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感知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不但通过 描写乐景来表哀情,使情感倍增,而且在深邃的审美 境界中,蕴含着深沉的意蕴。同时,诗人以讽刺的语 言中,不漏声色地揭露了“游人们”的反动本质,也 由此表现出诗人的愤激之情。
古诗学习
结合搜集的资料,再读两首古诗,有何感想,和同学讨论!
课堂总结
同学们,像这样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古诗还 有很多,我们可以找来对比读读哦!
• 仿佛看到了那些权贵们喝着美酒,吃着山珍海味。看到了歌 女们为他们演奏,舞女们为他们跳舞。仿佛看到了……
• 仿佛听到了他们在那里高谈阔论,却什么也不去做。仿佛听 到了被金兵占领地区的老百姓在说:“南宋什么时候能把领 土收回去,让我们不再受苦啊!”仿佛听到了……
理解:诗的最后一句的意思?
诗的最后一句直斥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 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成了故都汴州。表达了诗人 对那些苟且偷安、不思国政的南宋统治者的愤慨, 辛辣的讽刺蕴含着极大的愤怒和无穷的隐忧。
12 古诗三首
导语导入
爱国,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巍巍中华,悠悠历史,有 多少仁人志士将毕生的精力献给了自己的国家,留下了一 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近陆游、林升,领 略他们的爱国之情。
古诗学习
自读要求:
1.自由读两首古诗,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2.结合注释梳理古诗大意。
古诗学习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今天的你们很棒哟! 明天继续加油!!
诗文讲解
北宋时期的半壁江山已被金兵占领,包括宋朝的都 城汴州。可想而知,那里的老百姓在金国的统治之下过 着怎样的悲惨的生活,他们痛失亲人,他们家破人亡, 他们流离失所。
自己的国家被别人占领,南宋的王师都干什么去了 ?南宋的权贵都干什么去了?南宋的皇帝都干什么去了 ?
清明上河图
汴梁曾经是北宋的都城,是当时历史上最发达、最繁荣的一个城市。北宋画家张择端 的这幅全长5米多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再现了一个都城的繁华与富裕:风景如画、 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人来人往、富足安宁……但是这一切都不复存在了,从城门被金兵 攻破的那一刻起,从北宋的最后两个皇帝被俘成为阶下囚起就不复存在了。山河破碎,城 市萧条,人民流离失所。汴州失守了,中原沦陷了,可是那些达官贵人又在杭州建起了自 己的小朝廷,过上了暖风袭人、昏昏欲醉的日子。杭州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今天,仿佛就是 汴州繁华似锦的昨天:只是不知道汴州破碎萧条的今天,会不会变成杭州的明天?
暖风熏又称汴梁、汴京, 苟且偷安、歌舞达旦的靡靡之风。 北宋京城,今河南省开封市。
暖洋洋的春风吹得寻欢作乐的权贵醉生梦死, 简直把杭州当成了汴州。
“暖风”“游人”两词分别指什么?
“暖风”一语双关,既指自然界的春风,又指社 会上的淫靡之风。正是这股“暖风”把人们的头脑吹 得如醉如痴,像喝醉了酒似的。“游人”不能理解为 一般游客,它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 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古诗学习
示儿
示儿:给儿子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本来
但悲∕不见∕九州同。 九州:中国;同: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 王师:国家军队
家祭∕无忘∕告乃翁。 乃翁:你的父亲
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但悲不见九州同。只 亲是 眼唯 看一 到使祖我国痛的心统的一,。就是我没能 王师北定中原日,当 之大时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 家祭无忘告乃翁。你 消们息举告行诉家你祭们的的时父候亲,。千万别忘把这好
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 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 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林升(1106—1170),字梦屏,平阳(今属浙江)
人。生活在孝宗朝(1163~1189),是一位擅长诗文的 士人。《西湖游览志余》录其诗一首。名诗有《题临 安邸》。
梳理文意
临安:南宋的京城,今杭州市。
题临安邸 邸:高级官员的住所。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青山之外还是青山,高楼之外还是高楼, 西湖边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理解:西湖歌舞几时休?作者用了什么语气?
反问
诗人用反问的语气质问那些醉生梦死的贵族统治 者:你们在西湖边所过的听歌看舞的荒淫生活,到什 么时候才会停止呢?表达了诗人极为愤慨的心情。
“熏”和“醉”两字妙在何处?
诗中“熏”“醉”两字用得精妙无比。一个“熏” 字,暗示了那些歌舞场面的庞大与热闹,为“游人们” 营造了靡靡之音的氛围;接着一个“醉”字,把那些 纵情声色的“游人们”的精神状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在这“美好”的西湖环境中,达官显贵丑态毕现。
古诗学习
从“暖风熏得游人醉”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体会)
《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诗 中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的爱国之情。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两首诗的异同点: 相同点:两首诗均表达了诗人爱国之情。 不同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 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喜悦和急 切还乡的心情;
古诗学习
同学们,这首诗是紧紧围绕着一个 字来写的,请大家静静地读书,想一想 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
悲 作者悲的是什么呢?
是的,他悲的是临终前看不到统一。(指 名读一二句)
古诗学习
1210年的除夕,85岁高龄的陆游 躺在病床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 儿子说:______,_____ __。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放不下 这件事。因此,他告诉儿子:__ ___,_ _____ _ 。
《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 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 同”。
古诗学习
题临安邸(dǐ)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xūn)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biàn)州。
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诗文讲解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州,俘虏了徽宗、 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 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 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 苟且偷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 ;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升写出了这首《题临安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