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来自雪域高原的特色疗法——霍尔曼灸法
火灸疗法

火灸藏医火灸,帝玛·丹增彭措的《火灸教诲明示·白晶鉴》和居·米旁的《医学全集》中载:“火灸种类二十三种之多。
”可见藏医火灸种类较多。
但粗分则为二大类,即艾灸法与非艾灸法。
在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是艾灸法,现将各种灸法,简介如下:1.艾灸法艾灸是在一定的穴位或痛点上面置放艾炷,点燃,用以清除隆病和寒性疾病的一种峻治法。
有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的特点,是藏医火灸中最常用的一种灸法。
艾灸疗法是藏医最常用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艾绒根据病症不同,做成大小不一的艾炷,直接或间接置于穴位上施灸,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该疗法是藏族医务人员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中医和外来医学的精华,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经验,使之日臻完善。
灸法应用广泛,每位藏医艾绒随身带,大部分病症必施灸疗。
藏医灸疗的精华则是化脓灸。
藏医艾灸疗法是以藏医药理论为基础,在选穴、适应症、禁忌症、方法上和中医有不同之处,对某些疾病有非常显著之疗效。
(1)艾叶种类:《晶珠本草》载:“艾草有野艾、草艾和小艾三种。
其中野艾冠厚实,呈花形,茎短小;草艾生长于草甸沼泽地带,叶对生,花黄白”。
野艾花叶茂盛,做艾炷较好。
草艾分大小两种。
其中小艾不适于艾灸,大艾生于田梗地头,或种植于家园,枝高叶大,也可用于做艾炷。
(2)艾叶采集时间:医学《后续》中载:“秋季三个月为采艾最佳时期”。
每年七、八、九三月的初一至十五日时期艾叶和花朵生长茂盛,无籽,枝叶不宜断残,这时采集为最佳。
(3)艾绒制作方法:将采集的艾叶、花朵晒干后;用木棍槌成绒状(不槌断艾叶),清除杂质及土石等物,再用点燃的等题或后古特奖若枝条轻轻烧烧艾缴并立即用手揉搓,直到艾绒变成墨绿色。
之后,最好在水中浸泡三日,喷洒麝香水,晒干后槌成易燃艾绒,包入纸中搓卷成粗细不等的艾条。
根据用处和病情的不同,切成大小不等的头尖底圆、易于放置和燃烧的艾炷。
(4)艾炷大小:用于脊椎各穴,以食指尖大小为宜;头部和四肢及前身各穴,以小指尖大小为宜;失血需要封闭脉道者,以扁圆如羊粪粒大小为宜;用于肿疮和痞瘤等肿块坚硬疾病,以中等诃子尖大小为宜;灸小儿的剑突穴位或其它穴位,以豌豆粒大小为宜。
新科技艾灸之路:清代以后艾灸疗法…

香飘海外话艾灸黄帝奇灸出神州
——新科技艾灸之路:清代以后艾灸疗法…
清代以后,艾灸疗法在我国逐渐衰落。
因灸法在日本历来受到重视,民国期间,著名针灸大师承淡安先生专程到日本考察。
承先生目睹日本人在儿童期间就普遍灸身柱穴,以促进大脑发育和健全小儿神经系统。
他还在日本公共浴室中看到多数日本人身上都有艾灸瘢痕,感叹日本得益于灸法的人群之广泛。
艾灸在西方称为Moxa,据文献记载,灸法是荷兰人庞特及赖尼等人于17世纪中叶经由日本介绍至欧洲的。
德国人甘弗在灸法特别是艾灸的传播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他曾任荷兰东印度公司外科医生,并在日本工作过,对灸法有研究。
他在《海外珍闻录》中明确主张用艾绒施灸,因为“在中国和日本常用作施灸的材料是艾绒”,在书中他画了一幅图,表明了施灸的穴位和灸法的适应症。
世界的中医
一万年智慧的凝聚,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护佑生命前仆后继,
炎黄血脉奔腾不息;
圣明的中医,
伟大的功绩,
文化的丰碑,
永恒的传奇。
千万代大爱的传递,
例行人道舍生取义,跨越种族突破地域,仁德情怀天下广济;中华的创举,
世界的中医,
造福于人类,
立心于天地。
藏医霍尔梅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40例观察

26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armacr of Chinese Minorities January2019,Vol.25No.l 藏医霍尔梅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40例观察公保才旦(青海省藏医院,青海西宁810007)摘要目的:藏医“霍尔梅”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方法:40例带状疱疹后遗症的患者进行“霍尔梅”疗法治疗。
结果:经2年观察40例,总有效97.5%。
结论:传统藏医“霍尔梅”治疗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藏医;“霍尔梅”;带状疱疹后遗肋间神经痛;、血气“隆”通畅;止痛中图分类号:R29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810-(2019)01-0026-0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疼痛乃至临床医学中极其难治的疼痛性疾病之一,多发生于中老年或应用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的患者。
主要从睡眠、情绪等方面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因长期遭受疼痛的煎熬,导致睡眠和日常生活的质量都严重下降。
现在临床的治疗方法各异,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且复发率高,因此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主要的临床意义。
我科应用藏医传统的霍尔梅疗法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参照《现代皮肤病学》PHN的诊断标准。
①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②有明显按神经支配区域分布的痛觉异常局部可有色素沉着疼痛的性质为阵发性刀割样或闪电样发作痛或持续性烧灼痛、紧鼠样疼痛;③患区内有明显的神经受损后其他不适感,如痒、紧束感、蚂蚁感等。
1.2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可导致疼痛的疾病;②合并严重心、脑、肾的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病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的妇女;④因特殊情况未能坚持治疗者。
1.3一般资料我科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住院病人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41-69岁、平均年龄52.36±11.17岁,病程1-13月、平均病程6.12±2.36月。
简述藏医火灸疗法——以艾灸为例

1. 艾灸疗法的适应证 "藏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四部医典》对艾灸疗法的适应证和
禁忌证阐述得很清楚"可施火灸疗法之病症,食积火衰浮肿水肿痞,胆寒头部 四肢之黄水,痰核炭瘟以及虚热症,疯癫健忘一切脉疾类,发热之后一般火灸 除。总之痰所转诸寒症,脉病黄水火灸堪称奇,不灸胆热一切血类症,五官孔 窍男女生殖腺。"凡是由"隆" "培根"转化的一切寒性病症、脉病、黄水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都可以用艾灸疗法,一般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火衰弱、津 肿、水肿、痞块、寒性"赤巴"病、头部及四肢的黄水病、癫癫、炭症、虚热 症、神经错乱、健忘症,一切脉病、热性病的恢复期等。
.J •. • 就札回廖穗,世"腿H亮".uJt且,皇..直.பைடு நூலகம்~..
@且.(-,摩小'于. _,箱"也.. 且且金·、立'于、 . ..r注‘矗拯巢'也17. (.1民 . . .坤,民埠Ø!a稚.篇幅. JIl.
简述藏医火灸疗法 10ρ/
等。艾灸疗法是目前藏医临床中常用的火灸疗法之一。以下就以文灸疗法(文 叶绒做材料的癫痕灸)为例,从其支柱的制作、适应证及功效、穴位、操作规 程、禁忌证和注意事项等方面阐述藏医外治火灸疗法。
简述藏医脱疗法 lo;.?,J
脉道阻止病逃窜,止除病痛隆症蔓延止,食积可消胸痞可摧毁,核与痛疮死 肌诸症愈,镇伏肿症黄水导泪控,护卫脏腑生热神志清,治疗技穷一般用火 灸。"①所以说,其他疗法不治的一切疾病,均可用火灸疗法施治。
三 艾灸疗法的穴位
火先~是 11 柿'自匾停现外精剪黯之,-.属咱自相~1Ii'. .奇玛1IC.舟泪"槽 的《朱先撞..景·白·盛) -...朱先育普桥.有 23 事.:a..分量E璧K lt、fj(撞来巍、霍尔束lt、~襄来*、神膏义集、'量分重待每义集、.~ (也 搞盒'酷、钮'岛、锢'岛、钱且昌、来'岛、角'岳、霜'岛、布'昌、铺'旨'酷、牙筋、是'酷}
浅谈蒙医拔罐放血疗法治疗过敏性哮喘作用的机理

第五胸椎上 凹正 中和从此 点再 向左右量 1寸处各有一穴 , 三穴并列 , 也 叫第 六椎 穴 ) 常规 消毒 , 第 一步 : 先在 所选 穴 位上拔罐 , 留罐 1 5 m i n , 期 间观察罐 内负 压是 否适 当 , 皮 肤
见, 主要是患者恐惧 、 空腹或体弱等情况下做治疗时偶有出 现此情况。第四步 : 拿 下带 血 的拔 罐 , 并用 7 5 % 的酒精 消
毒针眼 、 贴好敷料 , 让患者休 息几分钟后再慢 慢起身 , 以免 出现头晕 、 恶心或针 眼再次 出血 等。交代患者 针眼上 不能
沾水 , 以免伤 口感染 。第一 天做完治 疗后第二 天开始 1周 内, 每天 在 母 肺 穴 和 子 肺 穴 上 只 做 拔 罐 治 疗 , 并 留 罐
用母肺穴( 位于第 四胸椎上 凹正 中和从此 点再 向左右 量 1 寸处各 有一穴 , 三穴并列 , 也 叫第 五椎 学 ) 和子肺 穴 ( 位 于
用广泛 。其那 E t 图 等 的用 拔罐 放血疗 法 治疗神 经根 型 颈椎病 9 0例疗效观察 , 呼格吉乐 图 、 贺 希格 巴特尔 的蒙 医拔罐放血疗法 治疗椎 动 脉型 颈椎病 原理 探讨 和临 床分 析, 乌云毕力格 的蒙 医拔罐 放血 疗法 治疗 肩周 炎体会 , 以上研究均提 出蒙医拔罐 放血疗法 在临床上 的广泛 应用。 并此疗法具有取材简易 、 易 于掌握 、 应用 广泛 、 起效迅速 、 效 果 显著 、 副 作 用小 等 特点 。治 疗 原则 为 “ 引病外除, 整体
刺血的不传之秘技术,一学就会!

刺血的不传之秘技术,一学就会!本法对一切以痛为主的病症有特效。
临床中对头痛,麦粒肿,红眼病,颈椎病,肩周炎,中风偏瘫,风湿关节炎,心脏病,高血压,肝炎,肝硬化,扁桃腺炎,阑尾炎等效果显著。
本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是刺血量要大。
而取得血量的前提是:肉不是你自己的,认准了要放心刺。
一般刺血后再拨罐。
如恕张的血管,则血后任其流出,自然停止为止。
刺血手法1、认定血位后,腕劲快速点刺,一秒钟要求刺6---9次。
2、对恕张的脉络要求一针见血,一般都会喷涌而出,要有所准备,不要给污血浅到刺血后的反应1、80%的病人刺血后即感到轻松舒服,20%的病人反而感到疼痛加重。
凡痛感加重的人治愈的速度要比马上感到减轻的人要快得多。
2、经5---10次刺血无感觉的不宜再刺血。
刺血的时间1、对炎症,急性疼痛病人可一天一次,减轻症状后3---5天刺血一次。
2、慢性病人隔天一次,见效后5---7天一次,可以拨罐的部位刺后拨罐15---20分钟。
刺血的禁忌1、大出血的病人及容易皮下出血者。
2、严重的心脏病。
3、性病,皮肤病,皮肤溃烂者。
4、孕妇或经期,白血病禁刺。
5、病人过饥过饱,惊吓后,精神过度紧张者不刺。
6、对肝病的病人不但刺血要小心,(其它任何疗法要求一样)不要将血碰到自己,千万不要将血碰到伤口上,否则即会传染。
对任何疗治“晕针”的救治1、即刻用手掌将病人的大椎穴擦热。
2、用拇指掐人中,合谷同按掐。
3、再按内关,涌泉,太冲,有条件者必需叫病人马上饮一杯温糖开水或葡萄糖水。
4、立即叫病人卧下,(头低脚高)从出血看病法1、凡出的血很淡为炎症,初病。
凡风湿病,肝病,血中夹水,血出如墨,则为久病,於血阻络。
2、凡白天刺血痛减,而晚上又加重者为於血,必须再刺一次,直至减轻临床经验教材中的刺血经验都是非常有效的,必须认真研读运用。
以下这些经验同样效果好。
1、对脑出血(中风)病人的救治:凡出血者必昏迷,即刺印堂、太阳、太冲、十指出血1—5滴,可促使早日清醒,减轻偏瘫的程度。
藏医煳尔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隆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藏医煳尔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隆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探讨和观察藏医煳尔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隆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以西药治疗,治疗组39例,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藏医煳尔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进行组间比较研究。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2.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藏医煳尔灸结合放血疗法治疗“隆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有效为94.8%,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标签:藏医煳尔灸;放血疗法;隆性高血压高血压的病因多与饮食不节、久坐少动、情志失和等有关[1],藏医理论以血、隆失衡为高血压重要病机[2],而治疗藏医综合应用用辨证论治及对症下药等的辨证方法治疗高血压前、中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笔者经过观察80例隆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对其效果分析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7月~2016年9月青海省藏医院心脑科住院的隆性高血压患者80 例,为两组随机入组。
组间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1.2 诊断标准1.2.1 中医诊断标准中华中医药学会2005年《高血压中医治疗指南(试行)》[3]。
1.2.2 藏医诊断标准参照《藏医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试行)[4]。
1.3 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的患者;年龄40~70岁;病程在3个月以内;患者意识清醒,病情稳定,能配合检查和治疗。
1.4 排除标准重症高血压患者;不能配合治疗,对放血治疗依从性差者。
1.5 治疗方法两组根据病情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措施采取综合性的,改善生活行为、降压及多重心血管危险因素协同控制,包括降糖调脂等对症治疗。
多采用一种降压药,观察组治疗采用西医治疗的同时进行精选多种藏药材肉豆寇、藏茴香等治疗隆病药配酥油加热,外敷放置患者头部穴位、颈及胸前穴位、锁骨穴位、掌心,脚心等10个穴位。
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护理

㊀㊀㊀㊀㊀㊀㊀民族医药中国民间疗法㊀㊀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F e b 2016,V o l 24N o 2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护理拉毛德吉(青海省藏医院,西宁810007)㊀㊀ʌ关键词ɔ㊀藏医;霍尔曼灸法;护理㊀㊀藏医霍尔曼灸法是用肉豆蔻㊁藏茴香㊁糌粑㊁碎石啊噶尔等合成物,用纱布包住,放酥油汤煎后,置于后囟㊁百会㊁前囟三处.主治因风所致之头痛㊁晕厥.适应证:风㊁津所转化的一切寒性疾病,尤其因风所致的头晕㊁晕厥.禁忌证:凡属胆热病㊁一切血病及五官孔窍㊁会阴脉(会阴正中两侧,男左侧脉㊁女右侧脉)㊁趾骨上阴毛间的动脉等部位均禁忌藏医霍尔曼灸.作用机制:借助温热性药效,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促进大脑皮质对脑㊁自主神经㊁内分泌㊁免疫系统的调整,促进血液循环,使隆等三大生理物质趋于平衡的效益.操作方法:①病室温湿度适宜,避免患者受凉,注意保暖.②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露治疗部位.③加热药物及陈酥油,药包温湿度适宜,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将药包敷于治疗部位,并轻压.④每2~3m i n加热并更换药包1次,一般为10~15m i n.⑤密切观察药包周围皮肤,如有红肿㊁水泡等,应立即停止操作,避免烫伤.护理措施霍尔曼灸前护理:①准备3~4块纱布,取等量肉豆蔻㊁藏茴香㊁糌粑㊁碎石啊噶尔,将药物裹入3~4层纱布中,放入酥油汤中煎热.②操作者衣帽㊁口罩整洁,按六步洗手法洗净双手.③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㊁药物,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④病室内温湿度适宜,关闭门窗,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必要时屏风遮挡.⑤用温水洗净患处.霍尔曼灸中护理:①根据放置部位,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煎热的药物置于穴位处.②温度以35~40ħ为宜.③密切观察药包周围皮肤,如发现皮肤潮红,立即停止,避免烫伤.霍尔曼灸后护理:①嘱患者灸后1h内禁饮水,如若当时饮水,将会杀伤热力,影响疗效.②灸后在穴位周围用拇指按压后,患者要活动几步,方可休息.活动几步可以养身保健.③注意事项:首先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其次温度不宜过低,以防降低疗效.饮食指导:①忌食辛辣刺激性㊁油腻饮食.②在行霍尔曼灸术期间,勿食寒性食物(如大肉㊁冷饮等).③在行霍尔曼灸术期间,勿饮浓茶烈酒.④在行霍尔曼灸术期间,勿洗澡.结论霍尔曼灸法使用简单,疗效显著,是藏医外治中使用范围较广的一种疗法.(收稿日期2015G06G08)单方验法直肠给药治疗鹅口疮金洪垚㊀张红菊(江西省安福县浒坑镇垅上村卫生所,343205)㊀㊀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是常见的口腔真菌感染.临床表现为口干㊁烧灼感或疼痛不适,口腔黏膜充血㊁红肿,出现白色小点或白色斑块.好发于婴幼儿和老年人.治疗方案:2015年3月接诊3例婴幼儿鹅口疮.均以氟康唑注射液100m L加清热解毒口服液10m L 直肠给药缓慢滴入.每日1次,连用3d.未用其他药物.1个月后随访,家长反映预后良好,未见复发.讨论:口服或全身使用抗真菌药物,易发生恶心㊁呕吐㊁厌食㊁腹泻㊁头晕㊁发热等不良反应.氟康唑注射液加清热解毒口服液直肠给药未见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婴幼儿依从性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收稿日期2015G05G14)57中国民间疗法2016年2月第24卷第2期㊀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医传统疗术——灸疗法

蒙医传统疗术——灸疗法
包根晓;包文奎;马额尔敦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年(卷),期】2001(000)002
【摘要】@@ 蒙医五种疗法之一--灸疗法是古代蒙古族劳动人民在与自然界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积累出来的医疗知识,是最早的医疗保健方法之一.蒙医灸疗法是在热敷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蒙古族使用灸疗法比其它民族早些,灸疗法是蒙医的传统疗法,操作简便,用具简单,具有适合于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及北方寒冷气候的特点.
【总页数】2页(P96-97)
【作者】包根晓;包文奎;马额尔敦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028041;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028041;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医药学院,028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自然疗法与蒙医传统五疗 [J], 图雅
2.论蒙医传统疗术在急诊中的应用 [J], 那仁满都拉;其合力嘎
3.蒙医传统疗术在现代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J], 同格拉格;乌达木
4.蒙药哈伦蒸-12结合蒙医传统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观察 [J], 让斯仁;敖敦格日乐
5.探析创立标引蒙医古籍传统疗术相关内容的“元数据” [J], 才·奥日丽玛;包哈申;乌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疗效奇特的灸法——蒙医灸疗

疗效奇特的灸法——蒙医灸疗蒙医灸法是具有蒙古族医学特点的一种传统外治法,由热敷疗法发展而来。
早在秦汉之际的《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有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
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此灸法种类较多,可根据不同的材料而采用不同的灸法,其疗效奇特。
【功效】调节气血,防治疾病,增强体质。
【适应症】用于寒性所致的头疼、四肢黄水症、胃火衰退、消化不良、“巴达干盛型”(寒性)浮肿证、水肿证、癫狂病、痫证、痞瘤病、疖痈、多种皮肤病、炭疽、虚热证、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癫痫、慢性胃炎、结肠炎、胃下垂、骨质增生、胸椎或腰椎结核、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病、一切脉络病以及温病后期等症。
【施灸准备】白山蓟草,羊毛毡,木心,卫生香,棉花头,小茴香,黄油,山川柳,金,银,铜,斑蝥,醋,独头蒜,铁线,线香,火柴或打火机,甲紫等。
【施灸方法】(1)火灸类:主要借助火的灼热刺激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火炬灸:亦称火把灸。
用细小棍一头缠以棉花制成大小不等的火炬形棍(大则如拇指,小则如小指或更小),将棉花头蘸上少许植物油(以不滴油为佳)点燃后,以火苗迅速按灸病灶、此法适用于炭疽或乳腺癌等。
香灸:是指日常用的卫生香,视临床需要和香的粗细灵活掌握。
一般将1支粗香(直径约0.2cm)或3支细香(直径约0.1cm)捆在一起,点燃后按灸穴位。
该法多用于婴幼儿“赫衣偏盛型”(近似风寒)诸证。
蓟绒灸:将秋季采集的白山蓟,放在阴凉处阴干后,置于木板上用木棒捣成棉絮状,再经碱水和砖茶水湿透晾干制成白山蓟绒。
根据临床需要,制成大小不等四种规格的圆锥形绒炷。
此法临床最常用。
木心灸:是指取出多年干枯榆树中的软心,代替白山蓟绒作为施灸的材料。
艾灸:利用艾条,代替白山蓟绒作为灸材。
【藏红方】藏艾药灸的特色介绍

【藏红⽅】藏艾药灸的特⾊介绍万病之源就是寒湿体质,⼈虚则寒,寒则湿,湿则凝,凝则瘀,瘀则堵,堵则瘤,瘤则癌。
对应的症状1痒→2酸→3胀→4疼→5⿇→6痹→7中风→8失觉1、【虚】症:累,疲劳,犯困,没精神;2、【寒】症:怕冷,怕吹空调,晚上睡觉感觉冷;3、【湿】症:就像⾬天穿着湿⾐服,⾝体重不舒服;4、【凝】症:循环代谢慢,⾝体易酸痛;5、【淤】症:酸痛,⿇⽊,胀痛,刮痧出⿊紫点;6、【堵】症:易⽣病,量变到质变形成瘤;7、【瘤】症:堵的东西过多过久,积成块状;8、【癌】症:瘤升级就是癌,到处串,挑战⽣命;世上本⽆癌,只有瘀和堵堵在⼼脏——叫梗堵在肝脏——叫肿瘤堵在⼦宫——叫肌瘤堵在乳腺——叫增⽣堵在脸上——叫痤疮堵在⽪肤——叫疙瘩堵在腿上——叫曲张堵在粘膜——叫囊肿堵在颈部——叫颈椎病堵在⾎管——叫微循环障碍堵在甲状腺——叫结节堵在⽑细⾎管——叫瘤藏红⽅藏艾药灸核⼼功能养肌⾁理筋膜升阳⽓安脏腑藏红⽅所采⽤藏红花的⽂化故事藏红花被印度⼈称为“让⼥⼈变美的花”,被伊朗⼈称为“⼥性的保护神”,被西班⽛⼈称为“红⾊软黄⾦”,被中国⼈称为“能医百病的神草”。
伊朗,是藏红花最早出现的国家之⼀。
其出产的藏红花,代表世界最⾼品质。
这得益于当地适宜的地理⽓候环境,加之对藏红花培育的悠久历史和独特⼯艺,伊朗藏红花最⼤限度保存了原本⾊泽与芳⾹,品质⽆可⽐拟!藏红花是⼀味名贵的中草药,藏红花在“本草纲⽬”当中被列为药物类,伊朗藏红花有“⼥性保护神”的美誉,对卵巢早衰⼥性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烦躁等有很好的作⽤。
《藏红花⼗养》养发,养肤,养⾎,养巢,养肾,养⼼,养⽣,养⽓,养神,养命藏艾来源藏艾是西藏⾼原⽣长的⼀种中草药,产地是林芝、波密、墨脱、察隅、⼭南、亚东等。
藏红⽅藏艾特⾊1、精选配⽅:5年藏艾,⼩黄姜,⼈参粉,桂枝,⼴藿⾹,陈⽪等;2、与普通艾条⽐:温经通络快,益⽓活⾎强,祛寒⽌痛灵,升阳提⽓好,补虚固脱稳。
3、艾灸灰可以⼊药,调配陈醋,⽌痒消炎镇痛。
藏医护理技术操作4-霍尔麦疗法

藏医护理技术操作——霍尔麦疗法霍尔麦疗法是藏医特色外治疗法之一,属于火灸疗法范畴。
它是取藏药杂都(又称肉豆蔻)和古狃(又称藏茴香、小茴香)等量,研磨成粉后,放入纱布中,并将一根小木棍或筷子一端置于纱布中,将药和筷子头包起来扎紧呈一小“包袱”状,置于油脂(陈酥油或猪油)中文火加热30分钟,慢慢冷却到约50℃后,在身体的特定“隆”穴上进行热熨,从而产生“驱隆安神,镇静催眠”的功效。
油脂(陈酥油或猪油)加热后降温缓慢,能够持久保持温度,有利于药物吸收和操作。
(“隆”是藏医术语,是指主导人体全身各部位的一种动力或功能,主管呼吸、循环、感觉、运动,与中医的“气”近似,但内涵更广。
“隆”具有粗、轻、寒、微、硬、动六种性质,具体包括心脑系、神经系等神志情绪系统。
体内“隆”失常或紊乱就会产生“隆”病。
)1 评估1.1 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及既往史。
1.2 患者体质及实施霍尔麦疗法部位的皮肤情况。
1.3 对热的耐受程度。
1.4 心理状况。
2 目标2.1 通过对相应的“隆”穴进行热熨,利用穴位按摩和热传导的作用,从而达到养心、镇静、安神、“驱隆”的治疗效果。
2.2 用于颈项及肢体强直、心慌、心悸、神昏、失眠、耳鸣的治疗,均能够取得很好的疗效。
3 禁忌症3.1 高热患者禁用。
3.2 实施部位皮肤溃烂者禁用。
3.3 一切赤巴病均不宜使用此种疗法。
4 告知4.1 进行治疗前需清洁局部皮肤。
4.2 局部治疗后可出现油渍,有可能沾染衣物。
5 物品准备治疗盘、治疗碗、弯盘、纱布块、小木棍或筷子一根、陈旧酥油(或猪油)50g,杂都(肉豆蔻)和古狃(小茴香)各10g、一次性手套、温水毛巾6 操作程序6.1 核对医嘱,将两药按上述方法包扎,并置于油脂中加热30分钟,慢慢冷却到约50℃后,携用物至床旁,做好解释。
6.2 取合理体位,选择热熨部位并充分暴露。
6.3 清洁局部皮肤。
6.4 戴手套,右手持药包包扎端并握紧筷子,以左手腕部能够耐受的温度为宜,将药包光滑面迅速置于患者选定穴位上轻压热熨,热熨与放松交替进行。
庞利军:“五色蒙古灸”国粹惠泽百姓

庞利军:“五色蒙古灸”国粹惠泽百姓庞利军:“五色蒙古灸”国粹惠泽百姓本文来源:正北方网——内蒙古人的新闻主页2012年01月04日16:41 来源:内蒙古商报编辑:梁晶晶2000年8月,第三届国际天然药与微生态学术研讨会,作为内蒙古唯一被邀请的TDDS高科技主讲人,庞利军所倡导的\五色蒙古灸\引起了来自中、美、英、日、韩等国200多名中外知名学者的极大兴趣,专家们对这一蒙古族传统古老的神奇疗法充满了好奇。
庞利军,呼和浩特市中医风湿病医院院长,正是这种神奇疗法的创始人。
凤凰涅槃:传统蒙医在创新中传承《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洌。
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炙芮。
故灸芮者,亦从北方来。
\在我国古代,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长期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医治着自己的疾患。
在与各种疾病的抗争中,积累了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蒙古灸\就是其中之一。
北方地区疆域辽阔、气候和地理环境复杂,蒙古民族长期狩猎、放牧、逐水草而居的马背生活,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蒙医药学,并创造出了寒热理论、滋补理论等理论体系,形成了防治风湿病、心脑血管病、妇科、肝病等疾病的特效方法。
目前,蒙医药学在实践中积累了近10000余种疗效显著的蒙药方剂,具有\生、猛、简、廉、绿\的特点,是传统医药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蒙古灸\就是用内蒙古地区特有的珍贵动物和草本植物,经熨热作用于身体的一定部位,治疗内脏以及局部疾病的有效方法。
公元八世纪,著名医学家宇妥、云丹贡布所著的《四部医典·本续》就有记载。
\蒙古灸\方法独特,疗效神奇,世代被蒙古民族延用。
然而,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包括\蒙古灸\在内的传统民族医疗方法却被人们逐渐淡忘。
抢救蒙医精华\蒙古灸\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呼市中医风湿病医院院长庞利军经过二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根据蒙医五元理论,结合蒙医特有的经络并列穴特点,把传统的蒙古灸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根据患者不同的症侯群开发出了易接受、疗效好的\五色蒙古灸\疗法。
藏医治疗学

藏医治疗学藏医治疗学是藏医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简单地介绍关于藏医治疗学的实践。
人们一般习惯得了病才去治疗,不注意平时的饮食、起居,但在医学上很强调这方面。
《四部医典》的"总则本"第五章中记载:"医治疾病的善方有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共四种"。
还在《后序本》第二十六章中所载:"调养治法虽然有一千零二种,然而概括起来,只有饮食、起居、药物、手术外治等四种"。
上述所说四种治疗方法中吃的食物和喝的饮料两部分分类方法为首要。
此方法的有益和有害作用在《论述本》的"食物章"中有详细的记载:合理的饮食会使身体健康长寿。
如果在饮食方面发生低、超、反的情况,便会生病,甚至生命受到危害。
因此善于安排饮食是很重要的。
所以人们都必须懂得关于饮食方面的知识,同时断除对身体不合适的饮食,平时各种饮食不能过量和过饥,需要均匀地食用。
从疾病预防的观点来看,首先选择合适的饮食为最重要。
食物方面分为谷物、肉类、油脂、熟食、烹调等五个方面。
饮料分为奶、水、酒等。
上述的食物及饮料的味觉和特殊作用在《四部医典》中已详细地记载。
需要重视分开饮食的益害性,若不合适,针对各自的身体和起病等尽力禁忌各种有害饮食,实践证明对身体是有好处的。
同时调节饮食方面更为重要,饮食不当引起的食物中毒等各种疾病,重则危及生命,在医典中强调调节饮食非常重要。
针对各种饮食对全身健康以及特别对胃的消化功能来说,易于消化食物对健康有益,反之难以消化的饮食不能过量饱食,其好处是饮食容易消化,益于健康。
如果饮食量不足则直接影响身体发育气色(血液循环),饮食过量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症等胃病,因此掌握好伙食是身体正常发育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
得之于饮食适当的益处是:全身轻松,食欲强,各器官功能灵便,体格健壮,大小便及排泄顺畅。
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饮水,分为雨水、雪水、河、泉水、井水、咸水、森林中的水等不同水质,其中前者为佳,依次逐劣。
第二十三单元灸法题库1-0-8

第二十三单元灸法题
库1-0-8
问题:
[单选,A1型题]有关灸法的注意事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先灸上部,后灸下部
B.先灸阴部,后灸阳部
C.壮数应先少后多
D.艾炷应先小后大
E.施灸也应注意补泻的操作方法
问题:
[单选,A1型题]瘢痕灸多用于治疗
A.肺痨瘰疬
B.虚寒病证
C.风寒痹痛
D.阳痿早泄
E.疮疡久溃不敛
问题:
[单选,A1型题]隔蒜灸多用于治疗
A.阳痿早泄
B.呕吐腹痛
C.未溃疮疡
D.腹痛泄泻
E.疮疡久溃
/ 二手房买卖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艾炷灸
A.隔盐灸
B.隔姜灸
C.白芥子灸
D.瘢痕灸
E.无瘢痕灸
问题:
[单选,A1型题]属于艾条灸的是
A.无瘢痕灸
B.隔盐灸
C.蒜泥灸
D.温和灸
E.瘢痕灸
问题:
[单选,A1型题]属于直接灸的是
A.瘢痕灸
B.蒜泥灸
C.隔姜灸
D.实按灸
E.温灸器灸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不属于艾灸
A.瘢痕灸
B.隔蒜灸
C.蒜泥灸
D.实按灸
E.温针灸
问题: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不是灸法的治疗作用
A.温经散寒
B.扶阳固脱
C.开窍泻热
D.消瘀散结
E.防病保健。
对藏医火灸疗法认识

对藏医火灸疗法认识藏医传统外治法分为两种,即缓治法和峻治法。
其中峻治法是施术时较为疼痛的一种疗法,缓治法为施术时无甚感觉和疼痛的一种疗法。
藏医火灸疗法是五种藏医传统外治法之一。
藏医火灸疗法是利用艾叶绒等易燃材料或燃烧的物体,在疼痛的部位或者体表固定的穴位进行烧灼或者熏熨,借助其温热性以及药力刺激神经末梢,促进大脑皮质对脑、自元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的调整,促进血液循环,平衡隆、赤巴、培根人体三大生理物质,是治疗隆和寒性疾病有效峻外疗法。
1.施艾材料的选择和制作用于火灸的主要材料是艾叶。
艾叶在不同的位置生长,会导致其花朵和叶子的厚度以及大小都有所不同。
而制作火灸主要采用较大的花朵或者叶子。
采集时间为藏历七、八、九月上旬,采集后应会先清洗,以去除其中的杂质,晾干后,用棍将其打碎,再揉成团即可适用。
适用时作成下宽上尖的圆锥体,便于点燃及受热均匀。
根据火灸位置的不同制作不同的大小,例如火灸头部及四肢处的要相对小一些,用于儿童剑突之下时如发胀的豌豆般,用于躯体时其大小如羊粪般,如四肢大关节处要大如大拇指,治疗肿瘤时如诃子般大小,因此要根据患者火灸的部位以及病患个体情况有所不同。
其作用机制是在既定穴位或痛点用艾炷烧熨,利用火的热力及药物的作用达到根除寒症和部分热症的一种治疗方法。
具体的方法为:在施灸时,病人取静坐或静卧姿式,找到欲施灸的穴位,将艾炷放在穴位上,切不可随意移动,点燃之后直到完成所欲达到的壮数(所谓“壮”是指一个燃着的艾炷在烧着后,到病人感觉灼热,甚至略有些疼痛,就应移去,是为一壮。
)即可。
不同的病症需要的壮数不同,如用于治疗儿童时一般只灸一壮。
治疗慢性的顽症,需要二十壮以上;治疗黄水病时需要十五壮左右;治疗一般的疾病时需要五至七壮;施灸之后,让病人稍休息片刻,以免发生头晕,恶心,之后活动散步,此日不饮冷水、不碰冷水,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火灸的适应症、禁忌症适应症:胃火衰弱、消化不良、寒性水肿寒性痞瘤、浮肿、头部及四肢黄水充斥、寒性赤巴病、炭疽、肉痈和骨痈、痫证、虚热、昏仆不省人事、癫狂、一切脉病以及热病断后等。
陷下则灸之名词解释

陷下则灸之名词解释
陷下则灸是一种古老的蒙古族医学疗法,以治疗疾病为主要目的。
蒙古族的智慧和经验,使得这种方法可以治疗眼睛、咽喉、头颈、肩颈部分的疾病,还可以治疗慢性疼痛、肠胃病、精神疾病和失眠等。
陷下则灸的治疗过程是将特殊的铜罐贴准地放在病人的身体某处,然后用活性火把照射到特定位置,这样就会形成一个陷下则灸“腔”,形成一个热胀效应,使病人体内的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液
的流量。
有时,陷下则灸还可以通过带有药物的铜罐,来调节病人的内分泌和自律神经系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陷下则灸的治疗过程要分成准备、实施和观察三个阶段。
在准备阶段,要准备好铜罐,火把和相应的药物,并注意医生对治疗的准备指导;在实施阶段,要求操作者把铜罐夹有药物的一面贴向患者的皮肤,并在特定位置点燃火把,使铜罐受热形成内部热胀,形成一个陷下灸“腔”;观察期,实施治疗的医务人员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身体反应,调整不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陷下则灸的治疗有很多优点,比如,它可以缓解病人长期疼痛问题,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彻底治疗病症,减少抗药性疾病的出现,可以改善患者的整体状况,恢复患者的体力活力和良好的生理机能。
但也有一些缺点,比如,操作陷下灸的医务人员要具备适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操作,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如皮肤烧伤,软组织损伤等。
总之,陷下则灸是一种古老而又有效的治疗技术,它具备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所以,在使用这种治疗方法时,应该非常谨慎,以免出现不良后果。
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复习题..

《中国民族医药学概论》期末复习题及部分答案第一部分绪论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受佛教文化影响较深的医学是(A)A.藏医学B.维吾尔医药C.回族医药D哈萨克医药.E苗医药2.中国民族医药学的地域性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的产生和特点都和下列哪些因素相关?(A)A.生活的地理环境B文化.C.宗教信仰D.生活习俗E.气候3.中国民族医药学的民族性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的产生和特点都和下列哪些因素相关?(B)A.生活的地理环境B.文化C.生产方式D.生活条件E.疾病状况4.中国民族医药是指(B)A.中医药B.少数民族医药C.民间医药D.藏医药E.蒙医药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1.贝叶经:在一种棕榈树的叶子上书写佛经,最早见于傣文贝叶经。
贝叶经除小乘经典外,还记载了许多民间传说、医药故事等。
2.藏传佛教:或称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
是中国佛教三大系统(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之一,自称“佛教”或“内道”,清代以来汉文文献中又称之为“喇嘛教”。
三、简答1.何谓中国民族医药学的地域性和民族性?(5分)(1)所谓地域性,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的产生和特点都和其生活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条件和疾病状况有密切相关。
(2.5分)(2)所谓民族性,是指中国少数民族医药的产生和特点与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2.5分)2.中国传统医药包括哪三个部分?(5分)中国的传统医学包括三部分:中医药、民族医药和民间医药。
其中,民族医药是指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第二部分特色理论一、选择题1.藏族医学所谓的三因,就是指、、三种因素。
( B )A.隆、赤巴和巴达干B.隆、赤巴和培根C.隆、赫依和培根D.赫依、协日和巴达干;2.下列哪种因素相当于中医的气( D )A.赤巴;B.协日;C.巴达干;D.隆3.隆的分类中下列哪种是错误的( D )A.维命隆B.上行隆C.遍行隆D.下行隆 E.伴火隆4.隆的特性中哪种与人的性情急躁;舌苔明显,厚而粗;皮肤粗糙等有关( E )A.轻B.寒C.硬D.动E.粗5.三因中具有中医火或热性质的是( E )A.隆B.巴达干C.协日D.赫依E.赤巴6.分布在胃肠的是下列哪种赤巴( B )A.变色赤巴B.能消赤巴C.能作赤巴D.明色赤巴E.能视赤巴7.赤巴的特性中使人体分泌的汗液具有一些微臭,而尿液也都具有明显的腥臭味的是( C )A.腻B.锐C.臭D.轻E.热8.三因中( C )具有中医水和土的性质?A.赤巴;B 协日;C 培根;D 隆;E.巴达干9.藏医认为人的五脏是( A )A心、肝、脾、肺、肾; B 心、肝、脾、胰、肾;C心、肺、肝、脾、胰;D心、肺、肝、胰、肾;E心、肺、脾、胰、肾10.藏医的六腑包括( B )A.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B.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姆休;C.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舍;D.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胰;E.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心包11.蒙医把一切事物归属于以下哪五种物质?( B )A.木、火、土、金、水;B.土、水、火、气、空;C土、水、火、气、风;D木、水、火、气、空;E土、水、火、气、木12.蒙医的三素是指( C )A.赫依、隆、巴达干;B.隆、赤巴和培根;C.赫依、协日、巴达干;D.赫依、赤巴、协日;E.赫依、赤巴和巴达干13.蒙医的六腑包括( C )A.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B.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姆休;C.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舍;D.胆、胃、大肠、小肠、膀胱、胰;E.胆、胃、大肠、小肠、膀胱、心包14.蒙医的病因学说当中,根本性的因素是指( C )A.饮食、起居和时令;B.血、黄水和虫;C.赫依、协日和巴达干;D.季节、气候和饮食;E.贪、嗔、痴15.蒙医疾病的分类中,按照病性可以分为( D )A.赫依病、协日病、巴达干病;B.血病、黄水病、虫病;C.急性病和慢性病D.热性病和寒性病;E.单纯病、合并病、聚合病16.维医的四大物质是指( A )A.火、气、水、土;B.木、火、水、土;C.土、水、气、空;D.木、火、气、空;E.火、水、气、空17.维医学把人的气质分为( A )四大单纯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保健营养2014 · 5(中)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临床护理·3032·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护理宗 吉(青海省藏医院 青海 西宁 810007)【摘 要】探讨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操作方法,饮食护理,及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要点,通过术前诊察,术中用药护理及术后的护理,提高藏医霍尔曼灸法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藏医;藏医霍尔曼;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32-01藏医霍尔曼灸法是用肉豆蔻、藏茴香、糌粑、碎石啊噶尔等合成物。
用纱布包住,放酥油汤煎后,至于后囟、百会前囟三合处。
主治因风所致之头痛、晕厥。
1适应症1.1适应症:风、津所转化之一切寒性疾病,尤其因风所致之头晕、晕厥。
1.2禁忌症:凡属胆热病、一切血病及五官孔窍、会阴脉(会阴正中两侧,男左侧脉、女右侧脉)、趾骨上阴毛间的动脉等部位均禁忌藏医霍尔曼。
1.3作用机理:借助温热性药效,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促进大脑皮质对脑、自主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整,促进血液循环,使隆等三大生理物趋于平衡的效益。
2操作方法2.1病室温湿度适宜,避免患者受凉,注意保暖。
2.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暴漏治疗部位。
2.3加热药物及陈酥油,药包温湿度适宜,温度以不烫手为宜。
将药包敷于治疗部位,并轻压。
2.4每2~3分钟加热并更换药包一次,一般为10~15分钟。
2.5密切观察药包周围皮肤,如有红肿、水泡等,应立即停止操作,避免烫伤。
3护理措施3.1霍尔曼灸前护理3.1.1准备3~4块纱布,取等量肉豆蔻、藏茴香、糌粑、碎石啊噶尔,将药物裹入3~4层纱布中,放入酥油汤中煎热。
3.1.2操作者衣帽、口罩整洁,按六步洗手法洗净双手。
3.1.3携用物至病人床旁,核对床号姓名、药物,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3.1.4病室内温湿度适宜,关闭门窗,注意保暖,避免患者受凉,取合适体位,暴露患处,必要时屏风遮挡。
3.1.5用温水洗净患处。
3.2霍尔曼灸中护理3.2.1根据放置部位,让病人取舒适体位,将煎热的药物置于穴位处。
3.2.2温度以35℃~40℃为宜。
3.2.3密切观察药包周围皮肤,如发现皮肤潮红,立即停止,避免烫伤。
3.3霍尔曼灸后护理3.3.1嘱患者术后一小时内禁饮水,如若当时饮水,将会杀伤热力,影响疗效。
3.3.2在术后穴位周围用拇指按压后,病人要活动几步,方可休息。
活动几步可以养身保健。
3.3.3注意事项:(1)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2)温度不宜过低,以防降低疗效。
4饮食指导4.1忌食辛辣刺激性、油腻饮食。
4.2在行霍尔曼灸术期间,勿食寒性食物,(如大肉、冷饮等);4.3在行霍尔曼灸术期间,勿饮浓茶烈酒;4.4在行霍尔曼灸术期间,勿洗澡。
5结论霍尔曼灸法使用简单,疗效显著,是藏医外治中使用范围较广的一种疗法。
参考文献[1] 藏医学编辑委员会编译工作小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分卷本【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 青海省卫生厅、藏医护理规范(内部资料).2001一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期妊娠行剖宫产术患者护理马 丹 张俊茹 冯 媛(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产科 陕西 西安 710032)【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剖宫产;护理【中途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3032-011 病例介绍:1.1患者女,年龄:37岁,停经33天,自测尿HCG+,自诉早孕反应明显,早孕期间,无感冒、毒物、放射性接触史,无腹痛、阴道流血史。
既往月经规律,经期4-5天,周期30天,孕4月始觉胎动,腹渐膨隆,不定期做产检。
于2012-07-31主因停经36周,下腹痛4小时急诊以“<1>.孕36周4/0RSA临产 <2>,臀位 ,<3>,前次剖宫产”入院。
患者自妊娠以来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肛门坠痛,体力好,食欲量好,睡眠好,大便正常,小便正常。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明显异常。
专科查体:宫高40cm,腹围120cm,胎方位(RSP)胎心音 150次/分,双顶径8.6cm,股骨长6.6cm,胎儿脐带绕颈1周,羊水偏多,胎盘后壁,功能Ⅱ级.1.2初步诊断:<1>.孕36周4/0,RSA临产,<2>.臀位,<3>.前次剖宫产,<4>.妊娠期糖尿病, <5>.酮症酸中毒1.3诊断依据:<1>,病史:停36周,下肢痛4h, <2>,查体,宫高40cm,腹围120cm,胎方位(RSP),胎心音150次/分,有宫缩,先漏衔接度:浮、宫颈管未展开:宫口来开,骨盆外测量27.31cm-22cm-9cm。
<3>,辅助检查:产科B超提示:胎方位(RSP),胎心音150次/分,双径顶8.5cm,股骨长6.6cm,胎儿脐带绕颈1周,羊水偏多,胎盘后壁,功能Ⅱ级,血糖28.3mmol/L。
1.4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报病危,请内分泌科会诊,给予小剂量胰岛素微泵泵入及补液治疗,行剖宫手术。
于7月31日在腰硬联合麻下行剖宫产术,患者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取原切口手术痕进腹顺利,户型撕开宫璧 约12cm,于12:34分RSA娩出一男婴,Apagar评分均为10分,吸出积血、羊水,清点纱布无误,分层常规缝合,术后血糖高,酮症酸中毒。
7月31日血气分析 PH:7.35 PO2 : 118mmol/L PCO3:31mmol/L HCO3 :-17.1mmol/L BE:-7.3mmol/L 8月1日 血气分析PH:7.41 PO2:118mmol/LPCO3:28mmol/LHCO3:-17.7mmol/LBE:-6.9mmol/L BS: 13.0mmol/L为代谢性酸中毒呼吸代偿给予补液,胰岛素1-4u/h 控制血糖,控制在8.0 以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妊娠期特发的糖尿病,在结束妊娠后,血糖一般在1周至1月左右逐渐恢复正常,但也有妊娠期糖尿病转为慢性糖尿病的可能,需要监测血糖的变化。
8月2日测血糖4.0------6.0mmol/L,胰岛素泵入1.5----2.5ml/h。
8月3日测血糖4.o------7.0mmol/L.停胰岛素泵入,改皮下胰岛素,早中晚三餐前4u,并监测晨起,三餐前五分钟,三餐后两小时,睡前血糖。
8月4日出院,出院血糖:3.9mmol/L,指导监测血糖,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2治疗 治疗原则:1快速扩容2纠正高血糖及高血酮症3治疗期间,防止低钾血症4治疗有关细菌感染2.1补液护理:合理安排液体滴注顺序,无尿或尿量过少时注意控制补钾速度及量,补碱时不宜过早、过快、过多,以防诱发脑水肿,做好24 h出入量登记,观察脱水症状改善情况,及时留取血、尿标本送检,掌握血糖、尿酮变化。
2.2胰岛素滴注的护理 注意胰岛素滴注的速度是否与医嘱相同,防止过快引发低血糖或过慢影响降糖消酮疗效,同时做好床边血糖监测,1次/ h。
由于滴注胰岛素的作用,患者可能有饥饿感,应劝阻患者自行进食,以防影响治疗效果。
2.3立即禁食,建立静脉双通道,一路用于快速补液,一路用于降糖消酮,给予小剂量短效胰岛素+生理盐水滴注,血糖降至13.9 mmol/L时,改用5%葡萄糖注射液+短效胰岛素滴注至尿酮消失再维持3~5 h,同时在有尿、非高钾情况下,全程补钾,如有碱缺乏应补碱。
及时消除诱因,鼓励患者大量饮水 。
3 护理3.1 加强基础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由于血K+随葡萄糖向细胞内转移造成细胞内转移造成低血K+,患者往往无力。
因此,因加强基础护理,按时给患者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3.2,检测血糖的变化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往往血糖很高,要求我们降低血糖,移植脂肪的分解和酮体的产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严重且变化快,护士对病情、治疗、检查及结果、护理措施等内容要及时、准确、详细、完整记录,一方面为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另一方面留下患者当时的真实资料,为今后的需要提供法律证据。
3.3 加强防护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烦躁,语言表达不清,因加强防护,防止患者坠床。
床单位加护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4 预防感染 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较慢,容易发生感染,酮症酸中毒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患者可表现为高热、尿道感染、糖尿病足。
应积极控制感染,做好口腔护理,导尿的患者每日进行尿道口擦洗,预防感染发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症是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在抢救治疗时,必须随时观察相关症状、体征的改变,尽早发现心衰、低血糖、低血钾、脑水肿等症状,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5 心理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常伴有紧张、恐惧、悲观情绪,护士应用真诚、关爱的语言,良好的沟通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悲观情绪,使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尽快缓解和控制病情。
4 讨论4.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可以预防的并发症,关键是让患者了解酮症酸中毒的原因,以引起患者的重视。
4.2 救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孕妇,护理与治疗同等重要,临床各种观察、治疗结果均通过护理反映出来,故护理对患者的痊愈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4.3 加强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增强对疾病的认识,掌握更多糖尿病的知识和防治方法,提高患者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的能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如有任何不适,及时检查。
参考文献[1]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17.[2] 卫生部医政司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文件汇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3.[3] 付晓英,张菱,付杰英,等主编.糖尿病综合管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78.[4] 唐秀芬《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 2008.8.6卷4期作者简介:马丹,女,(1983- ),汉族,陕西人,护士,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张俊茹 为通讯作者,女,(1977-),汉族,陕西人,护士长,主管护师,硕士研究生,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7年。
冯媛,女,(1981-),汉族,陕西人,护士,主管护师,本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