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绥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

目录1.合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作业准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技术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施工程序与实行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施工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劳力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材料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设备机具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9.质量控制及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安全及环境保护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前地质预报作业指导书1.合用范围1.1编制目旳为了使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可以顺利有序旳进行,保证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质量符合设计及客货共线铁路施工技术原则旳规定,特编制此开挖作业指导书,以规范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人员行为,指导工程施工旳顺利进行。
1.2合用范围合用于怀邵衡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作业。
2.作业准备⑴施工前应充足掌握隧道设计图纸及有关文献内容,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原则。
并及时与现场进行查对,以确定合适旳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并配置对应机具设备。
⑵将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正常旳施工工序管理,建立完善旳信息搜集和信息反馈系统。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word参考模板

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2)3.地质概况 (2)4.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2)5.地质超前预报内容 (3)6.超前地质预报方案 (3)6.1.既有资料收集及分析、判别 (3)6.1.1.隧道掌子面地质素描 (4)6.1.2.洞内外水文调查 (4)6.1.3.超前物探成果 (4)6.2.超前水平钻施工 (4)6.2.1.孔位布置 (4)6.3.TSP超前地质预报 (6)6.3.1.工作原理 (6)6.3.2.工作方法 (6)6.2.3.预报成果 (7)7.综合成果分析 (9)7.1.预报内容 (9)7.2.超前地质灾害警报内容 (9)7.3.制定施工预案 (9)8.对地质预报的修正 (9)9.人力、机械保证 (9)9.1.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小组 (9)9.2.劳动力计划表 (10)9.3.机械及其它设备表 (10)10.质量保证措施 (10)11.安全保证措施 (11)12.环境保护措施 (11)隧道地质超前预报方案1.编制依据⑴《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4-2005)——中国铁道出版社⑵《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⑶《铁路工程施工技术手册——隧道(上册)》——中国铁道出版社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⑸《兰渝铁路桐子林隧道施工图》、《兰渝铁路西山坪一号隧道施工图》、《兰渝铁路西山坪二号隧道施工图》、《兰渝铁路桐子浩隧道施工图》以及相关参考图。
2.工程概况我分部承建的兰渝线DK913+030~DK923+491段,全长10.461Km 主要工程量有:桥梁4座计3341m,隧道4座5744m(具体情况如下),路基1375m,其中桐子林隧道和西山坪一号隧道为我部重点工程,具体情况如下:桐子林隧道因穿越岩溶、煤层、瓦斯、石膏及岩溶角砾岩等不良地质,预计隧道平常涌水量17000m3/d,雨季涌水量达34000m3/d,暴雨季节暗河最大涌水量3282903m3/d,被定性为高风险隧道。
TRT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报告课案

新建哈尔滨至牡丹江客运专线工程新立隧道出口TRT 超前地质预报检测报告(DK109+653-DK109+305)报告编号:HM-2015-XLCK-001编写:复核:批准: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二○一五年十月三十一日一、 概况根据铁道部《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的规定,由我单位承担哈牡线新立隧道出口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新立隧道位于黑龙江尚志市境内,隧道所在区域主要分布粉质粘土、花岗岩等,起讫里程DK106+405~DK109+750,全长3345m 。
本次工作依据的规范:《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 TB10013—2010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 技[2010]352号文二、预报原理本次测试采用TRT6000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TRT 是隧道地震波反射层析成像技术的简称,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在于当地震波遇到声学阻抗差异(密度和波速的乘积)界面时,一部分信号被反射回来,一部分信号透射进入前方介质。
声学阻抗的变化通常发生在地质岩层界面或岩体内不连续界面。
反射的地震信号被高灵敏地震信号传感器接收,通过分析,被用来了解隧道工作面前方地质体的性质(软弱带、破碎带、断层、含水等),位置及规模。
正常入射到边界的反射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假设R 为反射系数,ρ1、ρ2为岩层的密度,V 等于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
地震波从一种低阻抗物质传播到一个高阻抗物质时,反射系数是正的;反之,反射系数是负的。
因此,当地震波从软岩传播到硬的围岩时,回波的偏转极性和波源是一致的。
当岩体内部有破裂带时,回波的极性会反转。
反射体的尺寸越大,声学阻抗差别11221122ρρρ-ρV V V V R +=越大,回波就越明显,越容易探测到。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

渭源至武都建设项目WWSY1标隧道测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1、编制依据1)铁道部《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98;2)交通部《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3)交通部《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4)交通部《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5)《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7)水利部《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326—2005);8)十天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图设计资料;9)十天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0)其它国家颁布、国家部门颁布、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和规章。
2、工程概况2.1隧道概况烟坡里隧道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的油单沟与漳县三岔镇烟坡里村之间的厥头山西侧,隧道采用分离式,洞高7.5m;起止桩号为ZK173+070~ZK176+910 YK173+073~YK176+905,左线隧道长3840m,洞顶最大埋深250m,右线隧道长3832m,洞顶最大埋深248m;隧道进口平面线型为直线,出口段为圆曲线,左右线半径均为R-1400;左线纵面线型为1.38%(坡长637m)和-2.20%(坡长3195m)的人字坡。
隧道进出口均采用削竹式洞门,设置10处行人横洞、4处行车横洞,左右线各设四处紧急停车带。
隧道围岩以IV、V级为主,两端洞口段均为V级围岩。
2.2隧道地质2.2.1地形地貌本隧道段位于甘肃省的东南部,处于西北黄土高原边缘与西秦岭山地交汇过渡地带,总体地形北低南高,隧道所经地段地面高程:2084.5~2273.2m,相对最大高差188.7m,隧道进口段,自然坡度38~40°,坡面呈阶梯状的田地,以构造剥蚀低中山地貌为主,山地海拔较高,主峰顶呈棱状,山坡高峻,河谷狭窄,多呈V字形。
自白垩系以来,境内地层一直处于间歇性抬升之中,因此形成了多级不同时期、不同高程的剥夷面。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

TA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工程项目名称:通霍铁路西哲里木至霍林河段扩能改造工程施工合同段:编号: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通霍铁路西哲里木至云端段扩能改造工程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编制:审核:审定:审批:中铁九局通霍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第五作业队二〇一〇年二月云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大纲1. 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选择云端隧道通过部分地段地质条件复杂,不仅有细角砾土、强风化凝灰岩、还有浅埋段、堆积岩等等,随时都可能给隧道施工带来灾害。
施工前我们必须提前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做出充分的预测预报,以便确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在人员、设备、材料等各方面作好充分的准备,最大限度的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现在比较先进的预报方式有TSP-203超前地质预报、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冲击钻探和取芯钻探预报等。
以200m为例,对几从仪器探测角度看在预报方面TSP203系统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我单位决定多种预测系统同时使用,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作为长距离预报手段,地质雷达、钻孔超前探测、红外线探水、隧底探测等方法作为补充进行综合预报。
预报的重点内容:预测开挖面前方的地质情况,围岩整体性、断层、溶洞、暗河、软弱破碎带在前方的位置和对施工的影响,地下水活动情况等。
1.1. TSP超前地质预报1.1.1.工作原理TSP和其它反射地震波方法一样,采用了回声测量原理。
地震波在指定的震源点(通常在隧道的左边墙或右边墙,大约24个炮点布成一条直线)用小量炸药激发产生,地震波在岩石中以球面波形式传播。
当地震波遇到岩石物性界面(即波阻抗差异界面,例如断层、岩石破碎带和岩性变化等)时,一部分地震信号反射回来,一部分地震信号透射进入前方介质,反射的地震信号将被高灵敏度的地震检波器接收,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和反射界面的距离成正比,故能提供一种直接的测量。
1.1.2.量测方法通常情况下,TSP测量剖面是在隧道的左壁或者右壁上布置一系列的微型爆破,测量剖面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岩层结构的主导方位。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福建省莆田至永定(闽粤界)高速公路永春至永定泉州段A3合同段超前地质预报实施细则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局二公司莆永高速A3合同段项目部年月日目录1、适用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狮子岩隧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白山同隧道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质岩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震基本烈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文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隧道通用版)

目录1 开展超前地质预报的必要性 (1)2 工程概况 (1)3 各隧道地质概况 (1)3.1石鼓山隧道 (1)3.2王家和隧道 (2)3.3马鞍山隧道 (3)3.4冯家塬隧道 (3)3.5清姜隧道 (3)3.6塔稍村隧道 (4)4 编制依据 (5)5 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 (5)6 超前地质预报的技术 (5)6.1超前地质预报方法选择 (5)6.2超前地质预报的关键技术问题的对策 (6)7 超前地质预报的主要内容 (8)8 本标段隧道采用的预报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8)8.1本标段隧道采用的预报方法 (8)8.2适用范围 (9)9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及技术要求 (10)9.1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流程 (10)9.2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要求 (12)10 超前地质预报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 (21)10.1超前地质预报重点 (21)10.2超前地质预报难点及对策 (22)11 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 (23)12 设备配置 (24)13 安全措施 (24)14 附件 (25)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案1 开展超前地质预报的必要性隧道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是地质勘查资料,而隧道施工的主要依据是设计文件。
大量的隧道工程建设实践表明,地质勘察精确、经费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做出的设计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屡有发生,由此而来的隧道洞身塌方、涌水、涌泥、涌砂、岩爆、瓦斯爆炸等灾害时有发生,从而给隧道施工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在隧道施工期间,采取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测,是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灾害的发生、减少因灾害发生的损失和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需要。
必须将超前地质预报纳入施工工序,必须认真、坚持,真正使预报能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2 工程概况标段内共含隧道6座,总长度为双线13.707km。
其中主要含正洞13264m、洞口及明洞443延米、辅助坑道716延米。
经专家评定一级风险隧道1座,二级风险隧道5座。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编制:审核:批准:中铁十一局集团湘桂铁路VI标指挥部第五项目部2009年9月1日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1 工程概况1.1 自然地理概况梅子坳隧道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永福乡境内,隧道全长5390m,其中五分部施工进口段2200m。
该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总的特点为炎热多雨,春暖潮湿,阴雨连绵;夏热干燥,暴雨常临;秋凉气爽,冬冷霜降。
年均气温16~19℃,一月最冷,最低气温-7.5℃,七月最热,最高气温39℃;年均降水量1600~2200mm,4~8月为雨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全年多南风和东北风,春季风速最大。
雨季时间来得早,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
剥蚀低山地貌。
绝对高程200~600米,相对高差最大达400米,自然坡度一般为20~40°,河谷深切,局部形成陡崖。
山体植被很发育,多生长常年乔木,坡面一般覆土较薄。
隧道位于洛清江支流附近。
1.2 不良地质概况1.2.1 岩爆地段梅子坳隧道最大埋深为380,隧道埋深较大地段的硬质脆性岩主要为厚层砂岩为主梅子坳隧道DK426+600~DK427+350埋深在260~380m范围有岩爆发生的可能或产生轻微岩爆。
1.2.2 高地温地段正常情况下,地温随着埋深的增加而均匀上升,梅子坳隧道根据DZ-梅子坳-深-1、DZ-梅子坳-深-2、DZ-梅子坳-深-3三个深孔综合测井资料分析,隧道区内地温梯度取1.93℃/100m,预计隧道最大埋深处地温可高达27℃。
但因本隧道地下水较丰富,地形切割严重,地温对隧道施工影响较小。
1.2.3弱透水层和破碎带(断层)地段梅子坳隧道进口端莲花山组砂岩段为富水性中等的地段,枯水期地下径流模数3~6升/秒.平方公里。
隧道整体平常用水量为22518m3/d,雨期最大可达33777m3/d。
隧道开挖将破坏原来的地下水水力平衡,局部基岩裂隙水的排泄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将发生改变。
但由于地表无居民居住,所以地下水位的下降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⑴隧道设计图纸、设计说明等设计文件;⑵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⑶《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⑷《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技[2010]352号);⑸《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⑹《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⑺《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规程》(Q/CR 9217-2015);⑻本集团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管理水平、现有的技术装备力量和多年积累的铁路隧道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本标段共新建14座隧道,隧道全长14298m,张家坡隧道为单线隧道,其余隧道都为双线隧道,各隧道概况详见表1。
表1 隧道概况一览表三、地质复杂程度等级根据《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附录B的规定对隧道施工安全的危害程度分为复杂、较复杂、中等复杂、简单四级,根据不同的地质复杂程度,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四、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⑴进一步查清隧道开挖工作面前方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指导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⑵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危害程度。
⑶为优化工程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⑷为编制竣工文件提供地质资料。
五、超前地质预报方案1、超前地质预报内容⑴地层岩性预测预报,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煤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⑵地质构造预测预报,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⑶不良地质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⑷地下水预测预报,特别是对岩溶管道水及富水断层、富水褶皱轴、富水地层中的裂隙水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2、超前地质预报方法⑴预报方法根据隧道地质条件、风险源及其风险等级、本集团公司现有的设备、工法、科技成果等,本隧道选用地质调查法(地质调查、地质素描、地质作图)、物探法(TSP203、红外探测法)、超前钻探法(加深炮眼、超前钻孔)进行地质超前预报。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1 编制依据、范围1.1 编制依据(1)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3)设计文件、图纸和现场调查的相关地质资料。
1.2 编制范围编制范围为ZNTI-12标DK547+200~DK578+880段内的所有隧道。
2 工程概况2.1 项目概况本段主要隧道工程有7座总长23375m,分别为:南山隧道1590m、立家长隧道4668m、红岭隧道4852m、吾沿河隧道9100m(含斜井一座,长度880m)、青草凹隧道920m、老申峧隧道1325m、克昌隧道920m(含燕尾段)。
2.2 地质概况主要隧道工程自然条件见表1~表7。
3.1 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①可及早探明掌子面前方的围岩特性以及涌水量,为隧道选择合适的开挖方法提供有力的依据;②可为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提供参考;③可为突发异常(如结构失稳或破坏的现象)提供有效的参考。
3.2 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①地层岩性,特别是对软弱夹层、破碎地层及特殊岩土的预测预报。
②地质构造,特别是对断层、节理密集带、褶皱轴等影响岩体完整性的构造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③不良地质,特别是溶洞、暗河、放射性、有害气体及高地应力等发育情况的预测预报。
④地下水及富水断层、地层等的预测预报。
3.3 超前地质预报总体方案管段内的各个隧道集断层破碎带、滑坡、顺层、岩溶、湿陷性黄土、膨胀岩土于一体,地质条件复杂,地质因素可能严重危及施工安全,制约工期,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优化施工设计、实现施工信息化的基础。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预报方案,针对不同地段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地质预报分级,不同的地段采取不同的预报手段,以达到既预报准确又能节省有效资源的目的。
地质复杂的隧道的地质预报采用长距离预报与短距离准确预报相结合,隧道洞内探测与洞外地面地质调查相结合、地质方法与物探方法相结合,开展多层次、多手段的综合地质预报。
浅谈牡绥铁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测及预报施工

浅谈牡绥铁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测及预报施工作者:谢斌来源:《卷宗》2013年第11期摘要:本文结合牡绥铁路三座长大隧道的具体施工实践,就长大铁路隧道地质超前预测及预报施工进行了阐要阐述。
关键词:长大铁路隧道;地质预测预报;技术控制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施工Ⅳ标段起讫里程为滨绥线DK450+500~DK470+250及滨绥线DK491+434~DK499+100,线路长度约27.416km,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东宁县、绥芬河市境内。
第四标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隧道19.815km,占正线长度的72.3%,其中红房子隧道6437m,双丰隧道7224m,绥阳隧道6161m;本文就隧道地质超前预测及预报施工进行简要阐述。
组建地质超前预报专业小组,进行超前地质探测预报,制定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施工预案。
以常规地质综合分析法为基础,TSP203地质超前探测预报系统做长距离宏观控制,地质雷达做近距离判断,红外线探水仪做连续地下水探测,通过水平钻孔等,形成综合地质超前预报系统。
1 工程地质预测法工程地质预测法是工程地质技术人员根据设计地质图纸、现场地质纪录,运用工程经验和地质知识进行分析、预报地质的一种方法。
此法的关键在于工程地质工程师的经验丰富和现场详细的地质纪录和物探资料。
施工前预报:根据设计给出的隧道地质条件说明资料,认真分析隧道的地质断面图、平面图,掌握隧道的地质特点和水文特点。
进行长距离宏观预报各段隧道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情况。
施工常规地质法预报:主要完成开挖面的地质素描,地质展开图,并利用TSP203预报资料、雷达检测资料、红外线探水资料、超前钻孔资料进行地质分析预报,是综合地质预报的中枢。
综合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施工准备→制定预报方案→地质分析→地质综合判断→施工建议→施工方案选择→隧道施工→地质素描→下循环预报施工阶段地质资料记录:首先对已开挖地段进行地质调查,调查的主要依据为隧道开挖面地质素描、岩石结构面调查和涌水观测记录。
超前地质预报预报实施方案15.5.28

目录1 工程概况 (1)1.1线路概况 (1)1.2超前预报HSHZQ-6标段概况 (1)2 编制依据 (1)3 超前预报目的 (2)4 地质超前预报方法及程序 (3)4.1地质预报方法及要求 (3)4.2预报内容 (4)4.3预期目标 (5)4.4预报阶段 (5)4.5预报频率 (7)4.6 预报程序 (7)5 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量 (9)5.1 预报工作量 (9)5.2 预报工作计划 (10)6 项目部组织机构 (10)6.1组织机构及职责 (10)6.2投入的仪器设备 (13)7 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3)7.1 地质调查法管理 (13)7.2 地震波反射法(TSP) (17)7.3 地质雷达法 (23)7.4红外探测法 (26)8 预报重点及方案措施 (28)8.1断层预报 (28)8.2岩溶预报 (29)8.3 煤层瓦斯预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4 其他 (32)9 安全及文明作业措施 (33)9.1安全文明作业工作目标 (33)9.2安全文明作业保证措施 (33)9.3 临时用电措施 (34)9.4 环境卫生措施 (34)1 工程概况1.1线路概况新建怀邵衡铁路东起衡阳市,经湖南邵阳,至湘西交通枢纽怀化,全长318公里,其中衡阳市境内89公里,怀化市49公里,邵阳段180公里。
设计时速200公里,预留时速250公里的高速铁路标准设计,被国家发改委和铁道部列入国家“十一五”铁路建设规划。
主要技术标准:(1)铁路等级:Ⅰ级;(2)正线数目:双线;(3)路段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200km/h;(4)最小曲线半径:一般地段3500m;(5)限制坡度:13‰;(5)到发线有效长度:双机地段880m;(6)牵引种类:电力;(7)机车类型:客车SS系列,动车组;货车HX系列;(8)闭塞类型:自动闭塞;1.2超前预报怀邵衡铁路HSHZQ-6标段三分部概况怀邵衡铁路HSHZQ-6标段三分部位于湖南省邵阳市,正线长5.49km,本分部,桥梁7座;隧道1座;路基8段;涵洞一座。
铁路xx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xx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工程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中铁二院)二○一四年五月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3、地质概况及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4)4、地质复杂程度分级 (4)5、实施超前地质预报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5)6、成贵铁路XX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 (5)7、超前地质预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7)8、超前地质预报组织机构设置及投入的人力、设备资源 (21)9、质量保证措施 (22)10、安全措施 (25)11、成果资料编制的内容与要求 (26)12、工作制度 (28)13、地质预报成果的验证及技术总结要求 (29)14、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0)15、附件 (31)1、编制依据1.1《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1.2《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范》(TB10013-2010)1.3《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1.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1.5《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1.6《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1.7《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1.8新建成都至贵阳铁路工程施工图1.9我单位对施工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2、工程概况新建铁路成都至贵阳线乐山至贵阳段西起四川省的乐山市,向东经四川省的犍为县、宜宾市、长宁县、兴文县,云南省的威信县、镇雄县,贵州省的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东至贵阳市。
乐山(含)至白云(不含),正线全长515.02km,其中四川省境内258.577km,云南省境内79.299km,贵州省境内177.144km。
全段左线拉通正线桥梁总计474座-178.216km,占线路总长的34.6%。
新建隧道(含明洞)189座,总延长241.415km,占线路总长的46.9%。
牡丹江市教育局防汛等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牡丹江市教育局防汛等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一、引言自然灾害如洪水和地质灾害对牡丹江市教育事业的正常运转和学生的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确保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牡丹江市教育局制定了本《防汛等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二、预警和监测1. 预警系统:教育局将建立一套完善的预警系统,包括气象预警、水文预警和地质灾害预警。
根据各种预警信息,教育局将及时发布预警通知给各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家长。
2. 监测设备:教育局将投资购置一批先进的监测设备,包括水位测量仪、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等。
这些设备将安装在各个学校和易受灾区域,以提前发现灾害风险,及时采取预防和救援措施。
三、应急预案1. 疏散方案:一旦接到灾害预警通知,学校应立即启动疏散方案。
根据学校规模和师生分布,划定疏散路线和避难点,确保师生安全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
2. 应急救援队伍:各学校应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队伍成员应经过严格培训,掌握灾害应急知识和救援技能。
在灾害发生时,他们将担负起疏散、救援、物资调配等任务。
3. 物资储备:各学校应储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包括食品、水、医疗药品、防护用品等。
同时,加强与社会救援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合作,确保灾后救援物资的及时补充和调配。
4. 通信与联络:教育局将建立一套通信与联络机制,确保与各学校的及时沟通。
学校应保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并与教育局、应急部门等保持紧密联系,做到信息共享和协同应对。
四、培训与演练1. 培训:教育局将定期组织防汛等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应急预案的具体操作流程、救援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养等。
学校应积极参与培训并组织教职工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2. 演练:教育局将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灾害情景。
演练将涵盖疏散、救援、物资调配等方面内容,旨在提高学校应对灾害的能力和应急响应的效率。
五、监督与评估教育局将加强对学校防汛等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监督与评估工作。
定期进行考核,对落实不力的学校予以督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施工Ⅳ标段起讫里程为滨绥线DK450+500~DK470+250及滨绥线DK491+434~DK499+100,线路长度约27.416km,位于黑龙江省穆棱市,东宁县、绥芬河市境内。
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隧道19.844km,占正线长度的72.38%,其中红房子隧道6437m,双丰隧道7237m,绥阳隧道6170m。
沿线分布的主要地层为第四系粉质黏土,细园砾土,粗园砾土;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侏罗系中下统流纹斑岩质凝灰熔岩、凝灰熔岩、燕山早期花岗岩;华力西晚期斜长花岗岩。
主要不良地质有崩塌、落石、顺层滑坡,特殊岩土有季节性冻土、软土与松软土、填土等。
线路通过地区大部属东北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二隆起带-老爷岭隆起。
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以北东向为主,局部为北西或东西向。
沿线经过的断层较为发育,岩体破碎,节理发育,对隧道围岩有不良影响。
本标段线路通过地表河流细鳞河、小绥芬河等,常年流水,均属松花江系。
沿线地下水按赋存条件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局部具有承压性。
孔隙潜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砂类土及碎石类土中,埋深在0.7~3.5m,水位变化幅度2~3m;基岩裂隙水包括基岩节理裂隙水、构造裂隙水以及风化带裂隙水,主要含于第三系玄武岩、白垩系砂砾岩与安山岩类、侏罗系凝灰岩及其它火成岩类、石炭-二叠系火成岩及浅变质岩类、下元古界变质岩类及各时代花岗岩类的各种裂隙及风化带中,主要受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以蒸发及人工开采方式排泄,局部以泉水形式出露,水量不大。
2、编制依据2.1、改建铁路牡绥扩能改造工程隧道施工图;2.2、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2.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3-2005);2.4、本管段隧道的现场实际情况及调研结果;2.5、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超前地质预报设备配备能力。
2.6、超前地质预报设备的使用说明。
3、超前地质预报目的隧道建设中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认知和掌握程度是确保快速、安全修建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开挖前对地质情况的了解,对于隧道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于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异常复杂,实施超前地质预报可以有效地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减少由于揭露接触带、破碎带及断层带岩体产生大量突泥、涌水而带来的损失,通过超前预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预报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及其围岩结构的完整性与含水的可能性,为正确选择开挖断面、支护设计参数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依据,并为预防隧洞涌水、突泥、突气等可能形成的灾害性事故及时提供信息,提前做好施工准备,保证施工安全,同时还可节约大量资金。
所以隧道超前预报对于安全科学施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避免事故损失、节约投资等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开展施工地质超前预测预报工作,以制定有效施工方案,确定合适施工工艺,并开展必要的监测工作。
4、超前地质预报方法由于隧道地质结构较复杂,为准确地了解掌握地层岩性的变化、地下水的发育地质特征,在施工中将采用中、短期相结合的地质预测预报系统。
主要方法有:采用地质分析法、TRT地质探测仪、地质雷达法(当TRT地质探测前方出现不良地质可能时,在靠近不良地质段10米处采用)、红外线探水法(当TRT地质探测前方出现水囊可能时,在靠近富水段10米处采用)等。
采用长距离宏观预报与短距离准确预报相结合,勘探与地质资料综合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地质预报方法。
总的预报思路为:采用长距离实施TRT地质探测系统,短距离采用地质雷达法、红外线探水法、加深炮孔,采用掌子面地质素描方法加强常规地质综合分析多管齐下,力争把发生地质灾害的机率降为最低。
5、地质预报方法选择根据相关要求,我单位隧道使用长距离TRT探测与短距离采用地质雷达法、红外线探水法、加深炮孔及掌子面地质素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红房子隧道、双丰隧道、绥阳隧道(以上隧道含斜井)均采用长距离TRT探测与短距离采用地质雷达法、红外线探水法、加深炮孔及掌子面地质素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
6、工艺流程及工艺要求6.1、地质预测预报流程地质预报是工程施工的一部分,通过准确的预报可以有效的减小不良地质体对施工安全、进度的影响,因此我队将采用长期和短期预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并且相互印证,并和施工方法的选用充分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施工的特点。
地质预报流程见《地质预报方案流程图》。
地质预报方案流程图隧道地质条件复杂,并且局部具有地质灾害性质,因此地质预报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也得到了高度重视。
施工过程中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了施工工序,做到“先探测、后施工、不探测、不施工”。
6.2、常规地质预报方法6.2.1、超前探孔超前探孔主要用于中期地质预报,主要用于超前5m的预报,在本工程中采用YT-28型风枪进行探孔。
超前探孔位置利用开挖掏槽眼进行加深。
6.2.2、地质素描地质素描是根据岩体节理产状确定不稳定块体出露位置。
地质素描预测法分为岩层、岩性及层位预测法、条带状不良地质体影响隧道长度预测法和不规则地质体影响隧道长度预测法三种。
对掌子面已揭露出的岩层进行地质素描(观察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其含量,结构构造特征和特殊标志),给予准确定名,测量岩层产状和厚度。
测量该岩层距离已揭露的标志性岩层或界面的距离,并计算其垂直层面的厚度。
将该岩层与地表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相比,确定其在地表地层(岩层)层序中的位置和层位。
依据实测地层剖面图和地层柱状图的岩层层序,结合TRT探测成果,反复比较分析,最终推断出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即将出现的不良地质在隧道中的位置和规模。
施工过程中,每次爆破后由地质工程师进行地质素描,内容包括掌子面正面及侧面稳定状态、岩层产状、岩性风化程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产状、间距、长度、充填物、数量)、喷射混凝土开裂、掉块现象、涌水情况、水质情况、水的影响、不良气体浓度等。
同时定期对地表水文环境进行观测和监测记录,及时了解隧道施工对地表水的影响,确定施工控制措施,最终做出掌子面地质素描图和洞身地质展示图。
及时对洞内涌水进行水质分析和试验,提交分析和试验结果,对影响隧道衬砌结构的水质提出处理意见,上报技术部门,以利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6.3、TRT 探测6.3.1 TRT6000探测原理地震波反射探测的方法很早就已经在土木工程和采矿作业等许多方面得到利用。
这种技术的原理在于当地震波遇到声学阻抗差异(密度和波速的乘积)界面时,一部分信号被反射回来,一部分信号透射进入前方介质。
声学阻抗的变化通常发生在地质岩层界面或岩体内不连续界面。
反射的地震信号被高灵敏地震信号传感器接收,通过分析,被用来了解隧道工作面前方地质体的性质(软弱带、破碎带、断层、含水等),位置及规模。
正常入射到边界的反射系数计算公式如下:11221122V V V V R ρρρρ+-=假设R 为反射系数,ρ为岩层的密度,V 等于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
地震波从一种低阻抗物质传播到一个高阻抗物质时,反射系数是正的;反之,反射系数是负的。
因此,当地震波从软粗岩传播到硬的白云石时,回波的偏转极性和波源是一致的。
当岩体内部有破裂带时,回波的极性会反转。
反射体的尺寸越大,声学阻抗差别越大,回波就越明显,越容易探测到。
6.3.2探测特点地震波法TRT6000采用其独特的三维成像系统,大大提高了预报的准确性,可以探测断层、破碎带,岩溶、岩脉、倾斜角岩体分界线,岩体软弱层位,富水带等,预报距离较远,一次预报可达100m~300m,主要用于断层、破碎带等的中、长距预报,但精度相对较差,对溶洞等地质事件预报效果不佳。
此方法将采用由美国C-thru Ground公司生产的TRT6000型无线地震波三维地质超前预报系统,TRT是一种层析扫描成像系统,其技术使用与能量射线穿过介质完成计算机层析扫描相类似的概念,采用多种地震源产生沿隧道传播的信号。
这些信号在岩体性质发生改变的地方反射,被用来构建描述隧道工作面前方及高于或低于隧道走向的不同地质状况(如异常岩体、岩性和喀斯特特征等)的三维结构图。
探测原理6.3.3 技术参数:TRT6000记录单元接收器端口:9个记录通道:24个采样间隔:31,64,125,250,500,1000,或2000μs记录带宽:40~15000Hg模数转换:32位记录长度:16000采样数每通道频率范围:10Hg—75000 Hg测量精度:最好10cm低频过滤:25,35,50,70,100,140,200,280,400 Hg (降低传输距离和土的噪声)高频过滤:250,500,1000 Hg(降低风噪)延迟:0~9999ms,每毫秒调节工作电压:直流12伏温度范围:存放环境温度-10℃~+60℃工作温度:0~70℃电源:外接电源90-240伏交流,50/60Hg探测距离:软岩一般150米;硬岩一般300米6.3.4 TRT6000超前预报配置6.3.5 操作细则(1)传感器的安装①TRT6000传感器的安装由于TRT系统需要得到的是地质情况的三维图,需要在安装的传感器较多,在不同的部位共安装10个传感器(如图5所示)。
安装过程简捷方便,检测人员到现场安装即可,不需要提前打炮眼(较其它预报系统更节省人工费用)。
在距离最后一个震源点10米处开始布置传感器,左右边墙各四个,每隔5米(里程方向)布置一个,隧道中心线拱顶处布置2个。
90907070140140140140A x i a l v i e wP l a n v i e w950o50ooo50o50oo ooooo9090oo2346781134567891011Drill -&-blast tunnel如图5 TRT6000超前预报震源及传感器的典型布置②TRT6000震源布置在掌子面两侧布置震源,两侧各布置两组,每组沿竖向(高程方向)布置三个震源点,每个震源点相差大约1米,两组间隔2米(里程方向)。
图9 传感器 图10安装传感器击震点布置(如图10所示)在掌子面后的裸露的岩体(或已到强度的初期支护)上,采用锤击即可,不需要提前打炮眼,(较之其它预报采用钻眼爆破方式击震,更安全,更节省人工费用)。
(2)、接收器与孔壁的藕合必须紧密,施测时隧道中应没有其它振动源。
(3)、资料的处理和整理数据采集时应按锤击点顺序逐一进行,记录不好或存在干扰时应重新锤击。
对采集的数据及时进行三维波场处理,提取反射界面。
(4)提交资料:TRT野外记录表;原始波形记录;二维和三维反射界面的透视图像;声波轨迹、频谱、速率和位移结果;地质解释结果。
6.4、超前地质预报频次6.4.1、TRT超前物探预报频次全隧每100m~150m探测预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