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心理的泥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出心理的泥潭
作者:
来源:《广东教学·教育综合》2017年第23期
儿童天性好动,由于阅历浅,认识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远远落后于成年人,面对小学阶段繁重的学业,社会、学校、家庭不同程度的施压,使得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苦苦地追求考试分数。

部分学生由于思想过度紧张、身体过度疲劳,失去了“人身自由”,导致恐学、厌学等心理。

1963年,美国著名特殊教育专家柯克由此提出了“学习障碍”这一术语。

小学生的学习障碍主要表现为:闭锁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懒散心理、逆反心理、嫉妒心理、焦虑心理和厌学心理。

教师应找准突破口,选择合理的辅导方法,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发挥主导作用,让孩子们乐于学习。

为此,我做出了以下尝试。

一、摒弃偏见,倾情关注
1. 理解与鼓励。

教师对于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存有不同程度的偏见,有的教师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抱怨连连,例如作业不认真、上课不听讲、扰乱课堂秩序等,甚至采取鄙视、冷漠的态度。

教师错误的认知和消极的情绪,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致使他们产生厌恶、不满甚至抵触的思想。

要根治学生的学习障碍,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摒弃偏见,转变教育态度,本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原则。

教师要尽量给这些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斥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偏见,多几分耐心、少几分焦躁,让他们深切感受到教师的深切关怀,消除隔阂,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和他们交谈时,语调、表情、眼神等都要传达自己强烈的“期待”。

其次,可以采用心理学中“贴标签”效应的方法,如在作业本中写上“今天你有进步了,继续努力”等鼓励性的话语。

记得有个叫小李的男孩,数学成绩顶呱呱,但一提到学习语文就眉头深锁,特别是一手汉字,歪歪扭扭,总不尽人意。

交接班的时候,前任老师也特别强调这个男孩写字马虎、潦草,字不成形的程度简直达到不堪入目的地步。

老师苦口婆心地教育他,但他依然我行我素,逆反心理表现得甚为明显,导致语文考试分数不理想。

新学期伊始,我以新班主任的角色踏入课堂,随机叫了几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并作自我介绍。

我也有意识地叫了小李,当他一挥而就写下自己的名字后,很多同学忍俊不禁地笑了。

大家都等着看我如何批评小李,而我却出乎意料地做出“惊为天人”的表情,并大呼道:“太有个性了,这种写法太像王羲之了,这个同学分明就有当书法家的潜质!”说罢,我展示了事先准备好的几幅王羲之的草书作品。

同学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原先打算看热闹的同学都向小李投去欣赏、羡慕的目光,原来准备挨训的小李被我弄得措手不及。

课后我和他进行了一番鼓励性的谈话,他还真相信自己有当书法家的潜能了。

之后,同学们也打趣地称呼小李为书法家。

这些鼓励无形中给了小李转变态度的动力,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一年后小李真的参加了学校的书法班——鼓励和理解改变了小李的人生观。

教师要学会给予不同特点的学生不同的评价,使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重新定位自己,逐步重建信心,悦纳自我。

2. 包容与尊重。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让他们能够无拘无束地生活,并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愿望去玩、去想、去做、去学,即为他们提供一个从压抑状态中解脱出来并恢复自我的空间。

此阶段,要充分包容、尊重学生,一切在他们不扰乱课堂秩序、不影响别人学习的前提下,让其学习感兴趣的内容,真正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期间,教师和家长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找到他们的兴趣点,根据兴趣点进行赏识教育,满足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求学上进的愿望。

其次,教师和家长要找到学生的兴趣与学习知识的相通点,进行兴趣迁移。

六年级的小林同学学习懒散,课堂上开小差、打瞌睡,经常欠交作业,但课后却很活泼,喜欢看动漫和科技制作方面的书,平时班上电教设施有小障碍,就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学校的科技节要求学生上交作品选送到区里参评,我和小林的爸爸商量,鼓励小林参加活动,并允许他在制作期间可以免交作业。

小林面对这样的“恩准”受宠若惊,而他也不负众望,花了两天时间制作了一盏别致的“小橘灯”。

此作品获得了区科技制作比赛的一等奖,校长在全体师生大会上给他颁发了奖状。

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自我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初尝成功的喜悦,点燃了他学习的信心。

后来,他在日记中跟我说:“老师,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都把我当偶像了。

既然大家那么看得起我,我一定把学习搞上去,不仅要做他们科技上的偶像,还要做他们学习上的偶像!”尽管小林的初衷也许有点“不务正业”,但是正因为他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获得了成功,从而激发了他对学习的热情。

后来,小林靠自己的实力考上了自己心仪的中学。

二、恰当归因,激发动机
研究小学语文学科特点,不难发现学生学习上的障碍集中在听、说、读、写上。

教师可把学生学习语文障碍的差异进行归类,给存在不同类别学习障碍的学生制定阶梯式的发展目标,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别人的帮助来提高学习成绩。

1. 针对学生书写障碍的训练措施。

学生对于汉字中的形近字、多音字等混淆不清,因而必须借助视觉和笔头的训练来解决。

低年级可以让学生玩走迷宫、拼图等游戏,提高其手眼协调能力;中、高年级可以通过社会调查,比如到商场、街道上去寻找错别字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上,自己用双眼去发现,然后回到课堂上交流、汇报、对比、矫正,加深学生对字的辨析程度。

另外,学校每天都会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硬笔字的临摹练习,每个学期都会举行规范字的竞赛,这些活动和措施大大刺激了学生的书写兴趣。

2. 针对阅读障碍的训练措施。

小学生一般喜图、怕字,低年级的学生在字多的情况下,很容易错行、漏字、添字,影响阅读。

教师可先要求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速度要放慢,并且提倡他们用手点读,逐字读课文;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阅读,例如默读、快速浏览、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等,不再局限于某一种形式,可以在互动中相互启发,提高阅读水平。

在讲授《慈母情
深》一课时,学生很难理解儿子为什么要妈妈拿钱买书是那么难为情的事情,后来通过一次又一次师生互动的分角色朗读,教师刻意强调母亲恶劣的工作环境和母亲年迈、饱经沧桑的外貌,慈母的形象在朗读中逐渐清晰,同学们慢慢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体会到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少女同学甚至为慈母情深留下了热泪。

3. 针对口语交际障碍的训练措施。

低年级的学生有表达的意愿,但由于欠缺词汇量和社会经验,故造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

教师可创设语言环境,并适时地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词汇训练。

例如,在讲授一年级的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时,教师应着力创设在不同的场合下,孩子遇到困难时该如何向别人请求帮助的口语训练,在训练过程中不断给孩子补充相应的礼貌用语,从而使孩子们乐于说、有話说。

中、高年段的学生和低年段的孩子相反,他们有一定的词汇量,但是羞于说、不敢说,教师应根据他们的特点,提供具体的交往策略和技巧,使其改变以前的交往方式,培养新的认知反应和交往模式。

例如口语交际训练“开卷是否有益”,教师可以在班上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让学生自由选择有益还是无益,根据意愿组成新的小组,命名为“正方”和“反方”,正反双方各自寻找最有力的证据,然后双方在堂上列举证据、展开辩论。

这一新的交往方式大大刺激了高年段学生的表达意愿,小组内的发言能让学生取长补短。

双方针锋相对时,学生的勇气和自信心大大提高,克服了高年段学生口语交际的障碍。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学习态度上,还是在学科知识的掌握上,解决小学生的学习障碍任重而道远。

作为教育者,我们一直在路上,用心引领着孩子走出这块心理的泥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