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拔罐疗法
最新感冒的拔罐疗法讲诉课件PPT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邪犯卫表而导致 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 适、脉浮为其特征。本病四季均可发生, 尤以春冬两季为多。
中医把感冒归为外感(外邪)疾病,其 中包括现代医学的上呼吸道感染和流行性 感冒。
感冒的病位在肺卫;基本病机为六淫入侵, 卫表不和,肺气失宣。因病邪在外、在表, 故尤以卫表不和为主。病理性质属表实证, 但有寒热之分。若感受风寒湿邪,则皮毛 闭塞,邪郁于肺,肺气失宣;感受风热暑 燥,则皮毛疏泄不畅,邪热犯肺,肺失清 肃。如感受时行病毒则病情多重,甚或有 变生他病者。在病程中且可见寒与热的转 化或错杂。
綜合活動領域省思教學策略 的基本理念與實作分享
彰化縣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輔導團
報告大綱
➢前言 ➢如何提升教師帶領省思教學的能力 ➢綜合活動領域省思教學策略 ➢結語
如何提升教師帶領省思教 學的能力
何謂省思 意義化的內涵 日常體驗的省思 體驗省思教學的整理
何謂省思
治法:取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穴为主。走罐及 留罐法。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在督脉及 膀胱经上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 闪火法拔罐,将火罐扣在督脉上,然后医 者用右手握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 上下往返推罐3-5次,待皮肤潮红,再将火 罐分别移至两侧膀胱经,用同样的方法各 走罐3-5次,最后将火罐停于大椎、风门、 肺俞,留罐10分钟后起罐。起罐后,擦净润 滑剂。
督脉
足太阳膀胱经
特别提示:此法选用的火罐不要过大,操作 时应注意轻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潮红即 可。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注意覆盖背部, 勿使背部受寒。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刺络拔罐治疗感冒

刺络拔罐治疗感冒刺络拔罐治疗感冒治法:令患者充分暴露背部,伏卧于治疗床上,先在患者背部涂少许香油,然后用闪火法将一中号玻璃罐拔于大椎穴处,而后用双手将罐由大椎穴沿督脉向下拉至腰部后起罐,再用上法分别在督脉两侧各旁开1.5寸、3寸的膀胱经上,由肩部向下拉至腰部后起罐。
反复施上法于督脉、膀胱经上3~5次,再将背部的油擦拭干净。
继而在大椎、肺俞穴常规消毒后各点刺2~3下,再用大号玻璃罐在该处拔罐20分钟,起罐后消毒。
隔日施术1次。
结果:治疗161例,病程最短1天,最长21天。
经治疗1~3次,痊愈大椎、太阳穴放血治疗感冒治法:取仰卧位,先取两太阳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浅刺,每穴刺3~5针,挤出少量血液,每穴0.5~1ml。
而后取坐位,头向前低,取大椎穴,用三棱针刺3~5针,再拔火罐,出血量1~3ml,隔日治疗1次。
结果:治疗244例,病程短者半天,长者半月。
经1次治疗痊愈57例,2次治愈98例,3次治愈66例,好转23例,有效率100%。
体会:大椎、太阳穴放血,可起到祛风、泄热、解表、通络止痛之功,无论是风寒感冒、风热感冒均有良好效果。
若再配合适当的抗感冒药治疗,效果更好。
山东256200 邹平县中国银行门诊殷风新刘叶青针刺大椎、足三里穴治疗流行性感冒治法:患者取侧卧位,双腿屈曲,用力以手抱头,使颈部和胸部最大限度地向前弯曲。
医者一手持毫针向大椎穴徐徐刺入0.5~1.5寸,另一手以大椎穴下方沿脊柱至尾部施以循按手法,然后行透天凉手法。
捻针5~10分钟,捻转时腰脊或尾骶部产生凉意为宜,捻转后留针15分钟后出针。
然后毫针直刺足三里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后出针。
结果:治疗初发流感32例,经1~3次治疗后,痊愈耳穴贴压治疗感冒治法:取肺背俞穴点刺放血配合大椎隔姜灸治疗感冒治法:取肺俞、厥阴俞、脾俞、胃俞、膈俞、大椎穴。
患者取伏卧位,暴露背部,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分别在肺俞、膈俞、胃俞、脾俞、厥阴俞点刺后挤压出血,每穴挤血8~10滴,然后以干棉球擦净血迹,再将大椎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放血8~10滴,再将4cm×4cm大小、厚0.2cm的姜片置于大椎穴上,另将艾绒捻制成3cm的艾炷置于姜片上灸,每次灸6壮,每壮燃烧完毕后再更换另1壮。
感冒的拔罐疗法.doc

感冒的拔罐疗法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
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
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分风寒、风热和暑湿3型。
一、风寒感冒(一)症状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大椎、背部膀胱经穴。
(2)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2-1-1)。
背部膀胱经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3寸(见图2-l-1)。
(3)拔罐方法采用走罐法。
走罐处涂以姜汁作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上20分钟。
也可采用排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1)选穴大椎、肺俞、合谷、列缺。
(2)定位大椎:见前。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2)。
图2-1-1大椎、背部膀胱经穴图2-1-2大椎、肺俞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3)。
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①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为取穴部位;②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4)。
图2-1-3合谷图2-1-4列缺(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
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
每日1次,病愈即止。
二、风热感冒(一)症状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大椎、合谷、曲池、尺泽。
(2)定位大椎:见前。
感冒拔火罐

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
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
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分风寒、风热和暑湿3型。
一、风寒感冒(一)症状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大椎、背部膀胱经穴。
(2)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背部膀胱经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3寸。
(3)拔罐方法采用走罐法。
走罐处涂以姜汁作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上20分钟。
也可采用排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1)选穴大椎、肺俞、合谷、列缺。
(2)定位大椎:见前。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 处为取穴部位)。
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
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①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为取穴部位;②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
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
每日1次,病愈即止。
二、风热感冒(一)症状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1)选穴大椎、合谷、曲池、尺泽。
(2)定位大椎:见前。
曲池: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
合谷:见前。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
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
感冒拔火罐有用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感冒拔火罐有用吗
导语:拔火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很多人感到疲劳时都喜欢去拔火罐缓解疲劳。
所以拔火罐一直以来很受大家的欢迎,尤其是冬季感冒的人也比较多,大家
拔火罐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很多人感到疲劳时都喜欢去拔火罐缓解疲劳。
所以拔火罐一直以来很受大家的欢迎,尤其是冬季感冒的人也比较多,大家在感冒时节,拔罐就凸显其优势,但有些人还是不敢相信,觉得拔火罐怎么可能能治好感冒。
相信大家都很想知道感冒拔火罐有用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感冒是外感风邪侵袭人体的一种外感疾病,所以应选用祛风邪解表证的穴位,常用拔罐的部位是选三大穴位,一个是大椎穴,另两个分别是肺腧、风门穴,每天选穴两个,三个穴位交替选用,拔罐的时间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较强,每次可以拔5-10分钟,小罐吸力相对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坚持3-5天。
1、患者在初次治疗时,应先选用小拔罐,并小用拔罐,轻刺激。
2、罐子拔上后不要移动体位,在使用多拔罐疗法时,拔罐与拔罐之间应保留一定距离,不宜排列过近。
3、高热,昏迷,抽搐等急性,危重病人应先明确诊断病情以免延误抢救治疗时机。
4、起罐后,局部潮红瘙痒不可以乱抓,经几小时或数日后,可消散。
5、拔罐,起罐时应保持室内温暖,避开风口,防止受凉。
按照中医理论,肺主肃降。
清气上升,提供人体需要的氧气,浊气下降,以浊气下达小腹为顺,通过胃肠排出。
肃降不利,才导致气逆而咳。
胃肠有阻遏肺气肃降之嫌,所以加拔胃肠部位。
吸拔华盖区可。
拔罐治疗感冒技术

拔罐治疗感冒技术拔罐技术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法形成罐内负压,使罐吸附于腧穴或相应体表部位,使局部皮肤充血或瘀血,达到温通经络、驱风散寒、消肿止痛、吸毒排脓等防治疾病的中医外治技术,古称角法,又称吸筒法//那么罐分为几种:现在比较长用的有玻璃罐竹罐陶罐抽气罐等//1.玻璃罐是目前最常用的罐,它是由玻璃加工制成,其优点是罐口光滑,质地透明,使用时可观察到拔罐部位皮肤充血淤血程度,便于掌握情况;缺点是易摔碎损坏。
//2.竹罐优点是轻便、廉价。
不易破碎;缺点是易燥裂漏气,吸附力不强,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大家看一下第一个是竹火罐,是要用火来拔罐的,后面一个是竹药罐他需要放在热水中煮沸利用热力的作用来拔罐的,后面会详细讲到的。
//3.陶罐由陶土烧制而成,形如石臼,罐口平滑,其优点是吸力强;缺点是易破碎,不易观察皮肤的变化。
后面一张图片他是一个五行能量罐,不同的颜色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大家看一下这个罐罐底凹陷//4.抽气罐其优点是不用点火,不会烫伤,使用安全,可随意调节罐内负压,控制吸力,便于观察等。
它是家庭最适用的罐。
//拔罐的方法1.火罐法(1)闪火法:以持针器或血管钳夹住95%的乙醇棉球,一手持点火工具,一手持罐,罐口朝下,点燃后将火迅速深入罐内旋转一周退出,迅速将罐扣在选定部位。
特别提示:拔罐前要检查保证罐口光滑无破损;拔罐时要防止点燃后酒精棉球不能下滴烫伤皮肤;点燃酒精棉球后,切勿较长时间停留于罐口及罐内,以免将火罐烧热烫伤皮肤。
//(2)投火法:用酒精棉球或纸片,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火罐吸拔在选定部位。
因罐内有燃烧物质,火球落下易烫伤皮肤,故只适宜身体侧面横拔。
//(3)贴棉法:用1~2cm 大小酒精棉片,贴在罐内壁的中下段或罐底,点燃后,将火罐迅速吸拔在选定部位上。
贴棉法在临床上使用的并不多。
//2.煮罐法此法一般使用竹罐,将竹罐倒置在沸水或药液中,煮沸1~2 分钟,用镊子夹住罐底,提出后用毛巾吸去表面水分,趁热按在皮肤上。
拔罐的方法_常见的四种拔罐方法

拔罐的方法_常见的四种拔罐方法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应位置后滞留一定时间的方法。
此法适用于治疗风湿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等病症。
拔罐作为最为传统的中医养生法,在生活中很常见2、闪罐法是指把罐吸附于相应位置后,用一只手压住皮肤,另一只手握住罐体快速拔下的方法。
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皮肤潮红、充血或淤血为度。
此法适用于治疗局部皮肤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走罐法指的是拔罐时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上涂一层凡士林油后,然后,医者用手握住罐子,在涂有凡士林油的部位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往返推动。
一直到所拔部位的皮肤变得红润、充血、甚至淤血时再将罐起下。
这个方法适合治疗那些肌肉丰厚,皮肤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病症4、刺络拔罐法即将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以加强刺血治疗的作用。
此法多用于治疗丹毒、扭伤、乳痈等病症。
1、科学把控有些人认为拔罐能够令自己的身体更加的健康,所以总是一有时间就拔罐,这是不正确的行为。
这样会导致皮肤质量变糟糕,而且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感染,严重者还会出现皮肤重度淤青。
2、因人而异如果患者具有心脏病、严重贫血、白血病和其他学也行疾病,或者是皮肤容易过敏的,甚至一些孕妇都是不能够进行拔罐的。
一般情况下,拔罐的持续时间应该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3、部位选择像心脏附近、肚脐部分、皮肤比较细嫩的部位、乳头等等都是最好不要进行拔罐,如果一定要进行,那么最好在淤青消失之后再次进行。
4、预防发炎立即洗澡拔罐的坏处就立刻凸显出来了。
其实,拔罐就是令我们的皮肤受到伤害,变得更加的敏感和脆弱,对外界的抵抗力下降。
如果这个时候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肤损伤,甚至发炎的情况。
如果想要洗澡,最好等到拔罐之后两三个消失再进行。
5、拔罐时停留时间一般情况下,拔罐的持续时间应该在10分钟到15分钟之间。
如果是使用的大罐,那么要适当的缩短时间,因为大罐的吸拔力比较强,如果在皮肤上停留时间过长,很容易起疱。
中医治疗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

中医治疗拔罐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拔罐疗法是中医草药疗法中的一种,通过在人体的特定穴位上使用火罐,产生负压吸力,以促进气血流通,调节气虚、气滞等病症。
它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并被证实对一些疾病和不适症状有积极的治疗效果。
然而,拔罐疗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群,且存在一些禁忌症状。
下面将详细介绍拔罐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
一、拔罐疗法的适应症1. 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指因受风受寒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增加血液循环,加速排毒,从而缓解感冒症状,并加快康复。
2. 肩周炎: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淤血和髓周炎,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
3. 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骨质增生、退行性变等引起的疾病。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调节局部气血循环,缓解颈椎炎症,改善颈椎功能,从而缓解颈椎病症状。
4. 腰肌劳损: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栓塞或劳损引起的腰痛。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增加腰部血液循环,放松肌肉,从而缓解腰痛症状,并促进康复。
5. 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退行性骨疾病,常伴随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
拔罐疗法可以通过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骨质增生症状,减轻疼痛和不适。
二、拔罐疗法的禁忌1. 皮肤损伤:拔罐疗法需要施加火罐在皮肤上产生负压吸力,如果皮肤有破损、溃疡、湿疹等病症,则不适合进行拔罐疗法,以免加重病情或引起感染。
2. 出血倾向:出血倾向是指血液凝血功能异常,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
拔罐疗法会导致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如果患者有出血倾向,则有可能加重出血症状,增加出血风险。
3. 皮肤敏感:拔罐疗法可能引起局部皮肤受压受力,如果患者有皮肤敏感或过敏症状,可能会出现皮疹、瘙痒等不适反应。
4. 孕妇:孕妇在进行拔罐疗法前,应该咨询医生意见。
通常情况下,孕妇不宜进行拔罐疗法,以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5. 儿童:儿童的皮肤较为娇嫩,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引起疼痛和不适。
背部膀胱经走罐治疗感冒150例

感 冒 病 人 ,比较 治 疗 前 、治 疗 后 2h、24h、48h和 72h 后 的 病 一睛 变化 ,井 采 用 相 应
的 统计 学方 击处理 数据 。结论 :总有 效率 100 ,提 示 :此疗 法能够 迅速 缓 解感
治 疗 。具 体 方 法 是 :充 分 暴 露 背 部 ,局 部 撩 上 红 花
桩床 资料 1 50例 病人 来 自 2000年 10月~ 油 ,将 罐 吸于背 上 ,沿着膀 胱经 背部第 一和第二侧
2001年 4月 的 门诊 患者 。纳入 标 准 ]:① 自愿 不 线 的循行 上 下 推 动火 罐 .火 罐 吸附 的强 度和 走罐
维普资讯
陕 西 中 医 2002年 第 23卷 第 5期
背 部膀 胱 经走 罐 治疗 感 冒 15O例
第 一军 医大 学附属 南方 医院 中医科 ( 1051 5) 黄 泳
中山医科大 学 附属 孙逸佃 纪念 医院 中医科 (510089) 京 谦
下 的痕迹 不 介 意 ;④愿 意接受 治 疗后 3d的随 访 。 者 均 接 受 上 述 治 疗 1次 。
1 50例 患 者 中男 79例 .女 71例 ;年 龄 14~ 64岁 ,
疗 效 标 准 痊 愈 :所 有症 状 、体征 消失 ,病人
平均 3O.O5士7.88岁 }病 程 2d~ 5d,平 均 3.14± 生 活、工 作 如 常 ;显效 :大 部 分症 状 、体 征 消失 ,病
采用 其它 方法 进行治 疗 ;② 排 除过敏 性鼻炎 、流行 的速度 以病人耐 受 为度 左右交 替进行 刺激 ,致使
感冒拔罐疗法

———————————————————————————————— 作者:
———————————————————————————————— 日期:
感冒拔罐疗法
感冒是生活当中最常见的疚病,涉及到千家万户。患了感冒,许多年轻一点儿的人一挺就过去了,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抵抗力强。有一些人患了感冒,是吃些感冒药帮助挺过去。还有一些体质较差的人患)感冒,为了很快治好感冒,则去医院输液。
许多人有这样的经历:连续输液10多瓶也没见感冒好转,吃了好长时间的药也不见强。这是因为他们的体质比较差,应该从提高自身免疫力着手来治疗,而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快捷方法就是拔罐。我们在用拔罐治疗感冒的时候,为了尽快治愈.可以每天拔3-4次,也可以每天拔l—2次,时间可以从40-50分钟,甚至一小时。虽然痛一点,但是效果有时比点滴要好得多。如果感冒的同时伴有严重的咳嗽,在拔罐的同时,取一杯温开水,每当要咳嗽之前,用水压一下咳嗽,起止咳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一小时用一杯水就够了,按照中医理论,肺主肃降。清气上升,提供人体需要的氧气,浊气下降,以浊气下达小腹为顺,通过胃肠排出。肃降不利,才导致气逆而咳。胃肠有阻遏肺气肃降之嫌,所以加拔胃肠部位。
2、方法二
(1)选穴 大椎、肺俞、合谷、列缺。
(2)定位大椎:见前。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
有的发热是由于其他病症引起的,比如是因为胃肠疾病引起的,还要参考其他病症的治疗部位上罐。但是,在未找到病因之前一定要坚持拔罐,控制和减轻病情。
背部走罐治疗感冒三十例

7养 身养生有方2018.09感冒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一年四季皆可发病,冬春季节发病率高,老年人、儿童及抵抗力低下者是感冒的易感人群。
临床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全身肌肉酸痛等。
该病虽属自限性疾病,大多情况不吃药打针在一段时期内也能够恢复,但是患病期间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在背部膀胱经和督脉走罐,可以大大减轻患者感冒的不适症状,使患者较快恢复。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患者年龄最大为68岁,最小4岁;病程1~3天。
所有患者均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头痛、全身酸痛症状,少数患者有发热症状。
2.治疗方法患者俯卧在床上,使背部充分暴露。
在背部均匀涂抹上适量橄榄油,在走罐时起到润滑的效果,也可以减轻疼痛。
选取适合患者体型的玻璃火罐,检查罐口是否光滑,以免划伤患者。
用闪火法将火罐拔在大椎穴,从大椎穴沿督脉向下推至腰阳关,在沿此向上推至大椎穴,在督脉上下反复推罐,直至皮肤潮红出痧,然后将火罐留在大椎穴。
另取一个火罐拔在左侧膀胱经上的肺俞穴,从该穴沿膀胱经第一条侧线向下推罐,推至大肠俞,再从大肠俞向上推至肺俞穴,沿此路线上下推罐,直至皮肤潮红出痧,然后将火罐留在肺俞穴。
右侧膀胱经走罐与左侧操作相同。
力度不要过大,以患者耐受为度。
大椎穴和两侧肺俞穴留罐10分钟,然后起罐。
最后用干棉球将患者背部橄榄油擦拭干净。
嘱患者多饮水。
3.疗效标准痊愈:感冒症状3天内消失;好转:感冒症状3天内明显减轻或者7天内消失;无效:感冒症状7天内无明显减轻者或者加重。
4.结果共30例感冒患者,其中痊愈8例,占26.67%;好转19例,占63.33%;无效3例,占10%。
总有效率为90%。
5.讨论感冒为风邪侵袭人体肌表,侵犯肺卫而致病。
在人体正气虚弱的情况下更易发病。
走罐疗法历史悠久,属于中医外治疗法之一,简便易行,见效快且无不良反应。
《本草纲目拾遗》曾记载:“罐得火气合于肉,即牢不可脱……肉上起红晕,罐中有水气出,风寒尽出。
针刺拔罐治疗感冒咳嗽的精选方法

针刺拔罐治疗感冒咳嗽的精选方法
梁小红
(山西省荣军医院,山西 太原 030031)
关于感冒咳嗽的治疗有很多医生都有自己的见解,大多数 人感冒后都是自己先服用感冒药,效果不佳或者发展严重时, 才会就医,而且一般选择抗生素治疗,很多治疗后遗留咳嗽症 状日久不愈才选择中医针灸治疗,笔者在住院部,所以能接触 到刚感冒和只剩咳嗽症状的患者。本文主要就笔者处理这些病 患时采用针刺放血拔罐,配合少量典型穴位针灸治疗见效很快起到了特殊 的作用,值得推广。
风寒型:咳嗽喉痒,痰稀薄色白,头疼发热,形寒无汗,脉浮紧, 苔薄白;风热型:咳嗽咳痰,痰色黄,身热头痛,脉浮数,苔薄黄。 处方:大椎肺腧定喘列缺合谷。方义:大椎,疏散外邪,必用。肺 主皮毛,司一身之表,肺腧,能改善肺功能,调肺气。定喘是经外 奇穴,治疗气喘、咳嗽、肩背酸痛有奇效。取互为表里的手太阴 肺经络穴列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合谷,共同宣肺解表,通调肺 气,共治感冒咳嗽之疾。痰多时可加刺丰隆。诸穴合用以疏风解 毒,宣肺止咳。针法:大椎一穴,肺腧和定喘根据症状选一穴,常 规消毒,提掐使其瘀血,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拔火罐,时间 10 min ̄15 min。列缺、合谷、丰隆毫针刺,留针 30 min。列缺刺 时,可斜向上向内,根据胖瘦可达 0.5 寸。1 日 1 次,3 次后未愈 者隔日 1 次,可配合拉罐。
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针刺拔罐简单易行,又排除了 吃药的各种副作用。根据笔者多年临床实践,采取针刺、拔罐并 用治疗感冒 86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5 年 9 月—2016 年 3 月门诊及 住院患者中感冒咳嗽患者 86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 41 例,女 45 例;年龄最小 13 岁,最大 76 岁,平均年龄 42 岁;病程 1 d ̄3 d 78 例,4 d ̄7 d 8 例;风寒型感冒 36 例,风热型感冒 32 例,外感 咳嗽 18 例;初诊时体温在 36.2 ̄37 ℃ 18 例,在 37.1 ̄38 ℃ 41 例, 在 38 ̄39 ℃ 27 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风寒感冒 36 例,主证:头痛,四肢酸楚,鼻塞流涕, 咽痒咳嗽,咯稀痰,恶寒发热(或不热),无汗,脉浮紧,舌苔薄 白。处方:大椎列缺风门。方义: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用之 可疏风散寒以解表邪。太阳主一身之表,风门为风寒表邪倾入 之门户,故名风门,为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针之能散风寒解 表郁,列缺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任脉, 针之可宣通肺气,以止咳,尤其伴有嗓子疼时,用之,效佳。诸穴 合用以祛风散寒、解表宣肺。针法:大椎,风门选准穴位,常规消毒, 提掐使其瘀血,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拔火罐,时间 10 min ̄ 15 min。列缺毫针浅刺用泻法,体虚者平补平泻,留针 30 min。1 日 1 次,3 次后未愈隔日再 1 次 1.2.2 风热感冒 32 例,主证:发热汗出,微恶寒,咳嗽痰 稠,咽痛,口渴,鼻燥,脉浮数,苔薄微黄。处方:大椎曲池合谷。 方义:大椎为诸阳之会,取之可疏散外邪以解热;曲池为手阳明 大肠经合穴,功效为清热解表;合谷功效为疏利阳明,宣肺利 窍,透邪于外。诸穴合用可宣散风热,清肃肺气。针法:大椎,选 准穴位,常规消毒,提掐使其瘀血,用三棱针点刺出血,然后拔 火罐,时间 10 min ̄15 min。曲池、合谷,毫针刺,用泻法,留针 20 min ̄30 min,1 日 1 次,3 次后未愈隔日再 1 次。 1.2.3 外感咳嗽 18 例,包括感冒后遗留咳嗽症状的。主证: 作者简介:梁小红,女,本科,主治医师。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年第 20 卷增刊
拔罐治疗感冒的操作方法

注意事项
1. 拔罐前检查罐子是否完整,罐口是否平整,避免割伤皮肤。
2. 使用95%的酒精棉球点火,注意控制火候,避免烫伤。
3. 拔罐时不宜空腹或饱腹,以免影响身体消化。
4. 拔罐时间根据病情和部位决定,一般留罐10~15分钟,避免起泡。
Hale Waihona Puke 定位使用手指测量或参考穴位图准确找到每个穴位的位置。
准备工具
拔罐器(如玻璃罐、竹罐等)、润滑剂(如姜汁)、酒精棉球、打火机(用于闪火法)等。
拔罐方法
1. 走罐法:在背部膀胱经上涂以姜汁作润滑剂,用罐体来回滑动,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等穴位上20分钟。
2. 单纯拔罐法:用闪火法将罐具快速吸附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
5. 拔罐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注意饮食均衡。
6. 皮肤有过敏、水肿、溃疡或孕妇的腰骶部、腹部禁用拔罐。
后续处理
拔罐后若皮肤出现紫斑,一般两周内能自然消退。若起泡较小,可自然消退;起泡较大时,建议到医院处理。
拔罐治疗感冒的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
详细描述
选穴
1. 大椎穴:位于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2. 肺俞穴:位于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处)。
3. 曲池穴:位于肘部,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4. 其他可选穴位:合谷、列缺、风门等,根据具体症状选择。
胃肠感冒拔罐治疗方法

胃肠感冒拔罐治疗方法
胃肠感冒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疾病,可以通过拔罐治疗来缓解症状。
以下是拔罐治疗胃肠感冒的方法:
1. 准备材料:拔罐器、揉捏油、消毒酒精、干净的毛巾、温水。
2. 清洁消毒:用消毒酒精彻底清洁拔罐器,并将拔罐器上的吸头涂抹揉捏油。
3. 准备拔罐部位:选择适合拔罐的部位,通常可以选择背部的阳脉经络区域或胃经脘部位。
4. 拔罐操作:用拔罐器快速将拔罐器吸附在皮肤上,使皮肤凹陷进去,形成局部负压效果。
5. 治疗时间:每次拔罐10-15分钟,视患者情况和耐受能力而定。
6. 拔罐后护理:拔罐后用温水擦拭拔罐部位,再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水分。
需要注意的是,拔罐治疗需要由专业医生或经验丰富的中医师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此外,拔罐治疗虽然可以缓解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根治胃肠感冒,建议患者在治疗期间配合医生的其他治疗措施,如适当的休息、饮食调理等。
拔罐可以治感冒

拔罐可以治感冒拔罐是大家去除体内湿气和火气的方法,现在很常见。
感冒许久都不好除了吃药和打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拔火罐,重点是找脖子后面的穴位。
拔火罐要到专业的场所去拔,很多没有牌照的地方还是不要去。
拔火罐的好处多多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当然拔火罐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并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这一点希望大家知道。
拔罐的方法与操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方法一: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镊子夹住一小团棉球,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湿润为度)左手握住罐体,罐口朝右下方向,随后把燃着的棉球伸入罐内燃烧l-2秒钟,快速取出,左手紧急把罐体送往穴位。
注意在送往穴位的过程中,勿将罐口对准穴位,以免空气进入罐内,而是用罐底朝前去接近穴位,接触皮肤时,顺势快捷地将罐口扭转扣到穴位上,这样就紧紧吸住了。
方法二:较为易用,就是取面粉10克,用水搅和成面团,捏成比罐口大的圆薄饼,贴到皮肤上,然后,用一团正燃烧旺盛的纸迅速丢进罐内,立即把罐盖在面饼上,这样吸引力更大,对第一次使用者来说,这样可防止因不慎烧伤皮肤。
拔罐选穴感冒是外感风邪侵袭人体的一种外感疾病,所以应选用祛风邪解表证的穴位,常用拨罐的部位是选三大穴位,一个是大椎穴,另二个分别是肺俞、风门穴,每天选穴两个,三个穴位交替选用拔罐的时间拔罐的时间也很重要,大火罐吸力较强,每次可以拨5-10分钟,小罐吸力相对弱,每次可以拔10-15分钟,早晚各一次,坚持3-5天。
注意事项拔罐过程中,如感到头晕、心悸、脉搏变弱,应迅速取下大罐,喝一些开水一般能够缓解。
初次使用及儿童、体弱等易发生意外反应的患者,宜选小罐。
拔罐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引起气胸。
拔罐后局部有些潮红、搔痒,不要乱抓,经几小时后即可消散,如果起罐后出现小泡,用消毒针刺破流出液体后,涂以龙胆紫药水,以免感染。
另外还要注意室内温度,以免再次受凉。
以上所述希望给大家参考,也希望大家在拔罐的过程中注意有关事项。
拔罐要找专业的拔罐师,之前有一条新闻说,有一位男子去拔罐结果命丧当场。
感冒的拔罐疗法讲诉课件

留罐时间
根据所选的拔罐方法和患者情况,决定留罐时间,一般为 10-15分钟。
拔罐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01
02
03
04
注意通风
拔罐时应注意通风,避免明火 和易燃物品接近,以免发生火
灾或烫伤。
避免剧烈运动
拔罐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热水 淋浴,以免引起不适和皮肤刺
激。
皮肤敏感者慎用
皮肤敏感者应先进行皮肤测试 ,确认无过敏反应后再进行拔
详细描述
胃肠型感冒通常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拔罐治疗主要选取中脘 、气海、关元等穴位,通过吸拔穴位来调理脾胃功能,达到治疗目的。同时,拔 罐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拔罐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然疗法,具有独特的理论和 方法。
感冒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主要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
案例二:风热感冒的拔罐治疗
总结词
风热感冒是感冒的另一种类型,拔罐治疗同样可以发挥良好 的疗效。
详细描述
风热感冒通常表现为发热、咽痛、咳嗽、流黄鼻涕等症状。 拔罐治疗主要选取大椎、曲池、合谷等穴位,通过吸拔穴位 来疏风散热,达到治疗目的。
案例三:胃肠型感冒的拔罐治疗
总结词
胃肠型感冒是一种特殊的感冒类型,拔罐治疗对缓解症状和改善胃肠功能有一定 效果。
拔罐疗法是一种中医学的非药物疗法 ,具有舒筋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 痛等功效。
拔罐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拔罐疗法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拔罐疗法在古代又称为“角法”,使用兽角进行拔罐治疗。
随着科技的发展,拔罐疗法逐渐演变为使用玻璃罐、塑料罐等材料进行拔罐治疗。
拔罐疗法的原理与作用
拔罐疗法治感冒

拔罐疗法治感冒方1用中等型号的玻璃罐,在大椎、肺俞穴处拔罐。
风寒感冒直接在上述二穴拔罐;风热感冒可用三棱针在大椎穴处点刺数针,然后再行拔罐,每日一次。
方2取穴:后颈项中段至骶尾部脊柱正中线,后颈项中段两侧至两侧肩外,一胸椎至骶尾部脊柱两侧膀胱经内侧循行线。
治法:以走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驱风油、风油精走罐法,分段刺激至局部潮红并有少数丹痧为度。
若患者肌肉消瘦,对刺激的疼痛反应甚重者,或是小孩,可采用上述途径行疏排罐法,或涂上述药液后再用疏排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起罐后在大椎、肺俞、大杼穴区各内罐五至六次,或行挑痧法。
每日一次,症状明显缓解后改隔日一次。
如发热恶寒,咽痛甚者,于曲池、鱼际穴上采用刺罐法,或于双耳尖穴位上放血数滴:如鼻塞甚者,加合谷穴行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再于鼻骨下方的鼻通穴上涂风油精或驱风油;如喉痒干咳者,配天突穴艾条温和灸十分钟左右;如头痛甚者,于太阳、额中两穴上采用涂云香精等药罐法或出针罐法、贴伤湿止痛膏罐法;若年老、体弱、病情迁延不愈、食欲不振、流涕不止、出虚汗者,取神阙、足三里(交替)两穴行艾灸罐法或艾条温和灸约十五分钟;如恶心呕吐者,于内关、中脘采用出针罐法或温姜汁罐法。
涂风油精罐法:如腹痛腹泻者,在腹部疼痛点及其相对应的脊柱两侧、足三里(交替),或以神阙为中心,于其上、下、左、右各隔二横指处采用针罐法或敷姜、涂风油精、贴伤湿止痛膏等罐法。
方3取穴:大椎、身柱、风门、肺俞、或加中府。
治法一:采用单纯罐法或涂姜汁、云香精等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日一次。
治法二:于大惟、肺俞两穴上施行针罐法(排罐法除外)或灸罐法、敷姜(蒜)罐法,其余穴位采用单纯罐法或涂药罐法,留罐十至十五分钟,每日一次。
如有其他伴随症状或其一症状严重者,参照"方一治法"加穴施治。
方4取穴:第六至七胸椎间(即上背部中央),伴有呕吐、咳嗽甚者,加膻中或中脘。
治法:取小罐或中罐施行单纯罐法或涂姜汁罐法,留罐约二分钟,每日一次(本法适用于婴幼儿患者)。
拔罐法治疗感冒PPT课件

谢谢你的到来
学习并没有结束,希望大家继续努力
Learning Is Not Over. I Hope You Will Continue To Work Har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大椎
• 【定位】: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 棘突下凹陷中
• 【作用】: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熄 风止痉,肃肺宁心。
• 【主治】:①热病,疟疾,骨蒸盗汗。 ②周身畏寒,感冒,目赤肿痛,头项强痛。 ③癫痫。④咳喘。
• 【归经】:督脉穴
• 风门 [经穴]
• 【定位】:在背部,当第二胸推棘突 下,旁开1.5寸
• 感冒是常见的外感疾病,四时均可发生, 尤以冬、春季气候骤变时为多。表现为鼻 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 身不适等。本病的发生是因病邪侵入人体 肌表所致,邪气乘虚由皮毛、口鼻而入,偏 寒者,则致寒邪束表,肺气不宣,阳气郁 阻,毛窍闭塞;偏热者,则热邪灼肺,腠 理疏泄,肺失清肃。
• 治法:
•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穴 • 【类别】:肺的背俞穴
• 特别提示:
• 此法选用的火罐不要过大,操作时应注意 轻吸,勿刺激过强,皮肤潮红即可。操作 完毕后,嘱患者注意覆盖背部,勿使背部 受寒。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 操作步骤:
• 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背部,在督脉和膀胱 经上均匀涂抹液体石蜡等润滑剂,用闪火 法拔罐,将火罐扣在督脉上,然后医者用 右手握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上下 往返推罐3~5次,待皮肤潮红,再将火罐 分别移至两侧的膀胱经,用同样的方法在 两侧膀胱经上各走罐3~5次,最后将火罐 停于大椎、风门、肺俞等穴,留罐10分钟 后起罐。起罐后,擦净润滑剂。
拔罐治疗感冒技术

四、起罐
一手夹住火罐,另一手拇指或食指从罐口 边按压,让空气进入罐体,罐体自然脱落。 切忌直接手拉,否则将引起不适感。
五、注意事项
选择适当体位和肌肉丰满的部位 根据所拔部位的面积大小而选择大小适宜 的罐 操作时迅速,吸拔有力 注意不能灼伤或烫伤皮肤 皮肤有过敏、溃疡、水肿和大血管分布部 位,高热抽搐者和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位, 不宜拔罐
禁忌证: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禁用或慎用拔罐疗法。 1、凝血机制不好,有自发性出血倾向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使用 拔罐疗法,如血友病、紫癜、白血病等。 2、皮肤严重过敏或皮肤患有疥疮等传染性疾病者不宜拔罐。 3、恶性皮肤肿瘤患者或局部破损溃烂、外伤骨折、静脉曲张、体表大血管 处、皮肤丧失弹性者,局部皮肤不宜拔罐。 4、妊娠期妇女的腹部、腰骶部及乳部不宜拔罐,拔其他部位时,手法也应 轻柔。妇女经期不宜拔罐。 5、肺结核活动期。 6、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及严重水肿的患者不宜拔罐 7、五官部位、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 8、重度神经质、全身抽搐痉挛、狂躁不安、不合作者,不宜拔罐。 9、醉酒、过饥、过饱、过渴、过劳者,慎用拔罐
六、拔罐的作用
疏通经络 行气活血 消肿止痛 祛风散寒
七、拔罐法的作用原理
良性物理刺激作用:机械刺激、温热作用 体内生物学效应: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 陈低谢、提高免疫能力、缓解肌体疼痛、 调节大脑功能、调节肌肉功能、双向调节 效应
八、拔罐治疗感冒
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
三、拔罐的方法及应用
单罐法 多罐法 留罐法 闪罐法 走罐法:推罐法、走罐法 针罐法:留针罐法、刺络罐法、出针罐法
走罐技术吸附 在穴位上,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底,稍倾斜, 在罐口后半边着力,前半边略提起,循着 上下左右放向推移,至走罐部位皮肤红润、 充血、或者紫红出现瘀斑时,才将罐取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冒拔罐疗法感冒是生活当中最常见的疚病,涉及到千家万户。
患了感冒,许多年轻一点儿的人一挺就过去了,那是因为他们的身体抵抗力强。
有一些人患了感冒,是吃些感冒药帮助挺过去。
还有一些体质较差的人患)感冒,为了很快治好感冒,则去医院输液。
患了感冒吃药、点滴,虽然无可非议,但是在许多情况下,会发生滥用抗生素的现象,不但造成抗药性的出现,同时也容易引起新的疾病发牛。
治好了这种病,却导致了另一种疾病的发生,而且更难治疗,得不偿失。
一般来说,感冒分为风热型和风寒型。
对于风热型,我们拔大椎区,因为火和热是向上走的,对于风寒型,拔腰中区,因为寒、凉是在下面。
但是我们常常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种,于是我们可以在大椎区和腰中医两处都上罐,不管是风热型还址风寒型,都会起作用。
如果发热,可以将大椎区改为神道区,也就是大椎区下移一个罐口部位。
如果检验白细胞偏高,有炎症,则加拔肝区和脾区,因为肝藏血,脾生血,引起感冒的病菌也是存在于血液之中的,我们吸拔肝区和脾区,可以增加免疫力,帮助消灭病菌。
对于中医来讲,以胸膈为界分上、下.对应手足三阴、三阳的经脉,上管火,下管寒,所以,我们拔罐,总是一上一下地选择上罐部位。
普通的感冒,大都是偶感风寒,属表证.肺主表,所以还应该在肺区上罐。
轻微感冒拔大椎区、腰中区即可,稍重一些在大椎区两侧加拔肺区,或肺上尖区,发热加拔脾区、肝区。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上一下,一左一右。
上:指吸拔大椎、神道区;下:指命门、腰中区和尾根区;左:指脾区,包括脾上尖、脾下尖区;右:指肝区,包括肝上尖、肝下尖区。
左脾右肝,一定要记住,是最常用的部位。
许多人有这样的经历:连续输液10多瓶也没见感冒好转,吃了好长时间的药也不见强。
这是因为他们的体质比较差,应该从提高自身免疫力着手来治疗,而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快捷方法就是拔罐。
我们在用拔罐治疗感冒的时候,为了尽快治愈.可以每天拔3-4次,也可以每天拔l—2次,时间可以从40-50分钟,甚至一小时。
虽然痛一点,但是效果有时比点滴要好得多。
如果感冒的同时伴有严重的咳嗽,在拔罐的同时,取一杯温开水,每当要咳嗽之前,用水压一下咳嗽,起止咳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一小时用一杯水就够了,按照中医理论,肺主肃降。
清气上升,提供人体需要的氧气,浊气下降,以浊气下达小腹为顺,通过胃肠排出。
肃降不利,才导致气逆而咳。
胃肠有阻遏肺气肃降之嫌,所以加拔胃肠部位。
吸拔华盖区可以治疗咳嗽,效果较好。
对于感冒伴有咳嗽应拔华盖区。
有的感冒是由于胃肠问题引起的,所以,脐中区及附近的胃肠区、气海区,应该根据需要上罐。
感冒,这里是指一种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春秋气候变化时多有发生。
俗话说:无火不感冒。
实际上,易患感冒的人,多是自身经络不畅通,身体免疫力差,以至稍受风寒,感冒上身。
感冒的症状一般有两种:一是发热、多汗、咽痛、咳嗽;二是不发热、无汗、头痛。
对于不发热的情况,取大椎区和腰中区上罐,对于发热的情况,取神道区、腰中区、肝区、脾区上罐。
对于发热重的病例,根据情况可以一日上罐2—3次,甚至5次。
对于儿童发热的情况,可以在后心区上罐,时间可以短一些,20分钟左右即可,多拔两次。
有的发热是由于其他病症引起的,比如是因为胃肠疾病引起的,还要参考其他病症的治疗部位上罐。
但是,在未找到病因之前一定要坚持拔罐,控制和减轻病情。
【上罐部位】①大椎区;②神道区;⑧腰中区;④肝区;⑤脾区。
感冒的拔罐疗法感冒是一种外感风邪或时行病毒所引起的发热性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脉浮。
感冒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寒冷季节为多,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
由于外感病邪不同,感冒分风寒、风热和暑湿3型。
一、风寒感冒(一)症状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无汗、流清涕、痰稀白、口不渴、舌苔薄白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大椎、背部膀胱经穴。
(2)定位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背部膀胱经穴: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和3寸。
(3)拔罐方法采用走罐法。
走罐处涂以姜汁作润滑剂,来回走罐以皮肤呈紫红色为度,最后将罐留在大椎、肺俞上20分钟。
也可采用排罐法,留罐20分钟,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1)选穴大椎、肺俞、合谷、列缺。
(2)定位大椎:见前。
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即为第3胸椎,其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 处为取穴部位)。
合谷:第1、第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
列缺:在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①两手虎口相交,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到达的凹陷中为取穴部位;②腕关节掌屈,在桡骨茎突上方可摸到一裂隙处,此处为取穴部位)。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
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
每日1次,病愈即止。
二、风热感冒(一)症状以恶寒轻、发热重、头痛、有汗、流浊涕、痰黄稠、口渴、舌苔薄黄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大椎、合谷、曲池、尺泽。
(2)定位大椎:见前。
曲池:屈肘,肘横纹桡侧端凹陷中(仰掌屈肘成45°,肘关节桡侧,肘横纹头为取穴部位)。
尺泽: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肌腱桡侧缘。
合谷:见前。
(3)拔罐方法单纯拔罐法。
用闪火法将罐具吸拔在穴位上,留罐15~20分钟。
每日1次,病愈即止。
2、方法二(1)选穴太阳、印堂、曲池、合谷。
(2)定位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
印堂: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曲池:见前。
合谷:见前。
(3)拔罐方法采用针罐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5分钟。
三、暑湿感冒(一)症状多见于夏季,感受当令暑邪,暑多夹湿,暑湿并重,以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头痛、头胀、身重倦怠、心烦口渴、胸闷欲呕、尿短赤、舌苔黄腻为主要症状。
(二)治法1、方法一(1)选穴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曲泽、委中。
(2)定位肺俞:见前。
至阳: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阴陵泉: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坐位,用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侧)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下时,胫骨向内上弯曲之凹陷处为取穴部位。
足三里: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外侧1横指(站位,用同侧手张开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余4指向下,中指尖处为取穴部位)。
曲泽:肘横纹上,当肱二头肌肌腱的尺侧缘。
委中: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中间。
(3)拔罐方法采用刺络拔罐法。
留罐15~2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2、方法二(1)选穴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
(2)定位肺俞:见前。
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个椎骨,即第5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膈俞: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
天寒:胸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膻中:胸部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
(3)拔罐方法采用单纯拔罐法(17岁以下儿童只拔肺俞、神阙2穴),留罐15分钟,每日1次。
四、对症治疗感冒常伴有项痛、腹胀便溏、咳嗽喉痛、头痛鼻塞等症状,临床可以根据伴随症状加用以下方法。
(一)项痛(1)配穴背部膀胱经穴。
(2)定位背部膀胱经穴:见前。
(3)拔罐方法采用走罐法。
(二)腹胀便溏(1)配穴天枢。
(2)定位天枢:平脐中,距前正中线2寸。
(3)拔罐方法采用留罐法。
(三)咳嗽咽喉痛(1)配穴天突、少商。
(2)定位天突:见前。
少商: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3)拔罐方法天突穴采用留罐法,少商穴点刺出血即可。
(四)头痛鼻塞(1)配穴太阳、印堂。
(2)定位见前。
(3)拔罐方法采用留罐法。
五、注意事项(1)拔罐环境要注意避风保暖,防止受凉。
(2)在冬春疾病流行季节要做好预防工作,经常从事户外耐寒锻炼,提高抗病能力;常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拔罐法治疗感冒,临床效果较好,如感冒初期进行拔罐,一般1次可获痊愈。
如感冒症状较重者,拔罐1~3次也会明显好转或痊愈。
个别效果不显者应及时配合其他方法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学习是成就事业的基石(4)血罐法出血量的多少,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和病情的轻重而灵活掌握;走罐时,注意负压不宜过大,以防因疼痛太剧使病人无法接受治疗。
(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经常拔罐足三里穴,可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每周拔罐l~2次,连续4周,对于易患感冒者有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