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情感态度在教学之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情感态度在教学之中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情感态度是中学生数学学习精神的
重要支柱。

在实际教学中,情感态度目标往往受认知目标的冲击 而流于形式。

认知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
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大的差异! 很小的差异就是所具 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巨大的差异就是成功与失败。

所 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着情感态度和认识学习数学学科的价值 倾向。

、教师积极的情感态度是推手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学本身具有无穷的美妙, 认为数学 枯燥、没有艺术性,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我作为数学教师, 蕴含的情商因素,展现数学符号、公式的抽象美,数学比例的协 调美,数学语言的逻辑美,数学方法的技巧美,数学形体的对称
美,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魅力诱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诚恳宽容的的胸怀,主动接近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 爱好、喜怒哀乐,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

我以积极的敬业精 神、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影响学生、推动学生在学习上不断取
得进步。

“数学教师的金科玉律是教师对数学浓厚的兴趣, 教师讨厌数学,学生便毫无例外地讨厌数学。

”这句名言深刻揭 示了教师对数学的情感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 的情感态度。

因此,数学课堂也应富于生命激情、人性化和生活 化,才能将积极的情感态度传递给学生,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正确 情感态度。

二、用美的情感催生学生的学习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

在教学中, 既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培养, 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 展。

英国数理学家罗素曾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对待它,不但拥 有真理,而且也有责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
我敞开 如果
具有至高无上的美。

”人们常说:有目标像百米赛跑,无目标像沙滩散步。

在教学上,我用美的情感催生学习目标。

我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让学生去发现数学的影。

如:在学习了“三角形
的相似”后,我布置给学生一份特别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放学后
观察一角的街景,从中去发现一些熟悉的数学图形,并让学生归纳:有哪些图形是相似的?又如:在《轴对称变换》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自由发言,讲讲在美丽的校园里,哪些叶子是轴对称图形,哪些是中心对称图形,教室里有哪些也是对称的图形,让学生真真实实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之美。

再如:在学习《圆的基本知识》时,我把圆同描写太阳和月亮的优美诗句、声音与色彩
以及数学史上对圆的美学认知的发展历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还利
用网络搜集将生活中的圆展示出来,女口:当小雨滴落在双龙湖面上荡起的涟漪,那种震撼的美,学生屏息凝神,看呆了,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的美。

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不感兴趣?新课程提
出的情感目标也就落实在“此时无声胜有声”中。

美是艺术的一种追求,也是数学中种公认的评价标准。

须让学生在鉴赏中发现数学是美的。

达芬奇说:“黄金分割是美的原则,一切符合黄金分割值的图形都是最美的图形。

”所以, 我在讲授“黄金分割”的知识点时,跟同学们讲:“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体形是否标准?你们回家用尺量一下自己上下身的值,计算出它们的比值,明天学习黄金分割了之后,便可以得到答案。

”同学们被这一“黄金分割”所吸引,主动积极地去预习这一节课,真正达到了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目的。

在讲应用题时,我用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使学生感
受到数学中这富有秩序的设置和乘法的美,从而使美的情感得到升华,促进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和发展。

有人说:“学习犹如一架梯子,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它只是让人们的脚放上一段时间,以便让另外一只脚能够再往上登。

”因此,学生只要对数学学习有积极的情感,就能保持数学学习的动力。

我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情绪,随时调控教学节奏,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建立起积极的学习情感态度,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充满信心。

三、用积极情感态度夯实学生自信心
“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
盛。

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自信心是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成分。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人人都能
学好数学,人人都能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也就是说,数学
教学要关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美国马尔腾有句名言:“你的成就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自信心的大小。

”爱迪生在回答别人他成功的秘诀时常说:“很简单,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灰心丧气。

”所以,在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学生
自信的培养,用积极的情感态度夯实学生的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相信自己能学好数学,在学习中能得到成功。

四、用爱的情感态度关注“学困生”的成长
学生需要教师的尊重,更需要教师的赏识。

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捕捉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给予鼓励,切忌用主观的喜好来判断学生,而要学会“蹲下来看孩子”。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不但能调整学生认知行为,
而且在情感上也能产生积极的效果。

“无爱则无教育。

”学困生就象受伤的花朵,更需要教师格外的扶持和关心、爱护。

如果教师对他们冷淡训斥、歧视甚至放弃,只能促使受伤的花朵过早枯萎和夭折。

相反,教师如果信任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会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爱护和尊重,自信心、自尊心和热情便会油然而生,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积极的人视挫折为成功的踏脚石,并将挫折转化为机会;消极的人视挫折为成功的绊脚石,任机会悄悄溜走。

教师还应该创造条件,使学困生有机会表现自己,使他们在“表扬一努力一成功一自信一再努力一取得更大的成功”的情感态度发展变化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

”因此,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参与、克服困难、质疑、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列为“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具体目标。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学情感态度的“主阵地”。

面对新课改的挑战,我们应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以自己对数学最真诚的热爱、最睿智的领悟、最诗意的诠释引领学生走进美丽的数学王国,培养学生的数学审美能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美好的情感,让学生都欣赏并发现“数学美”;并用数学的“美”提升学生心灵美,规范学生行为美,滋养学生道德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