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2011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实验八《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实验八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由ρ=πd 2U
4Il 可知,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
大的是 ( A .导线直径d 的测量 B .电压U 的测量 C .电流I 的测量 D .导线长度的测量
解析:四个选项中的四个物理量对金属丝的电阻率均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直径d , 因为在计算式中取直径的平方.A 项正确. 答案:A
2.分别用图实-8-10所示的(a)、(b)两种电路测量同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图(a)中两表的 示数分别为3 V 、4 mA ,图(b)中两表的示数分别为4 V 、3.9 mA ,则待测电阻R x 的真 实值为 ( )
A .略小于1 kΩ
B .略小于750 Ω
C .略大于1 kΩ
D .略大于750 Ω
解析:先判断采用的测量方法,由于在两种不同的接法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大,说[来 明测量的是小电阻,这样电流表分压较大,应该采用图(a)进行测量比较准确.图(a) 中测量值为R 测=U 测
I 测
=750 Ω,较真实值偏小.故D 项正确.
答案:D
3.(2010·梅州联考)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所用的电阻丝R x 的阻值约为3 Ω, 变阻器最大阻值为20 Ω,电源电压为3 V ,电源内阻不计,则: (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_, 电流表的量程应选用________; (2)画出实验电路图.
解析:(1)由于电源的电动势为3 V ,所以电压表量程应选0~3 V ,在实验中电流不 能太大,电流表量程应选0~0.6 A.[ (2)由于R x ≈3 Ω为小电阻,故用安培表外接法,变阻器
R >R x ,故采用滑动变阻器
限流接法,如图所示.
答案:见解析
4.(2010·天津模拟)某物理小组的两位同学采用“伏安法”

金属丝的电阻的实验中,根据同一组数据进行正确描点 后,甲、乙两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理解各作出一条图线, 如图实-8-11甲、乙所示,根据你对实验的理解,你认 为________同学的图线正确,根据你选择的图线算出该 金属丝的电阻为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解析:当金属丝两端电压为零时,通过的电流也为零,因此图线必过原点,故甲同 学的图线正确;在甲同学画的图线上距原点较远的地方取一个点,其坐标值为(0.4 A,1.52 V),故金属丝电阻为:R =U I =1.520.4 Ω=3.8 Ω.
答案:甲 3.8(3.7~3.9均可)
5.(2010·皖南八校联考)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器材,设计一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的电
路.要求操作简便,又尽可能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能得到多组数据. 金属丝L (已知其长度为L 0,直径为D ,电阻小于50 Ω); 电流表A 1(量程为10 mA ,内阻r 1=40 Ω); 电流表A 2(量程为500 μA ,内阻r 2=750 Ω); 电压表V (量程为10 V ,内阻为10 kΩ); 保护电阻R 1(阻值为100 Ω); 滑动变阻器R 2(总阻值约为20 Ω); 电池E (电动势为1.5 V ,内阻很小); 开关S 及导线若干.
(1)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出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数据计算电阻率ρ,则表达式ρ=________. 解析:(1)如图所示
(2)πD 2(I 1r 1-I 2r 2)
4L 0I 2
[
(式中I 1为电流表A 1的示数,I 2为电流表A 2的示数).
答案:见解析
6.生活中使用的电烙铁是一种合金,试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
或冷却后的固体,下列四种金属难与表中其他金属形成二元合金的是________.A.Fe B.Zn
C.Ag D.W
(1063[]
27
(2)
器测出合金丝的直径如图实-8-12所示,则示数为________.
(3)某同学将合金丝接在电动势E=2.0 V的电源上,通过改变合
金丝的长度L测得流
过导线的电流的倒数如下表所示:
请在图实-8-13中绘出电流的倒数与合金丝长度的关系图象,并由此求出导线的电阻率.
解析:(1)因为Zn和W这两种金属的熔点和沸点与其他金属的
熔点和沸点相差太大,难与表中其他金属形成二元合金,故选B、
D.
(2)螺旋测微器的示数为6.005 mm.
(3)根据表中的测量数据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由R =ρL S 及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E =I(R +r),可得E =I(ρL/S +r),即1I =r E +ρL
ES ,
所以该直线的斜率为k =ρ
ES ,即ρ=kES ,代入数据可求得:
ρ≈7.9×10-5 Ω·m
(7.8×10-5~8.0×10-5 Ω·m 都对). 答案:(1)B 、D (2)6.005 mm (3)图见解析
7.9×10-
5 Ω·m(7.8×10-
5~8.0×10-
5 Ω·m 都对)
7.(2010·武汉调研)测量一螺线管两接线柱之间金属丝的长度的器材如下:
A .待测螺线管L (符号):绕制螺线管金属丝的电阻率ρ=5.0×10-
7 Ω·m ,电阻R L
约为100 Ω B .螺旋测微器
C .电流表G :量程100 μA ,内阻R g =500 Ω
D .电压表V :量程6 V ,内阻R V =4 kΩ
E .定值电阻:R 0=50 Ω
F .滑动变阻器R ′:全电阻约为1 kΩ
G .电源E :电动势9 V ,内阻忽略不计
H .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如图实-8-14所示,其示 数为d =________.
(2)按图实-8-15甲所示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请在图乙所示的实
物图上连线.
(3)若测得的金属丝直径用d 表示,电流表G 的读数用I 表示,电压表V 的读数用U 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的符号表示金属丝的长度l =________. 解析:(1)读数为0.384 mm ~0.386 mm (2)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3)电压表V 通过的电流为U R V ,R 0两端的电压为(U
R V -I )R 0,R L 两端的电压为IR L =
(U R V -I )R 0-IR g ,又由电阻定律R L =ρl S =ρl πd 24,可解得l =πd 24ρ(R 0U
R V I
-R 0-R g ). 答案:(1)0.384 mm ~0.386 mm (2)见解析图 (3)πd 24ρ(R 0U R V I
-R 0-R g ) 8.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 x 约为5 Ω.实验室备有下列
实验器材:
A .电压表V 1(量程3 V ,内阻约为15 kΩ)
B.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为75 kΩ)
C.电流表A1(量程3 A,内阻约为0.2 Ω)
D.电流表A2(量程600 mA,内阻约为1 Ω)
E.变阻器R1(0~100 Ω,0.6 A)
F.变阻器R2(0~2000 Ω,0.1 A)
G.电池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0.3 Ω)
H.开关S,导线若干
(1)为提高实验精确度,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用图实-8-16中________(填“(a)”或“(b)”)为该实验
的电路图,并按所选择的电路图把实物图用导线连接起来.
(3)若用刻度尺测得金属丝长度为60.00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导线的直径为0.635 mm,两电表的示数分别如图实-8-17所示,则电阻值为________ Ω,电阻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电池E决定了电压表选V1,结合R x粗略计算电流在600 mA内,故选
A2,由R x确定变阻器选R1.
(2)因A1的内阻不能满足远小于R x,故选图(b).
(3)R x=U
I=
1.20
0.50Ω=2.40 Ω
由R=ρl
S得
ρ=RS
l=
2.40×π(
0.635
2)
2×10-6
60 ×10-2
Ω·m
=1.27×10-6Ω·m
答案:(1)ADEGH
(2)(b)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3)2.40 1.27×10-6Ω·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