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的演唱技巧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菲的演唱技巧解析
王菲唱法的空灵之锋——光泽。
质感是音色的主体,那么光泽感则是音色边缘的锋芒。
王菲的音色具有一种很自然和
谐的金属光泽。
唱高音不散,唱低音不粘,唱强声不噪,唱弱声不虚。
即使只用很少的气息,发出的声音依然聚而成形充满光泽感——这其实是很高明的共鸣技巧。
说到这里,拿
当年的《相约九八》来作个比较,按说那英的嗓子比王菲的厚实,然而合唱部分王菲的声
音却比那英的嗓子抢耳朵,就是这种具有金属光泽感的共鸣音的作用,能够聚声合气,使
王菲的嗓子犹如一把锋利的宝剑突围而出。
像98年的《唱游》专辑里面的歌曲,特别是《脸》、《半途而废》、《小聪明》都是体会这种光泽感的典范。
王菲唱法的空灵之彩——飘渺。
王菲嗓声变化之妙,在于共鸣与气息之间的转化。
根据歌曲内容的需要,王菲略略放
松声线,融入气声的技艺,即成似断还续的飘渺稀声。
曾有个别台湾歌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王菲的声线“飘”,对自己无法企及的领域妄加批评。
试想,如果歌曲都以她那样
的密实的方式去演唱,流行歌曲也就没有变化可言了。
王菲的飘渺是空灵音色加上气息运
用结合而成的艺术效果,王菲歌曲中的华彩乐章,往往就是以这样的音色和表现手法去完成。
听听王菲的《天空》、《彼岸花》等曲目,空旷高远的意境即由飘渺的音色而来,展
示出歌曲独特的风格。
《分裂》这首歌曲,唯有王菲以飘渺迷幻的唱腔方能演绎得入味三分。
王菲还有首歌曲叫《飘》,当真是歌如其声,空灵飘渺如天音遗世,听之令人痛入骨髓。
王菲唱法的空灵之质——通透。
声音的质感是音色的主体,王菲的音色质感之美,犹如柔润透明的美玉、清澈见底的
溪流,又如澄净深遂的天空,穿透感极强。
加上气息的通畅,使王菲的声音天生具有特殊
的美感,不需要特别地调整呼息即可发出动听的声音。
这种通透的感觉让人聆听王菲的歌
曲有种醍醐贯顶的快感,又如盛夏咀嚼冰片般地惬意。
像《迷》、《天空》、《菲靡靡之音》这些专辑不用说了,97年以前的王菲演唱方式真声运用相对较多,高音部分也是以欢快明亮的真声直冲云宵,很多经典名曲都是体验这种快意的素材,如《梦中人》、《誓言》。
97年以后的《飞》、《催眠》等也是透明音色的集中体现。
唱法六妙:
唱法与音色的表现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的唱法不仅能够使歌者更容易驾驭歌曲,也能
增加音色的表现力。
试把92年以前的王菲与之后的王菲相比较,虽然之前的王菲也是好
嗓子,但是却不具有后来的王菲那摄人心魄的声音魅力。
从美国归来的王菲,以前不少乐
评人只注意到其soul唱腔给香港乐坛带来的冲击,实际对王菲而言,整体唱法上的提升,
使声音的表现力流光溢彩,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她至今仍能屹立华语乐坛巅峰的主要原因
之一。
可以这么说,没有后来唱法上的突破,就没有今天我们所听到的王菲。
王菲唱法的最大意义在于,吸收了产生于欧美流行音乐特别是黑人音乐的一些技法,
结合自己嗓子的特点和传统技巧,通过自己的摸索,找到了融合的方法,并对一些技巧运
用程度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因此,我才敢断言王菲的唱法对华语乐坛有着建设性的影响,
有不少歌手模仿王菲,这实在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事,对此应该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或许在
她们的模仿中,还能继续发展这条路子。
以下把王菲演唱流行歌曲时的一些常用技术稍作
评述,虽然一孔之见,未能概全,但管中窥豹,亦能睹见冰山一角。
王菲唱法六妙之气声与共鸣
国外一位著名音乐人指出:“谁控制了气息,谁就控制了歌唱。
”气息是演唱歌曲的
支撑,也是变化的支撑。
强弱的变化在于声,虚实的变化则在于气了。
如果把声音的表现分成两端,一端是充分共鸣的亮丽饱满音色,一端是气息流动的放量,这两端中间的过渡带,即是王菲千变万化的音色表现,或清晰或模糊、或明或暗、或
刚或柔、或厚或薄,这其实就是气息的控制所产生的变化。
王菲属于气息悠长的歌手,在
这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
王菲唱法六妙之真声与假声
前面说过,王菲的音质天生具有美声效果,加上技巧的纯熟运用,这使得真假声之间
的界限变得不容易分辩。
据我看来,王菲是十分懂得演唱中的“关闭”技巧的,向来很多
歌手只懂得打开,希望唱出的声音又响又亮,这样最终会输于变化,打得越开,越不容易
实现转音的平滑过渡。
王菲无需要太多的气息,即实现了圆融清澈的共鸣,在转音之前,
气息瞬音关闭,即调整到假声的演唱状态。
真假音之音的过渡平滑自如,无迹可循。
初听
王菲时,总感觉王菲虽然唱腔中有变化,但变化在哪里却不容易听出来,其实就是转换技
艺的高明,既能模糊换声点,又保持声线的舒缓自然,以免技艺的运用损害了歌曲的意境。
近年来王菲对于假声的运用更是逾加纯熟,随心所欲,毫无征兆可言。
说到这里,仅拿一首《半途而废》就可说明。
《半途而废》是一首难度很高的歌曲,
节奏是比较明快的,特别是后面的华彩部分,这种快节奏歌曲要频繁采用真假声转换本已
不易,由王菲演绎开来,已经达到真假声的完整统一,浑然一体。
在一些比较具有艺术性的歌曲中,可以说假声是必要的手段,也是歌曲风格和意境的
需要。
试想如果王菲的《新房客》后面的高音部分,去真声去唱“哪里找……一切很好……”这些字句会是什么效果?肯定大煞风景。
并且王菲的假声也是一种十分艺术化的
假声。
即使是在采取类美声的假嗓唱《脸》、《寒武纪》时,也可明显感觉王菲的假声既
不同于专业的美声,也不同于一般流行歌手的假嗓,实则是采用美声歌手的发声位置,把
发声点向后调整,而唱法实则还是流行歌曲唱法得到的特殊效果。
王菲唱法六妙之颤音与挫音
应该说,流行歌手中大多都是懂得用颤音的,王菲只是比较出色而已。
就像是人声的“揉弦”,延长音中如果没有揉弦,效果就会觉得干涩。
拖长的尾音是王菲的演唱特色之一,因此颤音的运用就十分重要了。
动听的颤音来源于原音高和低于原音高四分之一或二
分之一之音的来回交替。
如果觉得这样说不够形象,就去听听王菲《唱游》专辑中的《飞》、《你》。
在王菲的歌曲中,很多颤音的运用早已不仅是声音的技艺,而是表达情
绪和拨动心弦的利器了。
把挫音在这里提出来,只是因为同样是王菲处理歌曲字句尾音的方式。
这种挫音也时
表现为气息的突然中断,如《天空》里唱到“藏着是谁的思念”,“我们天空何时才能连
成一片”、“叠着层层的思念”等句,尾音尽头突然中断,让听者感受到一种顿失所爱般
的痛楚,中断之后再衔接,再给人一唱三叹的韵味;也时表现为声音的以急速的气流回收,像《感情生活》唱到“听得不好意思寂寞”,尾音以气声快速回收,表达的情绪感十分强烈;有时还表现为尾音的突然降调,如《过烟云烟》里最后一句拉长的尾音,微微一颤就
转为降调,比较生动地表达了歌者的无奈的心绪。
这些处理方式在王菲的歌曲中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听。
王菲唱法六妙之咽音
王菲的咽音唱腔技术当初是脱胎于小红莓乐队的主唱dolores。
其实咽音发声技术也
并非dolores发明创造,只不过她把这种技术放大了引入到唱演唱中来,成为独特的风格。
我说王菲的唱法对于华语乐坛具有建设性的影响,咽音技术的采用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咽音发声技术在教学中往往是为解决高音问题的提出的,就是要找手指压住喉咙发元音α的那种感觉,可以提高音域,对于东方人来说,其实还有润音功能。
东方人的嗓子大多比
较细腻纯净,高音区如何保持美感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试想如果细腻的嗓子直接冲到
高音区去,显然会显得单薄,利用咽音发声技术,高音区就会显得饱满圆润。
在这方面,
王菲是很聪明的,她学到的是提高自己声音张力的发声技术,而很多人往往只看到王菲唱“啦啦啦……”就说王菲模仿dolores,实则王菲为大多数亚洲女歌手指引了一条突破高
音的方法。
再有咽音技术还可以扩展童声音色,如《流浪的红舞鞋》,展现的是如童话般
的梦境,王菲在这首带着淡淡的歌剧影子的歌曲中,融入咽音唱腔,展示了一种温馨和谐
的童声色彩。
王菲唱法六妙之混音
所谓混音唱法,是在真声与假声或真声与气声的中间带寻找一个发声位置,得到一种
介于真假声之间的声音去演唱歌曲,从而获得磁性、沙感、细腻和飘渺的艺术效果。
混音
唱法在国外都发展很多年了。
华语乐坛发展至今,真正要找出像样的混音唱法还真不多见,女歌手中更少,男歌手中杜德伟算是尝试比较早的。
现在随着东西方流行音乐交流加快,
混音唱法渐渐开始风行。
像杨坤、阿杜这些新生代歌手都是这种唱法,但是像阿杜刻意演
唱的痕迹还是太明显。
早在早期的王菲,其实已经开始实践这种唱法,并且至今还难以看到能够如王菲这般对混音唱法把握得如此自然的歌手,毫无生涩感和刻意造作。
这也是因为前面说到的王菲对假声、气声的运用的纯熟,所以要寻找一个中间介质的声音比别人更为容易一些。
如果有人对此有怀疑,那么先听听王菲94年的《讨好自己》,这首较早的歌曲中王菲已经能够把混音处理得通透飘渺,亦真亦假难以分辩,这不仅需要掌握极难的发声技术,也是嗓子的天赋使然,别人是难以企及的。
另外王菲的混音超越别人之处还在于,虽然采用真假声之音的中间音色,但仍然能够保持声音的光泽感。
再以98年的《感情生活》为例子,这首歌曲王菲几乎全以混音一气呵成,特别是从“不想信我的耳朵……”开始,声音运用之妙神鬼莫测,那样具有极强光泽感的混音实在不知道王菲是把嗓子控制到何种程度才发出来的。
王菲唱法六妙之自然
老子曾经说过:“大道自然。
”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道家也好,中国传统哲学中,都渗透着追求自然和谐的思想。
这种思想影响着我们的方方面面,做人追求平淡从容,作画、作文注重天然去雕饰,而歌唱作为一门艺术,也一样受到这种观念深深的影响。
这不仅是创造艺术者的美学观念,也是听众的美学观念和欣赏习惯。
王菲的歌唱艺术,最大的技巧是自然,这才是她十多年屹立华语乐坛不倒的最重要的原因。
大味必淡,大音稀声,再炫丽的东西看久了也会厌烦,米饭吃了这么多年,饿了你还是要吃它。
当年王菲也一样尝试r&b,那时在华语乐坛这种音乐体裁还很罕见,但是那并不适合她,太闹,太繁复,所以之后她放弃了。
通过这么多年,形成自己疏离的风格,用简约的音乐即触动你的内心深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