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建设与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建设与思考
摘要创业是当前大学生自己寻找的一条新出路,为找工作迷茫的毕业生点燃新希望,表达自我价值,解决社会就业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推动这个时代经济增长。
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沃土,为大学生创业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环境。
本文分析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开展的工作实际情况,思考大学生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做法。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平台建设
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根本素质为目标,培养他们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等,使其成为具有开创性人才的教育。
创业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很多潜在自我开展的时机,在创业过程中可以将所学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结合并学以致用,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表达自我价值,增加实践经验,通过创业活动,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还能进一步认识自身缺点与缺乏,通过向他人请教,深入学习研究,最终成为全面开展型人才。
这局部学生走上岗位,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创业,都有望成为社会上的佼佼者。
综观当前经济社会开展形势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开展态势,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动回应,是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举措。
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离不开各种实践教育平台。
要帮助大学生解决创业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建设各类大学生创业平台,促进教育的实效性。
一、当前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和创业教育是在国家不实行统分,就业实行双向选择的根底上开展起来的,在我国开展时间不长,只有十多年。
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从自身因素上看:缺乏经验。
很多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具备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技术但缺乏东西市场变幻的能力,及从市场中猎取有价值的信息的能力、无法全面的掌握市场需求。
要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适应瞬息变化的市场,创业者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磨练。
创业的最终结果是胜者继续生存,败者淘汰出局。
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缺乏事物的应变能力,市场的变化往往是瞬息万变的,如果不能经受住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一旦经历屡次的失败和挫折,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不知道该如何改良,从而失去创业的信心,甚至会放弃创业。
心态不成熟。
创业刚刚起步,很多学生往往会表现盲目乐观,过分自大或以自我为中心。
在判断失误的观点上带有一定的主观思想和盲目性,对行业要有深度的审视,对市场更需要深刻的了解,大学生创业除了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术知识,更需要具备好的创业心态,不可视野狭窄、过于自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直面挫折和失败。
缺乏综合能力。
大学里的课程安排是以专业划分的,除了公共课程,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差异明显,大局部学生熟悉的课程只停留在本专业,对其它专业课程较生疏或知之甚少,且大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注重能力的培养。
如人际交往能力、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大学生不熟悉经营“游戏规那么〞,技术上出类拔萃,但理财、营销、沟通、管理方面的能力普遍缺乏。
要想创业获得成功,创业者必须技术、经营两手抓。
从外在因素看:资金问题。
缺乏资金往往是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头等问题。
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可以来源于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典当融资、股权融资和融资租赁等渠道。
但当
前大学生创业者的资金只能来源于自有资金,亲戚朋友的借款或其他私人股权投资,而得到社会资本支持的微乎其微,这样导致创业启动金的拥有量极为有限。
由于大学生自身没有资金储藏,创业很难进行,即使有了资金来源,但对资金的利用往往没有很好的规划,使用不合理产生的后果将会打击投资者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信心,阻碍大学生创业的可持续开展。
缺乏专业培训。
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课程,激发学生形成自主创业的意识,但由于教师创业的实战经验缺乏,学生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不容易得到正确的专业培训和指导,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缺乏实践时机。
学校创造很多的学习时机,但都停留在外表知识学习阶段,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所起的效果不明显。
比方,学校组织学生到公司实习,对于公司来说,学生只是一个观摩者,公司只会提供一些外表的东西或干一些苦力活,不可能了解公司的内部运行机制。
二、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建设与思考搭建有利于大学生创业平台,努力培养促进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通过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等措施,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不断促进大学生创业,提出对当前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建设和思考。
1.教育平台转变传统观念影响,提高大学生创业思想认识。
当前大学生多数人形成安于现状、缺乏开创、拼搏的精神。
要把创业意识早进大学生头脑、进课堂、进实践,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综合素质。
一方面,建立健全课程体系,适应市场需求,不断的创新;另一方面,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总经理到学校举行讲座,他们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洞察力、精湛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通过形象生动、真实有趣、深入浅出的演讲,提供给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对学生的创业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聘请优秀毕业生回校为学生做“创业教育〞的报告,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应从入校开始抓起,新生入学就进行创业教育,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
通过优秀毕业生的交流和传授经验,为在校学生树立典范,树立创业意识,最终到达良好的创业教育的效果。
2.咨询平台依托多种咨询平台交流学习。
招生就业处提供政策、访谈和创业故事、中国大学生创业网等咨询信息和网络交流;也可通过创业刊物和教材等交流;充分利用网络的时代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和交流咨询学习平台。
3.培训平台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不缺乏创业激情,但创业能力普遍缺乏,如职业规划、职业技能培训、专利和考证培训等。
全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建立有效的创业教育和指导,使产、学、研有机结合。
聘请企业老总为指导团队,大力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
校企联合支持学生创业,结合专业开展的需要和市场经济开展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些特色的创业培训内容,学生结合创业培训内容和专业特点,各自提出创业方案,企业对创业方案进行评审,通过的同学可得到企业的资金支持,或者提供物资供给,企业老总定时对创业工程进行检验,并适时给予指导。
4.工程平台开发、整合大学生创业,通过大学生去创业实践体验赚钱乐趣。
目前,学校创业工程少,创业效劳机构少。
学校需要整合资源,发挥优势。
一方面,以开展创业工程征集,优秀展示推介活动。
通过对往届毕业生创业工程的收集与展示,让毕业生了解本专业创业前景。
同时对在校学生的创业方案进行征集,并利用就业效劳场所开展常态化的创业工程展示推介,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是创业工程与大学生创业者进行有效对接。
另一方面,学校每年有100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基金资助工程,学生可以自行申报。
学院结合专业与昆明正大和云南神农农牧集团积极探索,成立“昆明正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和“神农集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每年共支持50项,学生对工程申报和顺利结题,受资助者不仅在其中得到了锻炼和实践,并从中获得较大收获,取得了
良好的效益。
5.资金平台目前,大学生创业的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自筹资金、私人的投资和非正式投资等。
为了大学生提供资金支持,提供担保贷款效劳是最重要的一环。
成立大学生创业基金,落实大学生创业政策。
涵盖了税费减免、贷款担保、财政补贴、创业培训等多方面,根本形成了引导扶持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体系。
并调动多方积极性,多渠道拓展大学生融资渠道,从而使大学生创业资金有渠道,有保障。
6.孵化平台成立创业孵化器,为创业者提供系统效劳。
依靠政府和学校,企业创立“准就业〞实习机制。
努力为所有的大四毕业生提供一个适合自己专业方向的实习基地。
现在实习基地已经成为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缩短了毕业生与社会的差距,弥补了毕业生就业时工作经验的严重缺乏,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素质。
加强预就业见习基地建设,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训。
我院联系多家用人单位,设立预就业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利用假期、生产实习等到企业实践。
请企业单位安排每个大学生到各部门滚动学习,了解公司运作流程。
7.活动平台每年暑假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完善校企联合“三下乡〞。
为更多学生提供和社会接轨时机。
学院加强与更多企事业单位往来,开创一些新的活动,加大“三下乡〞规模,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和国际竞争能力〞,让学生在学校内就积累更多社会经验,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和市场行业情况。
“模拟公司〞提升创业能力。
大学生通过“模拟公司〞创业活动,可经历企业的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体会创业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及相互联系,而不必承当任何经济风险。
在虚拟环境中,创业大学生可以验证创业工程,经营管理创办的企业,完善企业运营规划。
一旦模拟成功,就可以照搬到现实中来,从而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和企业存活率。
这种活动,对提高学员的实操能力,增强工作经验,提升创业素质和能力,形成“我要创业――我能创业――我能成功创业〞的良好社会气氛。
8.大赛平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模拟沙盘、模拟招聘大赛、简历制作大赛、创业辩论赛和各种“挑战杯〞方案大赛等,吸引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关注创业,并参与到其中。
多组织新颖的、实际的创业比赛,给大学生提供锻炼时机,形成大学生在校创业气氛环境,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
9.效劳平台搭建效劳平台,促使大学生创业有助力。
依托学校、教育厅和政府积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咨询、各类扶持资金申请、企业登记注册、融资、商务等效劳,扶助大学生创业开展。
法律咨询及市场开发等方面提供跟踪效劳。
创业这条路是很艰辛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从现在做好准备,创业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理想,机遇与风险并存,充满挑战,要因人而异的指导。
高校搭建各类更多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大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准创业“切入点〞,提高自身的创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就能促进就业和创业成功的机率,促进社会稳定和开展。
参考文献:
【1】徐振轩.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21.
【2】陶淑娟.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分析及教学模式选择[J].当代教育科学,2021,.
【3】孙祥云.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中心建设及运行模式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