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阅读练习
班级姓名学号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诗在你头脑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试赏析“沙场秋点兵”一句有何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辛弃疾称写作《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内容加以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词结尾一句“可怜白发生”凝聚着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书愤(其一)》,完成1-2题。

(共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书愤(其一)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①,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③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 [世事艰]指抗金大业屡遭破坏。

②[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洲渡江南下攻建康(今南京),被宋军击退。

第二年,宋将吴璘从西北前线出击,收复了大散关。

楼船,高大的战船。

瓜州,在今江苏邗江南大运河入江处,为江防要地。

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

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西南,是军事重镇。

③[塞上长城]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

1.上面这两首诗分别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的诗句,所表达的辛弃疾与陆游的共同愿望是①;“②”和“③”句又写出了他们年华已逝却功业未成的伤感和愤懑。

(3分)
2.两两首诗对战争场景的描述都堪称妙绝。

请从画线诗句中任选一处,分析作者是如何描
述场景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1.示例:战前,将士们围坐在火堆旁大口大口地吃着美味的烤牛肉。

恰在此时,各种塞外的乐器也演奏起悲壮粗犷的战歌,为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士们鼓舞士气。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两句表现了词人想要收复国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可怜白发生”一句表现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1.“沙场秋点兵”展现了将军豪情满怀、临敌出征的形象,渲染出浓烈的战争气氛。

其中“秋”
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

2.(1)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

这些都极勇猛、雄健;
(2)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
(3)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

所以叫做“赋壮词”。

3.抒发了作者年岁渐老而又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三)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书愤(其一)》,完成1-2题。

(共5分)
1.①抗敌报国,统一河山②可怜白发生③镜中衰鬓已先斑
2.示例1:诗句运用“的卢”典故,以及“弓如霹雳”的比喻,写出了将军铁骑飞奔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的战斗场景,让人仿佛看到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敌人纷纷落马、狼狈溃退的战斗画面。

示例2:诗句运用典型意象组合的方式,将“楼船”与“夜雪”、“铁马”“秋风”分别组合在一起,描绘出瓜洲渡水战与大散关陆战特点突出、意境开阔、场面壮盛的战场画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