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册优质教学计划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共 134 页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学学科科::;;任课班级任课班级::;;任课教师任课教师::;;年年月月日日第 2 页共 134 页 018 8 - - 019 9 学年度第学年度第二二学期教学进度表学期教学进度表科目科目语文语文教学教学班级班级八年级八年级教科书名教科书名称及册数称及册数((年审定)年审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每周每周节数节数节节总授课总授课节数节数节节时间时间单元单元教教学学内内容容计划计划节数节数实授实授节数节数出出入入原原因因第第 1 1 2 2 3 3 周周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1 1 社戏社戏 2 2 回延安回延安 3 3 安塞腰鼓安塞腰鼓 4 4 灯笼灯笼写作:学习仿写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口语交际:应对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第第 4 4 5 5 6 6 周周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5 5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 6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7 7 大雁归来大雁归来 8 8 时间的脚印时间的脚印写作:说明的顺序写作:说明的顺序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第第 7 7 8 8 9 9 周周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9 9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1010 小石潭记小石潭记 1111 刻舟记刻舟记 1212 诗经二首诗经二首写作:学写读后感写作:学写读后感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名著导读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课外古诗词诵读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第第 1010 周周期中复期中复习习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期中复习及期中考试 9 9 第 3 页共 134 页 018 8- - 019 9 学年度第学年度第二二学期教学进度表学期教学进度表科目科目语文语文教学教学班级班级八年级八年级教科书教科书名称及名称及册数册数((年审定)年审定)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每周每周节数节数节节总授课总授课节数节数节节时间时间单元单元教教学学内内容容计划计划节数节数实授实授节数节数出出入入原原因因第第 1111 1212 1313 周周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活动探究活动探究任务一:学习演讲词任务一:学习演讲词 1313 最后一次演讲最后一次演讲 14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515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16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任务二:撰写演讲稿任务二:撰写演讲稿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第第 1414 1515 1616 周周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1717 壶口瀑布壶口瀑布 1818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1919 登勃朗峰登勃朗峰 2020 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滴水经过丽江写作:学写游记写作:学写游记口语交际:即时讲话口语交际:即时讲话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第第 1717 1818 1919 周周第六单元第六单元 2121 壶口瀑布壶口瀑布 2222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 2323 登勃朗峰登勃朗峰 2424 一滴水经过丽江一滴水经过丽江写作:学写游记写作:学写游记口语交际:即时讲话口语交际:即时讲话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第第 2020 周周期末复习期末复习期末复习及考试期末复习及考试 9 9 第 4 页共 134 页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语文从整体上看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知识不扎实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识拼音;有些同学古诗会背但不会写,或写不正确;至于改病句做过练过考过再考还是做不正确。

基础知识不扎实,导致学生在做相关内容的选择题时错误率高。

(2)、阅读能力不强阅读短文,许多学生不能从文中提取正确信息,学生的语言的概括能力不强,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至于赏析句子,只有少数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教给的方法进行答题。

(3)、作文水平不高从作文批改的情况来看,较多学生作文的字数不足,文章的段落少,语句不够通顺,中心不明确,有的同学作文只是从阅读短文中抄些内容,甚至个别同学一个字也不写,写作态度极差。

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作为教者要强化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教学,使本年级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所提高。

改变态度,关爱学生。

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情感的交流是我们工作的突破口,用情感到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

我们
的策略是:扶特---促中---培优,通过个别辅导和分散培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扶特培优,具体做好四个字:细,从细节、小事入手。

盯,盯紧特殊学生,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

帮,建立帮扶制度,建立课后辅导机制。

活,开展竞赛,开展活动。

因材施教,分层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优秀生和特殊生,也要关注中等生和下等生,努力提高整体成绩。

2·第5 页共 134 页春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1 1 社社戏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

整体把握故事情节。

2.学习理解小说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以及描写和表达方法。

3.探究文中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2.领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3.了解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

4.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解题导入一、解题导入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

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 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

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同学们,你们看过社戏吗?好看吗?你们喜欢吗?如果你看过,那就请你把最有趣的情形展示出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假如你没看过,那我们今天就和鲁迅先生一起去看看他笔下的社戏是什么样的,是否也能引起你们对看社戏的向往。

(分别请学生谈谈有关社戏的课外体验,自然导入介绍作家作品及对?社戏?的补充介绍。

)二、整体感知课文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或学生分读课文,提出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2)圈出读音有困难的字、词;(3)初步理出文章的大致结构。

2.为生疏字注音(根据?词语手册?等实际情况作增删),扫清文字障碍。

宕 dàng 沁 qìn 头昏脑眩.xuàn 惮 dàn 踱 du? 棹 zhào 归省.xǐng 行.háng 辈撺掇..cuān du ō凫.fú水撮 cuō桕 jiù楫 jí旺相.xiàng 3.学生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先小组讨论再进行全班交流)三、研讨结构,把握情节:三、研讨结构,把握情节: 1.学生讨论课文的段落结构并复述各部分的大意。

第一部分:十年间两次看京戏的回忆。

第 6 页共 134 页(1)第一次看京戏的情形。

(至?不由的毛骨悚然的走出了?)(2)第二次看京戏的情形。

(至?我后无回路,自然挤而又挤,终于出了大门?)第二部分:平桥村随母归省的生活。

(1)随母归省的时间地点缘由和平桥村的环境,突出平桥村是我的乐土。

(2)交代乡间生活的小朋友的情况(热情、好客)和关系(平等)。

(3)写平桥村的乐事(钓虾、放牛)。

第三部分:在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1)看社戏前的波折。

(2)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3)在赵庄看社戏。

(4)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第四部分:看社戏后的余波。

四、研讨课文第一、二部分:四、研讨课文第一、二部分: 1.文章的重点是写看?社戏?,为什么用很大篇幅写在北京戏园里看京戏的情景?是否是多余之笔?(1)找出两次看京戏时的场面和人物描写的句子。

(2)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意在用看京戏的令人生厌反衬社戏的令人神往。

欲扬先抑,增强小说的表现力。

比如:戏院里的场面是那样的嘈杂、混乱、龌龊,这恰好与看社戏时和谐、清新的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在戏院里向坐在近旁的胖绅士请教,对方?很看不起似的斜瞥了我一眼?,态度是那样的冷漠、傲慢,这恰好又与看社戏时小朋友们的互相友爱形成鲜明的对照;看京戏和看社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京城生活和江南水乡生活的不同,显然,作者的感情是倾向于后者的。

2.为什么作者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乐?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后讨论。

)明确:(1)民风淳朴、乡民善良的乡村,对一个在封建家庭中生长、受各种规矩束缚的孩子来说,确实是自由快乐的天堂。

?我?作为客人,在这里?得到优待?,钓到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小伙伴们对?我?体贴照顾的无微不至,在?看社戏?一节中这种友爱和照顾表现得淋漓尽致。

(2)也因为在这里,?我?可以免念那些陈腐无用的经书,而且也没有那么多规矩可循,即使?打了太公?,全村?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对自幼就压抑在封建道德秩序中的?我?而言,
这样的自由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享受。

(3)更加重要的是,在农村可以亲近大自然, ?掘蚯蚓?、 ?钓虾?、 ?放牛?,相对城镇宅院中那种苍白无味的生活而言,无疑是新鲜有趣、极具魅力。

因此,?我?对这样的?乐土?、这样的童年往事,?一直到现在?,也念念不忘。

第7 页共 134 页五、小结。

五、小结。

1.教师再次强调有关鲁迅的重点介绍、课文的结构安排意图。

2.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与体会,提出质疑。

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 1.抄词(见《词语手册》)各三遍。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表现景美情美故事美的句子(至少三句),并分别说说美在哪里。

3.思考课后?阅读练习·探究?三、四题。

第二课时一、研讨课文第三、四部分:一、研讨课文第三、四部分:讲析上节课的作业第 2 题,在学生分组探讨的基础上,全班讨论。

(一)找出文中的景美、情美、故事美,并举例说明。

1.景美:(突出去看戏的途中景色和归航途中的景色,可以从写的不同角度去分析。

)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船行的?潺潺?声,孩子们的笑声,横笛的?婉转,悠扬?;此外,如?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表现船行之快,用远山来陪衬;直接描写船,?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2.情美:(这一内容较多,主要是孩子们的热情好客无私聪慧等品质。

)如?伴我来游戏?,?虾照例是归我吃?,?我们是朋友,即使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起‘犯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