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九册单元教学目标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掌握多音字“正”。

通过查字典和读上下文的方法能说出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的意思。

(应会)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理解课文的内容,能感悟
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怀念和感激之情。

(应会)
3、能体会作者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应知)
教学课题:《师恩难忘》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说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
思。

(应会)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养
成不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能复述课文。

(应会)
3、了解演讲的特点,初步学习演讲稿的格式。

(应知)
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mào shèng zīrùn chuī yān xiē jiǎo
( ) ( ) ( ) ( )
niàn dao wěi wěi dîng tīng shēn lín qí jìng
( ) ( ) ( )
二、我为他们找朋友!
十年树木不见泰山
一日为师不长一智
不经一事百年树人
读书百遍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终生为父
一叶障目其义自见
第二课时
一、我的收藏夹!(填合适的成语)
1、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仿佛(),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之中了。

2、演奏会上,音乐(),听众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3、奶奶摇着蒲扇,()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4、田老师将小诗编成()的故事,事隔多年,我仍然()。

5、“(),()” 是说培养人才不容易,也是长久之计。

6、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吸引人的成语有:。

7、形容人知识丰富,才学出众的成语
有:。

二、回味课文,我能填!
1、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这是一个句,写出了。

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教学课题:《陶校长的演讲》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

能通过读古诗懂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应
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理解古诗中
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能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应会)
3、能凭借语言文字,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内涵美。

(应知)
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fǒu zéduàn liàn bǎo lěi
()()()
dào déjīlìbiān cè
()()()
二、我的收藏夹。

专心()()坚()不拔()的理想
()()的彼岸()负责()的进步
第二课时
一、关联词语填空,我能行!
1、()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2、根本一坏,()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这些工作()都是一些小事,()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

4、每个人()讲究“公德”,()讲究“私德”。

二、我会填近义词。

崇高()持久()坚固()激励()
教学课题:《寻影者不遇》、《所见》
教学目标
1、能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从习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
班主任》片段,联系习作的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应知)
2、能根据习作的要求,自定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

(应
会)
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
()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

2、《所见》是()朝诗人()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忽然“()”,是因为他“()”。

我们还从诗中“"()”一词中可见当时是()。

第二课时
一、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小儿垂钓(胡令能)
草长莺飞二月天,篱落疏疏一径深,蓬头稚子学垂纶,
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侧坐莓苔草映身。

儿童散学归来早,儿童急走追黄蝶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飞入菜花无处寻。

怕得鱼惊不应
人。

二、解释:
不知处:。

振: 。

林樾:。

樾:。

意欲: 。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教学课题:《习作1》(写一位自己印象深刻的老师)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自作主朗读诗句,感受小诗清新的语句。

通过教师的引
导能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能积累背诵古诗。

(应会)
2、能模仿小诗的写法,续写“风儿在哪里”。

(应会)
3、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翻阅图书、请教他人等多种渠道,背“风”
字的古诗比赛。

(应知)
教学课题:《练习1》(语文与生活)
教学目标
1、能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高声朗读或轻声吟诵,边读边想诗歌
所描写的景象。

(应会)
2、能用自己的话把头脑里的画儿说给大家听。

(应会)
3、能领悟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应知)
教学课题:《练习1》(诵读与欣赏)
教学目标
1、能从整体上观赏书上这四行钢笔字的布局和行款。

(应知)
2、能仔细地每一个字的笔画走势,看清范字后描红,揣摩其运笔
的方法。

逐步转化为写字的技能。

(应会)
教学课题:《练习1》(写好钢笔字)
教学目标
1、能回忆自己请教别人的生活场景,比较不同说话方式带来的不
同的结果。

(应知)
2、通过在同桌互说的前提下,自由组合,分角色表演,感悟合适
的说话方法。

(应会)
教学课题:《练习1》(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教学目标
1、能练习用毛笔书写偏旁是草字头和竹字头的字。

(应会)
2、能懂得两个偏旁的共同点:形状变宽,左右相似(应知)。

3、通过练习,懂得“花”和“笑”字的竖撇的写法。

(应知)
教学课题:《练习1》(学写毛笔字)
教学目标
一、续写这首诗。

二、写出带有“风”字的四句古诗。

三、默写《题秋江独钓图》。

作业设计
一、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的绿阴()的风光()的空气
()的大海()的胸襟()的果园
()的早晨()的翠竹()的大门
()的松柏()的风光()的高山
呼吸()打开()描绘()显示()
二、选词填空
呈现出现显示展现
1、小草丛石缝中钻出来,()了他顽强的生命力。

2、走入公园的大门,一幅美丽的画卷()在我们眼前。

3、祖国到处都()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4、翻过一座小山,我们的眼前()了一条清澈的小河。

三、按要求用“苍劲” 造句。

1、形容树木:
2、形容书画:
四、按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上一首清新明快的现代诗。

诗人()以敏锐的目光捕捉了大自然的
(),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

号召我们少年儿童()。

2、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是。

3、课文第四自然段采用了、修辞手法,使诗的语言
,诗的开头和结尾的特点是,其中的妙处是。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完成练习。

1、祖国()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去吧,去打开大自然()。

A、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让人们感受到()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把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C、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答: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六、拓展练习。

1、大自然是五彩缤纷的,请你写出5句带有各种颜色的古诗句。

2、词语积累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在诗人眼里,大自然是绿色的课本。

在你的眼里,大自然是什么颜色的课本?说说你的理由。

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说出由生字组成的词
语意思。

(应会)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应会)
3、能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感受大自然的奇趣妙景、绚丽
多姿。

(应知)
4、通过学习课文拥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的
兴趣。

(应知)
教学课题:《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说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
思。

(应会)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懂得课文的内容和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
从中受到感染;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得到启发,从小养成爱自然、爱科学的志趣。

(应知)
3、合作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

(应会)
第一课时
一、辨字组词:
锦()棉()绵()
二、课文填空:
1 课题的含义是()
2、祖国()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

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去吧,去打开大自然()。

A,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让人们感受到()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

B,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 )
三、
第二课时
一、拓展练习:
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
2、照样子填空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
沃野说:(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甜蜜的果实)!
3、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
教学课题:装满昆虫的衣袋》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说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
思,并能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应会)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课文的内容,知道变色龙的特
点,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应知)
学会作者巧妙地将变色龙的特点通过叙事的形式展示出来的写法。

(应会)
第一课时
一、组词:
同音字:察()查();形近字:纺( ) 放
( ) 防 ( ) 仿 ( ) ;多音字:中恶着背载
二、课文填空: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
2、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
第二课时
一、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鼓鼓囊囊:
鸟栖虫居:
2、为法布尔写颁奖词:()
教学课题:《变色龙》
教学目标
1、会认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能说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
思。

(应会)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5自然段;懂得课文
的内容,能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应知)
3、通过图文结合,欣赏金蝉脱壳的神奇,激起乐于观察周围事物
的兴趣。

(应知)
第一课时
一、我会组词:
1、同音字:震()振();筒()桶();距()、拒()
2、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第二课时
一、我能填空:
1、变色龙,学名(),因为它能够(),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2、本文通过我们()、()、()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

3、简要的介绍一下变色龙:。

二、拓展练习:
写出表达“看“的词语:
写出表示时间快的词语:
写出含有动物的成语:
教学课题:《金蝉脱壳》
教学目标
1、能读懂描写鸽子的例文片段,学会写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作特
点的方法。

懂得过渡句的作用并练习运用。

(应知)
2、学会例文的观察法: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和跟踪活动过程进行反
复观察。

(应知)
3、能抓住外形和动作特点写好一种动物,并能试着使用过渡句,
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

(应会)
第一课时
一、我会组词:
多音字:壳;形近字:柿()肺();同音字:协()胁()协()谐()
二、我能填空:《金蝉脱壳》生动地介绍了(),展示(),启发人们()。

第二课时
一、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
枝繁叶茂:
2、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请把精彩的语句写出来。

二、想到那些名言呢?
( )
教学课题:《习作2》(写一种动物)
教学目标
1、课前学会查工具书或向大人了解书中歇后语所包含的故事。


上能进行交流。

知道生活中要处处留心,注意积累,并学以致用。

(应知)
2、能把自己喜欢的歇后语讲给同学们听。

(应会)
3、能试用歇后语填空。

(应会)
4、能用自己知道的歇后语说一两句话。

(应会)
教学课题:《练习2》(语文与生活)
教学目标
1、能诵读三位名人有关观察的名言。

(应会)
2、对给予的句子,能学会观察对于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发展思
维的重要性。

(应知)
3、能联系《装满昆虫的衣袋》、《变色龙》、《金蝉脱壳》反复朗读
名言给自己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应知)
教学课题:《练习2》(诵读与积累)
教学目标
1、能观察词句在条格纸中的合理布局。

(应知)
2、学会观察句中笔画较多较难写得汉字的起笔、运笔、以及结构
安排。

懂得字体的匀称。

(应会)
3、能知道书写时一气呵成,不涂描,达到整体效果。

(应知)
教学课题:《练习2》(写好钢笔字)
教学目标
1、能逐次看图1、图3和图4,分别说出每幅图的图意。

(应会)
2、能给图中的人物取个名字思考“×××拍下了什么镜头,他们
为什么笑得前仰后合?”(应知)
3、能发挥想象,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想象的内容,再补充第二幅图。

(应知)
4、能做到想象合理,内容健康,把四幅图连贯说具体,并能简要
的写下来。

(应会)。

教学课题:练习2(想想说说)
教学目标
1、能用毛笔练写四点底和心字底两种偏旁的写法。

(应会)
2、通过自己练写,懂得“点、思”各笔画的距离和所占的位置。

(应知)
教学课题:《练习2》(学写毛笔字)
作业设计
一、将下列歇后语填写完整,再自己搜集两条写下来。

1、八仙过海——
2、姜太公钓鱼——
3、——礼轻情意重。

4、——个愿打,一个愿挨。

5、——功到自然成。

6、窗户吹喇叭——
7、泥菩萨过河——
8、脚底下抹油——
9、司马昭之心——
10、狗咬吕洞宾——
二、修改病句。

1、我们攀登上险峻的高山和茂密的森林。

2、除夕之夜,皎洁的月光普照大地。

3、环境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三大社会问题。

4、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讲究卫生。

5、他用两只有力的双手,紧紧地握住钢枪。

三、乱句重组。

()无论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都会呈现不同的面貌。

()日月潭不但环境美丽,而且景色宜人。

()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约看到天边的辰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

()日落的时候,她又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神秘感。

()在艳阳高照的天气里,整个日月潭都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使人们突然胸襟开朗起来。

四、按要求写句子。

1、他跑得非常快。

(改成比喻句)
2、晚霞映红了半边天。

(改成拟人句)
3、古人云:“,。

”只要你肯多
读书,写起作文来一定会得心应手。

(填诗句)
4、俗话说:“。

”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5、爸爸开了一家外贸公司,公司效益不错,我们家的经济状况也越来越好,这真是啊!(填歇后语)
6、老师将要公布新一轮班委名单了,我心里紧张极了,真如
(填歇后语)
7、张谦写作文时不会进行生动细腻的描写,这是因为平时不仔细观察的缘故,我想把这句名言送给他,希望他从小养成勤于观察的好习惯:
8、造句。

不但……而且……
9、请以“妈妈真勤劳呀!”为中心写几句话。

第三单元单元目标
1.我能准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生字新词,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本单元重点词汇的意思。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对课文重点句子能揣摩其中的含义。

4.通过本单元故事学习,能说出故事背后蕴含的道理。

.
教学课题《成语故事---自相矛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并能用自
己的话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4.
教学课题《成语故事---滥竽充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滥竽充数的意思。

3.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
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
一、拼音,写词语。

Kuā kǒu sāi bāng wéi guān fèng lùyǎn zòu
( ) ( ) ( ) ( ) ( )
chuō chuān pèi fúshényùn qiáng bìbì zhēn
( ) ( ) ( ) ( ) ( )
二、造句。

……总是……
……不要……而要……
还其原貌,把词语补充完整。

张口()舌惊叹不()乌云()布张牙()爪
点()之笔电闪雷()()不舍名()其实
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精彩再现。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一)
大家一再要求,张僧繇只好提起笔来,轻轻一点。

霎时间,只见乌云密
布,电闪雷鸣被点上眼睛的龙腾空飞去。

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的点睛之笔。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乌云密布——
惊叹不已——
2、“霎时间”表示时间短暂,请再写出几个这样的词语。

3、游客们为什么会惊叹不已?
第二课时
精彩再现。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有个男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

每当演奏时,他就()鳃帮,()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

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俸禄”的意思。

俸禄——
3、“滥竽充数”中的“滥”指什么?为什么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给下面的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拿起自己的盾夸口说我的盾坚
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穿它又举起自己的矛夸口说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七、按要求写成语。

1、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2、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3、出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4、非四字成语。

例:桃李满天下
有志者事竟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教学课题:《推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结合课文说出词义。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故事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1.明白“推敲”的含义,学习贾岛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2.读好句子,读通课文。

知道“推敲”的含义,明白词语的由来。

作业优化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ǎo jiézhēn zhuóbìràng
( ) ( ) ( )
tuǒ tiēlǐmiào máo lǘ
( ) ( ) ( )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即兴即时访问拜访犹豫不决不知不觉
1、贝多芬()创作了著名的《月光曲》,皮鞋匠和盲姑娘听得如痴如醉。

2、星期六,爸爸()了他的小学老师。

3、老朋友见面,()我们聊了将近半天。

4、明明是个没主见的孩子,办事总是(),一点儿不果断。

三、黄金搭档。

将括号里能与前面搭配的词用“”画出来。

月光(洁白皎洁)月夜(宁静平静)发现(问题题目)
反映(意见建议)印象(深刻深厚)著名(诗人朋友)
四、根据课文内容,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为了一字,斟酌推敲。

()韩愈表态,贾岛赞同。

()冲闯仪仗,请求宽恕。

()深夜访友,以诗相赠。

第二课时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用“推”好。

()用“敲”好。

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致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

月夜访友,()友人家门没有闩,()不能莽撞推门,敲们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

再说,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 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2、贾岛犹豫不决是因为,韩愈认为用“敲”比“推”好是因为
3、读了片段,我认为贾岛是个的
人,韩愈是个的人。

二、读读背背贾岛的诗。

题李凝幽居剑刻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十年磨一剑,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霜刃未曾试。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今日把示君,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谁有不平事。

三、填空。

1、人们把写诗和作文是斟酌文字叫做“”。

这一典故出自我国
朝诗人的诗《》中“”一句。

2、本课讲的是唐朝诗人与韩愈一起的故事,表现了贾岛的创作态度和的钻研精神。

教学课题:《嫦娥奔月》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懂得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二课时
1、熟悉课文内容,能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落大意。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课文的意境美,学习嫦娥心地善良、为民造福的品质。

作业超市
第一课时
一、比一比,再组词。

炸()婪()辉()挤()奸()
诈()焚()挥()济()汗()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飘飘悠悠
碧蓝碧蓝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解除()机智地()()的祝福接济()
企盼()深情地()()的夜空焦急地()
四、搜集其他的有关《嫦娥奔月》的故事,把它记录下来。

并同时简单的概括记录下来。

五、根据提示,摘录句子。

1、描写后羿为老百姓解除苦难,射日壮举的句子:
2、描写嫦娥吞下仙药,飞向月宫的凄美景象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课是一篇故事。

讲了的嫦娥为了老百姓不受苦,吞下故事,赞扬了嫦娥,的品质。

2、课文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的嫦娥,
的后羿和的逄蒙。

3、分别用几个词语或者以两句话介绍一下人物:
嫦娥
后羿
逢蒙
4、乡亲们很想念好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地为她祝福。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1)乡亲们为什么很想念嫦娥?
(2)你们家乡在中秋节时有哪些风俗习惯?
(3)你会想起哪首写中秋佳节的古诗,把它写出来。

二、拓展练习。

1、古诗文赏析。

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背诵这首诗。

(2)诗中用了个“偷”字,很显然与文章内容不符,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改成:
2、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并回答问题。

正月初一元宵节
正月十五重阳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新春佳节
我还知道这些节日:
有些节日也有一些美好的传说,请找来读一读。

3、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

,。

4、读读背背。

水调歌头(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教学课题:《读书莫放“拦路虎”△》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自主阅读,自行体会课文所要阐述的含义。

第二课时
1.通过反复诵读,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懂得读书的正确习惯。

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作业设计
第一课时
一、给加点字注拼音。

圆圈()羊圈()圈点()
衷心()悲哀()障碍()
二、用下列表示不同意思的字组词。

例:白:A、表示叙述(表白)B、表示清楚(明白)
1、表示头()
2、表示第一()
3、表示首领()
4、表示出头告发()
疾:1、表示病()2、表示快()
穷:1、表示没有钱()2、表示穷尽()
终:1、表示最后()2、表示自始自终的整段时间()
三、写出下列引号的用法。

A、着重指出
B、特殊意义
C、直接引用
1、请记住,读书莫放“拦路虎”。

()
2、歌中唱到:“世上只有妈妈好……”()
3、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现在正被沿岸工厂排放的污水“吞噬”着。

()
四、填空。

1、我们常说的“拦路虎”是指
文中所说的“拦路虎”是指
2、查字典有三种方法:不知读音的可用;会读不知意思可用;独体字或难检字可用。

我们在阅读时要养成的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先用“心”组词,再填空。

(不能重复)
心()()()()
姑娘看着经过()挑选的海螺都一般大小,她()地笑了。

能够把海螺卖出去,上学的费用就不用愁了,母亲也()多了。

这时,她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的微笑。

二、照样子将意思相似的成语连起来。

瓜熟蒂落临阵磨枪聚沙成塔化险为夷
卸磨杀驴独木难支绳锯木断集腋成裘
管中窥豹过河拆桥眼高手低量体裁衣
临渴掘井坐井观天不翼而飞水滴石穿
孤掌难鸣口蜜腹剑对症下药不胫而走
笑里藏刀水到渠成转危为安志大才疏
三、读读背背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2、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3、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

——培根
4、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6、不信书不能提高境界,光信书不如无书。

教学课题:《伊索寓言》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

两条绿线内的4个只识不写。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生字词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