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良镛老师讲话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2002‐1‐1“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之导论1 从广义建筑学起步吴良镛 2013-09-171.1 个人的学术生涯——1940年代,在战火纷飞中求学,初入建筑之门,学术思想的启蒙——1948年,赴美求学,接触到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城乡建设,参与长安街规划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毛主席纪念堂规划设计等重大项目——文革结束后,满怀激情,再次投身于建筑领域的工作中,希望冲破困惑的迷雾,找到建筑学的方向1.2 建筑学必然要向科学发展1981年,参加文革后第一次全国院士大会,认识到:——双肩学术责任的加重——建筑学专业必然要向科学发展,否则难以适应形势的要求 1983年,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在长春召开会议,我进行了题为《住房·环境·城乡规划》的学术报告,确定了后期研究发展的基本方向,三十年后看来仍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向年有很前城乡环境保护科研与业务工作结构示意图1.3 从建筑到聚落——“聚居论”的突破中文“建筑”一词源自日语的翻译,在很长时期中,中国社会所认为的“建筑”等同于“房子”。
对建筑学要义的探索从未停顿。
1947年,梁思成先生从美国回来,在建筑系的开学典礼上对第二班学生的讲演,提出两点:——“住者有其房” ,有意识地把建筑的主要任务导向适宜居住者有其房有意识地把建筑的主要任务导向适宜居住的住宅——“体形环境论”(physical environment),是指以物质空间环境为主体,从家居至整个城市及若干城市间的联系,是人类生活和工作的“舞台”,将建筑的概念从房子走向环境· 中国古代聚落的社区认识昔日黄帝经土设井,以塞争端……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于中。
一则不泄地气,二则无费,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之更守,七则出入相同,八则嫁聚相谋,九则有无相贷,十则疾病相救。
——《文献通考·职役考》· 中国古代聚落的等级体系即牧于邑,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
北京城市规划献言_吴良镛
第一,奥运之后“新北京”的战略需 历史上来看,对于北京的定位前所未有的 这个时候需要更为高瞻远瞩的战略目标来
要预先谋划。当前“新奥运”建设如火如 明确和清晰,也从战略上扭转了经过50多 推动,也要继续做艰苦的努力。
荼,而且基本上已成定局,我们可以预想 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单中心、“摊大饼”的局
第三,从北京的功能定位着眼总体规
更加强调决策的战略性,过去司马相如有 奋人心的战略目标,要发挥城市文化特色
三是在推进政治文明的过程中要
一句话, “名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 和文化功能。
有步骤地进行法制改革。城市空间的
未形”,就是说有些事情要看得远一点,这
第五,采取断然措施,落实宏伟的思 发展不单纯是空间问题,而往往是社
是规划的最高境界。在此基础上就要研究 想。例如行政中心的问题,中心大团的结 会和经济问题,城市规划规范的要求,加上有一部分工程质量不好 护古城的矛盾、与环境的矛盾、与交
第一,我们要防止大拆大建。不仅是 的,确实有这个客观的需求条件。但是作 通的矛盾,都解决不了。
北京,很多地方都面临大拆大建的问题, 为另一个需求,我想我们搞规划的同行
北京“一五”计划盖的小区里,
101
在 2006 年 10 月 25 日召开的北京市规划院成立 20 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吴良镛、周干峙、邹德慈三 位院士及其他 8 位国内外规划专家做了精彩演讲。 他们无论对规划理念还是具体规划案例的探究,都 倾注了规划师对城市的悉心体察;无论从宏观还是 微观角度,都体现出规划人的前瞻性、危机感和责 任感。
样的,还有很多的文章要做。
这个地区的扩大,这个方面还是非常必要 建设在执行的过程中走样,所以从实
第四,以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制 的,也希望提出来讨论。
吴良镛院士2014年9月16日演讲全文
吴良镛院士2014年9月16日演讲全文志存高远身体力行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志存高远身体力行》。
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科学美德。
战国时候起于临淄设“稷下学宫”,治官礼、议政事,著书立说,可以说是当时高等学府与文化中心。
其中已经蕴含了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风尚。
事实上,科学作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提倡的,就当前来讲,各个学校制定的校训都是这方面的至理名言,当然,对学术研究腐败的揭露也是屡见不鲜,包括中国、外国,说明真正认识并严格自律并非容易的事。
今天在座的90%以上都是刚入学的研究生,这是你们人生的新阶段,我热诚地希望你们在思想上也能够有一个新的境界。
我今天在这里不讲大道理,因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学习资料汇编》上有好多文章已经将一些道理说的很透了。
刚才韩启德同志又作了很重要的讲话。
我作为一个建筑学人,自1946年执教于清华大学,至今已经68年,我只想将一些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所得到的体会跟同学们讨论。
第一,理想与立志。
一个人一生不能没有理想。
立志是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要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么?想要有何作为?有何抱负和志趣?想要从事什么专业?这在中学进入大学时必然要有所考虑,从大学进入研究生时代更需要进一步思考。
立志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而一步步顿悟、提升,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我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并作为一生追求的方向,是与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我1922年生于南京,当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上战火连连,苦难深重。
1937年南京沦陷,我随家兄流亡重庆,于四川合川继续中学学业,记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军空袭,大火一直燃烧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
当夜合川城大火冲天,而且狗叫的声音像哭一样,我敬爱的前苏州中学首席国文教员戴劲沉父子也遇难了。
战乱的苦痛激励了我重建家园的热望,我最终断然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以建筑为专业,这是一个开始。
院士演讲学生睡倒(精选五篇)
院士演讲学生睡倒(精选五篇)第一篇:院士演讲学生睡倒怀集中学2015届高三作文辅读材料(一)院士站着做讲座,学生睡倒一大片【新闻事件】9月16日下午,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一手拄着拐杖,一手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一步一步缓缓走上了的人民大会堂报告台。
他用35分钟讲完了以《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题的报告。
半个小时之多,他坚持站着做完了报告。
此情此景让人不少与会的人动容。
但放眼台下,就在吴老做报告的过程中,大批后排的学生一片片“倒”下,趴在桌上睡去。
当天,台下坐着的是首都多所高校近6000名新入学的研究生。
时评1、学生的角度大学时评2、讲座人的角度“睡倒一片”是互动的失败在现有的社会评价和社会分层体系中,院士无疑占据金字塔塔尖;92岁的吴良镛院士坚持站着做报告,既源于一种敬业精神,也出自对他人的尊重。
让人意外的是,部分刚刚入学的研究生趴在桌上睡去。
事实上,“睡倒一片”在当今高校并不少见,人们对此习以为常甚至见怪不怪;这一次,尽管高龄院士的身份标签有着巨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却依然没有阻挡“睡倒一片”。
面对“睡倒一片”,我们不能光用道德话语对年轻人进行捆绑,指责他们不爱学习、对知识缺乏应有的敬畏和尊重、缺乏文明礼仪,却忽视了对青年学子利益诉求的尊重与回应。
说到底,讲座是一个双向的符号互动过程,“睡倒一片”就是符号互动某种意义上的失效甚至是失败。
我们既不能对高龄院士苛全责备,也不能将“板子”全部打在年轻人身上。
伴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转型的压力、创新的挑战,考验着我们每一个教育从业者。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有着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这就要求讲座人要努力实现需求与供给的有机衔接和良性互动,真正地“接地气”。
一旦讲座内容和形式与受众的文化消费需要脱节甚至断裂,即使头上有着院士等耀眼的光环,依然会面临着“叫座不叫好”的困境。
如果讲座在陈词滥调中打转,如果演讲者在改革创新中踌躇不前,如果讲座人在批评质疑中自说自话,听众要么选择“用脚投票”转身离场,要么选择“弱者的武器”——在身不由己的情况下,听众用打瞌睡、玩手机、聊天等方式来进行低姿态的回避和反抗。
吴良镛
会议室的门打开,一位矮胖的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门外,礼貌地对屋子里的人点头微笑。
他在学生搀扶下颤巍巍走进来,灰衣、白发,一条中国水墨画式蓝灰色围巾,让他略显出与同年龄老人的不同。
因为座位有一定距离,稍有耳背的老人需要身边同事重复我们的每一个问题。
这就是89岁的吴良镛。
2012年2月14日,他从国家主席胡锦涛手中接过了“国家最高科技奖”。
这位如今看起来已有些虚弱的老人,却用他身躯里蕴藏的巨大能量,为中国建筑求索一生。
早年投身抗战,目睹国破家亡,吴良镛立志家园重建。
他秉持“谋万家居”的人生宗旨和“匠人营国”的事业精神,把毕生心血投入中国大地的城乡规划建设中。
北京、上海、苏州、三亚……大江南北古城保护、新城规划,处处都留下吴良镛的足迹。
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你要到哪一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说我认识吴良镛。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他以这样的情怀安身立命、辛勤工作、行事为人。
匠人营国吴良镛突然接到了梁思成、林徽因托人带来的书信,看到信中“百废待兴”四个字,吴良镛决定立即结束在美工作动身回国——吴良镛手书的“匠人营国”,挂在清华建筑学院的墙壁上。
接受采访时,他希望向记者传递一种认识:建筑学不是简单的“就建筑论建筑”,而应是结合社会发展现状,解决现实问题的一门学问。
“我们学建筑的人就是要用我们掌握的知识来为解决中国社会现实问题服务。
”吴良庸对自己和学生都强调这种责任感。
出生于1922年的吴良镛,少年时饱尝流离失所和战争硝烟,这让他决意学习建筑,让人人都有个房子,有个舒适的家。
而从重庆中央大学毕业不久遇到的一个人让他在建筑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1945年,刚从缅甸中国远征军复员的吴良镛,接到一个消息,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托人给他留话,让他马上去见他们。
建筑大师的召见让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倍感意外,在此之前他与梁思成夫妇没有任何交往。
93岁的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志存高远 身体力行》报告全文
93歲的清華大學吳良鏞院士《志存高遠身體力行》報告全文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記者馬麗)2014年首都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昨天在京舉行,93歲的清華大學吳良鏞院士以《志存高遠身體力行》為題作主題報告。
報告會由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北京市人民政(蟹)府聯合舉辦,這是連續第四年在此舉辦這項活動。
全文如下:中國擁有博大精深的傳統科學美德。
戰國時候齊於臨淄設“稷下學宮”,治官禮、議政事,著書立說,可以說是當時高等學府與文化中心。
其中已經蘊含了學術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風尚。
事實上,科學作風在中國歷史上一直是提倡的,就當前來講,各個學校制定的校訓都是這方面的至理名言,當然,對學術研究腐敗的揭露也是屢見不鮮,包括中國、外國,說明真正認識並嚴格自律並非容易的事。
今天在座的90%以上都是剛入學的研究生,這是你們人生的新階段,我熱誠地希望你們在思想上也能夠有一個新的境界。
我今天在這裡不講大道理,因為《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學習資料匯編》上有好多文章已經將一些道理說的很透了。
剛才韓啟德同志又作了很重要的講話。
我作為一個建筑學人,自1946年執教於清華大學,至今已經68年,我隻想將一些通過自己親身經歷所得到的體會跟同學們討論。
(何其的谦虚)第一,理想與立志。
一個人一生不能沒有理想。
立志是人生不斷前進的動力。
要思考我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麼?想要有何作為?有何抱負和志趣?想要從事什麼專業?這在中學進入大學時必然要有所考慮,從大學進入研究生時代更需要進一步思考。
立志往往並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隨著成長的經歷、所見所聞所想而一步步頓悟、提升,當然,其中不可避免地會帶有一定的偶然性。
我之所以選擇建筑事業,並作為一生追求的方向,是與我青少年時代成長的經歷有密切的關系。
我1922年生於南京,當時正值內憂外患,中國大地上戰火連連,苦難深重。
1937年南京淪陷,我隨家兄流亡重慶,於四川合川繼續中學學業,記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結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軍空襲,大火一直燃燒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
吴良镛人物简介
吴良镛人物简介寄语:吴良镛教授说:"人类的建筑创造活动,不仅是建造房子,而是要创造居住与工作环境,包括了优美城乡环境的创造;它不仅仅是物质文明的建设,还是精神文明的建设。
" 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使他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推崇和广大群众的尊敬,2001年被评选为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
他的座右铭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
几十年来,身体力行,至今以79岁的高龄仍活跃在祖国城乡建设和建筑教育的第一线,以实际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来了解一下那个你不知道的吴良镛吧!吴良镛,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日本建筑学会荣誉会员,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俄罗斯建筑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保加利亚国际建筑学院院士。
学习工作经历: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获工学学士1949年毕业于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获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硕士1946至今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历任副系主任、系主任、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
其间先后受聘为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理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联邦德国卡塞尔大学等机构的客座教授等。
专业研究领域: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城市设计、城市研究、区域研究等。
长期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教育工作,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参与创建中国建筑学会等多个全国性专业学术团体,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副理事长、顾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顾问,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并担任国内建筑和城市规划专业刊物的主编。
吴良镛毕生追求诗意栖居
吴良镛毕生追求诗意栖居作者:王志琴来源:《中国新时代》2022年第01期吴良镛曾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儒雅、待人和善、谦抑,毫不摆架子,这是接触过吴良镛院士的人对他的评价。
吴良镛,1922年5月,出生于南京。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
1948年留学美国。
1950年冲破阻挠回国。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
他说,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著名的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曾经说过:“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然而,吴良镛却始终谦虚地表示:“我的作品不多,都是大家一起做的。
每个作品都倾注了大量心血,我问心无愧了。
”与清华结缘1940年,吴良镛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毕业前夕,他写了一篇论文《释“阙”》,刊登在班办的刊物上,引起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的关注。
1945年初夏,吴良镛见到了梁思成。
“先生原望我充当其古建筑研究之助手,当我陈述自己对城市研究的志向后,不期深得先生赞赏,从此更坚定我终生致力的目标。
”吴良镛在自述集中回忆道。
1946年,吴良镛受梁思成之邀来到清华,协助筹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据吴良镛回忆,1945年10月,梁先生“来了一封信,他就说我准备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你是不是有空来看我一下。
”见面后,“他说你要愿意,你到清华大学来当助教。
这个对我一生有决定意义。
”就这样,1946年初吴良镛在重庆收到清华寄来的聘书,于当年8月第一次走进清华园。
从那时起,他的命运就与清华正式联在了一起。
建系之初,梁思成赴美讲学,吴良镛和林徽因成为系里最初的两名教员。
1948年夏天,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
2015新作文素材:92岁高龄吴良镛院士做报告,学生睡倒一片
2015新作文素材:92岁高龄吴良镛院士做报告,学生睡倒一片2015新作文素材:92岁高龄吴良镛院士做报告,学生睡倒一片“92岁高龄的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主吴良镛院士人民大会堂做报告,学生睡倒一片。
”反思如下:1.学生上课睡觉,有时真与教师水平无关。
2.教育,不仅仅是教授一些知识,还有很多更重要的成分在里面,比如尊重、道德、诚信、责任、理解、宽容等一些人生必须的一些素养,如果一个人心里只有一些知识,而无这些文化素养、道德素养、人生素养,这样的人才也难以成其为人才,难以在未来的社会中挑大梁,甚至难以在自己单位和工作中挑大梁。
3.那些能考上研究生的人,总不是在中学阶段什么课都不听,什么书都不学的吧,这,难道不应该从吴良镛老师们的此时此刻的教学方式上“反思反思”的吗?估计是查良镛做报告,就没有几个学生睡觉了,尽管查良镛老师已经90岁了。
4.组织此项活动的组织者们,有没有了解“教”与“学”的需求?睡倒研究生给院士爷爷的一封信2014-09-17石玉凤凰网评论尊敬的、亲爱的吴良镛院士,见信好。
首先向您致以最诚挚的歉意,当您9月16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作《志存高远,身体力行》的报告时,我也是台下众多睡倒的研究生中的一员。
确实,在新闻爆出后,我们这6000余名北京新入学的研究生遭到许多人的炮轰,在感到巨大的心理压力的同时,也必须借助网络发声。
首先“睡”决不代表对您有意见或不尊重。
年过九旬的您依旧坚持站着完成了35分钟的演讲,着实不易。
相比之下,新一辈起来的所谓专家学者们,身穿变色衣,他们深谙市场规律,玩转在体制、学术抄袭和个人升值之间,他们知道如何靠“姿态”挣钱。
别提站着演讲了,就算是跪着演讲,说的内容连他们自己都不信。
我们这批新入学的研究生,最小的也有2 3岁了,对我们来说,这些专家的“树新风”演讲,早已成了一种无趣又低劣的表演。
我们知道自己要遵守的价值观是什么,知道一个公民的底线和立场应该是什么,无需他们再用各式各样的教化来给填充我们的大脑。
吴良镛大师讲堂观后感
吴良镛大师讲堂观后感看了吴良镛大师讲堂,让我受益匪浅。
吴良镛先生因其精湛的学术造诣和深厚的育人情怀而受到广泛尊敬,以行万里路、谋万家居的辛勤耕耘和执着追求,实现了“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美好理想。
大师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
从吴良镛先生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师最宝贵的品质,就是追求学术卓越、潜心立德树人,就是胸怀美好理想、坚守人生信仰。
作为新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吴良镛先生是潜心立德树人的杰出教育家。
70余年始终潜心教书育人,90多岁高龄时仍然坚守三尺讲台,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物和杰出英才。
作为中国城乡规划建设事业的推动者,吴良镛先生开创了人居环境科学,主持起草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北京宪章》,为世界建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曾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回顾吴良镛先生行万里路、谋万家居的百岁人生历程,理想与信仰贯穿始终。
他出生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年代,彼时的中国大地战火连连,老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国破家亡的痛苦经历让他在年少时就树立了“从事建筑行业、立志修整城乡”的志向。
吴良镛先生曾说过:“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正是怀着对人民的热爱、对家国责任的担当,他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及其理论框架,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居环境建设原则、层次和系统,为中国城乡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取得了一系列前瞻性、示范性的规划建设成果。
菊儿胡同里白墙黛瓦、绿树成荫,现代生活与传统民居和谐相融,成为人居思想的最佳实践。
正是因为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和辛勤耕耘,“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的美好理想终于在今天的中国大地上得以实现。
“一世丹心,育才兴邦志不改;万家灯火,诗意栖居梦正圆。
吴良镛: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燃灯者
特别报道05封面人物EDUCATOR“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
”这是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的吴良镛的人生写照。
抗战胜利后,吴良镛协助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与汪菊渊教授一道创办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
吴良镛作为我国建筑学专业的第一批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培养了我国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的第一位博士学位获得者。
在数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吴良镛培养出一批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引领学科发展,奠定了中国建筑教育的国际先进地位。
吴良镛:中国建筑教育事业的燃灯者文|本刊见习记者杨静EDUCATOR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大会上,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深刻总结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表彰为改革开放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员。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其中包括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建筑学家吴良镛。
“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
”这份质朴真挚的民生情怀,是一代建筑大师吴良镛面对沧桑巨变而不改的初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
”这是新中国建筑教育奠基人之一的吴良镛的人生写照。
协助梁思成创办清华建筑系,培养建设主力军1937年南京沦陷前,将建筑事业作为一生的追求与吴良镛颠沛流离的早年经历息息相关。
吴良镛的父母,带着一家人逃离江苏,饱尝了流离失所的痛苦。
为了不荒废学业,吴良镛跟随兄长逃到重庆,在合川第二中学继续学习中学课程。
国破山河在,18岁的吴良镛忽然感到心中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责任感。
原本打算学国文或美术专业的他,下决心读建筑专业,把重新修整惨遭日寇蹂躏的家园作为人生奋斗的目标。
1940年,吴良镛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受教于鲍鼎、徐中、谭垣、杨廷宝、刘敦桢等我国建筑教育的诸位先驱。
在重庆中央大学图书馆的暗室里,吴良镛看到了一批越过“驼峰航线”运来的国外建筑杂志缩微胶卷。
吴良镛_通古今之变识事理之常谋创新之道
JSXX 10/2006 11中国建设信息9月21日,吴良镛院士在2006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年会暨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成立50周年庆典上做了题为《通古今之变 识事理之常 谋创新之道》的专题报告,纵论我国城市发展之道。
吴良镛在发言中提出疑问,他表示,目前国内规划学界,理论研究的热情很高,相关专业杂志涌现,发表论文的数量在逐年上升,培育学生也在不断的增多,中青年学者高质量论文陆续出现,颇感欣慰。
但是,能不能就此认为学术已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呢?严格来说或就我们规划者庄严的使命来说只能是总体上有所推进。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规划工作者总埋怨国内不重视、不尊重规划,现在全国上至国务院领导下到社会各界都相当重视规划工作了,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规划是不是就能够切实地解决问题呢?这是值得深思的。
建设在推进,水涨船高,规划理论方法还需要与时俱进,其间原因也非常复杂,并且已经不仅是学术理论的问题了。
此外,吴良镛表示,要对1950年代以来亲身参与的城市建设的历史进行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从实践中的成功与不足总结出理论,进一步讲,还要和中国通古今之变 识事理之常 谋创新之道的历史结合起来,至少要和中国的现代化衔接起来,了解地方性、民族性,并加以修正提高。
针对制度发展方面,吴良镛引用芒福德的说法,“真正影响城市规划的是最深刻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
他表示,从1950年轻的共和国初创建立新制度到文革的破坏,之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重新重视规划,建立新制度,迎接“城市规划的第三个春天”,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些都是深刻的制度变化,然而目前仍旧缺乏对这一变化过程进行明确的研究和分析。
吴良镛建议,现在通行的城市规划市规划的理论一方面要注重其重要性,弘扬和发展基本原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当今城市问题的复杂性。
他表示,城市问题本身起了变化,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的是一个庞大的、多学科的复杂的体系,已不是一、二专业的发展以及简单的学科交叉所能济事,也不要企图一个规划、一篇文章、一些小成就或某一种新的理论就能解决问题。
吴良镛:做中国建筑精神的守护者
门 学 问 。 “ 们 学 建 筑 的 人 就 是 要 用 我 们 掌 握 的 我
1 8 年 ,他 正 式 提 出 “ 义 建筑 学 ” 的概 念 , 7 9 广
知 识 未 为 解 决 中 国 社 会 现 实 问题 服 务 。 ”吴 良镛 对 并 在 1 8 年 9 出版 的 同名 专著 里 ,将 建筑 从 单 纯 的 99 月
¨ 师 访谈 誓大
M凸 t r n e vmv 5 皂 5 It r i
。 嚣
羔
溪
天 甫 吴良镛 ● 做中国建筑精神的守护者
在2 1 月 4日举 行 的2 1 年 度 国 家 科 学 技 0 1 术 奖 励 大 会 上 , 中 共 中 央 总 书 记 、 国 家 主
科 的综 合 研 究 进 行 了重 要 的理 论探 索 ,对 国际 建 筑 界 本 ,普 通 人 的 居 住 问题 是 建 筑 最 本 质 、 最 核 心 的 内
容 。 ”吴 良镛 这 样 表 达 自 己的 建筑 情 怀 。
吴 良镛 在 规 划 设 计 上 不 遗 余 力 ,在理 论构 建上 也
的 手 笔 将 城 乡整 体 所 构 成 的 山 川 秀 美 的 大 地 景 观 表 建 筑 学 与 人 居 环 境 学 说 , 已被 全 球 建 筑 师 普 遍 接 受
达 出来 。 如 ‘ 明 上 河 图 ’ 、‘ 里 江 山 图 ’等 等 。 清 千 我 们 今 天 正 是 要 从 城 乡 发 展 的 现 实 出 发 ,描 绘 大 地
在 吴 良镛 看 来 ,城 市 是 一 个 有 机 生 命 体 。 改 造 视 中 国 文 化 ,无 视 历 史 文 脉 的继 承 和 发 展 , 显 然 是 的 基 本 原 则 应 该 是 不 能 大 拆 大 建 ,要 保 留 相 对 完 好 者 ,逐 步 剔 除 其 破 烂 不 适 宜 者 ,进 行 循 序 渐 进 的有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般栖居在大地上
他 这 一 年 ,吴 良镛 进 入 重 庆 后 , 继 续 留在 清 华 大 学 工 作 , 的 改 建 工 作 。 经 过 他 的 精 心 设 中 央 大 学 建 筑 系 就 读 。 14 9 4年 先 后 担 任 建 筑 系 副 主 任 、 任 。 计 , 同 不 仅 保 留 了传 统 的 四合 主 胡 教 学 中 , 采 用 教 育 、 研 和 实 院 和 一 些 粗 壮 的古 树 , 整 修 的 他 科 让 大 学 毕 业 后 ,他 受 到 著 名 建 筑
让 从 事 这 个 职 业 的缘 由 ,吴 良镛 的 精 神 , 吴 良镛 深 受 感 染 , 而 应 邀 担 任 北 京 市 城 市 规 划 委 员 坚定 了他 成 为一 名优 秀设 计师 会顾 问 。为 了古城 的发展 和繁 心 中仍 充满 苦痛 , 说 , 为 了 他 是 他 大 的 的信 念 。1 4 年 , 赴 美 国 匡溪 荣 , 曾 提 出 “ 七 环 ” 建 设 98 他 重 建被 战争摧毁 的城市 。 师 后 有 的 14 9 0年 7月 的 一 天 ,吴 良 艺 术 学 院攻 读 硕 士学 位 , 从 著 方 案 , 又 提 出 “ 机 更 新 ” 沙 镛 在 家 乡 重 庆 合 川 县 二 中 参 加 名 建 筑 大 师 伊 利 尔 ・ 里 宁 。 构 想 ,将 旧城 保 护 与 现 代 化 建 9 0年 , 良镛 来 到 沙 里 宁事 务 设 紧 密 结 合 起 来 , 让 古 城 焕 发 吴 中学 统 考 。突 然 , 日寇 的 轰 炸 机 15
吴良镛讲堂观后感
吴良镛讲堂观后感9月16日下午,吴良镛先生在清华大学举行了“以人为本”的建筑教育讲座。
在讲座中吴良镛先生讲述了建筑设计的三大要素:建筑的基本原则、设计思想和建筑的材料等问题。
从这些重要的理论和技术角度出发和启发大家对建筑设计的认识。
他还提到了在建筑设计之初,要有规划图、建筑图和城市设计图作为参考。
只有把建筑设计作为完整的系统、完整的艺术作品才能充分发挥建筑设计的功能。
吴良镛先生还指出:“建筑设计有三大基本原则:一、用什么材料;二、什么结构;三、用什么形式。
”通过吴良镛先生的讲座让我更加了解建筑设计是怎么回事,认识到建筑设计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所起着极其重要积极作用。
设计作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和桥梁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
吴良镛先生从建筑设计开始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和理论贡献。
一、从建筑入手,关注人的感受建筑是人的存在,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正如陶渊明所说:“无境而不适,无规而不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城市建筑也要满足人们对于优美环境的需要。
对于新城市规划建设更要关注到人们对城市的感受。
吴良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大师和城乡规划理论的创立者。
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生活和自然和谐相处”等理念并形成了自己的建筑设计思想。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吴良镛先生就开始研究城乡建设的问题。
而早在1956年吴良镛先生就在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莫里斯面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他强调建筑要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破坏,要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并注重人性化设计及对人的感受。
他提出“天人合一”理论认为建筑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从而创造出宜居氛围和优良品质的建筑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对居住条件需求。
二、研究城乡问题城乡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是重大的。
吴良镛先生认为,解决好城乡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关键所在:“今天的中国经济已进入工业化阶段,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也必将进入工业化阶段。
建筑学家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建筑学家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21年第48期荷尔德林的诗——《人,诗意地栖居》,经由海德格尔哲学的阐发,凝练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充满浪漫色彩,令人神往。
多年后,有人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
”他就是院士吴良镛,我国著名建筑学家、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清华大学教授。
自2000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设立以来.2011年度最高奖首次表彰了身为建筑师的吴良镛。
就连著名美籍华裔建筑学家贝聿铭也曾说过:“不管到哪个国家,提起中国的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1922年,吴良镛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自幼喜爱文学、美术,兴趣广泛,读书刻苦勤奋。
1937年南京沦陷前,吴良镛随兄长匆匆离开南京,先后到武汉、重庆求学。
“刚刚交完大学入学考试最后一科的考卷,就听到防空警报响起,日本人的战机突然来袭。
”吴良镛回忆起1940年7月在重庆合川参加高考时的情景说,“当时我们赶紧躲到防空洞里,一时间地动山摇,火光冲天,瓦砾碎片、灰土不断在身边落下来,当我们从防空洞出来时,发现大街小巷狼藉一片,合川的大半座城都被大火吞噬。
”流离失所、国破家亡的民族血泪,促使吴良镛在内心树立了“谋万人居”的伟大理想。
他怀着“从事建筑行业、重新修整惨遭蹂躏的城乡”的心愿,走进了中央大学建筑系。
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天安门广场、长安街扩建规划,从参与新中国十大建筑设计到北京图书馆新馆营造,从“人居环境科学”创始到“城乡发展规划”研究,吴良镛以七十余载韶华,践行着他的承诺。
他取得的巨大成就,也是首都乃至祖国飞速前进的缩影。
吴良镛在80多岁时依然坚持每天全天上班。
他习惯凌晨4点起床,工作兩个多小时,再眯一会儿,然后带上夫人备好的午餐出发去上班。
为了携带方便,他特意做了一个小拉杆箱,把书放在里面。
在清华园中,人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道风景:一位满头银丝、白白胖胖的老者,拉着个小书箱,款款行走在马路上。
城际:从竞争到竞合--世界人居日专访吴良镛教授
这样的看法 。
城市与城市的合作 已成为一种发
展趋 势 , 乃至形成 了国与国、 地方 与
^ ▲
地方 、地 区与地 区等跨国际的格局 。
对我们而言 , 中的意义还不仅仅在 其
于建立 国际化的友好城市 , 强调推 要
维普资讯
Ja s na i n heLu t n
பைடு நூலகம்
l、 l 《 t 、 ~ I 《 ’l l l l、
{ }I
{ I J 、 、 l
{ { I\ 、 I l I { I I{J、 {
建 设 论 坛
城 么 意 先 什 义 镛 ? 何 、 艮
Jan heLun a i s tn
建 设 论 坛
\ 、 I f 1\ 、 I K 【 t I I 1 \ f
匡 焉 蚕 一 塞
■
r - ● ,
建立在这种研究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的
结论 , 而我们的决策者对此认识 尚不 够高 , 提高我们对城 市发展规律的认
世界人居 日的主题就是要鼓励更 多的城市与城市之间
近年来 , 在国际组织和地方当局的鼓励与帮助下,
的 合作 ,也就是通 常所说 的 c c 2 。这种合作 ,既可发 通过城市领导 人的积极努 力 ,c c的范围不断扩大 。 2
l 4
X 1 / 0 2 12 0
维普资讯
进 国际合作 、交流 。
城市之 间的合作 , 一方面表现为
发达 国家 、 发展 中国家相互之 间的携
吴老表示 ,欧 洲共同体在处理城 市之 间关 系时 , 手 ,同时也表现在相邻城 市之 间的关 系 , 在这个方面 委托一个英 国的交通权威组织 , 门设立 在欧洲共 同 对中国的意义更广泛 。 专
吴良镛:建筑师要牢记对人的关切
白发苍苍、脸庞圆圆、憨态可掬、慈祥可爱,这是建筑学界晚辈眼中的吴良镛,望百之年的他已经在清华大学和建筑领域深耕了70余载,为共和国的历史长卷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建筑界,有这样一句话:“凡是到过北京的人,都曾亲身品读过吴良镛。
”北京区域规划建设、天安门广场扩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修建、中央美术学院校园的设计等都凝聚了他的心血。
其实何止北京,曲阜孔子研究院、长三角、滇西北……从建筑设计到城乡规划,大江南北都留下了吴良镛的“手笔”。
著名建筑学家贝聿铭曾说:“不管你到哪个国家,说起中国建筑,大家都会说起吴良镛。
”在学术上,吴良镛创立了“广义建筑学”理论和“人居环境科学”体系,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
他曾说,与公共建筑相比,自己更在意的是民居。
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改造工程是他“有评“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
在教育实践中,1946年,吴良镛协助建筑大师梁思成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和林徽因成为建系之初仅有的两名教员;1950年,收到梁思成来信说“新中国急需建筑人才”,吴良镛结束在美国的深造,冲破阻挠,毅然回国。
此后数十年,吴良镛在清华大学任教,辛勤耕耘在建筑教育第一线。
他曾在《人民日报》发文呼吁重视建筑教育;多次提出扩大建筑专业、建筑教育结合实践等建议;与汪菊渊教授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园林专业;参与制定“全国建筑学共同教学计划”,领导编写全国建筑学专业通用教材……吴良镛学术思想前卫,讲课妙语连珠,为人随和风趣,与学生亦师亦友,对学生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培养出一批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园林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民惟邦本,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 最核心的内容。
——吴良镛吴良镛:建筑师要牢记对人的关切文|周丽。
住房·完整社区·和谐社会——吴良镛致辞
住房完整社区和谐社会——吴良镛致辞
佚名
【期刊名称】《住区》
【年(卷),期】2011(000)002
【摘要】吴良镛著名城市规划及建筑学家,教育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22年生于江苏南京,1946年开始协助梁思成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
长期致力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教学、科学研究与实践工作。
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倡导建筑与城市规划相结合。
为北京、桂林、三亚、深圳等城市的规划,特别是旧城区改造整治规划设计工作作出重要贡献。
专著《广义建筑学》对建筑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进行了重要的理论探索。
【总页数】2页(P18-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
【相关文献】
1.关注住房保障——完善住房保障制度构建和谐社会 [J], 汪利娜
2.住房·完整社区·和谐社会——吴良镛致辞 [J], 吴良镛
3.朝向幸福完整的生命姿态——在2015年4月全国新教育实验海门开放周上的致辞 [J], 许新海
4.住房问题与和谐社会——第九届中日韩住房问题研讨会综述 [J], 施雪慧
5.打造住房保障之舟:加强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 [J], 无;邱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良镛院士16日演讲全文如下: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志存高远身体力行》。
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科学美德。
战国时候起于临淄设“稷下学宫”,治官礼、议政事,著书立说,可以说是当时高等学府与文化中心。
其中已经蕴含了学术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风尚。
事实上,科学作风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提倡的,就当前来讲,各个学校制定的校训都是这方面的至理名言,当然,对学术研究腐败的揭露也是屡见不鲜,包括中国、外国,说明真正认识并严格自律并非容易的事。
今天在座的90%以上都是刚入学的研究生,这是你们人生的新阶段,我热诚地希望你们在思想上也能够有一个新的境界。
我今天在这里不讲大道理,因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学习资料汇编》上有好多文章已经将一些道理说的很透了。
刚才韩启德同志又作了很重要的讲话。
我作为一个建筑学人,自1946年执教于清华大学,至今已经68年,我只想将一些通过自己亲身经历所得到的体会跟同学们讨论。
第一,理想与立志。
一个人一生不能没有理想。
立志是人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要思考我这一生到底想要做什么?想要有何作为?有何抱负和志趣?想要从事什么专业?这在中学进入大学时必然要有所考虑,从大学进入研究生时代更需要进一步思考。
立志往往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成长的经历、所见所闻所想而一步步顿悟、提升,当然,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我之所以选择建筑事业,并作为一生追求的方向,是与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我1922年生于南京,当时正值内忧外患,中国大地上战火连连,苦难深重。
1937年南京沦陷,我随家兄流亡重庆,于四川合川继续中学学业,记得1940年7月27日高考结束的那天下午,合川城遭遇日军空袭,大火一直燃烧到第二天清晨降雨始息。
当夜合川城大火冲天,而且狗叫的声音像哭一样,我敬爱的前苏州中学首席国文教员戴劲沉父子也遇难了。
战乱的苦痛激励了我重建家园的热望,我最终断然进入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学习,以建筑为专业,这是一个开始。
随着自己的成长,认识国家社会的发展,逐步对建筑事业发展的需求也就不断加深认识,对它的学习研究也就不断提高。
第二,选择。
一个人一生不知要走多少十字路口,一个弯转错了就很难回到过去的志愿,因此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
人生中有太多太多的机遇、变迁,甚至有无限的偶然性,国家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变迁,乃至家庭中细小的问题都会引人转向,甚至于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回顾我自己的经历,有几次重要的十字路口:1948年我经梁思成先生推荐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求学,1950年学成后,应梁先生信中说到的“新中国百废待兴”的召唤,力辞种种诱惑,毅然从尚为英国盘踞的香港、在军警挟持下取道回国,投身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建设和教育事业中,现在想来,如果当时留在美国,便没有此后几十年在中国建设领域中的耕耘和收获;1983年,我年满60,从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的行政岗位上退下,当时张维校长邀请我前往深圳大学创办建筑系,我婉拒了他的盛情,坚持和一名助教,在半间屋子、一间书桌、两个坐凳的条件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到现在已经整整30个春秋,30年中我与研究所的同志们共同开展了一系列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与实践,当时若前往深圳,今生后期的工作则又会是另一番光景。
类似的情况一个人一生不知要经历多少,回顾既往,我自审之所以没有“转错”大方向,很大程度上还是与早年“立志”相关,我很早便立志在建筑与城市的学术领域做一些事,在不同时期,根据现实条件,作出相应的选择。
第三,坚持。
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困难是坚持还是退却?就我个人经历而言,不论是青少年时读书求学,还是年长后的研究和实践,几乎处处都要面对困难,也难免遭受挫折。
年轻人很容易受到挫折影响而气馁,这里希望大家以宗白华先生讲的一句话共勉“不因困难而挫志,不以荣誉而自满”,这是在他写的《徐悲鸿与中国绘画》上的一句名言,要立志、要选择,在选择道路上更要有不惧困难的坚持。
第四,榜样。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会起到重要的影响。
我在求学的各个阶段都有幸得良师的指点,这是人生的一大幸福。
1940年我进入中央大学建筑系后,师从我国建筑领域的先驱鲍鼎、杨廷宝、刘敦桢、徐中等诸位先生;1946年自云南抗日战场回到重庆,又幸得梁思成先生赏识,获邀参加协同创办建筑系,其间多得梁思成、林徽因先生等言传身教;1948年梁先生推荐我赴美求学,师从世界著名建筑大师伊里尔·沙里宁,学习建筑与城市设计,获益良多。
除了诸位“良师”还有诸多“益友”作为榜样。
数学家冯康因独立于西方系统创始了有限元法而享誉,20世纪40年代初,他与我同在重庆中央大学求学,1946年又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他原本在电机系,后转学物理,又发现对数学感兴趣而转到数学系。
数学的事情我说不了,但是可以谈一谈从生活的其他方面得到对他的认识。
冯康一度喜爱音乐,将图书馆有关古典音乐的著作借出来逐一阅读,这体现了他即使在业余爱好上也拥有钻研而广博的科学精神,在各方面日渐渊博,最终成为“有限元”方法的创始人之一,获得国际瞩目。
植物学家吴征镒是2007年国家最高科技奖的获得者,我在上世纪40年代即在清华园中与他结识,当时我们同居住在工字厅,隔院窗口相对。
他当时公开身份是民盟成员,在1946年清华大学纪念闻一多被害一周年的纪念会上,他鞭挞时局,我后来参加“教联会”的工作,与他多有往来,才初步辨明时局。
吴征镒当时事实上是清华学生运动的领导者,后来去了解放区,解放前夕代表党组织接收清华大学,并参加中国科学院的筹备等,如果他将这些工作做下去,可以成为优秀的领导,但是他选择回到昆明,继续从事植物学研究,主编了《中国植物志》等权威著作,他的一生,参加了革命运动,最终还是回到自己的学术抱负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们在为学、为人、为事中给予我心灵上的感染,至今我敬佩不已。
建筑与规划专业内的“益友”更多,在此不再多举。
以上主要讲良师益友的重要性。
关于师生关系,我执教多年,颇有些亲身体会。
韩愈《师说》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是老师最基本的职责。
同时他还有两句话未必引起人太多注意,就是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两句话无论对教师和学生都非常重要,在学生刚入学的时候,老师可以发挥比较大的作用,进行启蒙、指导与引领,若干年后,学生的学识能力不断发展,便不只是师生关系,而是学术事业上的战友、同道。
以我自己的经历为例,有件事值得一提,1999年国际建筑师学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召开,我被委任为大会科学委员会主席,负责起草大会文件,这一任务匆匆落在我身上,当时时间紧迫,又有其他任务,助手中只有一名学地理出身的博士研究生可以帮忙,当时的工作情况是:我每天清早将晚上写好的稿件交给他,由他白天整理,晚上他再交给我,我继续在深夜赶稿,如此往复,终于形成了《北京宣言》,这个文件获得咨询委员会的一致通过,并认为超出了“宣言”,所以被定为《北京宪章》,这也是国际建协自1948年成立至今通过的唯一的宪章。
它说明师生共同在重大课题中合作,教学相长,成为共同战线的挚友,推动学术的发展。
这名曾协助我的博士生现在已经成为清华大学教授,建筑与城市研究所的副所长。
第五,顿悟。
回顾几十年的学术人生,我深切地体会到科学理论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时刻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不断注意现实问题与学术发展的情况,进行知识累积、比较研究、借鉴启发,逐步“发酵”,得到顿悟。
我的学术道路上有以下几个顿悟可以与同学们交流。
顿悟一:建筑学要走向科学。
我在1940年代,在战火纷飞中求学,初入建筑之门,学术思想的启蒙。
1948年,赴美求学,接触到西方先进的学术思想。
1950年回国,投身新中国城乡建设,参与长安街规划设计、天安门广场扩建规划设计、毛主席纪念堂规划设计等重大项目。
这一时期因制度变革、政治经济等局面的变化,有诸多困惑。
文革结束后,我满怀激情再次投身于建筑领域的工作中,希望冲破困惑的迷雾,找到建筑学的方向。
1981年,参加文革后第一次全国院士大会,认识到,一方面是双肩学术责任的加重,另一方面是建筑学专业必然要向科学发展,否则难以适应形势的要求。
顿悟二:从“广义建筑学”起步,从建筑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通过对交叉学科理论知识的涉猎、对古代人类聚落遗址的考察,等等,我认识到建筑学不能仅指房子,而需要触及它的本质,即以聚居,说明建筑要从单纯的房子拓展到人、到社会,从单纯物质构成的建筑物要拓展到社会构成。
因此,提出了“广义建筑学”。
这本著作今年被译为意大利文和英文。
顿悟三:“人居环境科学”的追求,有序空间与宜居环境。
“广义建筑学”之后,我仍在从各方面进行不断探索,希望得到新的领悟,基于对传统建筑学因时代而拓展进行种种探索及对国外种种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逐步理解到,不能仅囿于一个学科,而应从学科群的角度整体探讨研究,需要追求一种不囿于过去的新学科体系,1993年第一次提出“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探讨如何科学地利用空间,实现空间及其组织的协调秩序,即有序空间。
人居环境科学始终以人为核心,人应当在空间中安居乐业,所有层次的空间规划设计都为人的生活服务,旨在创造适合于社会生活生产的美好环境,即宜居环境。
顿悟四:人居环境科学涉及诸多学术领域,要走向科学、人文、艺术的融汇。
全球性经济危机、社会动荡、气候变化等问题不断涌现,都推动人居环境科学变成大科学,这是非常有前途的科学。
它将迈向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
科学——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入、对社会中下阶层的关怀等;艺术——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美的欣赏和艺术的创造等。
今年9月初,我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题为“人居艺境”的展览,将我的书法、建筑、绘画、速写等作品进行展览,我进一步体悟到我们过去所居处的人居环境以人的生活为中心的美的欣赏和艺术创造,其中蕴含的艺术境界丰富、充实而又深远,从自然环境到人文环境,从个体人的生活到社会的运转,无所不包又无处不在,这已超出了我从40年代起所追求的建筑与艺术的并行学习,多种艺术门类以生活为基础,相互交融、折射,聚焦于人居环境之中,在某一门类中有独到之心得,都可以相应地在人居建设中有所创造和展拓,这可以说是人居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其中尚有广阔的空间待我们去探索、发掘。
由于建筑设计的事物太庞杂,作为建筑学人,以上所说的是我结合自己学术人生经历的一些体悟,我也很难就自己的专业领域把今天的大会主题解说清楚。
在座的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学科,但都应当关心多方面的学术思想的变化,多学科互补、拓展知识面,从而了解时代的发展与需求。
例如,我上面提到的数学家冯康对多方面的研究均有涉猎、融贯综合,植物学家吴征镒既关心国家政治,又专注学术研究。
他们都是青年人学习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