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同步练习: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B.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C.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
D.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2.人民解放战争时期,指挥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鲁西南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的是()
A.刘伯承、邓小平
B.陈毅、粟裕
C.彭德怀、徐向前
D.陈赓、谢富治
3.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其中解放了东北全境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5.“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让敌人屈服),为古往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

在解放战争中,下列哪一城市的解放体现了这一“上策”?()
A.沈阳B.徐州C.北平D.南京
6.下列关于三大战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7. 邓小平曾说:“这无疑是一次伟大的胜利,这胜利表示了敌人在长江以南的一支最大的组织力量的覆灭。

”这里“伟大的胜利”是指()
A.辽沈战役的胜利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平津战役的胜利
D.渡江战役的胜利
8.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

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1948年,解放军兵力已经发展到280万
B.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将战争引入国统区
C.淮海战役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
D.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
9.读图,回答问题。

图A三大战役示意图
图B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
图C
(1)三大战役分别发生于何时(年、月)?图B人民解放军对北平为什么要采取和平解放的方式?
(2)根据图A、图B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三大战役的战果。

(3)图C是哪一战役的形势图?该战役有何历史意义?
教师详解详析
1.D【解析】本题考查土地改革。

减租减息是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故选D。

2.A
3.A【解析】本题考点为辽沈战役,考查知识识记能力。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故选A。

4.C【解析】在三大战役中,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故选C。

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平是通过和平方式获得解放的,故选C。

6.D
7.D【解析】本题考点为渡江战役,考查阅读和分析材料的能力。

渡江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故选D。

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

观点是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综合四个选项只有C符合这一定义,故选C。

9.(1)辽沈战役:1948年9月至11月。

淮海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平津战役: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为了减少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也为了使北平这座举世闻名的古都免遭破坏。

(2)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3)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