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标准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肢体残疾
一、包含:
(一)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而截除或先天性残缺; (二)上肢或下肢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畸形或功效障碍;
(三)脊椎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致畸形或功效障碍; (四)中枢、周围神经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功效障碍。
二、肢体残疾分级
从人体运动系统有几处残疾、致残部位高低和功效障碍程度综合考虑,并以功效障碍为主来划分肢体残疾等级。
(一)一级肢体残疾:
1 四肢瘫:下肢截瘫,双髋关节无自主活动能力;偏瘫,单侧肢体功效全部丧失。
2 四肢在不一样部位截肢或先天性缺肢;单全臂(或全腿)和双小腿(或前臂)截肢或缺肢;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小腿)截肢或缺肢;双全臂(或双全腿)截肢或缺肢。
3 双上肢功效极重障碍;三肢功效重度障碍。
(二)二级肢体残疾:
1 偏瘫或双下肢截瘫,残肢仅保留少许功效。
2 双上肢(上臂或前臂)或双大腿截肢或缺肢;单全腿(或全臂)和单上臂(或大腿)截肢或缺肢;三肢在不一样部位截肢或缺肢。
3 两肢功效重度障碍;三肢功效中度障碍。
而肢体二级残疾证办理标准,是两肢功效重度障碍,相当于两肢完全缺失。
政策
《措施》要求,含有河北省常住户籍,持有第二代《中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在二级以上(含二级)视力、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人,同
时残疾人本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根据每人每个月5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省补助25元,设区市、县(市、区)补助25元。
共50。
一、补助对象及标准
(一)补助对象。
需同时含有下列条件残疾人:
1.含有河北省常住户籍,年纪在16-60周岁,持有第二代《中国残疾人证》,且残疾等级在二级以上(含二级)视力、肢体、智力、精神、多重残疾人;
2.残疾人本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二)补助标准。
符合上述条件残疾人省财政根据每人每十二个月260元标准发放护理补助。
补助标准将伴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镇低保标准调整定时进行调整。
肢体残疾标准
1、肢体残疾定义
肢体残疾是指人肢体残疾、畸形、麻痹所致人体运动功效障碍。
肢体残疾包含:
脑瘫:四肢瘫、三肢瘫、二肢瘫、单肢瘫,,偏瘫:,,脊髓疾病及损伤:四肢瘫、截瘫,,小儿麻痹后遗症,,后天性截肢,,先天性截肢,,先天性缺肢、短肢、肢体畸形、侏儒症,,两下肢不等长,,
脊柱畸形:驼背、侧弯、强直,,严重骨、关节、肌肉疾病和损伤,,周围神经疾病和损伤
2、肢体残疾分级
以残疾者在无辅助器具帮助下,对日常生活生动能力进行评价计分。
日常生活活动分为八项,即:端坐、站立、行走、穿衣、洗漱、进餐、入厕、写字。
能实现一项算1分,实现困难算0.5分,不能实现算0分,据此划分三个等级。
(一)重度(一级): 完全不能或基础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0-4分)。
1、四肢瘫或严重三肢瘫。
2、截瘫、双髋关节无主动活动能力。
3、严重偏瘫,一侧脚体功效全部丧失。
4、四肢均截肢或先天性缺肢。
5、三肢截肢或缺肢(腕关节和踝关节以上)。
6、双大腿或双上臂截肢或缺肢。
7、双上肢或三肢功效严重障碍。
(二)中度(二级):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5-6分)
1、截瘫、二肢瘫或偏瘫,残肢有一定功效。
2、双下肢膝关节以下或双上肢肘关节以下截肢或缺肢。
3、一上肢肘关节以上或一下肢膝关节以上截肢或缺肢。
4、双手拇指伴有食指(或中指)缺损。
5、一肢功效严重障碍,两肢功效重度障碍,三肢功效中度障碍。
列表以下:等级程度计分
一级(重度) 完全不能或基础上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0-4
二级(中度) 能够部分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5-6
三级(轻度) 基础上能够完成日常生活活动6.5-7.5
精神残疾标准
1、精神残疾定义
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连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同时造成其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障碍。
精神残疾可由以下精神疾病引发:
(1)精神分裂症; (2)情感性、反应性精神障碍(3)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5)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6)其它精神障碍。
2、精神残疾分级
对于患有上述精神疾病连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应用"精神残疾分级操作性评定标准"评定精神残疾等级;
(1)重度(一级):五项评分中有三项或多于三项评为2分;
(2)中度(二级):五项评分中有一项或两项评为2分;
(3)轻度(三级):五项评分中有两项或多于两项评为1分。
列表以下:
社会功效
评定项目正常或有轻度异常确有功效缺点严重功效缺点
个人生活自理能力0分1分2分
家庭生活职能表现0 1 2
对家人关心和责任心0 1 2
职业劳动能力0 1 2 社交活动能力0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