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江区四小五年级语文上册 六 珍惜时间(1)《长歌行》课时练 长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六珍惜时间1长歌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歌行
一、将生字对号入座.
恐焜衰壮
前鼻音:_________________ 后鼻音:__________________ 三拼音节: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出加点字的意思。
争先恐.后()川.流不息( )
蓬荜生辉.()徒.劳无功()
三、句子加工厂。
根据意思写诗句。
1千万条大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向西流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因此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焜恐、壮壮、衰
二、恐怕河流光辉白白地
三、1。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2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17梦想的力量(教学反思参考2)
这是一篇读起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
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修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而不懈努力,终于使梦想成真的经过,体现了瑞恩的一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子般的美好童心。
课文充满了浓浓的人性美,小瑞恩的善良、富有同情心令我们倍受感动,文中还有许多人在小瑞恩的感召下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献上了爱心,这同样使我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这篇课文我的设计意在教育学生做人要善良、富有同情心、懂得关爱他人,做事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执著的态度和坚持不懈的奋斗。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较长。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时,我略显仓促,有一种一直在赶的感觉.瑞恩的梦想是什么,学生一找就知道了,也初步感受瑞恩的为人善良、有爱心。
关键是梦想是如何实现的,从中去体会梦想的力量。
如果我能在课堂上紧紧把握住学生的情感脉络,多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指导学生深入细致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就能更深刻体会瑞恩以及文中其他人物的精神品质。
特别是第六小节,也就是描写瑞恩克服重重困难自己靠做家务活挣钱这一节中,小瑞恩做了那么多事花了那么多时间足见他的耐心、坚强的意志.课堂上有的学生点到了要处,但是自己没有很好地抓住,没有深究没有及时有效地引导,一直想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所有教学内容,高潮即将来临又把它压下去,实在是一种遗憾!虽然文章语言朴实,但是蕴涵丰富的情感,学生多读不仅能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读出感情,而且越读越有体会.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只有多读,学生才会真正读懂语言文字背后的意蕴,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让他们明白要想美梦成真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付出艰苦的劳动。
如果能让我重新上这一篇课文,我一定会多花时间让学生潜心阅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段落练习有感情的朗读,那么瑞恩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会更具有立体感,会打下更深的烙印。
略读课文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这一点我自己也做的也不够好。
没有利用好第2个练习设计.“一个六岁男孩的梦想感动了谁,他怎么做…"在充分学习第六小节之后,完全可以通过自主阅读让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不但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而且使学生的思想认识得到升华.让学生明白梦想竟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唤起爱心,增进友谊、带来希望等等。
这样在写好交流之后再来读重点句:“是呀,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此刻,我相信这是发自学生肺腑的,是一种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
15*金色的鱼钩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并能仿写。
2。
明确书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做到书写工整。
3。
积累两首古诗,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并能仿写。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1。
谈话导入: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通过人物神态、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2。
朗读体会:朗读范例中的描写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语句好在哪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3.回顾拓展:你还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并和同学交流.
二、词句段运用
(一)第1小题
1。
(出示课本中的三个句子)学生齐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
(1)同桌之间交流体会。
(2)师生一同明确:
①动作描写反映了毛主席爱之深切,惊悉噩耗后极度痛苦的心情,表现了毛主席常人的感情,超人的胸怀。
②这句话是对黄继光的神态和语言描写。
体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满腔仇恨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③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
袁明将军深深地被战士们的情义所感动,现在他不是以一个首长的身份,而是以一个长辈的身份,请孩子们吃菜。
2.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择一种情境,照样子写一写。
(1)学生独立动笔写一写。
(2)同桌之间交流分享成果。
(3)教师指名分享答案。
期待落空:他的头慢慢地低垂下来,往日里亮晶晶的眸子也灰暗了下来,仿佛星光被乌云遮掩,没了光彩。
周遭的气息也仿佛舒缓下来,一切成了慢镜头。
刚才心里的期待成了伤人最深的刀。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心像坐过山车一样,高高的扬起然后急速下落,最终归于让人无奈的平静.嘴角慢慢牵起了一抹不自然的微笑,颇有些让人心碎的味道.
久别重逢:周围的时间仿佛停止了,微风吹着脸颊,心里激动极了,脑子里马上回忆出与老朋友度过的美好时光,进而我们相视一笑.
(二)第2小题
1。
(出示课本中的两个句子)学生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
(1)请同学们读课文中的句子,读准确、通顺。
(2)同桌之间互相体会句子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指名学生分享成果。
明确:①连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双手都颤抖了,说明这场手术难度大,令人紧张.从侧面衬托了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②与以往乐观开朗的“我”相比,现在“我”的表现显得很焦躁、郁郁寡欢.说明这件事比以往要不顺心.
(4)师点拨:句子中人物与平时有不同的表现是为了通过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人物特点。
2。
请同学们仿照例句说一说。
①同桌之间互相举例。
②教师指名回答。
例:他一向说话做事大大咧咧,这次居然温柔地安慰起同桌来。
三、书写提示
1。
(课件出示刘湛秋的《帆》)自由读刘湛秋的散文诗—-《帆》,力求读准确、读通顺、读出感情。
思考: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
3.师生一起明确:
(1)标题和作者的位置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3)标点符号不顶格书写.
4。
学生动动手在练习本上写一写。
5。
抽一两名优秀学生作品在班级展示,让学生之间互相传阅欣赏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日积月累
(一)学习王之涣的《凉州词》
1.谈话导入
迄今1000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塞诗确乎前无古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就是这其中的优秀代表.(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2。
感悟诗意,朗读体会
(1)划分节奏读古诗.读准确、通顺,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
6.“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名.7.请写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意思.
(2)自由诵读,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3。
品读古诗
(1)学习第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
①你觉得该怎么读?指名试读,评议。
②读完第一句诗,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2)学习第二句:一片孤城万仞山
①理解“仞”“一片”的意思,思考:这一句诗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②诗人为什么不用“座”而用“片"?(万仞高山的衬托下,用“座”显得单薄;在“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广阔背景下用“片”更显得单薄和孤单.)
(3)学习第三、四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①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②征人有怨吗?怨什么?(因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而怨)
③为什么又何须怨呢?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一个“何须怨”,道出了将士们保家为国的心声,表达了他们豁达的胸怀。
)
(二)学习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释题导入
(板书课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读诗题后所得:送的地点,谁送谁,“之”的含义,对黄鹤楼、广陵及人物的了解,李白和孟浩然之间的友谊故事等。
)2。
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自由诵读古诗。
读准确、通顺。
初步理解诗句的含义。
(2)指名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韵律.
(3)师生明确诗句的意思。
3。
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1)学习第一、二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①结合地图,了解黄鹤楼和广陵的方位。
②(课件播放江南美景)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
(2)学习第三、四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①孟浩然的船走了。
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地望啊望,他在看什么啊?(孤帆)可那是盛世唐朝啊,长江是交通要道,江上应该有许多来往的船只。
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多么深厚的友谊啊!)
②“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没有尽。
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
4。
背诵两首古诗,交流积累古诗的方法。
[教学反思]
由于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认真落实了“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这一学习要素,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与“语句段运用”的内容又是对前面知识点的一个总结回顾,对于学生而言难度不大,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本次“日积月累”增加了一首古诗,时间上比较紧凑。
在操作过程中,朗读方面效率低,培养学生想象画面这一环节因时间关系而不能尽情发挥,有点草草收场的感觉。
在表扬学生方面做得比较好,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赞扬学生的用词比较格式化,感觉与学生还是有点距离.
期中测试卷
一、把读音与汉字连起来.
ɡē quán zhǐ bāo pēi rónɡ
戎剥胚枳颧疙二、辨字组词。
喧 ( )鸵()媒()募 ( )
渲()驼 ( )煤()幕()
宣()佗()某()暮()
三、填字成词。
精卫填()()公移山含辛()苦
艰苦( )绝百()不挠千里( )()风雨无()坚( )不屈( )胆忠心
鞠躬尽()扶()济困赴汤( )火
四、考考你的积累。
1、九曲黄河万里沙,。
2、,一寸光阴不可轻.
3、,吾将上下而求索。
4、一夜五更,半夜二更有半
(数字联)
5、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叠字联)
6、大儿,中儿。
最喜,。
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写在括号里,并给“朝"字注音。
朝:①日;天②面对着③早晨④朝代
1、洛阳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曾经是九朝.古都.()
2、那个人手提一个酒壶,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向西边走去。
()
3、俗语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你觉得有道理吗?()
4、我家的正房门朝.南。
( )
火:①燃烧时所发出的光和焰②形容颜色红③紧急④中医指热症⑤发怒;怒气⑥枪炮弹药⑦兴旺;热烈
1、我没完成作业就出去玩,爸爸知道后发火.了.( )
2、都火.烧眉毛了,你还坐着不动。
( )
3、火.红的枫叶满山都是,整座山好像要烧起来。
()
4、这首歌近来唱得特别火..( )
5、战士们向着敌人狠狠地开火.了.( )
6、我的嗓子很疼,医生说我上火.了。
()
7、现在是危急关头,请你火.速赶赴前线。
()
六、按要求变换句子的说法。
1、改写成被动句。
小丽把红红的苹果吃了.
2、缩写。
狡猾的狐狸假惺惺地挤出几滴眼泪。
3、改写成反问句.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必须遵守纪律.
4、改写成拟人句.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
5、将直接引用改为转述。
父亲说:“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猫(节选)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
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
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 ) 贫乏——( )
胆怯——()狡猾——()
2、缩句。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3、填空。
①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它很老实,又很;它很贪玩,又很 .它高兴时,会对主人表示亲热;不高兴时, ;它既什么都怕,又。
②这三节写猫的性格有些古怪,实际上表达了作者。
4、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①“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 ()
②“它有时候的确很乖”。
“的确”一词起了强调“乖”的作用。
( )
八、作文.
模仿上文第一节对猫的特点的描写,用指定的词语,把下面人物的特点写出来。
(任选一人写一段话)
1、王老师:严肃、和蔼
2、张小明:大方、小气
3、沈医生:热情、冷淡
指定词语:实在说他的确可是
期中测试卷的部分答案:
五、朝:1、④ cháo 2、① zhāo 3、③ zhāo 4、② cháo
火:1、⑤ 2、① 3、② 4、⑦ 5、⑥ 6、④ 7、③
七、1、暖和丰富勇猛老实
2、性格古怪.
3、①不听话尽职一声也不出那么勇猛,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②对猫十分喜爱的感情
4、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