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某同学建立的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甲表示的是出生率和迁入率
B.图中的乙可以表示死亡率和迁出率
C.图中的丙通常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D.图中的丁将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动
2. 通过突触和神经递质可以实现两个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都是大分子物质,在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
B.突触后膜通常为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轴突膜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
D.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精子和卵细胞间的识别方式不同
3. 有一瓶混有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精和CO2的量如下图所示,在氧浓度为a时()
A.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B.1/3的葡萄糖用于无氧呼吸
C.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
D.酵母菌才开始进行有氧呼吸
4. 新冠病毒(SARS-COV-2)引发新冠肺炎(COVID-19)正在全球肆虐,大众媒体对此作了大量报道。

下列关于该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条件适宜时,该病毒在体外无机环境中可存活长达72小时,说明它可以在体外繁殖
B. 医用酒精可以消毒,因此喝高度酒能有效预防该病毒感染
C. 要将穿山甲体内的冠状病毒的遗传密码和SARS-COV-2的遗传密码相比较,再根据其相似程度才能判断穿山甲究竟是否为SARS-COV-2的中间宿主
D. SARS-COV-2的易感者在被该病毒感染前体内没有能识别它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5. 关于如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酶作用产生的
B. 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C. 如果甲中的G突变为A,则该限制酶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D.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的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6. 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共同点是
A. 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
B. 它们的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
C. 它们所含的基因一定都相同
D. 它们所含的DNA分子数一定都相同
7. 下列关于DNA及相关实验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提出了双螺旋结构模型
B.大肠杆菌中的质粒呈环状,质粒中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
C.在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对该组实验放射性检测的结果影响不大
D.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转化过程中所使用的DNA纯度越高转化效果越有效
8. 如图是人体血糖调节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人体血糖平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B.血糖水平上升使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
C.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D.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分解及血糖转化为非糖物质
9.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除病毒外,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细胞的生长过程中都能进行遗传信息的表达
C.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和叶绿体,其DNA只位于拟核中
D.通过观察沙眼衣原体的细胞结构可断定其是原核生物
10. 下列关于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链RNA分子中不会出现碱基之间的互补配对现象
B. 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RNA分子的特定位点并与之结合
C. 在mRNA上,不是所有组成密码子的三个相邻碱基都能决定氨基酸
D. 某些RNA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还可以作为细菌的遗传物质
11. 植物利用硝酸盐需要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

据此,对Mn2+的作用,正确的推测是()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C.对调节细胞的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12. 如图所示为某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关于各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1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
B.第2阶段种群增长速率先快后慢
C.第3阶段种群数量缓慢增长,接近K值
D.第4阶段种群数量K值上下波动
13. 群落中的不同种群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关系,这些种间关系可用不同的曲线表示出来.请判断下列有关三种曲线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其中曲线a表示鹰种群的数量变化
B. 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一方有利
C. 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二者分开彼此有利
D. 在同一个牧场的牛和羊的关系可用图①表示,曲线a代表占优势者
14. 下列关于糖类的化学组成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
B.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C. 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单位均为葡萄糖
D. 葡萄糖和果糖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
15. 如图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d→e过程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
B.d→e过程着丝粒分裂,核DNA数目加倍
C.d→e过程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数目加倍
D.d→e过程着丝粒分裂,之后由中心体发射出的星射线牵引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 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

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

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主动运输
B.Na+从小肠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17. 分裂间期又包括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一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如图所示。

Cdc6蛋白是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必需蛋白,它能促进“起始复合体”合成进而启动S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层细胞、表皮细胞筛管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起始复合体”最迟应该在时间点1组装完成
C.S期细胞中不断发生氢键的断裂与形成
D.Cdc6蛋白在G2期可能已被降解为游离氨基酸
18. 某生物科研小组研究了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图示简称抑制剂)对芹菜的茎伸长生长影响的实验,部分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第2组的条件为光照(8h/d)+抑制剂
B.1、4组对照或3、6组对照均可说明适度延长光照可促进芹菜茎的伸长
C.4、5组对照说明该芹菜本身不能产生赤霉素
D.4、5、6组对照说明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只能抑制赤霉素的合成不能抑制赤霉素的作用
19. 关于DNA和RNA的组成结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RNA初步水解可得到脱氧核糖、磷酸和AUCG四种含氮碱基
B. 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构成
C. 病毒中同时含有上述两种核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20. 人类的非秃顶和秃顶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绿色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两种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有关。

女性中只有ee表现为秃顶,男性中只有EE表现为非秃顶。

下图为某家族两种性状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和秃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红绿色盲和秃顶在人群中的表现都是男多于女
C.①7个体中非秃顶基因不可能来自①3
D.①5和①6生育一个色觉正常非秃项的女孩概率为3/8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镰刀型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B经基因突变引起的,病因如下图。

(1)镰刀型红细胞对人体有危害的性状,患者表现为发育不良,关节、腹部和肌肉疼痛等,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_的特点。

该突变是因发生了碱基对_______而引起的。

由图可知,决定缬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①表示遗传信息表达的_______过程,此过程涉及了_______类RNA。

(3)一对夫妇均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携带者(受B、b基因控制),且色觉正常(A、a基因控制)。

当妻子怀孕后经诊断发现怀了一个既患镰刀型贫血症、又患红绿色盲(红绿色盲由a基因控制)的儿子,由此判断出妻子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若这对夫妇再怀孕,胎儿既患镰刀型贫血症又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

(4)这对夫妇欲再生育时,医生通过产前基因诊断等技术,帮助该夫妇获得健康孩子。

对胎儿进行镰刀型贫血症的产前基因诊断,常采用______________(方法)从羊水中获取胎儿细胞进行检测。

22. 胰岛素由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取决于血糖浓度的高低,血糖浓度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多,血糖浓度低则胰岛素分泌减少。

科学家正研究诱导胚胎干细胞转变成胰岛β细胞来治疗糖尿病。

欲通过胰岛素释放实验探究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是否转变成功。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与用具,提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与讨论。

材料与用具: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悬液、胰岛β细胞悬液、培养液、葡萄糖、培养瓶等。

(要求与说明:结果检测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不考虑加入葡萄糖后的体积变化,实验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________
(2)建立坐标系,用柱形图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
(3)分析与讨论:
胚胎干细胞具有___________,所以能诱导形成各种组织细胞。

23. 生物中多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三体,少了一条染色体的个体叫单体。

某种野生烟草,有两种突变体分别是甲6-三体(6号染色体多一条)和乙7-单体(7号染色体少一条),二者均可育,且配子中除不含7号
染色体的花粉不育外,其余类型的配子育性均正常;各种类型的杂交子代活力均正常。

烟草宽叶对窄叶为显性(A、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B、b),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甲为宽叶红花(AaaBB),乙为窄叶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种突变体均属于______变异,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能形成______个四分体;若甲种突变体是由于在花粉形成过程中减数分裂异常引起的,试分析具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用一株甲突变体(AaaBB)与一株烟草(AAbb)杂交,得到6-三体烟草(AAaBb),让其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甲、乙烟草设计最简便的杂交实验,探究控制红花和白花的基因是否位于七号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通过实验证明控制红花和白花的基因位于七号染色体上,用乙做父本和甲杂交,所得和aabb个体杂交,代中染色体正常植物的比例是______。

24. 电解质的平衡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

通常所说的电解质紊乱指血液中的钾、钠、镁、钙等偏离了正常值的范围。

电解质出现紊乱会造成人体代谢失衡,进而导致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疾病。

生活中多数的电解质紊乱往往是由于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造成的。

(1)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含量有关,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渗透压影响更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偶尔吃咸的食物___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造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持续升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钙离子内流是诱发乙酰胆碱释放的必要环节,而镁离子会拮抗钙离子进入神经末梢。

当血镁浓度升高时,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抑制或促进)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释放,从而使肌肉___________________。

(4)酸性体质论主张应更多摄入碱性食物身体才会健康的观点是错误的,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

然而,为心梗
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基因工程t- 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PA与纤维蛋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

研究证实,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

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再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改造后的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

(注:下图表示相关的目的基因、载体及限制酶。

pCL Y11为质粒,新霉素为抗生素。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制造出性能优异的改良t-PA蛋白的过程被称为____________工程。

(2)已知人t-PA基因序列已测出,且第84位半胱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CA,而丝氨酸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AGA,因此要获得改造后的目的基因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法获得。

(3)若t-PA改良基因的黏性末端如图所示,那么需选用限制酶XmaI和_________切开质粒pCL Y11,才能与t PA改良基因高效连接。

在基因工程中,最核心的一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般选择在未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生存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目的是_____。

在加入新霉索的培养基中形成菌落的受体细胞并非都是目的菌株,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时需选择呈_____________色的菌落,进步培养、检测和鉴定,以选育出能生产改良t-PA蛋白的工程菌株。

参考答案
1. D
2. D
3. C
4. D
5. C
6. B
7. A
8. C
9. C
10. C
11. D
12. C
13. D
14. D
15. A
16. BCD
17. BCD
18. BD
19. ABC
20. ABD
21.
(1).有害性
(2).替换
(3).GUA
(4).翻译
(5).3
(6).BbXAXa
(7).1/16
(8).羊膜腔穿刺法
22.
(1).①取若干培养瓶,均分为A、B、C、D 4组,均加人适量且等量的培养液,并分别做如下处理:A组:加入适量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悬液;B组:加入适量经诱导的胚胎干细胞悬液+适量葡萄糖;C组:加入适量胰岛β细胞悬液;D组:加入适量胰岛β细胞悬液+适量葡萄糖。

①在相同且适宜环境下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检测各组样品培养液中胰岛素浓度,并记录。

①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

(2).
(3).发育全能性
23.
(1).染色体(数目)变异
(2).23
(3).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6号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6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后移向同一极
(4).宽叶红花①宽叶白花①窄叶红花①窄叶白花=105①35①3①1
(5).实验思路:用甲做父本和乙杂交,所得自交,观察的性状分离比
24.
(1).无机盐
(2).渗透压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数目,血浆中无机盐微粒数目更多
(3).不会
(4).机体会通过调节使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增多,醛固酮的分泌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增加,对Na+吸收减少,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平衡
(5).抑制
(6).松驰(不收缩等)
(7).人体内环境中有很多缓冲对,当一定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25. l①
(4).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5). 以便筛选出导入质粒pCL Y11的大肠杆菌
(6). 导入未连目的基因的质粒的大肠杆菌也可以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
(7). 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