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任务群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任务群设计统编五上第七单元任务群设计一、教材分析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人文主题为:“四时景物皆成趣”,语文要素为: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本单元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包括(王维的《山居秋暝》、张继的《枫桥夜泊》、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四季之美》、《鸟的天堂》、《月迹》。
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当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容范畴。
几篇文章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引导读者用心去感受周围的景物特点,并由此产生无限的美好遐想。
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这一阅读要素,在一到四年级的统编教材中并没有明确地提出,主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感受自然之美。
“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在五年级上册初次明确表述,阅读训练要素确定为“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只要求学生能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初步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并根据描写想象出具体丰富的画面即可。
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二、单元教学目标1.识字与写字:认识27 个生字,会写28 个字,会写22 个词语。
初步感知散文和古诗的内容,初步感受诗文之美。
2.阅读与鉴赏:借助注释、插图,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3.表达与交流:选择自己喜欢的动态或静态美景用画笔绘出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4.梳理与探究:思维导图梳理课文重点字词,文章脉络,发展学生的自主、独立识字能力以及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2.学习描写景物的变化。
四、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任务群教学主要是对单元内容整合,以达到精讲高效的目标。
围绕“四时美景皆成趣”我们来开一个“动静之美鉴赏会”,共赴一场四季之约,优秀作品在学校公众号展示。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包含了三个部分: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对阅读和写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表达时仍存在词汇贫乏、逻辑混乱等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道理,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口语交际、习作和阅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感受语文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口语表达,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的写作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课文内容,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
2.口语交际素材:准备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口语交际素材,用于课堂实践。
3.写作案例:挑选一些典型的写作案例,供学生分析和借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封面,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口语交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如:模仿课文中的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共6课时)课时一:导入目标•通过导入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活动安排1.师生问答:问学生有关课文主题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趣味启发: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课时二:课文理解目标•让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活动安排1.生词解释:解释生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细节把握:让学生注重细节,从细节中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课时三:知识点梳理目标•整理课文中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活动安排1.重点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
2.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知识点,相互学习,相互提问。
课时四:课文背诵目标•让学生熟练背诵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安排1.合作练习:学生互相帮助,进行合作练习。
2.班级朗诵:让学生分组进行班级朗诵。
课时五:拓展阅读目标•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活动安排1.阅读指导:引导学生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能力的书籍。
2.朗读分享: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段文字进行朗读分享。
课时六:课堂综合活动目标•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综合性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活动安排1.情景表演:学生分组进行课文内容的情景表演。
2.小测验:出一份简单的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掌握情况。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优秀教案的教学安排,希望学生们通过这六堂课的学习能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作业设计(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新课标分层作业语文园地七1.下列词语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明亮的月夜朦胧的微光凛冽的清晨B.寒冷的冬晨闲逸的心情暖和的火盆C.茂盛的榕树翠绿的颜色无数的树根D.粗糙的白日漆黑的暗夜七彩的红霞2.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月亮顺着竹帘格儿往上爬,竟然跑到穿衣镜里去了。
(拟人)B.似乎我们已在月里了,那月桂分明就是我们身后的这一棵了。
(比喻)C.那月亮不是我们印在天上的印章吗?(反问)D.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排比)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最近连续..下了好几天雨,小河里的水满满的。
B.家长会马上要开始了,家长们陆续..来到会场。
C.这场风波一直继续..了半个月才平息下来。
4.选择恰当的汉字填入句子中。
A.瑕B.遐C.暇(1)德国家家户户养的花,让我们看到的人如人山阴道上,应接不( )。
(2)坐在小艇上游览威尼斯,那绮丽的景色引人( )想。
(3)这里的天空好似透明的蓝宝石,没有一点( )疵。
5.比一比,再组词。
驯( ) 均( ) 履( ) 恃( ) 酬( )训( ) 匀( ) 屡( ) 持( ) 酿(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句中“聒”的读音是________。
“此声”指的是_____________。
(2)诗人王维是那样的高洁,而他貌似在那“空山”之中又找到了一个称心的世外桃源,所以就情不自禁地说:“____________,王孙自可留。
”(3)“_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是_____的《_________》中的诗句。
(4)《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_______写他和朋友_____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
________的河流,______________的大榕树,_____________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汇总(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及反思、习作和语文园地)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学设计汇总(附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及反思、习作和语文园地)第七单元【教材分析】1.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革命情怀”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两篇精读课文和《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两篇略读课文组成,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名人成长的故事。
《古诗三首》其中《出塞》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凉州词》诗中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迈的气概。
《夏日绝句》一、二句“言理”,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
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
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
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梅兰芳蓄须》讲的是梅兰芳先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而把胡子留起来的事。
在日本强盗面前,宁可忍饥挨饿并且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给日本强盗演出。
《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新体诗,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重在朗读,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单元重点:(1)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四季之美》作业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2.《四季之美》分层作业设计一、本课目标:1、会认“旷、怡”等5个生字,会写“黎、晕”等9个生字,会写“黎明、红晕、彩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
3、学习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4、借助关键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课文中景物的动态描写。
二、课标对本学段的目标要求:1、对学习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硬笔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5、能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四季之美》自主型分层作业: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作业内容及数量。
A类基础性必做题:1、读拼音,写词语。
(1)归鸦在yè mù( )降临时,急匆匆地飞回了自己的家。
(2)姑娘的脸上露出幸福的 hóng yùn( )。
(3)1í míng( )前的天空yù fā( )明朗起来。
(4)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和谐,景色都那么令人 xīn ku àng shén yí()。
2、词语百花园。
(1)词语搭配。
( )的天空 ( )的微光 ( )的心情(2)词语积累。
表示心情愉悦的成语:( )( ) ( )AAB式词语: ( ) ( ) ( )AABC式词语: ( ) ( ) ( )(3)多音字析。
他因为晕( )车太严重,居然晕( )倒了B类提升性选做题:(2选1)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夏天最美是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课文选段写了、、三种场景中的夏夜美景。
2.选段中“这情景着实迷人”的“这情景”是指的情景,呈现出一种。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习作:______即景》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习作:景物即景》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描述身边的环境和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材以景物即景为主题,提供了丰富的景物描写素材,让学生在观察和描述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
但部分学生在描述景物时,可能会出现语言贫乏、条理不清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描述景物,做到条理清晰,表达生动。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验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对生活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词语和句式描述景物。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做到观察细致、描述生动,条理清晰。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具体的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观察和描述。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
3.互动式教学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景物,准备进行描述。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话方式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景物,激发学生对景物描写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景物描写素材,让学生观察并进行简单描述。
同时,教师进行示范性描述,展示如何生动地描绘景物。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每组选定一个景物进行详细描绘。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描述。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
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七单元自然之趣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自然之趣”这一主题编排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景物。
《山居秋暝》《枫桥夜泊》《长相思》三首古诗词,或写山间傍晚的景色,或写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或写长途羁旅风光;《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夏秋冬某-特定时间的景致;《鸟的天堂》描写了大榕树在早晨和傍晚时的不同情景;《月迹》描写了不同地点的月亮。
几篇课文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表现出了景致的情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第一次以单元编排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门的文学品鉴能力的培养。
本单元选编的几篇课文,均有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三、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如,《山居秋暝》中对清泉、竹子、莲叶等景致进行了动态描写,衬托了山间傍晚的幽静;《四季之美》描写了春天黎明天空颜色的变化、夏夜萤火虫翩翩飞舞、秋天黄昏时归鸦回窠、大雁比翼而飞等景致,凸显了景物的动态美;《鸟的天堂》中,傍晚的大榕树是静谧的,早晨的大榕树则是热闹的,-静一动,特色鲜明;《月迹》一文,既有对月亮爬竹帘格儿的动态描写,也有对满院子玉玉的、银银的月光的静态描写,充满了情趣。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关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句子,并品味和积累;“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引导学生在仿写中进一步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作用。
②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学习本单元通过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事物的美,学会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思想感情。
③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的方式理解重点句子,从而把握住文章的中心意思。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通过普通事物发现不寻常的“美”,并能根据对事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
并且在练习写作时,能够抓住事物特点,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思维创新。
④审美创造:通过反复品读文章,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结合生活实际感受作者对事物的喜爱之情,并学会热爱大自然。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1.判断下面的句子是动态描写还是静态描写。
A.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
B.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
()
2.读下面两组例句,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仿照着写一写。
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院子的中央,有一棵桂树。
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
A.眼前是一条清澈的小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小狗在公园的草坪上玩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清早,天空中布满了阴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作业设计】
1.判断海报的构成要素是否正确。
正确打“√”。
海报除了主题,还包括活动的内容,主办方、地点、时间等。
()2.为校园的元旦联欢晚会设计一份海报。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
基本信息参评学段参评学科姓名联系电话单位作业年级五年级教材版本统编版教材年级、册次及单元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章节等第七单元作业类型(课时)课时作业作业功能复习作业作业目标1.围绕“四时景物皆成趣”,结合课内外阅读资料,分析文本,依托课后习题设计课内阅读,细读文本,想象课文中所描绘的景象。
4.识别语段中的静态猫写和动态描写,联系上下文概括语段中描绘的景象,比较同一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说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
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猫写,表现景物的特点或变化。
5.完成“即景海报”。
尝试通过仿照例句等方法,体会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学习把画面写具体。
6.学习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
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7.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传承和弘扬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文化传统。
题量与时长7道题,预计时长60分钟。
亲爱的同学们: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必须会陶醉其中;当你应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同样也会流连忘返......四时之景皆成趣,四时诗文皆有情。
让我们一起登上美景方舟去旅行,感受自然之趣,领略自然之美!整体感知,品动静之美一、根据下面要求完成题目。
1.从下面几幅图中你想到了什么,请边读单元古诗边想象,用彩笔呈现印象最深的一幅画。
2.将《枫桥夜泊》改成小短文,注意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结合的方式。
设计意图:本题是对学生古诗阅读综合能力的考查,对古诗词积累的要求也从识记层面提升到运用发展层面,并促进了学科融合拓展。
二、根据思维导图和课文内容填空。
设计意图: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填空,需要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
思维导图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支架,使学生脑海中有整体感知的内容,同时有自己的思考。
看图有感,积累有方三、看图片,用恰当的成语来描绘四季的美景。
(1)春天()(2)夏天()(3)秋天()(4)冬天()“”“”仿写提升,学有所用四、根据课文中两组例句进行仿句练习,展开想象,将下列句子写具体。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案例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业设计【作业定位】单元作业设计,是在统整学科教材的基础上顺应学生语文素养发展规律,以一个单元为基本单位,针对单元学习目标,结合学生学习起点和发展需求,进而开展的练习设计。
本单元作业的设计体现如下导向:一是在统整规划中逐步达成梯度目标。
单元作业结合单元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应凸显整体规划后的统筹协调,将单元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分解,对课堂教学内容适时展开补充和巩固,形成梯度进阶。
二是在适时诊断中精准把握学习状态。
单元作业设计重在前期、过程和结果的诊断,从知识、习惯、态度、迁移运用等不同方面开展实时评价,真正达成教学评的一致性,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三是于助学系统中灵活落实语文素养。
单元作业设计还应结合语文助学系统,根据课后练习和语文作业本,进行趣味性地练习重构,让作业形式更丰富、呈现方式更多元,以此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是立足儿童本位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以项目式作业通过多种形式、多元评价,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在学生乐学好学的情境中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多元评价者对学生的语文实践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作用,持续维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作业目标】1.在具体语境中读准字音,理解本单元生字词。
2.在“四时景物”录音棚的情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三首》《四季之美》以及《渔歌子》。
3.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在“四时景物”摄影棚的情境中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景象,结合插图和日常生活感受课文描述的静态或者动态画面。
交流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动静态描写的语句,初步感受其表达之妙并主动积累。
4.在“四时景物”编辑部的情境中品味、体会课文中动静态描写的作用,仿照例句,把自己观察到的画面写具体。
进而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者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观察所得,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并把“即景”的题目补充完整。
5.在“四时景物”宣传部的任务情境中为“四时景物最佳代言人”评选活动设计海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古诗词三首
1. 选择加点的多音字读音不同的一项。
( C )A.湖泊 B.血泊 C.停泊 D.水泊
( B )A.更加
B.五更天
C.更好
D.更美
2. 看拼音写汉字。
(1)yú( 榆 )树旁有一座sì( 寺 )庙,庙内的住持心地善良。
(2)湖pàn( 畔 )住着一个姓sūn( 孙 )的人。
现在我的眼前,真令人心kuànɡ( 旷 )神yí( 怡 )呀!
(2)圆yùn( 晕 )
qī( 漆 )黑 miǎn fèi( 免 费 )
bìnɡ yù( 病 愈 ) piāo yì( 飘 逸 )
3.根据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1)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A.明亮的月夜 朦胧的微光
(2)“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主要写_洗__衣__女__子__的__欢__声___ 笑语以及渔舟归来荷叶晃动 的场景。作者用“喧”“ 动 ” 衬托了月夜山村的 清幽宁静 ,这是“以动衬静”的写法。采用 这种写法的诗句还有: 示例:蝉噪林逾静 , 鸟 鸣 山 更幽 。
(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姑苏”是指现在的
B.暖和的火盆 凛冽的晨光 C.凉爽的黑夜 热闹的归鸦 D.下沉的夕阳 熊熊的木炭
5. 根据情境写句子。
(1)面对空中的月亮,王维不禁吟诵出:“ 明 月 松 间 照 ,清 泉石上流。”同样,《枫桥夜泊》中也有描写月亮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 ,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 (2)“风一更,雪一更, 聒 碎 乡 心 梦 不 成 , 故 园 无 此 声 ” 描写了风雪,由此我想到了柳宗元的《江雪》中的句子:孤舟蓑 笠翁, 独 钓 寒 江 雪 。
第七单元
22 四 季 之 美
1.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来。
. 红晕(yūn _y_ù_n_ ) . 走廊(_l_á_n_ɡ_ nánɡ )
2. 看拼音写字词。
. . 凛(_l_ǐ_n_ lǐng)冽(niē _l_i_è_)
(1)lí( 黎 )明,夜mù( 幕 )慢慢地打开了,远处的美景终于清晰地呈
苏州 。诗人半夜还能听到城外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__诗__人__思_
念家乡,半夜愁得睡不着 。
(4)“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 深 千 帐 灯 。”这句
词的意思是:__将__士__们__翻__过__一__座__座__山__,_涉__过__一__条__条__河__,_向__山__海__关____
3.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 (1)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A.停歇,休息。 B.尽。 C.枯萎。
B( )
(2)故. 园. 无此声。
A.破旧的院子。
B.故乡。
( B ) C.昔日的园子。
4.给加点的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对:A.回答;B.对峙;C.伴着;D.面对,向着。 ①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江城”在诗中指的是宣城。
( √)
②“两水夹明镜”中的“两水”是指宛溪、清溪,“夹”写出了这
两条溪水交汇的特点。“明镜”的比喻,写出了秋水的清澈、
明净。
( ×)
③“双桥落彩虹”中“落”将双桥写成从了借古讽今的写法。
( × )
(5)想象“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境,用语言描绘下来。 示__例__:_山__下__弯__弯__曲__曲__的__宛__溪__与__五__里__外__的__句__溪__如__同__仙__子__的__两__条__玉_ 臂环___ 抱__着__宽__阔__清__澈__的__明__镜__湖__。__宛__溪__上__的__凤__凰__桥__、__济__川__桥__在__晚__霞__的__映__射____ 下__,_犹__如__两__条__彩__虹__落__在__宛__溪__上__,_绚__丽__多__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
。从所填的词句中,
我边体进会发到。了夜 已深,营地里上千顶帐篷都亮着灯 。
军帐多,队伍庞大,非常有气势
7.快乐阅读。
(1)仔细读题目,完成练习。 ①这首诗描写的是 秋 季的景色。 ②全诗描写了诗人登上 谢 朓 楼 所看到的美丽景色。 ③诗的最后一句“临风怀谢公”中的“谢公”是指 谢 朓 。
( D ) ( B ) ( C )
(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聒(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碎乡心梦不成 B.身向榆关(嘉峪关)那畔(那边,这里指关外)行 C.随意春芳歇,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自可留。 D.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送到,传到)客船。
(2)“双桥落彩虹”中“彩虹”是指( B )。 A.河边美丽的景色 B.双桥在水中的倒影 C.夜晚街上美丽的彩灯 D.天空中的彩虹
(3)理解诗句内容,并填空。 ①全诗中,“ 江 城 如 画 里 ”这句诗高度概括了诗人登高望远所 见之美景,在文中起到总领全篇的作用。 ②整首诗,作者描写了 溪 水 清 澈 、 双 桥 倒 影 、山野炊烟、橘 柚深绿、 梧 桐 叶 黄 等景物,构成了淡雅脱俗的意境。 ③“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中的“ 寒 ”字写出了秋色的苍凉, “ 老 ”字写出了诗人内心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苦闷、伤感之情。
6.理解诗词,完成练习。
(1)“ 空 山 新 雨 后 ,天气晚来秋”,读到这两句诗,我知道作者 描写的是 秋 季 傍 晚 时分 雨 后 的美景。读着“明月 松间照, 清 泉 石 上 流 ”,我仿佛看到了__皎__洁__的__月__光__洒__落____ 在 松 林 里 听到了 泉 水 潺 潺 流 动 的 声 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