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视野下《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识教育视野下《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摘要:《高级日语视听说》是日语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中的重要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立足于通识教育视野,探究《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对于培养通识型日语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通识教育;高级日语视听说;教学改革;创新人才

《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是日语专业教学课程设置中的重要课程,主要是面向高等院校日专业三年级以上学生开设的一门日语应用类试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日语听力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发挥重要作用。通识教育在于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目标是“社会人”的培养。立足于通识教育视野,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交际能力为目标,探究《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措施,对于培养通识型日语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实践启发意义。

一、《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对于通识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探析

《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视听说训练,帮助学习者了解日本的社会、文化、历史以及新闻报道写作,将课堂与日本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现实的场景再现,增加学生对日本社会文化的了解,将在日语学习基本阶段掌握的语法和词汇知识予以实践运用,在语言基本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了解日本社会的真是现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对于培养广泛社会

适应性的社会人,其作用是不言自明的。通识教育的人才培养理念是要塑造完整的社会的人,除了具有专业的知识和实践技能,而且是身心健康,充满理性,陶冶情操的自由教育[1]。因此,以通识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推进《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实现通识型创新人才培养、提高日语专业本科生就业率的有效尝试。

二、《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的现状和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日语专业《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开设,一般都采取以教材为依托的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地教材的讲解,单词背诵,课文泛读等方式来开展课堂教学。这样做的最直接的弊端就是教材的滞后性,尽管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取材于日本现有公开刊物,但是当汇编成册并经试用合格,投入教学使用,已经具有较强的滞后性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依托于网络传播,信息爆炸时代特有的信息更替速度已经将传统的之后教材远远抛在身后。而受惠于现有科技手段和通讯工具的普及,学生往往比较式还能先接触最新的新闻时事动态,也更关注最新最快的时事热点。如果还是依托于传统的教材讲解,很难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最终降低了课堂教学吸引力,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

三、通识教育视野下《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一)注重实践性

《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最终的目的在于今后在实践中能够熟练的加以运用。因此,教师在选

材时应尽量从学生今后的就业趋向和发展规划的角度出发,注重教学资料选材的实践性。教师应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动向,尤其是与中国相关的动态,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具有显见的实践指导性,为他们提前接触社会提供了模拟平台。

(二)注重时效性

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能否与社会相融合,而时效性是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滞后的教材带给学生的是陈旧的资讯,有时候过时的单词和事件介绍增加了学生对视听资料内容的理解。教师在选材时应尽量从最新最快的网络媒体获取最新的时事热点资讯,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提升教学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重能力提升

了解视听资料是基础,理解基本内容是要求,掌握资讯内容是核心,学会实际应用是关键,也是最重的目标。通识教育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视听说课程的教学,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工作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应结合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场景模拟表演,增加临场训练,锻炼学生应对能力,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社会人”的综合素质。

(四)注重教学评价

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借助于教师的创新尝试,也需要借助于客观

公正的评价机制。一方面,教师要自我反省,对每学期教学内容的推进是否成功进行自我小结,另一方面,也要客观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更好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比如日本的大学,经常组织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学分规定、选修方式等进行各种评价,以此不断调整和完善本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结构和设置[2]。广泛吸收不同意见,有利于《高级日语视听说》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青年专项重点自筹课题“日本大学通识教育演变与发展研究”

(c-b/2011/01/26);2011年江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基于国际日本语能力测试改革的日语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2011jgyb129)。

参考文献:

[1]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01).

[2]李宛蓉.日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管理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作者简介:周荣(1977-),女,江苏赣榆人,讲师,硕士,江苏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教育与日本文化;王保田(1958-),男,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江苏大学,研究方向:日汉语言对比与日本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