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祖传中医(40多年的临床经验+3个月的呕心沥血
我家的祖传中医(40多年的临床经验+3个月的呕心沥血)
![我家的祖传中医(40多年的临床经验+3个月的呕心沥血)](https://img.taocdn.com/s3/m/0a82cb37b90d6c85ec3ac69f.png)
中医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宝库,我们应当努力的去挖掘它,并加以提高。
本人是河南省信阳地xx县人氏。
祖上世代中医,据老辈人传,是名医张仲景的后代。
长期以来,对祖国的中医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提出一些新观点,以供中医学界的专家人士进行论证和研究。
本人今年57岁,16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中医,至今已有40余年。
在这4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本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而也发现了传统中医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不管是在辩证上,还是在治疗方法上,都不能完全的适应病人的需要,应该进行进一步完善,添加新的内容使中医学得到更大的发展。
下面是本人提出的新观点和新问题。
虽然我不敢说十分正确,但就我长期给病人的治病的的效果证明,基本上还是比较准的。
我要提的有以下几点:人体内科的发病的基本原理有两个概念(一)百病从虚而入(二)百病由气而生中医内科病的治疗范围极广,由五脏六腑导致的内科病患者众多,发病率极高,病人层出不穷,处处皆是。
人体内科病的发病几率在人群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占人群总发病率的70%以上。
(1)百病从虚而入俗话说:体虚多病,体弱多病。
体虚就易病,虚病有四种(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临床上有些病人的只占一虚,有些病人占二虚,还有些病人占二虚以上,四虚占全,即全虚。
虚的越少,病越轻,虚的越重、越多,病越重。
人体一虚,病人就失去抵抗力,病邪就容易侵犯人体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
我发现每个病人的病都有虚的一面,其所谓不虚不病,有病就虚。
正所谓中医学所讲正不胜邪。
1)气虚人体的五脏都有气化的功能,即肺主气,肺有肺气,脾有脾气,胃有胃气,心有心气,肝有肝气,肾有肾气。
五脏气化功能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抵抗能力的强弱。
各个脏器出现气的不足或者气虚,都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那个脏器气的功能下降,那个脏器就要发病。
气虚有以下几种:1.脾气虚的病人:胸闷气短,肢体浮肿,多汗易感冒。
2.中气虚的病人: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3.胃气虚的病人:消化力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
王泽鸿主任医师从医四十年实录
![王泽鸿主任医师从医四十年实录](https://img.taocdn.com/s3/m/c49db11f14791711cc79179d.png)
寒 战 ,卧床 不起 。当时黑 云密布 ,大雨 滂 沱 ,平 时的小 溪 宽约 3 0多米 ,高 6—7米 ,只有 3~4根 圆木搭 架 的便桥 , 由于阵雨引 发 山洪 咆哮 ,桥 身直摇 晃 。我 本来 有 恐 高症 , 提着药箱 战战兢 兢地 走到桥中间 ,脚下一滑 ,“ 扑通 ”一 声 摔倒 了。但真 是鬼 使神差 ,我竟躺 在桥 上软 瘫似 的。走 在 前头 的乡亲过来 搀扶 ,怎么也起不来 。后 来被背 到病人家 , 看好病 等洪 水退 了 ,乡亲 们再背 我过 桥送 回 医疗 站 。又 有 女性患者 兰金 眉 ,4 3岁 ,计生终 止妊 娠后 ,下 腹痛 、出 血反复 五个 月 。经 多 方 治疗 无效 ,面 色苍 白,脉象 纤 细 。 拟补脾 固肾 ,活血温 通 。近一 月调 理竟 然痊 愈。顿 时声 名 小起 ,渐有急 、慢性病 人找 我处 置。然 而遇 到 困难 时 ,我
放到农村去 ” ,参 加了 17 90年 的 “ 赤脚医生培训班 ” 。其 中 有乡村接生 员 、畲族 民 间草 医、退伍 军人—— 而我 是在 学 的 “ 不 象 。 当 时培 训 的 主 要 内容 是 “ 根 针 ,一 把 三 ” 一 草” ,主要带 教老师是 省名老草药医林启鸿 。其 中有一 位学 友是 闽东 畲 医雷 晋金 之 子雷 伏 伦。我们 一 起上 山采 草药 , 互相扎针 。事隔 多年 至今记忆 犹新 。那 时因还未完 成学业 , 得返 回中学读书 ,并继续参加 学校的 “ 红医班” 。后 因家人 贫病交加 而辍 学 。在 回乡务 农 的 日子 里 ,白天 下 地 劳动 , 晚上在煤油灯下看 书 。仅有 的一本 上 海某 区推广 的 “ 乡医 教材” 和 一本 北 京 市 革委 会 编 写 的 《 见病 中 医辨 证施 常 治》读 本 。同时 ,常请教 当地 一位社 会知 名 中医王 宜松先 生 。学 了一点东 西总想 找机 会试 试 ,由于乡村 的缺 医少 药
我的中医外公作文
![我的中医外公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ed77f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13.png)
我的中医外公作文嗯...说起我那中医外公呀,那可真是个特别的老头儿呢!我外公呀,住在咱老家那个小县城里,一个古旧却充满人情味的地方。
他家那小院子,哇,一进去就有一股淡淡的中药香,就像那中药味儿已经渗到墙缝里去了似的。
我记得小时候啊,我老觉得外公像个魔法师。
为啥呢?他总是摆弄那些奇奇怪怪的草药,什么样子的都有。
有的像小树枝,有的像干枯的小虫子(其实后来知道那是某种药材啦)。
我就问外公:“外公,你这些草啊虫啊的,真能治病?”外公就会笑着摸摸我的头说:“小娃娃,这可都是宝贝呢,比那些个西药啊,有时候还灵验呢!”外公看病可有一套了。
他那小诊所里啊,总是挤满了人。
有一次,我瞅见他给一个肚子疼的大叔看病。
他先不慌不忙地把着脉,眼睛微微闭着,那神情可专注了,就好像在跟大叔的身体对话似的。
然后呢,他又看了看大叔的舌头,嗯了一声,就开始写药方。
我在旁边就好奇啊,我说:“外公,你就这么看看摸摸就知道咋回事啦?”外公就说:“这中医啊,讲究的就是个望闻问切,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你个小娃娃还不懂。
”我当时心里就想,哼,等我长大了一定得搞明白。
不过呢,外公也有他的小毛病。
他这人啊,特固执。
就说那个什么新出的电子病历吧,人家医院都提倡用了,可外公呢,他就觉得还是他那手写的病历好。
他说:“这电子的东西,冷冰冰的,哪有我手写的有感情。
”我就跟他说:“外公,这电子病历方便啊,还不容易丢。
”外公就瞪我一眼说:“你懂啥,我这么多年都这么过来了,也没见病历丢过。
”唉,我这外公啊,真是老顽固。
外公还有个习惯,就是特别爱给我们讲那些中医的传说。
他说以前有个神医啊,能起死回生呢。
我就不信,我就说:“外公,这也太夸张了吧,人都死了怎么还能活过来呢?”外公就说:“这是传说嘛,不过中医确实有很多神奇的地方。
”我就想,也许吧,毕竟外公治好过那么多人呢。
我自己也跟着外公学过一点中医的小知识。
那可真是纠结啊。
那些个穴位的名字,什么足三里、三阴交的,我老是记混。
誉满杏林的张南先
![誉满杏林的张南先](https://img.taocdn.com/s3/m/60462dbf4693daef5ff73d3c.png)
悬壶济世誉满杏林——记祖父张南先在美丽富饶的张家湖畔,数百年间孕育出了许多名声显赫而留住记忆的名人。
在他们中间有爱民如子的官宦、勤奋好学的学子,刻苦钻研的能工巧匠。
还有医术精湛,救死扶伤的郎中。
他们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家湖西岸香铺堂庄是个悠久的湾庄,交通便利促使这里店铺林立,生意兴隆。
到了民国年间不光是油面、香饼做的好,我祖父开的中医店铺也人气十足。
祖父张茂琨(1888-1946),字南先,号仁济,册名国华,自幼聪颖,品学兼优,因不满官场昏暗而改从中医学。
在数十年的行医道路上他严谨细致、刻苦钻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好了无数的病人。
他还撰写了许多中医的书籍,不光精通医学,还对《易经》《五行》深有研究。
他曾教导我的父亲;“医生是救人性命的,天生是辛苦劳碌的命,若是为钱而医,不如去做别的生意发财,拿病人的性命似儿戏来谋财是世间极恶,万万不可为”。
祖父行医特别注重医德医风,不论患者贫穷贵贱,都一视同仁,和蔼可亲。
他千方百计替病人着想,尽量让病人少花钱或不花钱。
在当时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严寒酷署他都坚持出诊。
为减少患者的负担,出诊时低调的祖父一般都是徒步而行,除非是急诊病人,才不得不徒步三里外乘轿、骑马前往,但从不另收或多收患者的费用。
若是遇到家庭困难的患者,一般是少收或免收,要么先欠着待以后充兑,从不讨要。
为了降低患者的购药成本,他常常带着我的父亲上山采药。
为此不知在东方山、黄荆山摔过多少次跤,流过多少血和汗。
祖父高尚医德直接决定了医术的高明;一个来自江北的7岁男孩被家人抬进铺子已奄奄一息,一进门,孩子的父母就跪倒在地,求救孩子一命。
原来,孩子肾功衰竭,父母找过许多郎中都无法救治,最后抱着一线生机慕名而来。
祖父安慰病患家人道:我会尽力救治的,说完祖父立马俯下身,单膝跪地给孩子诊脉,经仔细检查和观察,稍作沉思便开出药方。
仅仅半月时间,孩子尿量增多、水肿大减病情减轻了许多。
祖传老中医推荐信模板范文
![祖传老中医推荐信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fd708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7.png)
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我是一位祖传老中医,拥有数十年的临床经验,为了帮助更多的人们解决健康问题,我决定向您推荐一些我们的秘方和治疗方法。
在此,我想向您介绍一下我们的家族背景和一些特色疗法。
我们的家族从事中医事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代代相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
我的祖先曾在清朝时期担任过御医,为皇室成员提供医疗服务。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诊疗方法,并治愈了无数患者。
我们家族的特色疗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点穴、汤液、热熨等治疗方法。
我们注重调和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理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我们运用传统的中医四诊合参、八纲辨证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我们家族有一些祖传秘方,这些秘方经过数代人的验证,疗效显著。
例如,我们有一款治疗胆结石的秘方,采用斑蝥、芒硝、鸡内金、石决明等药材,经过特殊处理和配比,具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我们还有一款治疗小儿口角流涎的特效外敷验方,采用天南星、研为细末,醋调为稠糊状,睡前分敷两脚心的涌泉穴,具有显著的疗效。
我们的治疗方法注重调整人体的内在环境,提高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我们注重患者的整体治疗,而不仅仅是针对症状的缓解。
我们的治疗方法安全、无副作用,不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额外负担。
作为一名祖传老中医,我深知责任重大,我们家族一直秉承着“医者仁心”的理念,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我们衷心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和您的家人,让我们的传统中医疗法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或者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
我们的联系方式如下:电话:XXX-XXXXXXX邮箱:*************地址:XXXXXXXXXXXX最后,我衷心祝愿您和您的家人健康幸福!此致敬礼祖传老中医: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中医世家祖传秘方验方
![中医世家祖传秘方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a1a88e69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df.png)
中医世家祖传秘⽅验⽅为了振兴中医,弘扬国粹,决定贡献出付⽒家传特效秘⽅和本⼈的临床经验⽅。
让⼤家⼩病,慢性病不⽤进医院,⾃⼰按⽅配药即可,疗效⾮常的好。
都是本⼈⼀直珍藏多年秘⽽不宣的珍宝,望见者珍惜,并相互转告,造福众⽣,功德⽆量。
——付济华 2014.04.30*肝腹⽔特效救命秘⽅:肝癌腹⽔贴:⽣⽢遂、⽣⼤戟、⽣芫花各10克、⽣⼤黄20克、牵⽜⼦40克、腹⽔草30克、⽊⾹5克。
研粉备⽤。
取适量药粉⽤酣调糊填满肚脐,绞布固定,24⼩时换⼀次药。
攻下逐⽔,⽤后就会⼩便增多,⼤便拉稀,⼀天多则达⼗余次,⼏天后腹⽔就会消失。
这是中医院⽼院长的祖传秘⽅,为肝病科对付肝腹⽔的 “杀⼿锏”,是肝病科的镇殿之宝。
临床治疗肝硬化或肝癌严重腹⽔确有神效,请⼴为转载、传播、赠⽅救⼈。
*肝腹⽔可靠妙⽅:薏苡仁25克、⽩扁⾖20克、茯苓、泽泻各15克,寒湿者加附⼦3~15g、⾁桂0.5~1.5钱、⼲姜0.5~1.5钱。
、湿热者加黄芩3~9g。
、黄连2~5g、知母6-12g、⽓滞者加⾹橼3——12g、佛⼿15-30g、郁⾦3~9g、⾎瘀者加⽞胡3~5钱、⾚芍1.5~3钱、莪术3~15g、⽔煎分早、晚服。
健脾利湿,治各种臌胀有良效。
须知治臌胀宜久服取效⽽不可求其速成。
《医灯续传》*⼩⼉⾼烧奇效秘⽅:强⼒退热散:⿇黄6克、杏仁6克、⽣⽯膏(打碎先煎)30克、⽣⽢草3克、柴胡9克、黄芩6克、⾦银花6克。
3岁以下酌减。
每⽇⼀剂⽔煎分3次服。
此为付医师临床专门治疗⼩⼉发热的良⽅,治疗许多⼩⼉⾼烧患者,屡⽤不爽。
有个3岁的肺炎⼩患者,⾼烧多⽇不退,即使⽤退烧药体温也只能降到38度,两个⼩时后⼜会回升。
后⽤此⽅⼀剂就退烧了。
⼩⼉发烧不是⼀种病,⽽是疾病过程中的⼀个症状。
它最常见于呼吸道感染,通常⽤西药的解热镇痛的退烧药,再⽤⼀些抗⽣素就可以退烧了。
但是也有很多⽤了西药,不见效,不退烧的,不妨⽤⼀下中药试试看,通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医认为,外感发热是因为,外感风寒邪⽓,闭塞腠理⽑孔,郁⽽化热。
我的中医父亲作文
![我的中医父亲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2bbe0d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0.png)
我的中医父亲作文
从小我就对父亲的职业充满好奇和敬佩。
父亲是一名资深的中医师,在我们家乡小城里口碑极佳。
父亲的诊室虽然简陋,但总是香火缭绕,前来就诊的病人从不间断。
我常站在一旁静静观察,看着父亲仔细询问病情,把脉诊断,悉心开方。
他总是耐心解答病人的疑惑,细致讲解养生之道。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父亲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脉。
他总能从病人的面色神情、舌质等细微变化中洞见病因。
而且他的手法十分娴熟,寥寥几个动作便能准确把脉,判断体内阴阳平衡。
父亲不仅医术高超,对中医理论的研习也孜孜不倦。
他对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典籍无不反复研读。
他常说中医博大精深,一辈子也难尽其妙。
最令我敬佩的是,父亲治病不但重视医者仁心,更注重调护身心。
他不分贫富,对每一位病人都一视同仁。
他常劝导病人要有正面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这对疗效至关重要。
如今我已长大成人,而父亲的医德医风依然熏陶着我。
我由衷感激有这样一位中医世家出身的父亲,他用自己的人生诠释了中医"济世惟仁"的至高境界。
祖传老中医推荐信(3篇)
![祖传老中医推荐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d2bea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7.png)
第1篇您好!在此,我谨代表我国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中医,向您推荐他的精湛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这位老中医名叫李XX,他从事中医事业已逾半世纪,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无数患者带来了健康和希望。
李XX老中医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跟随家传中医学习中医理论,历经数十载的临床实践,对中医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擅长运用中医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各类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以下是一些李XX老中医擅长治疗的疾病:1. 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肠炎、便秘、腹泻等,他运用中药调理,改善患者消化功能,恢复身体健康。
2. 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他根据病情,选用适宜的中药,提高免疫力,缓解症状。
3. 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失眠、眩晕、中风后遗症等,他运用中医治疗,调节阴阳平衡,缓解症状。
4. 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乳腺增生等,他根据患者体质,运用中药调理,改善病情。
5. 皮肤病:如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他运用中医外治法,内外兼治,提高治愈率。
6. 骨伤科疾病:如骨折、关节疼痛、关节炎等,他运用中医正骨手法和中药外敷,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
李XX老中医在临床治疗中,注重整体调理,强调辨证施治,力求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以下是李XX老中医的一些特点:1. 严谨的医德:李XX老中医始终坚守医德,关心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为患者提供温馨的治疗环境。
2. 精湛的医术:李XX老中医对中医理论有着深厚的功底,擅长运用中医治疗各类疾病,疗效显著。
3. 丰富的经验:李XX老中医从事中医事业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类疾病有着独特的见解。
4. 良好的口碑:李XX老中医凭借精湛的医术和良好的医德,在患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正遭受疾病困扰,不妨尝试寻求李XX老中医的帮助。
他一定会以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最后,祝愿广大患者早日康复,身体健康!此致敬礼!推荐人:XXX联系方式:XXX推荐时间:XXXX年XX月XX日第2篇您好!在此,我代表我国一位资深的祖传老中医,向您推荐他的医术和治疗方法。
1959年老中医献出了祖传的秘方、单方、验方,绝版好方请收藏好
![1959年老中医献出了祖传的秘方、单方、验方,绝版好方请收藏好](https://img.taocdn.com/s3/m/c554704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8.png)
1959年老中医献出了祖传的秘方、单方、验方,绝版好方请收藏好中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诊治经验。
《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也是中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真实写照。
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zhòng”)。
中医是我国劳动人民同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
浦东地处江南海滨,基于渔盐农耕的生产需要和卑湿的环境,浦东先人积累和传承了很多丰富的御病智慧,以“一把草”、“一根针”和田头村社、唾手可得的动植物资源,治病养生,代代相传,流于民间。
浦东地区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炮制中草药。
其中可以用作药材的野生植物就有250 余种,动物类及废弃物药材36 种。
解放后,浦东农村还适度地开始发展家种药材生产。
在传统社会,中医秉承“传男不传女”的行业信条,中医诊疗多以父子家传的方式继承,民间一般难以见到完整的中医处方。
解放后,为了继承和发扬老中医的学术经验,1958年南汇县中医界在有声望和有经验的老中医中,开展了献三方(秘方、单方、验方)活动,共献出“三方”1.5万多件,通过整理选出“三方”383个。
1959年3月,在周浦镇召开老中医座谈会,确定第一批“三方”治验项目,由县中心医院和13个人民公社卫生院分工进行临床治验,并整理、采编成《祖国医药采风集》2辑,选录如下:秘方01立马回疗丹大团老中医王正章提供,主治疔疮。
药物组成:降药2钱、大红三仙升2钱、煅磁石1钱、煨石膏粉、杜蟾酥1钱。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蟾酥1钱先乳化溶解,捣和诸药,捏成麦粒样大小,磁瓶贮藏。
用法:按疔脚大小长短嵌疮口内,深度至疗根尽处为度(不可过深或太浅),轻者间日揭开,重者间二日揭,其疔脚自然脱落,脓随之出,毒化肿消,继用九一丹掺膏药贴之。
02吹耳散祝桥严焕纯中医提供,主治中耳炎。
中国民间中医药名家——《探秘—崔扣狮》 崔扣狮 :临床治疗肿瘤的体会
![中国民间中医药名家——《探秘—崔扣狮》 崔扣狮 :临床治疗肿瘤的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28bccb9f524ccbff12184b6.png)
中国民间中医药名家——《探秘—崔扣狮》崔扣狮:临床治疗肿瘤的体会中国民间中医药名家——《探秘—崔扣狮》崔扣狮:临床治疗肿瘤的体会我是1962年跟师学习中医的。
非常幸运,我的老师是一名有国民党少校军衔的中医女大夫,由于老人医德医术好,她的“历史问题”从未被追究过。
因为我对她十分敬重,她便像对待亲生儿子一般,给予了我特别的关心与教诲。
我从背汤头歌学起,不到一年时间,就跟她坐堂学把脉,抄写药方,慢慢开始行医生涯。
老人生命垂危之时,教了我许多“绝方”,但一再重复的是要我牢记医生的医德与做人准则,救人为上,付出不图报……我还在这位老人指点下,考入了晋南卫校中医班,学习并实习2年,拜识了当时晋南一批远近闻名的老中医,同时,也是在他们的一再教诲下,吸纳各家之长,兼取民间单方、验方,这使我终生受益。
被分回乡镇医院后,我开始单人坐诊。
上世纪60年代末,我们村里的一位妇女,得了“怪病”,久医无效,我随她到县、市、省大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她得了“子宫癌”,因为没有钱,吃不起药,住不起院,最后我眼睁睁地看着她一天天被病魔折磨,最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
1969年秋,埋葬她的那天,我发誓要战胜癌魔……我遍寻有关“癌症”的资料,但那些文字只有对癌症可怕性的宣示,没有一种成功的治疗药物,更没有一点中医药治疗的文字…… 中医宝典上有“癥瘕”、“恶疮”、“脏毒”、“石疔”等诸多记述,但却无一成方。
中医世家作文
![中医世家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352d629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c8.png)
中医世家作文
我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自幼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据祖上传下的家谱记载,我老祖先于清代咸丰年间便在川南开办“郭氏福善堂”悬壶济世,距今近200年的历史,世代传承到我父亲辈已有七代。
幼年时,我常到爷爷、父亲工作的医院玩耍,感受他们治病救人的风采和病人痊愈后的感激之情,这些都给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我爷爷郭剑华是著名的中医骨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等。
爷爷从事中医临床50多年,几十年如一日,爱岗敬业,忠于临床,以一颗仁慈的心对待每一名患者,救人无算,爷爷的模范精神鼓励我立志要像他那样做一名群众喜爱的中医师。
我6岁时,懵懵懂懂,中医给我的印象便是艾草燃烧发出的味道,就是这个携带着独特熏香的气息,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久久不能忘怀的记忆。
当爷爷告诉我闻艾草的芳香可辟秽祛邪气疗疾病后,让我感到中医药的神秘,油然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好感。
在我备战高考中,有时我也总会点上一支清艾条,嗅着艾草的芳香,让我宁神定志,心不浮躁,认真复习。
11岁时,中医给我的印象便是病人身上一根根微微跳动的银针和针柄上冒着清烟的艾粒。
每当看到一个个病人在针灸治疗后脱离了疾病折磨时,我便觉得中医格外神奇,中医生职业格外伟大。
也许就是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萌芽了我学习中医的和子吧。
进入中学时代,因为学习的繁忙我很少到医院去了。
但是每当听到父辈们回到家中谈论给患者治病过程中的点滴故事时,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放下手中的书本,仔细地倾听。
渐渐地被中医学的博大精深,妙手回春的神奇疗效所吸引,特别目睹患者对爷爷、父亲的感激和崇敬之情,心中有说不出的幸福和自豪感。
袁维萍采用中药毛茛外敷发泡治疗乙肝的临床经验
![袁维萍采用中药毛茛外敷发泡治疗乙肝的临床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a7a7be4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e.png)
袁维萍采用中药毛茛外敷发泡治疗乙肝的临床经验展开全文在临床上,中药毛茛外敷发泡能够治疗多种慢性疾病,例如: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胆囊炎、慢性结肠炎、慢性附件炎、慢性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关节炎、腰腿痛、头痛、牙痛等疾病。
也正是因为中药毛茛外敷能够治疗许多疾病都取得良好的功效,所以它被称之为“神奇草”。
民间中医袁维萍,从事中药毛茛外敷发泡治病临实践多年,在临床上使用中药毛茛外敷发泡治愈了急慢性乙肝、肝硬化腹水、肝癌,以及其他多种慢性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尤其是在治疗乙肝大小三阳、慢性肝炎病方面,取得了神奇的疗效,这是其他中西医常规治疗方法难以企及的。
现代医学治疗乙肝,给予抗乙肝病毒的药物,难以彻底清除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效果不佳。
有许多乙肝患者,长年服用抗乙肝病毒的药物进行治疗,用尽所有的抗病毒药物,治疗了许多许多年,终究还是无法治愈乙肝病。
所以,现代医学认为:乙肝病是无法治愈的。
民间中医袁维萍,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采用中药毛茛外敷发泡治疗乙肝大小三阳、慢性肝炎病方面,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其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下面,民间中医袁维萍就向广大乙肝病患者,介绍一下中药毛茛外敷发泡治愈乙肝的真谛,由此为广大乙肝、肝硬化腹水患者战胜病魔带来了福音。
民间中医袁维萍采用毛茛外敷发泡技术治疗急慢性乙肝中药毛茛外敷发泡预防传染性肝炎。
将鲜毛茛捣烂如泥状,取0.5克左右敷于列缺穴。
敷药前,先在穴位上放置有小孔的纱布1块,小孔对准穴位,敷药后盖1张不吸水纸,外用绷带包好。
经24~48小时后局部出现水疱,外涂以龙胆紫,3~4天水泡即自行吸收;如在敷药后8小时左右皮肤出现红赤色时,将药去掉亦可。
在临床上,根据1800余人用药后的追踪观察,证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中药毛茛外敷发泡治疗传染性肝炎。
取鲜毛茛茎根洗净捣糊,每次用10~20克敷于列缺穴,或敷于胳下或臂部。
26个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值得永久珍藏
![26个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值得永久珍藏](https://img.taocdn.com/s3/m/52afbaa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ea.png)
26个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专治各种疑难杂症值得永久珍藏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的智慧。
在数千年的实践中,许多名老中医总结出了许多祖传秘方,这些秘方不仅经过长期的验证,而且在各种疑难杂症的治疗上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以下是我整理的26个名老中医的祖传秘方,这些秘方有助于解决一些常见且顽固的病症,值得我们永久珍藏。
1. 复方黄连素:该秘方由名医李刚研制,主要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在胃炎、胃溃疡等困扰人们的胃肠问题上有着显著的效果。
2. 姜黄粥:这个秘方是王医师传承的,以姜和黄粥为主要材料,可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
3. 麦门冬汤:该秘方由中医名家韩医师研制,可有效缓解咳嗽和哮喘,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
4. 复方丹参酮注射液:该秘方由著名中医张医师研制,能有效缓解冠心病和心绞痛,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病的治疗领域。
5. 马钱子碱:这个秘方由李医师发现,可治疗乙肝和黄疸。
6. 葛根汤:由名医陈医师研制,可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
7. 甘露消症片:这个秘方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并且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8. 当归四逆汤:由刘医师研发,对于治疗妇科疾病有着显著疗效,尤其是痛经和月经不调。
9. 华蟾素:由马医师研制,能有效治疗湿疹和过敏性皮炎。
10. 五灵脂:该秘方由名医张医师创新推出,对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和咳嗽痰多有着显著效果。
11. 复方黄连素:这个秘方来源于古代名医张仲景,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和发热。
12. 乳香丸:传承于古代名医葛洪的秘方,对于治疗肺炎和支气管炎有着显著效果。
13. 人丹:古代名医孙思邈开发的秘方,对于调理身体和延年益寿有明显功效。
14. 玄机散:这个秘方由李医师发现,对于肝炎和肝硬化有着良好疗效。
15. 金银花露:名医李东垣的传世秘方,主要用于缓解感冒和咳嗽引起的不适。
16. 丹参片:这个秘方由中医名家赵医师传下来,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
17. 抱龙散:该秘方由著名中医王医师研制,主要用于治疗胃病和消化不良。
绵阳老中医陈清明
![绵阳老中医陈清明](https://img.taocdn.com/s3/m/34efa2bd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3.png)
绵阳老中医陈清明
《绵阳老中医陈清明》
绵阳市老中医陈清明,是一位备受尊敬的中医专家。
他从事中医治疗工作已经有四十多年的经验,深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陈清明医生擅长中医诊疗和针灸治疗,在绵阳市享有盛誉。
他每天都会接诊很多患者,尤其是一些慢性病患者。
陈医生对待患者非常细心和认真,总是耐心倾听患者的病情描述,并细心观察病情和脉象,确诊后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陈医生不仅在医疗技术上娴熟,而且在中医经典知识上也是极为精通。
他融会贯通了古代中医名家的医学思想和方法,将其运用到实际诊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患者们纷纷表示,陈医生是他们的健康守护神,感谢他带给他们健康与希望。
除了在医疗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外,陈医生还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
他经常在医院内举办中医讲座、义诊活动等,向市民普及中医知识,倡导中医养生理念。
作为一名老中医,陈清明医生一直坚持以医者仁心,悉心呵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他的医德、医术备受市民尊敬,被誉为“百姓健康的守护者”。
希望有更多的医生能够像陈医生一样,用心守护人民的健康,让更多的患者重获健康和幸福。
悬壶一世济苍生
![悬壶一世济苍生](https://img.taocdn.com/s3/m/c4b4bf4e27d3240c8447efe8.png)
“西方经验告诉我们,基于‘已病’ 的卫生体系,即便富如美国,也支持不 了日益增长的天文数字般医疗开支。” 广州中医药大学刘小斌教授说,邓铁涛 毕生都在推动中医药“治未病”。他认 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即 “ 治 未 病 ”理 念 ,在 这 方 面 中 医 大 有 可为。
“我们把世界医学的第一道防线, 从医疗医学提高到健康医学。我们的 目 标 不 是 治 病 ,而 是 防 病 ,使 人 人 健 康。”邓铁涛曾表示,要培养信中医、用 中医、疗效显著的“铁杆中医”。
16 人 物
一代国医邓铁涛——
悬壶一世济苍生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庞彩霞
2019 年 1 月 10 日上午,104 岁的 邓铁涛溘然长逝。作为中华全国中医 学会常务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 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全国 首届国医大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 承人,邓铁涛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
据邓铁涛的弟子、广东省名中医、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邹旭回忆, “非典”期间,和他同在医院工作的妻子 受到感染,是第一批感染者。邓铁涛得 知后,根据其病情症状,提出了处理意 见,并强调必须停用抗生素与激素。
“别人的方法是杀病毒,他提倡的 方法是扶正祛邪,中药注重益气健脾渗 湿,结合疏风清热解毒。”邹旭遵循老师 的 治 疗 方 法 ,6 天 后 ,他 的 妻 子 痊 愈 了。同时,邓老也叮嘱其他人,要有充 足睡眠,多晒太阳,每天锻炼身体,多出 汗,保存体力以预防非典。
三代家传中医文案
![三代家传中医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46073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f.png)
第一代:
祖父医术高超,精通中药,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他的医德医风深受患者的尊重和
信任,被誉为“神医”。
第二代:
父亲继承了祖父的医术和医德,他不仅精通中药,还深入研究了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备受患者的赞誉。
第三代:
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中医,继承了家族的医学传统。
我不仅注重传统中医理论的学习,还结合现代医学技术,不断探索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
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
我将继承家族的医学精神,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医专家印会河
![中医专家印会河](https://img.taocdn.com/s3/m/beaa8b1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7e.png)
中医专家印会河中医专家印会河印会河,男,1923年生于江苏省靖江县中医世家,父印秉忠为我国南方名医印会河教授自幼随父读医书,耳襦目染,锐志求学,值日寇侵华,家乡沦陷,乃弃学就医,1940年即开业,济世活人,1954年后在江苏省中医学校(现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任中医教研组业务组长兼《金匮》教研组负责人,曾主编《中医学概论》及《金匮》讲义。
1956年3月江苏省中医学校任中医教研室业务组长兼《金匮》教研室组长。
1957年奉调北京中医学院工作,先后担任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兼内科教研组组长、温病中医基础教研室主任,1978年卫生部授予全国首批中医教授。
主编《金匮》及内科讲义。
1984年至1994年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专家室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辽宁中医学院名誉教授.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中医教材犏审委员会委员等职.主编全国中医院校《中医基础》三、四、五版教材。
印会河教授从事中医工作已六十年,精通中医基础理论,勤于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他学术思想开放。
主张改革,力倡中医西医相结合,走中医现代化的道路-在继承中医传统理论的基础上,锐意发展,开拓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疗风格。
印会河教授从医六十余载中冶愈沉疴怪症无计,诸如1959年在莫斯科国际医学年会上宣读的论文《中医药治疗脊髓痨获突破性进展》即是其任内科主任时的科研成果。
1986年中标卫生都攻关课题《开肺气、利三焦、治疗肝性腹胀的研究》已取得成果,经研制的消嗽汤治疗慢性肝病效率高,深受医患的欢迎。
当代名医印会河的业绩不仅载人《名老中医之路》、《今朝医文集一桔杏春秋)等书中,井已收《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展示了印会河教授对祖国医学的贡献及对世界医学的影响。
专业特长:(1)内科肝胆疾病:包括慢性肝病早晚期肝硬化,研制的消臌汤已通过中医药管理局鉴定。
(2)泌尿系统病:所研制的“泌感灵”通过鉴定。
(3) 治疗晚期梅毒脊髓痨使用的是家传验方,有关论文曾于1959年莫斯科皮肤科学年会宣读。
中医治癌的一朵奇葩——记河北省辛集市中医世家高大夫
![中医治癌的一朵奇葩——记河北省辛集市中医世家高大夫](https://img.taocdn.com/s3/m/8dc444690b1c59eef8c7b4f1.png)
保定市一位七十多岁的杨老太太,患食道癌.不能进 食.胸闷胸媾.被病浦折磨的竟然几次栽入自 家的水缸想自 杀。经商大夫治疗五天之后 ,巳能喝些稀粥,一个月后进食 完金正常。老伴无比激动,跑到村广播室在大喇叭里喊道: “ 乡亲们 。辛集的商火夫是神医呀”! ’ 2I 年元且前夕,围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作 【1 I) l 为先进代表的商长江 商佩大夫. 对他们的成就给予充分肯
记 河 北 省 辛 集 市 中 医 世 家 高 大 夫
高大夫收治的各种癌症患者, 多数已到晚期 , 经治疗后 多能在较短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症状及恶搿质溅轻或消失.饮禽和体质 均有所改善. 提高生存质盘, 延长生存期 . 部分患者在治疗 两个月后复查瘸体缩小或消失。 在这里. 中医药显示了巨 大的优越性 , 许多癌症患者获得新生。 沧州市陈某 . . 7 女 9 年出现咳嗽. 痰中带血 , 胸礴 . 胸 闷. 被确诊为右肺中心型肺癌.肿瘸 4 5 .x 厘米, 5 纵隔淋巴
一
结转穆 伴胸腔积液。 高大夫治疗2 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至
今仍在劳动。 瓤参 为胰腺癌 , 肿瘤4 2 .x . 2 4 厘米.身体消瘦,全身黄殖.
上腹疼痛剧烈, 被认为已无治疗意义。但经高大夫冶} 六 个月后.复查胰B 撕 肖 褂 失. 胰腺未见异常.又回到了单位
张家口胡菜,男.5岁, 1 2 0年胃癌求后复发. 腹骥后淋 巴结转移, 病哩I 化B 瞄 就 嘲 | 痛腹张, l } 汾 鹈 堋 教 禽. 进 行瞄 肖 瘦。经治疗不到3 个月, 进食正常, 体重增加, 腹部无
不适感觉 .复查 未 见异常 。
癌症病 例。他对中医学的特点一 整体观念有着深刻的认 一 识. 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 某一局部的病理变化 , 往往与全身 脏腑、 气血 , 阴阳的盛衰有关 经过不懈的探索. 终于形成了 自己对癌瘟黼 因病理及施冶的独特见解. “ 即 阳衰阴滞, 补阳通阴” 的理论 他认为癌症主要成因为无形之痰 ( 中医 学上将咳出的痰称为有形之痰.将人体组织中的肿块称 为 无形之痰 ) 积聚 日 久恶化而成 人类长期遭受环境的污染. 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及不良嗜好. 或极端的性情. 影响了人体 生理活动的协姆平衡.日久人 某些器官 会受景而机能 寓} 衰弱 . 致使水湿不化 、 津液不布, 久蕴于内而成痰 痰衢经窜 络。 可停留于人体的倒 可 部位, 阻滞气血运行。造成机体失 养, 进一步加藏了机体的衰弱 . 形成恶性循环 . 此即 “ 阳衰阴 滞 最终形成了癌症。用现代医学分析就是人体长期受到 . 鲁种侵害. 某个薄弱部盥细胞出现变异发育不成熟. 形成癌 细胞 . 它有很强的浸润增生性 . 无约 束地生长 , 且到处流窜 为患。分析了癌症的病因病理.在治疗上则可通过温补肾 阳. 补脾益肺来增强机体机能 , 使人体阳气生发 . 气旺血行. 从而津液得以运化. 肿物逐渐j 解。 肖 此即:朴阳通阴” “ 。也就 是促使不成熟的细胞发育成熟 . 转向正常 。在此理论基础 上. 拟定了系列抗癌方药. 在临床上取得了殴好的疗效。并 在河北医科大学做了药放学和长期毒性 试验,楚结果显示 对|鼠 ¥ 8 肉瘕 和艾氏腹水瘤有显著的揶辔效果且无毒 j 、 11 ) 蛙作用 ・
难忘外婆的中医情结
![难忘外婆的中医情结](https://img.taocdn.com/s3/m/1d82d016fad6195f312ba67a.png)
我 伏 在外 婆 的肩头 , 小
大 小 的 疙 瘩 , 肿 发 烫 , 痛 红 疼
药香滋润浸染啊。
声 问 她 , 些 草 也 能 治 病 ?外 难 忍 。因 为 当 时 已 是 一 个 1 这 6 婆 笑 道 , 们 是 草 , 本 精 华 它 草 可 治病 。
又 是 故 乡 村 野 草 木 葱 茏
岁 的 大 姑 娘 了 ,我 对 此 羞 于 的 时 季 , 想 回 去 , 一 场 / 真 生 J 、 白 大 褂 的 男 医 师 打 针 敷 药 。 /、 酽 酽 的 中 药 , 以 慰 藉 外 J碗
( 辑 肖 婷 ) 编
呀 , 曰月 之 灵 气 , 阳 相 通 启 齿 ,也 不 好 意 思 去 请 那 些 病 , 拜 在 老 人 的 墓 前 , 一 集 阴 跪 抿
嗽 最 有 效 了 。 还 有 用  ̄L Bu- LS t 子 煮 出 的水 也 治 咳 。虽 然 外
婆 已逝 1 0年 了 , 她 那 一 份 但 悠 悠 的 中 医 情 结 常 使 我 魂 牵
梦萦。
约 。佩 兰 和 青 蒿 就 是 那
已 经 出 嫁 的 女 子 , 勤 快 , 了 一 个 验 方 。 先 是 买 了 一 只 很 也
悬 背 的 中药 堂 。我 喜 欢 看 那 一 格 都 凉 血 止 血 … …药 香 味 静 心 父 亲学 医救 人 , 壶 济 世 ,
一
格 的 / 抽 屉 ,外 面 有 精 巧 怡 体 , 慢 慢 调 节 了 人 的 心 诵 那 么 多 美 丽 的 中 草 药 名 J 、
的 铜 拉 手 ,还 贴 了 细 致 的 标 绪。 字 ,坐 在 院 子 里 的 桂 花 树 下 然 而 ,最 难 忘 的 还 是 那 捣 药 , 晾 晒 炮 制 … … 我 一 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遍性指许多人患同一种病,而这一类的病患为数众多,并层出不穷。老少皆有。
例如:肾阴虚——肝火大——胆囊炎——胃炎——咽炎等
肾阳虚——脾阳虚——胃寒——脾虚泄泻(肠鸣痛)
患这两种病的患者非常多见,存在着普遍性
2 规律性
相同疾病出现相同的症状,其病理也大致相同,病人反映出来的外在现象也基本相似,这就是疾病的规律性。如阴虚火旺反应出来大都是火盛,怕热,多汗等体征。阳虚寒大的病人多出现怕冷畏寒,四肢不温。肝气不和型的都出现胃胀,心胸胀满,急躁易怒。
肝火大可引起胃部发炎,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胃肠炎症。火往上行继而导致食管发炎,咽炎,口腔炎症。还能引起心上火。出现心烦失眠。还引起肺热,出现胸闷等症状。从而导致三焦火盛,加用三黄汤。
阴虚,通常以肾阴虚为主。肾藏精,肾生精,肾藏真阴。肾主水,五脏都离不开水养,这与世界上所有的生物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生存。肾阴一虚,五脏失养。肾阴不虚,五脏充养。“阴平阳和,阴平阳秘”。阴虚必生火。肝属阳刚器官,本性属木,木能生火。肾阴一虚,肝木失去给养,肝火失去节制,便出现火旺,随即胆囊发炎。木能克土,脾胃属土,便可导致胃火大引发胃炎。十人九胃,目前人群中得胃病的人数众多,西医光治胃,不知道胃炎是由肝火引起,肝火是本质。胃炎是标,治标不治本,久治不愈。
1)气虚
人体的五脏都有气化的功能,即肺主气,肺有肺气,脾有脾气,胃有胃气,心有心气,肝有肝气,肾有肾气。五脏气化功能盛衰直接关系到人体抵抗能力的强弱。各个脏器出现气的不足或者气虚,都能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个脏器气的功能下降,那个脏器就要发病。
气虚有以下几种:
1.脾气虚的病人:胸闷气短,肢体浮肿,多汗易感冒。
(2) 百病由气而生
气大伤肝,怒则气上,悲则气下,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惊则气伤,恐则气逆,忧则气郁,即七情,即人体的七种情志,内因七情都能导致人体发病。
本人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由怒、气导致的病人的发病率极高,有一半以上内科病人的病患大多由气而产生。可是这些由气而产生的病患西医的仪器却无法查出,西药更没有解气的药物。人体的虚证仪器也无法查出。仪器只能找有形的病变,然而仅靠仪器查病是不完全的,不完善的。很多西医甚至很多中医生也只靠仪器来诊断病情,很多病人去医院看病,哪个地方有病,大夫就叫做那项检查,这些不动脑筋光靠仪器的医生未必就是好医生。需要说明的是,仪器不是万能的,机体很多毛病,仪器并不是完全查出。
虚火
甲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心烦不眠,血象不高的发烧病人;慢性胃炎,浅表性胃炎,胃糜烂,红斑渗出性胃炎,胃充血,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甲乙型肝炎,胆囊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增生;膀胱炎,尿道炎,妇科炎症以及慢性咽炎食管炎等都是由虚火形成的。其发病机理不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而是由阴虚火旺而形成的。
下面我要讲的是中医内科病的5个特点
普遍性,规律性,多发性,关联性,季节性
中医内科病的发病存在着普遍性,很多病人的发病机理大致相同,都出现一些相同或相似的症状。疾病的发展还有一定的规律性,往往一个器官有病,能导致多种病候的出现。而且多种病侯群的出现,又有着相互关联的因果关系。有些病的发病则与季节有关,如春季多风症,夏季多热病,秋季多燥症,冬季多寒证。
3 多发性
多发性是指一个疾病能导致多种症候的发生,例如
4 关联性
关联性是指人体患病有着相互牵连的因果关系。一个器官的发病,紧接着又能引起另一个器官的发病,从而引起多个器官的发病,这就是疾病的关联性。
5 季节性
季节性,有很多疾病的发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
如夏季来看病的多以热病上火为多,病人以炎症大为主要特征。冬季的病人寒症比较常见,春季以风湿,风寒温热为主,秋季以燥病伤阴为多。
《我家的祖传中医(40多年的临床经验+3个月的呕心沥血)》
中医学是一门伟大的科学宝库,我们应当努力的去挖掘它,并加以提高。
本人是河南省信阳地xx县人氏。祖上世代中医,据老辈人传,是名医张仲景的后代。长期以来,对祖国的中医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但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提出一些新观点,以供中医学界的专家人士进行论证和研究。
肝主情志,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的情志受阻,气机就不能畅达,这样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通,气滞血瘀,引起疾病的发生。
临床上肝气不和、肝气不舒、肝脾不和、肝气犯胃、肝胃不和、肝气郁结这些病症都是由气而生。
西医中所讲的精神分裂症,精神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多虑症,狂躁症等病症的发病机理都与气有关。
食道癌,胃癌,乳腺癌,子宫癌,子宫肌瘤,息肉等其他各种癌症,肿瘤的发病机理也与气息息相关。气滞血瘀,气血不通,血瘀成瘤。同时,我发现,由气导致的肿瘤、癌症发病率极高。
阴虚,就是人体的血液、津液、营养处于相对减少的状态,则必然会出现阴虚生内热,阴虚生火,阴虚阳亢的现象。病人便出现一系列发热上火,引发多出炎症的发生。
4)阳虚
阳是热的代名词,动为阳,静为阴,阳刚之气,阳刚之躯,阳是人体外在的表现。一个人的阳气充足则精神饱满,精神焕发,劲头十足,这些都是阳的作用。阳的生存是以阴做内在基础的,没有阴做内部给养,阳的外在形象就无法存在,人体阴阳至关重要,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平阳和,缺一不可。
中医内科病的四大类型
1阴虚火旺型2阳虚生寒型3阴阳两虚型4肝气不和型
(一)阴虚火旺型
阴虚火旺型的病人最常见,发病极高,人数众多。以中老年人患病为主,青少年患这种类型的病也较为多见,具有普遍性。
阴虚生内热,阴虚火旺,阴虚阳亢,阴虚生火,这些病名是中医理论上常讲的病名。阴虚则热,就是阴虚了病人就会表现出热的症候,热就是火,火大就生炎症。中医讲火,西医讲炎症,都是同一个发病机理。
2.中气虚的病人: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3.胃气虚的病人:消化力差,不思饮食,食后腹胀。
4.心气虚的病人:心悸气短。
5.肝气不和的病人:急躁易怒,心胸胀满,两肋胀痛。
6.肾气虚的病人:腰膝酸软,肢倦乏力。
2)血虚
血是人体生命的源泉,血是生命重要的物质基础。人体缺血或失血过多,就有生命的危险。通常上说的缺血,贫血,心脏供血不足,心肌缺血,大脑供血不足,大脑缺血,都属于血虚的范围。
但就具体来讲,火有两种性质,一种是真火,一种是虚火。两种火的说法是截然不同,两种火的性质也不一样。
真火
真火是指病人出现高烧,神志不清,长疮,长疔。如皮下组织炎,蜂窝组织炎,关节部位红肿发炎,肺痈,肠痈,淋巴结肿大,脑膜炎,各种急性炎症等的发病机理都是真火,是细菌导致的,还有流行感冒,病毒性感冒所引起的发烧也是真火。这些病用西药的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治疗都效果好、见效快,比中医的清热药治疗效果要好的多、快得多。对于以上出现的这些病症,西医疗法最佳。
这些病的治疗必须采用中医滋阴降火的方法,治愈率才高。很多阴虚火旺而引发体内多出炎症的病人常年吃西药,抗生素治疗,花费不少金钱,病还是没治好,甚至有的越来越严重。或是有点效果,却易于反复。
阴虚火旺这类病型的发病机理。平常好吃辛辣,失血过多,熬夜过多,好生气急躁,手术过多,刮宫引产过多,过度疲劳,性生活过度,久病体虚,出汗过多,营养不良等原因多引起。致使体内血液津液丧失过多,导致阴虚。阴虚则阳偏盛,出现一系列火旺的症候。对于这类病症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滋阴降火,滋阴潜阳。
当一个人出现阳虚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阳虚生寒。也就是说阳虚会导致寒症的出现。如畏寒怕冷,四肢不温,手足发凉,肢倦无力,风寒湿痹,肢体浮肿,畏寒冷痛,肠寒腹痛,肠鸣泄泻,宫寒不孕,宫寒小腹痛,痛经,心率过缓,血压下降,阳痿早泄,甚至还会出现四肢厥冷,脉微昏迷,大汗淋漓等亡阳危症。
中医学的阴阳学说是非常科学的论断,阴阳学说不但用于说明人体的内部结构,生理功能,还应用于人体的病理变化,辩证和施治。求得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病的最终目的。阴阳学说还能应用于说明宇宙间的任何问题,阴阳学说是一门伟大的学说,中医阴阳学说是一门伟大的科学。
血虚,即人体的血少,就是人体的血液达不到一个正常人的血容量。血虚容易患病。血虚的人脉象大都细小,皮肤颜色都呈黄色,面色萎黄。
血少不能充盈血管,就会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大脑供血不足,还会导致心脏缺血,大脑缺血,还会导致其他器官供血不足。又能引发人体各个组织细胞的供血不足,就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噩梦、盗汗、肢倦无力等,更有甚致血虚生风、肢颤麻木出现虚脱等症,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我要提的有以下几点:
人体内科的发病的基本原理有两个概念
(一)百病从虚而入
(二)百病由气而生
中医内科病的治疗范围极广,由五脏六腑导致的内科病患者众多,发病率极高,病人层出不穷,处处皆是。人体内科病的发病几率在人群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占人群总发病率的70%以上。
(1)百病从虚而入
俗话说:体虚多病,体弱多病。
本人今年57岁,16岁起就跟随父亲学习中医,至今已有40余年。在这40多年的医疗实践中,本人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而也发现了传统中医学存在的不足之处。不管是在辩证上,还是在治疗方法上,都不能完全的适应病人的需要,应该进行进一步完善,添加新的内容使中医学得到更大的发展。
下面是本人提出的新观点和新问题。虽然我不敢说十分正确,但就我长期给病人的治病的的效果证明,基本上还是比较准的。
3)阴虚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阴阳是代表各个器官的属性,阴阳平衡是人体的关键。人体阴阳平衡,人就不会发病。反之,脏器就要发生毛病。
中医所讲的阴,是指人体的精液,血液,养料等有用物质,这些东西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东西。这些物质就相当于机器的机油,一个机器有了机油,就能开响发动机。然后发动机就发热,产生动力,为人类造福生产。人有了血液,津液,养料就会有温度,就有生命。人就能工作,劳动。这些都是阴的气化功能。人体没有阴的内在基础,也就没有生命,没有人类。不光是人离不开阴的滋养,世界上所有的有机体都是这样,没阴就不能存活。所谓中医理论中讲到阴平阳和,阴平阳秘的说法是非常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