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上墙制度)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是指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医院安全性和质量的机制。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的内容:
1. 会议召开频率: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特殊情况下,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2. 会议召集人: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担任召集人,负责会议的组织和召集工作,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

3. 参会人员: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的参会人员包括委员会成员、相关科室负责人、相关技术人员等。

4. 会议议程: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制定会议议程,包括如下内容:
- 上次会议纪要的审议和通过。

-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情况汇报。

-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问题讨论。

- 下一阶段医院感染防控工作计划的制定。

- 其他相关事项。

5. 会议纪要: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秘书负责记录会议内容,将会议纪要及时整理并发送给与会人员和相关部门。

6. 会议决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根据会议讨论情况,制定相关决议和工作方案,并通知相关部门落实执行。

7. 会议评估: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会议讨论的决策和工作方案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机制和措施。

总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制定计划和评估效果等环节,推动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开展,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和质量。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1、会议时间
每年至少应召开两次会议,遇重大感染管理问题应随时召开。

2、会议形式
⑴全体会议:主任和委员至少2/3的委员应参会。

⑵扩大会议:可邀请相关人员参加。

3、会议准备
⑴医院感染管理部主任和主任委员商定会议的主要内容,拟定会议大纲,对大纲内容逐条落实。

⑵总结现阶段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情况,介绍监测项目进展情况,用具体的数据说明监测与控制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下一步需要推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和依据。

4、会议记录
包括参加人员、时间、地点、主题、会议内容、形成的决议及投票佐证。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1. 背景介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

医院感染是医疗保健系统中最为常见和严重的问题之一,它会给患者和医疗保健工作者带来很多危害。

因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非常必要的。

2. 委员会成员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医院质量管理部门领导,医院医疗部门、微生物实验室、临床药师、感染控制护士、医院行政部门、医院后勤部门等相关人员组成。

3. 委员会职责1.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2.制定感染管理相关政策、标准和指南。

3.制定并维护操作流程、程序和管理制度。

4.制定并实施感染控制计划和风险评估。

5.开展感染信息收集、核实、分析和反馈,及时掌握感染疫情发展态势。

6.主持或参与医疗设施和医疗行为的监督和评估。

7.组织实施感染控制方案、防控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8.负责感染管理相关会议的组织和召开。

9.定期向医院管理层和医务委员会报告工作情况。

4. 委员会会议周期和召开方式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常规会议,每两年召开一次规划讨论会。

会议时间由委员会主席或质量管理部门确定,并向委员会成员发出会议通知。

会议可以使用线上会议工具进行召开。

会议室应当保证会议的安全、秩序和机密性,会议记录应当按时整理,并留存文件。

5. 委员会会议主要内容1.召开委员会例会,听取各医院科室及主管部门的工作汇报。

2.分析提高院感管理工作的难点和重点,研讨解决方案及落实措施。

3.审议和完善院感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标准、指南、流程等文件。

4.讨论有关委员会工作的其他问题。

6. 委员会会议记录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聘请专业人员编写会议记录,并对委员提交意见和建议的情况进行跟踪。

其中,会议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委员会成员名单及列席名单。

2.会议时间、地点、主持人、记录人、列席人员、讨论议题及结果等。

3.各部门的汇报情况、难点及解决方案等。

4.委员提交的意见和建议清单及后续跟踪记录等。

2024年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二篇)

2024年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二篇)

2024年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关于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全面总结与规划一、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始终是我们工作的核心要点,也是卫生部“百日医疗安全”检查的关键环节。

我们确保所有相关情况均能得到及时且有效的处理。

重点在于提升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坚决杜绝非规范性操作的发生,以保障医疗安全。

二、医院感染病例监控本年度,我院未发生医院感染爆发流行的情况,这得益于我们严格的监控与预防措施。

三、重点科室与部门管理我们针对全院的重点科室和部门,如手术室、ICU等,进行了深入的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管理的指导工作,以确保各项操作符合规范。

四、院感卡与传染病登记完善各科室的院感卡和传染病登记本已得到进一步完善,为疫情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五、环境监测与消毒隔离全院各科室每月均对空气、物表、消毒浸泡液及手部细菌进行培养,并进行消毒效果的主动监测,监测合格率高达99%。

同时,感染管理科还定期对重点科室的消毒液、空气、物体表面及医护人员的手部等进行抽查检测,合格率均达到高标准。

我们还对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及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进行了定期检测,确保各项消毒措施的有效性。

六、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我院常见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针对非发酵菌如铜绿假单胞菌,我们已发现头孢呋辛、舒萨林等药物存在广泛耐药现象。

对于革兰氏阳性菌,青霉素及红霉素的耐药率也已达到较高水平。

如不加以控制,将对我院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产生严重影响。

七、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理我们加强了医疗废物与医疗污水的回收和排放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回收率达到100%,以保障环境安全。

八、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1. 贯穿全年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的目标性监测、重点科室环境监测、质控检查等。

2. 加强指导工作:充分发挥各级感控组的作用,以点带面,将医院感染管理延伸至全院各临床科室。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实行例会制度,半年召开会议一次。

遇有特殊情况,随时召集会议。

(2)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必须参加会议,其他委员因故不能到会的需向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请假,不得无故缺席。

(3)总结上阶段工作通报监测结果,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

(4)研究、讨论、分析医院感染现状,针对其感染因素包括感染控制现状部署工作,制定措施。

(5)讨论有关重大事项,会议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印好会议下发的讨论稿、征集意见或建议表等。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范本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范本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维护医院内部环境卫生,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本会议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成立的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内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本制度应与相关政策、规章制度相结合,并不与相关法律法规冲突。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组成和职责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任命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负责人组成,包括但不限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负责人、医疗技术部门负责人、护理部门负责人等。

第六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的政策、制度与标准,确保其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一致。

2. 组织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法。

3. 推动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设备和器械的采购、维修与更新。

4. 监督医院内的感染源和感染传播途径,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

5. 负责组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督导、评估与考核。

6. 组织医院内部感染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分析,提出相关改善意见和措施。

7. 针对特殊感染事件,及时与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配合,协助处理。

8. 提升医院职工的感染控制意识和专业技能,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

9. 积极参与医院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工作,为医院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10. 定期向医院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进展情况。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根据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和任务。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八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定期讨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临时情况下,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第九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1. 感染控制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修订。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上墙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上墙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和防治法》,《传染病和防治法实施细则》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领导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重点科室,抽查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学监测,督促检查预防院内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8%以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细菌室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的检验结果及抗菌药物耐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院内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宣传院内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协助科室拟定全院各科室计划并组织具体实施。

九、协调全院各科室的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更新消毒方法和制剂。

十、对广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无菌技术、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一、会议目的和职责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旨在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控制,提升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1. 审议和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政策、制度和工作计划;2. 监督和评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3. 研究和解决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难题和问题;4. 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技能;5. 推动医院中感染控制工作的持续改进;6. 推广先进的感染管理经验和成功案例。

二、会议组织和成员1. 主任委员:由医院领导任命,负责组织和召集委员会会议,协调工作安排。

2. 副主任委员:由医院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协助主任委员履行职责。

3. 委员:包括医院不同科室和专业的相关负责人、感染管理专家、护理人员等,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三、会议周期和方式1. 会议周期: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需要调整会议周期。

2. 通知方式:会议通知以书面形式发出,通知内容包括会议时间、地点、议题等,通知应提前至少一周发送给与会人员。

3. 会议方式:会议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的需要。

线下会议应注重会务品质,确保与会人员的专业讨论。

线上会议应利用相关在线会议平台,保障信息的安全和准确传递。

四、会议议程和主要内容1. 会议议程:由主任委员和秘书处提前制定,并在会前发送给与会人员,确保会议内容的准备和流程的顺利开展。

2. 主要内容:a. 会议召开前,进行相关材料的分发和准备工作;b. 主任委员宣布会议开始,并简要介绍会议目的和议程安排;c. 分享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最新动态和案例;d. 就医院感染管理政策和制度进行讨论和修订;e. 分析和评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f. 针对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并提出改进措施;g. 就感染管理相关的培训计划和活动进行安排和讨论;h. 提出和讨论专业问题,并就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i. 审议和通过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文件和报告;j. 主任委员总结会议内容和下一步工作安排。

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会议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组成包括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护理部、质量管理科、总务科、设备科、检验科、药剂科、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临床科室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主任委员由主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

2.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由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全体委员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参加;遇到紧急情况随时召开会议。

3.出席人员不得少于委员会总人数的3/4。

每位参加会议的人员必须签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须提前向委员会主任请假。

4.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应重点讨论解决全院性或重大的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实行表决制,表决通过的决议经院长办公会通过后,相关科室遵照执行。

5. 对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督查,持续质量改进,并定期向院领导汇报。

6.感染管理科负责进行会议记录,会议内容在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上传达,会议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二、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制度1.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监控医生和护士组成。

2.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每季度召开1次,由感染管理科科长主持,全体成员及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参加;遇到紧急情况随时召开会议。

3.临床科室至少应有两人参加(医疗、护理至少各1人),其他科室须有人参加。

每位参加会议的人员必须签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须提前向感染管理科请假。

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由感染管理科科长传达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结果,反馈院内医院感染和抗菌药物的相关问题及医院感染学习培训计划等。

5.感染管理科负责进行会议记录,会议记录至少保存三年。

6.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参加会议后,应及时向本部门全体工作人员传达会议内容,并针对本科室具体情况分析存在问题,整改方案,持续质量改进。

7.未参加签到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会议的科室,记录在案,并与科室医院感染质量检查挂钩。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五篇)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五篇)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工作总结:一、制订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及医院感染质控检查标准,进行全院质控检查。

对相关制度及感染管理规范,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论证,制订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及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的标准,并于去年下半年进行了实施,反馈效果很好。

二、逐步在全院推广目标性监测,提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水平。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三年跨越了三大步;从院感初步管理到院感系统性监测再到院感目标性监测,各级院感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居全市同类管理水品的首位。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今后我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去年我们在部分科室实施的手术部位感染及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反馈效果不错,此项工作也受到局领导的高度赞扬,今年要在全院进行培训与推广,使卫生部的这项要求得以落实。

三、提高对甲型h1n1、手足口病的院感防控管理。

在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各临床相关科室配合下,院感科对甲型h1n1、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指导受检科室如何更好地开展院感控制、消毒隔离、职业防护等工作。

四、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卫生部“百日医疗安全”检查中的内容之一。

均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

主要是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杜绝非规范性操作的发生。

五、医院感染病例监控;今年我院未发生医院感染爆发流行六、对全院重点科室、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管理进行指导性工作。

七、各科的院感卡和传染病登记本进一步完善八、在全院重点科室环境监测、消毒隔离监控方面;全院____个科室每月对本科空气、物表、消毒浸泡液、手细菌培养均进行消毒效果主动监测,监测合格率99﹪;感染管理科每月对重点科室的使用中的消毒液、处置室、换药室及手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进行抽查检测,合格率____%;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我院的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进行抽查检测,合格率____%;感染管理科每半年对全院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进行检测一次,合1格率____%;市疾控中心去年上半年对我院的重点科室进行____次抽查监测,合格率100﹪。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范文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范文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的会议制度,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保障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委员会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协调并推动医院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第三条委员会的成员由医院领导、专家学者、临床科室代表和相关管理人员组成,具体名单由医院行政审批。

第四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并制定医院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案;制定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政策和标准;监督和评估感染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提出感染管理改进的建议,提高感染管理的水平和效果。

第五条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包括召开会议、讨论问题、制定方案、评估工作等。

第二章会议第六条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主席由医院领导担任,会议时间由主席确定。

第七条委员会会议可以面对面或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具体形式由主席确定,并提前告知与会人员。

第八条委员会会议可以由主席或副主席召集,并应提前通知与会人员会议时间、地点和议程。

第九条委员会会议需要有会议记录员,记录会议的过程和要点,会议记录应及时整理、归档,并向与会人员和医院有关部门报送。

第十条委员会会议的议程由主席提前制定,并在会议开始前向与会人员发放。

第十一条委员会会议的议题可以由主席或与会人员提出,主席有权对议题进行筛选和排序。

第十二条委员会会议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听取与感染管理相关的工作报告,包括感染病例报告、感染防治工作报告等;(二)讨论和审议医院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案,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三)评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审核感染管理工作的效果和问题;(四)研究和讨论感染管理改进的建议和措施;(五)其他与感染管理工作相关的事项。

第十三条委员会会议的决议原则上采取多数表决的方式,如有需要,可以采取讨论和研究的方式进行。

第十四条委员会会议决议应当在会议结束后三个工作日内整理形成会议纪要,并由主席审核后发放给与会人员和有关部门。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范本(2篇)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范本(2篇)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维护医院内部环境卫生,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本会议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成立的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内感染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在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本制度应与相关政策、规章制度相结合,并不与相关法律法规冲突。

第四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组织、协调和落实,确保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章组成和职责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任命的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负责人组成,包括但不限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临床科室负责人、医疗技术部门负责人、护理部门负责人等。

第六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的政策、制度与标准,确保其与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一致。

2. 组织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技术规范、操作流程、培训计划和考核方法。

3. 推动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设备和器械的采购、维修与更新。

4. 监督医院内的感染源和感染传播途径,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系统。

5. 负责组织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督导、评估与考核。

6. 组织医院内部感染事件的调查处理和分析,提出相关改善意见和措施。

7. 针对特殊感染事件,及时与医疗卫生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和配合,协助处理。

8. 提升医院职工的感染控制意识和专业技能,开展相关培训和教育。

9. 积极参与医院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工作,为医院的持续改进提供支持。

10. 定期向医院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进展情况。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根据工作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制定相应的工作小组,明确小组成员、职责和任务。

第三章工作程序第八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定期讨论医院感染控制工作。

临时情况下,可以召开临时会议。

第九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的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项:1. 感染控制政策和制度的制定和修订。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一、会议时间
每年至少应召开两次会议,遇重大感染管理问题应随时召开。

两次会议一般安排在四月和十二月召开,以便总结上一阶段的工作,讨论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以及商议需要解决的重要事项。

二、会议形式
1、全体会议:主任委员和至少2/3的委员应参会。

三、会议准备
1、医院感染管理部主任和委员商定会议的主要内容,拟定
会议大纲,对大纲内容逐条落实。

2、对上一阶段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总结,介绍监测项目进展情况,用具体的数据说明监测与控制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3、列出委员们讨论的议题内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下一步需要推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的重要性和依据,尽可能多的为委员提供有关该措施等资料。

四会议记录
包括参加人员、时间、地点、讨论的主要事项、形成的决议。

五、反馈与落实
将会议纪要在院务会上汇报。

经委员会讨论通过的较重要的议题,以医院文件的形式下发。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l、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每年至少召开2-4次会议或工作例会,讨论研究医院感染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着重落实解决1_2项重点或难点问题,遇到紧急情况随时组织召开。

2、会议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主任主持:主任委员不能出席时,由主任委员委托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或院感科主任主持。

3、每位参加会议的委员必须签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须提前向委员会主任或办公室主任请假。

4、出席人员不得少于委员总数的3/4。

5、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实行表决制,表决通过的决议经院长办公会通过后,相关科室遵照执行。

6、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负责进行会议记录,会后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编写会议纪要,并向有关部门通报。

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制度。

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3篇)

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3篇)

医院感染委员会会议制度工作总结:一、制订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及医院感染质控检查标准,进行全院质控检查。

对相关制度及感染管理规范,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论证,制订了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及临床科室的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的标准,并于去年下半年进行了实施,反馈效果很好。

二、逐步在全院推广目标性监测,提高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水平。

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三年跨越了三大步;从院感初步管理到院感系统性监测再到院感目标性监测,各级院感组织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居全市同类管理水品的首位。

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是今后我院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去年我们在部分科室实施的手术部位感染及icu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监测与控制,反馈效果不错,此项工作也受到局领导的高度赞扬,今年要在全院进行培训与推广,使卫生部的这项要求得以落实。

三、提高对甲型h1n1、手足口病的院感防控管理。

在委员会的领导下,在各临床相关科室配合下,院感科对甲型h1n1、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进行了督导,指导受检科室如何更好地开展院感控制、消毒隔离、职业防护等工作。

四、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也是卫生部“百日医疗安全”检查中的内容之一。

均得到有效及时的处理。

主要是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杜绝非规范性操作的发生。

五、医院感染病例监控;今年我院未发生医院感染爆发流行六、对全院重点科室、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及医疗废物管理进行指导性工作。

七、各科的院感卡和传染病登记本进一步完善八、在全院重点科室环境监测、消毒隔离监控方面;全院____个科室每月对本科空气、物表、消毒浸泡液、手细菌培养均进行消毒效果主动监测,监测合格率99﹪;感染管理科每月对重点科室的使用中的消毒液、处置室、换药室及手术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进行抽查检测,合格率____%;感染管理科每季度对我院的高压灭菌器灭菌效果进行抽查检测,合格率____%;感染管理科每半年对全院的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进行检测一次,合1格率____%;市疾控中心去年上半年对我院的重点科室进行____次抽查监测,合格率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
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召开会议的目的,旨在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有利于发扬民主,互通信息,使纵向、横向工作不脱节,协调各部门间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不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

会议由主管院长主持,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主要议定的事项:
1.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管理制度。

2. 对照医院感染控制的标准,对医院的扩建、改建、新建提出建设性意见。

3. 考核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

4. 遇到紧急问题及突发事件时随时召开会议,讨论处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四、会议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重视会议质量,严格控制会议时间,提高会议议事效率。

五、每次会议均有记录,记录保存3年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