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基础知识.ppt
制冷和低温技术原理第2章制冷方法ppt课件

一方面在吸收器中,吸 另一方面,发生后 收剂吸收来自蒸发器的 的溶液重新恢复到 低压制冷剂蒸气,形成 原来成分,经冷 富含制冷剂的溶液,再 却,节流后成为具 将该溶液用泵送到发生 有吸收能力的吸收 器,经加热使溶液中的 液,进入吸收器, 制冷剂重新以高压气态 吸收来自蒸发器的 发生出来,送入冷凝器。 低压制冷剂蒸气。
3 膨 胀 阀
4
冷却介质
冷凝器 蒸发器
2 压缩机
1 被冷却介质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基本系统图
冷凝器
膨胀阀
低温低压的 制冷剂液体 与被冷却对
象发生热交 换,吸收被 冷却对象的 热量并汽化
形成冷剂蒸 气。
低压蒸气被 压缩机吸入 ,经压缩后 形成高温高 压蒸气排 出。
压缩机排出 的高压制冷 剂气体进入 冷凝器,被 冷却水或空 气冷却、冷 凝,成高压 液体。
令直流电通过半导体热电堆,即可在 一端产生冷效应,另一端产生热效应。
高压气体经绝热膨胀即可达到较低 温度,令低压气体复热即可制取冷量。
高压气体经涡流管膨胀后即可分离冷, 热两股气流,用冷气流的复热过程即 可制冷。
3
2.1 物质相变制冷
2.1.1 相变制冷概述
液体蒸发制冷
固体相变制冷
以流体为制冷剂,通 过一定的机器设备构 成制冷循环,利用液 体汽化时的吸热效应 ,实现对被冷却对象 的连续制冷。
吸热(冷接点) 铜片
P
N
放热(热接点)
-
+
半导体制冷原理图
2. 单级热电堆式半导体制冷 的基本原理
单级热电堆:
单级热电堆式半导体制冷
将数十至数百个热电偶电堆串联,将冷端排在一起,
热端排在一起,组成热电堆,称为单级热电堆。
制冷与空调技术课件——焓熵图

湿空气状态 变化过程
湿空气的冷却过程 等焓加湿过程
等焓减湿过程
湿空气的基本热 力过程
一、加热过程
特点:湿空气成分 d, pv 不变即都不变,温度升
高、焓值增加、相对湿度减小、热湿比为正无穷
φ φ
φ=100% 湿空气h-d图中的加热过程
➢ 湿空气经过加热 器被定压加热时, 由于其中的水蒸 汽质量未变,所以 这一过程称为定 含湿量过程,而 且湿空气中水蒸 汽的分压力和露 点都不变。
d 0.622 ps (t) pb ps (t)
t
100%
0.622 pb pb pb
0.622 1
d
焓湿图的结
构
5、pv 线
h
h
d
t
d 0.622 pv
pb pv
0.622 pv pb
100%
pv
d
h
6、露点td
pv下饱和湿
空气 1
td
焓湿图的 结构
h
t
100%
-2000
剖析焓湿图的结构
焓湿图的结构
1、d 线
h
d=0 干空气
135度 h
2、 h 线
h 1.005t d(25011.863t)
h 与 t 很接近
人为将 h 旋转135度
d
焓湿图的结
构
3、t 线 h
等干球温度线
h
t
h d
t
25011.863t
Const 0
正斜率的直线
d
焓湿图的结 构h
加湿特 点
温度 t
过程焓 值变化
Δh
过程含 湿量变 化Δd
过程 相对 湿度φ 的变 化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先以水蒸气的形成过程为例解释几个概念。图1–3所示的开口容器中装有 25℃的水,水面上有一个能上下自由移动,却又起密封作用的活塞,活塞的重 量略去不计,即水面有一个大气压的作用。若将水加热到饱和温度100℃时,这 时称为饱和水。25℃的水显然比100℃的饱和温度低,这种比饱和温度低的水称 为过冷水。饱和温度与过冷温度之差为过冷度。其中过冷水的过冷度为 100℃﹣25℃=75℃。若将饱和水继续加热,水温将保持100℃不变,而水不断 汽化为水蒸气。这时容器中是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混合物,称为湿蒸汽。再继 续加热时,水全部汽化为蒸汽而温度保持100℃不变,此时的蒸汽称为干蒸汽。 若再继续加热,干蒸汽继续加热升温,温度超过饱和温度100℃,此时的蒸汽称 为过热蒸汽。过热蒸汽的温度与饱和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
2. 工质 在热力工程中,把可以实现能量转换和物态改变的物质称为工质。在制冷技 术中工质又称为制冷剂或制冷工质,例如家用冰箱、空调器过去常用的制冷剂氟 利昂12、氟利昂22等。
3. 介质 在制冷技术中,凡可用来转移热量和冷量的物质,称为介质。一般常用的介质 是水和空气。
1.1.12 热传递与热平衡
对流传热是基本的传热方式。热对流的传热流量由对流速度、传热面积及对流的 物质决定。热对流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Φ aAt (W)
式(1–6)
式中:α —— 传热系数,单位为W/(m2·K); Δt —— 流体与壁面间的温度差,单位为K ; A —— 换热面积,单位为m2。
1 称为传热热阻,单位为m2·K/W ,与导热热阻相对应。
1.1.7 压力和真空度
1. 压力 工程上常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法定单位是Pa(帕)。 2. 绝对压力和表压力 测量气体压力时,由于测量压力的基准不同,因此压力有绝对压力和表压力 两种表示方法。绝对压力是指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的绝对值,而表压力是指 压力表上的读数。
(完整ppt)空调用制冷技术 课件

节流过程带来的节流损失;
T
Tk
3
T0 0 4'
Pk
qk 2' 2
Wc
P0
4 1'
q0
1
干压缩所产生的过热损失; 有传热温差的热交换
b' b a' a s
图1.5 理论循环T—S图
2020/2/5
18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3)热交换过程的传热温差 在蒸发器和冷凝器实际传热过程中,制冷剂与冷源和热源 由于存在温差,使得制冷系数低于理想过程的制冷系数, 传热温差越大,制冷系数降低越多。 一般蒸发温度比被冷却介质温度低5~7℃,冷凝温度要 高于冷却介质温度5~7℃,以保证必要的传热温差。
2020/2/5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绪论
③低温和超低温:-253~接近-273 ℃(20~接近0 K)。 2)应用:1)空气调节
2)食品的冷冻和冷藏 3)食品加工 4)工业生产及农牧业 5)建筑工程 6)能源与动力工程 7)国防工业 8)医疗卫生
2020/2/5
3
绪论
2、制冷技术的发展
1755年苏格兰科学家库伦(Cullen)发表论文《液体蒸发 制冷》,人们以此作为人工制冷史的起点。
膨胀阀不做功,损失了膨胀功; 2)过热损失: 湿压缩 ①制冷量减少;
②导致气缸液击,使压缩机汽缸遭到破坏。 为了实现干压缩可在压缩机出口处设置气液分离器
压缩机运行时严禁发生湿压缩
2020/2/5
16
冷凝器、蒸发器、冷水机组
2020/2/5
17
第二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
采用干压缩过程可以增加 单位质量制冷能力,由于 压缩终状态是过热蒸气, 压缩机功耗大,制冷系数 低,降低程度称为过热损 失
制冷基本知识1

第一章制冷与空调作业安全技术第一节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物态(物质状态)与物态变化具有一定质量及占有空间的任何物体称为物质。
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同时分子又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这种运动称之为热运动。
由于分子间的作用力及其热运动等原因,使物质在常态(物态)下呈现固态、液态和气(汽)态,称物质“三态”。
固态时,分子间的相互引力最大,固体中的分子紧密地排列在一起,热运动仅在平衡位置的附近作微小的振动,不能作相对移动。
因此固态时的物质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液态时,分子间的引力仍较大,使分子之间仍能保持一定的距离。
因此液态物质有固定体积,并有自由液面。
此外,液态物质的分子不仅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还可以相对移动,所以它具有流动性而无固定的形状。
气态时,分子间距大,引力很小,分子间不能相互约束。
因此,它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一定的体积,可以充满任何的空间。
在热运动中可相互碰撞发生旋转运动。
同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热运动的结果也会以不同的状态存在。
当物质在吸热或放热时,除了温度变化以外,还有状态的变化(称相变),即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液化(或冷凝);液体变成固体的过程称为凝固;固体变成液体的过程称为融化(熔化);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称为气化;固体直接变化成气体的过程称为升华;反之称为固化(或凝华)。
人们利用物质相变过程向周围介质吸热,转移潜热,使周围介质降温进行制冷,如从液体变成气(汽)体、固体变成液体、固体直接变成气(汽)体所转移的相变潜热获取低温。
相变转移的热量是潜热,非相变转移的热量是显热(如水在1大气压下,从±o℃加热到100℃,它也是吸热过程,但没有相变,水还是水,这种吸收周围介质的热量叫显热,计算出的显热量是很少的)。
潜热转移量(如蒸发量)才有制冷量,显热转移量几乎没有制冷量,即人们是采用相变制冷。
空调制冷基础知识培训教材.pptx

蒸汽压缩式制冷原理图(壁挂为例)
吹出凉风
吹出热风 吹出冷风
2
1 3
吸入热风
1-压缩机 2-冷凝器 3-膨胀阀 4-蒸发器 5 - 在这个密封系统内流动的
——制冷剂
4
➢通常,我们把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以及蒸 发器为空调“四大件”; ➢把冷凝器,蒸发器成为“两器”(热交换器)
(一)、制冷剂
• 制冷剂是制冷机中的工作流体,它通过自身热力状态 的循环变化不断与外界发生能量交换,达到制冷的目
• 分类:1、电子膨胀阀(多为工业用/小型的膨胀阀也应 用于商用和家用空调上 ) 2、毛细管(家用制冷用) 3、浮球调节阀(工业、商业、生活用)
到室内机蒸发器 毛细管
从冷凝器过来
电子膨胀阀
毛细管
毛细管节流(减压)原理
高压:制冷剂流入毛细 管前“堵车”,“车流 缓慢” (室外机)
毛细管
只有少量制冷剂可以流过
制冷循环
制暖循环(热泵工况)
空调基础知识
空调的定义
空调即空气调节[1](air conditioning),是指用人工手段 ,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速 度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 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部分和其他辅助 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风机和管路系统。末端装置则负责 利用输配来的冷热量,具体处理空气,使目标环境的空气 参数达到要求。
行冷/热处理。 制冷剂系统:通过室外机的压缩机直接将气/液态的制冷剂
经过配管送至各个室内机端末,在室内机的内部
通过热交换器对室内的空气进行冷/热处理。
定频压缩机:按照一定的转速进行运转的压缩机。
变频压缩机:根据室内的状态,转速会自动进行快慢调节的压缩机。
《空调用制冷技术》课件

04
空调制冷技术应用
家用空调制冷技术
家用空调制冷技术是指应用于家庭环境的空调制冷技术,主要包括分体式空调、中 央空调等。
家用空调制冷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家庭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制冷系统实现室 内温度的调节和控制。
家用空调制冷技术需要考虑节能、环保、舒适等多方面的因素,以满足家庭用户的 需求。
商用空调制冷技术
掌握空调用制冷技术的基 本原理和系统组成
掌握空调系统的设计、安 装与维护技能
了解制冷设备的工作原理 及性能参数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
理论学习
通过课堂讲解、教材阅读等方式,掌握基本 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空调用制冷技术在 不同场景的应用。
实验操作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 养实际操作能力。
部件。
更换滤网
根据需要更换空调滤网,保证空气 质量,防止灰尘和细菌进入室内。
检查电线和连接
检查电线和连接是否完好,有无过 热或老化现象,确保用电安全。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1 2 3
制冷效果差
检查制冷剂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则添加制冷剂; 清洁冷凝器和蒸发器,确保没有堵塞。
噪音大
检查空调安装是否稳固,如果松动则进行紧固; 检查电机和风扇是否正常运转,如有异常则更换 。
空调系统的日常维护
01
02
03
清洁滤网
定期清洁空调滤网,确保 空气流通畅通,防止灰尘 和污垢堆积。
检查冷凝水
确保冷凝水管道畅通,无 堵塞或漏水现象,防止漏 水或排水不畅。
开关机检查
在开机和关机时,检查空 调是否正常工作,听是否 有异常声音或振动。
空调系统的定期保养
空调培训资料1-空调基本知识PPT课件

能耗较高
移动空调能效比相对较低,能耗较大。
噪音较大
移动空调运行时噪音较大,可能会影 响居住环境。
04
空调的应用场景与选择
家用空调的选择与使用
家用空调的选择
根据家庭面积、房间布局、家庭成员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空调型号,如分体 式空调、中央空调等。
家用空调的使用
正确使用空调,注意定期清洗过滤网、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频繁开关机等, 以节约能源和延长使用寿命。
节能环保的使用建议
合理使用
在使用空调时,应根据季节和室内外温差调整设定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能源 的浪费。
定期维护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和冷凝器,保证空气流通和散热效果,有助于提高空调效率,降低能 耗。
THANKS
感谢观看
空调基本知识
• 空调的起源与发展 • 空调的工作原理 • 空调的种类与特点 • 空调的应用场景与选择 • 空调的维护与保养 • 空调的节能与环保
01
空调的起源与发展
空调的起源
起源背景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人们对改 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需求日益增 强,空调技术应运而生。
早期应用
最早的空调系统出现在纺织、印 刷等工业领域,用于调节温度和 湿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节能选择
在购买空调时,应优先选择节能认证的产品,如国家能效标 识一级或二级的空调。
环保制冷剂的选择
环保制冷剂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许多新型制冷 剂被研发出来,如R410A、R32等, 这些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选择建议
在购买空调时,应关注产品说明书中 关于制冷剂的描述,选择使用环保制 冷剂的空调。
过滤
空调通常配备过滤器,过 滤掉空气中的尘埃、花粉 等杂质,保持空气清洁。
制冷与空调技术

1.1 制冷与空调热工知识
1.1.1 温度 温度在宏观上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在微观上标志物质内
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1. 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当温度计与物体之间不再有热量传递,或者
说达到热平衡时,温度计的指示值不再变化,此时温度计的指示值就是被 测物体的温度。
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液体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 计等)、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比色高温度计。
是Pa(帕)。大气压力是指地球表面的空气对地面的压力;在工程上为使 用方便和计算方便,把一个大气压按0.98×105Pa来计算,称为一个工程大 气压,即1个工程大气压为0.98×105Pa。除了法定单位外,还有几种常见 的非法定单位,此处不加阐述。
压力有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之分。绝对压力是指被测流体的实 际压力,用P绝表示;当绝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用B表示)时,压力计的 示数叫做表压力,用P表表示;而系统抽真空时压力计的示数叫做真空度, 用P真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P绝= P表+ B, P真= B -P绝
2. 温标 测量温度的标尺称为温标,工程上常用的温标又可以分为3种:热力学
温标、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 (1)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绝对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K;
热力学温标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定义纯水的冰点温度为273.16K,沸点温 度为373.16K,其间分为100等份,每等份称为绝对温度1度(1K)。
第1章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基础知识
制冷和空调是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两个领域。为了使某一 物体或某一区域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所需的低温,就需要 不断地从其中取出热量,并转移到周围介质中去,这个过程就是制 冷过程。而空调就是利用制冷技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 因此要掌握电冰箱和空调器的原理与维修,就必须了解制冷与空调 的基本原理,熟悉制冷与空调的热力学知识。
空调知识PPTPPT课件

空调的环保标准与认证
环保标准
了解并遵守国家和地方的 环保标准,确保空调产品 的环保性能。
环保认证
获得环保认证的空调产品, 如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ISO14001等。
环保材料
选择使用环保材料的空调 产品,如无氟制冷剂等。
05
新型空调技术介绍
智能空调
总结词
智能空调是一种具备智能化功能的空调,可以通过互联网或手机APP进行远程控制,实现温度、湿度、空气质量 的调节,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空调知识ppt课件
• 空调的基本原理 • 空调的使用与维护 • 空调的常见故障与排除 • 空调的节能环保 • 新型空调技术介绍
01
空调的基本原理
空调的工作原理
空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制冷剂在蒸发器、压缩机、冷凝 器和膨胀阀等部件之间循环流动,不断地吸收和释放热量, 以实现室内温度的调节和控制。
02
空调的使用与维护
空调的使用方法
正确设置温度
控制湿度
根据季节和室内外温差, 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避
免过冷或过热。
根据室内湿度情况,适 当调节空调的除湿或加 湿功能,保持舒适度。
避免直吹
避免空调风直接吹向人 体,以免引发不适或感
冒。
定期开窗换气
在使用空调时,应适时 开窗通风,避免室内空
气质量变差。
空调的种类与适用场景
根据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空调类型, 如家用、商用、中央空调等。
空调的节能使用方法
01
02
03
合理设定温度
根据实际需要设定适当的 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 温度设置。
定期维护保养
定期清洗和维护空调系统, 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避免频繁开关机
制冷与空调技术基础知识

P型)组成的直流闭合电路,则有明显的珀尔帖效应,且冷热端无相
互干扰。半导体制冷就是利用半导体的温差电效应实现制冷。
半导体制冷原理
•
5.涡流管制冷
•
法国人兰克在1933年发明一种装置(涡流管),可以使压缩气体
产生涡流,并将气流分成冷、热两部分。涡流管装置由喷嘴、涡流室、
孔板、管子和控制阀组成。涡流室将管子分为冷端、热端两部分。喷
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中的任何一态存在于自然界中,随着外部条件的
不同,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图1-3所示。如果把固体冰加热便
变成水,水再加热就变成蒸汽;相反,将水蒸汽冷却可变成水,继续
冷却可结成冰。这样的状态变化对制冷技术有着特殊意义。
•
人们可利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而在冷凝器中放热冷凝,
即应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原理,通过制冷机对制冷剂气体的压缩,以
饱和压力。以水为例,其在一个大气压下的饱和温度为100℃,
则水在100℃时饱和压力为一个大气压。
•
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例如,在
海平面,水到100℃才沸腾,而在高原地带不到100℃就沸腾。一
般来说,压力升高,对应的饱和温度也升高;温度升高,对应的
饱和压力也增大。
•
6.过热和过冷
中吸取热量,向环境排放热量。制冷剂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的综合为
制冷循环。为了实现制冷循环,必须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的形式可
以是机械能、电能、 热能、太阳能或其它可能的形式。
1.2 人工制冷及其基本方法
•
1.相变制冷
•
即利用物质相变的吸热效应实现制冷。如冰融化时要吸取80
kcal/kg的熔解热;氨在1标准大气压下汽化时要吸取327kcal/kg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制冷与空调热工知识
1.1.1 温度 温度在宏观上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温度在微观上标志物质内
部大量分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
1. 温度计 测量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当温度计与物体之间不再有热量传递,或者
说达到热平衡时,温度计的指示值不再变化,此时温度计的指示值就是被 测物体的温度。
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液体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 计等)、气体温度计、电阻温度计、温差电偶温度计、比色高温度计。
图1.2 湿球温度测试
表1.1 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
t/℃
P/Pa
t/℃
P/Pa
t/℃
P/Pa
t/℃
P/Pa
0
604
7
1001
18
2064
40
7375
1
657
8
1073
20
2339
50
12332
2
705
9
1148
22
2644
60
19918
3
759
10
1228
24
2984
70
31157
4
813
1.1.3 湿度和露点 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两部分组成的。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所含
水蒸气的量达到最大值,这种空气就叫做饱和空气。当空气未达到饱和时, 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多少用湿度来表示,湿度常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 含湿量、露点来表示。
1. 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质量,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单位为
(4)3种温标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3种温标的换算关系: t = T(273.16 " T ( 273(°C) θ = 9/5t +32(°F) T = t +273.16 " t + 273(K)
图1.1 3种温标的关系
1.1.2 压力 工程上常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垂直作用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法定单位
1.1.4 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 液体沸腾时维持不变的温度称为沸点或称为在某一压力下的饱和温度;
而与饱和温度相对应的某一压力称为该温度下的饱和压力。 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都是随着相应的压力和温度的增大而升高,一定的饱 和温度对应着一定的饱和压力。如在一个大气压(约0.1MPa)下水的饱和 温度为100℃;水在100℃时的饱和压力为一个大气压,而在0.048MPa的绝 对压力下,水的饱和温度为80℃,即80℃时水的饱和压力为0.048MPa。 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对制冷系统有重要的意义。在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 在(与蒸发器内压力相对应的)饱和温度下进行吸热、沸腾;而在冷凝器 中,制冷剂蒸气的冷凝温度即是所处压力下的饱和温度。在整个凝结过程 中,尽管蒸气还是不断受到冷却,但饱和温度始终维持不变(因冷凝器内 压力不变)。
第1章 制冷与空调技术的基础知识
制冷和空调是相互联系而又彼此独立的两个领域。为了使某一物体或 某一区域的温度低于环境温度,并维持所需的低温,就需要不断地从其中 取出热量,并转移到周围介质中去,这个过程就是制冷过程。而空调就是 利用制冷技术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等进行调节。因此要掌握电冰箱和空调 器的原理与维修,就必须了解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熟悉制冷与空调的 热力学知识。
2. 温标 测量温度的标尺称为温标,工程上常用的温标又可以分为3种:热力学
温标、摄氏温标和华氏温标。 (1)热力学温标。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绝对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K;
热力学温标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定义纯水的冰点温度为273.16K,沸点温 度为373.16K,其间分为100等份,每等份称为绝对温度1度(1K)。
12
1403
Hale Waihona Puke 25316880
47343
5
872
14
1599
30
4242
100
101325
6
935
16
1817
35
5624
2. 含湿量与露点 在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使用绝对湿度,而使用“含湿量”这一概念。
1kg干空气所含水蒸气的质量,叫做空气的含湿量,其单位是g/kg。在含湿 量不变的条件下,空气中水蒸气刚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或湿空气开始结露 时的温度叫露点。在空调技术中,常利用冷却方式使空气温度降到露点温 度以下,以便水蒸气从空气中析出凝结成水,从而达到干燥空气的目的。 空气的含湿量大,它的露点温度就高,物体表面也就容易结露。
是Pa(帕)。大气压力是指地球表面的空气对地面的压力;在工程上为使 用方便和计算方便,把一个大气压按0.98×105Pa来计算,称为一个工程大 气压,即1个工程大气压为0.98×105Pa。除了法定单位外,还有几种常见 的非法定单位,此处不加阐述。
压力有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之分。绝对压力是指被测流体的实 际压力,用P绝表示;当绝对压力高于大气压力(用B表示)时,压力计的 示数叫做表压力,用P表表示;而系统抽真空时压力计的示数叫做真空度, 用P真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P绝= P表+ B, P真= B -P绝
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以水蒸气分压表示) 饱和水蒸气压力
100%
相对湿度可用由两支完全相同的温度计组成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 其中一支温度计叫干球温度计,用来测量空气温度;另一支叫湿球温度计, 其下端包着棉纱且浸在水中。由于水分的蒸发,湿球温度总是低于干球温 度。如图1.2所示。
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水越容易蒸发,干、湿球温差越大;反之,空气 相对湿度越大,干、湿球温差就越小。不同温度下的饱和水蒸气压力如表 1.1所示。
(2)摄氏温标。又叫国际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C;在一个标准大 气压下,把纯水的冰点温度定为0°C,沸点温度定为100°C,其间分成 100等份,每一等份就叫1°C。若温度低于0°C时,应在温度数字前面加 “(”号。
(3)华氏温标。其符号本书用θ表示,单位为°F。华氏温标是在一个 标准大气压下把纯水的冰点温度定为32°F,沸点温度定为212°F,其间 分成180等份,每一等份就叫1°F。
kg/m3。而相对湿度是指在某一温度时,空气中所含的水蒸气质量与同一 温度下空气中的饱和水蒸气质量之百分比。在实际中直接测空气所含水分 质量较困难,由于空气中水分产生的压力在100℃以下时与空气中含水量成 正比,从而可用空气中水蒸气产生的压力表示空气中的绝对湿度。饱和空 气的绝对湿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低),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大(小), 因此,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情况下,可降低温度以提高空气的相对 湿度。空气中的绝对湿度与相对湿度的关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