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9课 诗歌与小说习题精选第十六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2019-2020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发展历程第9课诗歌与小说习题
精选第十六篇
第1题【单选题】
《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自言婿汉氏以自亲。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
单于欢喜,上书愿保上谷以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卒吏,以休天子人民。
”唐代诗人储光羲在《明妃曲》中写到:“日暮惊沙乱雪飞,傍人相劝易罗衣。
强来前帐看歌舞.共待单于夜猎归。
”这说明
A、官修史书与诗歌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B、诗歌多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不具备史料价值
C、官修史书注重客观叙述史实,不掺杂个人情感
D、官修史书是统治者意志的体现,不如诗歌可信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答案】:
第3题【单选题】
下列精美的文字所属的文学体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②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A、①②④③
B、④①②③
C、④②③①
D、③①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 )
A、明清小说的出现
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C、世俗画的出现
D、古代散文的发展
【答案】:
第5题【单选题】
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苏轼认为:“(在唐代)诗至杜子美,文至韩退之,书至颜鲁公,画至吴道子,古今之变,天下之事毕矣。
”对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成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杜甫是唐朝由盛转衰时期的著名诗人,被称为“诗圣”
B、颜真卿的楷书雄健、宽博,树立唐代楷书典范
C、韩退之(愈)是宋明理学的开拓者
D、吴道子集风俗画创作的大成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成书于明朝中叶的《西游记》糅合了佛、道、儒等思想文化,成功刻画了具有反抗精神的大英雄孙悟空以及有很多毛病、缺点但又憨厚的猪八戒等经典艺术形象。
书中或神或人或怪的故事反映了( )
A、明朝时佛、道、儒开始融合
B、崇儒抑佛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C、市民阶层的价值观
D、中外不同的文化体系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工夫”。
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
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有利于社会的近代化转型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逸事,后人称为唐代传奇,从题材上看,多为神怪、爱情等诸类,着重表现人情世态。
这反映出当时( )
A、统治阶层重视文学的发展
B、小说成为传播民俗的媒介
C、市民阶层价值取向的变化
D、社会心态的世俗化平民化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唐代后期,以门阀政治和偏安王朝的政治形态为基础的六朝骈文受到文人鄙视,而三代两汉时期的古文受到尊崇。
这种“古文运动”实质上体现了( )
A、科举取士对文学的影响
B、文人阶层志趣的改变
C、文人渴望国家真正统一
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
【答案】:
【解析】:
第13题【单选题】
近期网络上出现一个戏说古典名著的帖子,其中:“最无奈的答案”中说:“西游,神仙靠不住!”。
根据这一提示,与答案为“盟友靠不住”相对应的名著是( )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聊斋志异》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材料题.
文学是人类丰富感情的表达,是一定时期的反映。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
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楚辞、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曰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
……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
——冯梦龙《山歌》
材料二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其山则盘纡茀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
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
材料三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若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
请回答:
材料一中“《郑》《卫》”是中国哪一部儒家典籍的内容?它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何影响?结合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什么?
据材料二归纳汉赋的特征。
分析导致这一特征出现的最主要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中唐诗成就突出并被誉为“诗史”的诗人是谁?宋词和元曲成为“一代文学”共同的经济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三指出“后世儒硕”鄙弃元曲的原因。
结合上述材料,简典分析社会现实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东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代希腊思想家的每个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柏拉图学派等等,都在文艺复兴那个时候找到它的信徒……在14至15世纪,对人体、天文、地理以及自然世界其他领域的研究普遍得到了加强……数
学和数学方法受到普遍重视,并逐渐与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一些有远见的哲学家及时地汲取了新科学的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自然哲学倾向的新哲学体系,成为近代哲学的先驱。
——吴仁平、彭隆辉《欧洲哲学史简明教程》
材料二: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文艺复兴曾有好几次……随后出现的强有力的新儒家的世俗哲学,逐渐压倒并最终取代中世纪宗教。
宋代所有这些重要的发展变化,可称为第二次文艺复兴。
戏曲在13世纪的兴起,此后长篇小说的涌现,及其对爱情、人生乐趣的坦然颂扬,可称为第三次文艺复兴。
——胡适《中国的文艺复兴》
材料三: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
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Renaissance这个名词。
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1958年胡适“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时期哲学研究的特点。
据材料二归纳中国第二次和第三次“文艺复兴”的主要成就。
材料三中“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实际上指的是什么运动?它对推动国人思想“再生”方面有何意义?
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
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哪一则材料所反映的运动的实质与材料一相同?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