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风寒感冒—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学习笔记

中医内科学学习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感冒-解表达邪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或荆防败毒散2. 风热证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二、咳嗽-宣肺散邪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4. 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6. 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7. 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1. 发作期3)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4)风哮疏风宣肺、化痰平喘华盖散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 缓解期2)脾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四、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1.实喘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肝气乘肺开郁降气平喘五磨饮子6)水凌心肺温阳利水,泻壅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2.虚喘2)肾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3.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加紫石英,灵磁石,沉香,蛤蚧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证型治法代表方药 1. 初期清肺解表银翘散中医内科学笔记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4. 恢复期养阴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六、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清热杀虫月华丸2)阴虚火旺补益肝肾,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养阴保真汤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七、肺胀-有侧重地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则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外寒里饮温肺散寒,涤痰降逆小青龙汤2)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3)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4)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6)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八、痰饮-温阳化饮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饮停于胃和中蠲饮小半夏加茯苓汤1.痰饮2)饮邪化热清热逐饮甘遂半夏汤3)饮留于肠攻逐水饮已椒苈黄丸1)邪停胸肺和解少阳,宣利枢机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攻逐水饮十枣汤控涎丹2.悬饮3)气滞络痹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泻白散、沙参麦气汤温肺化饮小青龙汤3.支饮小青龙汤4.溢饮解表化饮九、心悸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2) 心脾两虚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肝肾阴亏滋补肝肾,养心安神一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5)水气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6)血瘀气滞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7)痰浊阻滞理气化痰,宁心安神导痰汤8)邪毒犯心清热解毒,益气养阴银翘散或生脉散中医内科学笔记十、心痛-祛邪治标,扶正固本 “补,通”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内阻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瓜蒌薤白半夏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和人参养营汤5)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6)心肾阳虚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参附汤和右归饮十一、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生气血归脾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朱砂安神丸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4)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5)肝郁化火疏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十二、汗证-虚者补之,脱者固之,实者泄之,热者清之,寒者热之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2)肺气虚衰益气固表玉屏风散3)心肾亏虚益气温阳保元汤或芪附汤自汗4)热郁于内清泄里热竹叶石膏汤1)心血不足补血养心归脾汤盗汗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脱汗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汤加味黄汗清热利湿茵陈五苓散十三、血症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热邪犯肺清肺泄热,凉血止血桑菊饮2)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栀子清肝汤3)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鼻衄4)气血亏虚益气摄血归脾汤1)胃火内炽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齿衄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合茜根散1)燥热犯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黛蛤散合泻白散1.咳血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降火止血百合固金丸1)胃中积热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2.吐血3)气虚血溢益气摄血归脾汤1)肠道湿热清热利湿,凉血止血地榆散3.便血2)脾胃虚寒温阳健脾,养血止血黄土汤中医内科学笔记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益气生血归脾汤3.尿血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1)热盛迫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营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4.紫癜3)气不摄血补脾益气摄血归脾汤十四、痴呆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七福饮2)气血亏虚益气养血,安神宁志归脾汤3)痰浊蒙窍健脾化浊,豁痰开窍洗心汤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通络开窍通窍活血汤5)心肝火旺清热泻火,安神定志黄连解毒汤十五、厥证十六、痫病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 阳痫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泄热涤痰熄风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发作期2.阴痫温阳除痫,顺气定痫五生饮合二陈汤1.脾虚痰盛健脾化痰六君子汤2.肝火痰热清肝泻火,化痰宁心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休止期 3.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大补元煎十七、癫狂(略)十八、胃痛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胃气壅滞理气和胃止痛香苏散2)肝胃气滞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3)胃中蕴热清胃泻热、和中止痛泻心汤合金铃子散4)肝胃蕴热清肝泻热、和胃止痛化肝煎5)瘀血阻滞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不足益胃生津止痛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黄芪建中汤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1.气厥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血厥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继用人参养营汤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4)食厥消食和中盐汤探吐,神术散合保和丸5)暑厥开窍醒神,清暑益气牛黄清心丸,紫雪丹,继用白虎加人参汤,清暑益气汤中医内科学笔记十九、痞满-苦辛开降,理气消痞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邪热内陷泻热消痞,和胃开结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2)饮食积滞消食导滞,行气除痞保和丸3)痰湿内阻除湿化痰,理气宽中平胃散和二陈汤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消痞四逆散合越鞠丸5)脾胃虚弱补气健脾,升清降浊补中益气汤二十、呕吐二十一、呃逆二十二、噎嗝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右归丸二十三、腹痛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4)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二十四、泄泻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实证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虚证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呕竹叶石膏汤 3)气滞痰阻顺气降逆旋复代赭石汤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加丁香,白豆蔻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证型治法代表方药1)寒湿泄泻芳香化湿,疏表散寒藿香正气散2)湿热泄泻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中医内科学笔记二十五、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荆防败毒散考点总结

荆防败毒散考点总结

荆防败毒散考点总结
荆防败毒散是一种中药药方,主要用于治疗各种败毒疾病。

它由荆芥、防风、败酱草、黄芩、黄柏、青黛等多种药材组成。

以下是荆防败毒散的考点总结:
1. 药物成分:荆防败毒散的主要成分包括荆芥、防风、败酱草、黄芩、黄柏、青黛等。

药物成分的作用机理、相互作用以及药材的药理作用都是考点之一。

2. 适应症:荆防败毒散主要适用于风热病毒引起的疾病,如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发热、惊风、痈疽等。

了解适应症的范围和具体表现是考点之一。

3. 功能主治:荆防败毒散的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化痰止咳。

它可以解毒、消炎、抗菌、抗病毒等。

了解其功能主治以及药物配伍原理是考点之一。

4. 用法用量:荆防败毒散的用法是煎服,一般每次9-15克,
每日2-3次。

了解用药的使用方法、剂量以及煎药技巧是考点
之一。

5. 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使用荆防败毒散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

同时,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和过敏体质者禁用。

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是考点之一。

总之,荆防败毒散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方剂,了解其药物成分、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方面的知识是考试的重点内容。

中医治感冒的万能方败毒散和荆防败毒散

中医治感冒的万能方败毒散和荆防败毒散

中医治感冒的万能方:败毒散和荆防败毒散败毒散是宋代大医家钱乙所著的《小儿药证直诀》中的名方,由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生姜、薄荷组成,主治外感风寒湿所致的表证。

荆防败毒散出于《摄生众妙方》,是败毒散去人参、薄荷、生姜加荆芥、防风而成,主治同败毒散。

什么是表证?中医诊断学认为以发热、恶寒、脉浮为特征的证候就是表证。

这个概念的外延很大,不仅包括平时常见的感冒,还涉及为数众多的病毒性传染病。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是主要的外感病因。

六淫邪气主要侵袭皮毛,或从口鼻而入,侵害肺系,对口、鼻、咽、喉、气管和肺形成损害,症状表现为全身的发热、恶寒、肌肉骨节疼痛,以及局部的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咽喉肿痛等。

对这类病证的治疗应该以祛外邪为主。

外感六淫中,风寒湿邪关系紧密,常相互交织,杂而为病,有时难以分开。

钱乙设计了这张针对多种病因都有治疗作用的败毒散。

方中以羌活、独活、生姜散寒,羌独活并用可治疗全身肌肉关节疼痛,合茯苓以祛湿;川芎、薄荷祛散风邪,善治头痛;配伍前胡、枳壳、桔梗、甘草以行气、止咳、化痰,强化治疗肺感外邪之后的咳嗽、咳痰等主要症状;若体虚,以少量人参扶助正气,鼓邪外出;而柴胡则可退正邪交争所生之热。

实际上方中柴胡的用法最为巧妙,另有深意。

外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寒热经常转化,判断外感风热或由寒化热的标志,往往是病人表现出的热重寒轻的症状。

如果从柴胡退热的角度来说,败毒散对风热外感也具有适应性。

可以说,败毒散的用药涉及外感六淫中风、寒、湿、火四个环节,几乎可称为一个通治之剂、万能之方。

研发理由和前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败毒散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病毒、抗菌、提高免疫细胞活性等作用,临床上主要用其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感、腮腺炎、小儿秋季泄泻以及荨麻疹、湿疹等皮肤过敏性疾病。

败毒散出现后的900年中,全国风靡,医案中的例子不胜枚举,其间许多医家对败毒散进行了加减,以适应不同病人的病情,这就形成了败毒散系列,其中荆防败毒散就是对败毒散的一个高超的改进。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感冒,俗称伤风。

根据发病季节或症状不同,中医通常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大类型。

风寒感冒多表现为发热怕冷,头痛全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痰为白粘痰,知苔薄白;风热感冒者发热不怕冷,头痛,咽喉痛,咳嗽痰为黄稠脓性痰,舌苔微黄。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

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

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

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

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服成药可选用金铃感冒胶囊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如何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最近经常听到朋友说感冒啦,在喝板蓝根,在喝抗病毒口服液,喝金银花,在喝凉茶等。

感冒的种类(中医)

感冒的种类(中医)

3
1.风寒感冒
可选用荆防败毒散、通宣理肺丸、 麻黄止嗽丸、小儿四症丸和参苏理肺 丸。以生姜、葱白煎汤为药引。服药 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 助药力驱散风寒。
4
1.风寒感冒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 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 水煎服, 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 汤分三次服用。 注意: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 忌用桑菊感冒片、 忌用桑菊感冒片 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 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
5
2.风热感冒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 辛凉解表为主。常选 辛凉解表 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 为《银翘散》、《桑菊饮》。
6
2.风热感冒
服成药可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 桑菊感冒片、 桑菊感冒片 羚翘解毒片、Vc银翘片、 、Vc银翘片 片、羚翘解毒片、Vc银翘片、复方感 冒灵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 冒灵片、板兰根冲剂 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 双黄连口服液 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 )、清热解毒口服液 (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感冒的种类
1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 为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 风寒感冒 风热感冒两大 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 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 很大。另外还有表里两感 表里两感, 表里两感 胃肠型感冒(暑热感冒) 胃肠型感冒(暑热感冒)
2
1.风寒感冒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 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 豉汤》、《荆防败毒散》。
4.胃肠型感冒(暑热感冒)
本病在每年的七八月份常见,既有发热、头痛、咽痛的 感冒症状,又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胃肠道症状。 暑热邪气外束肌表,所以发热、头痛、身痛。暑热挟 湿,侵犯胃肠,导致脾胃消化功能减弱,所以出现呕吐、 恶心、腹泻等症状。治疗这种类型的感冒,如果发热不重 可用藿香正气冲剂 藿香正气水、午时茶、香霍散等治疗。 藿香正气冲剂, 可用藿香正气冲剂,藿香正气水、午时茶、香霍散 病情较重时中医多以清暑解表、和中化湿的办法,一般常 用药有:藿香、佩兰、苏叶、银花、连翘、半夏、白芷、 黄苓、陈皮、元一散、砂仁之类的药物。 胃肠型感冒者不能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 不能选用保和丸、山楂丸、 不能选用保和丸 等。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 选药很重要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  选药很重要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选药很重要*导读:中医治疗风寒感冒代表方剂有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的方剂还有很多,比如冲和丹、风寒感冒冲剂、感冒退热冲剂等。

……风寒感冒由劳累过度,风邪入侵,肺气失宣引起,临床表现有流清涕、周身酸痛、恶寒、咳嗽、鼻塞、发热、舌苔薄白。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代表方剂有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除此之外,正柴胡饮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也可治疗风寒感冒。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的方剂还有很多,具体如下:1.长沙张真人验方:柴胡五分、白术一钱、茯苓三分、陈皮二分、当归八分、白芍一钱、炙甘草三分、半夏三分,水一钟、煎半钟,热服。

一剂即愈,不必再剂。

2.通宣理肺丸:麻黄、甘草、陈皮、半夏、茯苓、枳壳、紫苏叶、前胡、桔梗、苦杏仁、黄芩。

口服。

一次2丸,一日2~3次。

3.参苏理肺丸:党参、甘草、生姜、枳壳、桔梗、木香、紫苏叶、葛根、前胡、陈皮、茯苓、法半夏。

口服,10g一次,一日2次。

4.冲和丹:麻黄、羌活、荆芥穗、细辛、防风、白芷、川弓、薄荷、苍术、当归、甘草。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5.风寒感冒冲剂: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仁、桔梗、甘草、干姜等。

一次一袋,一日3次,开水冲化温服。

6.感冒退热冲剂:大青叶、板蓝根、连翘、草河车等。

一次36克,一日3次。

开水冲化温服。

中医治疗风寒感冒的食疗方具体如下:1.生姜红糖茶:具有驱散风寒的功效,做法为将生姜、红糖开水冲泡饮用。

2.葱白粥:具有驱散风寒的功效,做法为将生姜切成片,糯米清洗干净,再加入葱白,一起熬煮成粥。

3.葱醋粥: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做法为将葱白、大米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水熬煮,将熟时加少量食醋。

以上是中医治疗风寒感冒的方法,如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治愈疾病。

感冒的种类有哪些?

感冒的种类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感冒的种类有哪些?
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我想感冒大家可能都经历,但是感冒的种类特别多,那么不同的感冒当然治疗的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在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懂得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想感冒大家可能都经历,但是感冒的种类特别多,那么不同的感冒当然治疗的治疗的方法也是不一样,在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懂得一些好的,这方面的医学常识才能更好的帮助自己身体恢复健康。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有关感冒的一些种类及治疗方法。

关于感冒的分类和处理
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

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

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

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

荆防败毒散的功能主治

荆防败毒散的功能主治

荆防败毒散的功能主治1. 概述荆防败毒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由多种药物组合而成。

它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功效,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本文将介绍荆防败毒散的功能主治。

2. 功能主治荆防败毒散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2.1 发热荆防败毒散具有散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发热引起的不适和不同原因导致的发热症状。

2.2 咽喉肿痛荆防败毒散中的成分具有抗炎作用,可用于缓解咽喉肿痛、炎症等相关症状。

2.3 口腔溃疡荆防败毒散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引起的疼痛、肿胀等症状。

2.4 上呼吸道感染荆防败毒散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痰多、咳痰不易等症状,有助于缓解疼痛和改善呼吸道的症状。

2.5 急性扁桃体炎荆防败毒散可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引起的咽喉疼痛、发热、咳嗽等症状,促进扁桃体炎的康复。

2.6 防治感冒荆防败毒散具有抗病毒作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感冒及其相关症状。

2.7 清热解毒荆防败毒散中的药物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清除体内的毒素,改善口臭等不适症状。

3. 使用方法荆防败毒散的使用方法如下:1.每次服用3至5克,饭后温开水送服。

2.成人每日3至4次,每次1剂量,儿童每日2至3次,每次减半剂量。

3.按疾病和病情的不同,可酌情调整剂量和使用频率。

4. 注意事项在使用荆防败毒散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对荆防败毒散中的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5. 不良反应荆防败毒散在一般情况下无明显不良反应,但个别人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

如出现过敏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6. 结语荆防败毒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功效。

它主要用于治疗发热、咽喉肿痛、口腔溃疡、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感冒等疾病和症状。

在使用荆防败毒散时,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和药品说明使用,并注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禁忌事项。

中内方歌

中内方歌

中内方歌总结感冒感冒四时风邪袭,咳嗽头疼流鼻涕,恶寒发热身不适,解达法由表实立,荆防银翘香薷饮,风寒风热暑湿岐,尚有气虚参苏施,加减葳蕤滋阴虚。

风寒感冒1、葱豉汤葱豉汤原助汗方,同煎葱豉代麻黄,莫云二味皆平易,升散通阳效力彰。

2、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外感身痛头项重,散寒祛湿并祛风。

风热感冒3、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暑湿感4、新加香薷饮新加香薷朴银翘,扁豆鲜花一起熬,暑温口渴汗不出,清热化湿又解表。

气虚感冒5、参苏饮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齐,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乾葛木香甘桔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阴虚感冒 6、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最相宜。

咳嗽咳为肺病气上逆,外感内伤两大纲,风寒三拗止嗽用,热菊燥杏俱有桑,二陈三子法中土,内伤痰热清金方,肝火泻白黛蛤合,肺亏沙参麦冬尝。

风寒袭肺1、止嗽散止嗽散用白部菀,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2、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风热犯肺3、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风燥伤肺4、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燥能祛。

痰湿蕴肺5、二陈汤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6、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大便素实加熟蜜,冬寒可更加生姜。

痰热郁肺7、清金化痰汤清金化痰统旨方,芩栀桔麦二母桑,瓜蒌橘红草茯苓,清热泻肺痰火宁。

肝火犯肺8、黄芩泻白散(泻白散+黄芩)泻白桑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扶肺气,清泻肺热平和剂,热伏肺中喘咳医。

9、黛蛤散黛蛤青黛蛤壳配,清肝化痰功效倍,咳逆痰粘胸胁胀,验方屡经临床推。

肺阴亏耗 10、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肺胃阴虚燥象见,胃嘈干咳最堪当。

哮病哮证发作痰鸣喘,宿根新邪肺不宣,邪实正虚辨标本,寒哮寒痰射麻专,定喘汤方主热哮,缓解固本最相关,肺脾肾虚有主次,玉屏六君肾气丸。

荆防败毒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荆防败毒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荆防败毒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荆防败毒散,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荆防败毒散,这是一种中药方剂的名字,这种药是由多种常见的药物组成,用途也是比较广泛的,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剂。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前胡枳壳茯苓防风荆芥桔梗川芎各4.5克甘草15克
【功能主治】疏风解表,败毒消肿。

治凤寒感冒初起,恶寒发热,头疼身痛,苔白,脉浮者;疮肿初起,见表寒证者。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40毫升,温服。

【摘录】《摄生众妙方》卷八
【处方】荆芥、防风、薄荷、连翘、甘草、桔梗、蝉蜕、前胡、花粉。

【功能主治】麻疹初起。

【用法用量】加灯心、竹叶,水煎服。

【摘录】《痘疹会通》卷五
【处方】防风、荆芥、羌活、独活、柴胡、前胡、薄荷、连翘、桔梗、枳壳、川芎、茯苓、金银花、甘草。

【制法】上锉。

【功能主治】散毒。

主痈疽疔肿,发背乳痈,憎寒壮热,甚者头痛拘急,状以伤寒,1-2日至4-5日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疮在上,食后服;在下,食前服。

【摘录】《回春》卷八
【处方】穿山甲1钱,甘草1钱,红花1钱,羌活1钱,当归1钱,生活常识分享。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治感冒一般会有中西两种方法,而中药见笑虽慢,但有副作用小的特点。

下面小编准备了治感冒的中药药方,希望对您有帮助!治感冒的中药药方:荆防败毒散【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功用】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

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归经】太阳经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羌活独活各一钱(各6克)搞本防风甘草炙川芎各五分(各3克)蔓荆子二分二克上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大温服,空心食前。

功用: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杏苏散【出典】温病条辨【组成】杏仁、桔梗、黄芩、贝母、紫苏、枳壳、甘草、陈皮、前胡、桑白皮、麦门冬、生姜【功能】发散风寒,宣肺化痰。

【主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痰涌。

【临床应用】1.适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之咳嗽,属凉燥痰湿者,对秋燥伤风咳嗽有着效。

2.本方是袪痰止咳的方剂,治疗风寒咳嗽、恶寒微热或无热者。

能袪痰镇咳,兼有平喘的功能。

临证以咳嗽痰稀、吐之不爽、鼻干嗌塞、无汗恶寒为依据银翘散【组成】连翘(9克) 银花(9克) 苦桔梗(6克) 薄荷(6克) 竹叶(4克)生甘草(5克) 荆芥穗(5克) 淡豆豉(5克) 牛蒡子(9克) 芦根(9克) 【方诀】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温病初起用最多。

【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感冒的中药药方:新加香薷饮【组成】香薷6克,银花9克,鲜扁豆花9克,厚朴6克,连翘6克。

【功用】祛暑解表,清热化湿。

七版教材考研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完美打印版)

七版教材考研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完美打印版)

七版教材中医内科学核心笔记一、感冒I病名首见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元代朱丹溪提岀辛温、辛凉治法;明清感冒与伤风互称。

治则:解表达邪忌用补敛之品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或葱豉汤加味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玉屏风散(表虚自汗)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一加减葳蕤汤二、咳嗽刘河间提岀咳与嗽有别。

医学心语论病理。

素问:由皮毛先受邪气而致。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外感咳嗽宣肺散邪为主;内伤咳嗽祛邪扶正,标本兼治。

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杏苏散)内伤咳嗽4.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 肝火犯肺:清肺泻肝、顺气降火-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金匮要略首提病名;备急千金要方之苇茎汤清热排脓1. 初期:疏散风热、清肺化痰—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若热毒瘀结,咯浓浊痰,腥臭味重,合犀黄丸3. 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若形证俱实,胀喘不得卧,大便秘结,脉滑数, 可加桔梗白散,峻驱浓痰4. 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四、哮证朱丹溪首创病名;明虞抟医学正传区别哮与喘1. 发作期1 )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4)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加味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一平喘固本汤加减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2. 缓解期1 )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加减2)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补充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七味都气丸1 •实喘1 )风寒壅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若汗出而喘不平,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寒饮内伏,复感外寒引发者用小青龙汤2)表寒肺热:解表清里,化痰平喘-麻杏石甘汤3)痰热郁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祛痰降逆,宣肺平喘-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肺气郁痹:开郁降气平喘一五磨饮子2.虚喘1)肺气虚耗:补肺益气养阴-生脉散合补肺汤(补中益气汤)2 )肾虚不纳:补肾纳气一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3)正虚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一参附汤送服黑锡丹六、肺痨宋代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明确病因为“肺虫”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治疗肺痨第一部专著朱丹溪滋阴降火;明代虞抟医学正传提岀“杀虫”“补虚”1 )肺阴亏损:滋阴润肺一月华丸2)虚火灼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一补天大造丸七、肺胀|内经首载病名《丹溪心法》: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证治汇补》分虚实。

中医内科学辨证分型(新世纪二版)

中医内科学辨证分型(新世纪二版)

第一章肺系疾病—、感冒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葱豉汤加味或荆防败毒散或荆防达表汤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体虚感冒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蔵蕤汤二、咳嗽1•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桑杏汤2.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2)痰热郁肺: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清金化痰汤3)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4)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三、哮证1•发作期1)寒哮(冷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3)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化痰热-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4)风哮:疏风宣肺,化痰平喘m华盖散痰(浊)哮:化浊除痰,降气平喘m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风痰哮证:祛风涤痰,降气平喘-三子养亲汤5)虚哮证:补肺纳肾,降气化痰-平喘固本汤附:喘脱危证:补肺纳肾,扶正固脱-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4肺脾气虚证:健脾益气,补土生金-六君子汤5)肺肾两虚证:补肺益肾-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四、喘证1•实喘1)风寒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合华盖散)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3)痰热遏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4)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肝气乘肺(肺气郁痹症):开郁降气平喘m五磨饮子6)水气凌心:温阳利水,泻壅平喘m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1)肺气虚:补益肺气-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2)肾气虚:补肾纳气-金贵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3)正虚喘脱证: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五、肺痈1•初期:分散风热清肺散邪-银翘散加减2.成痈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3.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加减4•恢复期:养阴益气清肺-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六、肺痨⑵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清热杀虫-月华丸加减2)阴虚火旺(虚火灼肺证):补益肺肾,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加减3)气阴耗伤:养阴润肺,益气健脾-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4)阴阳两虚:温补脾肾,滋润精血-补天大造丸加减七、肺胀1)外寒里饮:温肺散寒,涤痰降逆m小青龙汤2)痰浊阻肺:化痰降逆m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或合苏子降气汤)3)痰热郁肺:清肺化痰,降逆平喘m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4)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5)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肺汤合参蛤散(或合平喘固本汤)6)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八、肺萎⑵1)虚热证: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2)虚寒证:温肺益气-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第二章心系病证―、心悸1)心虚恐惧: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加琥珀、磁石、朱砂)2)心脾两虚(或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m归脾汤3)肝肾阴亏滋补肝肾、养心安神m—贯煎合酸枣仁汤加山萸肉、黄连温胆汤、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4)心阳不振温补心阳m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5)水气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m苓桂术甘汤6)血瘀气滞: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痰浊阻滞:理气化痰,宁心安神m导痰汤(黄连温胆汤)8)邪毒犯心:清热解毒,益气养阴m银翘散或合生脉散加减二、胸痹1)心脉瘀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2)痰浊内阻: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加枳实、桂枝、附子、丹参、檀香(瓜蒌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5)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6)心肾阳虚益气壮阳、温络止痛-参附汤合右归饮7)气滞心胸证:疏肝理气,活血通络-柴胡疏肝散附:真心痛1)气虚血瘀:益气活血,通脉止痛-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2)寒凝心脉:温补心阳,散寒通脉-当归四逆汤3)正虚阳脱:回阳救逆,益气固脱-四逆加人参汤三、不寐1)心脾两虚:补养心脾、以赌气血-归脾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连阿胶汤、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4)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温胆汤加黄连、瓜蒌(黄连温胆汤)5)肝郁化火清肝泻火、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引心肾不交: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四、癫狂1.癫证1)痰气郁结:疏肝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加木香、郁金、菖蒲(或合逍遥散)2)气虚痰结:益气健脾,涤痰宣窍m四君子汤合涤痰汤加减3)心脾两虚:益气健脾养血安神-养心汤(合越鞠丸)2.狂证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送服定志丸(或琥珀养心丹)3)气血呆滞(痰热瘀结):活血化瘀m癫狂梦醒汤加减,送服大黄蛰虫丸五、痫病1•发生期1)阳痫:开窍醒神,泻热涤痰熄风-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2_阴痫:温阳除痰,顺气定痫m五生饮合二陈汤2•休止期1)脾虚痰盛:健脾化痰m六君子汤2)肝火痰热:清汗泻火、化痰宁心-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大补元煎丄)风痰闭阻:涤痰息风,开窍定痫-定痫丸2)痰火扰神:清热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3)瘀阻脑络:活血化瘀,息风通络-通窍活血汤4)心脾两虚:补益气血,健脾宁心-六君子汤合归脾汤5)心肾亏虚:补益心肾,潜阳安神-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六、痴呆1)髓海不足:补肾益髓、填精养神m七福饮2)气血亏虚:益气养血、安神宁志m归脾汤3)痰浊蒙窍:健脾化浊、豁痰开窍m洗心汤(涤痰汤)4)瘀血内阻:活血化瘀、通络开窍m通窍活血汤5)心肝火旺:清热泻火、安神定志m黄连解毒汤引脾肾两虚:补肾健脾,益气生精-还少丹七、厥证1气厥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合通关散)2)虚证:益气回阳-四味回阳饮(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2•血厥1)实证:理气活血-通瘀煎或羚角钩藤汤2)虚证:益气养血-独参汤、人参养荣汤3.痰厥行气豁痰-导痰汤加减4•食厥消食和中m神术散合保和丸5•暑厥开窍醒神,清暑益气m牛黄清心丸或紫雪散、白虎汤或清暑益气汤6气厥7•蛔厥八、心衰第三章脾胃系病证—、胃痛1)胃气壅滞:理气和胃止痛m香苏散加减2)肝胃气滞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加减3)胃中蕴热:清胃泻热、和中断痛m泻心汤合金铃子散4)肝胃郁热清肝泻热和胃止痛m化肝煎加减5)瘀血阻滞:理气活血、化瘀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6)胃阴不足:生津养阴、缓急止痛m芍药甘草汤合益胃汤(或合一贯煎)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8)寒邪客胃: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9)饮食伤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10)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二、痞满1)邪热内陷:泻热内陷、和胃开结m大黄黄连泻心汤加味2)饮食积滞:消食导滞、行气除痞m保和丸3)痰湿内阻:除湿化痰、理气宽中m平胃散合二陈汤4)肝郁气滞:疏肝解郁、理气消痞m四逆散合越鞠丸加减5)脾胃衰弱并取健脾、升清降浊m补中益气汤加减引湿热阻胃:清热化湿,和胃消痞-泻心汤合连朴饮7)肝胃不和:疏肝解郁,和胃消痞-越鞠丸合枳术丸8)胃阴不足:养阴益胃,调中消痞-益胃汤三、呕吐1•实证1)外邪犯胃解表疏邪、和胃降逆-藿香正气散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降逆-保和丸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四七汤)2•虚证1)脾胃虚寒益气健脾、跟胃降逆-理中丸脾胃气虚:健脾益气,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脾胃阳虚: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2)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m麦门冬汤四、噎膈(2)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降气-启膈散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五汁安中饮(沙参麦冬汤)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m温脾补气运脾汤、温肾右归丸五、呃逆(2)1)胃冷气逆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3)气滞痰阻:理气化痰、降逆止呃-旋复代赭汤(五磨饮子)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加丁香、白豆蔻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六、腹痛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4)饮食停滞:消食导滞m枳实导滞丸4)气机郁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m柴胡疏肝散6)瘀血阻滞: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七、泄泻1暴泻1)寒湿泄泻:芬芳化湿、疏表散寒m藿香正气散2)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苓黄连汤3)暑湿泄泻:清暑化湿m黄连香苏饮4)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2•久泻5)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6)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7)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八、痢疾1)湿热痢:清热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2)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3)寒湿痢:温化寒湿、调气活血-胃苓汤-泽泻、猪苓+芍药、当归(不换金正气散)4)阴虚痢:养阴清肠m驻车丸(合黄连阿胶汤)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5)休息痢:发作期:温中清肠、调气化滞-连理汤缓解期:⑴脾气虚弱补中益气、健脾升阳m补中益气汤⑵脾阳虚衰:温阳祛寒、益气健脾m 附子理中汤⑶寒热错杂:温中补虚、清热燥湿m乌梅丸(4)瘀血内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m膈下逐瘀汤九、便秘1.实秘1)胃肠积热(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2)气机郁滞(气秘):顺气导滞降逆通便-六磨汤3)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温脾汤合半硫丸2.虚秘:1)气虚便秘:补气健脾、润肠通便-黄芪汤2)血虚便秘:养血润燥、滋阴通便-润肠丸3)阳虚便秘温阳通便m济川煎4阴虚秘:滋阴通便-增液汤第四章肝胆病证—、胁痛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2)瘀血阻络:祛瘀通络m旋复花汤(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3)肝经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4)胆腑瘀热:清热利胆m清胆汤5)肝阴不足(肝络失养):养阴柔肝-一贯煎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泻下-茵陈蒿汤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3)胆腑郁热:疏肝泄热,利胆退黄-大柴胡汤2.急黄(疫毒炽盛):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3.阴黄:1)寒湿阻挠:温化寒湿、健脾退黄-茵陈术附汤2)血淤肝郁:活血化瘀、疏肝解郁m鳖甲煎丸3)脾虚湿滞:健脾羊血,利湿退黄-黄芪建中汤4.虚黄:补气养血、健脾柔肝m小建中汤5■黄疸消退后:1)湿热留恋:清热利湿-茵陈四苓散2)肝脾不调:调和肝脾,理气助运-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3)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鳖甲煎丸三、积聚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发作时木香顺气散加减、缓解时逍遥散化裁2)食滞痰阻:行气化痰、导滞通腑-六磨汤2.积证1)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失笑散合金铃子散(或合柴胡疏肝散)2)瘀血内结祛瘀软坚、调节脾胃-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3)正虚瘀结:大补气虚,化瘀散结m八珍汤合化积丸四、鼓胀1.早期气滞湿阻:疏气活血、行湿散满-木香顺气散、胃苓汤(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2中期1):瘀结水留:化瘀行水m调营饮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4阳虚水盛:温补脾肾,化气利水-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5)阴虚水停:滋肾柔肝,养阴利水-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3.晚期1)正虚邪恋:温补脾肾m附子理中丸合济生肾气丸化裁,或以滋补肝肾为主m麦味地黄丸或滋水清肝饮为主2)鼓胀出血:泄热宁络、凉血止血m泻心汤或大黄白芨三七粉调服;气血耗伤合益气固脱m独参汤或生脉、参附打针液3)鼓胀神昏:醒神开窍m珍宝丹、苏合香丸变证:1)大出血:犀角地黄汤加参三七、仙鹤草、地榆炭、血余炭、大黄炭2)昏迷:安宫牛黄丸合龙胆泻肝汤五、头痛1,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2.内伤头痛2)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滕饮2)气虚头痛:益气升清m顺气和中汤3)血虚头痛:滋阴养血-加味四物汤4)肾虚头痛:补肾填精-大补元煎5)痰浊头痛:燥湿化痰、降逆止痛-半夏白术天麻汤6)瘀血头痛: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通窍活血汤六、眩晕1)肝肾阴虚(肾精不足):滋补肝肾、养阴填精m左归丸2)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3)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5)瘀血阻窍:祛瘀生新、通窍活络m通窍活血汤七、中风1•中经络1)肝阳暴亢:平肝熄风潜阳m天麻钩藤饮2)风痰阻络:化痰熄风通络m化痰通络汤(真方白丸子)3)痰热腑实:通腑泄热化痰m星蒌承气汤4)气虚血淤:益气活血通络m补阳还五汤5)阴虚风动:滋阴潜阳、镇肝熄风-镇肝熄风汤2•中脏腑1)闭证:(1)风火闭窍:清热熄风、醒神开窍-天麻钩藤饮合紫雪散或安宫牛黄丸(2)痰火闭窍:清热涤痰、醒神开窍m羚羊角汤合至宝丹或安宫牛黄丸(羚角钩藤汤)(3)痰湿蒙窍:燥湿化痰、醒神开窍m涤痰汤合苏合香丸4痰热腑实:通腑泻热,息风化痰-桃仁承气汤2)脱证元气没落益气回阳、扶正固脱-参附汤(合生脉散)3•后遗症1)半身不遂:①气虚血滞、脉络瘀阻:益气活血、化瘀活络-补阳还五汤②肝阳上亢、脉络瘀阻:平肝潜阳、熄风通络-镇肝熄风汤2)语言不利:①风痰阻络、舌强语謇:祛风化痰、宣窍通络-解语丹, ②肾虚精亏、音暗失语、心悸:滋阴补肾利窍-地黄饮子肝肾亏虚-左归丸合地黄饮子3)口眼涡斜:祛风、除痰、通络-牵正散八、瘿病1)痰气热结:解郁化痰、清热散结m丹栀逍遥散合消瘰丸2)肝火上炎:清肝泻火m龙胆泻肝汤加减(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3)心肝阴虚:益阴养血、宁心柔肝m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4)气阴两虚:益气养阴m生脉散加味5)气郁痰阻:理气舒郁,化痰消瘿-四海舒郁丸引痰结血瘀:理气活血,化痰消瘿-海藻玉壶汤九、疟疾⑵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达原饮合小柴胡汤(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3)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m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4)热瘴:除瘴解清热保津m清瘴汤毒、5)冷瘴:解毒除瘴、芳化湿浊m不换金正气散6)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m补中益气汤或何人饮或小营煎7)疟母:祛瘀化痰、软坚散结、调益气血m鳖甲煎丸第五章肾系病证一、水肿1.阳水1)风水泛滥:散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2)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2.阴水1)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2)肾阳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m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3)瘀水互结:活血祛瘀,化气行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二、淋证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2)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苇散3)气淋:实证:利气通淋m沉香散虚证:补中益气m补中益气汤4)血淋: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5)膏淋:实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m程氏萆薢分清饮虚证:补虚固涩m膏淋汤6)劳淋:健脾益肾m无比山药丸加减三、癃闭1•实证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4)浊瘀阻塞阻: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当丸2.虚证1)脾气不升:升清降浊、化气利尿m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2)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m济生肾气丸附:关格1)脾肾亏虚、湿热内蕴:健脾益肾、清热化浊m无比山药丸合黄连温胆汤2)脾肾阳虚寒湿内蕴温补脾肾、化湿降浊m温脾汤合吴茱萸汤3)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滋补肝肾、平熄肝风m六味(杞菊)地黄丸合羚羊钩藤汤4)肾病及心邪陷心包豁痰降浊、辛温开窍m涤痰汤合苏合香丸(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四、阳痿(2)1)命门火衰:温肾壮阳-赞育丸2)心脾亏虚:补益心脾-归脾汤3)肝郁不舒:疏肝解郁-逍遥散4)惊恐伤肾:益肾宁神-启阳娱心丹5)湿热下注: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五、遗精⑵1)心肾不交(君相火旺):滋阴清热、交通心肾m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汤2)湿热下注:清热利湿m程氏萆薢分清饮3)劳伤心脾:调补心脾、益气摄精m妙香丸4)肾虚不固:金锁固精丸(1)肾阴亏虚:滋阴补肾、佐以固涩m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⑵肾阳虚衰温肾助阳、固涩止遗m右归丸第六章气血津液病证一、郁证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合左金丸3)血行郁滞:理气解郁,活血化瘀m血府逐瘀汤4)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厦厚朴汤5).心阴亏虚滋阴养血补心安神m天王补心丹心肾阴虚-天…合六味地黄丸6)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7)肝阴亏虚:滋养阴精、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8)心神失养: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二、血证1.鼻衄1)邪热犯肺:清肺泻热,梅花鹿养殖,凉血止血m桑菊饮2)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m栀子清肝汤或龙胆泻肝汤3)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m玉女煎4)气血两亏:益气摄血m归脾汤2.齿衄1)胃火内炽:清胃泻火,凉血止血mm加胃清胃散(合泻心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m知柏(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3■咳血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降火止血-百合固金汤4■吐血1)胃中积热:清胃泻热、凉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肝火犯胃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气虚血溢:益气摄血-归脾汤5.便血1)肠道湿热:清热化湿,凉血止血m地榆散(合槐角丸)2)脾胃虚寒温阳健脾养心止血m黄土汤3)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6尿血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脾不统血:补脾益气生血-归脾汤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7.紫斑1)热盛迫血:清热解毒,凉血止血m清营汤或十灰散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m茜根散3)气不摄血:补脾益气摄血m归脾汤1•痰饮1)饮停于胃和中蠲饮-小半夏加茯苓汤2)饮留于肠:攻逐水饮-已椒苈黄丸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合己椒苈黄丸3)饮邪化热:清热逐饮m甘遂半夏汤4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2■悬饮1)邪犯胸肺和解少阳宣利枢机-柴枳半夏汤2)饮停胸胁:攻逐水饮-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3)气滞络痹(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泻白散合沙参麦冬汤3.溢饮解表化饮m小青龙汤4•支饮1)寒饮伏肺:宣肺化饮m小青龙汤2)脾肾阳虚:温脾补肾,以化水饮-金贵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1)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丸、玉泉丸+二冬汤2)中消:(1)胃热炽盛:清肺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增液承气汤/白虎加人气汤(2)气阴两虚:益气健脾,生津止渴:七味白术散3)下消:(1)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2)阴阳两虚:滋阴温阳补肾:金匮肾气丸五、自汗、盗汗自汗1)营卫不和:协调营卫-桂枝汤2)肺气虚衰(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或桂枝加黄芪汤3)心肾亏虚:益气温阳m保元汤或芪附汤加味4)热郁于内清热泻里m竹叶石膏汤5)邪热郁蒸:清肝泻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盗汗1)心血不足:补气养心m归脾汤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脱汗益气回阳固脱m参附汤加味战汗扶正祛邪m参附汤、生脉饮黄汗清热利湿m茵陈五苓散六、内伤发热1)肝郁(气郁)发热:疏肝理气、清肝泻热-丹栀逍遥散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3)湿阻发热:芳化宣畅、除湿清热m三仁汤4)气虚发热健脾益气、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5)血虚发热:益气补血-归脾汤6)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7)阳虚发热温阳补肾、引火归元m金匮肾气丸8)痰湿郁热:燥湿化痰,清热和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七、虚劳气虚肺气虚:补肺汤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心气虚:七福饮肾气虚:大补元煎心血虚:养心汤、归脾汤肝血虚:四物汤/大黄蛰虫丸阴虚:肺阴虚:沙参麦冬汤心阴虚:天王补心丹脾胃阴虚:益胃汤肝阴虚:补肝汤肾阴虚:左归丸阳虚心阳虚:保元汤脾阳虚:附子理中汤肾阳虚:右归丸人肥胖⑵1)胃热滞脾:清胃泻火,佐以消导-小承气汤合保和丸2)痰湿内盛:燥湿化痰,理气消痞-导痰汤3)脾虚不运:健脾益气,渗利水湿-参苓白术散合防己黄芪汤4)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利水化饮-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九、癌病(2)1脑瘤1)痰瘀阻窍-通窍活血汤2)风毒上扰-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3)阴虚风动-大定风珠2肺癌1)瘀阻肺络-血府逐瘀汤2)痰湿蕴肺-二陈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3)阴虚毒热-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4)气阴两虚-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3•肝癌1)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2)气滞血瘀-复元活血汤3)湿热聚毒-茵陈蒿汤4)肝阴亏虚-—贯煎4•大肠癌1)湿热郁毒-槐角丸2)瘀毒内阻-膈下逐瘀汤3)脾肾双亏-大补元煎4)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5•肾癌、膀胱癌1)湿热蕴毒-八正散或龙胆泻肝汤2)瘀血内阻-桃红四物汤3)脾肾两虚-大补元煎4)阴虚内热-知柏地黄丸第七章肢体经络病证―、痹证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加减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加减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加减三者为风寒湿痹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5)肝肾亏虚补肾散寒、涤痰化饮、搜风通络m独活寄生汤加减6)痰瘀闭阻:化痰行瘀,蠲痹通络-双合汤二、痉证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羌活胜湿汤2)肝经热盛:清肝泻火、熄风潜阳-羚羊钩藤汤3)阳明热盛清胃泻热m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笔记(全)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笔记(全)
4.阴阳两虚-温补脾肾,滋阴养血-补天大造丸(人参,黄芪,白术,山药,茯苓,枸杞子,熟地,白芍,龟甲,
鹿角胶,紫河车,当归,酸枣仁,远志)
七·肺痿 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常伴有气短气促为主症的肺脏慢性虚损性疾病。 病位:肺,与脾胃,心,肾关系密切。 病机: 病机关键:肺叶痿弱不用。 1.久病损肾 2.误治伤津 3.粉尘伤肺 治疗原则:补肺生津。 分证论治: 1.虚热-滋阴清热,润肺生津-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麦门冬,人参,甘草,大枣,粳米,桑叶,石膏,阿胶,
橘红)
6.肝火犯肺-清肺泻肝,化痰止咳-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黄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青黛,蛤壳) 7.肺阴亏耗-养阴清热,润肺止咳-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桑叶,扁豆,甘草) 三·哮病 哮病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肃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 喘疾患。 病位:肺脾肾。 病机: 病机关键:痰阻气道,气道挛急。 1.外邪侵袭 2.饮食不当 3.情志失调 4.体虚病后 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白芍,远志,五味子)
5.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六味地黄丸加减(山茱萸,山药,甘草,茯苓,熟地,枸杞子) 6.心肾阳虚-益气温阳,通络止痛-参附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桂枝,附子,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牡丹皮,
茯苓,泽泻,附子,肉桂)
小天才·著
4
中医内科
三·心衰 心衰是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多继发于胸痹心痛,心悸等疾病,是各种心脏疾病的 最终转归。 病位:心,与肺脾肾肝关系密切。 病机: 病机关键:心失所养,心血不运,血脉痹阻。 1.外邪侵袭 2.饮食不节 3.情志失调 4.劳逸失度 5.年老久病 6.禀赋异常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补益心气。 分证论治: 1.气虚血瘀-益气活血化瘀-保元汤合桃红饮(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尾,威灵仙,黄芪,党参,麦门冬,丹参, 檀香,砂仁,酸枣仁,葛根,桂枝,甘草) 2.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生脉散或当归补血汤(麦冬,五味子,人参,当归,黄芪) 3.阳虚水泛-温阳活血利水-真武汤(茯苓,白术,芍药,附子,生姜) 4.痰饮阻肺-化痰逐饮活血-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葶苈子,大枣) 5.阴竭阳脱-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注射液 四·不寐 不寐是因为阳不入阴所引起的,以经常不易入寐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病位:心,与肝脾肾胃胆关系密切。 病机: 病机关键:阳不入阴。 1.化源不足,心神失养 2.阴虚火旺,阴不敛阳 3.心虚胆怯,心神不宁 4.痰热实火,扰动心神 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分证论治: 1.实证 1)肝郁化火-清肝泻火,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生地,车前草,泽泻,木通,

感冒的优秀治疗和药方

感冒的优秀治疗和药方

风寒感冒一:风寒感冒:风寒感冒是因风吹受凉而引起的感冒,秋冬发生较多。

其症状为浑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

治疗上西药、中药皆可,亦可采用食疗。

预防措施为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甚则头痛,身痛、咽喉发痒,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复方感冒灵,感冒清,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本型多见于冬季。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起因通常因劳累,再加上吹风或受凉。

风寒感冒通常秋冬发生比较多。

1.后脑强痛即头后部疼痛,连带颈部转动不灵活。

2.怕寒怕风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

3.流清涕清涕,白色或稍微带点黄。

如果鼻塞不流涕,喝点热开水,开始流清涕,这也属于风寒感冒;舌无苔或薄白苔,鼻塞声重。

喷嚏,流清涕,恶寒,不发热或发热不甚,无汗,周身酸痛,咳嗽痰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风寒感冒的关键需要发汗(中医称辛温解表),有很多方法,包括桑拿、用热水泡脚(最好加点酒)、加盖厚被、喝姜糖水、喝姜粥等等。

○1传统方剂;桂枝汤风寒感冒主治方是桂枝汤:用量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大枣(切)各9g,甘草(炙)6g。

桂枝汤,中医方剂名。

为解表剂,具有辛温解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效。

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者。

临床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热、产后或病后低热、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

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者必不除。

风寒感冒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风寒感冒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

风寒感冒中医治疗原则和方法作为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感冒类型,风寒感冒本身属于外感疾病,其在春季、冬季的发病例较高,另外当气候突变之时,风寒感冒也有较高的发病例,其不仅给患者身心带来较大危害,而且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

采用中医治疗方法在风寒感冒治疗中具有突出作用,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风寒感冒中医治疗的那些事。

1、风寒感冒的症状与区分中医学理念下,感冒被分为三种形态,除风寒感冒外,感冒患者还多有风热型和暑热型。

就风寒感冒而言,其发病率明显较高,患病后,患者身体发冷、头脑胀痛的表现较为明显,而且有明显的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另外部分风寒感冒患者还有嗓子干痛的表现。

从发病过程来看,风寒感冒的发生不仅与受风有关,而且和预冷具有较大关系。

通常,风寒感冒病情轻微时,并不具备传染性,但是当风寒感冒较为严重时,患者可能携带病原体,此时疾病容易发生传染。

生活中,采用中医方法治疗风寒感冒,就必须注重风寒感冒和其他两种感冒类型的有效区分。

(1)注重症状区分,相比于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患者有明显的身体发热表现,在患者群体中,多数患者还存在咽喉肿痛、咽喉有痰等问题。

而暑热型感冒患者头晕无力表现较为明显,患者在腹胀腹痛的同时,多有冒虚汗的症状。

(2)发生时节区分,风寒感冒好发于冬季、春季,相比之下,暑热感冒在酷夏的发生率较高。

(3)治疗原则和方法不同,在实际治疗中,应在深入分析风寒感冒治疗原则的基础上,注重其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2、风寒感冒中医治疗原则风寒感冒的发生与身体受凉有较大关系,中医学指出: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是造成风寒感冒的主要原因。

其中风作为“六淫”之首,不仅是外感疾病的先导,而且是引起风寒感冒的主要原因;同时风寒感冒患者还兼夹着一定的邪气,这里的邪指的是冬季、春季的寒气。

当外邪侵攻时,患者的皮毛闭塞,此时肺气不能宣通,患者多有咳嗽、流鼻涕等多种症状。

针对风寒感冒患者,在治疗原则层面中,应注意患者辛温解表治疗,同时在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施治。

中医内科学方歌_完整版

中医内科学方歌_完整版

.1 / 131.感冒1、 荆防败毒散 葱豉汤<葱白,豆豉>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的枳枯共, 薄荷少许三片,去参加入荆防风。

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 祛风胜湿止痛良,善治周身风湿痛。

防风通圣散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 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

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熟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2、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 甘桔芦根凉解法,清疏风热煮无过。

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3、香薷散香薷散中扁豆朴,祛暑解表化湿阻, 易豆为花加银翘,新加香薷治阴暑。

4、参饮参饮用皮,枳壳前胡半夏卉, 干术香甘枯茯,气虚外感最相宜。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助, 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芪,羌防芎辛桂枝齐, 阳虚卫弱感风寒,助阳发汗解表宜。

玉屏风散玉屏组合少而精,芪术防风鼎足形, 表虚汗多易感冒,固卫敛汗效特灵。

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于汤,助旧解表代表方, 阳虚外感风寒证,寒重热轻脉沉良。

5、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桔梗随, 草枣薄荷八味共.滋阴发汗功可慰。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根与生; 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2.咳嗽1、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止嗽散止嗽散用百郁菀,白前枯草荆研, 宣肺疏风止咳痰,汤调服不必煎。

麻杏甘石汤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熟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辛夏草从, 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饮最有功。

2、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 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桑杏汤桑杏汤中浙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 干咳鼻涸又身热,清宣凉润温燥医。

杏散杏散夏前,枳桔苓草枣研, 轻宣温润治凉燥,咳止痰化病自痊。

4、二汤二汤用半夏,苓草梅一并存, 理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

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荆防败毒散,中医方剂名。

出自《摄生众妙方》卷八。

为发表剂。

具有发表解汗,散风祛湿之功效。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

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胸膈痞闷、咳嗽有痰、鼻塞声重、舌苔白腻、脉浮等。

出处《摄生众妙方》卷八组成荆芥、防风、茯苓、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桔梗、薄荷、甘草功用发表解汗,散风祛湿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胸膈痞闷、咳嗽有痰、鼻塞声重、舌苔白腻、脉浮等分类发表剂名称荆防败毒散歌诀介绍荆防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疮疡痢疾表寒证,散风祛湿功效宏。

组成成分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各10g,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各6g,甘草3g。

用法用量将所有药材研为细末,每次取6g,用水煎煮后服用。

功用介绍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症状主治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胸膈痞闷、咳嗽有痰、鼻塞声重、舌苔白腻、脉浮等。

加减化裁在荆防败毒散的基础上加入木香、黄连二味中药材,可清热导滞,对于痢疾初起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在荆防败毒散的基础上加入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可清热解毒,用以治疗疮疡初起。

在荆防败毒散的基础上加入苦参、蝉蜕、薄荷、牛蒡子,可祛风止痒,用以治疗皮肤病。

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偏温燥、凡里有实热或阴虚内热者不宜用。

方义荆防败毒散是由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茯苓、防风、荆芥、桔梗、川芎、甘草十一味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比而成。

其中荆芥辛苦微湿,入肺、肝经,具有解表散风、透疹消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麻疹、风疹、疮疡初起等症;防风辛甘微温,入膀胱、肺、脾、肝经,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身痛、风湿痹痛、骨节酸痛、风疹瘙痒等症,共为方中君药(主药)。

羌活苦辛性温,入膀胱、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胜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风寒湿痹、头痛无汗,疮疡肿毒等症;独活苦辛微温,入肝、肾、膀胱经,具有祛风胜湿、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少阴伏风头痛、腰膝疼痛等症,共为方中臣药(辅药)。

中医内科学目录整理

中医内科学目录整理
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致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1.实喘
1)风寒闭肺
宣肺散寒
麻黄汤
2)表寒里热
宣肺泄热
麻杏石甘汤
3)痰热遏肺
清泄痰热
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
化痰降气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参苏饮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2、咳嗽-宣肺散邪
肺气不清,失于肃降,发为咳嗽。有外感、内伤两类。外感为六淫犯肺;内伤为脏腑功能失调而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发为咳嗽。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1)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桑菊饮
3)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桑杏汤
4)痰湿蕴肺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
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
清肺平肝,顺气降火
黄芩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亏耗
养阴清热,润肺止咳
沙参麦冬汤
3、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致痰阻气道,气道挛急,肺失宿降,肺气上逆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
证型
解表化饮
小青龙汤
10、心悸-补益气血,调理阴阳
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证型
治法
代表方药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区分与治疗感冒是四季常见的外感病,尤以冬春两季多见。

许多家庭都备有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有的人患感冒后吃了不少药,但病症并没减轻。

关键在于没有辨证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

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

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

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

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

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

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

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

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

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

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

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

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

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

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

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如何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最近经常听到朋友说感冒啦,在喝板蓝根,在喝抗病毒口服液,喝金银花,在喝凉茶等。

我一般都会劝告朋友,你没正确区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为什么这么说呢,最近时间广东天气降温,这时候受凉感冒,十之八九是风寒感冒。

就是吹风受凉了呗。

通常在休息不好,身体虚弱,以及穿衣不足,大汗吹风的情况下容易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感冒风寒感冒—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风热感冒—银翘散/葱豉桔梗汤暑湿感冒—新加香薷饮气虚感冒—参苏饮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2.咳嗽外感咳嗽风寒袭肺—三拗汤合止嗽散风热犯肺—桑菊饮风燥伤肺—桑杏汤内伤咳嗽痰湿蕴肺—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清金化痰汤肝火犯肺—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肺阴亏耗—沙参麦冬汤3.哮病发作期冷哮—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热哮—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寒包火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风痰哮—三子养亲汤虚哮—平喘固本汤缓解期肺脾气虚—六君子汤肺肾两虚—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4.喘证实喘风寒壅肺—麻黄汤合华盖散表寒肺热—麻杏石甘汤痰热遏肺—桑白皮汤加减痰浊阻肺—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肺气郁痹—五磨饮子加减虚喘肺气虚耗—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肾虚不纳—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正虚喘脱—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蛤蚧粉5.肺痈初期—银翘散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溃脓期—加味桔梗汤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6.肺痨肺阴亏损—月华丸阴虚灼肺—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气阴耗伤—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阴阳两虚—补天大造丸7.肺胀痰浊壅肺—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痰热郁肺—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痰蒙神窍—涤痰汤合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阳虚水泛—真武汤合五苓散肺肾气虚—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8.心悸心虚胆怯—安神定志丸心血不足—归脾汤心阳不振—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水饮凌心—苓桂术甘汤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痰阻心脉—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9.胸痹心血瘀阻—血府逐瘀汤气滞心胸—柴胡疏肝散痰浊内阻—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寒凝心脉—瓜蒌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气阴两虚—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心肾阴虚—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心肾阳虚—参附汤合右归饮10.不寐肝火扰心—龙胆泻肝汤痰热扰心—黄连温胆汤心脾两虚—归脾汤心肾不交—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11.癫狂癫证痰气郁结—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心脾两虚—养心汤合越鞠丸狂证痰火扰神—生铁落饮火盛阴伤—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痰热瘀结—癫狂梦醒汤12.痫病风痰闭阻—定痫丸痰火扰神—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瘀阻脑络—通窍活血汤心脾两虚—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心肾亏虚—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13.痴呆髓海不足—七福饮脾肾两虚—还少丹痰浊蒙窍—涤痰汤瘀血内阻—通窍活血汤14.厥证气厥—实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虚证—生脉注射液或参注射液血厥—实证—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虚证—独参汤灌服,后人参养荣汤痰厥—导痰汤15.胃痛寒邪客胃—香苏散合良附丸饮食伤胃—保和丸肝气犯胃—柴胡疏肝散湿热中阻—清中汤瘀血停胃—失笑散合丹参饮胃阴亏虚—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脾胃虚寒—黄芪建中汤16.痞满饮食内停—保和丸痰湿中阻—二陈平胃汤湿热阻胃—泻心汤合连朴饮肝胃不和—越鞠丸合枳术丸脾胃虚弱—补中益气汤胃阴不足—益胃汤17.呕吐实证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散饮食停滞—保和丸痰饮内停—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肝气犯胃—四七汤虚证脾胃气虚—香砂六君子汤脾胃阳虚—理中汤加减胃阴不足—麦门冬汤18.噎嗝痰气交阻—启膈散津亏热结—沙参麦冬汤瘀血内结—通幽汤气虚阳微—补气运脾汤19.呃逆胃中寒冷—丁香散胃火上逆—竹叶石膏汤气机郁滞—五磨饮子脾胃阳虚—理中丸胃阴不足—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20.腹痛寒邪内阻—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湿热壅滞—大承气汤饮食停滞—枳实导滞丸肝郁气滞—柴胡疏肝散瘀血阻滞—少腹逐瘀汤中虚脏寒—小建中汤21.泄泻寒湿泄泻—藿香正气散湿热泄泻—葛根芩连汤食滞肠胃—保和丸肝气乘脾—痛泻要方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肾阳虚衰—四神丸22.痢疾湿热痢—芍药汤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休息痢—连理汤23.便秘实秘热秘—麻子仁丸气秘—六磨汤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虚秘气虚秘—黄芪汤血虚秘—润肠丸阴虚秘—增液汤阳虚秘—济川煎24.胁痛肝气郁滞—柴胡疏肝散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瘀血阻络—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肝络失养—一贯煎25.黄疸阳黄热重于湿—茵陈蒿汤湿重于热—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胆腑郁热—大柴胡汤急黄—犀角散阴黄寒湿阻遏—茵陈术附汤26.积聚聚证肝气郁结—逍遥散、木香顺气散食滞痰阻—六磨汤积证气滞血阻—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瘀血内结—隔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正虚瘀结—八珍汤合化积丸27.鼓胀气滞湿阻—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水湿困脾—实脾饮水热蕴结—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瘀结水留—调营饮阳虚水盛—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阴虚水停—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28.头痛外感头痛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内伤头痛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肾虚头痛—大补元煎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29.眩晕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气血亏虚—归脾汤肾精不足—左归丸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30.中风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风阳上扰—天麻钩藤饮阴虚风动—镇肝熄风汤中脏腑闭证阳闭—羚角钩藤汤阴闭—涤痰汤脱证元气衰败—参附汤合生脉散后遗症气虚络瘀,半身不遂—补阳还五汤风痰瘀阻,言语不利—解语丹肝肾亏虚—左归丸合地黄饮子31.疟疾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温疟—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瘴疟—热瘴—清瘴汤冷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劳疟—何人饮32.水肿阳水风水泛滥—越婢加术汤湿毒浸淫—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五味消毒饮水湿浸渍—五皮散合胃苓汤湿热壅盛—疏凿饮子阴水脾阳虚衰—实脾饮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瘀水互结—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33.淋证热淋—八正散石淋—石苇散气淋—实证—沉香散虚证—补中益气汤血淋—实证—小蓟饮子虚证—知柏地黄丸膏淋—实证—程氏萆薢分清饮虚证—膏淋汤劳淋—无比山药丸34.癃闭膀胱湿热—八正散肺热壅盛—清肺饮、肝郁气滞—沉香散浊瘀阻塞—代抵挡丸脾气不升—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肾阳衰惫—济生肾气丸35.郁病肝气郁结—柴胡疏肝散气郁化火—丹栀逍遥撒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心神失养—甘麦大枣汤心脾两虚—归脾汤心肾阴虚—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汤36.血证鼻衄—热邪犯肺—桑菊饮胃热炽盛—玉女煎肝火上炎—龙胆泻肝汤气血亏虚—归脾汤咳血—燥热伤肺—桑杏汤肝火犯肺—泻白散合黛蛤散阴虚肺热—百合固金汤吐血—胃热壅盛—泻心汤合十灰散肝火犯胃—龙胆泻肝汤气虚血溢—归脾汤便血—肠道湿热—地榆散合槐角丸气虚不摄—归脾汤脾胃虚寒—黄土汤尿血—下焦热盛—小蓟饮子肾虚火旺—知柏地黄丸脾不统血—归脾汤肾气不固—无比山药丸37.痰饮痰饮脾阳虚弱—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饮留胃肠—甘遂半夏汤或已椒苈黄丸悬饮邪犯胸肺—柴枳半夏汤饮停胸胁—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络气不和—香附旋复花汤阴虚内热—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溢饮表寒里饮—小青龙汤支饮寒饮伏肺—小青龙汤脾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38.消渴上消—肺热津伤—消渴方中消—胃热炽盛—玉女煎气阴亏虚—七味白术散下消—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阴阳两虚—金匮肾气丸39.自汗盗汗肺卫不固—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心血不足—归脾汤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汤邪热郁蒸—龙胆泻肝汤40.内伤发热阴虚发热—清骨散血虚发热—归脾汤气虚发热—补中益气汤阳虚发热—金匮肾气丸气郁发热—丹栀逍遥散痰湿郁热—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血瘀发热—血府逐瘀汤41.虚劳气虚—肺气虚—补肺汤心气虚—七福饮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肾气虚—大补元煎血虚—心血虚—养心汤肝血虚—四物汤阴虚—肺阴虚—沙参麦冬汤心阴虚—天王补心丹脾胃阴虚—益胃汤肝阴虚—补肝汤肾阴虚—左归丸阳虚—心阳虚—保元汤脾阳虚—附子理中汤肾阳虚—右归丸42.痹证风寒湿痹—行痹—防风汤痛痹—乌头汤着痹—薏苡仁汤风湿热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痰瘀痹阻—双合汤肝肾两亏—补血养筋丸43.痉证邪壅经络—羌活胜湿汤肝经热盛—羚角钩藤汤阳明热盛—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心营热盛—清营汤痰浊阻滞—导痰汤阴血亏虚—四物汤合大定风珠44.痿证肺热津伤—清燥救肺汤湿热侵淫—加味二妙散脾胃虚弱—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肝肾亏损—虎潜丸脉络瘀阻—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45.腰痛寒湿腰痛—干姜苓术汤湿热腰痛—四妙丸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肾虚腰痛—肾阳虚—右归丸肾阴虚—左归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