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

合集下载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反思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通过观察、探索,发现水果横切、竖切时会呈现不同的形态,能细心观察、大胆猜想,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吧。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探索,发现水果横切、竖切时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2.能细心观察、大胆猜想,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1.教具:三块展示板(见图1、2、3),各种水果,实物投影仪,背景音乐。

2.学具:人手一张记录表,若干水果的切面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苹果、香蕉、猕猴桃、梨……)师:如果我要把梨分成两半,可以怎么切?切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在展示板的表格内记录“|”标记表示竖切,见图1。

)二、基本部分。

(一)观察感知:比较梨的两种切面形态,理解“切面”的概念。

1.观察梨的竖切面。

师:“|”这个符号表示把梨竖起来切。

你们看看切开后的梨是什么形状。

(椭圆形。

)(教师将切开的梨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

)师:仔细看看里面还藏着什么?(种子。

)数数有几粒种子?它们是怎么排列的?种子长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说出梨核,并观察梨核的形状。

)师:我们看到切开后的梨面上有梨核和种子,这个面可叫作水果的切面。

(以“竖切”引入主题,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水果的切面形态,同时形象地理解了“切面”的概念。

)2.观察梨的横切面。

师:除了从上到下竖切,还有什么不同的切法吗?(引导幼儿说出横切的方法,同时在展示板的表格内记录“一”标记。

)师:如果把梨横着切会出现什么样的切面呢?会和刚才竖着切一样吗?(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切面的形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活动切开后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活动切开后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活动切开后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切开后的水果”。

通过观察切开后的水果,让幼儿了解水果的内部结构和特点,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水果的名称,了解水果的内部结构,知道水果的营养价值。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交流、合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他们珍惜食物、关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水果的名称和内部结构。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描述水果的内部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各种水果、水果刀、盘子、显微镜、幻灯片等。

学具:画笔、画纸、水果模型、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盘切开的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水果的名字吗?切开后的水果里面有什么秘密呢?”2. 新课导入:教师通过幻灯片介绍各种水果的名称,让幼儿初步了解水果的内部结构。

3. 例题讲解:教师切开一个苹果,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内部结构,讲解苹果的营养价值。

4. 随堂练习:分组让幼儿观察切开后的水果,描述水果的内部结构,并在画纸上进行绘画。

5. 小组交流:让幼儿分组交流自己的观察和绘画作品,分享学习心得。

7.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幼儿珍惜食物,关爱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六、板书设计1. 切开后的水果2. 内容:(1)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橙子、葡萄等。

(2)内部结构:果肉、果核、果皮等。

(3)营养价值: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果,画出切开后的样子,并描述其内部结构。

2. 答案:(1)水果名称:如苹果、香蕉等。

(2)内部结构:如果肉、果核、果皮等。

(3)观察心得:如切开后的水果真有趣,我学会了珍惜食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切开水果的实践情景,让幼儿观察、描述水果的内部结构,达到了教学目标。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切开后的水果”。

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幼儿了解不同水果的内部构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水果的名称、外观及内部构造。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交流、分享成果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不同水果的名称、外观及内部构造。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发现水果内部的秘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火龙果等)、水果刀、盘子、勺子、放大镜等。

2. 学具: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安全地使用水果刀,并切开一个苹果,让幼儿观察切面。

讲解苹果的内部构造,如种子、果肉、果皮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水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切开水果,观察内部构造,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4. 合作交流(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水果名称:苹果、橙子、香蕉、火龙果等。

2. 水果内部构造:种子、果肉、果皮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和家人一起观察家里的水果,切开它们,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我观察了家里的苹果,切开后发现它有果肉、果皮和种子。

2. 扩展作业:尝试用画笔描绘切开后的水果,与同学分享你的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幼儿了解了不同水果的内部构造,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实践情况,鼓励他们继续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制作水果拼盘、水果画等,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 例题讲解中如何引导幼儿观察水果内部构造。

3. 作业设计中如何确保幼儿能够有效实践和记录。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领域教材《切开后的水果》。

详细内容包括教材第三章“认识常见水果”,第一节“切开水果,观察内部结构”。

通过观察切开后的水果,让幼儿了解水果的内部构造,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水果的名称,认识各种水果的内部结构。

2. 学会使用观察、描述的方法,表达对切开水果的认识。

3.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描述,了解水果的内部结构。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切开后的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实物投影仪、白板、笔。

学具:每组一份切开后的水果、画纸、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切开后的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水果的名称吗?切开后的水果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苹果为例,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切开的苹果,讲解苹果的内部结构。

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种子、果肉、果皮等部分,并描述其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让幼儿观察其他切开后的水果,引导他们描述水果的内部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引导幼儿学会用观察、描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切开后的水果》2. 内容:苹果:种子、果肉、果皮香蕉:果肉、果皮橙子:果肉、果皮、脉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最喜欢的水果,并描述其内部结构。

2. 答案示例:水果:草莓描述:草莓的内部有红色的果肉,绿色的果蒂,黑色的种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切开后的水果,让幼儿了解了水果的内部结构,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水果的认识仍较模糊,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家园共育:让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观察其他水果的内部结构,共同完成作业。

幼儿园《切开后的水果》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切开后的水果》中班科学教案

幼儿园《切开后的水果》中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了解水果切开后的样子。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水果的喜爱,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常见的水果,知道水果切开后的样子。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刀、切水果的模具、画纸、画笔。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字,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探究:教师用水果刀将水果切开,让幼儿观察水果切开后的样子,引导幼儿描述水果的内部结构。

3. 实践:教师发放水果和切割工具,指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将水果切开,并观察水果切开后的样子。

4. 展示: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切开的水果,并描述水果切开后的样子。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水果切开后的特点,如果肉的颜色、形状等。

五、作业设计1. 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引导幼儿画出自己切开的水果,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2. 教师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尝试切开其他水果,并观察水果切开后的样子,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水果的认识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关注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和展示自己。

六、教学延伸1. 科学小实验:教师准备一些切开的水果,让幼儿尝试通过触摸、闻味等方式区分不同水果。

2. 亲子活动:教师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制作水果拼盘,让幼儿在家长的指导下发挥创意,摆放水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幼儿的参与程度如何。

2.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对幼儿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幼儿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水果的认识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探索奇妙的水果世界》的第二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观察切开后的水果进行。

通过对苹果、香蕉、橙子等常见水果的切开观察,让孩子们了解水果的内部构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水果的内部构造,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

2. 培养孩子们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3. 学会使用观察、描述等方法,表达自己对切开水果的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果内部构造的观察与描述。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切开后的水果,让孩子们认识不同水果的内部构造,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切开后的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水果刀,托盘,显微镜。

2.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切开后的水果,让孩子们观察并猜测这些水果的名称。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切开一个苹果,引导孩子们观察苹果的内部构造。

(2)通过提问方式,让孩子们回答切开苹果的内部构造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们分组,每组观察一种切开后的水果,记录下水果的内部构造特点。

4. 分享与交流(10分钟)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切开水果的奥秘》2. 板书内容:苹果:圆形,红色,有核,果肉呈淡黄色。

香蕉:长形,黄色,无核,果肉呈淡黄色。

橙子:圆形,橙色,有核,果肉呈红色。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水果,记录其内部构造特点。

2. 答案示例:水果名称:草莓内部构造:红色,多籽,果肉呈红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切开水果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但部分孩子在描述水果内部构造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带领孩子们参观水果市场,了解更多水果的品种。

开展水果创意画活动,让孩子们用画笔描绘切开水果的美丽画面。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做一项非常有趣的科学实验——切开后的水果!你们知道吗?水果里面有很多好吃的果肉,但是如果不切开,我们就吃不到它们了。

所以,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如何正确地切开水果,让它们变得更加美味可口!
我们要准备好一些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橙子等等。

然后,我们需要一把锋利的刀和一个盘子。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动手吧!
1. 切苹果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怎么切苹果吗?其实很简单,只要用刀在苹果的顶部竖着切一刀,然后再把苹果切成两半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切成更小的块状,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切哦!
2. 切香蕉
香蕉是最容易切的一种水果了。

只需要用刀在香蕉的两端各切一刀,然后把香蕉握在手中,用力一掰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

不过要注意的是,有些香蕉比较硬,可能需要多用点力气才能掰开哦!
3. 切橙子
橙子也是很好切的一种水果。

用刀在橙子的底部切一个小口,然后把橙子倒过来放在盘子里。

接着,用手抓住橙子的两侧,轻轻地往外拉就可以把它们剥开了。

如果你觉得这样剥起来有点麻烦,也可以用刀把橙子的顶部切掉一部分,然后再用手把它们剥开哦!
4. 装盘子
我们要把切好的水果装到盘子里。

如果你喜欢色彩斑斓的水果拼盘,可以把不同颜色的水果放在一起;如果你喜欢单一口味的水果沙拉,也可以直接把它们放在同一个盘子里。

不过要注意的是,在装盘子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弄脏衣服或者地上哦!
好了,今天的科学实验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能够学会正确地切开水果,并且享受到美味可口的果肉带来的快乐和满足感。

下次再见啦!。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含反思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含反思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含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探索,发现水果横切、竖切时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2、能细心观察、大胆猜想,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1、教具:三块展示板(见图1、2、3),各种水果,实物投影仪,背景音乐。

2、学具:人手一张记录表,若干水果的切面图片。

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苹果、香蕉、猕猴桃、梨……)师:如果我要把梨分成两半,可以怎么切?切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在展示板的表格内记录“|”标记表示竖切,见图1。

)二、基本部分。

(一)观察感知:比较梨的两种切面形态,理解“切面”的概念。

1、观察梨的竖切面。

师:“|”这个符号表示把梨竖起来切。

你们看看切开后的梨是什么形状。

(椭圆形。

)(教师将切开的梨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

)师:仔细看看里面还藏着什么?(种子。

)数数有几粒种子?它们是怎么排列的?种子长在什么地方?(引导幼儿说出梨核,并观察梨核的形状。

)师:我们看到切开后的梨面上有梨核和种子,这个面可叫作水果的切面。

(以“竖切”引入主题,符合幼儿的已有经验。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水果的切面形态,同时形象地理解了“切面”的概念。

)2、观察梨的横切面。

师:除了从上到下竖切,还有什么不同的切法吗?(引导幼儿说出横切的方法,同时在展示板的表格内记录“一”标记。

)师:如果把梨横着切会出现什么样的切面呢?会和刚才竖着切一样吗?(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切面的形态。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观察切开后的水果。

通过观察不同种类水果的切面,让孩子们了解水果的内部结构,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不同种类水果的内部结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自然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不同水果的内部结构。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火龙果等)、水果刀、盘子、显微镜。

2.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孩子们帮忙准备水果,引发他们的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水果切开后的样子吗?让我们一起观察吧!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如何安全地使用水果刀,并切开一个苹果,展示其内部结构。

(2)引导幼儿观察苹果的种子、果肉、果皮等部分。

3. 随堂练习(1)分发水果和工具,让幼儿分组进行观察。

(2)引导幼儿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用画笔描绘出来。

(1)让每个小组分享观察到的水果内部结构。

5. 延伸活动(1)让幼儿用显微镜观察水果的细节。

(2)讨论:为什么水果的内部结构会不同?六、板书设计1. 不同水果的内部结构图。

2. 幼儿观察记录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果,记录其内部结构,并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

2. 答案:根据幼儿的观察和绘画能力,提供适当的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但部分幼儿在描述水果内部结构时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组织孩子们参观水果种植园,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不同水果的内部结构。

2. 教具与学具准备:确保教具和学具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幼儿园中班美术:切开的水果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切开的水果教案

幼儿园中班美术:切开的水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观察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切开后的样子,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切水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幼儿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

2. 学习用刀切开水果,观察切开后的样子。

3. 利用切开的水果进行美术创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学会切开水果的方法。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切开水果后的样子,进行创意绘画。

四、教学准备:1. 水果:苹果、橙子、香蕉等。

2. 刀具:安全小刀。

3.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外观特征,引发幼儿对水果切开后的样子产生好奇。

2.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切水果的方法,并示范切开水果的过程,注意安全使用刀具。

3. 实践操作: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切水果的实践活动,观察切开后的样子。

4. 创意绘画: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切开的水果进行美术创作,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颜料描绘出切开水果的美丽画面。

5.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互相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鼓励幼儿回家后尝试与家长一起创作切开水果的画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否能够安全、正确地使用刀具切开水果。

2. 评价幼儿在创意绘画过程中的表现,是否能够观察并描绘出水果切开后的样子。

3. 关注幼儿在小组合作中的沟通能力,是否能够与同伴良好协作。

七、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刀具使用安全,选用儿童安全小刀,教师监督使用。

2. 提醒幼儿切水果时注意手部安全,避免割伤。

3. 确保绘画材料安全无毒,避免误食。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进行水果拼盘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精品教案观察切开后水果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选取教材中第五章“生活中科学”第一节“切开水果秘密”作为教学内容。

通过观察切开后水果,让孩子们解水果内部结构,培养他们观察力、思考力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切开后水果内部结构。

2. 培养幼儿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地描述切开后水果内部结构。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若干,切水果工具(如刀、切板等)。

2. 学具:画纸、彩笔、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们在课堂上展示各种水果,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切开后水果会是什样子。

2. 例题讲解(1)切开苹果:展示切开苹果,引导幼儿观察苹果内部结构,如核、种子、果肉等。

(2)切开香蕉:同样展示切开香蕉,让幼儿观察香蕉内部结构,如果肉、香蕉籽等。

3.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水果进行切开,观察并描述其内部结构。

邀请各组幼儿分享他们观察结果,鼓励他们用自己语言进行描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切开水果秘密2. 内容:苹果:核、种子、果肉香蕉:果肉、香蕉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吃水果,画一幅切开后水果画,并描述其内部结构。

2. 答案示例:水果:橙子描述:橙子里面有好多小瓣,每一瓣都可以分开,还有很多小小种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切开后水果,让幼儿解水果内部结构,培养他们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其他水果内部结构,并尝试记录下来,与家长分享他们发现。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进来,一起探索生活中科学。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处理4. 教具与学具准备5. 教学过程实施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选取与组织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我特别注意将教材中章节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1)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1)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切开后的水果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探索奇妙的水果世界》的第二章节“水果的秘密”。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水果,了解水果的构造特点,通过切开水果,观察其内部结构,从而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水果的名称和特点,能够识别并描述水果的内部结构。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珍惜食物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果的内部结构特点及其名称。

教学重点:通过切开水果,让幼儿观察和认识水果的内部结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常见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若干,水果刀,盘子,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切开的水果(如苹果),引导幼儿观察其内部结构,讲解果肉、果核、果皮等部分的名称和特点。

3. 切水果实践活动(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切水果活动,每组挑选一种水果进行切开,观察其内部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识别各部分名称。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让幼儿将切开的水果画下来,并标注各部分的名称。

5. 小组分享与展示(5分钟)每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切开水果的过程和观察到的特点。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切开后的水果》2. 内容:水果名称:苹果、橙子、香蕉等水果内部结构:果肉、果核、果皮等水果特点:颜色、形状、大小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切开你喜欢的水果,观察其内部结构,并画下来。

答案示例:切开的水果:橙子内部结构:果肉、果皮、脉络特点:橙子果肉呈橙色,多汁,果皮较厚,脉络明显。

2. 作业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水果的内部结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切开水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锻炼。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切开后的水果”。

通过观察不同水果切面,让幼儿了解水果的内部构造,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科学的认知。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常见水果的内部构造。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并描述水果的内部构造。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合作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等)切面模型、实物水果、刀、砧板、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幼儿品尝水果,引导他们观察切开后的水果。

2. 例题讲解:a. 展示水果切面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水果的名称。

b. 讲解水果的内部构造,如种子、果肉、果皮等。

c. 邀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实物水果切面,加深对水果内部构造的认识。

3. 随堂练习:a. 幼儿分组,每组观察一种水果切面,讨论并描述其内部构造。

b. 每组派代表分享观察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创作环节:a. 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和剪刀创作切开后的水果画。

b.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a.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水果内部构造的认识。

b. 强调观察、表达、合作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切开后的水果2. 内容:a. 水果名称b. 水果内部构造(种子、果肉、果皮等)c. 观察方法(用放大镜、描述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中的水果,描述其内部构造,并画下来。

2. 答案示例:苹果内部有果肉、果皮和种子,果肉呈红色,种子呈黑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实践、创作等环节,让幼儿对水果的内部构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规范的词语进行描述,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幼儿园活动《切开后的水果》中班科学教案反思

幼儿园活动《切开后的水果》中班科学教案反思

一、教案背景1. 适用年级:中班2. 教学目标: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水果,了解水果切开后的样子,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切开后的水果,发现水果的内部结构。

4.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切开后的水果的样子。

5. 教学准备:各种水果、水果刀、盘子、纸巾。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水果:教师展示各种水果,让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了解水果的特性。

2. 切开水果:教师用水果刀将水果切开,让幼儿观察切开后的水果样子。

3. 观察水果内部: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如果肉的颜色、形状等。

4. 描述水果: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切开后的水果的样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演示:教师用水果刀将水果切开,让幼儿观察切开后的水果样子。

3. 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如果肉的颜色、形状等。

4. 描述: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切开后的水果的样子。

四、教学反思1. 环节设置:教学环节清晰,由浅入深,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

2.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观察法、语言描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3. 教学效果:幼儿在活动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水果的兴趣,掌握了水果的内部结构知识。

4. 不足之处:在品尝环节,部分幼儿对水果的品尝不够积极,可以考虑增加互动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五、教学调整1. 增加互动环节:在品尝环节,可以增加水果拼盘制作或水果分享环节,让幼儿更加积极参与。

2. 注重个体差异:在描述环节,对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幼儿,可以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支持。

3. 拓展教学内容:可以引入更多关于水果的知识,如水果的营养价值、生长环境等,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水果的信息。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群或家访的形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家长在家引导幼儿观察更多水果,并尝试用语言描述。

2. 环境创设:教师可以在教室环境中布置水果主题墙饰,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水果的特点,增强幼儿对水果的认识。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中班科学教案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册第四章《切开后的水果》。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常见的水果结构,了解水果内部构造;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描述切开后的水果变化;学习使用简单的科学工具,培养观察、探索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说出常见水果的名称,了解水果的内部构造,掌握切开水果的基本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表达切开水果变化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切开水果的变化,理解水果的内部构造。

2. 教学重点:掌握切开水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索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水果刀、砧板、放大镜、各种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

2. 学具:画纸、彩笔、记录表、保鲜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篮子,里面装有各种水果,引导学生猜测篮子里的水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示范(10分钟)a. 教师介绍水果的名称,引导学生观察水果的外观特征。

b. 教师示范切开水果,讲解切开水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c. 教师展示切开后的水果,引导学生观察水果内部构造和变化。

3. 学生操作(15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水果进行切开。

b. 学生观察切开后的水果,记录在记录表上。

c. 学生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切开后的水果,并尝试用放大镜观察。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切开水果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a. 各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切开水果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切开后的水果2. 内容:a. 水果名称b. 水果内部构造c. 切开水果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的水果,选择一种切开,记录切开后的变化,并画出切开后的水果。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描述切开水果的变化。

中班科学教案水果切开以后

中班科学教案水果切开以后

中班科学教案水果切开以后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水果切开以后”。

通过观察常见水果切面的形态、颜色、结构等,使幼儿认识不同的水果内部特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认识并描述常见水果切面的形态、颜色、结构等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能够准确描述水果切面的特征。

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火龙果等)、水果刀、切水果板、显微镜。

2. 学具:记录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切水果的过程,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切开后的水果。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分别切开苹果、橙子、香蕉等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切面的形态、颜色、结构等,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挑选一个水果进行切开,观察并记录切面的特征。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引导幼儿用准确的词汇描述水果切面的特征。

5. 观察显微镜下的水果切面(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用显微镜观察水果切面,进一步了解水果的内部结构。

六、板书设计1. 水果切开以后2. 内容:苹果切面:圆形,红色,有核橙子切面:圆形,橙色,瓣状香蕉切面:月牙形,淡黄色,无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画一画你喜欢的水果切面,并描述它的特征。

2. 答案示例:我喜欢的水果是草莓。

草莓切面是心形,红色,有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切开水果的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水果切面的特征,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回家后,让幼儿与家长共同观察其他水果的切面,并记录下来,增强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中班科学教案水果切开以后

中班科学教案水果切开以后

中班科学教案水果切开以后【引子】在幼儿园中,科学教育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活动,幼儿可以探索自然界的奥秘,增长知识,培养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今天,我将为大家分享一节中班科学教案,主题为“水果切开以后”。

【导入】1. 利用小黑板或PPT展示一些水果的整体形态,如苹果、香蕉、橙子等,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问答,引导幼儿猜测水果切开后会有怎样的变化。

2. 准备一些水果切片放在幼儿面前,鼓励幼儿观察,并询问他们切片后的感受和发现,为引入下一环节做铺垫。

【探究】1. 实物展示:准备一些切开的水果,例如苹果、橙子、西瓜等,并将它们放在幼儿面前进行展示。

2. 观察水果切开后的变化: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果的切开部位,注重形状、颜色、质地等变化。

3. 提问引导: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 切开的水果里有什么?(如果肉、种子等)- 切开后果肉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切口的形状是否一样?为什么?- 切开后果肉的质地是软还是硬?- 切开后水果释放了什么气味?- 水果切开后是否变得更好吃?4. 鼓励幼儿进行亲自实践: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切水果工具,引导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切开水果,体验手工操作的乐趣。

【总结】1. 引导总结:引导幼儿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他们总结并表达他们对于水果切开以后的认识和理解。

2. 小结核心概念:- 水果切开后内部结构的变化- 水果切口的形状和颜色差异- 水果切开后的气味- 因切开而改变的质地3. 反思引导: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切开水果后会发生这些变化?为什么水果切开后有特殊的气味?4. 制作手抄报:鼓励幼儿利用彩纸、剪刀等材料制作手抄报,记录整个探究过程中的发现和学习成果。

【延伸活动】1. 水果品尝:准备不同水果的切片供幼儿品尝,鼓励他们发现不同水果的味道和口感。

2. 语言表达: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图或用手势表达水果切开后的变化和体验,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精品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精品教案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精品教案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中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切开后的水果”。

通过观察和探索,让孩子了解常见水果的内部构造,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认识并了解常见水果的名称和外部特征。

2. 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让孩子了解水果的内部构造,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孩子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了解水果的内部构造。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观察水果的细节部分,并进行准确的描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常见水果(如苹果、香蕉、橙子等)、水果刀、切水果模具、放大镜等。

2. 学具:画纸、水彩笔、调色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孩子观察教具中的水果,引导他们说出水果的名称和外部特征。

激发孩子对水果内部构造的好奇心,为后续活动做铺垫。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水果刀和模具切开水果,引导孩子观察切开后的水果内部构造。

邀请孩子用放大镜观察切开后的水果,并引导他们进行描述。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孩子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切开水果并观察内部构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

每组孩子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分享观察到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切开后的水果2. 内容:列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外部特征和内部构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孩子们画一画切开后的水果,并标注水果的名称和内部构造。

2. 答案:根据观察和记录,完成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切开水果的内部构造表现出浓厚兴趣,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引导孩子进行描述时,部分孩子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回家后,请孩子们与家长一起切开其他水果,观察并记录内部构造,增强亲子互动,提高孩子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中班科学教案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科学教案切开后的水果教案及教学反思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孩子们在观察、探索和体验中了解了切开后的水果的奥秘。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水果的内部结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课后反思:1. 教学内容是否适当:本次教学内容适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引导孩子们参与实践操作,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但在教学难点和重点的讲解上,还需加强引导,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教具与学具准备是否充分:本次教学中,教具与学具的准备较为充分,但在分配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每个孩子都能观察到水果的内部结构。

拓展延伸:1. 开展水果拼盘活动,让孩子们利用各种水果,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美丽的水果拼盘。

2. 组织孩子们去果园参观,了解水果的生长过程,拓展他们对水果的认知。

3. 家园共育:让家长协助孩子在家庭中观察和探索切开后的水果,共同完成课后作业,提高孩子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讲解;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和使用;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操作;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讲解在讲解教学难点与重点时,教师应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直观的教具,以降低孩子们的认知难度。

例如,在介绍水果的内部结构时,可以使用实物切割展示,让孩子们清晰地看到水果的内部构造。

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孩子们观察和思考,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教具与学具的准备和使用教具与学具的准备要充分考虑到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

在本次教学中,教师应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观察到水果的内部结构。

具体措施如下:1. 准备充足的水果,确保每个孩子都能观察到切开后的水果;2. 使用放大镜等辅助工具,让孩子们更清晰地观察水果的细节;3. 教师在操作教具时,要注重示范和引导,让孩子们学会正确使用学具。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观察切开后的水果(2)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工具,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

2.能够描述水果内部结构的特点。

3.能够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前置知识•知道水果是由果皮、果肉和果核组成的。

•懂得观察、分类、比较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与流程1.老师介绍今天的实验内容,并为每位幼儿派发一个切水果的小工具。

2.每位幼儿将自己的水果放在工作台上,使用切水果的小工具,将水果切成2-3份。

3.老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实验工具。

4.幼儿观察切开后的水果内部结构,用手指轻轻摸一摸水果的果肉和果籽,体验不同水果的内部结构特点。

5.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帮助幼儿总结不同水果内部结构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6.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使用实验工具,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

•描述水果内部结构的特点。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好奇心。

•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需要准备多种不同的水果,如苹果、橙子、香蕉、西瓜等。

•准备切水果的小工具。

•准备实验台和水果放置的盘子。

教学评估评估方法•观察幼儿的实验操作和观察水果的表现。

•观察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和问题。

评估标准•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工具,观察水果的内部结构。

•能够描述水果内部结构的特点。

•能够通过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参考资料•《绿色教学素材500例》•《幼儿园科学探究手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科学活动切开后的水果
设计意图:
水果是幼儿十分熟悉的食物,但他们不一定了解水果的切面形状。

在该活动中,我紧扣“水果切面”那个点,以问题引路,带领幼儿进行探究,使幼儿获得相关的认知体会。

培养幼儿细心观看及多角度摸索问题的能力。

整个探究过程包括观看感知、猜想验证、游戏拓展三个环节。

“观看感知”环节重在让幼儿通过观看、比较梨的两种切面形状,初步明白得“切面”的概念;“猜想验证”环节则通过让幼儿探究苹果、猕猴桃、香蕉的切面形状,感受水果切面形状的多样性;在最后的“游戏拓展”环节中,让幼儿两两合作,依照六种不同的水果切面进行配对游戏,既为幼儿创设了交流、合作的机会,也对幼儿的认知、思维能力提出了挑战。

目标:
1.通过观看、探究,发觉水果横切、竖切时会出现不同的形状。

2.能细心观看、大胆猜想,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觉。

预备:
1.教具:三块展现板(见图1、2、3),各种水果,实物投影仪,背景音乐。

2.学具:人手一张记录表,若干水果的切面图片。

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水果,看看都有些什么?(苹果、香蕉、猕猴桃、梨……) 师:假如我要把梨分成两半,能够如何切?切开后会是什么模样呢?(依照幼儿回答,教师在展现板的表格内记录“|”标记表示竖切,见图1。

)
二、差不多部分
(一)观看感知:比较梨的两种切面形状,明白得“切面”的概念。

1.观看梨的竖切面。

师:“|”那个符号表示把梨竖起来切。

你们看看切开后的梨是什么形状。

(椭圆形。

) (教师将切开的梨放在投影仪上让幼儿观看。

)
师:认真看看里面还藏着什么?(种子。

)数数有几粒种子?它们是如何排列的?种子长在什么地点?(引导幼儿说出梨核,并观看梨核的形状。

)
师:我们看到切开后的梨面上有梨核和种子,那个面可叫作水果的切面。

(以“竖切”引入主题,符合幼儿的已有体会。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水果的切面形状,同时形象地明白得了“切面”的概念。

)
2.观看梨的横切面。

师:除了从上到下竖切,还有什么不同的切法吗?(引导幼儿说出横切的方法,同时在展现板的表格内记录“一”标记。

)
师:假如把梨横着切会显现什么样的切面呢?会和刚才竖着切一样吗?(教师依照幼儿的猜想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切面的形状。

)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自然引出横切的方法,激发了幼儿探究水果横切面的爱好。

幼儿通过观看与比较,大胆估量和假设,产生了探究和验证自己方法的愿望,这为后面的探究活动作了铺垫。

)
师:怎么说谁猜对了呢?我们依旧切开来看一看吧!(教师操作演示,并依照幼儿的回答逐一画出相应的简笔图。

如:看,变成什么形状了?再认真看看里面的梨核像什么呀?数数有几片“花瓣”?每片“花瓣”里藏着什么?比比种子的数量和“花瓣”的数量谁多谁少?
依旧一样多?)
(在对水果横切面的观看感知中较为自然地整合了形、数量、空间等方面的数学知识。

) 3.比较竖切面和横切面的不同。

师:竖切和横切出来的切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引导幼儿从外形轮廓、梨核、种子三方面查找不同。

)
(二)猜想验证:分组探究不同水果的切面形状。

1.明确操作要求。

师:今天老师还为你们预备了许多水果,有苹果、猕猴桃、香蕉,等会儿请你们每人选择一样水果,猜猜把它竖切和横切后会是什么模样,然后把你的猜想用画画的方式记录在表格里。

(选取三种具有代表性的水果,以开放性的问题引入,让幼儿大胆猜想,这是对幼儿现有知识体会的挑战.幼儿的求知欲就在这种寻根究底的情境中被激发出来。

) 2.幼儿猜想并记录猜想结果,教师观看指导(见图2)。

3.交流猜想结果。

教师依照不同小组的猜想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

如,(香蕉组侧重从外形进行猜想)香蕉竖切后是什么模样的?横切呢?(猕猴桃组侧重从种子的排列进行猜想)看看猕猴桃组的记录,你同意谁的猜想?(苹果组侧重从苹果核的形状进行猜想)你们觉得什么地点最难猜?
(这种提问方式既幸免了拖沓,又突出了重点。

)
4.切开水果验证,并请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绘画记录。

5.组织幼儿交流观看结果。

如,香蕉组重点讲外形变化和种子退化,猕猴桃组重点讲种子排列,苹果组重点讲核的形状。

(三)游戏拓展:配对找朋友。

1.明确操作要求。

师:(在展现板上出示草莓、菠萝、哈密瓜、橙子、无花果、猕猴桃的完整图片,见图3。

)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配对找朋友”的游戏。

请你们每人在篮子里选一张图片,看看是什么水果的切面,然后找找它的另一半,找到后和你的好朋友手拉手一起把图片贴到相应的表格里。

(此环节是活动的拓展延伸。

六种不同的水果代表了不同的难易层次,幼儿在操作时需要排除颜色、形状的干扰。

结果草莓的配对正确率较高,哈密瓜、菠萝、橙子的配对正确率较低,无花果配对最难。

尽管展现板上有猕猴桃图片,但我并未提供幼儿操作用的小图片,它只是作为一个干扰因素。

)
2.在《好朋友》音乐伴奏下,幼儿每人找一水果的切面图片进行配对找朋友。

3.讲评。

师:你们找到的是什么水果,它是如何切的?切开来的模样是如何样的?
(那个环节需要幼儿逆向思维,相关于上一环节来说难度有所提高。

采纳“找朋友”的游戏形式,既为幼儿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又有效提升了幼儿的观看、判定、合作能力。

)
三、终止部分
师:今天你们发觉了专门多水果的隐秘,老师就把这些水果奖励给你们,一起品尝吧!
(来源:江苏常熟市琴湖小学幼儿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