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汕尾市市林伟华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广东省汕尾市市林伟华中学高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卫星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
A点是2轨道的近地点,B点是2轨道的远地点,卫星在轨道1的的运行速率为7.7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2轨道经过A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7.7km/s
B.卫星在2轨道经过B点时的速率可能大于7.7km/s
C.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等于2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
D.卫星分别在1、2轨道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相同
参考答案:
AD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B.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只与其温度和体积有关
C.﹣定质量的气体经历等容过程,如果吸热则其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E.物质的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会发生能量交换
参考答案:
CDE
【考点】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
①分子间距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间距越小分子力越大;分子间距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加,分子力先增加后减小;
②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有关;
③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U=W+Q.
【解答】解:A、两个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会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的更快;对于分子合力,子间距小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间距越小分子力越大;分子间距大于平衡间距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加,分子力先增加后减小;故A错误;
B、物体的内能在宏观上与其温度、体积和物质的量有关,故B错误;
C、﹣定质量的气体经历等容过程,体积不变,故不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如果吸热则其内能一定增加,故C正确;
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即到达平衡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故a的动能一定最大,故D正确;
E、物质的状态(固、液、气三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在转变过程中会发生能量交换,故E正确;
故选CDE.
3. (多选)欧洲南方天文台发布消息称,科学家在太阳系附近发现三颗适宜生命繁衍的“超级地球”,这三颗行星都围绕着天蝎座的一颗名为“格利泽667C的恒星运行.其中两颗“超级地球”甲和乙的公转周期分别是28天和39天,假设“超级地球”绕“格利泽667C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超级地球”间的万有引力及其他星球对他们的影响,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判断()
A.“超级地球”甲的质量大于“超级地球”乙的质量
B.“超级地球”甲的轨道半径大于“超级地球”乙的轨道半径
C.“超级地球”甲的加速度大于“超级地球”乙的加速度
D.“超级地球”甲和乙两次相距最近的最短时间间隔约为99天
参考答案:
CD
4. U经过m次a衰变和n次β衰变Pb,则()
A.m=7,n=3
B.m=7,n=4
C.m=14,n=9
D.m=14,n=18
参考答案:
B
原子核每发生一次α衰变,质量数减少4,电荷数减少2;每发生一次β衰变,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比较两种原子核,质量数减少28,即发生了7次α衰变;电荷数应减少14,而电荷数减少10,说明发生了4次β衰变,B项正确。
5. 关于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物体向下运动时,重力对物体做负功
B.当物体向下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
C.当物体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
D.当物体向上运动时,重力对物体做正功
参考答案:C
【考点】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功的计算.
【分析】由功的计算公式可知物体运动时重力做功的情况,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可知重力势能的变化.
【解答】解:A、当物体向下运动时,由于重力和位移方向相同,故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故A错误;
B、当物体向下运动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故B错误;
C、物体向上运动时,重力向下,位移方向向上,故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故C正确;
D、物体向上运动时,由C的分析可知重力做负功,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一个同学在研究小球自由落体运动时,用频闪照相连续记录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闪光周期
为s,测得7.68cm,12.00cm,用上述数据通过计算可得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
_______m/s2,图中x2约为________cm。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4.5,9.6
7. 在质量为M的电动机飞轮上,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重物到轴的距离为R,如图所示,为了使电动机不从地面上跳起,电动机飞轮转动的最大角速度不能超过 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8. 某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圆周运动,已知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万有引力恒量为G,则该行星的线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太阳的质量可表示为
__________。
参考答案:9. 质量分别为60kg和70kg的甲、乙两人,分别同时从原来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两端,以
3m/s的水平初速度沿相反方向跳到地面上。
若小车的质量为20kg,则当两人跳离小车后,小车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_____m/s,方向与(选填“甲、乙”)_____________相反。
参考答案:
1.5m/s,乙
10.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采用的中学物理常用的实验方法
是,在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我们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图像不过原点原因是。
参考答案:
控制变量法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
11. 某人利用单摆来确定某高山的高度。
已知单摆在海面处的周期是T0。
而在该高山上,测得该单摆周期为T。
则此高山离海平面高度h为。
(把地球看作质量均匀分布的半径为R的球体)
参考答案:
12. 如图,宽为L的竖直障碍物上开有间距d=0.6m的矩形孔,其下沿离地高h=1.2m,离地高H=2m 的质点与障碍物相距x.在障碍物以v0=4m/s匀速向左运动的同时,质点自由下落.为使质点能穿过该孔,L的最大值为0.8m;若L=0.6m,x的取值范围是0.8≤x≤1m.m.(取g=10m/s2)
参考答案:
解答:
解: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到矩形孔的上沿的时间
s=0.2s;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到矩形孔下沿的时间,则小球通过矩形孔的时间△t=t2﹣t1=0.2s,
根据等时性知,L的最大值为L m=v0△t=4×0.2m=0.8m.
x的最小值x min=v0t1=4×0.2m=0.8m
x的最大值x max=v0t2﹣L=4×0.4﹣0.6m=1m.
所以0.8m≤x≤1m.
故答案为:0.8,0.8m≤x≤1m.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抓住临界状态,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知道小球通过矩形孔的时间和障碍
电流为500微安,R1、R2的阻值分别是0.1欧和100欧。
则它当作电流表使用时,量程
是 mA,当作电压表使用时,量程是 V。
(两空均保留整数)
参考答案:
答案:500mA 50V 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7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保持温度不变的的情况下,如果增大气体体积,气体压强将如何变化?请你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加以解释.如果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了900J的功,则此过程中气体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放出或吸收多少热量?(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气体压强减小(1分)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气体体积增大,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所以气体压强减小.(3分)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不变时,内能不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当气体对外做功时,气体一定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等于气体对外做的功量即900J.(3分)
15. (6分)小明在有关媒体上看到了由于出气孔堵塞,致使高压锅爆炸的报道后,给厂家提出了一个增加易熔片(熔点较低的合金材料)的改进建议。
现在生产的高压锅已普遍增加了含有易熔片的出气孔(如图所示),试说明小明建议的物理道理。
参考答案:
高压锅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气压过大,锅内温度也随之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再继续加热易熔片就会熔化,锅内气体便从放气孔喷出,使锅内气压减小,从而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A、B、C三物块质量均为m,静止于光滑水平台面上,A、B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短细线相连。
初始时刻细线处于松弛状态,C位于A右侧较远处。
现突然给A一瞬时冲
量,使A以初速度v0沿A、C连线方向向C运动。
A与C相碰后,粘合在一起。
求:
(1)A与C粘合在一起时的速度;
(2)若将A、B、C看成一个系统,则从A开始运动到A与C刚好粘合完成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参考答案:
17. (10分)某滑板爱好者在离地h=1.8m高的平台上滑行,水平离开A点后落在水平地面的B点,其水平位移S1 =3m,着地时由于存在能量损失,着地后速度变为v=4m/s,并以此为初速沿水平地面滑行S2 =8m后停止.已知人与滑板的总质量m=60kg.求
(1)人与滑板在水平地面滑行时受到的平均阻力大小;
(2)人与滑板离开平台时的水平初速度.(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10m/s2)
参考答案:
解析:(1)设阻力为f,由动能定理
……………………3分
解得…………………………2分
(2)设水平速度为v0,A到B的时间为t,
则……………………2分
……………………2分
解得……………………1分
18. (12分)羚羊从静止开始奔跑,经过5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20m/s,并能持续一段较长时间。
猎豹从静止开始奔跑经60m的距离能加速到最大速30m/s,以后只能维持这速度
4s,设猎豹距羚羊m时开始攻击,羚羊则在猎豹开始攻击后1s才开始奔跑,假定羚羊和猎豹在加速阶段分别作匀加速运动且均沿同一直线奔跑,求:
(1)猎豹要在从最大速度减速前追到羚羊,值的范围。
(2)猎豹要在其加速阶段追到羚羊值的范围。
参考答案:
解析:
羚羊加速度阶段需时间:t1==5s
加速度:a1= =4(m/s2)
猎豹加速阶段需时间:t2==4s
猎豹加速度:a2==7.5(m/s2)
(1)猎豹从开始攻击到减速运动的距离为:
s2′=60+30×4=180m
而羚羊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为:
s1′=50+20×2=90m
则依照题意有:
s2′≥s1′+x即:x≤s2′-s1′=180-90=90m
(2)猎豹在加速度运动距离为s2=60m,而羚羊在这段时间内运动距离为:s1″=a1(t1-1.0s)2=×4×(4-1)2=18m
则依照题意有:s2≥s1″+x
所以:x≥s2-s1″=60-18=42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