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输血管理规范

输血管理规范

输血管理规范1. 前言为了确保医院输血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特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输血工作,包含血液库房管理、输血操作、监测与追踪等环节。

全部相关人员必需遵守本规章制度。

违反规定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2. 输血人员管理2.1 输血科组织架构1.输血科设立科室负责人,负责对输血科的管理工作。

2.输血科应配备肯定数量的经验丰富的输血技术人员,确保输血工作的正常运行。

2.2 人员资质1.全部从事输血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培训证书,并定期进行职业培训和技能考核。

2.输血科负责人要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他们了解并掌握最新的输血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2.3 工作纪律和责任1.全部从事输血工作的人员必需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保守病人的隐私和医疗机密。

2.输血科负责人要对全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纪律进行监督和考核,确保他们能够依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

3.输血科负责人要对本科室的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

3. 输血料子管理3.1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采购1.依据患者的需求和输血指征,输血科负责人要订立合理的血液和血液制品采购计划。

2.血液和血液制品的采购必需从正规的血液供应机构进行,确保血液的安全和质量。

3.2 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存储1.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需存放在指定的血库房内,确保温度和湿度的适合。

2.依照血液的不同品种和有效期,对血液库房内的血液进行分类存放,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排查,确保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性。

3.3 输血料子的管理1.输血料子的管理必需做到防止混用、确保标签清楚和有效期的掌控。

2.严格执行输血料子的使用和消毒操作规程,确保输血料子的干净和安全。

4. 输血操作规程4.1 输血前准备1.输血前,医务人员必需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血型和血液制品的标签,确保输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在输血前,必需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患者的输血风险和适应症,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输血科(血库)血液科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血液科管理制度

输血科(血库)质量管理制度1.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爱岗敬业,工作认真仔细,责任心强,法制意识浓厚,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法规、制度及标准操作规程。

2.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科室内设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有专人负责科室内的质量管理、质量检测和质量监督工作。

质量监督员应负责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的质量监督工作。

3.进入输血科的血液及试剂必须有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试剂必须有专人统一管理,有专人负责血液及试剂质量,科主任监督执行。

4.定期对各种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校验和检定。

5.每天观察电热恒温水箱温度2次,观察储血冰箱、冰柜的温度4次,并作好记录。

恒温水箱内保持清洁,解冻血浆时血浆漏出应及时消毒、换水,并防止交叉污染和职业暴露的发生。

6.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临床输血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专门培训,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议、学术交流和进修学习,定期进行业务考试和考核,并存入档案保存。

7.临床输血申请、血样采集、送检、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液入库、核对、储存、发放、运输、输注、标本及血袋保留、病历书写等,必须按《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执行。

8.建立健全各项输血制度、标准操作规程,详细记录各种实验数据,原始资料完好保存至少十年。

9.积极开展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活动,保证临床输血质量和安全。

10.实行定期审核、评价和检查制度,发现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决,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1.建立输血信息反馈制度。

及时了解临床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科学分析,及时解决,不断改进和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12.有专人负责到血站领取血液,领血时必须认真核对。

核对内容:献血者血袋条码号、采血日期、效期、血液品种、血量、血液外观质量等,准确无误后,双方签字认可。

13.送交叉配血标本时,临床医护人员必须持《临床输血申请单》、《配血试验报告单》,随同血标本一起交输血科。

医院输血科工作规章制度

医院输血科工作规章制度

医院输血科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院输血科工作,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提高输血效率,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输血科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师等。

第三条本规章制度内容包括输血科的管理、输血流程、质控、安全防护等方面。

第四条输血科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二章输血科管理第五条输血科应在医院质控部门的领导下,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管理。

第六条输血科应制定科室管理制度,明确科室工作职责、人员分工、管理程序等内容。

第七条输血科负责人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正确指导科室工作。

第八条输血科应定期进行内部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第九条输血科应定期进行医疗器械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器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条输血科应建立科室档案,做好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第三章输血流程第十一条输血科接收输血申请后,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确保输血手续的合法性。

第十二条输血科应按照医院的输血管理制度,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

第十三条输血科应按照患者的病情和输血需求,确定输血量和速度。

第十四条输血科应采集患者的标本,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血液型、交叉配血等实验检查。

第十五条输血科应将输血记录填写完整,包括输血者信息、输血量、输血时间、输血反应等内容。

第十六条输血科应在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处理输血反应。

第十七条输血科应对输血结局进行评价,及时调整输血方案,确保输血效果。

第四章质控监督第十八条输血科应建立质控体系,定期对输血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

第十九条输血科应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对输血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二十条输血科应进行输血设备的定期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二十一条输血科应对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第五章安全防护第二十二条输血科工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职业健康检查,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

输血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科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保障输血科工作人员和患者的生物安全,预防感染性疾病传播,确保输血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输血科所有工作人员、实习学生、进修人员及参观者。

三、职责1. 输血科主任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2. 输血科护士长负责具体执行本制度,并对科室生物安全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3. 输血科所有工作人员应遵守本制度,自觉维护生物安全。

四、生物安全管理措施1. 生物安全培训(1)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定期参加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2)新入职人员须通过生物安全知识考核后方可上岗。

2. 生物安全防护(1)工作人员进入输血科须穿戴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2)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使用一次性无菌用品,避免重复使用。

3. 生物安全检查(1)定期对输血科环境、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保生物安全。

(2)对血液、血制品、试剂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输血安全。

4. 生物安全应急预案(1)制定输血科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措施和责任人。

(2)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生物安全档案管理(1)建立输血科生物安全档案,记录生物安全相关事项。

(2)对生物安全事件进行报告、调查、分析,及时采取措施。

6. 生物安全废物处理(1)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废物分类、收集、暂存、运输和处置规定。

(2)使用专用生物安全废物容器,确保废物安全处理。

五、奖惩1. 对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成绩突出的个人或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生物安全管理制度,造成不良后果的个人或集体,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输血科主任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制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实际情况制定,如有未尽事宜,可由输血科主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临床输血科工作制度

临床输血科工作制度

临床输血科工作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本院临床输血科工作,加强临床用血科学管理,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1. 成立临床输血科管理委员会,由分管院长、医务部门、护理部门、输血科及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组成。

输血科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监督和协调临床输血工作,解决临床输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 输血科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血液制品的储存、运输、发放及质量监控等工作。

输血科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和管理制度,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3. 临床科室负责向输血科提出用血申请,并根据输血科提供的血液制品进行患者输血治疗。

三、临床用血管理1. 临床用血申请(1)临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及治疗需要提出用血申请,经主治医师审核,科室负责人签字后,提交输血科。

(2)输血科接到用血申请后,对申请进行审核,确认申请符合输血指征的,安排供血。

2. 血液制品的选择与使用(1)输血科根据临床用血申请,选择合适的血液制品进行供应。

(2)临床科室在使用血液制品时,应严格按照输血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患者安全。

3. 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1)临床科室发现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报告输血科,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输血科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血液制品的储存与运输1. 输血科应按照《血液储存与管理规范》要求,对血液制品进行储存与运输。

2. 输血科应定期检查血液制品的储存条件,确保血液制品质量。

3. 输血科在发放血液制品时,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核对,确保血液制品安全。

五、输血科人员培训与考核1. 输血科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定期参加输血相关培训。

2. 输血科对人员进行输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等方面的考核,确保人员具备相应的业务水平。

输血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输血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输血医疗安全管理,保障患者用血安全,预防输血相关并发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输血医疗安全管理组织与职责1. 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输血医疗安全管理的全面工作。

2. 输血科负责输血工作的具体实施,包括血源管理、血液采集、制备、储存、发放等。

3. 临床科室负责患者的输血治疗,严格执行输血相关操作规程。

4. 医院各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输血科的工作,共同保障输血医疗安全。

三、输血医疗安全管理措施1. 血源管理(1)严格执行献血者筛查制度,确保血液来源安全。

(2)加强对献血者宣传教育,提高献血者自我保护意识。

2. 血液采集(1)严格执行血液采集操作规程,确保血液采集过程无菌。

(2)采集血液标本时,严格执行一人一次一管原则。

3. 血液制备(1)严格执行血液制备操作规程,确保血液质量。

(2)对血液进行病毒筛查、抗体筛查等,确保血液安全。

4. 血液储存与发放(1)血液储存环境应满足温度、湿度、避光等要求。

(2)血液发放前,严格执行核对制度,确保血液准确无误。

5. 输血治疗(1)严格执行输血治疗同意制度,充分告知患者及家属输血风险。

(2)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3)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确保输血过程安全。

6. 输血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1)加强对输血相关并发症的监测,提高早期发现和诊断能力。

(2)制定输血相关并发症应急预案,确保及时处理。

四、输血医疗安全教育与培训1. 定期组织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输血安全意识。

2. 对新入职医护人员进行输血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确保其具备输血操作能力。

五、监督检查与奖惩1. 医院对输血医疗安全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在输血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3. 对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患者损害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

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管理,规范输血科(血库)建设,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规范。

第二条输血科(血库)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诊疗活动和提供其它输血服务的科室。

本规范是医院输血科(血库)建设管理的基本标准,是对医院输血科(血库)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

第三条本规范包括医院输血科(血库)科室设置、功能与任务、建筑与设施、人员配置、仪器设备、原辅材料、安全卫生、业务管理、计算机管理和质量管理等。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输血管理,设立由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相关科室负责人及专家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贯彻落实临床用血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指导和监督临床用血工作;协调处理临床用血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开展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的教育和培训。

二、科室设置第五条医疗机构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应设置输血科、血库或指定相关科室负责.第六条三级综合医院、年用血量大于5000单位的三级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应设置独立建制的输血科;未设置输血科的二级及以上医院应设立独立血库;二级以下医院应由检验科负责开展临床输血业务,并参照血库标准进行建设管理。

三、功能与任务第七条输血科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指导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配合临床实施输血治疗,开展输血科研与教学。

血库在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管理,推广临床输血技术应用,参与临床输血会诊.第八条根据临床用血需要,制定用血计划,定期向供血机构申报用血计划,做好血液储存、发放工作。

第九条按照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临床输血提供血型鉴定、交叉配血、血清抗体筛选和输血相关实验室诊断。

第十条对输血工作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血液质量控制。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2024版】

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2024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临床输血管理实施细则第一条总则为规范临床输血工作,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组织管理1. 医疗机构应当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临床输血管理制度、组织输血相关培训和考核、监督输血工作的实施等。

2. 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3.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独立的输血科(血库),负责临床用血的技术指导、血液储存和配血等工作。

第三条输血指征和原则1. 临床医师应当掌握输血指征,合理应用血液制品。

2. 输血治疗前,应当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权衡利弊,征得患者或其家属同意。

3. 输血应当遵循同种异体血输注原则,优先选择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

第四条输血前检查1. 受血者在接受输血治疗前,应当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查等检查。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受血者血型档案,定期更新,确保输血安全。

3. 输血前,应当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血型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第五条输血申请和审批1. 临床医师应当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经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一并提交输血科。

2. 输血科应当根据临床输血申请单和相关检查结果,进行配血和交叉配血。

3. 输血科应当将配血结果和交叉配血报告单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

4. 申请输血量超过2000毫升的,应当填写大量输血申请表,经医务部门批准。

第六条输血过程管理1.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共同核对受血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床号等信息,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

2. 输血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当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3. 输血结束后,医护人员应当核对输血量,确保准确无误。

第七条输血后管理1. 输血后,医护人员应当对患者进行跟踪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输血并发症。

2.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及时报告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输血科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输血科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绪论一、概述输血科是医院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完善对于保障输血安全,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管理制度的起草目的是统一相关操作流程,规范各项工作,确保输血科的安全和质量。

二、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2.《临床输血技术操作规范》;3.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发的相关标准和规定;4.医院相关管理制度。

第二章管理机构和职责一、管理机构输血科设立输血科管理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包括科室副主任、质控人员、护士长等成员。

二、职责1.科室主任是科室的领导,在科室工作方向、政策和重大事项上做决策,负责协调科室内部各项工作;2.科室副主任负责协助科室主任工作,负责技术指导和质控工作;3.质控人员负责组织各项质控工作,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4.护士长负责协调护理人员的工作,组织培训,保证输血操作符合规定要求。

第三章质控管理一、质控体制1.科室建立完善的质控管理体系,强调全员参与,不断改进,确保输血安全和质量;2.定期组织质控小组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二、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操作规范》要求,确保所有操作合符规定;2.建立质检台账,记录每笔输血的相关信息,包括受血者信息、供血者信息、血液制品信息等;3.定期开展血液制品例行抽检,确保质量可控,引入外部质量评价,提高管理水平。

三、风险管理1.科室建立风险管理档案,记录输血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工作,及时发现并排查潜在风险;2.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风险得到控制。

第四章输血操作一、输血前准备1.核对血液制品、受血者信息和相关检验;2.确保血浆、血小板等特殊血液制品在规定时间内使用。

二、健康教育与知情同意1.对受血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向其讲解血液制品的相关知识与风险;2.征得受血者或其法定代理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相关文件。

三、打开血液制品1.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确保无交叉感染和污染;2.密切注意患者的反应,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输血考核标准

输血考核标准
.7
有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安全、有效、科学用血。
【C】
1.医院对输血适应证有严格管理规定
2.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记入病历。
3.医院有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要求。
【B】符合“C”,并
临床科室能将用血后效果评价的的结果记入病历。
【A】符合“B”,并
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A】符合“B”,并
1.有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质量的督导检查和改进措施。
2.输血治疗病程记录100%符合规范要求。
.9
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
【C】
有输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登记制度。
(2)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应立即向输血科/血库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
(4)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5)输血科/血库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立即查证:
(7)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负责解释上述试验结果,并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
(8)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血库应积极参与解决。
(9)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B】符合“C”,并
医务科会同输血科/血库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为100%。
2.对血库领出血液进行检查核对。
(1)按规定检查从血库领取的血液必须核对已和受血者作过交叉配血试验的血袋,并确认受血者是否正确。

输血科管理制度

输血科管理制度

输血科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输血科管理,确保输血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疗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输血科的各项管理工作。

第三条输血科应当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输血科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主任全面负责输血科的工作。

第五条输血科应当设立质量管理小组,负责输血科质量管理工作。

第六条输血科应当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对输血科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和素质。

第三章血液管理第七条输血科应当建立血液入库、储存、发放管理制度,确保血液质量。

第八条输血科应当建立血液报废管理制度,对不合格血液进行报废处理。

第九条输血科应当建立血液追踪管理制度,对血液来源、流向进行追踪管理。

第十条输血科应当建立血液信息管理制度,对血液信息进行登记、保管。

第四章输血管理第十一条输血科应当建立输血申请管理制度,对输血申请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输血科应当建立输血前检查管理制度,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检查。

第十三条输血科应当建立输血记录管理制度,对输血过程进行记录。

第十四条输血科应当建立输血后监测管理制度,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后监测。

第五章质量控制第十五条输血科应当建立质量控制制度,对输血科各项工作进行质量控制。

第十六条输血科应当定期进行质量评价,对质量控制结果进行分析、改进。

第十七条输血科应当建立质量事故应急预案,对质量事故进行处理。

第六章培训与教育第十八条输血科应当定期对输血科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素质。

第十九条输血科应当对输血科人员进行法律法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七章监督与检查第二十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输血科的监督、检查,确保输血科各项管理制度得到落实。

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输血科进行评审,对输血科工作进行评价、改进。

医院输血科工作制度和文件

医院输血科工作制度和文件

1、输血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并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疗机械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我院《输血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

2、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在输血管理委员会和输血科科主任的领导下进行工作。

必须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工作岗位,如有特殊情况需暂时离开,必须向有关人员交待,说明去向、事由、时间并按时返回。

3、普通输血,医生预先填写输血申请单并逐项填写清晰。

护理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正确无误后,抽取血标本,由专人送输血科。

急诊输血亦应同时将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一并送血库,否则应即将通知有关医师补齐。

4、血库人员在收到申请单及血样时,与送血人员共同认真核对申请单上的病人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区、床号及临床诊断,并与血样标签核对是否彻底相符,如有不符,应即将退回重送,经核实无误后方可进行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

5、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各项检验单必须详细登记并签全名。

如确遇难以判断的结果,应向科室负责人或者有关上级报告,并认真复查,直至结果明确无误,方可发血以确保安全。

6、统一使用本地区中心血站供应的血液制品,对血站送的血液要认真检查,严格核对,如发现采供血机构所发血液的血型标记有误,或者标签内容含糊不清,应做好记录,然后通知采供血机构退回复核。

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血液一律退回,不得使用。

且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及医务科报告。

7、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姓名、性别、病案号、科别、床号、 ABO 及 RH 血型、血液的质量和有效期及配血实验结果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血液一经领出,不得退回。

8、血液发出后,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样保存于2~6℃冰箱,至少 7 天,以便对输血不良反应追查原因。

9、主动深入临床科室,了解输血情况,密切配合临床工作需要,大力开展成份输血和临床用血技术的研究。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输血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管理1. 医院成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医院临床输血管理政策、制度,监督、指导临床输血工作,对输血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

2. 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务部、护理部、输血科、检验科、感染管理科、伦理委员会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

3. 输血科负责医院临床用血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血液的采购、储存、发放、输血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等。

三、临床用血管理1. 医院使用血站统一供给的血液,根据临床用血情况,定期向血站报送用血计划,保持一定的储备血量。

2. 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Hb>100g/L一般不必输血,Hb<70g/L才需输血,Hb 在70 g/L ~100g/L之间,结合患者心肺功能以及术后是否有继续出血可能而决定是否输血。

正确应用成熟的临床输血技术和血液保护技术,包括成分输血和自身输血等。

3. 临床医生在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前应根据病情,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认真做好临床输血治疗前的全面评估,记录在病历中。

4. 患者需要输血时,临床医生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输血治疗的利弊。

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与患者共同签署《输血治疗同意书》,方可输血治疗。

5. 临床输血治疗前,临床医生应开具检查医嘱,对患者进行血常规、ABO,RH血型、凝血功能、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梅毒抗体、HIV抗体和ALT检测。

四、血液质量管理1. 输血科工作人员负责血液的入库、保存。

2. 血液入库前要核对验收,核对内容包括: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标签填写是否清楚齐全等。

3. 不符合要求的血液应拒绝入库。

4. 合格的血液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储存。

五、输血过程管理1. 输血科工作人员按照临床医生开具的输血医嘱,核对患者信息、血液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配血。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章制度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章制度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临床输血技术管理,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医疗机构在临床输血过程中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设立输血科室或者专门的输血医疗组织,负责输血相关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输血科室应具备相应的设备和设施,保证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第五条输血科室应有专业的输血医疗人员,包括输血科主任、输血科护士和输血医师等。

第六条输血科室应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保证输血医疗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

第七条输血科室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输血过程的记录完整和准确。

第八条医疗机构应定期对输血科室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二章输血工作流程第九条患者需接受输血治疗时,应由医师开具输血申请单,明确输血的指征和数量。

第十条输血科接到输血申请单后,应核实患者信息,确认输血的合理性。

第十一条输血科应选择合适的供血产品,确保供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二条输血前,需要进行输血前检查,包括患者的血型、Rh因子和交叉配血等。

第十三条输血科医师应向患者说明输血的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第十四条输血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程,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第十五条输血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第十六条输血结束后,应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时发现输血反应和副作用。

第十七条输血科应定期对输血工作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输血工作质量。

第三章输血质量控制第十八条输血科应保证供血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第十九条输血科应定期开展供血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评估工作,确保供血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

第二十条输血科应建立完善的供血品质档案,记录供血产品的质量信息和使用情况。

第二十一条输血科应建立完善的输血质量监控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四章输血风险管理第二十二条输血科应建立完善的输血风险评估制度,评估患者接受输血的风险和安全性。

输血科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输血科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输血科(血库)的管理,确保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提高输血科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1. 输血科主任负责全面管理输血科工作,确保血液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

2. 输血科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负责输血科日常管理、人员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

3. 输血科护士长负责输血科护理工作,确保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4. 输血科检验人员负责血液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5. 输血科库存管理人员负责血液入库、储存、出库、发放等工作。

6. 输血科咨询人员负责为临床医师提供输血咨询和指导。

三、人员要求1. 输血科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本职工作,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

2. 输血科主任、副主任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的临床输血管理经验。

3. 输血科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

4. 输血科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具有检验技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5. 输血科库存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熟悉血液储存、运输等相关知识。

6. 输血科咨询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学历,具有丰富的临床输血经验。

四、工作制度1. 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2. 严格执行血液入库、储存、出库、发放等工作流程,确保血液质量。

3. 定期对血液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解决。

4. 严格执行输血前检查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5. 严格执行输血记录制度,确保输血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6. 定期参加培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五、考核与奖惩1. 定期对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

2. 对表现优秀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个人进行处罚。

3. 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作为评优、晋升、奖惩的依据。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输血科负责解释。

如遇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部门政策调整,按新规定执行。

输血管理规程

输血管理规程

输血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医院输血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订立本规程。

本规程订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血液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医院内全部输血相关的工作,包含输血申请、血液手记、血液检验、血液储存、输血操作、不良反应的处理等。

第三条输血管理机构本医院设立输血管理机构,负责输血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资质认证及人员管理第四条输血资质认证1.本医院须具备医疗机构血液专业资质,并定期接受相关监管部门的检查。

2.输血科医师必需具备相应职业资格和经验,并每年参加连续教育,不得从事与个人资质不符的工作。

第五条输血人员管理1.输血科人员应经过专业的培训,并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

2.输血人员需每年进行岗位培训和考核,确保其专业本领。

第三章输血程序及要求第六条输血申请与审核1.输血申请需由医师提出,并进行申请表单填写,明确输血原因、类型、数量和患者信息。

2.输血科医师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试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审核,评估输血风险,并确定输血方案。

第七条血液手记1.血液手记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遵守严格的消毒程序和采血技术要求。

2.采血时应核对患者身份信息,并进行相应标本签注明,确保采血和患者信息全都。

第八条血液检验1.手记的血液样本应送至合格的试验室进行血液检验,确保血液质量符合要求。

2.血液检验结果应及时上报输血科医师,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

第九条血液储存与标识1.血液制品应储存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冰箱或冷藏设备中,确保血液的质量和保管期限。

2.血液储存时应标注血型、保管期限、手记日期等信息,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登记。

第十条输血操作1.输血前应对患者的身份进行核对,并告知患者输血的过程和注意事项。

2.输血过程中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体温等。

3.输血结束后应记录输血量、输血时间和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第十一条输血不良反应处理1.输血过程中如发生不良反应,应立刻停止输血并采取相应紧急救治措施。

输血考核标准

输血考核标准
①患者和血袋标签确认输给患者的血是与患者进行过交叉配血的血。
②查看床旁和实验室所有记录,是否可能将患者或血源弄错。
③肉眼观察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血清或血浆是否溶血。如果可能,该标本应和受血者输血前的标本进行比较。
④用受血者发生输血反应后的标本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6)实验室应制定加做其他相关试验的要求,以及做相关试验的标准。
(1)输血申请单审核率为100%。
(2)大量用血报批审核率100%。
(3)用血的申请单格式规范、书写规范、信息记录完整。
(4)临床单例患者用全血或红细胞超过10U履行报批手续,需要科室主任签名或输血科/血库医师会诊同意,报医务科批准。
【B】符合“C”,并
紧急用血必须履行补办报批手续。
【A】符合“B”,并
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A】符合“B”,并
1.有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质量的督导检查和改进措施。
2.输血治疗病程记录100%符合规范要求。
.9
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
【C】
有输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登记制度。
.7
有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安全、有效、科学用血。
【C】
1.医院对输血适应证有严格管理规定
2.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记入病历。
3.医院有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要求。
【B】符合“C”,并
临床科室能将用血后效果评价的的结果记入病历。
【A】符合“B”,并
明确紧急用血的批准及执行部门的职责,相关科室/部门有保障措施。
【A】符合“B”,并

临床用血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规范化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一、管理目的:为了维护患者生命健康,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和《输血技术规范》,加强临床用血人员输血技能培训、合理用血的监督管理、落实考核责任,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医院成立临床合理用血考核评价小组,检查人员由输血科牵头、质控办组织,成员主要为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和输血委员会成员。

三、考核指标(一)临床科室1.输血适应证合格率100%2.成分输血比例N90%3.输血前检测率100%4.输血治疗同意书签署率100%5.执行输血文案书写管理制度及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之95%6.一次性输血N1600ml审批率100%7.执行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100%8.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记录、回报率100%9.一次性输血耗材处理记录完整率100%(二)输血科1.临床医务人员对输血科服务满意率≥95%10输血科各种登记、记录合格率N95%11血液领取、运输、储存、保管合格率100%12交叉配血、合血、发血差错发生率013报废血液处置报告率100%14使用后血袋、标本等废弃物处置合格率100%15储血冰箱、仪器等设备维护保养、登记完整率100%16储血冰箱等温控设备的温度监测完整率100%四、考核方式考核由输血科对临床输血申请进行初步审核,每月质控办对对上一月的临床用血进行合理评估检查(用血例数少于10例的科室,全部检查;用血量大于10例的科室按20%比例进行抽查),对典型病例提请临床合理用血考评小组进行裁定,每月考核一次,总分为100分,实行缺陷扣分制管理。

考核分值占科室医疗质量绩效考核总分的10%,质控办在医疗质量分析会上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公示对检查不合格的医生进行通报,并将临床医师合理用血的评价结果用于个人业绩考核与用血权限的认定。

五、管理责任(一)医院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院长是输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各职能科室应履行对临床用血的监督和监管责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人员培训及考核
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输血科人员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科级)
一、目的本制度规定了本科工作人员技能、理论知识培训和考核的内容、方法与标准,以使工作人员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单独完成各项试验操作、处理一般性工作,胜任各岗位工作需要。

二、范围适用于本科所有工作人员培训和考核管理。

三、职责
科室主任:负责工作人员培训大纲的审核、最终考核意见的审批。

批准《人员培训年度计划》,安排人员的外部培训。

教学秘书(或专职人员):负责培训大纲的起草,工作人员技能和理论培训,《人员培训年度计划》的编制,并组织培训的实施、技能与理论考核,给出考核意见并负责建立和管理人员培训记录、人员档案。

四、工作程序
1岗前培训:
(1)实验技能要求:熟练掌握输血科各项试验的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输血科设备仪器的使用操作规程;熟知输血科各项工作程序;掌握各种血液成分的适应症血液制品的种类。

(2)理论考核大纲:免疫血液学基础(抗原与抗体反应、补体系统)、红细胞血型系统:熟悉ABO、Rh血型系统,了解MNS、Lewis、Kell、Duffy等血型系统;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测的主要内容(血型鉴定、抗体筛查、抗体效价测定、吸收放散等),各种检测方法(盐水法、酶法、凝聚胺法、经典抗人球法、Coombs卡抗人球法)的原理、优缺点及应用范围;输血反应的分类、引起的主要原因、实验室检测内容及临床处理原则;新生儿溶血病定义、病理生理、免疫学基础、产前、产后实验室检测;各种血液成分的保存条件、保存时间、主要用途;各种血液成分的临床输注(全血输注、红细胞输注、血小板输注、血浆输注、冷沉淀输注)。

2 培训考核:
(1)培训结束后进行技能和输血理论综合考试。

(2)填写岗位培训登记表》要求注明参训人员详细信息、带教人员详细信息、培训起止时间、培训内容、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试成绩及时间等,带教老师鉴定意见。

(3)继续教育培训
根据各岗位任职条件的要求,科主任拟定各层次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计划、培训方式、安排外出专业学习、学术交流会、进修的培训。

(4)医院内举办专项讲座、专项培训或专业学术报告会。

(5)科内举办的业务学习活动
培训内容根据人员的岗位,安排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

此外,还包括下列培训内容:实验室认可、标准化知识、本专业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实验室安全知识。

3.培训记录与个人技术档案
员工的培训记录由科主任对培训的有效性评价后归档,并进行能力的确认。

《人员档案卡》内容包括:学历证明、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主要工作经历、继续教育及成绩记录、主要专业技术业绩、成果、发表的论文、着作、重大质量事故的记录。

4.培训效果的评审每次培训的效果由培训的组织方或科主任进行评价。

新技术的应用,新项目开展,对项目承担人的工作能力,由科主任组织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进行评价。

2014年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