Adenovirus,Ad)是作为基因治疗载体的热门选择之一。
其中,VEGF_(121)是一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已证明在血管
生成和血管再生上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VEGF_(121)重组
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基于Ad常见的载体pAdEasy-1,使用PCR扩增的方法
获得VEGF_(121)基因的DNA序列,并构建出VEGF_(121)的表达质粒。
然后,将VEGF_(121)的DNA序列克隆到pAdEasy-1载体上,利用从BHG-10细胞中提取到的腺病
毒全长基因组,采用电穿孔法将表达质粒转染到细胞中,经过筛选和扩增,得到表达VEGF_(121)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
接下来,为了验证得到的重组病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需要进行病毒鉴定工作。
首先,通过PCR和测序等手段鉴定重组载
体里VEGF_(121)的插入位点是否正确,并进一步检查重组
病毒的序列信息是否与预期一致。
然后,将获得的重组病毒接种于细胞培养基中,观察细胞内是否有VEGF_(121)的表达,以及血管生成和血管再生是否有一定的增加。
最后,通过动物试验验证重组病毒是否具有较好的生物学活性和安全性。
总之,VEGF_(121)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是一
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动物学等相关知识和技术,才能保证重组病毒达到预期效果,并在基因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ING4及IL-24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对MG-63人骨肉瘤细胞体外抑癌增效作用研究

关键 词 : I N G 4基 因 ; I L 一 2 4基因 ; 腺病毒载体 ; MG - 6 3人骨肉瘤 细胞 ; 肿瘤抑制
中图分类号 : R 3 9 2 . 1 1 文献标志码 : A
Gr o wt h - i n h i bi t i o n Ef fe c t o f Re c o mb i n a n t Ad e n o v i r u s Ex p r e s s i n g
g e n e o f a d e n o v i r u s g e n e C O — e x p r e s s i o n v e c t o r( A d — I N G 4 一 I L _ 2 4 ) , a n d a s i n g l e g e n e A d - I N G 4 a n d A d — I L 一 2 4 s i n g l e
( C o l l e g e o f Me d i c i n e , S o o c h o w U n i v e r s i t y , S u z h o u 2 1 5 1 2 3,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B y u s i n g t h e t u m o r g r o w t h i n h i b i t o r y f a c t o r( m I N G 4 )a n d h u m a n i n t e r l e u k i n 2 4( I L 一 2 4 )
第1 4卷 第 3期
2 0 1 3年 6月
北华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J O U R N A L O F B E I HU A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
抗人白细胞介素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文章编号:1007-8738(2002)04-412-02抗人白细胞介素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李 琦1,欧阳为明1,贾 卫1,刘雪松1,韩卫宁1,刘 飞1,谢 鑫1,苏 丽2,金伯泉1(1第四军医大学免疫学教研室,陕西西安710032;2军事医学科学院九所)收稿日期:2001-12-28; 修回日期:2002-03-2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N o.39870672作者简介:李 琦(1965-),女,陕西西安市人,实验师.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T el.(029)3374531关键词:I L 24;单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中图分类号:R392.11 文献标识码:B 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I L 24)又称B 细胞生长因子(BCG F )或B 细胞刺激因子21(BSF 21),是一种主要由Th2细胞亚群产生的细胞因子。
I L 24可促进活化的B 细胞增殖、IgE 的产生及上调Fc εR Ⅱ(C D23)分子的表达。
I L 24水平的异常增高,见于某些过敏性疾病、传染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I L 24与Th1和Th2细胞的平衡也有密切的关系[1]。
因此,建立一种简便、灵敏的检测体液和细胞中I L 24的方法,对I L 24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制备了分泌抗rhI L 24mAb 的杂交瘤细胞系,鉴定了其免疫学特性,并应用识别不同表位的两株mAb ,建立了检测I L 24的夹心E LIS A 。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 L 24)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八所黄培堂教授惠赠。
rhI L 23、I L 28和rhT NFα,分别由上海中国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医科大免疫系和本校生物技术中心提供。
rhI L 21β和rhI L 26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所惠赠。
Balb/c 小鼠,由本校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方法1.2.1 抗rhI L 24m Ab 的制备及鉴定 取8wk 龄雌性Balb/c 小鼠,以rhI L 24(20μg/只・次)经皮下、腹腔等途径多次免疫。
腺病毒介导的人白介素-24基因重组载体在制备肿瘤镇痛药物中的应

专利名称:腺病毒介导的人白介素-24基因重组载体在制备肿瘤镇痛药物中的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杨吉成,田利
申请号:CN200910025316.5
申请日:20090309
公开号:CN101518655A
公开日:
2009090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人白介素-24基因腺病毒载体在制备治疗癌痛药物中的应用。
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重组转移质粒pAdTrack-CMV-IL-24;(2)用测序正确的pAd-TrackhCMV-IL-24按照常规方法制备阳性克隆pAdEasy-l-pAdTrack-CMV-IL-24;(3)将pAdEasy-l-pAdTrack-CMV-IL-24基因重组质粒进行病毒包装,经多轮扩增后,可获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子(Ad-IL-24)。
(4)用Ad-IL-24感染肿瘤组织,并结合大鼠胫骨癌痛模型的镇痛测试,结果不仅证明了Ad-24具有共识的抑癌功能,而且腺病毒介导白介素-24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抑制癌痛的作用。
申请人:苏州大学
地址: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陶海锋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Ad-ING4-IRES-IL-24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Ad-ING4-IRES-IL-24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盛伟华;谢宇锋;缪竞诚;顾范博;单云波;朱晔涵;陈华昕;杜贤荣;杨吉成【期刊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年(卷),期】2011(027)008【摘要】目的:构建IRES介导的携带人肿瘤生长抑制因子4(ING4)和人白介素24(IL-24)双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共表达载体(简称为Ad-ING4-IRES-IL-24),研究其表达产物对A549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PCR扩增的IRES、ING4和IL-24基因片段分别插入pAdTrack-CMV载体中构建pAdTrack-CMV-ING4-IRES-IL-24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转移载体.按腺病毒载体常规构建方法获得同源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1-pAdTrack-CMV-ING4-IRES-IL-24,并在QBI-293A包装细胞中进行包装和病毒扩增.将扩增后的Ad-ING4-IRES-IL-24腺病毒感染A549肺癌细胞,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鉴定ING4和IL-24基因在QBI-293A细胞或A549肺癌细胞中的表达,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A549肺癌细胞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的功能和抑癌增效作用.结果:DNA测序结果显示pAdTrack-CMV转移载体中插入的ING4、IRES和IL-24片段的序列与GenBank报道的完全一致,Ad-ING4-IRES-IL-24能成功介导ING4和IL-24基因在QBI-293A和A549细胞中表达,不仅能明显抑制A549肺癌细胞生长和诱导其凋亡(72小时生长抑制率为62.82%±0.65%,凋亡率为19.40%±1.29%),而且与Ad-ING4-IRES(72小时生长抑制率为42.31%±0.43%,凋亡率为13.30%±1.85%)和Ad-IRES-IL-24单基因组(72小时生长抑制率为47.44%±0.39%,凋亡率为12.40%±1.05%)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功构建了IRES介导的Ad-ING4-IL-24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Ad-ING4-IL-24不仅能明显抑制A549肺癌细胞生长和诱导其凋亡,而且与Ad-ING4和AdIL-24单基因组相比具有抑癌增效作用.【总页数】8页(P701-708)【作者】盛伟华;谢宇锋;缪竞诚;顾范博;单云波;朱晔涵;陈华昕;杜贤荣;杨吉成【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医学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苏州,215123;苏州大学医学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苏州,215123;苏州大学医学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苏州,215123;苏州大学医学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苏州,215123;苏州大学医学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苏州,215123;苏州大学附一院呼吸科,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一院呼吸科,苏州,215006;苏州大学附一院呼吸科,苏州,215006;苏州大学医学部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苏州,2151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1【相关文献】1.FasL和Der p2双基因共表达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J], 王彦;吴奎;毕玉田;王长征2.VEGF121和BMP2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EK293中的表达 [J], 栗刚;吴秀成;钟声;王巍;李媛;刘丹平3.携带 IL-2和 NK4双基因真核共表达载体的减毒沙门菌株的构建 [J], 张尚弟;哈小琴;杨志华;李兵;邓芝云;姜东红;张俊;王剑锋4.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S与M基因融合表达载体及IRES连接双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J], 贺小英;彭树英;杨瑞锋;张涌5.hPDGF-A/hBD_2双基因共表达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J], 郝磊;邹仲敏;王军平;董世武;邓均;闫国和;王连友;宁宇;刘登群;罗成基;粟永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nm23-H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人nm23-H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范红渠;周卫兵;郝鲁峰;邵磊;王智勇【摘要】目的:构建表达入nm23-H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在人胚肾293细胞中进行鉴定.方法:以重组质粒pcDNA3.1-nm23-H1中提取的nm23-H1基因为模板,采用PCR法扩增基因片段.将扩增的基因片段插入穿梭质粒pShuttle-CMV,并转化大肠肝菌DH5α.筛选重组质粒pShuttle-C MV-nm23-H1,电转化已转化了pAdEasy-1的BJ5183细胞.筛选重组腺病毒质粒pAdEasy-nm23-H1,用Lipofectamine转染293细胞,制备携带人全长nm23-H1基因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Ad-nm23-H1.大量扩增Ad-nm23-H1病毒颗粒,并测定病毒滴度.采用RT-PCR法检测nm23-H1基因在293细胞中的转录.结果:经PCR、酶切鉴定及DNA 测序结果证实pShuttleCMV-nm23-H1及pAdEasy-nm23-H1质粒正确构建,纯化后的Ad-nm23-H1病毒颗粒感染性滴度为109.5(3.4×109)CCIDs/ml,经RT-PCR扩增出的基因片段,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结论:已成功构建了表达nm23-H1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containing human nm23-Hl gene and identify it in human embryo kidney (HEK) 293 cell. Methods: nm23-H1 gene extracted from recombinant plasmid pcDNA3.1-nm23-H1 was served as a template and amplified by PCR.. Amplified gene fragment was inserted into shuttle plasmid pShuttle-CMV and E. coli DH5α was transformed. Recombinant plasmid pShuttle-CMV-nm23-H1 was screened and competent BJ5183 cells previously transformed with pAdEasy-1 were transformed. Recombinant plasmid pAdEasy-nm23-Hl was screened and transfected to 293 cells in mediation of Lipofectamine to preparereplication-deficient adenovirus Ad-nm23-H1 carrying full length of nm23-H1 gene. Ad-nm23-H1 virus particles were amplified and the tite was determined. Transcription of nm23-H1 gene in 293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RT-PCP. Results: The pShuttle-CMV-nm23-H1 and the pAdEasy-nm23-H1 had been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proved by PCR analysis, enzyme digestion and DNA sequence analysis. The virus particle titer of purified Ad-nm23-H1 was 1095(3.4×109) CCID50/ml. The gene fragment was amplified by RT-PCP from transfected 293 cells, which was consistent with that expected. Conclusion: Recombinant adenovirus Ad-nm23-H1 for expression of nm23-H1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which provided a basis for gene therapy of tumors.【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年(卷),期】2012(010)001【总页数】5页(P5-9)【关键词】nm23-H1;重组腺病毒;构建;鉴定【作者】范红渠;周卫兵;郝鲁峰;邵磊;王智勇【作者单位】襄阳市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医院口腔科湖北 441004;襄阳市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医院口腔科湖北 441004;襄阳市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医院口腔科湖北441004;襄阳市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医院口腔科湖北 441004;襄阳市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医院美容科湖北 4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nm23-H1在口腔癌中已明确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同时口腔癌转移大多沿局部淋巴结发生,因此选择对淋巴结转移有明显抑制作用、又可抑制肿瘤发生的nm23-H1基因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nm23-H1是进行基因治疗的理想基因,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2,3]。
人DeltaNp73α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鉴定

人DeltaNp73α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鉴定胡义杰;范士志;蒋耀光;何勇【期刊名称】《第三军医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29)9【摘要】目的利用Adeasy腺病毒载体系统构建含人DeltaNp73α cDNA的重组腺病毒并在293细胞中扩增制备重组病毒。
方法从pcDNA3-DeltaNp73α-HA中酶切出DeltaNp73α基因,并插入pAdTrack-CMV中构建成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DeltaNp73α线性化后电穿孔法转化到含有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的E.coli.BJ5183菌株内同源重组。
筛选正确的重组质粒,PacⅠ线性化后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包装成重组病毒颗粒;并在293T细胞中反复扩增;增强离心法转染树突状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
结果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PCR筛选、基因测序和GFP表达证实成功构建了携带DeltaNp73α cDNA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制备出高滴度的重组病毒;Western blot检测出预期相对分子质量为67×103的特异条带。
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DeltaNp73α cDNA的重组病毒。
【总页数】4页(P759-762)【关键词】重组腺病毒;DehaNp73α【作者】胡义杰;范士志;蒋耀光;何勇【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全军胸外科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73;R394.33【相关文献】1.人白细胞介素32γ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J], 李松林;朱妍妍;李霏;尹元琴2.人nm23-H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J], 范红渠;周卫兵;郝鲁峰;邵磊;王智勇3.人转录因子 PU .1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J], 刘晨阳;颜文杰;王敏;孙文逵;苏欣;施毅4.构建人热休克蛋白70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及鉴定 [J], 韩世伟;张忠涛;王宇5.人Toll样受体2细胞外区基因重组腺病毒穿梭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J], 孙守勋;李强;石妍;刘静;蒲晓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鉴定李丙蓉;郑宏庭;邓华聪;郑丹;刘金波;兰丽珍;程伟【期刊名称】《重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35)11【摘要】目的:构建含有人脂联素基因apM1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制备能表达人脂联素蛋白的重组腺病毒,为脂联素用于体内外干预动脉粥样硬化奠定基础。
方法:自质粒pGEM-T-apM1上扩增两端带有SalⅠ和Hind Ⅲ酶切位点的全长apM1基因,将PCR产物和穿梭质粒pShuttle-CMV经SalⅠ和Hind Ⅲ双酶切后,连接、转化、筛选,进行PCR鉴定后送双向测序。
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Shuttle-CMV-apM1用PmeⅠ酶切使其线性化后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BJ5183菌,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筛选、鉴定、扩增,PacⅠ酶切后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低代数的HEK293包装细胞,进行包装出毒。
结果:重组穿梭质粒pShuttle-CMV-apM1经PCR和测序鉴定正确,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同源重组成功,转染293细胞进行包装,产生的病毒经鉴定正确,并且无具有复制能力的腺病毒存在,生物安全性高。
结论:成功的制备了apM1基因重组腺病毒,可进一步用于脂联素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总页数】5页(P1676-1680)【关键词】apM1基因;腺病毒;同源重组【作者】李丙蓉;郑宏庭;邓华聪;郑丹;刘金波;兰丽珍;程伟【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81【相关文献】1.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对内皮细胞MCP-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J], 王桂杰;冷吉燕;卢新卫;张婧;葛媛媛2.人白细胞介素32γ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J], 李松林;朱妍妍;李霏;尹元琴3.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对内皮细胞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的影响 [J], 李丙蓉;郑丹;邓华聪;兰丽珍;郑宏庭4.携带人脂联素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表达 [J], 陈闽;何姜;刘小莺;黄敬泽;王林曦;刘礼斌5.人神经菌毛素-1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J], 郑见宝;耿智敏;陈强;王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IL-2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的表达纯化

人IL-24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蛋白的表达纯化喻放;杨忠华;范汉东;左振宇【摘要】构建人白细胞介素24(IL-24)原核表达载体并利用ELP-Intein系统表达纯化可溶性的IL-24蛋白.通过PCR扩增不合信号肽的人IL-24基因,将IL-24基因插入pET-ELP-Intein质粒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ELP-Intein-IL-24.将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BLR(DE3),20℃下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ELP蛋白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相变的特点和Intein蛋白的自切割反应纯化可溶性IL-24蛋白,将纯化得到的IL-24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用Annexin V-FITC/PI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IL-24蛋白的生物学活性.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ELP-Intein-IL-24,第一次通过原核表达方法表达并纯化出了可溶性的IL-24蛋白.Western blot检测显示目的蛋白能与IL-24抗体特异性结合,表明纯化出的蛋白确实为IL-24蛋白.细胞凋亡检测实验证明IL-24蛋白能显著地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报》【年(卷),期】2016(032)002【总页数】6页(P84-89)【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4;质粒构建;原核表达;蛋白纯化【作者】喻放;杨忠华;范汉东;左振宇【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武汉430081;武汉科技大学,武汉430081;杭州师范大学衰老研究所,杭州310036;武汉科技大学,武汉430081【正文语种】中文白细胞介素24(IL-24)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肿瘤细胞抑制因子。
IL-24基因最初是在1995 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Jiang等[1]生物学家通过差示杂交的方法从人类黑色素瘤细胞中克隆得到的。
因它可以诱导黑色素瘤细胞分化,故又名为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7(mda-7)[2]。
人mda-7基因为单拷贝基因,包含7个外显子和6个内含子,与IL-10家族的IL-10、IL-20等共同定位于人一号染色体的lq32,其cDNA全长为1 718 bp,mRNA长约2 kb,编码由206个氨基酸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3.8 kD的蛋白质[3-5]。
hTERT启动子特异驱动IL-24重组腺病毒的包装及鉴定

hTERT启动子特异驱动IL-24重组腺病毒的包装及鉴定邹利全;曹亚玲;黄茂涛;宋航;黄一;李学成;游斌;陈陵【摘要】目的包装并鉴定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特异驱动白介素-24(IL-24)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方法全基因合成优化后的hTERT启动子,插入质粒pGL3-basic的多克隆位点(pGL3-phTERT);从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扩增IL-24,插入pGL3-phTERT质粒的hTERT启动子下游获得pGL3-phTERT-IL24;随后将phTERT-IL24插入pShuttle中间质粒,使用AdEasyTM Adenoviral Vector System包装Ad-phTERT-IL24重组腺病毒;同时包装CMV启动子驱动IL-24的腺病毒载体为阴性对照(Ad-CMV-IL24),以空载腺病毒Ad作为空白对照.用20 MOI 重组腺病毒感染SGC-7901、MKN-45、HF细胞,采用PCR及Western blot检测IL-24在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成功包装Ad-hTERT-IL24重组腺病毒.感染Ad-hTERT-IL24后,hTERT阳性肿瘤细胞内IL-24表达显著上调,但hTERT阴性的HF细胞则无IL-24表达;感染阴性对照Ad-CMV-IL24后,hTERT阳性或阴性细胞内均有IL-24表达,感染空白对照Ad后,hTERT阳性或阴性细胞内均无IL-24表达.结论 Ad-hTERT-IL24腺病毒载体可有效介导IL-24特异表达于hTERT阳性肿瘤细胞内.【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4(024)003【总页数】4页(P233-236)【关键词】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人5型腺病毒;白介素-24【作者】邹利全;曹亚玲;黄茂涛;宋航;黄一;李学成;游斌;陈陵【作者单位】400020,重庆,解放军324医院消化内科;解放军452医院消化内科;解放军452医院消化内科;400020,重庆,解放军324医院消化内科;400020,重庆,解放军324医院消化内科;成都军区峨眉疗养院;400020,重庆,解放军324医院消化内科;400020,重庆,解放军324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论著·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在85%的人类肿瘤组织中呈阳性表达[1],因此hTERT启动子可以特异驱动治疗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从而实现肿瘤基因治疗的靶向性,降低基因治疗对正常组织带来的毒副作用。
大鼠miR-24腺病毒载体构建和鉴定

大鼠miR-24腺病毒载体构建和鉴定杨简;范致星;杨俊;丁家望;杨超君;曾萍【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7(37)17【摘要】目的构建含miR-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后期研究miR-24在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所致血管再狭窄(RS)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PCR钓取目的基因miR-24,连接入穿梭载体GV139.采用AdMax腺病毒包装系统,将构建的miR-24重组腺病毒穿梭质粒与辅助包装质粒(PBHG)共转染HEK293细胞,通过Cre/loxP重组酶系统的作用实现重组,得到重组腺病毒,并进行重组腺病毒扩增、纯化及滴度测定.结果成功构建了大鼠miR-24腺病毒载体,滴度为1×109 PFU/ml.结论成功获得含miR-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后期顺利开展有关miR-24在血管RS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了可能.【总页数】2页(P4175-4176)【作者】杨简;范致星;杨俊;丁家望;杨超君;曾萍【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三峡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湖北宜昌443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252【相关文献】1.大鼠shRNA-Slfn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J], 刘姿麟;林慕之;况春燕;刘兴德;2.大鼠Hes1腺病毒表达载体构建及功能鉴定 [J], 周学亮;方义湖;赵勇;邹斌;徐华;刘季春3.大鼠Hes1腺病毒干扰载体构建及功能鉴定 [J], 周学亮;方义湖;赵勇;邹斌;徐华;吴起才;刘季春4.大鼠shRNA-Slfn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J], 刘姿麟;林慕之;况春燕;刘兴德5.大鼠carabin腺病毒干扰载体构建及功能鉴定 [J], 程阔菊;吴庆;罗健华;魏谭军;周殿儒;肖成;黄河;罗云;王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HCN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人HCN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和鉴定作者:蔡军,林国生,江洪,王腾,曾彬,罗浩,郭军,李俊,汪蕾【关键词】腺病毒科Constru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HCN4 gene recombinant adenovirus【Abstract】AIM: 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of human HCN4 gene. METHODS: HCN4 gene fragment was cloned into the shuttle plasmid pAdTrackCMV to form the transfer vector by the methods of homogeneous recombination in bacteria and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was then transfected into 293 cells using Lipofectamine 2000. The target gene was detect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the titer and its infection rate were determined using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expression in the shuttle plasmid. RESULTS: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analysis and the sequence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HCN4 gene was successfully inserted into the adenovirus vector. The titer of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was ×1015 pfu/L. GFP was observed in thetransfected 293 cells under a fluorescent microscope. CONCLUSION: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containing human HCN4 gene i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by the method of homogeneous recombination in bacteria.【Keywords】 HCN gene; adenoviridae; recombination, genetic【摘要】目的:构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HCN4)重组腺病毒载体. 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CN4 cDNA 定向克隆至穿梭载体pAdTrackCMV中,利用pAdeasy1系统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后,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扩增,CsC1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 采用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利用穿梭质粒中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对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进行监测. 结果:测序结果证明成功构建了HCN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病毒滴度达×1015pfu/L. 结论:应用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成功构建了含人HCN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关键词】 HCN基因;腺病毒科;重组,遗传0引言起搏电流(If)在窦房结生理性起搏机制中担当重要角色,同时也是自主神经调节心脏节律的主要靶点,其编码基因为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基因(HCN)[1-4]. HCN超家族包括HCN1~HCN4型,其中HCN4占窦房结HCN总mRNA的80%[5]. 最近研究发现,在家族性或遗传性窦房结功能障碍家系中存在HCN4 D553N或1613delC位点突变[6,7]. 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HCN4的通道动力学及其在起搏活动中的功能角色,积极开展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基因治疗,我们构建了表达HCN4的重组腺病毒载体.1材料和方法1.1材料腺病毒细菌内同源重组系统包括Bj5183、穿梭质粒pAdTrackCMV及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Dr. He TC惠赠);293细胞系(武汉大学细胞典藏中心);各种限制性内切酶、T4 DNA连接酶、Taq DNA聚合酶、RNase A(TaKaRa公司);转染试剂Lipofectamine 2000(Gibco BRL);PCR产物回收纯化试剂盒(Promega公司);质粒提取试剂盒(Hispeed Plasmid Midi Kit,QIAGEN公司);氯化铯(Sigma公司). 其余各种试剂均为进口或国产分析纯试剂.1.2方法1.2.1穿梭载体pAdTrackCMV HCN4的构建和鉴定1.2.1.1pAdTrackCMVHCN4的构建质粒用HindⅢ和XbaⅠ双酶切后回收 kb的HCN片段. 穿梭质粒pTrackCMV用HindⅢ和Xba Ⅰ双酶切后回收载体骨架,T4 DNA连接酶连接载体骨架与目的基因片段得到重组质粒pTrackCMVHCN4. 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1.2.1.2pAdTrackCMVHCN4的酶切鉴定取 mL离心管,依次加入酶切缓冲液2 μL,内切酶HindⅢμL,内切酶XbaⅠμL, 重组质粒μL,去离子水μL,充分混匀,37℃水浴2 h,酶切后10 g/L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电泳条带.1.2.2细菌内同源重组产生腺病毒质粒用100 mL/L的冰冷的无菌甘油制备 BJ 5183及 DH5α电穿孔感受态菌,将穿梭质粒pAdTrackCMVHCN4用PmeⅠ线性化,纯化回收酶切产物. 分别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等浓度比混合,在2500 V, 200 Ω, 25 μF 条件下,电转化BJ5183感受态菌,卡那霉素(50 mg/L)固体LB培养基筛选,16 h后挑取10个克隆,提取质粒. PacⅠ酶切鉴定阳性克隆得到重组腺病毒质粒pAdHCN4. 重组腺病毒质粒pAdHCN4的序列测定:以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的高纯度质粒为模板,双脱氧核苷酸终止法测序,以SP6Promter Primer为测序引物,采用ABI PRISM B DyeTM测序试剂盒在ABI PRISMTM377XL DNA sequncer序列分析仪上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1.2.3293细胞中包装产生重组腺病毒利用HEK293细胞可稳定表达复制缺陷病毒Ad5 E1基因的特性,将重组病毒质粒包装成有完整功能的重组病毒颗粒. 转染前24 h于每个T25 cm2培养瓶中接种1×106细胞,转染时细胞密度为50%~70%. 转染当日,将4 μg pAdHCN4质粒用PacⅠ酶切线性化,用20 μL Lipofectamine 2000按说明转染293细胞,2 d后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2 wk后收集细胞. -70℃/37℃/Vortex反复冻融4次,取1/5病毒提取上清再感染293细胞扩增,3~4 d后收集细胞,PBS重悬,反复冻融,离心收集病毒上清,保存于-80℃.1.2.4重组腺病毒大规模扩增及CsC1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按照上述方法连续扩增病毒5~6轮,最后共感染了大约3×108个293细胞,3~4 d后收集病毒上清,制备CsC1低密度母液(1200 g/L)和高密度母液(1460 g/L). 将高、低密度母液以及病毒上清加至超速离心管中,以10 000 g于4℃离心3~4 h,侧向穿刺小心吸出病毒条带,加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其间更换透析缓冲液(10 mmol/L TrisHC1 pH , 1 mmol/L MgC12, 10 mL/L甘油)3次,透析完全后,用2×病毒储存液(19 mmol/L TrisHC1 pH , 100 mmol/L NaC1, 1 mL/L BSA, 50 mL/L甘油)按1∶1稀释病毒,μm滤膜过滤,分装后放-80℃保存,得到纯化好的病毒AdHCN4.1.2.5病毒滴度测定先用A值初步估算:取15 μL纯化好的病毒用 mL H2O稀释15 μL高密度CsC1母液作为空白对照,测A260 nm值,按1012/VP/A260 nm进行换算. 再以GFP法进行测定:将病毒储存液作不同比例的稀释,取500 μL稀释液加至T25 cm2培养瓶培养的293细胞中,于37℃吸附30 min换新鲜培养基继续培养36 h,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GFP阳性细胞数,按病毒滴度(pfu/mL)=GFP阳性细胞数×病毒上清稀释倍数/ mL计算.1.2.6重组腺病毒的鉴定目的基因的PCR鉴定,根据HCN4 cDNA的碱基序列,设计了HCN4的寡聚核苷酸引物:正向引物: 5′GGCATGTCCGACGTCTGGCTCA3′;反向引物:5′TCACGAAGTTGGGGTCCGCATT GG3′. 提取病毒基因组DNA: 2 mL PBS 收集2种病毒感染后发生病变的293细胞,冻融4次,于4℃ 600 g 离心10 min取上清,加入200 μL蛋白酶K (5 g/L),并加入2 mL SET裂解液(10 mL/L SDS, 10 mmol/L EDTA, 20 mmol/L Tris HCl pH ),56℃消化2 h, 3000 g离心10 min取上清,等体积的酚/氯仿抽提一次,无水乙醇沉淀,20 μL TE溶解,以上述病毒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 94℃变性30 s, 55℃退火30 s, 72℃延伸90 s,共35个循环,最后于72℃延伸10 min,产物用10 g/L琼脂糖电泳进行鉴定. 2结果2.1穿梭载体pAdTrackCMVHCN4的鉴定重组质粒被切成的片段与理论预期一致,表明HCN4 cDNA序列已成功插入pAdTrackCMV 载体中,且连接正确(Fig 1).2.2重组腺病毒质粒pAdHCN4的序列测定用一条PCR鉴定引物进行测序,测定序列结果与GenBank报道的序列完全一致(Fig 2).2.3重组腺病毒在293细胞中包装、扩增及纯化将腺病毒质粒pAdHCN4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后转染293细胞,2~3 d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说明有感染力的病毒颗粒包装成功(Fig 3). 将大规模扩增所得到的病毒液经过CsC1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的方法进行纯化,并经过透析得到可以直接用于在体实验的重组腺病毒AdHCN4.2.4病毒滴度的测定应用A值和GFP法测得AdHCN4最终的滴度为×1015pfu/L.2.5重组腺病毒AdHCN4中HCN4基因的PCR鉴定提取AdHCN4病毒基因组DNA,以HCN4基因的引物进行PCR鉴定,结果AdHCN4可见353 bp的阳性扩增条带,而AdGFP没有条带(Fig 4).3讨论心律失常是影响人们健康威胁人们生命的疾病. 心律失常遗传基因的发现以及突变监测的进展促进了心律失常基因治疗的研究. 最近的研究结果都提示HCN4基因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基因治疗的靶基因:①在遗传性窦房结功能障碍患者存在HCN4 D553N或1613delC位点突变[6,7];②在HCN4基因敲除的鼠胚胎心脏记录不到具有4期自动除极特征的起搏细胞动作电位,胚胎不能发育成熟[8];③胚胎心室肌细胞在早期阶段()具有自发除极能力,晚期()则丧失起搏能力,其机制在于HCN4表达持续性下调及If进行性减少[9]. 因此,HCN4转染的心肌细胞将过度表达If从而具备4期自动除极能力,这将可能构建建立在基因工程基础上的生物起搏器. 我们成功的构建了重组腺病毒载体AdHCN4,可以通过腺病毒载体将HCN4导入体外培养的细胞深入研究HCN4通道动力学及其在起搏活动中的功能角色,也可以心肌内注射开展窦房结功能障碍的基因治疗,为今后的临床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腺病毒载体的病毒滴度高、容量大、转导效率高、感染范围广以及稳定性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基因治疗中. He等[10]首次介绍细菌内同源重组法,此方法简便快捷,实验周期短,极大地方便了构建重组腺病毒. 目前美国Johns Hopkins Oncology Center 制备了含腺病毒核心基因组pAdEasy1的BJ5183细菌,即AdEasy1(亦称作BJAEasy或AdEasier细菌),与pAdTrack或pAdTrackCMV等穿梭质粒共同组成一个高效重组腺病毒构建系统,只需将含目的基因的穿梭质粒线性化后转化AdEasy1获得重组腺病毒质粒,再经293细胞包装、扩增便可获得所需重组腺病毒,因此选用该系统进行目的基因的修饰在时效上有很大优势.我们希望能够以腺病毒载体为介导,进一步研究HCN4基因在生理性起搏中的功能角色及其分子机制,探索HCN4基因作为基因治疗靶基因的价值,为窦房结功能障碍和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基因治疗提供候选基因,并为临床前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我们在前一阶段的研究中曾通过窦房结细胞移植来修复或重建心脏优势起搏点以完全或部分代替窦房结功能[11,12]. 但由于人的胚胎心肌细胞移植受到伦理学争议,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由于建立在基因工程基础上的“生物起搏器”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有望成为比电子起搏器更便宜、更安全、更灵敏、创伤更小、更适宜于儿童治疗的新选择,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 DiFrancesco D, Ferroni A, Mazzanti M, et al. Properties of the hyperpolarizingactivated current in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rabbit sinoatrial node [J]. J Physiol, 1986;377(5):61-67.[2] Moonsmang S, Stieber J, Zong X, et al. Cellular expression and function characterization of four 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pacemaker channels in cardiac and neuronal tissues [J]. Eur J Biochem, 2001; 268(3):1646-1650.[3]李翠兰,胡大一. 细胞兴奋:从起搏电流到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3; 17(4):244-248.Li CL, Hu DY. Cell exciting: from If to hyperpolarizing activated channel [J]. Chin J Card Electrophysiol, 2003;17(4):244-248.[4]蔡军,林国生,江洪. 窦房结起搏细胞膜离子流与4期自动除极[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4):302-304.Cai J, Lin GS, Jiang H. Membrane current of sinus node cell and phase 4 automatical depolarzation [J]. Chin J Card Electrophysiol, 2004;18(4):302-304.[5] Shi W, Wymore R, Yu H, et al. Distribution and prevalence of HCN mRNA expression in cardial tissue [J]. Circ Res, 1999; 85: E1-E6.[6]SchulzeBahr E, Neu A, Friederich P, et al. Pacemaker channel dysfunction in patient with sinus node disease [J]. J Clin Invest, 2003; 111: 1537-1545.[7] Ueda K, Nakeharu K, Hayashi T, et al.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traffickingdefective HCN4 mutation, D553N,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arrythmia [J]. J Biol Chem, 2004; 279: 27184-27194.[8] Stieber J, Herrmann S, Feil S, et al. The HCN4 is requir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pacemaker action potentials in the embryonic heart [J]. PNAS, 2004;100:.[9] Yasui K, Liu W, Kada K, et al. If current andspontaneous activity in embryonic ventricular myocytes [J]. Circ Res, 2001;88:536-542.[10] He TC, Zhou S, Cost LT, et al. A simplified systerm for generating recombinant adenovirus [J]. PNAS, 1998; 95: 2509-2514.[11] Cai J, Lin GS, Jiang H, et al. Transplanted neonatal cardiomyocytes as a potential biological pacemaker in pigs with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J]. Transplantation, 2005;106:346-352.[12] Lin GS, Cai J, Jiang H, et al. Biological pacemaker created by fetal cardiomyocytes transplantation [J]. J Biomed Sci, 2005;17:402-4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白介素2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与鉴定【摘要】目的构建含有人白介素24(h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病理性瘢痕的基因治疗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hIL-24基因的cDNA亚克隆至穿梭质粒pAdTrack-CMV上,鉴定正确后在PAdEasy系统中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通过脂质体将正确重组体包裹并转染293A 细胞以包装并扩增病毒。
采用酶切及PCR方法对重组腺病毒进行鉴定。
结果酶切和PCR结果证实hIL-24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可在293A细胞中表达,病毒滴度达107pfu/ml。
结论成功构建了有较强感染能力的含h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
【Abstract】ObjectiveTo construct and identify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of human IL-24 gene for future gene therapy of pathological scar tissue. MethodsThe human IL-24 gene fragment was cloned into the shuttle plasmid pAdTrack-CMV to form the transfer vector by the method of homogenous recombination in bacteria of PAdEasy system. Then the right recombinant adenovirus was transfected into 293A cells using Lipofectine 2000.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was identified by restriction enzyme digestion and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Results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d PCR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human IL-24 gene was successfully inserted into the adenovirus vector. The titer of 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was 107pfu/ml. ConclusionThe recombinant adenovirus vector of hIL-24 was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with highly infection.【Key words】Human IL-24 gene; Adenovirus; Pathological scar人白介素24基因(hIL-24)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通过多种途径抑制、诱导、细胞的生长,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而对正常组织几乎无毒副作用,并且具有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是当今人们研究的热点[1]。
目前已经在多种肿瘤如前列腺癌、肺癌等的肿瘤基因治疗方面取得实验成功[2]。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与细胞周期蛋白、细胞因子、癌基因等密切相关。
然而hIL-24基因与病理性瘢痕的关系尚未见报道。
我们过往的研究表明h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内的表达水平与正常皮肤组、普通瘢痕组的相比较明显降低,提示hIL-24基因在增生性瘢痕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与IL-24基因在组织中的表达低下有关[3]。
本实验拟构建含有hIL-24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下一步病理性瘢痕的基因治疗研究做基础。
1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试剂:PmeI、PacI、BglⅡ及XhoI购自NEB公司;质粒提取试剂盒、胶回收试剂盒购自Omega公司;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转染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公司;RT-PCR试剂盒及PCR产物回收试剂盒购自Takara公司;DMEM培养基及胎牛血清购自Hyclone公司;Trizol总RNA提取试剂盒购自Invitrogen 公司。
1.1.2菌株、质粒和细胞株:pAdtrack-CMV、AdEasy-1及菌种BJ5183(AdEasier-1细菌)购自Stratrgene公司;DH5a、293A细胞由本研究所保存。
1.2方法主要参照文献[4-5]操作。
1.2.1目的基因的获取采用Trizol总RNA提取试剂盒,按照试剂盒附带的说明书进行皮肤成纤维细胞总RNA提取并测定大部分样本OD260/OD280比值约等于2.0。
应用TaKaRa公司的RT-PCR试剂盒进行IL-24基因片断的扩增。
参照GenBank中IL-24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根据克隆所需,在每条引物的5’端引入BglⅡ及XhoI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及保护性碱基,引物序列如下(下划线为限制性内切酶位点):上游5′-CAGATCTGGTGGATTAAAGTGCCCAGC-3′,下游5′-CCTCGAGGGTCACCATCAGCAAGGTCAG-3′。
反应体系:95℃预变性3min,再95℃变性30s,60℃退火30s,72℃延伸4min(共30个循环),72℃继续延伸12 min。
PCR反应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应用Omega公司的PCR产物纯化试剂盒进行目的基因回收纯化。
1.2.2穿梭质粒pAdtrack-CMV/IL-24的构建将回收纯化的PCR产物和pAdTrack-CMV均以BglⅡ及XhoI充分双酶切后,在16℃条件下,应用T4连接酶连接IL-24片段及线性化的pAdtrack-CMV,4h后回收纯化,氯化钙法转化DH5a感受态细菌,在含有卡那霉素抗性的LB平板上培养过夜,挑取阳性克隆扩增培养,小量快速提取质粒后,经PCR及双酶切鉴定正确后,送Takara公司测序分析。
1.2.3腺病毒质粒的同源重组用PmeI酶切连接正确的pAdTrack-IL-24过夜,充分线性化后氯化钙法转入含有质粒AdEasy-1的BJ5183感受态细菌(AdEasier-1细菌)进行同源重组,重组后的重组体命名为AdEasy-IL-24。
在含有卡那霉素抗性的LB平板上培养过夜,挑取平板上较小的菌落,碱变性法小量快速提取质粒,经PacI酶切后电泳筛选鉴定AdEasy-1-IL-24重组体后,大量抽提重组腺病毒载体质粒AdEasy-IL-24备用。
1.2.4重组腺病毒AdIL-24的包装、扩增PacI充分线性化AdEasy-IL-24后,按照Lipofectamine 2000操作说明将线性化的AdEasy-IL-24加入脂质体稀释液中轻轻混合,室温下静置20 min使其充分结合形成复合物。
将混合物加入已达7O%~8O%贴壁融合的293A细胞中,轻轻混合。
继续培养48 h后更换培养基,不同时间段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及荧光出现情况。
7天后8O%左右细胞出现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收集细胞后分别-80℃,37℃中反复冻融3次裂解后离心,收集病毒上清,继续感染293A细胞以扩增病毒,重复扩增3轮。
1.2.5重组腺病毒AdIL-24转染293A细胞后RT-PCR鉴定取感染腺病毒2 d后的293A细胞,离心收集细胞,PBS洗涤3次后按试剂盒说明提取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为cDNA,分别以上游5′-CAGATCTGGTGGATTAAAGTGCCCAGC-3′,下游5′-CCTCGAGGGTCACCATCAGCAAGGTCAG-3′作为IL-24的上下游引物,进行PCR反应。
以GAPDH作为内参照,上游5′-CCCATCACCATCTTCCAG-3′,下游5′-CCTGCTTCACCACCTTCT-3′,扩增长度为577bp。
反应条件:95℃预变性3min,再95℃变性30 s,60℃退火30 s,72℃延伸4 min(共30个循环),72℃继续延伸12 min。
同时取未转染重组腺病毒的293A细胞作为对照。
1.2.6 重组腺病毒AdIL-24的纯化及病毒滴度测定将生长状况良好的293A 细胞,用胰酶消化后,细胞计数,稀释细胞浓度约为105个/ml后,在96孔板上按每孔100ul接种细胞,培养24 h后,将收获的重组病毒子按10-4、10-5、10-6、10-7、10-8、10-9稀释后,每个稀释度按每孔100 μl接种1排,培养18 h后,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荧光计数。
按病毒效价(pfu/ml)=(荧光数×10)/稀释度计算病毒效价。
1.2.7采用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重组腺病毒AdIL-24。
收集的病毒以0.22 μm滤膜过滤后分装,-8O℃保存。
2结果2.1PCR反应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扩增片断约为620bp(见图1),与目的片断大小基本符合,无非特异性扩增。
2.2 腺病毒穿梭质粒pAdtrack-CMV-IL-24的构建和鉴定提取质粒,并经Bgl Ⅱ及XhoI双酶切后得到约9kb(质粒骨架)和620bp(IL-24基因)2个片段(见图2),和预期结果一致,表明构建成功。
测序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序列与GenBank 中IL-24序列一致。
2.3腺病毒质粒的同源重组及鉴定将pAdTrack-CMV-IL-24经PmeI线性化后,氯化钙法转入含有腺病毒基因组质粒AdEasy-1的BJ5183感受态细菌,进行同源重组。
筛选阳性克隆,小量抽提质粒DNA,经PacI酶切后电泳,可见约4.5kb 和30kb左右的电泳带各一条,证明同源重组成功。
2.4重组腺病毒AdIL-24感染293A细胞的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AdEasy-1-IL-24经质脂体转染293A细胞后2 d开始出现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见图3),荧光表达随时间增强。
2.5293A细胞的形态学改变AdIL-24转染293A细胞5 d后,光镜下开始见空斑形成。
293A细胞肿胀、变圆、脱壁,细胞核变大等典型的细胞病变效应。
2.6RT-PCR鉴定hIL-24在转染后的293A细胞中的表达AdIL-24重组腺病毒感染的293A细胞48h后,收集细胞抽提总RNA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一条620bp的条带,而对照组293A细胞中无相应条带,表明IL-24重组腺病毒构建成功,并且可以感染293A细胞。
2.7重组腺病毒滴度测定将细胞悬液后滴加于计数板上,置显微镜下计数四角大方格内的细胞总数。
用GFP阳性计数法公式计算病毒滴度为107pfu/ml。
3讨论重组腺病毒载体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生物病毒载体之一,与其他病毒载体系统比较,具有明显优点:能将外源基因高效导入哺乳动物细胞;其转染不依赖细胞分裂,既可转染分裂期细胞,又可转染非分裂期细胞;携带的外源基因不与宿主基因整合,对人致病性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