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二元思辨类作文写作——点赞与差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议论文二元思辨类作文写作——点赞与差评
一、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在朋友圈随手点个“赞”,给存在问题的商家以“差评”……“点赞”与“差评”在网络平台随处可见。
作为网民,有人已经习惯于“点赞”,认为“点赞”虽是举手之劳,却激励了对方,给了屏幕背后的人更多鼓励;有人毫不吝惜“差评”,认为只有实事求是,指出问题才能促进对方的提升。
“点赞”“差评”源于网络,现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写作指导一
【解析】
参考立意:
①对于社会正面现象,要积极肯定、鼓励、赞扬,传达正能量。
②对于不好的社会现象,要敢于指出、批评,促进社会进步。
③适当地表达赞许和批评,激浊扬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审题指导
审题时首先要对“点赞”和“差评”有恰当的理解,应当透过现象抓本质。
“点赞”代表着赞许、支持等;“差评”代表着不满、批评等,是消极负面的回应。
“点赞”与“差评”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恰当的点赞与差评都能带来进步。
其次,考生应当在“点赞”与“差评”中做出选择,着重论述其中一个的价值意义,或者批驳另一个的危害;也可以将“点赞”与“差评”结合起来,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材料可以分三层:在朋友圈随手点个“赞”,给存在问题的商家以“差评”“点赞”与“差评”在网络平台随处可见。
//(通过网络现象,引出主话题:“点赞”与“差评”。
)作为网民,有人已经习惯于“点赞”,认为“点赞”虽是举手之劳,却激励了对方,给了屏幕背后的人更多鼓励;有人毫不吝惜“差评”,认为只有实事求是,指出问题才能促进对方的提升。
//(通过网民的不同态度,引出作文思考:“点赞”与“差评”,孰是孰非?注意命题采用了惯用的方式,“有人……”“有人……”,对同一现象,提出两种相反的观点态度。
)“点赞”“差评”源于网络,现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
//(通过提示语,引导考生由此及彼,展开思考。
网络上的“点赞”“差评”,可以拓展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话题具有更深远的内涵。
)理解概念内涵
(1)网络上的“点赞与差评”。
朋友圈的“点赞”,好的抖音短视频“点赞”,微信聊天中的“点赞”……,是对对方的肯定、鼓励与支持。
“点赞”是举手之劳,体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当然也有人情世故成份。
“差评”更多是从服务行业的APP平台而来,买方对卖方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进行自己的评价,原本就是对商家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的监督管理。
当不当给“差评”,是不是故意“差评”无理刁难,这其中主观因素太多。
但从总体上来看,“差评”就上评价为“差”,代表着不满、批评等。
(2)生活中更多方面的“点赞与差评”。
也就是作文提示语“‘点赞’‘差评’源于网络,现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点赞与差评”的内涵由网络可以泛化,可以更加抽象。
“点赞”代表着赞同、鼓励,“差评”代表着反对、批评。
这就上升到一种处事评价态度。
从正当的思维来讲,好事、美事、乐事,充满快乐、值得庆贺、充满正能量的事,当然值得一个大大的赞;不好的事,让人不满意乃至生恶的人和事,当然给个差评。
如果仅从这个层面理解,作文倒不难写。
问题是世界是复杂的,比如,碍于情面虚假的、违心的点赞,对不正常现象的无原则的赞;对好现象的故意抹黑(差评)。
同时还要注意事物的两面性,过度点赞会让人忘乎所以,掩盖真实表述迷失自我;过度差评会让人消极对待,产生自卑之心有挫败感。
对这些现象的反思,也就验证了这次作文的“立德”育人考察目标:待人遇事,我们都要有实事求是的原则,当赞则赞,不当赞那就指出问题,加以批评;宣传正能量,反对虚假逢迎;指出问题,抨击假恶丑,激浊扬清。
(3)确立二元构思观点对立型作文构思要依据观点来确立构思,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此次作文,可以有两种构思方式。
一是“点赞”与“差评”中选取一方,二元兼顾的同时,侧重一方(或侧重“点赞”,或侧重“差评”。
)二是“点赞”与“差评”对举,平分秋色。
采取“A(点赞),B(差评),A+B(点赞+差评)”方式构思。
“点赞”与“差评”风景特别有其合理的成份,综合论述,客观公正。
但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二元思辨作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方式,有时这种上“骑墙派”恰恰是错误的,这得根据作文话题实际情况确定。
三、写作指导二
作文材料第一段分两层,第一层指出网络上存在的“点赞”和“差评”现象,第二层指出有人惯于“点赞”,有人不吝“差评”。
第二段指出“点赞”“差评”由虚拟空间延伸到现实生活。
审题时首先要对“点赞”和“差评”有恰当的理解,应当透过现象抓本质。
“点赞”代表着赞许、支持等;“差评”代表着不满、批评等,“点赞”与“差评”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恰当的点赞与差评都能带来进步。
其次,考生应当在“点赞”与“差评”中做出选择,着重论述其中一个的价值意义,或者批驳另一个的危害;也可以将“点赞”与“差评”结合起来,找到二者的平衡点。
思路点拨
材料的核心关键词“点赞”和“差评”是一组相反的概念,对于此类二元话题作文,立意的难点在于展开辩证思维,将两个相反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阐释清楚。
比较而言,“对立”关系容易辨析,比如“点赞”“差评”适用对象、范围和所起作用等均有不同。
“统一”则需要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所谓“过犹不及”,“点赞”和“差评”的统一主要体现在“度”的把握上。
行文结构上,议论文常常讲究“起承转合”,相比一元话题作文,二元话题作文对“起承转合”结构的运用形式更加灵活,变化更多。
比如“起”可以“单起”,也可以“并起”,“起”法不同,“承”“转”也因之不同。
论证方法上,二元话题作文经常采用对比论证方法,在“承”“转”的环节,实现由一元到二元的过渡。
精彩语段
1.在人生的旅途中,有很多不可预料的磨难与挫折,遇到时,要为自己点赞,而不是给自己差评。
为自己点赞,会使你跨过这一个个的栅栏;而给自己差评,就是否定自己,像困难投降了,会毁灭自己!其实,战胜这一个个的困难一点也不难,只需要我们为自己点个赞,
2.为自己点赞,会使你在挫折的面前趾高气扬,让它在你的面前败下阵来。
为自己点赞,它会激励着你在人生道路上超越自我!
3.信息时代,网络空间的“点赞”和“差评”,会产生溢出效应。
与之相类似,生活中也不乏盲目的歌功颂德和偏激的愤世嫉俗。
前者如一味媚上的官员,漠视民生疾苦,溜须拍马,粉饰太平;后者如自我标榜的“斗士”,渲染社会阴暗,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很显然,缺少了真情和理性,赞美与批评就容易变味成阿谀与诋毁,赞美的激励作用和批评的鞭策作用也随之而消失,相反还会传播负能量,贻害无穷。
4.穿行于网络时空,有人习惯于“点赞”,给“屏后人”带去鼓励,有人不吝惜“差评”,希望促进社会的提升。
依我刍尧之见:在现实生活中,吾侪当不盲于“点赞”,不吝于“差评”
5.点赞,是成人之美,是温煦的春风,是芬芳的玫瑰。
卡耐基曾道:“请不要吝惜发自内心的,不做作的赞美。
”斯言不谬。
赞美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人心,她把自卑的灵魂从深渊中拉出,赠以明亮的翅膀任其翱翔。
全国首
折翅的天使,但依然勇敢高傲地飞翔,除了自强不息,也得益于无数热心善良人士接力般的点赞。
点赞,唤醒了她的向往,温柔她的寒窗,不断激励砥砺她前行。
毋庸置疑,一次点赞、一个比心,往往能唤醒人的自信,激发其潜能,给予他者无穷的力量。
6.当然,生活中也不乏盲目的“点赞”和偏激的“差评”。
其实,无论“点赞”还是“差评”,背后均应是人们的美好期许,同样出自于爱,同样指向光明。
你若闪烁其词,世界可能更暧昧不清;你若当仁不让,世界就越接近朗朗乾坤,唯有那些不失偏颇的“点赞”和切中要害的“差评”,才能给我们的社会注入正能量。
7.当前的社交媒体平台将点赞功能放在最明显的位置,而刻意淡化负面情绪的表达。
有人认为点赞是积极表态、与人互动;也有人认为只有点赞不利于表达真实的想法。
在我看来:点赞固然可以传播正能量、增加存在感,但是只有点赞功能必然会影响真实的表达。
点赞无法代替真实。
不可否认,点赞在社交媒体中有着极大的作用。
点赞可以代表对他人的赞同和欣赏,可以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可以传播正能量。
社交平台放大点赞功能,不仅便利了人们的交往,更推动了积极乐观的态度的传播。
基本结构
分论点句(可单独成段)
阐释句(阐释观点)
事例句(叙述素材)
分析句(扣分论点分析素材)
小结句(小结本段)
四、优秀范文
“点赞”发乎情,“差评”止乎理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对社会交往的渗透,可谓无往不在。
从对面的“动口”,纸上的动笔,再到隔空的“动手”,互动方式的变化,有霄壤之别,深刻影响着人们情感态度的表达。
例如,为朋友“点赞”,给商家“差评”,都变成了“举手之劳”。
这固然无比便捷,但有时候,人际交流的效率与质量,并非正相关的联系。
当“点赞”衍生出“求赞”“点赞狂魔”,“差评”衍生出“删评”“职业差评”,就逐渐背离了网络平台设置“点赞”和“差评”功能的初衷。
“点赞”,原本是为了显示关注,给予鼓励。
但如果仅仅是浅“赞”辄止,风过无痕,甚至不及浏览,连糗事、伤心事也随手一“赞”了之。
如此,则点赞者全凭“兴之所至”,受赞者也会被“赞”得麻木乃至尴尬。
真情便这样被稀释、淡化。
温暖与关怀,似乎都集于“弹指一挥”间而白白流失。
“差评”,原本是为了提出问题,协商解决。
但如果仅仅是以“评”泄愤,吹毛求疵,甚至耍横威胁,借以谋取不当利益。
如此,则卖方以为买方无理取闹,买方以为卖方敷衍塞责。
诚实就这样被破坏、瓦解,权利与义务,都在各执一词中混成乱麻,不可开交,信用体系相互拉黑中轰然崩塌。
虚拟空间的这种“点赞”和“差评”,显然会产生溢出效应。
与之相类似,生活中也不乏盲目的歌功颂德和偏激的愤世嫉俗。
前者如一味媚上的官员,漠视民生疾苦,溜须拍马,粉饰太平;后者如自我标榜的“斗士”,渲染社会阴暗,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很显然,缺少了真情和理性,赞美与批评就容易变味成阿谀与诋毁,赞美的激励作用和批评的鞭策作用也随之而消失,相反还会传播负能量,贻害无穷。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在合乎情理的基础上,重塑赞美的纯粹性和批评的严肃性。
出自真心的赞美和源于理性的批评,是改变世界的两种力量,一柔一刚,一以褒扬,一以警醒。
理想状态下,应该刚柔兼济,方能形成最大合力。
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耳朵也不例外,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人人都喜欢“良言”而讨厌“恶语”,造成现实环境下赞美者众而批评者寡。
殊不知,赞美未必都是“良言”,也可能是“巧言惑耳”;批评也并非都是“恶语”,也可能是“忠言逆耳”。
总之,赞美和批评,无论听者还是说者,都应学会揆情度理。
同时,要使赞美和批评的力量得到充分发挥,还有赖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舆论氛围,尤其是对理性批评的倾听和宽容。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法国作家博马舍的这句话,可作为每个人正确面对赞美和批评的座右铭。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生逢斯世,我辈青年在专注学业之余,亦当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情。
既读“圣贤书”,亦闻“窗外事”,让我们在参与实践和讨论时政的过程中,永远保持独立的思考,“点赞”发乎情,“差评”止乎理,做一名合格的赞美者和批评者,为社会文明的进步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点赞如春风,差评似明镜
作为数字原住民的我们,日常社交中,几乎都患上了“小红点必消强迫症”,对朋友圈里的最新动态频频点赞。
点赞是力挺,是一种善意,一种祝福;而在购物、进餐后,面对商家的回访和测评,我们往往很少给出差评。
其实,无论是日常消费,还是为人处世,我们既要为他人不吝点赞,也要敢于实事求是地给出差评。
点赞,是成人之美,是温煦的春风,是芬芳的玫瑰。
对于他人生活中的小确幸,实现的小目标,我们以举手之劳,随手点赞,仿佛温煦的春风,使人暖意融融;仿佛芬芳的玫瑰,赠人玫瑰,也使自己暗香盈袖。
高位截肢的“板凳男孩”方宇翔,日常生活中须仰视他人,但精神上,却可以俯视常人;全国首位视障硕士董丽娜,眼前是无尽的黑暗,但内心却是一片敞亮皎洁……他们是折翅的天使,但依然勇敢高傲地飞翔,除了自强不息,也得益于无数热心善良人士接力般的点赞。
点赞,唤醒他们的向往,温柔他们的寒窗,不断激励砥砺他们前行。
“五个一百”、“感动中国”等评选……每一则视频、每一则暖闻,无数网友会对嘉言懿行的点赞,汇集成正能量的清流,熔铸为他们佩戴的闪亮勋章,使人见贤思齐,崇德向善。
古人云“好话一句三冬暖”,泰戈尔也说“使鹅暖石圆润的,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古今中外不殊。
一次点赞、一颗爱心、一个比心,往往能唤醒自信,激发潜能,给予无穷的力量。
差评,不是成人之恶,而是高悬的明镜,是苦口的良药。
齐威王从谏如流,下令“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因为他深知,百姓越是给出差评,越见其危言危行,对君王、对国家爱之太恩,才会忧之太切。
差评中,往往有美芹之献,可能一言可以兴邦。
直面正视差评,及时止损,近悦远服,百姓最终“无可进者”,一律点赞齐国政治清明;反之,周厉王听不得百姓的差评,钳制言论,使得百姓只能道路以目,殊不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百姓的差评,最终汇聚成愤怒的洪流,颠覆独夫民贼的孤舟。
由此可见,实事求是的差评,并非与人为敌,并非泼冷水。
差评,俨然生活中的诤友,照见瑕疵的明镜。
面对差评,我们应闻过则喜,而非文过饰非。
点赞如春风,差评似明镜;点赞暖人,差评警人:一刚一柔,都能给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誉(点赞)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毁(差评)满天下,未必不是伟人。
因此,我们须审慎理性对待,不为廉价泛滥的点赞“捧杀”,不为尖利刺耳的差评“棒杀”。
“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始终心如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
让点赞与差评应理性
朋友圈里、购物平台随手点赞,似乎成了不少人的习惯。
晒美食、晒娃、晒幸福,我们习惯于伸出向上的拇指,以成人之美。
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面对朋友的吐槽,还没有仔细阅读,我们就随手点赞,让人情何以堪?面对物不所值的网购和服务,在接受回访和评价时,我们也心不甘情不愿地选择点赞。
为何人们习惯于不假思索地廉价点赞呢?一是源于人们与人为善的心理,和积久而成的“多种花,少栽刺”的处世原则;二是盲目从众的心理,大多数
人都选择点赞,所以就附议,也就形成了这种“中国式点赞”。
如若自己一个人给出差评,难免会成为众矢之的,别人会笑太较真,商家可能会不依不……
因此,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也忍气吞声,正如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给出点赞。
点赞,俨然无声的微笑,仿佛是这个世界左右逢源的通行证,随手点赞的人,往往人缘好,朋友圈越来越大。
但,生活中很多时候,除了真心祝福、由衷赞美之外,也要适时学会说“不”,敢于给出差评。
莫言说过,当众人都哭,要允许有人不哭。
在网络表情包中,差评是一个向下的拇指,但深思熟虑后的差评,比起不假思索的向上的拇指,更具有向上的
力量。
敢于给出差评,于自己而言,多少也体现了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
对他人而言,实事求是的给出差评,指出问题,砥砺对方,无疑是向上的力量。
你看,弟子和老师聊理想,一向温文尔雅的孔子,既不吝点赞,也不惮于差评。
对子路粗疏鲁莽的言辞,孔子哂之,用表情给出了差评;而曾皙言志,描绘出礼乐大同的动人图景,孔子击节点赞。
孔子也多次盛赞安贫乐道的颜回,而对白天睡大觉的宰予,也毫不客气,给出了大大的差评,“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同样对弟子,孔子因材施教,理性点赞,也理性差评,是为师的素养,也是
忠耿人格的外化。
给出差评,是善意的提醒,有着“响鼓需重锤”的良苦用心,"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铸颜雕宰之意。
敢于给出差评,于社会而言,更是向.上的力量。
面对欺骗消费者的假冒伪劣商品,就应毫不吝惜差评。
学会差评,不仅是硬核维权,更是现代公民意识的苏醒。
面对商家无良行为,仅仅呼吁流淌“道德的血液”,无异于与虎谋皮;而勇敢地给出差评,才能使奸商市侩始有所惧,才能让公序良俗站稳阵脚。
不必说“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也不必吟哦那段震惊世人的犹太人墓志铭“当纳粹来抓我的时候”,面对商家欺诈,违心地给出点赞,是对假丑恶的纵容,真善美也会逐渐被贬抑。
因此,我们须运用脑髓,自己来评。
你若闪烁其词,世界可能更暧昧不清;你若当仁不让,世界就越接近朗朗乾坤。
不盲于“点赞”,不吝于“差评”
穿行于网络时空,有人习惯于“点赞”,给“屏后人”带去鼓励,有人不吝惜“差评”,希望促进社会的提升。
依我刍尧之见:在现实生活中,吾侪当不盲于“点赞”,不吝于“差评”。
是的,我们恰逢网络大时代,人人都持有一个麦克风,如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无疑便成了这一时代的重要课题。
其实,“点赞”与“差评”,为一体之两面,犹如硬币的图案与币值——发自内心的点赞,是一种善意,一种祝福;实事求是的差评,俨然生活中的诤友,是照见瑕疵的明镜。
点赞,是成人之美,是温煦的春风,是芬芳的玫瑰。
卡耐基曾道:“请不要吝惜发自内心的,不做作的赞美。
”斯言不谬。
赞美犹如一缕阳光,照亮人心,她把自卑的灵魂从深渊中拉出,赠以明亮的翅膀任其翱翔。
全国首位视障硕士董丽娜,眼前是无尽的黑暗,但内心却是一片敞亮皎洁……她是折翅的天使,但依然勇敢高傲地飞翔,除了自强不息,也得益于无数热心善良人士接力般的点赞。
点赞,唤醒了她的向往,温柔她的寒窗,不断激励砥砺她前行。
毋庸置疑,一次点赞、一个比心,往往能唤醒人的自信,激发其潜能,给予他者无穷的力量。
差评,不是成人之恶,而是高悬的明镜,是醒世的良药。
君且看,鲁迅出于对国人麻木之心的沉痛,弃医从文,以笔为剑,用严厉的语言,痛斥人心,批评时政之腐败,世道之不正;巴金老人晚年之时,以深邃的思想,锋利的言辞编织《随想灵》回忆往昔,批判中国发展途中的错误,给后人以明鉴。
他们一次次对社会的“差评”,有如《麦克白》中经典的敲打声,是来自正途和光明的呼唤,将人们引向更光明的坦途。
其实,光辉的时代从不缺歌颂者,更缺敲钟人。
深渊安逸,悬崖长久。
为此,当今时代,我们亦需要鲁迅巴金者直面人生的“差评”!
当然,生活中也不乏盲目的“点赞”和偏激的“差评”。
其实,无论“点赞”还是“差评”,背后均应是人们的美好期许,同样出自于爱,同样指向光明。
你若闪烁其词,世界可能更暧昧不清;你若当仁不让,世界就越接近朗朗乾坤——唯有那些不失偏颇的“点赞”和切中要害的“差评”,才能给我们的社会注入正能量。
“举善不以窅窅,拾过不以冥冥”。
吾侪当不盲于“点赞”,不吝于“差评”,当赞美时毫不吝惜,当批评时一针见血。
让我们“点赞”发乎情,“差评”止乎理,做一名合格的赞美者和批评者,去共建美好网络时代,使朝霞满天,化紫气东来!
点赞见真情差评显责任
朋友圈内点赞与差评随处可见,有人习惯点赞,认为行举手之劳亦可激励对方,带来更多温暖;有人习惯差评,认为是实事求,能使之提升,促其进步。
这些皆是纷繁世界人心暖意,温暖人心。
点赞,是真情,照亮他人,温暖自己。
虽是举手之劳,却激励了他人,也带来了无尽的力量。
君可见,“当代鲁班”阿木爷爷,一把木凳,百万粉丝。
以抖音视频形式向大众呈现古老的木榫卯技术,受到众多网友点赞。
这不仅仅是对他技艺的赞美和对他的鼓励,更是向世界诠释了大国工匠的精神,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君可见,中国政府严厉抵制日本排放核污水事件,事后举国沸腾,民众积极响应并支持政府,点赞其做法。
正是民众的点赞,向世界呈现了大国底气。
君可见,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对冲在前线的医护人员、外卖员、警察等献上敬辞,为他们点赞。
这是一种鼓励和认可,更是一种致敬和颂扬。
可见,真诚的点赞,能照亮他人,温暖人心。
差评,是责任,实事求是,更进佳境。
“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法国作家博马金如是说。
古有魏征,直言进谏,敢于差评,以家国为重,尽忠臣之责,唐太宗虚心纳谏,造就开元盛世,成为一代明君。
今有每年的央视3.15晚会曝光行业黑幕,督促行业整改,维护消费者权益,无疑是用差评来促使商家反思,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营造一个诚信、有序的消费环境。
可见,差评可以是忠言,可以是责任。
所以,理性的差评能针砭时弊,清风正气,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尽一份力。
当然不是所有的点赞和差评都值得认可。
过度的点赞会使人盲目自大,走进迷途;盲目的差评让人自我怀疑,陷入困境。
“口红一哥”李佳琦直播带货因“一只眉笔哪里贵了?”推上热搜,被央视“差评”。
糖水爷爷无端被贴上恶意标签,使朴实的老人深感无奈与伤心而悲伤收摊。
所以,我们应真诚点赞,理性差评。
生活中既有“点赞”,又有“差评”,点赞激励心志,差评促进提高。
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要取之为己用,才能更进一步。
点赞见真情,差评显责任。
点赞如玫瑰,差评如利剑
“点赞”与“差评”源于网络,延伸到生活中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含义;懂得点赞与差评的内涵,从中探寻立足于世的人生智慧。
在点赞与差评中学会明辨是非、独立自主的思考,悟得待人接物、立身处世的方式。
点赞是玫瑰,满盈芬芳。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浏览朋友圈、微博时,你是否会给那些分享工作、学习和认真生活的人点赞?随手点赞如和煦春风给予他们温暖和鼓励,而我们也能感受到那份积极对待人生的态度。
从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到守护疆土的边防战士,再到潜心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无数网友的点赞是他们坚持的理由,也给他们不忘初心、笃行不怠的动力。
点赞似夏日习习清风,冬日融融暖阳,但也可能是春日滚滚惊雷,秋日倾盆骤雨。
方仲永不正是典型的例子吗?他受到太多夸赞,不乏有盲目称赞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