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越式跳高》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是《体育与健康》七年级教材,“健康第一”和“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终身体育的潜意识,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为学生提供较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体验主动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乐趣。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跨越式跳高,本课的主要教学任务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姿势,怎样跳才能跳过更高的高度;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会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助跑3~5步起跳,及两腿依次过杆的技术动作。
2.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探究力、表现力、创新力,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和弹跳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合作。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动作衔接,难点是过杆动作。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跳跃能力,并善于模仿,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对跳高项目较有兴趣,这对实现教学目标极为有利。
但学生理性思维不是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太稳定,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能力差,容易出现伤害事故。
因此要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七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我用游戏引入,引导探索,教师点拨示范,师生共同评价的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则通过观察教师示范,尝试探索,实践体验,小组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
这样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始终以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情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能有效地革除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练的传统教法的憋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表现力和创新力。
教法:讲解法、示范法、激励法、练习法、游戏法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四个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1.开始部分:集合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任务和要求。
2.准备部分:首先采用行进间徒手操结合游戏“抢占堡垒”进行热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进行简单的原地摆腿和交替摆腿练习,为基本部分的教学打下基础,同时也能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3.基本部分:这部分是课的核心,整个过程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主动积极的学练。
①学生自主练习,尝试不同的跨越障碍的方法,并让跳得好的学生进行展示,逐步引入跨越式跳高动作;
②教师讲解示范,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如何才能跳得更高?跨越式跳高分为哪几个阶段?
③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个别纠正和集体纠正),让学生在纠正错误动作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技术和技能,并且经过反复练习强化动作;
④分层练习,设置不同高度,让学生自行选择,当学生在一个高度上连续跳过几次后,可以去挑战更高的高度,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运动愉快感。
⑤小组展示:各小组选出1—2名学生代表各小组进行跨越式跳高展示,教师进行积极评价。
⑥兴趣提升、巩固提高:游戏“大渔网”,要求学生在跑动中越过移动的不断升高的横竹竿,让学习兴趣延伸,同时巩固本课所学动
作。
4.结束部分:运用音乐结合肢体放松和意念放松,让学生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最后进行教学小结,对本课的练习效果进行讲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将体育课中的不惧困难、勇于挑战、合作探究的精神带到学习中、生活中。
说场地器材
四、教学预计:整体练习密度为38%—42%,平均心率125次/分左右,最高心率为135次/分,在游戏“大渔网”时达到最高,平均负荷为60%。
五、这节课所用场地器材为:大体操垫4块,小体操垫21块,跳绳4根,长竹竿1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