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教案与反思第【1】篇〗
课时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挨”,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是怎样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重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句子,体会“我”与珍珠鸟之间的情意,明白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难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猜鸟。

出示多张鸟的照片,猜那张上的是珍珠鸟。

教师口述:珍珠鸟又叫锦花鸟,应了成语“锦上添花”,这花儿就是——珍珠。

我想珍珠鸟一定很好看,很讨人喜欢。

(板书课题:4.珍珠鸟。

读课题。


二、介绍作者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冯骥才(1942—)当代作家。

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

从小喜爱美术、文学、音乐和球类活动。

著有长篇小说《义和拳》(与李定兴合作)《神灯》;中篇小说《铺花的歧路》《啊!》《斗寒图》;短篇小说集《雕花烟斗》《正义的感召》等。

出版《冯骥才中短篇小说集》《冯骥才小说集》《冯骥才选集》等。

作品选取素材的角度新颖,用多变的艺术手法,细致深入的描写,开掘生活底蕴,咀嚼人生百味。

课文《珍珠鸟》就是一例。

三、初读感知
1.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老师检查初读情况
4.再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自由读阅读提示。

说说有哪些学习任务?
出示:默读课文,想想“我”……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学生交流,明确本节课的三个学习任务:一是“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二是找出描写珍珠鸟可爱的语句;三是阅读这些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5.交流预习填写的表格,整理思路。

练自由读课文填空
自然段“我”做了什么珍珠鸟的表现
四、品读释疑
(一)如何赢得信赖的
1.通过读书,我们了解到的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但你们发现没有,课文还有一句——(课件打出)“渐渐,它胆子大了。

”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说“鸟性难移”。

从怕人,到胆大,怎么反差这么大呢?(关键是文中的“我”努力的结果,让这本来怕人的鸟变得胆子大了起来)
2.寻找原因:看看作者“我”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使它“渐渐,胆子大了”的。

读读课文,找出具体的语句,用自己的话来说也可以。

(学生读书,找出:“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动声色地写……”、“我不管它……”等句子,即兴短评)
3.小结:我们从你们读到的或者谈到的地方具体品味品味。

比如同学们谈到的这句——
(生读)“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
导入:(1)采访你(指刚才读的学生),“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就是让它感觉有安全感,“我”故意用吊兰来让珍珠鸟感到这笼子跟以前的巢差不了多少。


(2)“我”用吊兰来打扮笼子,实际用的是那颗——(用吊兰不如说是用心。

所以作者要想办法用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
在鸟笼上……)
(3)请你再读这句,注意啊,它可是胆小的,不要吓着它们,你该怎么读?
(学生朗读,教师指导并范读,读得“小心翼翼”,而后学生读,掌声)
(4)三个月后,听!(播放珍珠鸟的叫声,出示画面)快看,它钻出了笼子。

你看到了吗?看到了吗?
(5)(老师指导学生朗读):“雏儿,更小哟,正是这个小家伙!”
(6)至此,课文称珍珠鸟为“小家伙”。

让我们再找出几句读读。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我不动声色的写……”、“……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等句子。


(7)把“小家伙”换成“珍珠鸟”,再读读,看看有什么不同?
(“我”不仅给它们的笼子装扮成家的模样,还要对这珍珠鸟“客客气气”的,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

真好。

)(8)概括句子:刚才大家谈到“我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我不动声色地写……”这一个个“不”,可以用这里的一个成语概括——不动声色。

(9)假如去掉一个个“不”,把这几个句子连起来,变成一段话:“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_____。

”(补充“受到惊吓”、“吓得逃跑”、“不敢从笼子里出来了”)
(10)然而,这都是“假如”。

我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
所以,“我决不……不……不……”(和学生又把刚才这几句读了读),如果说装扮笼子,感到作者的用心,这里真可谓——(师生一起说出)用心良苦。

(二)了解珍珠鸟的特点
1.这个过程中,大家觉得珍珠鸟一种怎么样的鸟?(引导“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鸟”)自读课文,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珍珠鸟的可爱?请划出来。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
(1)出示: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了。

交流,引导学生关注小珍珠鸟和珍珠鸟父母的叫声,感受“尖细又娇嫩”以及“又细又亮”中叫声的可爱。

(课件配上鸟叫声)指导朗读。

(板书:叫声可爱)
(2)出示:
过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珍珠鸟的可爱?(关注“小家伙”)
课文写珍珠鸟“小”的词语很多,也找出句子读给大家听——“小红嘴儿。

”(师引导读出“儿”化的“小”)
(学生找出“小脑袋”、“小红爪子”等词语,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朗读相关句子,读出了小珍珠鸟的活泼可爱)(板书:外形可爱)
(3)出示
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儿;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说说哪些地方,你觉得很可爱。

(指导朗读)
这简直就是作者用语言给刚出世的小珍珠鸟拍的照片,他不仅把小珍珠鸟的样子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还在字里行间渗透着自己的感情,在作者看来,这小鸟实在太可爱了!
(4)出示
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

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可爱?(引导学关注外形描写的同时,关注“咂咂嘴”的动作描写)(板书:动作可爱)
这样可爱的动作还有吗?学生交流
这画面,谁能它一个词?“小鸟依人”,这“依”就是依靠,依赖……
2.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什么?
(1)学生交流。

引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把这句话划下来,读读。

(教师板书: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练:“我”对珍珠鸟。

珍珠鸟对“我”。

(2)说说人获得信赖的原因是:(句式训练)“信赖,就给它—
—”。

预设:信赖就给它在屋子里撒欢的自由;信赖就给它趴在人肩头睡觉的幸福;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心,甚至是关怀;信赖就给它更多的关爱,让它感到人的温暖……)
(3)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不正是因人的努力而和小鸟创造的这信赖的美好境界吗?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再朗读。

把这两句再颠倒过来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真好!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并积累:描写珍珠鸟可爱的句子。

2.练习运用: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熟悉的动物,请写出你和一种动物友好相处的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画出有新鲜感的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样的句子才有新鲜感,鼓励学生理解这些句子并学习运用,同时也重视了单元语文要素的达成。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了“我”是怎样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感受到珍珠鸟的可爱,体会到了“我”和珍珠鸟之间互相信赖、和谐相处的情意。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板书:
珍珠鸟
外形可爱叫声可爱动作可爱
真好!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教案与反思第【2】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中感悟、体会,读中学写,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领悟人和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及感受作者的表达方法,难点是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具准备:
准备珍珠鸟的资料和一首节奏舒缓配有鸟叫的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激趣导入:老师想先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老师想知道你和什么动物交过朋友
2、探求新知: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熟悉一种鸟,它就是珍珠鸟。

请大家看老师写课题(板书:25珍珠鸟)
3、略读课文我们该怎么学习
评:让学生看老师板书,虽然简单,但不是形式,它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另外,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略读课文应突出的更充分。

而且应在略读课文中体现学生运用前面已有的方法来学习,所以怎么学的方法,也应该逐步建构。

4、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第一遍读课文,请学生大家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内容。

第二遍读课文,请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珍珠鸟长什么样儿珍珠鸟的习性。

) (板书:怕人----亲近)
评:学生并不是一个知识积淀为零的容器,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能力水平,促其主动求知。

所以学生初读课文后会有自己的理解,而且有的还会很深刻。

另外,我们常常提倡学生自由读书,弘扬主体精神,但学生读一遍书应有一遍的收获,不能盲目而漫无目的,教师应适当引导、点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质疑问难,探究学习
1、对文章的某个句子的理解、文章内容等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2、疏理学生质疑,布置学习活动:
请你探究:
①动笔读书:找出文中写珍珠鸟的活动变化的句子,画上横线”,读一读,说说为什么珍珠鸟的活动会有这些变化
②真情播音员:文中有许多吸引人的描写,请你找出你觉得好的地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

再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③小小思想家: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这句话的理解。

④作家的知心人:作者是怎样把珍珠鸟写得这么可爱的说说看。

3、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课文。

评:让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既要有学习的内容,内容是从学生中来,还要有学习的方式和学习的情感动机。

因此,这里对学生的质疑疏理后,设计以上学习活动,既抓住了学习重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实在可行。

三、合作交流,强化表达
1、全班交流学习活动:请你交流自己对上述问题的学习体会,你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方面来作交流。

(学生发言)(板书:鸟笼四周、书桌、肩上)
2、作者说的仅仅是人和鸟之间的信赖吗
(板书:信赖)
3、是啊,一只本是怕人的珍珠鸟,因为信赖,变得与人亲密、友好。

老师听了大家的发言,对这句话也有了自己的理解,老师也想用
自己笔像作者一样写下自己对信赖一词内涵的赞美和认识。

你们想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动笔吧!
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彼此心灵相通,真情相融;信赖是一盏明灯,照亮你勇敢前行;信赖是一缕缕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让自然生机勃勃,和谐共存。

评:让学生在交流中合作、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领悟信赖美。

阅读本身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读者与作者,可以是读者与文中的人物、故事,也可以是读者与读者。

可以是心灵的,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4、交流书面感受。

四、归纳积累,从读学写,课外延伸
1、通过学习课文,现在你又了解了什么
评:这里学生通过学习一定会对文章有许多新的收获,这也是对学习过程的一个小结。

2、现在,你们愿意和动物交朋友吗
3、其实在这篇课文中作者留下了许多感兴趣的情境;请
你任选一个发挥你的想象力,写一个片断,要写得让人读了就喜爱这些珍珠鸟。

怎么想就怎么写
①舒适、安全的巢。

②可爱鸟雏儿。

③小鸟喝茶。

④幸福的“三口之家”。

⑤“雏鸟儿的梦”。

评:教学中两次安排这样的小练笔,一次课内完成,一次课外完成,但必须都在引起学生感情共鸣的前提下,打开学生心扉,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会有更精彩的表现。

强化了读中表达、读写结合的训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教案与反思第【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蔓、幽”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待”。

2.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3.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教学重点】
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教学难点】
能梳理珍珠鸟与作者之间情感变化的线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方法,揭示课题
1.教师引导:快速浏览之前学过的三篇课文,作者都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情感的?
预设1:《白鹭》是通过对白鹭的描摹,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预设2:《落花生》一课是作者借助落花生的特点来表达要做有用的人的人生感悟。

预设3:《桂花雨》一课作者通过回忆童年时和桂花有关的事情来表达对故乡的怀念。

继续引导:这就是借助具体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节课我们来看看本课的作者想要借助珍珠鸟表达什么感情,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珍珠鸟》。

教师板书课题(4*珍珠鸟)
(出示课件3)请学生欣赏珍珠鸟的,简单介绍珍珠鸟。

珍珠鸟羽色艳丽,体形娇小玲珑,叫声细柔,给人以美的享受。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4)
冯骥才,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义和拳》《神灯》,中篇小说集《斗寒图》《铺花的歧路》,短篇小说集《正义的感召》《雕花烟斗》等。

他的散文哲理深邃,意境高远,想象丰富奇特,给人以心灵的陶冶,美的享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出示课件5)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2.(出示课件6)教师引导学生读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垂蔓深幽熟悉雏儿哟柜顶
享受陪伴趴在眼睑眸子
咂咂嘴待一会儿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

(1)“蔓、雏、柜、陪、眸”是形声字,可以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

(2)(出示课件7)“雏”的意思是“幼小的鸟”,可以结合“雏鸟、雏鸡、雏燕”等词语识记。

(3)(出示课件8)“睑”和“眸”都是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睑”指眼睑、眼皮;“眸”本指瞳仁,泛指眼睛。

(4)积累多音字。

①(出示课件9)“待”:这个字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dāi和dài。

在本文中的意思是停留,读dāi。

读dài时,可组词为“等待、待遇”等。

②(出示课件10)“蔓”:这个字也是多音字,有两个读音:màn和wàn。

在本文中读màn,还可以组词“蔓生、蔓延”;读wàn时,可组词“藤蔓、顺蔓摸瓜”。

三、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
1.(出示课件11)教师提出要求: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1:课文写了作者和小珍珠鸟相处的经历,写出了小珍珠鸟
由怕人到渐渐和作者熟悉、亲近的过程。

教师板书(怕人熟悉、亲近)
预设2:重点描写了小珍珠鸟的可爱。

预设3:课文写了作者和小珍珠鸟之间美好的情意。

预设4:课文写了作者从和小珍珠鸟的相处中获得的人生感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出示课件12、13)
2.(出示课件14)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读课本上的学习提示,说说学习本课需要弄清哪些问题。

预设1:“我”是怎样逐渐得到珍珠鸟的信赖的?
预设2:课文中很多地方写了珍珠鸟的可爱,找出这样的语句,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出示课件15)
四、合作探究,感悟变化
1.(出示课件16)教师提出读文要求: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借助表格梳理出“我”的表现和小珍珠鸟的变化。

学生自读课文,勾画描写“我”和小珍珠鸟表现的句子,梳理出“我”和小珍珠鸟的变化。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教师引导:为了赢得小珍珠鸟的信赖,作者是怎么做的呢?谁来读读画的句子?
预设1: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
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预设2:我只是微微一笑,依旧写东西。

预设3: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

预设4: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

(2)教师过渡:作者就是这样一步步取得小珍珠鸟信赖的,那小珍珠鸟又是怎样一步步亲近作者的呢?谁来读读画的句子?
预设1: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

预设2: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预设3: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涂了蜡似的小红嘴,嗒嗒地啄着我颤动的笔尖。

预设4: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预设5: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出示课件17)
(3)(出示课件18)教师小结:随着时间的推移,珍珠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离作者越来越近,和作者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亲昵。

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设计意图:以表格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小珍珠鸟和“我”是怎样一步步变得亲近起来的,有梯度的教学,降低了难度,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感受到美好情意。


五、小组合作,体会情意
1.(出示课件19)教师引导: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描写了小珍珠鸟
的可爱?你从中体会到“我”和小珍珠鸟之间怎样的情意?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语句,在小组内交流感受。

学生勾画语句,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

预设1:从“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儿。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中可以感受到到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

预设2:“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儿。

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小珍珠鸟漂亮和可爱。

(出示课件20)
预设3:“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中,“神气十足”“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写出了小珍珠鸟的可爱。

从这些活灵活现的动作和幽默的描写中,我看出是作者的“放纵”才让小珍珠鸟如此活泼好动、无拘无束。

预设4:也看出了小珍珠鸟渐渐胆大。

(出示课件21)
预设5:从“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中可以看出小珍珠鸟开始亲近“我”。

(出示课件22)
预设6:从“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可以看出小珍珠鸟完全信赖“我”。

(出示课件23)
教师小结:“小家伙”一词在上面这些句子中出现了4次,你从
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作者描写小珍珠鸟时,四次用了“小家伙”这个词,我觉得作者就像父亲称呼自己的小儿女一样称呼小珍珠鸟,可见对它有多么喜爱了。

(出示课件24)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找出小珍珠鸟的可爱,进一步感受作者描写的细致,从而明白作者借助小珍珠鸟想要表达的情感。


2.教师引导:文章的结尾,作者说“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你认为作者是忽然产生了这种感受吗?你怎么理解作者的这种感受?(出示课件25)
预设1:作者说的“一时的感受”实际上是几个月来和小珍珠鸟朝夕相处后的情感迸发,“流泻”一词真切地表达了这句话是作者自然而然的感情流露。

(出示课件26)
预设2:信赖是人和动物、人和人之间友好相处的基础,因为信赖而产生爱、温暖、包容,所以作者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出示课件27)教师板书(信赖美好的境界)
3.(出示课件29)主题概括。

4.(出示课件30)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结合学习提示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我”和珍珠鸟逐步信赖的过程,还体会到了“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深厚情意。

下面,请大家朗读课文,体会“我”和珍珠鸟之间的情意。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出示课件31)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32)教师引导学生用“信赖”开头,续写句子。

信赖,。

预设:信赖,是一座桥,让我们心灵相通。

(2)(出示课件33)
信赖是一盏灯
信赖是一盏灯,一盏明亮的灯,
她使我们前进的路上更明更亮;
信赖是一座桥,一座坚固的桥,
她使我们封闭的心灵相通相融;
信赖是一首歌,一首动听的歌,
她让我们在飞扬的歌声中欢笑愉悦;
信赖是一首诗,一首抒情的诗,
她让我们在诗意的生活中沉醉向往。

(3)(出示课件34)让学生欣赏反映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信赖的,帮助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意。

(设计意图:语文课堂的学习本应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这样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发现其实自己的身边就有许多这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从而指导生活。


2.(出示课件35、36)课堂演练。

3.(出示课件37)布置作业。

(1)阅读冯骥才的其他作品。

(2)完成本课练习。

七、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珍珠鸟在“我”的呵护下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从而感受人与鸟的和谐美好的画面,进而实现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一花一鸟总关情”。

在课堂教学中,我根据课文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的变化。

先是从表格入手,让学生整体感知小珍珠鸟是怎样一点一点变化的,让学生横向纵向观察内容并感悟,从而理解是由于作者的呵护,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最后竟然在作者的肩头睡着了。

这种阶梯式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自然而然地揭示“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一主旨,效果较好。

本节课的默读比较多,朗读有点儿少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让学生多朗读课文,并且对其进行指导。

因为只有真正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才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去,用语言把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或道理读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