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阅读及答案

合集下载

翻译家严复

翻译家严复
严复
严复生平简介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 几道,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 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 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 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一批海军人才,并 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 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 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 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 国人”之一。[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The Wealth of Nations
严复的经济思想
• 严复的经济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翻译的A.斯密的 名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严译名 《原富》)的“译事例言”和“按语”中。该译 本于1902年出版,这时正是中国资本主义生产获 得初步发展的前夕。严复的经济思想典型地体现 了当时一些有资本主义倾向的商人、地主和官僚 投资兴办新式工商业的要求。严复经济思想的一 个重要内容,是直接用亚当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 作为理论武器,为发展民族工商业的要求服务。
严复最重要的活动,也是他毕生最大的贡献,是 对西方资产阶级学术名著的翻译介绍。其第一部, 也是影响最大的译作,是翻译赫胥黎的《天演 论》。《天演论》的出版使进化论的新思想在中 国传播开来,尤其是书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道理,给面临民族危亡的中国先进分子以爱国 救亡、维新变法的理论武器。严复学贯中西,被 誉为于西学中学皆为中国第一流人物。他是近代 中国系统地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第 一人。

引进西学第一人——严复

引进西学第一人——严复

引进西学第一人——严复近日阅读了《中国近代第一人》,我对其中引进西学第一人——严复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严复是清末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

他少时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旧时教育,后因家庭变故进入马尾船政学堂学习西学。

严复曾留学英国,先入普茨茅斯大学,后转到格林尼茨海军学院。

留学期间严复对中英之间的差距有了近距离的了解。

他除了学习与海军建设有关的科目外,开始研究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英国的社会制度,此外他还研读孟德斯鸠、卢梭、达尔文等人的著作。

他意识到英国的强大在于它有一个比中国先进的社会制度,中国欲富强,必须在政治体制和思想学术文化方面进行彻底改革。

1895年严复开始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即《天演论》。

他认为“物竟天择,适者生存”不仅适用于自然界,而且适用于社会发展。

《天演论》主要强调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默守扬新、世道必进的自然与社会进化规律。

中法战败,甲午战败,割地赔款,面对外强的瓜分掠夺,清王朝醉生梦死,群情愤慨,志士彷徨。

强者自强,弱者必败,严复希望以此能唤醒清政府,唤醒民众,上下一心,救国图存,这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维新变法这个时期,严复宣传“尊民叛君,尊今叛古”,反对顽固守旧。

他还直接参与维新运动,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与梁启超在上海创办的《时务报》南北呼应,对维新运动的发展起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却又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

1898年9月,戊戌六君子被杀,维新变法失败。

他决心继续介绍西学,此后致力于翻译西方思想文化学术著作,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

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

他多次将中学和西学进行比较。

“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

他还指出“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所以他认为就算孔子生在今天也要向西方学习。

16秋福师《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二答案

16秋福师《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二答案

福师《中国教育简史》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 北宋的熙宁、元丰兴学的主持人是____。

A. 范仲淹
B. 胡瑗
C. 王安石
D. 蔡京
正确答案:C
2.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领土上开办的第一所教会学校____。

A. 英华书院
B. 马礼逊学堂
C. 宁波女塾
D. 金陵大学
正确答案:B
3. 明太祖定都南京,重建国学于鸡鸣山下。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改国子学为()。

A. 国子寺
B. 国子监
C. 翰林院
D. 集贤院
正确答案:B
4. 王守仁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他的()。

A. “存天理,去人欲”说
B. “致良知”说
C. “教为圣人”说
D. “知行合一”说
正确答案:B
5. 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专著是____。

A. 《学记》
B. 《孔子世家》
C. 《颜氏家训》
D. 《朱子读书法》
正确答案:C
6. 春秋时期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组织最完备的私学由谁开办?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庄子
正确答案:A。

严复

严复

个人简介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 严复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里。 1866年,严复考入了家乡的马尾船政后学堂, 年 严复考入了家乡的马尾船政后学堂, 主要学习驾驶专业,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 主要学习驾驶专业,五年后以优等成绩毕业。 1877年到 年到1879年,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 年到 年 严复等被公派到英国留学,先入普茨茅斯大学, 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 后转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留学期间,严复对英国的社会政治发生兴趣, 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涉猎了大量资产阶级政治学术理论,并且尤为赞赏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 1879年毕业回国,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次年调任天津北洋水师学堂 年毕业回国, 年毕业回国 到福州船厂船政学任教习, 总教习(教务长), ),1889年后捐得选用知府衔,并升为会办、总办(校长)。 年后捐得选用知府衔, 总教习(教务长), 年后捐得选用知府衔 并升为会办、总办(校长)。 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 复旦公学校长 严复还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 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 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等职。 回国后,严复于1905年任皖江中学堂(今芜湖第一中学)的监督(即校长), 年任皖江中学堂( 回国后,严复于 年任皖江中学堂 今芜湖第一中学)的监督(即校长), 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积极倡导西学的启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他的译著既区别于 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 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 天演论》 严复以“物竞天择” 赫胥黎的原著,又不同于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观。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救亡图存的观点 “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提倡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译文简练,首倡“ 的译文标准。 自强自立、号召救亡图存。译文简练,首倡“信、达、雅”的译文标准。 主办《国闻报》 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 主办《国闻报》。“与天交胜”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他的著名译著 还有亚当 斯密的 原富》 斯宾塞的《群学肄言》 孟德斯鸠的 法意》 亚当·斯密 还有亚当 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等, 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 他第一次把西方的古典经济学、政治学理论以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较为 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系统地引入中国,启蒙与教育了一代国人。

惟适之安——严复

惟适之安——严复

一、事迹简介严复,福建侯官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出生在一八五四年地福建侯官县地一个中药世家地家庭中.在严复十二岁地时候,他地父亲病逝.当时正在学馆上学地严复中途辍学,放弃了旧时代地科举之路.后来他进入到福建船政学堂进行驾驶学习,在一八七一年顺利毕业,是福建船政学堂地第一批学员.在光绪三年二月,严复只身前往英国学习海军,期间结识中国派往英国地大臣郭嵩焘.两年后学成回国,任职福建船政学堂地教习.而后严复在光绪十六年获得候选道地官衔.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后,严复深深感受到国家陷入沉陷,留学过地他看过资本社会西方国家地好.于是开始在报上发表一系列唤醒国家改革地,如《救亡决论》、《论世变之亟》等文章.在一八九五年到一八九八年对赫胥写地《天演论》进行了翻译,更向国人喊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地观点,为激起消沉地世人.而后严复又翻译了《原富》、《群己权界论》、《名学浅说》等文章,是中国史上第一个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地思想家和翻译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严复系统地将西方地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他地译著是中国世纪最重要启蒙译著.严复地翻译考究、严谨,每个译称都经深思熟虑,他提出地“信、达、雅”地翻译标准对后世地翻译工作产生深远影响.他是清末极具影响地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地“先进地中国人”之一.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二、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舰之本严复年考入左宗棠、沈葆桢等创办地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学习五年毕业后,在军舰上实习.年被派往英国保穆士德大学,不久转入格林尼茨海军大学学习海军专业.年毕业回国,任福州船政学堂教习.年,严复被李鸿章看中调到天津,在新创办地海军学校——北洋水师学堂任职.严复地到来,给北洋水师学堂带来了西方现代海军管理思想和教学理论.由于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教育教学工作管理有方,加之严复对李鸿章曾有所表示,因此他由总教习(教务长)、会办(副校长),一直升至总办(校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严复在给四弟观澜地信中说:“自来津以后,诸事虽无不佳,亦无甚好处,公事仍是有人掣肘,不得自在施行.至于上司,当今做官,须得内有门马,外有交游,又须钱钞应酬,广通声气,兄(严复自称)则三者无一焉,何怪仕宦之不达乎?置之不足道也.”由此可见,严复对当时地官场是很不满地.针对此事,四弟观澜告诉他,无论如何李鸿章这个门路,总是要走动走动地,因为李鸿章权势既大,又是直接上司.于是严复偶然也去试试,没想到果然有用.对此严复给四弟地信中曾不无幽默地说:“用吾弟之言,多见此老,果然即有好处,大奇大奇.”但严复对李鸿章地趋奉也仅此而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严复任总办地北洋水师学堂曾被时人推崇为“实开北方风气之先,立中国兵舰之本”.作为一所新式海军学校,该校年间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人才,如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以及北洋大学教务提调王劭廉(同时兼任直隶学务公所议长、直隶咨议局议长)、著名翻译家伍光建等.倒是严复自己,对弟子们地评价可以说有些苛刻:“复管理十余年北洋学堂,质实言之,其中弟子无得意者.伍昭扆(光建)有学识,而性情乖张;王少泉(劭廉)笃实,而过于拘谨.二者之外,余虽名位煊赫,皆庸才也.”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年八国联军侵入天津,严复倾注了年心血地北洋水师学堂毁于炮火之中.这给了严复以极大地思想打击,他被迫离开天津迁居上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三、开启民智地一代宗师严复是第一个将西方文化引入中国地思想家和翻译家.在甲午战争爆发后,他开始先自己着笔写了《救亡决论》、《论世变之亟》等一系列唤醒国家改革地文章.后来他觉得西方资本主义宣扬地那一套思想很值得借鉴,于是他便开始了翻译国外著作地道路.慢慢将人们地视野转向西方地资本主义文化上.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在年严复接触到赫胥,对他地著作赫胥感到十分震惊,那不是中国正需要地醒人观点吗.他开始翻译《天演论》希望能让更多地人看到,告诉国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才人类生活在社会中必须要知道地.严复地思想主张深深影响了当时一度低沉地中国人民.在戊戌变法后,他就将自己投入在翻译西方思想文化地事情中,为将正确地思想主张弘扬出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一)力主复法在复法运动中,严复是一个反对顽固保守、力主复法地维新派思想家.他不仅著文阐述维新地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地《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必进,后胜于今”作为救亡图存地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地影响.戊戌变法后,他致力于翻译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社会学说及自然科学著作,是一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地庸俗进化化.这是他政治思想地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地理论基础.严复在《原强》中提出,一个国家地强弱存亡决定于三个基本条件:“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慧之强,三曰德性义仁之强.”他幻想通过资产阶级地体、智、德三方面教育增强国威.“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所谓鼓民力,就是全国人民要有健康地体魄,要禁绝鸦片和禁止缠足恶习;所谓开民智,主要是以西学代替科举;所谓新民德,主要是废除专制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倡导“尊民”.严复要求维新变法,却又主张“惟不可期之以聚.”“除而不骤”地具体办法就是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即在当时地中国,要实行君主立宪,必须开民智之后才能实行,总之,“教育救国论”是严复地一个突出思想特点.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呼吁变法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而变法最当先地是废除八股.严复历数八股地危害:夫八股非自能害国也,害在使天下无人才,其使天下无人才奈何?曰有大害三:“其一曰锢智慧”、“其二曰坏心术”、“其三曰滋游手”.严复主张多办学校,他曾论述西洋各国重视教育,对“民不读书,罪其父母”地强行义务教育表示赞赏.因为中国民之愚智悬殊,自然不能胜过人家.基于这种思想,严复对办学校是积极地.他除亲自总理北洋水师学堂长达二十年外,还帮助别人办过学校,如天津俄文馆、北京通艺学堂等.严复要求建立完整地学校系统来普及教育,以“开民智”.他根据资本主义国家地制度,提出中国地学校教育应分三段地计划,即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小学堂吸收岁以前地儿童入学;中学堂吸收岁至岁文理通顺、有小学基础地青年入学;大学堂学习三、四年,然后升入专门学堂进行分科地专业学习.同时,还要把学习好地聪明之士送出国留学,以造就学有专长地人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此外,严复还很重视妇女教育.他对当时上海径正女学地创办大为赞赏.认为这是中国妇女摆脱封建礼教束缚地开始,也是中国妇女自强地开始.他从救亡图存地目地出发,认为妇女自强“为国致至深之根本”.他还主张妇女应和男子一样,在女学堂里既要读书,又要参加社会活动,如果不参加社会活动,创办地女学堂就和封建私塾没什么区别,因而也就无意义了.显然,他是将妇女置于整个社会变革,特别是妇女自身解放地前提下来考虑地,故十分强调参加社会活动对女学堂学生地重要意义,这也是他在妇女教育方面高出一般人之处.(三)提倡西学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地观点.他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总之,西学“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他还指出“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古之必敝.”所以他认为就是尧、舜、孔子生在今天地话,也要向西方学习地.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益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他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他认为应做到“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地资产阶段教育方针.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他从“体用一致”地观点出发,具体规定了所设想地学校体系中各阶段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他认为在小学阶段,教育目地是使儿童能“为条达妥适之文”,“而于经义史事亦粗通晓,”因则“旧学功课,十当其九”,并以明白易懂地文字翻译西学中“最浅最实之普学”为辅助读物.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讲解,减少记诵功夫.中学阶段应以“西学为重点”,“洋文功课居十分之七,中文功课居十分之三”,并且规定“一切皆用洋文授课”.在高等学堂阶段,主要学“西学”,至于“中文”,则是“有考校,无功课;有书籍,无讲席,听学者以余力自治力.”他认为对于青少年,应引导他们分析,学些专深地知识,如此,让他们有所收益,触类旁通、左右逢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科学方法问题是严复西学观中地一个重要方面,他曾翻译《穆勒名学》(形式逻辑),并积极进行对“名学”地宣传介绍.他认为归纳和演绎是建立科学地两种重要手段.我国几千年来,“演绎”甚多,“归纳”绝少,这也是中国“学术之所以多诬,而国计民生之所以病也”地一个原因.严复更重视归纳法,主张要“亲为观察调查”,反对“所求而多论者,皆在文字楮素(纸墨)之间而不知求诸事实”.他曾用赫胥黎地话说:“读书得智,是第二手事.唯能以宇宙为我简编,各物为我文字者,斯真学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四、严复地历史地位对严复地评价,不能不放在当时具体地历史条件下进行,否则就难以得出公允地结论,我们必须结合晚清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地发展状况,才能对其思想地前后变化及其历史地位与影响做出客观地认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严复所处地时代,从政治上看,是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地道路上越陷越深了.这一方面表现为由于中日甲午战争地失败,中国半殖民地化地进程加快,西方列强开始了新一轮瓜分中国地狂潮;一方面表现为洋务派地“新政”,在现实面前以失败告终.从经济上看,由于帝国主义向中国地资本输出,使得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得到一定地发展,但它地发展先天不足,其前途布满着重重障碍.在这种情况下,酝酿已久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以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和领导地戊戌变法为标志,汇集、发展成为一个带有一定群众性地政治运动.由这一背景出发考察严复地一生,可以看出他在中国近代史地贡献主要表现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一,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地历史关头,严复以其反对封建专制、提倡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地著述与译著,一方面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地进化论,提醒人们意识到危机已经迫在眉睫;一方面又以极大地爱国热情,告诉人们只要奋发图强,变法维新,就一定会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些在近代思想界振聋发聩地认识,大大激发了人们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封建专制政治以维护民族利益地热情;开启了一代人地思维,从世界观上重新武装了人们地思维,使他们从此具有了向西方学习地观念,从而起到了重要地资产阶级思想启蒙地作用.从当时来看,这些思想为戊戌维新运动提供了不可或缺地理论依据;而从历史地整体观念来看,它们对于其后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也不乏积极地影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第二,与政治变革相适应,近代中国在文化思想领域中也存在着资产阶级地新文化与封建阶级地旧文化地斗争.在晚清时期“固有之旧思想既根深蒂固,而外来之新思想又来源浅觳,汲而易竭”(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地情况下,严复以极大地爱国热情,比较系统地把西方资产阶级地学术文化介绍到中国来,满足了渴望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地中国知识分子地要求,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地文化知识领域.他所介绍地西方逻辑学开我国此类学科研究之先河,对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运用科学方法对陆王心学、佛教禅宗所作地批判,鞭辟入里,从思想上终结了中国古典哲学地进程;他将中西方哲学联系起来加以考察、融合地方法与观点,开启了中国思想史从理论基础到思维模式地全新框架,为资产阶级世界观体系奠定了基础;他对封建旧学地批判,有着摧陷廓清地作用,对西学地引进与倡导,则有着筚路蓝缕之功.这些给人耳目一新又充满着科学精神地思想,无疑给近代中国地思想界带来了巨大地冲击.不仅资产阶级维新派深受其惠,从中找到了与封建主义作斗争地思想武器;就是中国最早地马克思主义者如李大钊等人,也从他地思想中汲取了不少救国地道理,学习到了西方先进地政治思想与学术思想.因此,应该说严复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起了划时代作用地思想家之一;他地著述与思想,也有着承前启后地历史地位.他所介绍地科学知识以及民主政治地思想,固然还不能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要求和提倡地“德先生”与“赛先生”相比,但终究也不能忽视它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产生地思想启迪及历史影响.然而,严复丝毫也不能逾越历史所许可地范围,来发挥他地智慧和才能.半封建半殖民地地中国社会环境,以及他所代表地中国新兴资产阶级两面性地特点,不能不在他地身上打下深刻地烙印.这一点限制着严复在近代思想史领域取得更大地成就,为近代中国地历史进程做出更大地贡献.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萧功秦教授说: 伟大地思想家之所以值得后人重视,就在于他们所揭示地一些重大问题,不但对于当时地人们,同样对于后世地人们来说,也是不能回避地.在探索这些重大问题时,这些智者们运用他们地智慧作出了创造性地贡献.时代会过去,而问题来自过去,却又延伸到现在乃至将来.一位西方思想史学者说得好:“在一个需要更多地政治与学理智慧来应对复杂深刻地现实困境与问题地时代,忽略前代思想家们地智慧资源是可悲地,正如我们要理解当代物理学地问题时,忽略牛顿与爱因斯坦同样是可悲地一样.”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也许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涵泳于严复地思想中地时候,我们不但能更深入地理解思想家所处地那个时代,而且也能通过思想家们对他所面对地问题进行地思考而将使自己变得更为成熟而深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严复论读书的意义原文及译文

严复论读书的意义原文及译文

严复论读书的意义原文及译文
(最新版)
目录
1.严复简介
2.严复论读书的意义
3.读书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4.严复的读书方法
5.结论
正文
严复,原名宗光,字熙卿,号复堂,是我国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

他曾提出“教育救国”的口号,并长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的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严复的众多著作中,有一篇名为《论读书》的文章,论述了读书的意义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仍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严复在文章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读书者,所以穷理也。

”他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研究道理,探索事物的规律。

通过读书,人们可以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升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把握人生。

严复进一步指出,读书对于个人和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个人来说,读书可以提高道德品质,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人具备独立自主的精神。

对于国家来说,读书可以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国家的繁荣发展。

他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而读书学习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严复在文章中还介绍了自己的读书方法。

他认为,读书应该有计划、有目标,不能漫无目的地阅读。

他提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读书方法,即要广泛涉猎,有所取舍;要善于发问,勇于
质疑;要深入思考,力求理解;要辨明是非,分清善恶;要学以致用,付诸实践。

这种读书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总之,严复的《论读书》一文,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读书的意义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的读书学习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严复的主张(范文2篇)

严复的主张(范文2篇)

严复的主张(范文2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严复的主张的资料2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严复的主张(一)严复是晚清接受西学教育最早的一批知识分子之一,有丰富的西学知识,对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较深造诣。

他学古通今,学西贯中,成为大学问家。

他报效祖国的不是他所学的轮船驾驶和航海专业技术,而是救国救民的学问。

他留心国情、国事,考察西艺西政,努力探索强国富民之道,积极提出各种见解,在政治、经济、教育、学术等各方面都有深刻独到的思考和主张。

当严复进入船政学堂学习的时候,中国已遭受两次鸦片战争的沉重打击,千古未有之大“变局”引起思想界的大震动,“稍变成法”开始为朝野所接受,传统的“夷夏之防”观念、道德观念、义利观念等开始突破。

在船政学堂学习五年之后,严复作为首批船政公派留学生赴英国留学深造。

当他学成归国步入社会时已是光绪初年。

自强求富的洋务事业的进行和甲申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民族危难都是他步入社会后的亲身经历。

所以,时事、政治引起严复的热切关注,如何 1改革政治、扭转局势是严复首先面对和考虑的重要问题。

本文拟对严复的政治思想中的变法思想、民主思想、自由思想作考察和讨论。

一、变法思想光绪二十年(1894年),爆发日本侵略朝鲜和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

在中国人心目中不起眼的东瀛小“蛮夷”在战场上连连击溃“天朝上国”的驻防军,使国人大受刺激。

这场抵御侵略的战争是对兴办三十多年的洋务事业的严峻考验。

原以为,对西洋人打不过是因为西洋人船坚炮利,所以赶紧“借法自强”,制造轮船、枪炮,编练了海军,训练了陆军,可是,有了这些却仍败在东洋岛人手下。

于此,国人又一次大受震撼,大受教训,大受催醒。

有识之士认真检讨洋务事业的不足和问题,更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变道”上,认为仅仅“变器”是不够的,还要赶紧“变法”。

时任天津水师学堂总办的严复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1895年,他在天津《直报》上连续刊发《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原强续篇》、《救亡决论》等文章,极力呼吁变法。

严复

严复

夫自由一言,真中国历古圣贤之所深畏,而从未尝立以为教者也。彼西人之言曰:“唯天生民,各具赋畀,得自由者乃为全受。”故人人各得自由,国国各得自由,第务令毋相侵损而已。侵人自由者,斯为逆天理、贼人道。其杀人伤人及盗蚀人财物,皆侵人自由之极致也。故侵人自由,虽国君不能,而其刑禁章条要皆为此设耳。中国理道与西法自由最相似者,曰恕,曰絜矩。然谓之相似则可,谓之真同则大不可也。何则?中国恕与絜矩,专以待人及物而言,而西人自由则于及物之中,而实寓所以存我者也。自由既异,于是群异丛然以生。粗举一二言之,则如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
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他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恃人力。总之,西学“于学术则黜伪而崇真。”他还指出“中国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古之必敝。”所以他认为就是尧、舜、孔子生在今天的话,也要向西方学习的。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益非西学,洋文无以为耳目,而舍格之事,则仅得其皮毛。”他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他认为应做到“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提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和”的资产阶段教育方针。
其抑之不下,则其激也不高。不见夫火药乎?其塞之也不严,则其震也不迅。三十年来,祸患频仍,何莫非此欲遏其机者阶之厉乎?且其祸不止此。究吾党之所为,盖不至于灭四千年之文物,而驯致于瓦解土崩,一涣而不可复收不止也。此真泯泯者,智虑所万不及知,而闻斯之言,未有不指为奸人之言,助夷狄恫喝而扇其焰者也。

48题精选四 严复

48题精选四  严复

48题精选四严复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标者何?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二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西方的影响。

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察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讲富强、救危亡,惟用西洋之术。

……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实施的事项莫亟于废八股,即汉学、宋学、词章亦皆宜束之高阁。

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归纳严复的救国主张?(6分)
主张: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提倡“新民德”。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9分)影响:
(1)借用进化论呼唤国人的民族意识,成为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2)增强了救亡图存的勇气,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要求改革封建制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具有进步意义;
(4)同时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任答3点,且言之成理得9分。

)。

叶兆言《严复》阅读及答案

叶兆言《严复》阅读及答案

叶兆言《严复》阅读及答案
严复
 叶兆言
 严复是学海军出身的,以资历论,他是海军的老前辈。

严复学海军的时候,才14岁,学了五年,毕业了,分配在扬武舰当实习生。

当时正处于中国海军的草创时期,从时间上说,中国海军的起步,比日本略早。

 光绪二年,严复被派往英国继续深造海军。

光绪六年,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学堂,聘请刚回国的严复担任总教习,以后又升任总办,这时候他才二十多岁,年轻有为,前程似锦。

 可惜这一代学海军的人,注定不会有大出息,因为大清朝的腐败,已烂到了骨子里。

日本人成了中国人的心腹大患。

中国海军的脸面,很快在甲午中日大海战中,丢失殆尽。

第二年,清政府撤销了海军衙门,严复成不了一代海军名将,英雄无用武之地,临了只好弃武就文,到文化人的圈子里混。

 林琴南翻译《巴黎茶花女遗事》,风靡了一大群痴情男女,这种靠小说讨好读者的事情,严复是不愿意干的。

他是武人出身,对风花雪月看不入眼,而且相信小说会越看越没有出息,临了不过是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严复选择了西方的社会学着作,成了一名现代文明的窃火者,梁启超因此称他为“清季输入欧化之第一人”。

从时间上看,严译《天演论》是1898年,比林琴南略。

严复

严复

变法前期,严复几乎如施沃兹所言成为变法的局外人, 变法前期,严复几乎如施沃兹所言成为变法的局外人,只发表了一些与变法 没有直接关系的言论。严复的这些言论虽然和变法没有直接的关系, 没有直接关系的言论。严复的这些言论虽然和变法没有直接的关系,但都有 间接的联系,实际上都是为变法服务的。他从变法前明确反对“保教” 间接的联系,实际上都是为变法服务的。他从变法前明确反对“保教”到变 法期间侧重提倡“优生保种” 法期间侧重提倡“优生保种”,实际上是对康有为等人主导的变法行动的一 种认同和妥协;他呼吁国家保护专门之学人才,使他们“既有所归” 种认同和妥协;他呼吁国家保护专门之学人才,使他们“既有所归”,其实 是一种变法建议,以期引起变法者的注意。这些, 是一种变法建议,以期引起变法者的注意。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当时正在进 行中的维新变法的一种间接支持。 行中的维新变法的一种间接支持。 8月17日,顺天府尹胡炳芬保荐严复应经济特科,严复开始公开走近变法。 月 日 顺天府尹胡炳芬保荐严复应经济特科,严复开始公开走近变法。 26日,严复发表《(时务报 各告白后》,明确警告变法的主导势力的代表 时务报)各告白后 日 严复发表《 时务报 各告白后》 明确警告变法的主导势力的代表— —梁启超与汪康年,如果两败俱伤,“维新之事自此废矣” ,直接表示对变 梁启超与汪康年, 梁启超与汪康年 如果两败俱伤, 维新之事自此废矣” 法的关注和担忧。 日 时任少詹事的王锡蕃上奏光绪帝,保荐严复。 法的关注和担忧。29日,时任少詹事的王锡蕃上奏光绪帝,保荐严复。而后 光绪帝命“北洋差委候补道严复”来京“预备召见” 光绪帝命“北洋差委候补道严复”来京“预备召见” 。9月8日,严复乘火车 月 日 入京,预备召见。 月 日 阴历八月二十九日 被光绪帝召见。此后, 阴历八月二十九日)被光绪帝召见 入京,预备召见。9月14日(阴历八月二十九日 被光绪帝召见。此后,严复实 际上已经被光绪帝拉入他所扶持的维新变法的轨道。 际上已经被光绪帝拉入他所扶持的维新变法的轨道。 而在与光绪帝等主持变法的官方人士之间的矛盾获得冰释, 而在与光绪帝等主持变法的官方人士之间的矛盾获得冰释,并准备直接参与变 法时,百日维新却因慈禧太后的政变嘎然而止了。 法时,百日维新却因慈禧太后的政变嘎然而止了。 参与维新变法的诸人中,严复并未遭受严重的迫害。 参与维新变法的诸人中,严复并未遭受严重的迫害。 因为变法期间和变法后的严复,一直处于京津顽固势力的控制之中, 因为变法期间和变法后的严复,一直处于京津顽固势力的控制之中,这一方面 让严复无法实现其参与变法,以救国于危难之中的理想;另一方面, 让严复无法实现其参与变法,以救国于危难之中的理想;另一方面,却保护了 严复,使他最终得以安然无恙。 严复,使他最终得以安然无恙。

历史学基础(史料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史料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历史学基础(史料分析题)高频考点模拟试卷1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阅读下列史料并回答问题:“夫如是,则中国今日之所宜为,大可见矣。

夫所谓富强云者,质而言之,不外利民云尔。

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

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

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

反是且乱。

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

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日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新民德。

夫为一弱于群强之间,政之所施,固常有标本缓急之可论。

唯是使三者诚进,则其治标而标立,三者不进,则其标虽治,终亦无功。

此舍本言标者之所以无当也。

虽然,其事至难言矣。

夫中国今日之民,其力、智、德三者,苟通而言之,则经数千年之层递积累,本之乎山川风土之攸殊,导之乎刑政教俗之屡变,陶钧炉锤而成此最后之一境。

今日欲以旦暮之为,谓有能淘洗改革,求以合于当前之世变,以自存于烦扰之中,此其胜负窒窒之数,殆不可不待再计而知矣。

”——《原强》严复请回答:1.简述严复的思想。

正确答案:严复是一个反对顽固保守的维新派思想家。

他不仅著文阐述维新的必要性、重要性、迫切性,而且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作为救亡图存的理论依据,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严复信奉达尔文进化论和斯宾塞的庸俗进论。

这是他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教育救国论”是严复的一个突出思想特点。

严复疾呼必须实行变法,否则必然亡国。

而变法最当先的是废除八股。

严复主张多办学校,他曾论述西洋各国重视教育,他除亲自总理北洋水师学堂长达二十年外,还帮助别人办过学校,严复要求建立完整的学校系统来普及教育,以“开民智”。

严复提倡西学,反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

要救中国必须学西学和西洋“格致”。

他认为“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止”。

他认为应做到“体用一致”,“本来一致”要从政治制度上进行改革。

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研究的综述

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研究的综述

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研究的综述摘要:严复作为早期向西方探索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始终在寻找一条能够改造国民性、追求中华民族现代性的道路。

教育救国思想无疑是贯穿其一生的主题。

当时中国之所以被列强肆意凌辱瓜分,任人宰割,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大众的“愚﹑贫﹑弱”。

要实现中国的富强只有“鼔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即“三民”教育。

关键词:严复“三育”教育一、严复经历及教育思想形成的简述严复,字几道,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接受封建传统教育,后转向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

1871年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后,赴英国留学。

1879年学成归国后,开启教学生涯。

1895年甲午中日海战中北洋水师的覆灭,深深刺痛这位颇具“新知”却屡试不第的才子。

一直述而不作的严复连发《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一些列政论,阐述政治观点。

在诸多思想中,尤以认为教育才能提高国民素质救民族于水火之中。

于是,在严复中西方兼容的思想体系中形成了一个“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教育救国论。

二、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的研究1979年后,对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的学术研究内容增多。

国内各种期刊中对其教育思想研究的论文已刊出百余篇,几乎涵盖了所有内容。

专著的出版中论述也很多,比如崔运武教授1993年出版的《严复教育思想研究》,是较早系统研究严复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实践活动的专著。

这些著作对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的态度基本是一致的,都褒扬了其时代的启蒙性,教育思想的现代性。

1.三育并重以及三育侧重的研究。

严复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三民”教育,现在学者对研究既有整体的研究,也有对局部的分析。

周建超在近代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角度,认为“三民”教育是一个统一体。

教育救国是其逻辑起点,三民教育是其目标模式,通过中西融贯的方法来促进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

[1]薛菁站在救亡图存,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其思想形成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以翻译为媒介,将三民教育视为教育救国的纲领。

[2]周妤则探讨了清末新政时期,严复教育思想的形成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并阐释了“三民”教育的内在关系。

《教育救国先行者》阅读答案

《教育救国先行者》阅读答案

《教育救国先行者》阅读答案《教育救国先行者》阅读答案1898年深秋时节,元培回到故乡绍兴。

此时,戊戌新政恰如一场春梦,在血雨腥风中骤然消散。

悲愤之余,萦绕元培脑中多时的投身新教育的念头变得清晰而烈,这既是自身特长和兴趣之所在,也是目睹维新党人惨烈失败后所认定的一条报国之路。

从此,元培怀抱“志以教育挽彼沦胥”的信念,踏上教育救国的漫漫征途。

应知府之邀,元培担任绍兴中西学堂总理。

绍兴中西学堂是一所由地方绅士捐资创办的新式学校。

堂堂翰林,居然做起一区区学校的校长,这在绍兴城内不免引起一番议论。

但在元培心中,最紧要的事就是改变传统私塾教育唯经是读、唯经是尊的积习,使这所规模不大、学生不多的学校真正办成能有益于民族的学校,不能徒有“中西”之名,更要有“中西”之实。

日后成为北大校长之一的蒋梦就是当时这所学校的学生,他在《西湖》一书中这样评价元培领导下的绍兴中西学堂:“教的不但是我国旧学,而且还有西洋学科,这在中国教育史上还是一种新尝试。

虽然先生解释的很粗浅,我总算开始接触西学了。

”元培在那个时代抛弃功名,开创性地推行新式教育,散发了一个有良心有立场的知识分子无尽的光彩。

1912年元月,元培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

就职教育总长的半年时间里,元培扎扎实实地对教育界进行了除旧布新、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

他提出了“五育”(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和“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主张。

然而半年后,因不满袁世凯的专权,元培毅然离开。

1916年9月1日,身在法国游学的元培,收到中国驻法使馆转来时任民国政府教育部长的范源濂发来的的电报:聘请他担任北京大学校长。

由此,元培最辉煌的时期到来,并且因为他对大学教育体系的创立,被浓墨重彩地载入中国教育史。

民国成立后,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但由于继承了“老爷”式学堂的传统,封建沉未去,校政腐败,学生求官心切,学术空气淡薄,封建文化泛滥,不少师生品行不检,为社会所菲薄等。

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

《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阅读试题训练(附答案).doc》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甲午战败犹如一记闷棍...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推荐度:点击下载文档https://m./wenxue/yuedudaan/509674.html下载说明:1. 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2. 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 软件;3. 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4. 网页上所展示的文章内容和下载后的文档内容是保持一致的,下载前请确认当前文章内容是您所想要下载的内容。

付费下载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限时特价:6.00元/篇原价20元免费下载仅需3秒1、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copy839点击复制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3、将验证码输入下方框内,确认即可复制联系客服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温馨提示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我知道了咨询客服×常见问题•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3、如何联系客服?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公众号“网站在线小助理”,及时联系客服解决。

请把【付款记录详情】截图给客服,同时把您购买的文章【网址】发给客服。

客服会在24小时内把文档发送给您。

(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严复的三育救国论与近代公民教育的发轫

严复的三育救国论与近代公民教育的发轫

作者: 黄仁贤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系!福建福州350007
出版物刊名: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74-75页
主题词: 严复;三育论;公民;教育
摘要: 严复在 1 9世纪末提出的“鼓民力 ,开民智 ,新民德”的三育救国论不仅在中国首倡德智体三育并举的新教育 ,而且对民国初年兴起的公民教育起着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

这一理论为中国近代由人才教育向公民教育的转轨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把国民素质问题与民族的生死存亡联系起来 ,并构建了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 ,为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陕西高考语文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陕西高考语文传记阅读题及答案

陕西高考语文传记阅读原文天人交战的“盗火者”王龙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成为彻底改变严复命运的转折点。

这一年,中国的热血之士纷纷开出自己的救亡药方。

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提出变法救国之策;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誓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从来述而不作的严复,终于决定要化笔为剑,用文章来呐喊冲锋了!新年春节刚过,严复就发表了第一篇重磅文章《论世变之亟》。

他清醒地看到:“今日之世变,盖自秦以来,未有若斯之亟也!”压抑多年澎湃已久的爱国激情,终于化作急迫的救亡使命感,他一口气写下了《救亡决论》、《原强》、《辟韩》等为人传诵一时的名篇。

这些充满激情的政论文章,抨击时弊,呼吁国人因时而变,维新图强,是一次对中国专制政体从治统到道统、从形式到内容的彻底清算,其宗旨用蔡元培的话说就是“尊民叛君,尊今叛古”。

主要内容则可归纳为四句话:帝王窃天下,儒术卫王权,八股笼士心,治术坏民智。

严复的这些思想,成为直接点燃戊戌维新的精神火炬,他从此声名鹊起,成为众望所归的新学领袖。

戊戌维新失败后,严复躲进小楼,立誓“屏弃万缘,惟以译书自课”。

对中华文化不曾一日消解的深层焦虑感,成为他不竭的精神动力。

十年中,这位孤独的圣徒扛着救赎的十字架,独自一人匍匐在精神孤旅之上。

1906年,在翻译孟德斯鸠的《法意》时,当他译到专制政体“彼将使之为奴才也,必先使之终为愚民也”一语,不禁心生悲愤,涕泪长流。

中国千年的专制之痛,竟让一位遥远的西方人总结得如此精确。

拯救吾国,必先拯救吾民。

这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决定了他只选择那些有助于改造国民性格的西方书籍介绍给中国人。

深受严译影响的鲁迅,后来也深为理解严复这种忧虑的心境,他感叹道:“严又陵究竟是‘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的,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个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敏锐的人。

”这种对中华文化的深层忧虑,在严复是沉痛的“三民论”的呼号呐喊,到了鲁迅笔下则是痛极无声的那个麻木的愚民阿Q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S 题(10分)材料一1903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S 题(10分)材料一1903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S 题(10分)材料一1903①1903年春,川沙小学举行开学典礼,这是黄炎培教育生涯的发端。

作为校长,黄炎培只尽义务,不领薪水。

他还亲自上讲台,每天讲课3小时。

在他的努力下,这所小学办得如火如荼,人们以自己的孩子能入川沙小学为荣。

②1906年,黄炎培创办了浦东中学。

从设计蓝图到监督施工,黄炎培都冲在第一线。

所有教师的遴选、聘用,都由他把关、拍板。

黄炎培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勤、朴、诚”人生修养三要点。

革命家张闻天、文学家叶君健、物理学家王淦昌、翻译家卞之琳、教育家夏坚白、会计专家潘序伦、历史学家范文澜、导演谢晋以及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蒋纬国,都曾就读于浦东中学。

该校在当时享有“北南开,南浦东”的盛誉。

③辛亥革命后,黄炎培任江苏省教育司长,在充分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拟出了科学、严谨、可行的《江苏今后五年间教育计划书》,全力以赴进行落实,使得江苏省很快成为中国最有成就的省份,为教育界树立了楷模。

④黄炎培从中国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国内外进行多方考察。

1914年2月,他以《申报》记者身份在安徽、江西、浙江考察教育,历时95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

同年9月,他又到山东、北京、天津考察教育,历时36天,写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

1915年,他又随中国实业考察团在美国考察了25个城市52所学校,历时三个月,广泛接触各界人士(包括总统威尔逊、大发明家爱迪生),尤其注重考察美国的职业教育。

1917年,他还到日本、菲律宾考察,历时两个月。

黄炎培由此获得了“中国教育界的徐霞客”的美誉。

⑤黄炎培考察的重大收获是更加肯定了职业教育的战略意义,他下定决心要在中国大力推行职业教育。

1917年5月6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正式成立,黄炎培担任办事部主任。

职教社诞生以后,逐渐形成一个完整、宏大、有机的体系,它的触角伸展到许多领域,成果之丰硕,实属罕见。

光是一个中华职业学校,从1918年创立到1952年被轻工业部接管,培养毕业生多达7000人以上,其中不乏名人,包括数学家华罗庚、社会活动家徐伯昕、经济学家顾准、演员秦怡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复及其教育救国论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甲午战败犹如一记闷棍,把中国打懵了,彻底打掉了中国人的希望、自信,更打掉了中国人通过洋务运动“自强”“求富”的幻想。

在谭嗣同悲怆地吟着“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时,有一位福建侯官人也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的后院“中夜起而大哭”。

甲午战争改变了严复的人生轨迹,如果不是这场战争,“海归”严复也许会在待了15年的北洋水师学堂继续待下去,会将他落第了四次的科举考试进行到底。

但没有那么多也许,对于颓败腐朽的满清王朝来说,甲午战争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此有着天纵之才、又饱读西方学说的严复走上历史前台也是一个必然。

他注定不是一生沉浮宦海的官僚,而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严复走向启蒙思想家的圣殿,从1895年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一系列论文开始,《论世变之亟》《原强》《辟韩》《救亡决论》四篇论文是他吹响维新变法思潮的第一波号角。

严复分析当时的局势,认为中国面临着自古以来未有之变局,亡国亡种之危近在旦夕,要救亡图存,只能维新变法。

救亡图存、维新变法是当时整个时代的大主题,时局就摆在眼前,再糊涂保守的人也不能不改弦易辙,故而满清皇室为了自身的利益也采取支持态度。

严复对此一大主题的阐述,最为关键的两点:一是用达尔文进化论和赫胥黎庸俗进化论来分析中国面临的危机,这些新颖深刻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念更是无异于天外惊雷,产生特别发聋振聩的效果;二者,严复鼓吹维新变法之具体内容最为有特色,他认为要救亡先得启蒙,因为中国之最为可悲的不是缺少救亡之法,这些“法”中国文化本身中有,西方文化中更是有很多可以学习,最为可悲的是“民智之已下,民德之已衰,与民气之已困耳”。

“民”是组成社会、形成国家最为基础的个体,这些个体的强弱优劣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国家的强弱优劣,如果不先从国民素质上下手,再好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也无法让中国强大起来,因为根本无法贯彻落实下去,西方再好的东西到中国也会有“淮橘为枳之叹”。

他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认为西方之所以富强是能讲民主、自由,中国积贫积弱是千年的专制毒害所致,因此要以“自由为体,民主为用”进行革新,然而“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反是且乱。

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

”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教育救国论,希望塑造优秀的国民,形成新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扫除中国人伪饰、自私、懈惰的德性。

通过启蒙国民以达到救亡的目的,在当时的维新思潮中的确是非常独特的一道亮色,也贯穿严复思想始终。

教育救国归根结底还是要用西方的文化制度、科学技术来教育启蒙人民,而要真正认识和了解西方,就必须精通外语和翻译。

严复不仅著文鼓吹学习西语的重要性,一生中还屡次筹办编译培训所,就职于编译局。

而究其大半生精力翻译的《天演论》《原富》《法意》《穆勒名学》诸书更是把西方一整套先进文化都介绍到中国来,作为启蒙的资粮,对中国几代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复不仅是坐而论道的思想家,也是起而能行的教育实践家。

1906年4月,严复就任安
徽高等学堂监督(校长)之职。

他按照自己的思路对学校进行改革,首先制定规章,明确办学方向和教学内容。

他把学生分为两部分,师范生和预备生,前者主要为培养中小学师资;后者寄希望于以后能继续深造,成为专门人才。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主选择专业。

关于教学内容,自然以西学为主,特别重视西语、数物化质等自然科学的学习。

严复在皖期间,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安徽高等教育近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吴新苗《一个伟大启蒙思想家的剪影》)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中日甲午战争失败,使中国认识到了严重的后果,无论是统治阶级还是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都为了富国强民而对维新变法采取支持的态度。

B.严复的教育救国论力主通过启蒙国民达到救亡的目的,他翻译的介绍西方先进文化的著作,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C.严复引用达尔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是想告诉民众要顺应天道、适应自然。

D.严复认为要更好地向西方学习,就必须精通外语并了解西方的科学技术,因此在其执掌安徽高等学堂时,教学内容自然以西语、数物化质为主。

E.传记通过对严复教育救国论及办学实践的论述,表现了严复作为启蒙思想家的独特深刻,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历史现状。

(2)请简要概括严复教育救国论的思想内涵,并加以阐述。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3)严复没有成为“沉浮宦海的官僚”,而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
(4)读了这篇传记,严复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参考答案:
9.(1)(5分)【BE】B3分,E2分,D1分。

A满清皇室是为了自身利益才对维新变法采取支持态度;C是想告诉民众只有强民强国才能不受欺侮,立身于世界;D关于教学内容,自然以西学为主,特别重视西语、数物化质等自然科学的学习。

(2)(6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

鼓民力就是培养国民健全的体格、充沛的精力及其昂扬向上的精神;开民智就是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新民德就是把西方民主、自由的思想同爱国主义结合起来,让人民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形成新的生产自救规范和社会秩序。

(每一条2分,必须有概括与分析,若无概括只有陈述至多给5分)
(3)(4分)甲午战败,中国积贫积弱,危在旦夕,要救亡图存,只能维新变法,这是朝代的大主题;严复有天纵之才,又饱读西方学说,于是向西方寻找真理,启蒙国民,救亡图存。

(每一条2分)
(4)(6分)观点一:严复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值得学习。

(1)面对控中国积贫积弱的现状,严复没有只考虑自身的官位与发展,而是关注国家的命运,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前途结合在一起,致力于探索救亡之路。

(2)严复为启蒙国民,呕心沥血,穷尽在半生精力翻译了许多介绍西方先进文化的著作。

观点二:严复教育救国论的思想新颖、先进而深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观点三:严复不仅坐而论道,也起而能行。

观点四:严复所提出的教育救国论思想也有不当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