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兽医”的猪蓝耳病治疗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提示:
30多岁的封书华讲起生猪免疫,滔滔不绝,俨然一个科班出身的老兽医。

事实上,封书华的职业身份是一家猪饲料企业在惠民县的经销商,还是一个生猪养殖户。

在一家养猪场,工作人员正在添加饲料。

30多岁的封书华讲起生猪免疫,滔滔不绝,俨然一个科班出身的老兽医。

事实上,封书华的职业身份是一家猪饲料企业在惠民县的经销商,还是一个生猪养殖户。

在去年9月猪蓝耳病掠过惠民的时候,封书华凭着多年与猪打交道积累的经验,对上万头生猪进行了实验性免费治疗,为当地养猪户挽回了很大一部分经济损失。

猪蓝耳病来袭
在惠民县200多个生猪养殖专业户中,封书华的养猪规模只能算中等,但是,他的生猪免疫技术却高人一筹。

养殖业户要懂得什么时候为牲畜免疫——这是封书华的信条。

自从1999年开始养猪,每年夏季高温到来之前,封书华都主动到乡镇兽医站索取预防猪瘟和口蹄疫的疫苗,自己给生猪注射免疫。

封书华说,穷乡僻壤的地方,等着政府部门上门免疫不现实。

在免疫过程中,他掌握了一套生猪免疫规律。

“2003年之前,生猪免疫主要以预防为主,每年夏季来临前,注射一次一年就无后顾之忧了。

”封书华说,进入2006年后,猪病好象一下子多了起来,让养猪户猝不及防。

封书华告诉记者,过去遇到的一些疫病都是常见病,能治愈,死亡率低。

但是在去年上半年,一场“无名高热病”疫情,让经验丰富的封书华也闻所未闻,格外震惊。

去年上半年此病在南方一些生猪养殖基地首次出现时,国家组织专家调查和实验室诊断,才明确“无名高热病”是由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是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

第一次从南方的收猪贩子口中听到这个消息时,封书华急忙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多年的养猪经验告诉他,一旦生猪染上此病,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防患于未然,封书华开始给自己养的猪喂些中草药,增加生猪的免疫能力,同时告知其他养猪户注意防护。

去年9月的一天,当封书华接到惠民县城关镇养猪户老李的求救电话时,他感到事情躲不过去了。

老李说,他养的230多头猪“集体绝食”。

封书华急忙赶过去,眼前的景象让他大为震惊:原本一百五六十斤重的育肥猪,消瘦得只剩下五六十斤重。

老李告诉封书华,半月前加工的500公斤饲料,230头猪15天也没吃完。

“开始吃的少,到后来干脆什么也不吃了。

”封书华知道,500公斤饲料仅是230头猪一天的食用量,半个月吃不了,这些猪没饿死就算命大。

封书华给病猪测量了体温,温度超过41℃以上(正常为38℃-39℃)。

进一步检测还发现,病猪耳朵发红,呈咳嗽、气喘等呼吸道感染症状。

“从症状看,大概是猪蓝耳病。

”封书华告诉记者,与老李家的病猪症状相同,另一个养殖大户的2000多头猪也开始“集体绝食”。

此后一周时间内,方圆几十公里内出现类似疫病。

实验性治疗
对于变异性猪蓝耳病疫情,当时不仅封书华没有把握治愈,专业机构也才刚刚紧急启动此项研究,根本没有特效治疗药物。

封书华向各级兽医部门咨询,得到的答复都是“没办法”。

无奈之下,封书华买来剂量为50ml的“东方剑2号”与160万单位的“混感头孢”,将二者混配后,给病猪一一注射。

一连注射了3天,封书华发现,药性只在重量不到30公斤重的仔猪身上有效,而超过30公斤的病猪,对药物基本不敏感。

一些生猪开始抽搐、后躯无力、不能站立,不久倒地而亡。

老李家直接经济损失3万多元。

销毁病死猪那天,老李和媳妇不忍目睹,躲在屋里哭泣。

封书华很有挫败感。

他不相信,面对这样的事情人们只能束手无策。

回到家里,封书华发现自己喂养的几头母猪出现不思进食、呼吸困难等症状。

他立即买来板兰根、连翘VC等七味中药,与多西环素、碳酸氢钠混合后,掺杂在饲料中,依此配方,连续喂养了5天。

奇迹终于出现了。

4头母猪征状逐渐消失,进食量大增,萎靡的情绪开始高涨。

封书华就此得出结论:他的中药配方对初患猪蓝耳病的母猪有效,也就是说,如果治疗机会把握的好,疫情能够控制。

封书华迅速向养猪专业户散发他的中药配方。

调查显示,用了该配方的养猪场,病死猪大大减少,存活量逐步提升。

封书华的中药药方因此传遍周遭地区。

重建生猪养殖信心
农业部在全国监控600多个疫情点,惠民县是其中之一。

一位兽医专家说,由于救治及时,猪蓝耳病不仅没在惠民地区爆发,而且还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传播,实在是个奇迹。

据记者初步调查,猪蓝耳病在惠民出现之际,封书华无偿为上万头生猪提供了中药配剂,为当地养殖户减少损失近百万元。

惠民县城关镇养猪户老李告诉记者,许多养猪户亲眼看到了猪蓝耳病造成的生猪死亡,至今心有余悸。

惠民县周围能够遏止得了猪蓝耳病蔓延,对养猪户的信心是个极大激励,“以后什么病也就不怕了”。

由于生猪存栏数大量减少,今年,生猪收购价格比往年高了一倍,每斤高达7.5元-8元。

老李告诉记者,存活下来的生猪卖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价钱,从总账看,损失不算大。

事实上,没有遭受猪蓝耳病侵袭的生猪养殖户,今年的行情好得更是难以想象。

以封书华为例,6月份出栏的150头生猪,每头净赚700元。

封书华告诉记者,只要防疫跟上了,目前的生猪价格好的就像“养黄金”。

由于生猪价格高,惠民县养猪业户的饲养热情十分高涨。

目前,一头15公斤左右的仔猪,当地的市场价格已达600元。

封书华认为,这是养猪户恢复饲养信心的具体体现。

为了重塑生猪养殖户的信心,国家已采取诸多措施,将新研制的疫苗迅速投放疫病重灾区。

据农业部的信息,今年7月以来,全国疫情县次、疫点数、死亡数、扑杀数都呈下降趋势。

而在我省,有关部门一方面严控疫情出现,一方面拨款1500万元补贴新购能繁母猪的农户,同时,启动生猪政策性保险试点,全面重振养猪信心。

封书华说,按照养殖周期,到年底前,惠民县就能达到5万头的历史平均存栏量,出栏头数将恢复到正常水平。

■新闻链接
26个省份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扑杀生猪17.5万头疫情已得到初步遏制
据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农业部新闻发言人薛亮23日表示,我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国疫情已得到初步遏制。

目前发生的所有疫情均被有效控制在疫点上,没有扩散蔓延。

截至8月22日,全国共有发病省份26个,共有病猪25.7万头,病死6.8万头,扑
杀17.5万头。

根据农业部统计,猪蓝耳病在长江流域的疫情相对较重,疫点比较多,截至23日上午,全国共有826个疫点。

疫情发生后,国家及时确定实施以免疫和扑杀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并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进行强制免疫。

截至22日,全国共免疫生猪1亿多头,对有效控制重点地区和重点猪群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薛亮介绍,农业部已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纳入疫情快报范围。

一旦发现可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要求各地迅速核实,及时确诊。

农业部也将疫情通过网络及时通报到县一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

同时还加大了生猪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力度,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发现疫情,消除疫情隐患。

薛亮说,农业部门加强了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强化生猪调运、交易和屠宰等环节的执法监督工作,强化免疫标识管理,严格对病死猪采取“四不一处理”的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疫区生猪限制移动,严禁运输、加工、经营病死猪及其产品,坚决防止疫情跨区域扩散蔓延。

同时,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防控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和应急工作程序,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确保一旦发生疫情,做到有效反应、及时应对,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截至22日,农业部共派出93个督查组和专家组,共251人次,指导各地防控工作。

中国养猪信息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