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十二种修辞方法汇总教案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修辞手法)以及专项练习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反问等。

2. 能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

3. 通过专项练习,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第一章:比喻1. 教学内容:介绍比喻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比喻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比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比喻是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表达意思。

b. 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包括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c. 举例说明比喻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二章:拟人1. 教学内容: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拟人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拟人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拟人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类特征或行为。

b. 讲解拟人的构成要素,包括被拟物和拟人化的特征或行为。

c. 举例说明拟人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三章:排比1. 教学内容:掌握排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习排比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排比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排比是通过并列排列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或词语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b. 讲解排比的构成要素,包括并列排列的句子或词语。

c. 举例说明排比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四章:反问1. 教学内容:理解反问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反问的构成要素。

2.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

3. 教学步骤:a. 引入反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反问是用来表达疑问或强调的句子。

b. 讲解反问的构成要素,包括疑问词和否定词。

c. 举例说明反问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第五章:专项练习1. 教学内容:通过专项练习,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

2. 教学方法:练习法、指导法。

3. 教学步骤:a. 针对每个学过的修辞手法,提供一些练习题目。

b. 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提供帮助和解答疑问。

c. 学生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交流和点评。

修辞方法教案

修辞方法教案

修辞方法教案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修辞方法的概念,能够运用修辞方法进行文学创作和
文学分析。

教学重点:掌握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够运用修辞方法进
行文学创作和文学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修辞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能够准确地分析文学作品中修
辞手法的运用效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教学案例、文学作品等教学资料;学生准备笔记本
和笔。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通过举例介绍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引发学生对修辞方法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讲解
教师系统讲解修辞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等。

第三步:示范
教师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示范修辞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引
导学生理解修辞方法的具体效果。

第四步:练习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修辞方法进行文学创作或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
手法,加深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步:总结
教师对修辞方法的概念、作用和常见手法进行总结,并强调修辞方法在文学创作和文学分析中的重要性。

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篇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并撰写一篇文章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全面理解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能够熟练运用修辞方法进行文学创作和文学分析。

同时,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创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1.2 教学内容修辞手法的概念与分类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第二章:比喻2.1 教学目标掌握比喻的定义和构成要素学会使用比喻手法进行写作2.2 教学内容比喻的定义和分类比喻手法的构成要素和运用技巧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喻的定义和分类练习法:进行比喻句的写作练习第三章:拟人3.1 教学目标了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学会运用拟人手法进行写作3.2 教学内容拟人的定义和特点拟人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拟人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拟人句的写作练习第四章:夸张4.1 教学目标掌握夸张的定义和效果学会运用夸张手法进行写作4.2 教学内容夸张的定义和效果夸张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夸张的定义和效果练习法:进行夸张句的写作练习第五章:反问5.1 教学目标理解反问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反问手法进行写作5.2 教学内容反问的定义和特点反问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问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反问句的写作练习第六章:排比6.1 教学目标理解排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排比手法进行写作6.2 教学内容排比的定义和特点排比手法的构成要素和运用技巧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排比句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排比句的写作练习第七章:对偶7.1 教学目标掌握对偶的定义和结构学会运用对偶手法进行写作7.2 教学内容对偶的定义和结构特点对偶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偶的定义和结构特点练习法:进行对偶句的写作练习第八章:对比8.1 教学目标理解对比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对比手法进行写作8.2 教学内容对比的定义和特点对比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对比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对比句的写作练习第九章:借代9.1 教学目标掌握借代的概念和种类学会运用借代手法进行写作9.2 教学内容借代的定义和种类借代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借代的定义和种类练习法:进行借代句的写作练习第十章:总结与练习10.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知识提高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综合写作练习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回顾和总结所学的修辞手法练习法:进行综合写作练习第十一章:反复11.1 教学目标理解反复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反复手法进行写作11.2 教学内容反复的定义和特点反复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反复的定义和特点练习法:进行反复句的写作练习第十二章:设问12.1 教学目标掌握设问的概念和效果学会运用设问手法进行写作12.2 教学内容设问的定义和效果设问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设问的定义和效果练习法:进行设问句的写作练习第十三章:引用13.1 教学目标了解引用的概念和作用学会使用引用手法进行写作13.2 教学内容引用的定义和种类引用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引用的定义和种类练习法:进行引用句的写作练习第十四章:比拟14.1 教学目标掌握比拟的概念和分类学会运用比拟手法进行写作14.2 教学内容比拟的定义和分类比拟手法的运用技巧和实例分析1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比拟的定义和分类练习法:进行比拟句的写作练习第十五章: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15.1 教学目标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知识提高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15.2 教学内容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综合运用进行创意写作练习15.3 教学方法讲授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综合运用练习法:进行创意写作练习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修辞手法专题复习教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初中修辞手法整理教案

初中修辞手法整理教案

初中修辞手法整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2. 能够识别并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教学重点:1. 常见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

2. 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 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

2. 创新性地运用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相关文本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 提问:什么是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作用是什么?二、修辞手法的讲解(15分钟)1.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

2. 拟人:将非人类的事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征,以便更亲切、具体地表达。

3. 排比:将同类事物或相似结构的事物进行并列,以便更鲜明、有力地表达。

4. 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部分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义。

5. 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征,以便更突出、深刻地表达。

6. 设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思想或情感,以便更引人思考、深入探讨。

7. 反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思,以便更加强调、突出观点。

三、修辞手法的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进行练习。

2. 每组给出一个主题,运用所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各组展示作品,进行互评和总结。

四、修辞手法的运用(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2. 学生尝试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含有修辞手法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组织修辞手法写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常见的修辞手法,并能够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属性。

5. 设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的修辞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2. 示例法:通过典型例句展示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比喻和拟人现象,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举例说明。

3. 示例:展示典型例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他们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明显提高。

2.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写作的表达效果。

3. 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修辞手法,如夸张、反问、借代等。

小学常用修辞方法教案

小学常用修辞方法教案

小学常用修辞方法教案教案:小学常用修辞方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修辞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2.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3.能够分辨和运用不同的修辞方法。

二、教学内容:1.修辞方法的概念和作用;2.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例子。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富有表现力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一只大象在用鼻子接起杯子喝水的图片,让学生描述这个场景,引导学生注意到其中的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2.探究修辞方法(1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身边生活和课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

例如,通过提问:“你们在课本中遇到过哪些形容词,使句子更生动有力?”“你们有没有遇到过描述冰淇淋的句子,给大家展示一下。

”学生回答后,教师解释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可使形象更加生动。

3.讲解常用的修辞方法(30分钟)教师根据教材,分别讲解以下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例子:(1)比喻:直接或间接地用一个事物比拟另一个事物。

例如,“他像只猫一样听着他们的谈话。

”(2)拟人:把生物、无生物或虚拟的事物赋予人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花儿在微笑,小草在跳舞。

”(3)夸张:对客观事物的一些特征进行夸张处理。

例如,“多么漫长的等待啊!”(4)排比:用同一结构的短语或句子,多次列举几个并排的成分,增强表达的力度。

例如,“他有书读,有高山攀登,有天上飞行,有鱼群游戏。

”4.分组练习(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在给出的句子中,找出修辞方法并解释其效果。

例如:“海浪拍打着岩石,仿佛在给大地上了一记响亮的巴掌。

”学生们找到了拟人和比喻两种修辞方法。

5.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讲过的修辞方法,并让学生总结每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和效果。

例如,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形象,拟人可以使形容的事物更生动。

6.提升拓展(15分钟)教师给学生出示一张图片,请学生用多种修辞方法来描述这个图片。

例如图片是一棵树,学生可以用比喻:“树像一把巨型伞”;用拟人:“树枝儿向天空伸展,欢迎阳光的到来”。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文档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文档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便更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某种意义。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形式。

2. 排比修辞: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将几个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效果。

3. 夸张修辞: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处理,以突出其某种特点或效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修辞手法的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3. 分析: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是否准确。

3. 写作作品:评估学生在课后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对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情况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语文教材,提供相关课文和练习题目。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教案教案: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一、教学目标:1.理解修辞方法的定义和功能。

2.掌握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倒装、反问、反复等。

3.能够运用修辞方法撰写文章,增强其表达力和说服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及其运用技巧。

2.难点:能够合理运用修辞方法,增强文章的修辞效果。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约10分钟)教师可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修辞方法使用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介绍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作用。

如:“这个问题困扰我已经很久,简直像是附在我身上的苍蝇。

”这里的“苍蝇”就是用来比喻问题的麻烦程度。

2.介绍常见的修辞方法(约15分钟)根据教材或课程要求,教师可以依次介绍比喻、夸张、排比、倒装、反问、反复等常见的修辞方法,并给出相关的例子进行解释和说明。

3.比喻(约20分钟)通过阅读一段有关比喻的文章或故事,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其中使用了哪些比喻手法,并让学生试着解释比喻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一篇短文,其中要求运用比喻来描述一个自己熟悉的事物或场景。

4.夸张(约20分钟)通过示范或展示一些夸张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夸张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一篇短文,其中要求运用夸张来强调一个特定的情感或描述一个特定的场景。

5.排比(约20分钟)通过分析一段使用了排比的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排比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一篇短文,其中要求运用排比来描述一个连续发生的事件或表达一种强烈的感受。

6.倒装(约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倒装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倒装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一篇短文,其中要求运用倒装来强调一些意思或增强句子的对比效果。

7.反问(约2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反问的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反问的作用和效果。

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撰写一篇短文,其中要求运用反问来表达自己对一些问题或观点的思考和质疑。

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

常见的修辞手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对比喻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运用比喻手法。

2. 拟人:讲解拟人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

3. 夸张:分析夸张的作用和效果,让学生掌握夸张手法的运用。

4. 排比:讲解排比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学生运用排比手法增强语言气势。

5. 对仗:介绍对仗的概念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对仗手法使句子更加和谐。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加深理解。

3. 练习法: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讲解:详细讲解每种修辞手法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3. 分析: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加深理解。

4.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5. 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高鉴赏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反问:解析反问的定义和效果,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反问手法增强语言表达力。

2. 设问:讲解设问的手法和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手法进行思考和表达。

3. 对比:分析对比的作用和技巧,让学生掌握对比手法来突出事物的差异。

4. 借代:介绍借代的概念和用法,使学生能够运用借代手法进行生动的表达。

5. 反语:解析反语的特点和效果,让学生学会运用反语手法进行幽默或讽刺的表达。

初中修辞复习教案

初中修辞复习教案

初中修辞复习教案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2)能够识别并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及运用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修辞的兴趣,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修辞手法的概念及特点: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2. 修辞手法的运用方法及表达效果;3. 结合文章实例,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修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修辞的世界。

2. 修辞手法讲解:(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突出其特点;(2)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特征,使其具有生命力和情感;(3)排比:将几个意义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连用,以增强语势;(4)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句子表达相关或相对的意思;(5)夸张:故意放大或缩小事物的特点,以突出其效果;(6)设问:用疑问句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引起思考;(7)反问:用疑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以加强语气。

3. 实例分析: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鼓励学生在日常写作和说话中运用修辞,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特点;2.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3.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讲解与实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修辞手法;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优秀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3.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关注学生对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修辞手法教案

修辞手法教案

修辞手法教案
教案:修辞手法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修辞手法;
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 能够分析文学作品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意义;
4. 能够使用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相关用法;
3. 能够分析文学作品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理解其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修辞手法的概念与重要性,以及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分类,并引导学生思考修辞手法对文学作品的意义和影响。

2. 正文(30分钟):
2.1 讲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及它们的定义和用法;
2.2 分析文学作品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读其意义;
2.3 通过欣赏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对修辞手
法的感知能力。

3.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3.1 阅读文学作品,并找出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解释其含义;
3.2 给出一些句子或段落,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并针对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提供拓展练习,如分析和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等。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程度、分析能力和创作能力,以及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的积极性,来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观点、描绘形象、增强语言感染力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文本、鉴赏修辞手法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比喻:抓住事物的相似之处,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表示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2. 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属性,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替代。

4. 夸张:为了突出某种事物的特点,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

2. 难点:正确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合作能力。

3. 写作实践:布置相关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提高实际运用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比喻、比拟1.1 讲解比喻、比拟的定义和特点1.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比喻、比拟的运用1.3 学生练习:运用比喻、比拟手法进行写作2. 第二课时:借代、夸张2.1 讲解借代、夸张的定义和特点2.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借代、夸张的运用2.3 学生练习:运用借代、夸张手法进行写作3. 第三课时:对偶3.1 讲解对偶的定义和特点3.2 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对偶的运用3.3 学生练习:运用对偶手法进行写作4.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4.1 给学生提供一段文本,要求学生识别并分析其中的修辞手法4.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分析结果4.3 教师点评并进行讲解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5.1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5.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5.3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和写作实践,评价学生对高考常见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

高考常见修辞手法运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高考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文本、鉴赏修辞手法的水平。

二、教学内容1. 比喻:通过对比喻句的构成和作用进行讲解,让学生学会辨别和运用比喻。

2. 拟人:讲解拟人修辞的特点和效果,引导学生运用拟人表达情感。

3. 夸张:分析夸张修辞的手法和效果,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夸张的能力。

4. 排比:讲解排比修辞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掌握排比的运用技巧。

5. 对偶:通过对偶修辞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对偶表达意思。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修辞手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比喻: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和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加以练习。

3. 讲解拟人:分析拟人修辞的特点和效果,让学生尝试运用拟人表达情感。

4. 讲解夸张:强调夸张修辞的手法和效果,让学生进行夸张句的编写和修改。

5. 讲解排比:讲解排比修辞的构成和作用,让学生进行排比句的编写和修改。

6. 讲解对偶:通过对偶修辞的定义和特点进行讲解,让学生进行对偶句的编写和修改。

四、课堂练习1. 比喻:请学生编写一个比喻句,要求形象生动。

2. 拟人:请学生编写一个拟人句,要求表达出情感。

3. 夸张:请学生编写一个夸张句,要求突出表现。

4. 排比:请学生编写一个排比句,要求结构一致。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总结其特点和作用。

2. 找一些文章或句子,分析其中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3. 尝试在写作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提高表达效果。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和练习,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应用和鉴赏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写作练习,评价其在实际写作中运用修辞手法的效果。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讲解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案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教案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

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比喻的概念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3.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进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的概念和特点2. 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3. 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4. 比喻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喻的概念、特点和构成要素,以及比喻的类型。

2. 教学难点:比喻在写作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的概念、特点、构成要素和类型。

2. 示例法:分析比喻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比喻句的编写和修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比喻句引起学生兴趣,如“时间就像一把利刃,能刻骨铭心”。

2. 讲解比喻的概念和特点: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3. 讲解比喻的构成要素:本体、喻体和比喻词。

本体是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比喻的事物,比喻词是连接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4. 讲解比喻的类型:明喻、暗喻、借喻、博喻等。

5. 分析比喻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一些经典的比喻句,如“人生如梦”、“时间就像一把利刃”等。

6. 练习:让学生编写和修改比喻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授、学生练习和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 比喻的创意运用:引导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比喻手法进行写作,如创作比喻句、比喻段落或比喻故事。

2. 比喻的审美价值:探讨比喻在文学作品中的审美价值,欣赏著名文学作品中的比喻表达。

七、教学互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比喻句的编写和修改,分享彼此的创意和心得。

2. 课堂展示:选取部分学生的比喻作品进行课堂展示,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八、教学反馈: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比喻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比喻运用上的优点和不足。

六年级毕业复习修辞教案

六年级毕业复习修辞教案

六年级毕业复习修辞教案李德春复习目标:1.掌握11种常用的修辞方法。

2.学会运用修辞方法。

重点、难点1.掌握11种修辞方法。

2.学会应用修辞方法。

复习过程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比喻另一事务。

1、明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又如”等连接。

2、暗喻: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中间的比喻词常常是“是、成为、变成”等。

3、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用喻体来代替本体的比喻。

二、拟人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彼物来写。

1、拟人把人以外的物当作人来写。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三、夸张1、扩大夸张。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2、缩小夸张。

例如: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3、超前夸张。

例如:还没喝到嘴里,心就醉了。

四、排比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近而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加强气势,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方法。

五、对比对比是把正反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对照比较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鬼。

六、设问(自问自答)。

如:这是一个学生应该做的事情吗?不是的。

七、反问反问是心中没有疑问,而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这比天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怀?八、双关1、谐音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2、语意双关。

如: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九、对偶1、正对。

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2、反对。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

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到洛阳。

十、引用直接引用。

如: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间接引用。

如:“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不要气馁。

十一、借代1、以部分代整体。

如:不许动老百姓的一草一木。

2、以特征代事物。

如: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

3、以具体代抽象。

小学语文教案:认识不同的常见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教案:认识不同的常见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教案:认识不同的常见修辞手法一、引言在语文学习中,修辞手法是一项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了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各种文学作品,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并提供相关的例子和练习。

二、目标1.了解什么是修辞手法;2.能够识别并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3.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或分析。

三、教学内容1. 比喻比喻是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外一个具有类似特征或属性的事物进行类比来表达意思。

它可以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增强表达效果。

例子: - "他像一只狼般凶猛":通过把他和狼进行类比,形象地描述了他的凶猛程度。

练习:请选取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比喻,并用两句话来描述这个事物。

拟人是将无生命事物赋予人的行为、感受或特征,使其具有人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样做可以使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例子: - "风在窗外呼啸":将风赋予了呼啸的动作,形象地描述了风的声音。

练习:请选取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无生命事物进行拟人,并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它。

3. 夸张夸张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而夸大事物或情况的特点。

它可以让文章或说话更加生动有力,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共鸣。

例子: - "他高兴得像个小孩子":通过夸张他的高兴程度,突出了他的喜悦之情。

练习:请用一句话夸张地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食物。

4. 对比对比是通过将两个相对矛盾或不同属性的事物进行并列或交替使用,以加强表达效果。

它可以突出事物间的差异和反差,并带给读者视觉上、感受上的冲击。

例子: - "笑容灿烂如阳光,眼神却深邃如夜空":通过对阳光和夜空的对比,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笑容和眼神的特点。

练习:请列举出两个相对矛盾的事物,并用一句话进行对比。

排比是通过连续使用相同结构、语法或词语的表达方式来增强修辞效果。

它可以使文章或说话更加节奏感强,印象深刻。

例子: - "你越努力,你就会越成功;你越坚持,你就会越接近梦想":通过排比表达了努力和坚持与成功、梦想之间的关系。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

复习《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喻修辞:引导学生回顾比喻的定义、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及作用。

2. 排比修辞:回顾排比的定义、结构(句式、语气)及作用。

3. 夸张修辞:回顾夸张的定义、种类(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及作用。

4. 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实例。

5. 进行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写作练习。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难点:如何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实例。

3. 实践练习法:进行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写作练习。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回顾比喻修辞的定义、种类及作用。

2. 第二课时:回顾排比修辞的定义、结构及作用。

3. 第三课时:回顾夸张修辞的定义、种类及作用。

4. 第四课时: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排比、夸张修辞实例。

5. 第五课时:进行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写作练习,并进行点评。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运用比喻、排比、夸张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意性。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经典文学作品实例,用于分析和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

2. 准备写作练习材料,以便学生进行实践。

3. 准备评估标准,用于对学生的写作练习进行评价。

八、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或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新知识:详细讲解比喻、排比、夸张修辞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修辞手法教案模板及范文

修辞手法教案模板及范文

教学目标:1. 理解比喻和拟人的定义及特点。

2. 能够识别和分析文本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 学会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进行创作。

教学重点:1. 比喻和拟人的概念及特点。

2. 比喻和拟人在文本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1. 如何辨别比喻和拟人手法。

2. 如何在创作中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文本材料(包含比喻和拟人手法的例子)3. 作文纸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修辞手法吗?它们在写作中有什么作用?2. 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夸张等。

3.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喻与拟人。

二、新课讲授1. 讲解比喻的定义及特点:-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以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特点。

- 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

- 示例:阳光像金子一样洒在田野上。

2. 讲解拟人的定义及特点:- 拟人是一种将事物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 拟人可以使文本更加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

- 示例:小草在春风中欢快地舞蹈。

3. 分析文本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提供一篇包含比喻和拟人手法的文本,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例子,并进行分析。

- 学生分享分析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三、课堂练习1. 给学生发放作文纸,要求学生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一段话。

2. 学生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比喻和拟人的特点及运用。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多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五、作业布置1. 阅读一篇包含比喻和拟人手法的文章,找出其中的例子,并进行分析。

2.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比喻和拟人的概念、特点及在文本中的运用,使学生掌握了这两种修辞手法。

在课堂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比喻和拟人的辨别仍有困难,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初中修辞方法教案

初中修辞方法教案

初中修辞方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修辞方法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设问、反问等。

3.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方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修辞方法的定义和作用2. 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和用法3. 修辞方法在写作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出修辞方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修辞方法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和用法。

3. 示例:给出一些经典的修辞方法示例,让学生体会修辞方法的魅力。

4. 练习:让学生进行修辞方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引导学生将修辞方法应用于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方法的定义、作用和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和用法。

2. 示例法:通过经典修辞方法示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修辞方法的魅力。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修辞方法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实践法:引导学生将修辞方法应用于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水平。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成果:评价学生在修辞方法练习中的表现,检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应用能力。

3. 写作作品:评价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修辞方法的情况,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教学资源: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修辞方法。

2. 修辞方法实例:收集一些经典的修辞方法实例,用于教学示例。

3. 写作素材: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引导学生进行修辞方法练习和写作实践。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用一个有趣的谜语引出修辞方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修辞方法的定义、作用以及常见修辞方法的特点和用法。

3. 示例:给出一些经典的修辞方法示例,让学生体会修辞方法的魅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二种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引用、对比、反语、反复、借代一、【比喻】(一)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恰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二)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三)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

例如: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②表示揣度。

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

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儿。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恰似点。

(四)比喻的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配合。

明喻的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例如:叶子出水限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为: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

除此以外,暗喻还有许多变体值得注意:①本体和喻体是修饰关系。

例如:从喷泉里喷出花的海洋,(“花”修饰“海洋”)②本体和喻体是注释关系。

例如:我爱北京——祖国的心脏。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为甲代乙。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

(五)比喻的作用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4、化冗长为简洁。

二、【借代】(一)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方式。

这种修辞方式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

(二)借代的种类:1、用事物特征代本体事物。

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2、具体代抽象,例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3、专名代泛称。

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4、形象代本体。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5、部分代整体。

例如: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

(三)借代的作用:1、以简代繁;2、以实代虚;3、以奇代凡;4、以事代情。

(四)运用借代需要注意。

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

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

(五)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1、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①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其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

②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借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是相似的关系。

③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

三、【夸张】(一)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二)种类:夸张可分为三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

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三)夸张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吸引读者,给人留下鲜明印象。

3、增强联想;增强感染力。

(四)运用夸张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第二,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第三,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四、【对偶】(一)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二)对偶的种类: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如: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又可以把对偶分为严式对偶和宽式对偶,严式对偶要求上下两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

如例句a。

宽式对偶,五条要求中只要有一部分达到就可以,不很严格,如例句c。

(三)对偶的结构:1、成分对偶。

例如:然而我的坏处,是在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而后者尤与时宜不合。

2、句子对偶。

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四)对偶的作用:便于吟诵,易于记忆;用于诗词、有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五)对偶与对比的不同点;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五、【排比】(一)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相同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二)排比的种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

例如:延安的歌声,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

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清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3、单句排比例如:八路军穿草鞋,把日本鬼子赶下海。

解放军穿草鞋,把蒋家王朝踢下台。

如今八连穿草鞋,把香风毒雾脚下踩。

4、复句排比。

例如:如果我们能够研制出一种类似鹰眼的搜索、观测技术系统,就能够扩大飞行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的视敏度。

如果能研制出具有鹰眼视觉原理的“电子鹰眼”,就有可能用于控制远程激光制导武器的发射。

如果能给导弹装上小巧的“鹰眼系统”,那么它就可以象雄鹰一样,自动寻找、识别、追踪目标,做到百发百中。

(三)排比的作用:1、内容集中,增强气势;2、叙事透辟,条分缕析;3、节奏鲜明,长于抒情。

(四)排比与对偶的区别:1、对称性与平列式。

对偶是二个语言单位(句子或句子成分),而排比是三个以上语言单位(句子或短语)。

对偶必须对称。

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揭示语,使排体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之感。

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3、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排比则无此要求。

六、【反复】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

反复的种类:1.连续反复,如“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2.间隔反复,如“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鲁迅《纪念刘和珍君》)反复的作用:1.突出思想,渲染感情。

2.富有音乐性,加强节奏感。

反复与排比的区别:排比着眼于结构相似,语气一致,多项并举;反复着眼于词语或句子字面的重复。

排比与反复的修辞作用不同。

排比的作用主要是加强气势,提高表达效果。

反复的作用主要是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增强节奏感。

当一个排比句用相同的词语作“提挈语”时,叫做排比与反复合流,或叫排比与反复的兼用。

如:“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当排比没有出现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只能叫排比不能叫反复;同样,当反复不具备结构相似,多项并举的条件时,也只能叫反复,不能叫排比。

七、【反问】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屋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例如: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问与设问的区别与联系:1.二者都是“明知故问”,并不要求对方回答。

不同的是: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3.二者都有很强的表现力,有时可结合起来使用,用反问的意思作设问的答案。

八、【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设问的基本特点是“无疑而问”,设的目的在于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技术的力量。

九、【引用】在说话和行文中,引入现成的语句(包括诗文、成语、谚语等),借以在说明问题、阐明观点时增强说服力,叫做“引用”引用的种类:1.明引,直接引用原话,在形式上注明,或者加上引号的。

2.暗引,间接引用,不注明出处,也不加引号,直接把原话融合在自己的话里,或者只引原话的大意。

3.仿引,仿用原话的形式,保留一部分原话,另外换上某些新词。

引用的特点:1.语言凝练,言简意明。

2.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

(如说明文中引用诗文)3.加强真实性。

(如引资料)4.起证明作用。

(如引名人名言或格言等作理论论据)引用的注意点:1.一定要正确理解原话的意义。

2.引用原话,不是为特定的需要,一定要忠于原文。

3.引用时要与自己的意思配合得当,避免语意含混不清。

4.引用谬误观点,必须选用对方有代表性的观点,才能反驳有力、中肯。

十、【对比】也称“对照”。

把两种互相对立或矛盾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形成对照。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对比的作用: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

对比与衬托的区分: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修辞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