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的组成与加减》含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目标
1.能自主探讨找出3的两种分合方式,初步感知两个部份数之间的互换关系。
2.能正确的按数取物,学习3的加减法,会书写数字3。
3.培育幼儿比较和判定的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预备
1.塑料雪花片玩具,数字一、二、3和分合号、加减、等号、加减算的式卡片假设干,小动物卡片或教师教学资源,铅笔,田字格本。
2.找朋友的音乐;幼儿学习资源?第18-19页
活动进程
1.幼儿自由探讨3的组成。
(1)教师手中有3个玩具,请点数教师手中的玩具。
请幼儿说一说两种不同的分合方式,并口述3的分合方式。
(2)教师拼摆3的分合方式,引导幼儿观看比较分合式,明白得两部份数之间的彼此
关系,如3能够分成2和1,也能够分成1和2。
2.游戏“找朋友”,温习巩固3的组成。
将幼儿分成5组,请每组幼儿每人手里拿一个数字1或2,听音乐“找朋友”,去找一个和自己手中数字凑起来是“3”的人做自己的朋友,然后握手、敬礼动作。
“再会”
时,两人互换数字卡片继续进行游戏,听音乐各组连番进行。
3.引导幼儿操作自己手里的小动物卡片,学习3的加减法。
(1)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依照应用题内容取相应的小动物卡片,拼摆出算数式。
如“草地上有2只小狗在玩耍,又跑来了一只,请问草地上此刻一共有几只小狗?”
(2)请幼儿说出算式中每一个数字和符号所表达的意思。
重点把握“又跑来”是增加的意思;“求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飞走了”是“减少”的意思,用减法
计算。
4.指导幼儿在田子格纸上书写数字3,把握3像耳朵的样子,提示幼儿在左半格写。
活动反思:
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是充满了好奇,注意力不能够集中,课堂的进程又是一个比较枯燥无味的进程,因此我依照学生的需求和同意能力的培育来设计教案,让整个课堂活跃起来。
这才是一节较成功的课。
通过教学以后我作出以下反思:学前班的小孩注意力持续时刻短,好动是他们的本性,他们最喜爱的是游戏、活动。
数学活动关于擅长形象思维的幼儿来讲更是枯燥单调乏味。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提高学习的效率呢?从数学本身的特
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我采取了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利用游戏活动,一节课时刻很长,小孩好动,长时刻坐不住,课堂中我插了一些游戏,如此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竞赛中调动小孩们的踊跃性,幼儿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小组中进行“夺红旗”竞赛,比一比谁做的有对又快,让他们在心理上取得知足,从而调动了小孩们的踊跃性。
我将不断总结好的教学方式,将所学真正运用于课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