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安全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科护理中潜在的不稳定因素与安全对策
发表时间:2020-12-17T13:25:02.243Z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27期作者:袁冰涛
[导读] 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实施护理时危险因素,总结安全对策
袁冰涛
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443003
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实施护理时危险因素,总结安全对策。

方法:选取神经内科2019年5月~2020年10月患者1000例,按护理分组,510例传统护理为A组,490例安全护理为B组,比较不良事件情况,定位风险因素。

结果:不良事件比较,B组[16.94%(83/490)]少于A组[21.96%(112/510)](P<0.05);满意度比较,B组[84.69%(415/490)]高于A组[64.31%(328/510)](P<0.05)。

潜在风险因素常见坠床、压疮、跌伤等。

结论:实施安全护理,可提升神经内科护理质量,降低风险影响,减少不良事件,促进护理安全。

在护理执行中,应强化前瞻意识,强调事故预防,保证优质干预,优化护理评价。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质量;不良事件
前言:在神经内科中,患者常见运动功能异常,多有行动受限表现,机体敏锐度降低,或见身体虚弱以及肌肉功能异常等。

部分患者存在精神或意识不良,感知觉障碍,自护能力较弱。

基于以上原因,神经内科较之其他科室,护理不良事件更具高发性。

为促进诊疗安全,提升护理质量,给予神经内科患者更优质的专业支持,应重视对不稳定因素的深挖和总结分析,促进护理安全[1]。

本文从2019年5月~2020年10月神经内科选取1000例患者,2019年实施传统护理,2020年实施安全护理,对比护理成效,分析影响护理安全的消极因素,分析安全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10月1000例神经科患者,按护理阶段(干预模式不同)分组,A组(传统护理)510例,性别:男/女=340/170,年龄(17~72)岁,平均(47.62±7.28)岁。

B组(安全护理)490例,性别:男/女=290/200,年龄(16~71)岁,平均(47.63±7.30)岁。

两组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A组行传统护理,B组行安全护理。

统计研究样本中发生不良事件的病例数,分析潜在影响因素,总结优化措施。

B组安全护理方法:(1)评估患者病情,总结个体特点,定位危险因素,进行对症预防。

面向患者家属强化健康宣教,提升陪护意识,促进家属看护。

(2)加强病房管理,保证有效消毒,提升清洁度。

做好通风和地面管理,防止因水渍、潮湿等跌倒,对物品进行整齐摆放,妥善管理锐器,避免意外刺伤。

对器具边角给予包裹等安全处理。

(3)应用护理标识,提示危险区域,保证安全扶手安装到位。

对肢体不便患者给予更多关注,确保安全活动。

加强风险提示,做好病床防护。

加设防护栏,预防坠床。

(4)误吸患者禁止鼻饲,抽出胃部食物,预防反流伤害。

(5)定期辅助翻身,加强躯体清洁,预防压疮,适当按摩,关注关节等突出部位,防止压疮伤害。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5.0分析神经内科病例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要求检验中P<0.05。

2结果
2.1不良事件
2.2患者满意度
A组优137例,良191例,中151例,差31例,满意度(优良率)64.31%(328/510),差评率6.08%(31/510)。

B组优312例,良103例,中70例,差5例,满意度(优良率)84.69%(415/490),差评率1.02%(5/490)。

3讨论
在神经内科中,影响护理安全实施的不稳定因素较为多样,跌伤即其中之一。

为预防跌伤,应优化病房安全性,病房地板应保持干燥状态,避免液体残留造成地面湿滑。

病房所用物品应进行固定摆放。

在实施拖地等清洁措施过后,有效利用防滑垫,并加设警示标识。

日常盥洗是患者常见活动,对洗手间等设施应加强固定处理,做好防滑,确保患者在如厕或洗漱时安全。

基于坐卧安全要求,座椅应有扶手,床栏应牢固稳定。

在走廊和厕所中,都应安装扶手,使行动不便患者可借助扶手促进平稳行动。

应提升巡查力度,及时定位患者需求,给予安全支持,强化主动支持,减少被动求助。

督促家属加强陪护,杜绝行动不便患者独自行动,如厕、起床等必须有人陪同。

对老年患者,要求其醒后静止30秒,然后方可起床,起床后休息30秒,然后行走,通过此种要求,预防晕倒跌伤[2]。

为预防压疮,应对瘫痪或昏迷患者给予有效管理,定期辅助翻身,防止长期静止卧床,强化清洁,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潮湿或消极刺激、粪便污染等造成压疮。

衣物、床单勤加更换,促进身体清洁。

以50%红花乙醇对较易造成摩擦的突出部位进行按摩,预防压疮。

意识不良患者或精神不良患者卧床稳定性差,极易因情绪躁动发生坠床,此外,肢体麻痹或因病抽搐患者也有较高坠床风险,应加设护栏,以正确方式实施身体约束,降低坠床风险。

神经内科中部分患者存在抽搐症状,在其发病时,未佩戴牙套或者牙垫保护套安装不规范,易发生舌咬伤。

此情况常见于癫痫发作中,患者突发抽搐后,应紧急使用压舌板,防止咬伤,对癫痫患者应按要求使用牙套,实施口腔保护,降低咬伤几率。

患者意识不良,或情绪失衡状态下,对治疗与护理操作依从不良,可能发生自行拔管。

意外拔管存在较大危害,可造成导管道破裂,插管部位出血,或引起误吸。

应对插管患者给予管道护理,对输液或引流等渠道加强固定,防止意外脱落。

定期检查导管,避免导管移位。

精神状态异常患者给予必要约束,根据病情进行镇静处理。

神经疾病患者多以甘露醇等用药,受多因素影响,可能发生针头移位,诱发情绪异常,应对输液治疗患者强化巡查,监测输液状态,及时发现肿痛情况,给予对症处理,避免因输液外渗而诱发局部组织损伤。

静脉渗血时,可定位输注创口,实施渗液处理,促进创口干燥清洁。

受神经系统异常影响,部分患者无法正常吞咽,未能有效执行吞咽反射,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发生进食呛咳等,饮食习惯不良也可引起误吸。

在护理时,进食前应将床头摇高,然后使用鼻胃管实施鼻饲,避免误吸。

昏迷患者应将假牙及时取出,及时吸痰处理,防止粘液在口腔中积聚,以防引起窒息。

综上,神经内科不稳定因素众多,影响护理安全,应重视因素定位,分析潜在危险,实施有效应对,提升护理安全,促进有效诊疗和患者康复。

临床实践显示,安全护理对促进安全护理、控制护理风险具有有效性,可予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会云.风险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0,15(06):158.
[2]张秀花.神经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1):144+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