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淇澳岛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及日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一 定 量 经 冷 冻 干 燥 磨 匀 后 的 沉 积 物 样 品,加 入4mol/L 的 HCl至过量,反应24h。用去离子水 清洗3 次去除碳酸盐,然后将样品置于烘箱内60 ℃ 烘干,恒 重 后 称 量 样 品,用 Vario EL—Ⅲ 元 素 分 析 仪 进 行 测 定 。 每 个 样 品 平 行 测 定 两 次 ,取 其 平 均 值 , 测试误差为 0.2%(n=5),TOC 含量以样品总 干 重 百分数%表示。
内外气压平衡而不干扰箱内甲烷的排放。用针筒抽
取100mL 附近 大 气 注 入 采 样 袋 中,作 为 第 一 个 气 体样本,冷 藏 保 存,每 间 隔 2h 采 集 一 次,共 采 集 13 次 ,根 据 甲 烷 气 体 浓 度 变 化 ,即 可 计 算 甲 烷 通 量 。
甲烷通量计算公式如下 : [12]
2014年 10 月 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
第 34 卷 第 5 期 MARINE GEOLOGY & QUATERNARY GEOLOGY
DOI:10.3724/SP.J.1140.2014.05039
Vol.34,No.5 O2.1 孔隙水中甲烷、SO24- 和 Cl- 浓度垂直剖面
甲烷在孔隙 水 中 垂 直 分 布 如 图 2,从 上 到 下 先 增加后减小,从表层至9cm 深度,甲烷浓 度 由 0.52 mmol·dm-3增加到5.18mmol·dm-3,9cm 深度以 下甲烷浓 度 逐 渐 减 小,至 20cm 处 其 浓 度 降 为 1.48 mmol·dm-3,20cm 至底层浓度基本保持不变。
2014 年
管壁两侧以3cm 间隔开孔(孔直径d=1.5cm),采 样前用胶带将其密封。沉积柱以3cm 间隔分样,分 好的沉积物装入密实袋中,密封保存于4 ℃以下,24 h内将样品 进 行 低 温 离 心 15 min,离 心 速 率 4 000 转/min,离心后 的 孔 隙 水 用 针 头 式 过 滤 器 过 滤,滤 膜 孔 径 45μm,低 温 保 存 。
等对海南岛和厦门红树林湿地和仝川等对闽江口芦 苇湿地甲 烷 排 放 通 量 及 控 制 因 素 进 行 了 研 究 , [8-11] 但对河口湿地甲烷排放通量日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 素的研究报道较少。
珠 江 河 口 位 于 北 回 归 线 以 南 ,面 临 南 海 ,地 处 南 亚热带,湿熟多雨,年 平 均 温 度 在 20 ℃ 以 上。 淇 澳 岛 位 于 珠 江 河 口 西 侧 ,是 我 国 重 要 的 红 树 林 保 护 区 , 岛的四周发育有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采样 点位于岛北侧 潮 间 带 湿 地,高 潮 时 水 深 1 m 左 右, 退潮后沉积物全部出露水面。采样点附近广泛分布 耐微碱的芦苇植物,沉 积 物 为 灰 黑 色 富 含 腐 殖 质 的 淤泥,其中残存 有 大 量 芦 苇 腐 烂 的 残 体。 本 文 主 要 对淇澳岛潮间带湿地夏季沉积物孔隙水中甲烷浓度 垂直分布、排放通量 日 变 化 及 其 环 境 控 制 因 素 的 相 互作用进行了初步 的 研 究,以 期 揭 示 河 口 潮 间 带 湿 地甲烷的排放规律 和 控 制 机 制,为 正 确 估 算 大 时 间 尺度下潮间带湿地甲烷的排放提供科学的依据。
摘要:2009年8月份采用静态箱法对珠江口淇澳岛湿地 甲 烷 通 量 日 变 化 进 行 测 定,结 果 表 明 甲 烷 排 放 通 量 在 当日23∶00和翌日早晨9∶00出现两个高峰值,分别为40.07和50.99mg·m-2·h-1;在 当 日 17∶00 和 翌 日 凌 晨5∶00出现两极小值,分别为1.13和1.57 mg·m-2·h-1,同 步 观 测 孔 隙 水 中 SO24- 、Cl- 浓 度 和 沉 积 物 表 层 温 度和采样点潮位变化,发现湿地甲烷排放通量与孔隙水 中 SO24- 浓 度 和 潮 位 存 在 显 著 负 相 关 性,因 此,潮 汐 所 导 致 孔隙水中 SO24- 浓度和上覆水深度改变,可能是控制珠江口 淇 澳 岛 潮 间 带 湿 地 甲 烷 日 排 放 通 量 变 化 的 两 个 关 键 因 素。同时计算采样点甲烷日排放净通量达到962.7mg·m-2·d-1,表 明 夏 季 珠 江 口 淇 澳 岛 湿 地 是 大 气 甲 烷 的 源 区。柱状沉积物孔隙水中甲烷浓度范围为0.52~5.18mmol·dm-3,其最大值出现在9cm 深度,同 时 测 试 沉 积 物 中总有机碳(TOC)、温度、氧化还原电位和孔隙水中 SO24- 的 浓 度,结 果 表 明 高 的 甲 烷 浓 度 主 要 是 由 于 沉 积 物 中 高 的 TOC 含量和孔隙水中低的 SO24- 浓度 所导致。
气体 采 样 器 为 透 明 有 机 玻 璃 圆 柱 体 (直 径 24 cm,高 30cm),其 顶 部 有 一 个 连 接 导 管 的 采 气 孔 ,下 部 附 有 固 定 重 物 ,顶 端 装 有 小 的 风 扇 。 退 潮 时 ,将 采
样器置于采样点沉积 物 之 上,将 其 下 部 10cm 插 入 沉积物中。导管与 真 空 采 样 袋 相 连,以 保 持 采 样 器
FID,温度300 ℃;分析柱为 Porpark Q 填充柱(2 m ×3 mm)。 每 个 样 品 重 复 测 定 2 次,测 量 误 差 3.0% 。
1.4 孔隙水甲烷、SO42- 和 Cl- 浓度测定
用注射器从沉积柱两侧分别取 出 3 mL 沉 积 物 放入厌氧瓶(体 积 24 mL,美 国 Bellco公 司)用 于 测 定甲烷浓度。 厌 氧 瓶 中 预 先 加 入 5 mL 1mol/L 的 NaOH 溶液 以 抑 制 沉 积 物 中 产 甲 烷 菌 的 活 性。 加 入沉积物后,用丁 基 橡 胶 塞 密 封,并 用 铝 盖 压 紧,摇 匀后 低 温 保 存 并 在 24h 内 测 试,甲 烷 测 试 方 法 见 1.3节。 孔 隙 水 中 的 SO42- 、Cl- 浓 度 用 离 子 色 谱 仪 (ICS-1500 型,美 国 戴 安 公 司 )测 定,测 量 误 差 为 0.2%(n=5)。
第 5 期
尹 希 杰 ,等 :珠 江 口 淇 澳 岛 湿 地 甲 烷 排 放 通 量 及 日 变 化 规 律
41
从 表层至25cm 深度,Cl- 浓度由14.6mmol· dm-3增 加 到 116.1 mmol·dm-3,25cm 以 下 其 浓 度基本保持不变,表 明 夏 季 河 口 湿 地 上 部 孔 隙 水 受 到淡 水 稀 释 作 用 较 强。在 垂 直 剖 面 上 孔 隙 水 中 SO24- 浓 度 较 低,其 浓 度 范 围 为 0.08~0.21 mmol dm-3,也 没 有 明 显 的 变 化 趋 势 。
1.5 沉积物上方 原 位 甲 烷 气 体 采 集 及 排 放 通 量 的 计算方法
图1 研究区与采样点示意图 Fig.1 The location of sampling stations in the PRE
1.2 沉积物含水 率、TOC、温 度 和 氧 化 还 原 电 位 测 定
将 3 mL 原 始 沉 积 物 样 品 放 置 于 称 量 瓶 内,于 105 ℃ 烘 烤 24h,恒 重 后 称 量,计 算 样 品 前 后 质 量 差。孔隙度以单位体积沉积物所含孔隙水的体积表 示。
1 样品与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41006072,41376077);国 家 海 洋 局 第 三 海 洋 研 究 所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项 目 (海 三 科 2013019)
作 者 简 介 :尹 希 杰 (1977— ),男 ,副 研 究 员 ,主 要 从 事 海 洋 生 物 地 球 化 学 研 究 ,E-mail:yinxijie2003@163.com
收 稿 日 期 :2013-11-19;改 回 日 期 :2014-01-11. 文 凤 英 编 辑
1.1 沉 积 柱 采 集 和 孔 隙 水 分 离
以单管重力采样器退潮后采集柱状样。采样管 为 透 明 聚 碳 酸 脂 (PC)管 ,其 内 径 7.4cm,长 60cm。
4 0 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
柱状 沉 积 物 采 集 以 后,立 即 用 电 子 温 度 计 和 氧 化还原电位计(测定电极为铂电极,参比电极为 Ag/ AgCl)插 入 采 样 管 两 侧 的 圆 孔 进 行 现 场 测 定 。
1.3 气 体 样 品 甲 烷 浓 度 测 定
用气密针取0.5mL 气体样品 注 射 进 入 气 相 色 谱 仪 (Agilent 6820,美 国 )分 析 测 试 。 色 谱 分 析 条 件 如下:载 气 99.999% He,流 速 30 mL/min;检 测 器
关 键 词 :甲 烷 ;日 排 放 通 量 ;静 态 箱 式 法 ;淇 澳 岛 湿 地 中 图 分 类 号 :P736.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0256-1492(2014)05-0039-08
甲烷是组成大 气 的 重 要 微 量 气 体 之 一,在 控 制 地球热辐射平衡和大气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了重要 的作用。工 业 革 命 以 来 大 气 中 的 甲 烷 浓 度 明 显 增 加,其 浓 度 由 0.70×10-6 增 加 到 现 在 的 1.72× 10-6,并以 每 年 约 0.01×10-6 速 率 递 增,表 明 全 球 甲烷排放源 大 于 其 汇 。 [1-2] 河 口 是 海 陆 交 互 作 用 的 重 要 界 面 ,是 地 球 上 最 重 要 的 自 然 生 态 系 统 之 一 ,咸 淡水汇合与规律的潮汐作用是河口湿地最基本的生 境特征,并对其中的 生 物 地 球 化 学 过 程 有 显 著 的 影 响。由于河口湿地是在水分过饱和厌氧条件下形成 的,大量河流输入的 颗 粒 态 有 机 物 和 植 物 残 体 没 有 被 充 分 地 氧 化 分 解 ,因 此 ,沉 积 物 中 有 机 质 含 量 一 般 较高,为甲烷菌生成 甲 烷 提 供 了 物 质 基 础 和 厌 氧 的 有利环 境,河 口 湿 地 成 为 大 气 甲 烷 的 一 个 重 要 来 源 。 [3] 因此,掌握河口湿地甲烷排放规律、准确 估 算 湿地甲烷排放量对于正确理解大气甲烷的动态变化 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 义。 然 而,甲 烷 日 排 放 通 量 的 研 究工作在国内主要 集 中 在 稻 田、淡 水 湿 地 及 沼 泽 等 环境[4-7],虽然杨红 霞 等 对 长 江 口 潮 间 带 湿 地、叶 勇
2.2 柱 状 沉 积 物 TOC、氧 化 还 原 电 位 和 温 度 垂 直 分布
沉积物中的甲烷是微生物厌氧分解和发酵有机 质 的 产 物 ,因 此 ,沉 积 物 中 有 机 碳 的 供 给 和 浓 度 直 接 影响了湿地沉积物中甲烷的产生速率。采样点附件 沉积物中有机碳的含量 相 对 较 高,其 范 围 为 5.53% ~9.73% ,因 此 ,沉 积 物 中 高 有 机 碳 浓 度 为 甲 烷 的 生 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dc dt
·M V0
·T0 T
·H
式 中 ,J





[mg·m-2
·h-1],dc dt
为气体浓
度随时间变 化 的 直 线 斜 率,M 为 甲 烷 摩 尔 质 量,T
为采样时绝对温 度,V0 和 T0 分 别 为 标 准 状 态 下 的
气体摩尔体积和绝对温 度,H 为 沉 积 物 以 上 的 采 样
珠江口淇澳岛湿地甲烷排放通量及日变化规律
尹 希 杰1,何 拥 军2,孙 治 雷2,邵 长 伟3
(1.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海洋与海岸地质环境开放实验室 ,厦门 361005; 2.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71;
3.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济南 250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