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检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T检查技术
当代影像最尖端技术CT,可以 显示人体的横断剖面影像,
对物体的三维空间的观察, 影像诊断学(imagingdiagno)进入
了一个新的阶段。
CT机的分代及发展演变

CT机的分代
CT机的“代”是指CT机在研制发展过 程中的一种标志。
CT机的分代主要是以X线球管和探测 器的数目、排列方式以及两者之间的 运分的,
实际上CT机的分代并不能完全反映CT 机本身性劣,
X线球管系统、探测器的性能和电子 计算度才是决定CT机性能的主要部件
第1代CT机
X线束为直线笔形。 单个或数个探测器。 采用直线和旋转扫描相结合, 扫描时间慢,可长达3—6分钟 只限于头部扫描。
第2代CT机
与第l代CT机无质的区别,
矩阵由极小的方格所组成,一般以256X 256或512X 512.1024X1024来显示,
矩阵的格数愈多则显示的图像愈清晰细 致。
像素(pixel)
即构成图像的小亮点称为像素。 相当于矩阵的一个小方格。 像素越小图像越清晰。 因为像素小时矩阵必须大,空
间分辨率就越高。 像素是一个二维概念。
摄影时,X线球管固定,检查床呈等速度送进,
然后在此图像上作出扫描层次、方向、层距及 扫描次数等计划。
伪影(artifacts)
图像中出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各种形状的 影像,称为伪影,
有放射状、环状、网格状以及雾状等伪影。 产生原因有:被检查物体产生运动,如呼
吸运动、心脏的跳动; 又如骨的边缘、骨脑交界处的白色或黑色
加, 有利于对组织器官,以及某些病变的辨认。
放大(zooming)
为了扫描细部,显示其微细结构,软件中设有 放大功能。
1) 放大扫描:即扫描时利用大的X线扇束,局 部进行放大扫描,获得更多的数据,以显示 其细部;
2) 电子放大:即将普通扫描图像利用软件进 行电子放大,便于观察,但因数据少,放大 后影像粗 糙,对细部的显示受到限制。
窗功能;(windowfunction)
即通过窗位及窗宽的改变,使所要 观察的组织、器官及病变显示出来, 称为窗的功能。
扫描以后在摄影或诊断时均需要更 好地利
用窗功能。
否则不能获得最佳图像。窗技术是 分析数字化图象的重要方法。
灰阶(grayscale)
不同的CT值构成浓淡不同的图像。 在图像的一侧设有窄条多越好, 拥有较多探测器的CT扫描机,其
扫描时间较短,采集到的数 据也 多, 图像的质量较高。
CT技术术语
扫描(scaning)
CT机扫描架内X线管围绕人体 旋转.进行X线照射,检测器接 收受到不同程度衰减的X线, 转换成电信号,重建成图像,每 旋转照射一次的动作称为扫描。
扫描后自动处理并显示图像。此种 扫描多利用对某器官观察造影剂的 充盈与排泄状态,
藉以识别与正常组织密度相似的病 变,以及血管充盈情况
快速连续扫描(fastcontinuousscan)
(3)电子计算机系统(电子计算机、磁盘和 磁带,显示装置,照像机)
(4)操纵控制系统。
(一)常用硬件设备
1.扫描机架 扫描机架有支撑X线管、探测器、
探测器电子线路、准直器的作用。 同时它还具有运动功能。 扫描机架还可根据需要被打成±20
度或+25度的倾斜角。
常用硬件设备
2.X线管
CT机多采用旋转阳极X线管,此种X线管可 做到扫描时间短(1—5秒),
3).例如脊柱局部扫描可以应用放大扫描。
层厚(thickness)
指CT断层每个层面的厚度用mm 表示,
有1,2、4、5、10mm等。
可根据不同部位的需要加以应用。
例如内耳断层多用2mm,而颅脑、 肺扫描多用10mm。近年来薄层断 层机器研制成功,最薄可达1mm。
层距(interval)
在影像上表示异常,称为部分容 积效应。此图像并非真实的图像,
诊断读片时需注意鉴别,否则可 导致误诊。
重建(reconstraction)
扫描后所得各个部的衰减X线值。
经检测器转换成电信号,输入电子计 算机,经过大量数据计算、函数处理、 数模转换后重建成图像。
显示在监视器上。其重建的速度由计 算机性能所决定,最快者可达百万分 之一秒。
移动的绝对误差不允许超过4---0.2mm。
常用硬件设备
激光打印机
配有硬 磁盘,可同时进行图像存贮,还可 对急需的图像进行打印。
具有多样化的图像幅式可供选择,也可自 编幅式程序,还可直接打印35mm幻灯片。
输入存贮器内的图像数据可重新排 列后进 行打印,也可将其清除;可对任何图像进 行拷贝;打印张数可任意选择。
分为“湿”式打印机和 “干”式打印机
常用硬件设备
诊断台 :
由计算机、磁盘机、磁带机、图像显 示、照相机、操作台等设备组成诊断 台。
诊断台通过数据链与CT扫描系统的计 算机进行连结,并在它们之间进行数 据流。
供医生诊 断用或传输等。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
CT扫描机除了配备计算机的硬件以外, 还需配备各种应用软件才能正常运作。 CT扫描机的应用软件 1.基本功能软件。 2.特殊功能软件。
平扫描(simplescaning)
1. 不向血管内注射造影剂的一般 扫描程序称为平扫。
2. 检查腹部可以口服造影剂以便 区别胃肠组织器官,也叫作平 扫。
3. CT检查一般均先作平扫,需要 时再作增强扫
窗位(windowlevel)
表示相当于所显示灰介CT值之中心位 置,
可以根据影像显示的需要而随意设置。 水的CT值为0, 肝的窗位为30—45,肺的窗位为负
定位扫描(scanogram)
又称topograph,也叫作侦查观察(scout view)。 这是在X线球管固定时扫描出来的一幅图像, 仍然是一幅重迭的图像,
为电子计算机摄影(ComputedRadiography)简称 CR像。因为利用电子计算机拍摄出数字图像, 看起来很象一般的X线片图像。
像体素(voxel)
像素所表示的每个小格内(matrix) 所具有的一定宽度和一定厚度(断 层面厚度)的立方体,
是一个三维概念称为像体素(voxel) 的CT平均值,
将此平均值摸拟转换成一定亮度 而构成CT图像。
部分容积效应(partialvolumeeffect)
CT扫描摄影时,每个断层面均具 有一定的厚度。在此厚度内,如果 密度不同,或呈斜面,则局部密度 与实际CT值产生误差,
梯·,称为灰阶。 可以同时表示窗宽及窗位, 依此可知本幅图像的CT值范围。 一般为16个阶梯,亦可用32——
·64个灰阶。
CT值(CTvalue)
CT值是X线穿过人体的物理过程中表 示该部分X线衰减的数据体现。
以hunsfiled即HU为单位。 物体的密度愈高则CT值愈大,密度愈
低CT值则愈小。例如水为0,肺组织为 一1000,而骨组织可高+1000以上。 扫描后,可以随时对扫描野内任何部 分加以测定,同时在画面上显示出CT 值数。
扫描方法
CT机的扫描方法有: 1.旋转。 2.低压滑环。 3.低压滑环螺旋扫描。 4.高压滑环螺旋扫描。 5.球管旋转,探测器固定。 6.低压滑环,探测器固定等方式。
有效视野与机架孔径
各种CT扫描机的有效视野差异很大, 有的只配有一个有效视野,有的配有 几个有效视野。有效视野有18cm, 24cm,30cm,40cm,50cm等。
即每个扫描层面间的距离,也用 mm表示。
可设定有:2.5,5,10,15及 20mm等。
薄层断层时层距亦需减少, 有利于其他层面像的重建。
等密度(isodensity)
扫描图像可以按某一CT值为标准, 进行等密度显示。
在监视器上可见相同CT值部分的像 素都呈小亮点显示出来。
从图像上 可看出相同CT值的各个部 分,有利于诊断。
第3代机基本相同。 探测器排列呈圆周状,固定在扫描
架四周。 X球管旋转。 该机可以快速扫描,息量增大,图
像更为清晰。
第5代CT机
是电子束体层成像系统取代了X线管旋转成像系 统,
利用高压真空技术,由电子枪发出电子束,应用 磁控制使之冲出大环形靶面,
放射出l毫米的X 线束再通过人体进入检测器,经 过电子计算机处理显示CT像。
感兴趣区(R0I)
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简称 为R.O.I日文称作关心领域,
即我们对图像的某部分进行测 量、分析等区域。
其中可分为三项指示在画面上。
矩阵(matrix)
是一个数字概念,是一个横成行、竖成 列的数字阵列、
将电子计算机所计算的人体横断面的各 点的x线吸收系数即CT值以矩阵排列, 构成分布图。
基本功能软件
它们的功能有: ①扫描 功能; ②诊断功能; ③摄片和图像贮存功能; ④图像处理功能; ⑤故障诊断功能等。 如预校正、平片扫描、轴位扫描、图
像处理
特殊功能软件
特殊功能软件有: ①动态扫描; ②快速连续扫描; ③定位扫描; ④目标扫描; ⑤平滑过滤; ⑥三维图像重建; ⑦高分辨率CT扫描; ⑧骨密度测定;
500—750。 窗位在画面上通常以WL来表示,亦有
用C(center)中心来表示。
窗宽(windOWwidth)
以W.W来表示。 即图像的CT值的范围。 最低至最高可为一1000一+4000。
观察不同组织可选择最适窗宽,有 利于不同密度的组织及病变的显示。
肺部可以选择负1000—4800,肝为 200—300。窗宽规定了显示CT值的 范围.。
扫描时间达l/20秒,最高速度可达0.01秒,
主要可用于心脏功能和动态的研究,血液流量的 测定,三维图 像的建立以及全身快速扫描,开辟 了CT新的应用领域。
CT机组成
CT机组成
四个部分组成: (1)X线发生系统(高压发生器和X管)
(2)X线探测系统(检测器、检测回路和模 数转换器)
只是X线为多射束, 探测器增加到几十个,
扫描时间缩短至10一90秒, 开 始应用于全身扫描。
第3代CT机
X线呈扇形束。 探测器多达几百个也呈扇形排列。
只作旋转式扫描, 扫描时间为l一5秒。 不过它具有更多的重建程序。
局部放大扫描、动态扫描、扫描照 像及气体成像等功能。
第4代CT机
雾影由于X线剂量及检测器不一致而产生的 伪影。
多平面图像重建(MPR)
应用多层扫描数据,由计算机软件 功能进行三维空间(three — dimensionalsurface)的任何平面、 曲面的重建,为诊断提供多平面 图像。
动态扫描(dynamicscan)
按设定的部位,自扫描起始位到 终止位,自动地进行逐层扫描,
根据软件的功能,也可以重建横断面、 矢状面、冠状面或任意面(曲面)的断面 像。
增强(contrastenhancement)
造影增强,以CE或TC字来表示。 某些组织器官或病变,因其CT值相近,平
扫时不易分辨。 应用碘水造影剂注射于静脉或动脉内以增
加密度, 扫描后可使心血管系统,组织器官密度增
CT扫描机的技术指标与参数
(一)扫描、重建与扫描周期时间 1.扫描时间 在病人进行CT扫描时应尽
量缩短扫描时间, 2.重建时间 重建时间是指阵列处理机
将采集的数据重建成显示数据矩阵所需要 的时间。,矩阵越大所需重建时间就越长。 3.扫描周期时间 从某一层面扫描开始, 经重建、显示、到摄片完毕,
机架孔径越大越好。它与机架的倾角 有关,大多数CT机的机架孔径在600— 720mm
体层厚度、重建矩阵与显示矩阵
体层厚度多在1—10MM之间,。 图像的分辨率与矩阵的大小有关,
有256X256,340X340,512X 512, 1024X1 024不等。为了提高图像质 量,在CT扫描机器内,显示矩阵 应略大于重建矩阵。
满足连续扫描时热容量大的要求, 金属管壳陶瓷绝缘、油循环冷却等特点。 在安装时应将旋转阳级X线管的长轴与探测
器垂直。
常用硬件设备
控制台 :
作用是用以控制CT机对病人进行CT扫描检 查和扫描的功能。
例如,在进行头部CT扫描时,可以进行和 听眦线成某角度的扫描。
常用硬件设备
检查床:
检查床还可做左右运动,此功能应 用于和身体横轴成斜角的脏器的 CT扫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