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

合集下载

精选《三顾茅庐》教案四篇

精选《三顾茅庐》教案四篇

精选《三顾茅庐》教案四篇《三顾茅庐》教案篇1教材分析:《三顾茅庐》是第十一册最后一组教材的第二篇重点讲读课文。

本课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

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这是一篇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发展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的好课文。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揭题解题,介绍课文的时代背景。

2、初读课文,以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理清__脉络,知道刘备是三次拜访诸葛亮。

4、学习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

二、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

1、解释“顾”、“茅庐”的意思。

2、简介课文时代背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谈谈你对刘备的初步印象。

(小黑板出示)2、交流。

(三)理清__脉络。

可以问: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可能说,我读懂了刘备是三次拜访诸葛亮,再问:还有哪些同学也发现了这一点?谁来告诉大家哪三次?以自然而然地理清__脉络。

(四)学习一顾。

1、指名读第一段,其余同学划出刘备言行的句子。

2、交流。

3、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再读读第一段。

4、谈谈你对一顾中刘备的印象。

(五)布置作业:完成作业本1、2、3题。

第二课时一、教学理念: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探索自主探究的开放的课堂模式。

2、以语言材料为载体,以课文为“例子”,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乐学、善学。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__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3、情感目标——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舞美负责小组展示的音乐和表演排练
电脑操作手进行小组展示的课件制作
通过阅读原著、上网、辩论等方式研究,有研究成果
第六组
《三国演义》结局产生的原因研究
组长分配任务,找出魏国的结局
资料员搜集蜀国、吴国的结局
记录员用word记录小组研究、打印相关资料
摄像员拍摄小组活动场面
舞美负责小组展示的音乐和表演排练
电脑操作手进行小组展示的课件制作
教案设计模板
一、背景信息
设计者:XXX
适用学生:四年级
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二、选材分析
《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小说以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和政治斗争展开叙述,最后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书中战争场面气势磅礴,人物性格鲜明,兵法三十六计让人热血沸腾,因此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演义体小说具有深远在影响。
我会根据学生的喜好,让他们自由选择,把他们合理分组,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任务。多给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成果的时间,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本班共有学生36人,分为6组,小组各成员分工如下:
小组任务分工一览表
组别
任务
组员分工情况
要求
第一组
《三国演义》创作背景和历史价值研究
组长分配任务、上网搜集《三国》创作背景
1.了解整本书阅读策略,通过分析目录,明确作品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三国故事》,进行重点阅读,感受具体的故事情节;
3.品读精彩章节,观看历史与现实的图片与影片以及电视连续剧,认识主要人物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自主阅读,分享交流,展示成果;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篇一教学要求:⑴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开展顺序有层次地复述课文。

⑵学会本课1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⑶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⑷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忠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领会刘备访求贤才的忠诚。

教学难点:学习写“隆中美景”的写法写一处景色。

教具准备:小黑板;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⑴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吗?你能介绍介绍其中的主要人物吗?看来,诸葛亮不愧是雄才大略,大家都知道!他是刘备的得力军事,那么,他怎么会成为刘备的军事的,他为什么会终于刘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相关的新课文。

⑵板书课习题,齐读课习题⑶解习题顾:造访;茅庐:草房子过渡:谁去造访?造访的又是谁?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二、初读课文⑴自由轻读全文,补充课习题,引导完整、精确地说说习题意⑵再读课文“三顾茅庐”详细是怎样一件事呢?请同学们用你喜爱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同时完成几个任务。

(1)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2)检查自读情况 a、抽读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茅庐诸葛亮茅塞顿开捆来尊重卧龙必恭必敬秀丽宜人嘱咐讨论群雄纷争剖析半晌时辰辅助潺潺策略疏疏朗朗下榻b、理解词义:谁来当小教师说说你已经懂得的词!半晌:半天尊重:尊敬看重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着,现在突然被打开,形容突然体会理解。

c、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以“不添字减字、不回读、不破词破句”为规范,集体评议)⑶回到课习题,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为的是什么?三顾茅庐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细细地到课文中去看看!三、细读第一自然段⑴ 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要去造访诸葛亮?⑵ 重点理解“两次”“造访”“诚心诚意”从几个词上你看出了什么?(刘备求才的急迫心情和忠诚态度)⑶指导朗诵:你能把刘备的急迫与忠诚读好吗?四、过渡刘备为了能使诸葛亮出山助他一臂之力,已经去了两次了,当他第三次再去茅庐的时候,见到诸葛亮了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3.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人物的形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结合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茅庐》这一故事,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忠诚、尊重他人、坚持不懈等品质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2.引导学生从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谦虚、勤奋、智慧、勇敢等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三顾茅庐》这一历史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成语、典故及古汉语表达方式,如“三顾茅庐”、“卧薪尝胆”等,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2.通过对课文的分析,使学生了解刘备、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形象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鉴赏能力。
2.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可进行补充。
3.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讨论成果。
(四)课堂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a.解释以下成语:三顾茅庐、卧薪尝胆。
b.用自己的话复述“三顾茅庐”的故事。
c.选取课文中的一个片段,分析其记叙文写作方法。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课堂所学,运用课文中的古汉语表达方式和记叙文写作方法,写一篇关于《三顾茅庐》的故事梗概,字数在300字左右。
2.从课文中的成语典故中,选取你最喜欢的一个,结合实际生活,写一篇关于如何运用该成语的故事,字数在400字左右。
注意事项:

《三顾茅庐》说课稿15篇

《三顾茅庐》说课稿15篇

《三顾茅庐》说课稿15篇《三顾茅庐》说课稿1各位同行、各位领导:大家下午好!刚才我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三顾茅庐》一文,现在我就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思路、设计理念以及教学反思等,向大家作一个汇报。

一、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我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第一,凭借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通过读、思、悟,提升情感,感受刘备三请诸葛亮的真心诚意。

第二,在读、说、写等拓展性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

二、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我在把握这篇教材时,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目标为纲,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对刘备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等的体验中提炼出“诚”这条主线,在初读课文时发现诚;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诚,表达诚;通过引入《出师表》这一拓展资料,让学生感悟诸葛亮这一当事人所回味到的刘备对他的一片诚心来提炼诚;最后让学生与刘备进行对话,从而来赞美诚,升华诚。

我想抓住“诚”这条主线,既尊重了文本的价值取向,又能展示人性中美好的一面。

通过教学,让“诚”深深地烙在学生的脑海中,说实在的,这个“诚”也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我想,课堂确实是我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一段生命历程。

三、本堂课的设计理念我本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一理念,课堂上试想从以下几方面突破。

第一,预设了几套学路。

依据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情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的“阅读期待”,我预设了三条学路:学路一,学生可以先从描写刘备动作的语言入手来开展学习活动;学路二,学生也可以先从描写刘备和张飞的对话入手来开展学习活动;学路三,学生还可以先从描写当时的天气、环境的语言入手来开展学习活动等等。

我在试教的时候,大多学生都是先从刘备的动作来体会的,因为刘备的动作比较形像地表现出他的诚意,学生比较容易感悟到。

但在今天的课上,学生却先从刘备和张飞的对话中体会诚意,这说明咱们衢州的孩子很会读书,很会思考,能透过语言,自读自悟,看到内涵。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及反思三顾茅庐一、教材分析:《三顾茅庐》一文改编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

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的事情,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细节描写部分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本课好词佳句3.理解文章内容,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学习文章注意用细节刻画人物的表达方法,以及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的细节描写部分。

2.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学习文章注意用细节刻画人物的表达方法。

3.体会比喻等修辞手法的恰当使用,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课前交流:1.老师知道现在同学们都喜欢读书,谁能说说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指生说)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三顾茅庐,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8.三顾茅庐强调“顾”(厂字里面横折钩、竖提,右边再加一个页字旁)“茅”(最后一撇不能丢)的写法,让学生课后第二题的田字格中把这两个字再描红一遍。

写完后就做好了用姿势告诉老师,(强调写字的姿势)二、解题,梳理出文章的主要意思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你知道题目中“顾”字是什么意思吗?(老师课前查过字典,“顾”在字典中有四种解释,看看应该选哪种解释)知道了“顾”是拜访的意思,现在想想“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指生说)总结:理解词语时,我们可以先理解关键字的意思,再来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

想知道三顾茅庐到底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吗?三、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以正确的读书姿势自由大声的把课文朗读一遍,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一遍之后就坐好了,想想三顾茅庐写主要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顾茅庐》教案(优秀5篇)

《三顾茅庐》教案(优秀5篇)

《三顾茅庐》教案(优秀5篇)《三顾茅庐》教案篇一周五下午。

在镇教研活动上,王雪老师执教的《三顾茅庐》一课给我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课堂开放而具有活力。

1、本课紧紧围绕着刘备的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以课题“三顾”为主线,进行课文的教学。

2、学习课文时,教师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诚心诚意”进行教学。

通过学生自由读课文,指导读课文、齐读、男女声读、师生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从读中理解课文中的`“诚心诚意”是真的。

3、比较。

通过比较刘备斥责张飞的对话。

“张飞嚷道,刘备生气地说”,让学生体会到张飞的鲁莽、刘备对人才的尊重。

通过指名读、分角色读,学生基本上体会到了刘备的“诚心诚意”。

4、引入课外资料,让学生了解桃园三结义的故事,了解刘备与张飞的感情之深,从而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求贤若渴。

同时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他们对祖国的优秀组品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篇二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阅读教学课堂,就应坚持“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现代教学理念。

立体的课堂结构,就为“学生展开个性化的阅读活动”创造了有效的时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理解《三顾茅庐》,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

教学目标:1、感受刘备的省心诚意和诸葛亮的妙计试探。

2、理解“大贤、怏怏、仰慕”等新词。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直接板书“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简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二、导读1、一读——大声朗读。

导读题:刘备那一点吸引了孔明?打动了孔明的心?学生大声的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教师也大声朗读课文,既给学生一个示范,又体现了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体现课堂也是教师学习的场所。

2、学生朗读课文后,课件出示下列关联词:“……之所以……是因为……、……正因为……所以才……、……如果不是……就不会……”提示学生可以用上屏幕上出示的关联词,把自己的读后感表述的流畅、准确。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8.三顾茅庐一、教学目标1.学会并规范书写读准“半晌、茅塞顿开、恭恭敬敬”等词语;认识两个多音字“塞”“着”,并根据不同音节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理解文章的脉络,并运用课题扩充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住文中关键词语“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快步走进”等体会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虔诚。

抓住“三分天下、茅塞顿开”等词句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指导朗读文中描写秀丽环境的句子,学习环境烘托得写法;了解张飞的语言及神态描写对于表现刘备的诚心诚意所起的衬托作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抓住关键词语“下马步行、轻轻敲门、恭恭敬敬、快步走进”等体会刘备对人才的敬重与虔诚。

抓住“三分天下、茅塞顿开”等词句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指导朗读文中描写秀丽环境的句子,了解环境烘托得写法。

三、教学准备教师:制作《三顾茅庐》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阅读小学生版的《三国演义》,了解刘备、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及人物特点。

及其他英雄好汉的历史故事。

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中国古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

正是因为这个伟大的时代造就了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是——《三国演义》。

播放主题曲。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的四大名著之一,你知道另外三部吗?2、连一连:《三国演义》罗贯中《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水浒》施耐庵3:《三国演义》中作者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

你喜欢《三国演义》里什么人物?预设:我喜欢关羽,他武艺高强。

语文《三顾茅庐》优秀说课稿

语文《三顾茅庐》优秀说课稿

语文《三顾茅庐》优秀说课稿语文《三顾茅庐》优秀说课稿(通用5篇)语文《三顾茅庐》优秀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根据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的内容改编而成。

课文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全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共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1)略写刘备前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

第二段(2—4)具体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

第三段(5)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友情。

(二)、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从这个教学理念出发,在教学中紧扣中心问题——“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展开全文的教学。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体悟。

在融情探究中与文本进行深入的对话,使整个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究的过程。

(三)、我的教学特色:“以读代讲”和“以读悟情”(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够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理解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干一番大事业。

(五)、教学重、难点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理解品味,体会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

(六)、教具准备:挂图(七)、教学时间:两课时二、说学情:教师让学生在课前阅读《三国演义》少年读本,初步了解一些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具备了学习本节课的能力。

三、说教法:1、以读代讲法:也就是以读为主,通过范读、引读、自由读、指名读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悟情。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精选10篇)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

3.感受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感受课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刘备尊重人才,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

2.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写刘备第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2.《三顾茅庐》主要讲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在深入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人物的身份。

3.在课文中,刘备三顾茅庐,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意到底有多真?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刘备,听其言,观其行,感其心,这也就是说听听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感受刘备的心意。

二、悟语言,感受拜访前初印象1.谁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2.朗读指导张飞的话读书应该读出人物的特点,看看提示语,张飞是怎么说这句话的?(理解“嚷”:大声叫)那应该怎么读?(指读)就这一句话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张飞?(鲁莽、急躁、粗鲁)张飞说的这句话里面哪个动作最能表现他的鲁莽、粗鲁?(“捆”),再读一读,读出莽张飞的感觉。

(指读)一句话,一个字就刻画了一个鲜活的人物,这就是名著的魅力!(齐读)3.指导朗读刘备的话从刘备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指读)(生气、尊重人才、求贤若渴)刘备和关羽、张飞是什么关系?当年桃园三结义,这么多年南征北战,同生共死,手足情深,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责怪自己生死兄弟,这足以说明刘备对人才的——一句斥责之言,我们听出的是刘备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啊!(齐读2小节)二、品动作,感受等候时的深印象1.过渡:刘备拜访贤才的诚心不仅表现在他对张飞的斥责之言中,还表现在他许多细微的动作中,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刘备对贤才的敬重与诚心?用笔画出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三顾茅庐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三顾茅庐  苏教版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设计背景:1)阅读教学的症结在哪里?--对终结真理的迷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排除“异己”、回避困难、绕过矛盾,处心积虑地奔向“主题”--那个教师自认为的“终结真理”。

对终结真理如此迷恋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人类思维惰性的表现。

面对一个陌生而开放的文本,如果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答案,那就只要面向它亦步亦趋地求证并记住它,从而省.去了许多自行求索的努力。

第二是因为语言本身天然地具有形而上的倾向,这种倾向带给了文本,从而使我们去寻找固定的结构或终极意义。

这种一元化的直指中心的阅读教学显然与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相违背的。

语文阅读教学素材大多是为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而选入的作品,它们没有绝对的是非判断,只是提供一种价值取向或暗示一种人文培养目标。

解构与开放的阅读教学就是要把意义从形而上的专制,从各种“中心主义”的独断中解放出来,使意义自由,并恢复其自由游戏的本质--否定性(注:以上语段摘自蒋军晶老师的《解构与开放的阅读教学》一文。

)2)《三顾茅庐》,讲述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老师们教学也就按教参提供的以上解读,进行教学的。

而从没注意过作为陪衬的张飞和关羽。

尤其是张飞,在此文中笔墨也占得不少,可是大家除了注意到他是衬托刘备外,就丝毫不愿再深入思考和解读文本内在的其他含义了。

价值的一元性深深地植根与我们广大语文老师身上,多元性思维还远远没有渗透到我们的血脉中。

更没有人思考过有没有“四顾茅庐”的可能性,并借此来进一步全方位把握原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创造性编写故事。

这样怎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的新时代接班人呢?只会培养出一批人云亦云的庸才。

挖掘文本更多内涵,体现文本价值的立体作用,又不游离文本的价值取向,这就需要语文老师创造性的解读文本,创造性地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中的对比衬托法,读懂张飞和刘备的对话。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8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8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5.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和词汇。
2.分析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1.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针对学生在文言文学习方面的困难,教师应采用逐句解读、重点词汇解析等方法,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在分析人物性格和文章结构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关键信息,通过问题驱动、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分析能力。
3.掌握文章的叙述顺序,学会运用不同的叙述方式。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进行句子仿写。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以故事导入法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逐层递进,深入解读
-采用分层教学法,逐步解读课文,从字词到句子,再到段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对重点词汇进行解析,如“谦逊”、“诚恳”、“神机妙算”,让学生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体会人物品质。
3.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围绕人物性格、文章结构等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4.多元教学,提升效果
-结合角色扮演、课文剧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课文的魅力,提高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1.人物形象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描述,总结人物的性格特点。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篇一: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三顾茅庐【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能深切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难点: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探究合作法、情景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巧妙入文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

(板书:刘备诸葛亮)2、冬去春来,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这位智谋过人的军师,留下了一段佳话。

那么刘备究竟是凭借着什么打动诸葛亮的呢?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诚心诚意)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一)领会刘备诚心诚意访求贤才的虔诚1、学生自读课文,按“去请之前??去请时??到了诸葛亮家??”的顺序,划出体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句子,同桌间交流。

2、课堂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交流一: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交流二:“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交流三:“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3、师生合作朗读,感悟刘备的“诚”。

4、刘备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处处流露出他对诸葛亮的敬仰和尊重,下面就让我们有感情地读读第三自然段,读出诸葛亮的诚心诚意。

(二)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1、课件出示描写诸葛亮住处的句子,学习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形象的方法。

四年级语文下册 8《三顾茅庐》教案 苏教版

四年级语文下册 8《三顾茅庐》教案 苏教版

三顾茅庐第一课时目标预设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随文理解“半晌”“蜿蜒起伏”“茅塞顿开”等词语的意思。

3、体会抓住人物言行、环境烘托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初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学习用“来到……只见……”句式有条理且生动地写一处景色。

5、激发学生读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品析文章中刘备动作,体会刘备邀请请诸葛亮出山的诚心诚意,学习他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1、体会抓住人物言行、环境烘托来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初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学习用“来到……只见……”句式有条理且生动地写一处景色。

教学过程:一、邮票导入,引出课题1、(课前交流)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

请看大屏幕。

(音乐响起,邮票渐出)你们发现了吗,这些邮票都和《三国演义》有关。

能说说其中的人物和故事名称吗?(学生自由发言)2、引出课题《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故事。

这个故事千古流传,和老师一起写题目。

指导规范书写“顾”“茅”;理解“顾”“茅庐”“三顾茅庐”(课件出示“顾”的义项)二、词串引读,感知全文1、出示词串。

老师提取了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

轻声读读,读正确,读出自己的理解。

第一组:刘备诸葛亮张飞关羽第二组:群雄纷争三分天下茅塞顿开如鱼得水第三组:蜿蜒起伏疏疏朗朗青翠欲滴秀丽宜人2、谁来读一读?相机教学字音:塞;“塞”是多音字,你还知道其他读音吗?(课件出示)相机理解词语:群雄纷争(出示地图讲解: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诸侯不听朝廷号令,纷纷称王称霸、割据一方,这就叫群雄纷争。

)3、再轻声读一读这组词,有什么发现?(学生静默不回答)4、能用上几个词语简要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三、人物鉴赏,体会诚意1、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刘备三顾茅庐,让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用一个字来表达!(板书:诚敬)2、为了请出诸葛亮,刘备又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自学要求”)谁来读一读!学习要求:品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刘备邀请诸葛亮的“诚”。

苏教版小学语文4下教案8.三顾茅庐

苏教版小学语文4下教案8.三顾茅庐

第8课三顾茅庐★一、教材分析:《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

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

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

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

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1、范读。

(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A.生字卡片;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B.重点字音: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

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教学要求: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理解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难点:学习写“隆中美景”的写法写一处景色。

教具准备:小黑板;字词卡片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吗?你能介绍介绍其中的主要人物吗?看来,诸葛亮不愧是雄才大略,大家都知道!他是刘备的得力军事,那么,他怎么会成为刘备的军事的,他为什么会终于刘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相关的新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解题顾:拜访;茅庐:草房子过渡:谁去拜访?拜访的又是谁?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二、初读课文1、自由轻读全文,补充课题,引导完整、准确地说说题意2、再读课文“三顾茅庐”具体是怎样一件事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同时完成几个任务。

(1)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2)检查自读情况 a、抽读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茅庐诸葛亮茅塞顿开捆来尊重卧龙恭恭敬敬秀丽宜人吩咐讨论群雄纷争分析半晌时辰辅助潺潺策略疏疏朗朗下榻b、理解词义:谁来当小老师说说你已经懂得的词!半晌:半天尊重:尊敬看重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形容忽然领会理解。

c、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以“不添字减字、不回读、不破词破句”为标准,集体评议)3、回到课题,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为的是什么?三顾茅庐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细细地到课文中去看看!三、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这段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要去拜访诸葛亮?2、重点理解“两次”“拜访”“诚心诚意”从几个词上你看出了什么?(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3、指导朗读:你能把刘备的急切与虔诚读好吗?四、过渡刘备为了能使诸葛亮出山助他一臂之力,已经去了两次了,当他第三次再去茅庐的时候,见到诸葛亮了吗?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五、作业1、抄词(1)、齐读生词(2)、指导书写:茅、诸、葛、捆、尊(3)、完成描红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上节课你知道了什么?2、齐读1节。

过渡: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见着,他没有就此罢休,这第三次,他们见到诸葛亮了吗?二、细读第二到四自然段1、指名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具体经过)其中每段各写了什么?(出发之前、见面之前、见面以后)2、学习第二自然段刘备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了,不请出诸葛亮誓不罢休,冬去春来,他又要朝隆中出发了!可这次关羽和张飞却不同意了,他们认为?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刘备的表现是这样的?从这里看出刘备怎么样?(尊重人才,求才心切)谁能用生气的语气读刘备说的话?齐读指导读好张飞与刘备的对话3、学习第三自然段一路走来一路看,转眼,隆中到了!(1)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数数一共有几句话?哪几句写了刘备看到的景象?那几句写刘备的动作?划一划,找一找。

(2)交流:a、齐读一、二句,想象所描写的画面出示: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象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

说说把什么比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联系诸葛亮)b、过渡:这景正是诸葛亮刚毅高远,不同凡响的写照。

刘备有没有顺利见到诸葛亮呢?我们接着看!C、指名读3-8句,说说你觉得刘备是个怎么样的人?(尊重人才,求贤诚心)你是从哪些词句里看出来的?(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地走恭恭敬敬地站、等快步走)指导读好这些句子。

(3)小结过渡:经过长长的等待,终于见面了!俗话说:“人杰地灵”,隆中这么美,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是不是一位人杰呢?学习第四节。

4、学习第四自然段(1)、小组读,说说诸葛亮才干如何。

(分析形势,提出策略)(2)、出示:刘备听了茅塞顿开,想拨开云雾见了青天。

联系上下文说说理解。

(3)、指导读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过渡: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和他相处怎样呢?三、学习第五自然段1、指名朗读,谁来当当小记者来向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近况?2、交流上述问题:(同桌同榻一起)(关系亲密)3、出示: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说说理解!四、总结到此为止,我们已经知道刘备终于成功地请出了诸葛亮,也从中领略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刘备的求贤若渴,尊重人才善待人才。

回去,同学们能够把我们这个故事复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板书设计:两次拜见没见着上路前第三次拜见见面前见面后亲密友情篇二一、教材解读:《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

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出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

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二、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理解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理解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总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8三顾茅庐二、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

《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

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

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1、范读。

(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A.生字卡片;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B.重点字音: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C.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

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三)作业:1、描红2、抄写生字新词3、给下列生字选择准确的读音吩(feng fen) 辅(fu fu)晌(xiang shang )辰(cheng chen ) 诸(zhu zu ) 卧(wo wu )板书: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8三顾茅庐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理解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出示生字选择准确的读音2、抽读生字卡片(二)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填空: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2、学习第2——4自然段,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

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

读课文,思考: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相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能够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能够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要点:①第二自然段。

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②第三自然段。

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

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 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总结、写作特点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相关的语句。

(四)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上路前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见面后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五)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

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3、指导用“来到……只见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六)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部分作业板书设计:8三顾茅庐两次拜访没见到上路前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见面后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篇三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理解重点词,借助课题,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联系上下文,补充提示语,从刘备的言语角度感受他诚心诚意相请诸葛亮出山。

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释题1、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三顾茅庐”的故事,它选自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

2.释题:“顾”:拜访“茅庐”:用茅草搭建的房舍谁拜访谁的茅庐?(刘备诸葛亮)谁能连起来说课题的意思?你还想知道故事的什么?(原因、经过、结果)二、初读整体把握:1.师:那赶快用心快速的读故事吧!去文中找找吧。

2.生初读3.交流:(1)主要内容:_________ ,_________(原因)(事件)_________。

(结果)(2)主要内容:_________ ,_________(原因)(事件)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经过)恳请他出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