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 践行“碳平衡”新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风践行“碳平衡”新理念
作者:暂无
来源:《时代汽车》 2014年第4期
本刊记者|赵欢
目前,世界各国都空前重视并共同努力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2011年,国务院下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文件,确立了“十二五”末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0年下将17%的目标,并把指标分解到各地。
而把战略发展定位为建设成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的湖北,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如何实现低碳发展,打造“五个”湖北,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外,更要注重森林碳汇在低碳发展和间接减排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因此,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实现间接减排,可以促进“五个”湖北目标早日实现。
一,企业碳平衡项目助力湖北经济发展
大力推进生态经济林建设,促进湖北转变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绿色富民产业,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湖北省由林业资源大省向林业资源强省迈进,增强了森林碳汇,提高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承载能力,有利于湖北实现绿色发展,同时对发展三农经济及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推进中部崛起、振兴湖北,全力实现“五个”湖北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大力推进碳汇经济林建设,是增强林业碳汇,实现绿色经济发展的创新之举,超前之举,将有力促进我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大力推进碳汇经济林林木种植,可以使山区土地资源得到综合利用,保护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壮大农村经济,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三是大力推进碳汇经济林林木种植,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将吸引更多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单位)向农林领域投入资源,参与自愿减排,增加林业碳汇,为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作出贡献。
二、东风汽车公司碳平衡项目的实践
东风汽车公司通过一定基础资源(种苗、劳务及管护补贴等)的投入,扶持贫困地区(含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林的种植,通过经济林注册的碳汇来冲抵企业碳排放的同时,实现以工补农,扶持国家农林业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的实质性自愿减排。
2012年3月,在湖北省“616”对口帮扶平台上,东风首个“碳平衡”生态经济林基地试点落户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屯堡乡。
基地项目规划建设总规模为10000亩经济林,包括9000亩油茶林和1000亩核桃林,项目已投入总扶持资金共计600万元。
在基地建设营运模式上,项目参照公益信托的形式运营,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种植,具体为委托当地农林专业开发企业与农户签订项目建设合同,明确分配方式,共同开展基地建设,并对基地实行集约化、规范化经营管理;基地建成投产后,由专业开发公司负责收购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实现加工增值,确保农民利益。
通过合作各方初步估算,通过后期连续三年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基地2015年可进入挂果期,2018年进入盛果期,形成稳定的产业后,经济、生态等各种效益可得到综合显现。
根据合作方恩施林业局预测,在经济层面和农民收入层面,在基地未挂果期间,通过专业开发公司组织间种,农户可通过种植瓜菜实现每亩2000-3000元的收入;进入挂果期后,农户每亩收益约为3000元,进入盛果期,农户每亩收益最高可以达到4000-5000元;另外,基地专业开发公
司还可以组织农户实施林下立体养植,亩平还可增加2500元以上的收益,综合测算,基地从2013年起,农户每亩收益即可达到3000元/亩左右,待经济林产品产出后,若农户能积极参与
到基地集约化经营中,每亩收益不仅呈逐年上升态势,亩平达到6000元以上是有保障的。
专业开发公司方面,1万亩的东风碳平衡基地可实现瓜菜批发与加工增值1200万元,年可实现税收144万元。
在生态上,产业基地对涵养当地水源、调节气候、防止土壤肥份流失及促进农业生
产的发展,确保粮食稳产高产,抵御自然灾害的发生都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并可有效增强森林
固碳放氧能力,增加森林碳汇储量,同时也进一步巩固恩施的绿色自然环境。
从目前运行效果
来看,项目运营模式可行,效果良好。
为了进一步推动碳平衡整体实施,探索碳汇经济林自愿
减排机制构建的标准化、科学化,东风汽车公司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已经开展了碳中和与碳汇
交易机制方面的研究与标准制定等工作,并且计划在2014年率先启动集团总部碳中和计划。
目前,在自愿减排机制实践方面,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刚刚颁布,由于涉及林业碳汇的方法与标准主要还是参考了国际森林碳汇的方法学,按照CDM格式形成的,因此,技术规则及程序的复杂性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碳汇经济林自愿减排项目深入推广。
但也给各级政府制定符合中国经济发展阶段和企业实际的碳汇模式、碳汇交易、增汇减排等标
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