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新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高二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1. (2分)(2016·分宜模拟) 下列关于金属表面氧化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金属表面的氧化膜都很致密,能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
B . 金属表面的氧化膜的形成都需要金属暴露在空气中很长时间才会形成
C . 金属表面的氧化膜薄层的厚度会随着金属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增长而加厚
D . 某些金属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对这些金属的广泛应用起到关键作用
2. (2分) (2018高三上·淄川开学考)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Ba2+、Na+、NO3-、SO42-
B . Mg2+、NH4+、NO3-、SO42-
C . NH4+、K+、Cl-、OH-
D . K+、H+、SO32-、ClO-
3. (2分) (2018高二上·攀枝花期末)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途径
B . 升高温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 . 具有较高能量的反应物分子称为活化分子
D . 对于有气体作为反应物的体系,增大压强能提高活化分子的浓度
4. (2分) (2016高二下·盘山期中)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 甲烷的球棍模型:
B . 羟基的电子式:
C . 乙醛的结构式:CH3CHO
D . 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5. (2分) (2018高三上·河西期末) 常压下羰基化法精炼镍的原理为: Ni(s)+4CO(g) Ni(CO)4(g)。
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10−5。
已知:Ni(CO)4的沸点为42.2℃,固体杂质不参与反应。
第一阶段:将粗镍与CO反应转化成气态Ni(CO)4;
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反应后的气体分离出来,加热至230℃制得高纯镍。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 该反应达到平衡时,v分解[Ni(CO)4]=4v消耗(CO)
B . 第一阶段应选择稍高于42.2℃的反应温度
C . 第二阶段,230℃时Ni(CO)4分解率较高
D .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c(CO),平衡向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6. (2分) (2018高二上·吉林期中) 在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生成物C的体积分数与压强p1和p2、时间t1和t2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①p1>p2②p1<p2③m+n>p+q ④m+n=p+q ⑤m+n<p+q
A . ②③
B . ①③
C . ②⑤
D . ①④
7. (2分) (2017高二上·淄博期中) 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 . 图表示25℃时,用0.1 mol•L﹣1盐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B . 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SO2(g)+O2(g)═2SO3(g);△H<0 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 . 图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D . 图中a、b曲线分别表示反应CH2=CH2 (g)+H2(g)→CH3CH3(g);△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剂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二、填空题 (共1题;共9分)
8. (9分) (2019高二上·广州期中) 在室温下,下列五种溶液:①0.1mol/L NH4Cl溶液,②0.1mol/LCH3COONH4溶液,③0.1mol/LNH4HSO4溶液,④0.1mol/L氨水,⑤0.1mol/LNH3·H2O和0.1mol/LNH4Cl混合液(显碱性)。
请根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溶液①呈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其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在上述①、②、③、④溶液中c(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填序号)
(3)在溶液⑤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________。
(4)室温下,测得溶液②的pH=7,则 CH3COO—与NH4+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H3COO—)________c(NH4+)(填“>”、“<”或“=”)。
(5)常温下,0.1mol/L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值变大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 . c(H+)
B . c(H+)/c(CH3COOH)
C . c(H+)·c(OH-)
D . c(OH-)/c(H+)
E . c(H+)·c(CH3COO-)/c(CH3COOH)
(6)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
三、综合题 (共2题;共14分)
9. (8分) (2018高一上·红桥期末) 现有金属单质A,B,C和气体甲、乙、丙及物质D、E、F、G、H,它们之间能发生如图反应(图中某些反应的产物及条件没有全部标出),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现象):A________,C________,反应②现象:________色火焰,集气瓶瓶口有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①________;反应⑤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④________;反应⑥________。
10. (6分) (2020高三上·北京月考) 氢能源是最具应用前景的能源之一,CH4和H2O(g)催化重整是目前大规模制取H2的重要方法。
(1)反应器中初始反应的生成物为H2和CO2 ,其物质的量之比为4:1,CH4和H2O(g)反应的方程式是
________。
① 下列措施能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
a.增大压强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水蒸气浓度
② 反应器中还存在:
反应I:CH4(g)+ H2O(g) CO(g)+ 3H2(g) ΔH1 = + 210kJ/mol
反应II:CO(g)+ H2O(g) CO2(g)+H2(g) ΔH2= - 41kJ/mol
CH4、H2O重整生成CO2 , H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实验发现,其他条件不变,相同时间内,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CaO可以明显提高H2的百分含量。
做对比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 用CaO可以去除CO2。
投入CaO后,H2百分含量增大。
原因:________。
② 投入纳米CaO更能提高H2百分含量,原因:________。
(3)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会因积炭反应而降低,相关数据如下表:
反应
I II
CH4(g) C(s)+ 2H2(g)2CO(g) C(s)+ CO2(g)
ΔH(kJ/mol)+75-173
研究发现,如果反应I不发生积炭过程,则反应II也不会发生积炭过程。
因此,若保持催化剂的活性,应采取的条件是________。
四、实验题 (共1题;共9分)
11. (9分) (2019高三上·呼兰月考) 为了探究Cl2、SO2同时通入H2O中发生的反应,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气体发生装置B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2)为验证通入装置D中的气体是Cl2过量还是SO2过量,某小组同学准备了以下试剂:
①氯化亚铁溶液②硫氰化钾溶液③品红溶液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若Cl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的试管内,再加入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试剂,实验现象是________。
b.若SO2过量:取适量D中溶液滴加至盛有________(选填一个序号)的试管内,实验现象是________。
(3)另一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图(夹持和加热装置略去),分别研究SO2和Cl2的性质。
①若从左端分别通入SO2和Cl2 ,装置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相同?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②若装置B中装有5.0 mL 1.0 mol·L-1碘水,当通入足量Cl2完全反应后,共转移了0.05mol电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若由元素S和O组成-2价酸根离子X,X中S和O的质量比为4∶3;当Cl2与含X的溶液完全反应后,有浅黄色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写出Cl2与含X的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1题;共9分)答案:8-1、
答案:8-2、
答案:8-3、
答案:8-4、
答案:8-5、
答案:8-6、
考点:
解析:
三、综合题 (共2题;共14分)答案:9-1、
答案:9-2、
答案:9-3、
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考点:
解析:
四、实验题 (共1题;共9分)答案:11-1、
答案:11-2、
答案:11-3、
答案:11-4、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