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案
《每逢佳节倍速思亲》教学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的主题和意境。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
(2)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难点:(1)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分析诗文的主题和意境。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诗文内容、生字词等。
(2)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学生准备:(1)预习《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了解诗文内容。
(2)查阅生字词的含义,提前掌握拼音和用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及其作品《登鹳雀楼》。
(2)提问:同学们知道什么是佳节吗?佳节时我们会思念谁?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的主题和意境。
(2)学生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 诗歌品鉴(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文的语言美、情感美。
(2)学生朗读诗文,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 知识拓展(1)教师介绍与亲情有关的诗词或故事。
(2)学生分享自己的亲情故事,互相交流感受。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思念亲人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抄写《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注意生字词的书写。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思念亲人的短文。
3. 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与孩子完成作业的过程,共同体会亲情之美。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每逢佳节倍速思亲》语文教学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语文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领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朗读和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古诗的内容和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3)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2)体会诗人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关于重阳节的诗词?2. 学习古诗(2)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3)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
3. 分析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诗的结构和表现手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主题和情感。
2. 强调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习俗。
2. 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下周进行检查。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营造重阳节的文化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
3. 小组汇报: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精神等。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2. 能够正确解读课文内容,并能表达自己对亲人思念的情感。
3. 能够通过亲情故事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家人的关爱与尊重。
教学准备:
1. 课文《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副本。
2. 板书:《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3. 图片、PPT等辅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关于亲人团聚的图片,引起学生思考,提问引导学生回答:你们家有什么特殊的节日吗?你们家人团聚的时候有哪些习俗?
2. 呈现:让学生阅读《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课文,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并解释一些生字词的意思。
3. 运用: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例如:你们有过与课文中小豆子一样思念亲人的经历吗?你们会怎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4. 延伸:给学生展示几个亲情故事的图片或视频,并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故事进行阅读或观看。
5. 创作:让学生以自己的亲情故事为题材,写一篇短文或绘制一幅图画,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和爱。
6. 总结:让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他们对家人的思念和爱。
7. 拓展:引导学生找到更多有关亲情的诗歌、故事、影视资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悟亲情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对亲人的感谢信,并在下节课分享。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通过诗句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重点字词的解释。
2. 学会通过诗句体会作者情感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课件或黑板报。
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课件或黑板报,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2)学生齐读课题,教师简介诗歌背景。
2. 学习诗歌(1)教师带领学生逐句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句(1)教师引导学生解析诗句中的重点字词。
(2)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教师总结。
4. 体会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诗句体会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
5. 朗读与背诵(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2)学生跟着教师一起朗读,体会诗歌的情感。
(3)教师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学生自愿展示。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3)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如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这首诗歌,或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完成拓展任务,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
8. 板书设计《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思考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以及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需求。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出处和背景;(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3)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2)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相关的古诗文,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3)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含义;(2)掌握相关的古诗文鉴赏方法;(3)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诗句中的情感;(2)如何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3)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2)引导学生朗读诗句,感受其中的情感。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探究“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出处和背景;(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该诗句的理解和感悟;(2)组织小组竞赛,检验学生对诗句的记忆和理解。
四、课堂练习1. 请用“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表达你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2. 请举例说明你如何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2. 收集其他有关亲情、思乡的古诗文,进行鉴赏和分享;3. 写一篇关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相关古诗文的鉴赏能力;3.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亲情的珍惜态度。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含义,是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以及是否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三年级上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三年级上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三年级上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王维孤独、思念之情。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抓住重点词句,小组合作体会王维在重阳节长安大街上热闹场面下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2、诗文对照理解诗句的意思。
情感态度价值观:抓住人物的内心体会王维的思念之情。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诗人思念之情教学难点:借文学诗,理解古诗的意思及其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导入课文1、(板书课题)朗读课题,你读懂了什么?佳节:美好的节日,文中指重阳节(课文中心词)思亲:思念亲人(华山以东)2、简介王维(1)文章的主人公王维是唐代一位大诗人,课题就来自这首有名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指名读、齐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在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的基础上,师范读奠定本诗忧伤的基调。
(2)说说这首诗中哪些词语你不理解。
独异茱萸倍忆山东3、讲解本课的题材:本文的题材比较特殊,文章中包含了一首古诗,这篇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故事主要围绕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创作的背景及本诗所抒发思念之情来写的。
这篇文章的题材称为“文包诗”。
学习方法: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在课堂上我们抓住相关语句来理解诗人当时身处环境和的心理来理解古诗,简称为“借文学诗”二、诗文对照,理解古诗(一)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读第一小节,画出令你感受深刻的句子,圈出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2、交流相关语句,体会王维的孤独(1)15岁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维年纪很小就离开父母,离开兄弟,离开朋友。
(2)与我们同学相比较,体会王维的孤独。
(3)不觉已经两年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王维离开家乡的时间很长。
再次与自己比较体会王维的孤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王维的孤独。
3、理解异乡,异客说话练习:长安再繁华,这里没有________没有_________那么,长安对于王维来说就是“异乡”,王维对于长安来说就是“异客”。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内容,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感悟,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1. 理解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内容。
2. 体会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教学难点:1. 感悟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诗句。
2. 诗词卡片,用于学生朗读和背诵。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谈论佳节,如春节、中秋节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吗?3. 引出今天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诗人王维,引导学生了解他的背景和作品。
2. 教师朗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学生跟随朗读。
3. 教师解释诗句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
三、诗句解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句,理解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
2. 学生讨论诗句中的意象,如“山东兄弟”、“登高”、“插茱萸”等。
3. 教师总结诗句的意义,强调“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
四、朗读与感悟(10分钟)1. 学生朗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句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思念之情。
3.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互相交流。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人王维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特点。
2. 学生回顾所学,巩固知识。
3. 布置作业:让学生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写一篇关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悟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感悟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内容,体会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诗句的意象和意境,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每逢佳节倍速思亲》教学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诗词的兴趣。
2. 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主题。
教学重点:1. 理解诗文的主题。
2. 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意境理解。
2. 诗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准备:1. 诗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让学生猜测诗文的主题。
3.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诗文,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
4. 教师提问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诗文的主题。
教学反思:第二章:诗文解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诗文的意境。
2. 学生能够掌握诗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1. 诗文的意境理解。
2. 诗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意境理解。
2. 诗文中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诗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1.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意境,解释诗文中的关键词语。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4. 教师提问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诗文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教学反思:第三章:诗歌创作背景教学目标:1. 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情感。
教学重点:1. 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情感。
教学难点:1. 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掌握。
2. 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情感的理解。
教学准备:1. 诗文:《每逢佳节倍思亲》。
2. 诗人王之涣的资料。
教学过程:1. 教师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情感。
3. 教师提问学生对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理解,引导学生掌握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情感。
教学反思:第四章:诗歌朗诵与欣赏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诵诗文。
2. 学生能够欣赏诗文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1. 诗文的正确朗诵。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2)理解诗文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文的意义;(2)学会欣赏古诗,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珍惜亲情,懂得感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2. 诗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3. 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的掌握。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的难点字词的解释;2. 诗文所表达的情感和哲理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诗文的文本和注释;2. 与诗文相关的背景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的背景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文,理解诗文大意;(2)学生通过注释和背景资料,理解诗文中的难点字词;(3)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文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情感;(2)教师通过举例,讲解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感?4. 课堂练习(1)学生朗读诗文,体会诗人的情感;(2)学生背诵诗文,巩固学习成果;(3)学生进行课堂练笔,运用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6. 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意义;(2)学生选择一首类似的诗歌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描写亲情的古诗,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登高》等,进行对比分析,感受不同诗人对亲情的表达。
2. 现代文对照:教师提供现代文版本的《每逢佳节倍思亲》,让学生对照学习,理解古诗转化为现代文后的意境和情感。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9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每逢佳节倍思亲9篇每逢佳节倍思亲 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借助课文内容,结合诗句的理解,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悟古诗写作是有感而发,尝试组织语言,理解诗歌的写作是有背景和缘由。
教学重难点:1、在读文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
2、尊重学生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而达到读文悟情的目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指板书)学生齐读。
2、我们知道这句话出自王维的一首诗,那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
(出示古诗)谁能读好它吗?指名读、齐读。
3、每逢佳节,这里的佳节指的是(生接重阳节),重阳节是哪一天?重阳节有什么习俗?4、同学们了解的真多,重阳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日,每到这样的节日,王维会倍思亲。
5、你能说说“倍思亲”的意思吗?(更加思念亲人)我们再来读好它。
二、教学第二小节1、王维为什么会发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的故事,走进他的内心。
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哦,原来是王维看见长安的人们在欢度节日呀,(出示第二节)再读读这段话,你的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抓重点字词。
2、重阳节就是这样热闹啊!谁能用朗读把我们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看一看?(指名朗读句子。
)3、让我们一起来读出长安街上的热闹吧。
(齐读句子)三、教学第一节1、看到别人都是家家团圆,是如此的幸福,可王维怎么样呢?是的,他(出示: 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15岁,只比我们大了6、7岁,跟我们一样,也是一个孩子呢,却已经离开家乡两年了,700多个日日夜夜,想想看,这两年来,他会遇到什么困难呢?学生想象说话。
2、这么小年纪,本该在父母身边好好地享受父母的关爱,而如今却独自一人在外求学,他的内心是多么孤独呀!(板书:孤独)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运用诗歌分析和解读技巧,深入理解诗句的意义。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情。
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含义。
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诗歌的鉴赏和解读技巧。
2.2 教学难点:诗句深层含义的理解。
对传统文化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准备3.1 教材准备:准备《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歌文本。
王之涣的生平介绍资料。
3.2 教学工具: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PPT或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佳节”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佳节,为什么人们会在佳节时特别思念亲人。
4.2 新课内容展示: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展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歌文本,让学生朗读并理解诗句的字面意义。
4.3 诗歌解析: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解读诗句的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诗句背后的情感和思想。
4.4 诗歌鉴赏:运用诗歌分析和解读技巧,深入理解诗句的意义。
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
五、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总结学生对“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理解和感悟。
强调学生对家庭和亲人的感恩之情。
5.2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悟文章。
布置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度过一个佳节,并记录下与家人共度的美好时光。
六、教学拓展6.1 文化背景拓展:介绍唐代社会背景和诗歌创作的氛围。
探讨“佳节”在唐代文化中的特殊意义。
6.2 比较学习:选取其他描写节日的诗歌,如《春节·春节的早晨》、《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等,进行比较阅读。
分析不同诗人对节日的描写和情感表达的异同。
七、实践环节7.1 诗歌创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关于节日的诗歌。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
(2)学会欣赏古诗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懂得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如“重阳节”、“兄弟”、“思念”等。
2. 学会欣赏古诗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古诗内容。
2. 相关背景资料,如诗人王维的简介等。
3. 诗歌朗诵音频,用于示范和欣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巩固所学知识。
(2)简要介绍诗人王维的背景,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语气。
(2)讲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如“重阳节”、“兄弟”、“思念”等。
(3)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思念亲人的情感。
3. 欣赏与感悟(1)播放诗歌朗诵音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和体会。
4.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注意语气和情感。
(2)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巩固所学知识。
(2)布置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亲情的小作文。
(3)推荐相关古诗,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对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理解和感悟较为深刻,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
但在关键词语的解释和欣赏古诗美的方面,部分学生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七、作业设计:1. 抄写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意字迹工整。
小学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九⽉九⽇忆⼭东兄弟》通过⼀个故事的形式来形象地解释王维的这⾸诗,故事融⼊了作者年少离乡,适逢重阳,遥想亲⼈的深深情思。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每逢佳节倍思亲》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三年级语⽂《每逢佳节倍思亲》原⽂ 唐代有个⼤诗⼈,名叫王维。
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
⼀年⼀度的重阳节⼜到了。
⼀⼤早,⼤街上便热闹起来。
⼈们扶⽼携幼,兴⾼采烈地去登⾼游玩。
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
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挽着⼿去城外登⾼远眺。
⼤家欢聚在⼀起,是多么让⼈⾼兴啊!如今我们却天各⼀⽅,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定也在登⾼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
王维思绪万千,提起笔来写下了《九⽉九⽇忆⼭东兄弟》这⾸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处, 遍插茱萸少⼀⼈。
2.⼩学三年级语⽂《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教学⽬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2、借助课⽂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尊重学⽣个性感悟,并通过学⽣的个性感悟,使学⽣对诗、⽂的理解更多元化,从⽽达到读⽂悟情的⽬的。
2、在读⽂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扣题导⼊ 1、今天宾⽼师要和古宜镇⼆⼩的同学⼀起学习23课,板书课题——每逢佳节倍思亲。
随机指导书写课题中的三个⽣字。
2、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佳节?(春节元霄节端午节中秋节) 3、你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 4、欢度佳节是多么令⼈⾼兴的事啊!但是唐朝有位诗⼈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齐读)。
⼆、初读古诗,⾛近⽂本 1、课题是⼀句千古绝唱,它出⾃哪⾸诗?出⽰整⾸诗。
2、这⾥的九⽉九⽇指的就是——(重阳节)。
这⾥的“⼭”指的是华⼭,⼭东就是华⼭的东⾯。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能够领会诗句的意境,了解诗句背后的文化内涵。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句的意义。
(2)学会通过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珍惜亲情、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诗句的理解与背诵。
(2)诗句背后文化内涵的把握。
2.2 教学难点:(1)诗句意境的领会。
(2)作者情感的体会。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维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义。
3.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句,理解字面意义。
(2)学生合作探讨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
3.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诗句的意义,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
(2)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3.4 情感体验(1)学生分享自己对于亲情的感悟和体验。
(2)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亲情、友情,培养感恩之心。
3.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句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四、课后作业(1)背诵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对于“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5.1 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和背诵情况。
5.2 学生对于诗句意境和作者情感的把握程度。
5.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六、教学策略6.1 情境创设:(1)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温馨、感人的学习氛围。
(2)引导学生进入诗人王维的情感世界,感受诗中的亲情。
6.2 互动教学:(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2)教师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的思考。
6.3 小组合作:(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句的意境和作者情感。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之三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之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全诗。
1.2学习诗中的修辞手法,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分析诗的结构和意境。
2.2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对家乡的热爱。
3.2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全诗。
1.2分析诗的结构和意境。
2.教学难点:2.1诗中的修辞手法。
2.2诗人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让学生初步感知诗句的美。
1.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2.学习全诗2.1学生自主阅读全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2.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的结构,了解诗的背景。
3.分析诗句3.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下列诗句的含义: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修辞手法4.1教师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拟人等。
4.2学生举例说明诗中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5.情感体验5.1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感受家乡的美。
5.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6.背诵全诗6.1学生自主背诵全诗,注意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6.2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7.拓展延伸7.1学生自选一首描写家乡的诗歌,进行欣赏和讨论。
四、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每逢佳节倍思亲》全诗。
2.选择一首描写家乡的诗歌,进行欣赏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背诵全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学生对诗中的修辞手法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
3.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得到了激发,培养了爱国情怀。
4.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对诗句的背诵仍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三年级语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懂得亲情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 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中“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含义。
2. 学会欣赏古诗,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文本、图片、动画等。
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引导学生读题。
(2)学生自主阅读古诗,理解大意。
2. 学习古诗(1)教师讲解古诗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王之涣。
(2)学生合作探讨,分析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3. 欣赏古诗(1)学生朗读古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2)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5.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以“我的亲人”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六、教学拓展:1.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古诗,交流欣赏感悟。
2. 教师推荐类似的思乡诗,如《登高》、《静夜思》等,供学生课后阅读。
七、评价反馈: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古诗鉴赏方法。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15篇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15篇《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天各一方、思绪万千”等词语,会书写“忆”字。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在读文中逐步理解市局的意思,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背诵古诗,通过语言文字体会王维浓浓的思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读题质疑、激趣导入:1、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在节日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每逢佳节倍思亲。
(教师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新的课文。
谁来读课题?(指名读课题,注意三个生字的读音:“逢、佳、倍”)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同学们有什么疑问?(什么是佳节?“倍”是什么意思?“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谁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们走进古诗背后的故事,一起探个究竟吧。
打开书本129页,用你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别忘了思考提出的问题,比比谁解决的问题多。
开始。
二、自主读书、读通读顺:1、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把它划下来。
2、出示生字词,这些生字词,同学们都认识吧?自己先练一练:佳节重阳节兄弟异乡头插茱萸手挽着手登高远眺一年一度3、请学生当小老师读。
4、颠倒词语顺序,再请学生读一读。
(过渡:生字词同学们都学的非常好,我相信把它们藏到课文当中,同学们也一定能认出它们。
这一次,老师对你们读书要提出要求了,希望你们能把句子读通读顺哦。
要想读的好,可是有窍门的哦,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那就是要把长句子和生字词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
)5、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是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哪位小朋友愿意来展示自己美妙的读书声?(指名学生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他们是不是把课文读通读顺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身处外地在重阳节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并且通过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对诗文的理解更多.从而达到领悟课文内容的目的.
2在读书中逐步理解感悟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动,导入课题
师:古时候的王维在九月九重阳节时看到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他十分想念家人,在
思绪万千之时,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每逢佳节倍思亲!(读课题)熟悉吗哪儿见过 (课件出示古诗)
二,读古诗
1.想读吗那就大声的读吧!(齐读古诗)
2.指名读
3.师:小朋友们读的真不错,小朋友们读了那么多遍,你读明白了什么
4.师生交流(思乡之情)
5.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又为何有如此的感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王维的心灵.
三,读文悟情
学习课文第一段
1.出示文章第一段(齐读)袁老师说过:语言文字是有温度的,有些读起来暖暖的,有些读起来凉凉的.
2.出示第二句话,生读.问:读了之后感觉怎么样 (凉凉的,挺伤感的)
3.十五岁离开家乡,已经两年了.这一段与诗中哪一句意思一样 (第一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学习课文第二段
齐读课文第二段,问: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问: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一年一度,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
师问: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有)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啊 (心里很高兴)文中用哪四,个词语来说当时人们的心情 (兴高采烈)
你还能找出一些关于节日中热闹的词语吗
(课件出示)车水马龙人山人海欢声笑语观者如堵
但节日的欢乐并不属于王维,他更加增添了对家乡亲人.他还会在哪些节日思念家乡呢(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春节等等)他是否单单在节日时思念亲人不是的,王维是时时刻刻,日日夜夜的思念.句中哪个词语说明了他这种时时刻刻,日日夜夜的思念 (更加)带着这种心情一起读(齐读),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小朋友们诗句中的哪个字就是更加的意思 (倍)读出倍的感情(指名读,齐读) 人有不同的感情,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对家人的思念.
学习课文第三段
1.王维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那此时此刻王维在想什么 (自读课文第三小节)
2.从这一段中,你感到了什么
3.是啊重阳节,王维和兄弟们登高远眺,多么开心啊!兄弟们是怎样去城外登高 (手挽手)
从这个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兄弟情深)
4,从你们的言语和神态中我已经感受到了这份喜悦!来,咱们再来读读这段.(生齐读) 欢乐的时光总是令人难以忘怀(指板书)而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在山的那头;身在山的这一边,而心却早已飞到山的那一边了,(课件出示句子)王维的这种思乡之情,你能体会到吗想读这句话吗 (指名读)
(引读)如今我们却…….,此时此刻………
你如果是王维,你会想什么
思念像一条长线,一头牵着王维一头牵着亲人.你如果是王维的兄弟,请你拿起笔,写出对王维的思念.
生交流:王维啊,我们都想念你,你快回来吧!
好的,我一定会学成归来的.(课件显示)
三,情感涌现,吟诗抒情.
1..师小结: 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阳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想起了在家乡时和兄弟们欢聚的情景,思乡之情愈发浓了,思绪万千之时,就将这浓浓的思念融进了四行诗句中……(课件出示古诗,教师范读整首诗)
2. 刚才,老师在诵读这首诗时,把自己当作了王维,借这首诗来表达我对家乡的思念,老
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也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那就来吟诵这首诗吧!
3.同学们,思念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我国历代有很多诗人借诗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老师从中选取了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给大家欣赏,请同学们读一读,其中也包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出示
四.情感升华,再次诵读.
1.在这浓浓的思乡情乐曲中,我们将结束这堂课了,让我们再次深情的吟诵这首诗
2.诵读古诗
板书设计: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念
王维亲人
异?***安) 家乡(山东)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