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副高级)
副高卫生职称《营养与食品卫生》(题库)预测试卷一
副高卫生职称《营养与食品卫生》(题库)预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种不是预后营养指数涉及的营(江南博哥)养状况评定参数A.血清蛋白B.血清转铁蛋白C.三头肌皮褶厚度D.迟发型超敏皮肤反应试验E.血红蛋白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预后营养指数涉及的营养状态评定参数包括血清蛋白(ALB)、表示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迟发型超敏皮肤反应实验(DHST)和血清转铁蛋白(TFN)。
[单选题]2.下列哪一种不是营养危险指数涉及的营养评定参数A.血清蛋白B.淋巴细胞计数C.血清铁D.血清锌E.年龄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营养危险指数涉及的营养状态评定参数包括血清蛋白(ALB)、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锌水平(Zn)和年龄(Ag)。
[单选题]3.哪种药物长期服用可造成肠黏膜细胞结构缺失,并发生功能障碍A.新霉素等抗生素B.降血脂药物C.避孕药D.降血糖药E.抗结核药参考答案:A[单选题]4.下列关于抗肿瘤药物对营养状况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食欲下降,味觉异常B.可引起患者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C.干扰患者蛋白质合成,免疫功能低下D.可引起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E.可引起患者食欲增强、进食量增加,导致肥胖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抗肿瘤药物对营养状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引起味觉、嗅觉异常,食欲下降以及消化不良等,影响进食,容易出现消瘦,但是不会导致肥胖。
[单选题]5.食管癌患者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对于能够进食患者应采用A.普通膳食B.半流或全流膳食C.高蛋白普通膳食D.清流膳食E.低蛋白普通膳食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食管癌患者比较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和进食疼痛,从而影响进食,逐渐发生蛋白、热能营养不良,故需要以半流或全流膳食开展营养支持。
[单选题]6.食管癌患者术前准备不能正常进食的可以选择A.经胃造瘘或空肠造瘘推注要素饮食B.经口软食C.经口清流食D.周围静脉营养E.经口半流食参考答案:A[单选题]7.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时,应建议选择哪类食物A.牛奶B.肉汤C.鸡汤D.果汁E.调味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浅表性胃炎胃酸分泌过多时,选择牛奶减少胃酸分泌。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1.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普通内科的基础理论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风湿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理论知识。
3.熟悉外科、妇产科、儿科、眼耳鼻喉口腔科、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科、神经精神科等临床学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社区用药、常用临床检验、社区康复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影像诊断学(包括心电图、X线、超声、CT、MRI等)原理。
5.熟悉传统医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区营养学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遗传学、行为科学以及卫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水平1.掌握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与转诊。
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头晕眩晕和晕厥、昏迷、抽搐、失眠、抑郁、焦虑、咯血和呕血、胸痛、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黄疸、便秘、便血、水肿和腹水、血尿、尿失禁、贫血、淋巴结肿大、疲劳、消瘦、瘫痪、腰痛、关节痛、皮疹、紫癜、视力障碍、流涕和鼻塞、鼻出血、停经、月经失调、白带异常、听力下降、耳鸣和耳痛、压痛、牙龈出血等。
2.熟悉社区常见急症和危重病症的现场识别、紧急处理原则与转诊注意事项。
掌握社区常见意外伤害的初期处理和抢救原则。
了解常见重症病人在监护病房的处理原则。
3.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处理要点、转诊指征和健康指导。
了解内科较疑难病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以及导诊。
4.熟悉外科、耳鼻喉科、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转诊指征与健康指导。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全科医学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1.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普通内科的基础理论以及常见病、多发病(包括心脑血管、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和造血系统、风湿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常见传染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等理论知识。
3.熟悉外科、妇产科、儿科、眼耳鼻喉口腔科、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科、神经精神科等临床学科常见疾病的基本理论知识。
4.掌握社区用药、常用临床检验、社区康复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影像诊断学(包括心电图、X线、超声、CT、MRI等)原理。
5.熟悉传统医学、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区营养学基本理论知识。
了解遗传学、行为科学以及卫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老年保健、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水平1.掌握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与转诊。
包括发热、咳嗽、咽痛、头痛、头晕眩晕和晕厥、昏迷、抽搐、失眠、抑郁、焦虑、咯血和呕血、胸痛、呼吸困难、腹痛、腹泻、呕吐、黄疸、便秘、便血、水肿和腹水、血尿、尿失禁、贫血、淋巴结肿大、疲劳、消瘦、瘫痪、腰痛、关节痛、皮疹、紫癜、视力障碍、流涕和鼻塞、鼻出血、停经、月经失调、白带异常、听力下降、耳鸣和耳痛、压痛、牙龈出血等。
2.熟悉社区常见急症和危重病症的现场识别、紧急处理原则与转诊注意事项。
掌握社区常见意外伤害的初期处理和抢救原则。
了解常见重症病人在监护病房的处理原则。
3.掌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以及处理要点、转诊指征和健康指导。
了解内科较疑难病症的诊断要点、处理原则以及导诊。
4.熟悉外科、耳鼻喉科、皮肤与性传播疾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处理原则、转诊指征与健康指导。
2021年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副高考试大纲:理化检验技术、核医学技术、输血技术专业
2021年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副高考试大纲:理化检验技术、核医学技术、输血技术专业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理化检验技术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1、本专业知识(1)全面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卫生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掌握仪器分析中本专业常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基本构造和基本操作及维护;(3)掌握本专业常用的检验方法的原理、操作和质量控制;(4)掌握实验室基本仪器设备的使用和日常维护技术;(5)全面掌握本专业常用的卫生和检测指标的卫生学意义。
(6)能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于本专业的数据处理和统计;2、相关专业知识(1)掌握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对理化检测的要求;(2)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3)熟悉与本专业常用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4)掌握计量认证及其它资质认证的知识;(5)熟悉实验室的安全措施。
二、专业实践能力1、具备独立完成本专业主要理化检验工作的能力,并有一定的改进和研究检测方法的能力;2、能对检测结果作出正确的评价,有能为公共卫生管理提供判定依据的正确的建议和意见。
3、基本掌握现场调查的基本方法,具有现场采样和样品检测的运行能力;4、掌握常见样品的采集、处理和测定方法等;5、掌握实验室的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故障的发现和排除、以及维护保养等;6、掌握理化检验中的质量保证措施;7、能发现和解决本专业理化检测中的疑难问题。
三、学科新进展1、基本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近年来的进展,掌握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2、不断吸取理化检测领域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设备,将相关学科的先进技术、方法和仪器等应用于本专业。
附:本专业主要内容1、空气(包括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居室和环境等)质量检验2、水(水源水、饮用水)质量检验3、土壤(含固体废弃物)卫生质量检验4、食品卫生与营养成分检验5、人体生物材料中有害有毒物质及其代谢物和反应物的检验6、化学品卫生理化检验7、化妆品卫生质量检验8、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理化检验9、其他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理化检验技术专业--正高级)一、专业知识1、本专业知识(1)全面掌握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卫生化学、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大纲分析科目设置及考点解析
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大纲分析科目设置及考点解析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的考试对于医学从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力。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的大纲分析、科目设置以及考点解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大纲分析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的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本知识、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基本知识涵盖医学基础理论、卫生法规和政策等;专业知识包括相关临床科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职业能力则是考察应聘者在医学实践和管理方面的能力;综合素质则包括医德医风、学术研究和科研能力等。
二、科目设置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的科目设置通常包括笔试和口试两个环节。
在笔试中,一般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学科基本知识、公共卫生知识、科研基本知识和医学统计学等。
而在口试中,则主要考察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包括医德医风、临床操作技能、临床判断与决策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等。
三、考点解析针对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的具体考点,我们需要对不同科目进行分析。
以下是对各个科目的考点解析:1. 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考察的重点是医学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
例如,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涉及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理论。
2. 临床学科基本知识临床学科基本知识考察的是相关临床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例如,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要求考生对于各个学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临床操作技能等方面有深入的了解。
3. 公共卫生知识公共卫生知识考察的是应聘者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知识。
这包括流行病学、预防医学、环境卫生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对于公共卫生政策、疾病防控措施等有深入的了解。
4. 科研基本知识科研基本知识考察的是应聘者在科研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例如,医学统计学、临床研究方法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具备科研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5. 医德医风医德医风考察的是应聘者的职业道德和医疗行为规范。
考生需要了解医学伦理、医患沟通等方面的知识,在实践中遵守职业操守,保持良好的医德医风。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副高1、专业理论知识(1)基本理论知识全面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微生物学、卫生毒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公共营养调查和监测的原理、内容和营养改善的措施,食源性疾病发生原因诊断和预防控制措施,食品生产过程卫生管理体系的原理、内容、工作步骤。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理论知识熟悉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内科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卫生职称考试和健康促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学识水平较熟练使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并用于实践。
2、工作经历与水平(1)营养与食品卫生工作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担任主管医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很多于4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水平医/学:(a)能识别和独立处理食源性、营养不良及与其相关的慢性疾病的水平;能参与制定营养监测和干预项目、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等工作的中短期工作规划、协调实施以及效果评价;能独立展开食品卫生调查、健康卫生职称考试及健康促动活动;能参与组织对人群营养、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用工具设备、食品洗消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等方面实行监测,并作出卫生学评价;能处理常见食物中毒、食物污染、特殊环境下营养疾病等突发事件的水平;能使用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的原理和方法,指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实行卫生管理;能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技术问题。
(b)掌握规范的食品卫生采样技术、食品卫生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人体营养常用的现场测量技术。
(c)具有协助上级医师实行科室技术管理的水平,参与组织对基层的技术指导。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a)圆满完成单位交给的日常技术工作。
经常参加营养调查或监测、食品卫生信息收集与管理、健康卫生职称考试与健康促动活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测、食品卫生质量卫生学评价医/学卫生职称考试网搜集整理。
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营养与食品卫生(084)(副高级)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
2024年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营养与食品卫生(084)(副高级)自测试卷及解答参考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哪种维生素是水溶性维生素,但不参与辅酶构成?A. 维生素B1B. 维生素B2C. 维生素CD. 叶酸答案:C解析:•A选项:维生素B1,也称为硫胺素,是水溶性维生素,并且参与辅酶TPP(焦磷酸硫胺素)的构成,故不选。
•B选项:维生素B2,也称为核黄素,同样是水溶性维生素,并构成辅酶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和FMN(黄素单核苷酸),故不考虑。
•C选项: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典型的水溶性维生素,但它不直接参与辅酶的构成,而是通过其强还原性在体内发挥重要作用,如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铁的吸收等。
故为本题答案。
•D选项:叶酸,也是水溶性维生素,参与构成辅酶FH4(四氢叶酸),故不选。
2、关于膳食纤维的生理作用,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 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B. 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C. 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生长D. 升高餐后血糖水平答案:D解析:•A选项:膳食纤维可以增加食物在胃肠道的体积,从而增加饱腹感,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对于控制体重和预防肥胖有积极作用,故不选。
•B选项:膳食纤维能够吸收并保持水分,软化粪便,增加粪便体积,从而刺激肠道蠕动,预防便秘,是膳食纤维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故不考虑。
•C选项:膳食纤维是肠道内某些益生菌的食物来源,可以促进这些有益菌的生长,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有助于维持肠道健康,故不选。
•D选项:膳食纤维的摄入可以降低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和幅度,因为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胃排空速度,减缓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而不是升高。
故为本题答案。
3、关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丙烯酰胺主要来源于高温烹饪食品时产生的美拉德反应B. 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明确的致癌物C. 减少油炸和高温烘烤食品的摄入量,有助于降低丙烯酰胺的摄入D.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减少丙烯酰胺的生成答案:B解析:丙烯酰胺是一种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通过高温烹饪食品时发生的美拉德反应(一种非酶促褐变反应)生成。
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大纲解读重点知识点及备考建议
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大纲解读重点知识点及备考建议卫生高级职称副高是我国卫生领域中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职称之一。
本文将针对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的考试大纲进行解读,并提供备考建议,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这一重要考试。
一、卫生高级职称副高大纲解读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的考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专业知识和技能:考察考生在卫生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包括卫生保健、疾病预防控制、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科基础知识:考察考生对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医学、公共卫生学、流行病学、生物统计学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学科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方法,具备学科交叉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3.科学研究能力:考察考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和成果,包括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科研论文撰写等方面。
考生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4.组织管理能力:考察考生在卫生组织和管理方面的能力,包括卫生机构的管理、运营和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考生需要了解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具备卫生政策分析和决策能力。
以上是卫生高级职称副高的考试大纲的重点知识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重点关注这些内容,深入学习和掌握。
二、备考建议针对卫生高级职称副高考试,以下是一些建议供考生参考:1.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根据个人的时间和条件,制定一份合理的备考计划。
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和复习时间,科学分配各个知识点的学习进度,确保备考过程有序进行。
2.深入学习重点知识点:根据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地深入学习重点知识点。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阅读相关书籍和论文、查阅最新的科研成果等方式,提升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掌握程度。
3.扩展知识广度:除了重点知识点,考生还应该对其他相关的知识进行了解和学习。
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卫生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学科交叉知识,提高学科综合应用的能力。
职称考试-营养与食品卫生职称考试-副高级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营养学、食品卫生学专业的基础理论;2.熟悉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相关的化学、微生物学和卫生法学基本理论和技术;3.了解开展营养学调查和监测的原理、工作内容以及营养改善的措施;了解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成因、监测、诊断、处理和预防控制措施,食品卫生管理原理、体系、内容和工作步骤。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食品化学、食品烹调与加工学等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2.熟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等学科中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3.了解食品卫生检验、实验动物学等相关知识与技能;4.了解营养与食品卫生相关疾病(包括心血管、消化道、免疫、血液、感染症、中毒等)及其预防控制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1.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其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并能应用于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中。
三、专业实践能力具备识别和独立处理食源性、营养不良及与其相关的疾病或事件的能力;参与制定营养、食品污染物(理化和生物)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干预项目及其预防控制工作的中短期规划并实施和效果评价的能力;运用危险性分析和HACCP 的原理和方法指导营养与食品卫生领域中的管理、标准制修订的能力。
1.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和鉴定指标,掌握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2.掌握营养素缺乏或过剩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3.掌握各种食物的营养特点,并能采取相关措施提高食品营养价值;4.掌握各种营养素在常见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肿瘤等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并能针对各种不同的疾病主动采取合理的饮食;5.掌握各种人群的营养素需要,尤其是孕妇、乳母、特殊年龄人群、特殊职业人群的营养需要,能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饮食补充;6.掌握社区营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能按照要求进行膳食调查,能对目的人群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发现营养不平衡的人群,并可进一步作某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的科学研究;7.掌握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内容和制定方法,熟悉膳食指南和我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的内容、结构、意义,并能灵活应用;8.熟悉各种食品、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的卫生与管理;9.了解食源性相关疾病的致病因子、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防治措施;10.熟悉食物中毒的分类、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熟悉食物中毒调查的工作方法、目的和流程;11.熟悉食品卫生监督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内容;熟悉食品标准的制定程序和危险性分析原则,并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熟练应用;12.掌握相关实验室技术,如动物实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化学检验技术等,了解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意义等。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32)_真题-无答案79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32)(总分100,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色氨酸可以在体内少量合成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KB. 维生素CC. 维生素PPD. 维生素BE. 叶酸2. 目前认为膳食饱和脂肪酸供能应低于总能量的A. 5%B. 7%C. 10%D. 15%E. 20%3. 我国膳食指南建议的食盐摄入量为A. 小于6g/dB. 6g/dC. 大于6g/d,小于10g/dD. 没有相关的参考值E. 越少越好4. 乳糖在碳水化合物中属于A. 单糖B. 双糖C. 寡糖D. 多糖E. 以上都不是5. 在碳水化合物中,淀粉属于A. 单糖B. 双糖C. 寡糖D. 多糖E. 以上都不是6. 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临床表现为A. 神经麻痹B. 全身青紫C. 急性胃肠炎D. 体温升高至40℃E. 头晕、头痛7. 一名男性,体重70kg,身高175cm,年龄30岁,按照Harris和Benedict公式,其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为A. 1696B. 1238C. 1547D. 1798E. 19268. 食物的营养成分不同其产生的热效应也不同,食物热效应约消耗本身产生能量最高的成分是A. 维生素B. 矿物质C. 蛋白质D. 脂肪E. 碳水化合物9. 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有促进作用的膳食成分是A. 植酸盐B. 多酚类物质C. 钙D. 大豆蛋白E. 肉类10. 中老年人缺钙有可能导致A. 佝偻病B. 四肢软弱无力C. 骨质疏松症D. 骨硬化E. 味觉迟钝11. 我国成人钼的适宜摄入量(AI)为A. 6μg/dB. 60μg/dC. 100μg/dD. 150μg/dE. 1000μg/d12. 铬的生理功能包括A. 增强葡萄糖的利用,使其转化为脂肪B. 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C. 降低血清总胆固醇D. 使RNA、DNA合成增强E. 以上全是13. 患有异食癖的儿童有可能缺乏的微量元素是A. 铁B. 锌C. 碘D. 镁E. 锰14. 碘参与合成甲状腺激素,后者的生理功能包括A. 促进生物氧化,协调氧化磷酸化过程,调节能量转化B. 促进蛋白质合成,调节蛋白质合成和分解C. 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D. 调节组织中水盐代谢E. 以上各项全是15. 对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有抑制作用的膳食成分是A. 维生素CB. 维生素BC. 植酸盐D. 肉类E. 有机酸16. 反映体内最近期、近期、远期功能硒水平的指标分别为A. 血小板、血浆、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B. 血小板硒、血浆硒、红细胞硒、发硒C. 血浆、血小板、红细胞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D. 血小板硒、红细胞硒、血浆硒、发硒E. 红细胞、血浆、血小板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17. 硒蛋白的生理功能是A. 抗氧化作用B. 提高免疫力C. 影响代谢过程D. 解毒作用E. 以上全是18. 我国成人膳食铬的适宜摄入量(AI)为A. 50mg/dB. 100mg/dC. 150mg/dD. 50μg/dE. 100μg/d19. 能反映机体内维生素C储存水平的是A. 血浆维生素C浓度B. 白细胞维生素C浓度C. 脱氧尿嘧啶抑制试验D. 空腹尿中维生素C和肌酐含量测定E. 负荷试验20. 维生素B又称A. 抗眼干燥症维生素B. 抗癞皮病维生素C. 抗坏血病维生素D. 抗脚气病维生素E. 凝血维生素21. 乳母膳食钙的适宜摄入量(AI)为A. 600mg/dB. 800mg/dC. 1000mg/dD. 1200mg/dE. 1500mg/d22. 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最高的是A. 大麦B. 燕麦C. 高纤谷物D. 青稞E. 黄豆麸皮23. 构成DNA和RNA成分的是A. 葡萄糖B. 半乳糖C. 果糖D. 核糖E. 以上都不是24. 食物中1g碳水化合物产生的热量是A. 36.7kJB. 16.7kJC. 29.3kJD. 7.0kcalE. 9.0kcal25. 关于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表述正确的是A. 一般病程较长B. 引起中毒食物以植物性食品为主C. 病死率较高D. 全年皆可发病,尤其是7~9月E. 由毒素引起中毒反应26. 不可能使基础代谢水平升高的因素是A. 炎热B. 寒冷C. 摄食过多D. 精神紧张E. 饥饿27. 以下对食物热效应的解释,不正确的叙述是A. 过去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B. 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C. 这种额外能量消耗,伴有体温升高D. 这种额外能量消耗,与摄食无关E. 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最高28. 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缺碘可引起A. 地方性甲状腺肿B.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C. 高碘甲状腺肿D. 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 克汀病29. 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A. 碘B. 锌C. 铜D. 钙E. 铁30.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是A. 钙B. 磷C. 钠D. 钾E. 镁31. 属于贫铁食物的是A. 大豆B. 干果C. 牛奶D. 蛋黄E. 肝脏32. 微量元素的特点不包括A. 在体内分布均匀B. 不能在体内合成C. 不能在体内被代谢而消失D. 缺乏微量元素对机体不利E. 摄入过量微量元素对机体有危害33. 与细胞外液中钠含量水平的维持有直接关系的是A. 交感神经系统B. 副交感神经系统C. 肾小球滤过率D. A+CE. B+C34. 含碘丰富的食品不包括A. 海带B. 海盐C. 紫菜D. 干贝E. 海参35. 具有潜在毒性,但在低剂量时可能具有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为A. 铬B. 硒C. 钴D. 氟E. 镍36. 氟含量较高的食物不包括A. 谷类B. 海鱼C. 茶叶D. 海带E. 紫菜37. 含铬丰富的食物不包括A. 肉类B. 鱼贝类C. 精制谷物D. 啤酒酵母E. 动物肝脏38. 在紫外线照射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是A. β-谷固醇B. 胆固醇C. 麦角固醇D. 脱氢胆固醇E. 胆酸39. 水溶性维生素中最易于在体内储存的是A. 硫胺素B. 视黄醇C. 烟酸D. 叶酸E. 维生素B240.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成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为A. 20gB. 5gC. 22gD. 30gE. 25g41. 人体每日摄入膳食纤维的适宜量为A. 5~10gB. 10~15gC. 15~20gD. 20~30gE. 30~40g42. 果胶主要存在于A. 谷类B. 蔬菜和水果C. 禽畜肉D. 乳类食品E. 海产品类43. 1g碳水化合物在体内氧化产生的能量是A. 4.0kcalB. 16.7kcalC. 9.0kcalD. 6.0kcalE. 167kcal44. 下列属于食物中毒范畴的是A. 暴饮暴食引起的肠炎B. 食用被旋毛虫污染的食物C. 食用轮状病毒污染的食物D. 食用含氰苷类物质的食物E. 食用被绦虫污染的食物45. 1kg的水从15℃升高到16℃所吸收的能量即是A. 1kcalB. 4.0kcalC. 9.0kcalD. 7.0kcalE. 16.7kcal46. 1kcal能量与1kJ的换算关系是A. 0.239B. 16.7C. 36.7D. 29.3E. 4.18447. 硒浓度最低的人体组织是A. 肝B. 指甲C. 牙釉质D. 脂肪组织E. 肾48. 铁的丰富来源为A. 动物血B. 瘦肉C. 蛋黄D. 牛奶E. 红糖49. 以下关于镁的生理功能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参与三羧酸循环中氧化脱羧反应B. 无需钙的协同作用,独立维持神经和肌肉细胞膜电位C. 参与碱性磷酸酶、焦磷酸酶等的活动D. 参与ATP以及葡萄糖无氧分解E. 参与蛋白质的合成50. 锌的极好食物来源是A. 贝类海产品B. 红色肉类C. 谷类胚芽D. 以上全是E. A+B51. 铁缺乏对人体的影响不包括A. 贫血B. 抗感染能力下降C. 机体对铅的吸收减少D. 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有损害E. 神经精神功能紊乱52.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硅与黏多糖合成有关B. 氟的缺乏与过量与饮水氟含量关系密切C. 砷制品可以用于治疗疾病D. 铅对机体没有任何生理功能E. 锰中毒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异常53. 能够增加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的是A. 雌激素B. 维生素DC. 甲状旁腺素D. 甲状腺素E. 高血钙54. 评定锌的营养状况最常用的酶学指标是A. 血清锌B. 发锌C. 血浆碱性磷酸酶D. 金属硫蛋白活性E. 唾液锌55. 锌的生理功能是A. 酶学效应B. 促进生长发育与组织再生C. 维持生物膜结构和功能D. 参与构成味觉素E. 以上全是56. 对锌的吸收有促进作用的膳食成分是A. 大豆蛋白B. 铁C. 膳食纤维D. 动物食品中的蛋白质E. 草酸盐57. 长期服用异烟肼而又没有及时补充可导致缺乏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A、维生素BB. 维生素C、泛酸C. 维生素B、维生素KD. 维生素B、烟酸E. 生物素、叶酸58. 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的计算正确的是A. 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μg)×0.167+其他维生素A原(μg)×0.084B. 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μg)×0.167C. 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β-胡萝卜素(μg)×0.167+其他维生素A原(μg)×0.167D. 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g)+其他维生素A原(μg)×0.084E. 膳食或食物中总视黄醇当量(μgRE)=视黄醇(μ)+β-胡萝卜素(μg)×0.084+其他维生素A原(μg)×0.16759. 粗略反映最近期、近期、远期、较远期膳食硒摄入情况的指标分别为A. 红细胞硒、血小板硒、血浆硒、发硒B. 血小板硒、血浆硒、红细胞硒、发硒C. 红细胞硒、血浆硒、血小板硒、发硒D. 血小板硒、红细胞硒、血浆硒、发硒E. 血小板硒、红细胞硒、发硒、血浆硒60. 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相比不含哪种元素A. 氮B. 碳C. 氢D. 氧E. 以上都不是61. 人类除了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能量和蛋白质获取能量外,还能提供能量的是A. 矿物质B. 维生素C. 酒精D. 黄酮类化合物E. 硫化物62. 构成食物中淀粉的最基本单位是A. 蔗糖B. 果糖C. 葡萄糖D. 半乳糖E. 核糖63. 关于亚硝酸盐表述错误的是A. 可引起肠源性青紫症B. 可导致组织缺氧C. 亚甲蓝是其特效解毒剂D. 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E. 中毒原因是高铁血红蛋白被还原为亚铁血红蛋白64. 基础代谢是指A. 食物热效应B. 因摄食而引起的能量额外消耗C. 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需要额外消耗的能量D. 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E. 轻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65. 食物热效应的最高点通常出现在进食后的A. 1小时内B. 2小时内C. 3小时内D. 4小时内E. 5小时内66. 钴参与合成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B[XB1.gif]B. 维生素B[XB2.gif]C. 维生素B[XB12.gif]D. 维生素AE. 维生素C67.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Menke病为后天性铜代谢紊乱性疾病B. Wilson病为先天性铜代谢紊乱性疾病C. Wilson病补铜有良好疗效D. Menke病应限制铜的摄入量E. 以上都不对68. 钼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A. 是细胞色素的组成成分B. 参与构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 是葡萄糖耐量因子的重要成分之一D. 是黄嘌呤氧化酶、醛氧化酶和亚硫酸盐氧化酶的辅基E. 参与合成甲状腺素69. 钴胺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A. 与血红蛋白合成有关B. 与红细胞的正常成熟有关C. 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D. 是酶的激活剂E. 以上全是70. 体内铜缺乏的影响不包括A. 贫血B. 癞皮病C. 精神性运动障碍D. 骨质疏松E. 皮肤毛发脱色71. 含锰丰富的食物是A. 肉类B. 叶菜类C. 蛋类D. 奶类E. 鱼类72. 可较好地反映人体铬的状况的指标是A. 血铬B. 尿铬C. 发铬D. A+CE. A+B+C73. 含钙丰富的食物不包括A. 奶与奶制品B. 豆及豆制品C. 小虾皮D. 鸡蛋E. 海带74. 能够促进铬吸收的膳食成分是A. 植酸盐B. 高浓度的单糖或双糖C. 低浓度草酸盐D. 锌E. 铁75. 含铜丰富的食品不包括A. 贝类B. 肝脏C. 牛奶D. 坚果E. 干豆类76. 不能用于烟酸营养状况评价的是A. 空腹尿中N甲基烟酰胺和肌酐含量比值测定B. 测定烟酸的代谢产物C. 2-吡啶酮/N-MN比值D. 红细胞中NAD/NADP比值E. 烟酸当量测定77. 与贫血无关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DB. 叶酸C. 维生素ED. 维生素BE. 维生素B78. 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大量存在于A. 麸皮B. 水果C. 蔬菜D. 畜肉E. 虾皮79. 关于碳水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葡萄糖是构成食物中各种糖类的最基本单位B. 淀粉完全由葡萄糖构成C. 人体只能利用L型葡萄糖D. 半乳糖在人体中须先转变为葡萄糖才能被利用E. 木糖是属于戊糖80. 能引起胃肠胀气的碳水化合物是A. 糖原B. 水苏糖C. 木糖D. 乳糖E. 半乳糖81. 组成蔗糖的是A. 葡萄糖和葡萄糖B. 葡萄糖和半乳糖C. 葡萄糖和果糖D. 果糖和果糖E. 以上都不是82. 关于葡萄球菌表述错误的是A. 革兰阳性菌B. 兼性厌氧菌C. 只引起毒素型中毒D. 产生的毒素不耐热E. 中毒食品主要是剩饭、凉糕等83. 属于多糖的物质是A. 木糖B. 糊精C. 果糖D. 蔗糖E. 核糖84. WHO于1985年提出静息代谢率代替基础代谢率,测定时,全身处于休息状态,禁食仅需A. 2小时B. 4小时C. 6小时D. 8小时E. 10小时85. 镁在血浆中的存在形式为A. 游离镁和蛋白结合镁B. 游离镁C. 蛋白结合镁D. 游离镁、复合镁、蛋白结合镁E. 游离镁和复合镁86. 可抑制钼吸收的膳食成分是A. 磷酸根B. 硫酸根C. 亚硫酸根D. 维生素CE. 以上全是87. 反映机体锰的营养状况的指标是A. 血锰浓度B. 尿锰浓度C. 发锰含量D. 以上全是E. 以上全不是88. 含镁丰富的食品是A. 绿叶蔬菜B. 精制面粉C. 肉类D. 牛奶E. 鸡蛋白89. 我国成人硒的推荐摄入量(RNI)为A. 50μg/dB. 100μg/dC. 150μg/dD. 200μg/dE. 500μg/d90. 导致铁摄入过多的原因包括A. 每日的膳食中铁含量过多B. 口服大量铁剂C. 输血D. A+BE. B+C91. 反映身体各组织的铁的供应情况的指标是A. 运铁蛋白饱和度B. 血清铁蛋白浓度C. 血红蛋白浓度D. 血细胞比容E. 游离原卟啉浓度92. 与克山病有关的微量元素是A. 铬B. 硒C. 钼D. 碘E. 铜93. 饮水氟过量可造成A. 龋齿B. 老年人骨质疏松C. 氟斑牙D. 以上全是E. A+B94. 锰的生理功能是A. 作为金属酶的组成成分B. 作为酶的激活剂C. 参与超氧阴离子转化D. 参与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及蛋白质、核酸的合成E. 以上全是95. 维生素D的主要排泄途径为A. 汗液B. 尿液C. 胆汁D. 唾液E. 皮肤96. 与动物的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CC. 维生素ED. 维生素DE. 维生素K97. 以米和水果为主的膳食可使高血压者A. 体内酸碱平衡紊乱B. 神经兴奋性降低C. 血压降低D. 心律不齐E. 肌肉的正常收缩受到影响98. 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具有节约蛋白质作用的营养素是A. 碳水化合物B. 脂肪C. 维生素D. 矿物质E. 以上都不是99. 以玉米为主食的地区人群易发生A. 坏血病B. 贫血C. 大骨节病D. 骨质软化症E. 癞皮病100. 寡糖是由多少个单糖所构成的糖类A. 1~3个B. 3~5个C. 5~7个D. 7~10个E. 3~9个101. 下列细菌性食物中毒中可引起肝肾损伤的是A. 沙门菌B. 大肠杆菌C. 副溶血性弧菌D. 椰毒假单胞菌E. 肉毒梭菌102. 成人每增加10岁,热能摄入量较青年时期减少10%的起始年龄是A. 45岁B. 50岁C. 55岁D. 60岁E. 65岁103. 我国成人铜的适宜摄入量(AI)为A. 0.2mg/dB. 2mg/dC. 0.5mg/dD. 5mg/dE. 50mg/d104. 铁(或含铁化合物)的生理功能包括A. 从肺组织运输氧气至身体各组织B. 在肌肉中转运和储存氧C. 参与呼吸和能量代谢过程D. 促进胶原合成E. 以上都是105. 婴幼儿对钠的最低需要量是A. 38mg/dB. 48mg/dC. 58mg/dD. 68mg/dE. 78mg/d106. 铜的生理功能包括A. 维持正常的造血功能B. 促进结缔组织形成C. 参与超氧化物转化D. 促进神经系统、皮肤、毛发健康E. 以上全是107. 机体缺铁的第三阶段的表现为A. 血清铁蛋白浓度下降B. 运铁蛋白浓度下降C. 游离原卟啉浓度上升D. 血细胞比容下降E. 以上全是108. 我国成人氟的适宜摄入量(AI)为A. 0.5mg/dB. 1.0mg/dC. 1.5mg/dD. 2.0mg/dE. 2.5mg/d109. 机体铁缺乏分为三个阶段,其中表现为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阶段的是A. 铁减少期B. 贫血期C.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D. 第一阶段E. 第二阶段110. 最重要的储铁化合物包括A. 铁蛋白B. 血铁黄素C. 肌红蛋白D. A+CE. A+B111. 机体内铁的排泄途径不包括A. 由皮肤丢失B. 呼吸道黏膜细胞脱落C. 主动排铁D. 泌尿系统黏膜细胞脱落E. 胃肠道黏膜细胞脱落112. 反映机体缺铁的最灵敏的指标是A. 运铁蛋白饱和度B. 血清铁蛋白浓度C. 血红蛋白浓度D. 血细胞比容E. 游离原卟啉浓度113. 钼缺乏患者的非特异性临床表现为A. 昏迷B. 心动过速C. 呼吸急促D. 夜盲E. 以上全是114. 下列不属于维生素的是A. 叶酸B. 烟酸C. 牛磺酸D. 抗坏血酸E. 泛酸115. 属于膳食纤维的是A. 蔗糖B. 淀粉C. 果胶D. 果糖E. 糖原116. 膳食纤维是A. 粗纤维B. 木质素C. 纤维素D. 非淀粉多糖E. 半纤维素117.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食物热效应约消耗其本身产生能量的A. 4%,6%,30%B. 6%,4%,30%C. 6%,30%,4%D. 4%,30%,6%E. 10%,6%,30%118. 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是A. 淀粉B. 多肽C. 葡萄糖D. 糖原E. 糊精119. 淀粉消化的部位主要在A. 口腔B. 胃C. 小肠D. 大肠120. 人体瘦体组织消耗的能量占基础代谢的A. 30%~40%B. 40%~50%C. 50%~60%D. 60%~70%E. 70%~80%121. 构成RNA的糖是A. 果糖B. 乳糖C. 核糖D. 蔗糖E. 葡萄糖122. 钼缺乏患者生化检查可见A. 血蛋氨酸浓度升高B. 尿酸浓度升高C. 尿硫酸盐排出量减少D. A+B+CE. A+C123. 婴幼儿缺锌可导致A. 侏儒症B. 异食癖C. 第二性征发育障碍D. 认知行为改变E. 以上全是124. 机体调节铁平衡的机制包括A. 反复利用红细胞分解代谢中的铁B. 根据体内铁营养状态调节肠道铁的吸收C. 通过铁蛋白储存或释放铁D. B+CE. A+B+C125. 钙的生理功能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构成骨骼和牙齿B. 参与凝血过程C. 维持神经与肌肉活动D. 与蛋白质及核酸合成有关E. 促进体内某些酶的活性126. 阻碍碘吸收的矿物质元素是A. 钙B. 铁C. 锌D. 硒E. 铝127. 功能性铁存在于A. 骨髓B. 肌红蛋白D. 网状内皮细胞E. 骨骼128. 孕妇在整个孕期钠的适宜摄入量(AI)是A. 1200mg/dB. 1500mg/dC. 1800mg/dD. 2000mg/dE. 2200mg/d129. 氟的生理功能是A. 与黏多糖合成有关B. 构成某些金属酶的辅基C. 是牙齿和骨的组成成分D. 提高机体免疫力E. 拮抗重金属的毒性作用130.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A. <0.001%B. <0.01%C. 0.001%~0.1%D. 0.1%~1%E. <1%131. 孕妇、乳母磷的适宜需要量(AI)为A. 1200mg/dB. 1000mg/dC. 800mg/dD. 700mg/dE. 600mg/d132. 以下对维生素的命名方法不同的是A. 抗眼干燥症维生素B. 抗佝偻病维生素C. 核黄素D. 抗脚气病维生素E. 抗恶性贫血维生素133. 含膳食纤维较多的食物为A. 鱼、奶B. 粮谷、蔬菜C. 肉、蛋D. 果汁E. 豆浆134. 我国营养学会推荐成人每日膳食脂肪供能为总能量摄入的A. 5%~20%B. 20%~25%C. 20%~30%D. 30%~35%E. 35%~40%135. 当体内碳水化合物不足时,机体为了满足身体对葡萄糖的需要,可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产生葡萄糖A. 节约蛋白质作用B. 糖异生作用C. 生酮作用D. 三羧酸循环E. 分解脂肪136. 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形式是A. 淀粉B. 多糖C. 寡糖D. 麦芽糖E. 单糖137. 下列现象不属于食物中毒范畴的是A. 摄入被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B. 摄入被节菱孢霉污染的食物C. 摄入过量苦杏仁D. 误食亚硝酸钠E. 摄入结核杆菌污染的食物138.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是指人体在摄食过程中,对食物中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额外消耗的A. 维生素B. 能量C. 蛋白质D. 脂肪E. 碳水化合物139. 不属于轻体力劳动的是A. 办公室工作B. 售货员C. 讲课D. 化学实验操作E. 学生日常活动140. 能够使体内钙排泄增多的因素是A. 食物中的植酸盐与草酸盐B. 长期的高蛋白膳食C. 膳食纤维D. 肠道内未被吸收的脂肪酸E. 食物中的乳糖141. 参与构成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微量元素是A. 铁B. 硒C. 碘D. 铬E. 锰142. 成人碘的推荐摄入量(RNI)为A. 150μg/dB. 200μg/dC. 250μg/dD. 500μg/dE. 1000μg/d143. 婴儿镁的适宜摄入量(AI)为A. 24mg/dB. 34mg/dC. 30mg/dD. 20mg/dE. 100mg/d144. 不是微量元素的是A. 铁B. 锌C. 钙D. 碘E. 硒145. 急性铁中毒的局部影响为A. 胃肠道出血性坏死B. 凝血不良C. 代谢性酸中毒D. 休克E. 血色素沉着症146. 以下微量元素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的是A. 钼 B. 锰C. 硅D. 钒E. 镍147. 干扰铜吸收的膳食成分不包括A. 蔗糖和果糖B. 铁C. 钼D. 钙E. 维生素C148. 含钼丰富的食物包括A. 动物肝肾B. 蔬菜C. 水果D. 海产品E. 以上都是149. 我国成年男子铁的适宜摄入量(AI)为A. 10mg/dB. 15mg/dC. 20mg/dD. 25mg/dE. 30mg/d。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50)_真题-无答案96
高级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资格(正高副高)模拟题2021年(50)(总分99.XX02,考试时间120分钟)A1/A2题型1. 编制组段数为10的频数表,在确定组距时A. 常取最大值的1/10取整作为组距B. 常取最小值的1/10取整作为组距C. 常取极差的1/10取整作为组距D. 组距等于极差E. 常取极差的一半取整作为组距2. 正态曲线下,横轴上,从μ到μ+1.96σ的面积为A. 95%B. 99%C. 47.5%D. 49.5%E. 97.5%3. 下列关于变异系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可用于衡量单位不同资料的变异程度B. 可用于衡量均数相差悬殊不同资料的变异程度C. 变异系数是无单位的D. 变异系数又称离散系数E. 变异系数一定大于14. 用均数与标准差可全面描述哪种资料的分布特征A. 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B. 正偏态分布C. 负偏态分布D. 任意分布E. 对称分布5. 下列关于方差和标准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方差的单位与标准差的单位相同B. 方差的单位是标准差单位的平方C. 都用于描述定量资料频数分布的变异程度D. 二者值越大,说明资料的变异程度越大E. 均适用于对称分布,特别是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资料6. 一组数据成负偏态分布,描述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应选择用A. 算术均数B. 几何均数C. 中位数D. 变异系数E. 标准差7. 为了调查某职业病发病情况,在某工厂工龄在5年以内调查了50人有3个病例工龄在5年~10年的100人病例数为10例,工龄超过10年50人其中病人有9个,平均患病率为A. 34%B. 11%C. 10%D. 6%E. 18%8. 7名某传染病患者,其潜伏期分别为13,10,12,9,8,11,98(天),则中位数是A. 23B. 11C. 9D. 10E. 12.59. 样本率与已知总体率比较时,已知的总体率可以是A. 大量调查得到的稳定结果B. 标准值C. 理论值D. 文献报道的数据E. 以上均可10. 关于正偏峰分布资料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A. 大多数变量值集中在较大的一端B. 绘成的曲线高峰偏右,长尾向左侧C. 绘成的曲线高峰偏左,长尾向右侧D. 可用算术均数表示其平均水平E. 可考虑运用几何均数标来描述其集中位置11. 下列关于抽样误差的论述正确的是A. 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是抽样方法不合适B. 由于抽样原因引起的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考试大纲—副高级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高级职称考试大纲—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掌握营养学、食品卫生学专业的基础理论;2.熟悉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相关的化学、微生物学和卫生法学基本理论和技术;3.了解开展营养学调查和监测的原理、工作内容以及营养改善的措施;了解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成因、监测、诊断、处理和预防控制措施,食品卫生管理原理、体系、内容和工作步骤。
(二)相关专业知识1.熟悉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食品化学、食品烹调与加工学等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2.熟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等学科中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3.了解食品卫生检验、实验动物学等相关知识与技能;4.了解营养与食品卫生相关疾病(包括心血管、消化道、免疫、血液、感染症、中毒等)及其预防控制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1.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其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并能应用于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中。
三、专业实践能力具备识别和独立处理食源性、营养不良及与其相关的疾病或事件的能力;参与制定营养、食品污染物(理化和生物)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干预项目及其预防控制工作的中短期规划并实施和效果评价的能力;运用危险性分析和HACCP的原理和方法指导营养与食品卫生领域中的管理、标准制修订的能力。
1.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和鉴定指标,掌握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2.掌握营养素缺乏或过剩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3.掌握各种食物的营养特点,并能采取相关措施提高食品营养价值;4.掌握各种营养素在常见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肿瘤等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并能针对各种不同的疾病主动采取合理的饮食;5.掌握各种人群的营养素需要,尤其是孕妇、乳母、特殊年龄人群、特殊职业人群的营养需要,能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饮食补充;医学全在线6.掌握社区营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能按照要求进行膳食调查,能对目的人群进行营养状况评价,发现营养不平衡的人群,并可进一步作某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的科学研究;7.掌握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内容和制定方法,熟悉膳食指南和我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的内容、结构、意义,并能灵活应用;8.熟悉各种食品、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的卫生与管理;9.了解食源性相关疾病的致病因子、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防治措施;10.熟悉食物中毒的分类、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熟悉食物中毒调查的工作方法、目的和流程;11.熟悉食品卫生监督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内容;熟悉食品标准的制定程序和危险性分析原则,并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熟练应用;12.掌握相关实验室技术,如动物实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化学检验技术等,了解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意义等。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副高1、专业理论知识(1)基本理论知识全面掌握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微生物学、卫生毒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公共营养调查和监测的原理、内容和营养改善的措施,食源性疾病发生原因诊断和预防控制措施,食品生产过程卫生管理体系的原理、内容、工作步骤。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及技术规范。
(2)相关理论知识熟悉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工艺学、内科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健康卫生职称考试和健康促动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3)学识水平较熟练使用一门外语阅读本专业外文期刊,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并用于实践。
2、工作经历与水平(1)营养与食品卫生工作a.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历担任主管医师期间,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很多于40周。
b.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水平医/学:(a)能识别和独立处理食源性、营养不良及与其相关的慢性疾病的水平;能参与制定营养监测和干预项目、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等工作的中短期工作规划、协调实施以及效果评价;能独立展开食品卫生调查、健康卫生职称考试及健康促动活动;能参与组织对人群营养、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用工具设备、食品洗消剂、食品从业人员、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保健食品、新资源食品等方面实行监测,并作出卫生学评价;能处理常见食物中毒、食物污染、特殊环境下营养疾病等突发事件的水平;能使用危险分析关键控制点的原理和方法,指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实行卫生管理;能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技术问题。
(b)掌握规范的食品卫生采样技术、食品卫生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和人体营养常用的现场测量技术。
(c)具有协助上级医师实行科室技术管理的水平,参与组织对基层的技术指导。
c.应承担的技术工作及工作量:(a)圆满完成单位交给的日常技术工作。
经常参加营养调查或监测、食品卫生信息收集与管理、健康卫生职称考试与健康促动活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监测、食品卫生质量卫生学评价医/学卫生职称考试网搜集整理。
临床营养(副高)[代码:044]-绿网教育版高级职称考试大纲
临床营养(副高)[代码:044]-绿网教育版高级职称考试大纲临床营养专业——副高级一、专业知识(一)本专业知识1、营养学(包括基础营养学、食物营养学、人群营养学)的理论知识;(1)全面掌握基础营养学中的能量、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的相关知识;(2)掌握营养缺乏病的临床表现与防治方法;(3)掌握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4)掌握食物中特殊成分(如低聚糖、黄酮类、生物碱、多酚类)的生物学作用。
(5)掌握孕妇、乳母、婴幼儿、儿童青少年、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
2、疾病营养治疗的相关理论知识(1)全面掌握住院病人营养评定常用生理生化指标的临床意义、评定程序、营养参数综合分析方法。
(2)掌握病人膳食调查和评价方法。
(3)掌握常见病的相关营养因素、疾病状态下营养代谢特点以及饮食营养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脑卒中;②呼吸系统疾病:肺结核(包括其他系统的结核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③消化道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各种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传染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克隆氏病、消化道肿瘤和吸收不良综合症、消化道出血;④肝胆胰疾病: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性脑病、胆囊炎、急性胰腺炎;⑤泌尿系统疾病: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⑥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糖尿病、高尿酸血症(包括痛风)、甲状腺疾病;⑦外科疾病营养治疗的原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常见病术后的营养治疗以及烧伤、创伤与严重感染的营养支持。
3、掌握肠内外营养支持的理论知识:(1)肠内营养支持①肠内营养制剂的分类和组成② 肠内营养制剂的性质、评价和选择③膳食纤维在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意义④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⑤肠内营养并发症和防治⑥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⑦管饲途径的选择(2)肠外营养支持①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症②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氨基酸溶液的应用③肠外营养常用的单糖④脂肪乳的特点⑤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在肠外营养支持中的作用⑥肠外营养的代谢并发症⑦肠外营养支持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
(副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掌握营养学、食品卫生学专业的基础理论;
2.熟悉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学相关的化学、微生物学和卫生法学基
本理论和技术;
3.了解展开营养学调查和监测的原理、工作内容以及营养改善的
措施;了解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成因、监测、诊断、处理和预防
控制措施,食品卫生管理原理、体系、内容和工作步骤。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悉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和健康促动、食品化学、食品烹调与
加工学等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2. 熟悉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卫生毒理学等学科中相关的基本
理论知识;
3. 了解食品卫生检验、实验动物学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4. 了解营养与食品卫生相关疾病(包括心血管、消化道、免疫、
血液、感染症、中毒等)及其预防控制知识。
二、学科新进展
1.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其新理论、新观点、新知识、新技术,并能应用于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中。
三、专业实践水平
具备识别和独立处理食源性、营养不良及与其相关的疾病或事件的水平;参与制定营养、食品污染物(理化和生物)和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干预项目及其预防控制工作的中短期规划并实施和效果评价的水平;使用危险性分析和HACCP的原理和方法指导营养与食品卫生领域中的管理、标准制修订的水平。
1.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吸收代谢、营养价值评价方法和鉴定指标,掌握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影响;
2.掌握营养素缺乏或过剩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3.掌握各种食物的营养特点,并能采取相关措施提升食品营养价值;
4.掌握各种营养素在常见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肿瘤等发生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并能针对各种不同的疾病主动采取合理的饮食;
5.掌握各种人群的营养素需要,尤其是孕妇、乳母、特殊年龄人群、特殊职业人群的营养需要,能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饮食补充;
6.掌握社区营养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能按照要求实行膳食调查,能对目的人群实行营养状况评价,发现营养不平衡的人群,并可进一步作某些综合性或专题性的科学研究;
7.掌握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内容和制定方法,熟悉膳食指南和我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的内容、结构、意义,并能灵活应用;
8.熟悉各种食品、食品包装材料、食品添加剂的卫生与管理;
9.了解食源性相关疾病的致病因子、发病机制、诊断标准和防治措施;
10.熟悉食物中毒的分类、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熟悉食物中毒调查的工作方法、目的和流程;
11.熟悉食品卫生监督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内容;熟悉食品标准的制
定程序和危险性分析原则,并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熟练应用;
12.掌握相关实验室技术,如动物实验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食品化学检验技术等,了解相关的评价标准和意义等。
四、相关的营养性和食源性疾病
1.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2.维生素A缺乏或过量
3. 维生素B(B1,B2,B6,B12)缺乏
4. 维生素C缺乏
5. 维生素D缺乏或过量
6. 维生素叶酸缺乏
7.钙缺乏
8.铁缺乏
9.锌缺乏
10.硒缺乏
11.单纯性肥胖
12.营养相关疾病——糖尿病
13.营养相关疾病——高血脂
14. 营养相关疾病——冠心病15.沙门菌食物中毒
16.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