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MBO)
MBO(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法1、目标管理的由来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缩写为MBO)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参与管理)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凭借这种制度,可以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而对于员工的工作成果,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使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做到更客观、更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发员工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
由于这种管理制度在美国应用得非常广泛,而且特别适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管理,所以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
要想准确地指明究竟谁是目标管理的创始人并不容易,但公认为彼得·F·德鲁克对目标管理的发展和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4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之后,他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一主张,他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化为目标,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以此来达到企业的总目标。
如果一个范围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范围必定被忽视,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各级主管人员的工作,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
德鲁克的主张在企业界和管理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形成和推广目标管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目标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来理解:(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即由上级与下级在一起共同确定目标。
首先确定出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逐级展开,通过上下协商,制定出企业各部门、各车间直至每个员工的目标;用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目标,形成一个“目标—手段”链。
(2)强调“自我控制”。
大力倡导目标管理的德鲁克认为,员工是愿意负责的,是愿意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如果我们控制的对象是一个社会组织中的“人”,则我们应“控制”的必须是行为的动机,而不应当是行为本身,也就是说必须以对动机的控制达到对行为的控制。
目标管理MBO
5.对 部 下 培 训 开 发 为 1. 对 部 门 经 理 指 导 和 检 查
5% 1. 检 查 、 落 实 、 沟 通
提 高 人 员 素 质 和 留 住 2. 培 养 年轻 后备 力量
10% 5% 2. 指 派 人 事 部 门 制 订 培 训 计 划
人才
企业目标
• 企业目标,通常多以公司的产品、市场地位、获利能 力、融资能力、生产能力、物质资源、人力资源,以 及对外关系等项课题为对象;
明确 可衡量 具有挑战性 现实 时限
5W1H思路
WHAT——何事? WHY——为何? WHO——何人? WHEN——何时? WHERE——何地? HOW ——如何?
目标管理参考指标
• 利润指标(营业额、利润额、利润分配) • 费用指标(宣传费、差旅费、办公费、招待费等) • 投资指标(投资项目、期限、投资额、资金来源) • 市场指标(市场占有率、市场覆盖率、客户满意度、 客户忠诚度等) • 人事指标(员工数量、人员结构、薪酬水平、员工流动率、培训人数等) • 财务指标(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资产增值保值率、净资产收益率、
标
4. 完 成 公司 内外 部环 境 改造
5%
4.对 外 部 协 调 为 保 各 1. 消 化 政 府 出 台 的 政 策
5% 1. 选 派 有 关 人 员 外 出 培 训 ,制 订 有 关 办
项工作顺利进行
2. 加 强 与 协 作 公 司 进 行 市 场 调 查 , 10% 5% 法
改进售后服务
2. 东 南 亚 考 察 市 场 ,制 定 质 量 纠 正 措 施
目标分解方法
• 第一步:主管向下属说明团 体和自身的工作目标
目标分解方法
• 第二步:下属草拟自己的工作目标
BMO目标管理
上级领导人的作用在这里是极其重要的。他们应该问的问题包括:你能作出什么贡献?我们怎样来改进你的工作同时也有助于改进我的工作?有什么障碍?是什么阻碍你取得更高水平的业绩?我们能做什么改革?我能怎样帮助你?这样做,可以使许许多多阻碍业绩的问题得到解决,而且可能从下属人员的经验和知识中,吸收到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⑵明确组织的作用
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所期望的成果和责任之间的关系往往被忽视,这一点应注意。例如,在设置一种新产品投产的目标中,研究、销售和生产等部门的主管人员必须仔细地协调他们的工作。
⑶下属人员目标的设置
在有关的总目标、策略和计划工作前提传达给下属主管人员后,上级领导人就可以着手同他们一起工作来设置他们的目标了。
⑷拟定目标的反复循环过程
从最高层开始确定目标而后将目标分派给他们的下属人员,可能是难以奏效的。拟定目标也不应从基层开始,需要的是一定程序的反复循环过程。目标的设置不仅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互相作用的过程。例如,一位销售主管人员可能切合实际地设置一个产品销售目标,这个目标可能会高于最高层主管人员所认为的可能目标。在此情况下,制造部门和财务部门的目标将肯定要受到影响。 目标管理的优点在于:
(一)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概述
1、目标管理的(MBO)的涵义
目标管理要求企业各级主管让员工有意识地建立一个目标,它就将影响到个人的工作表现。
建立目标的人们比没有建立目标时会得到较高水平的结果,而且,建立了目标的人比没有建立目标的人工作表现更好。这些发现包括如下内容:
2、目标管理的程序
⑴初步在最高层设置目标
设置目标的第一步是最高主管人员确定在未来时期内,他们要抓住的企业宗旨、使命和更重要的目标是什么。 在设置目标的时候,主管人员也要建立衡量目标完成的标准,如果制定的是可以考核的目标,销售金额、利润、百分率、成本标准等这些衡量标准,一般都要制订到目标中去。
mbo目标管理
员工的培训与参与
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 提高员工管理能力,确保目标的有效实施 • 提高员工业务能力,提高工作质量 • 促进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实现个人目标
员工培训的方法
• 内部培训:组织内部培训,提高员工能力 • 外部培训:组织外部培训,提高员工能力 • 在线培训:通过在线培训平台,提高员工能力
员工的参与
04
MBO目标管理的案例分析
成功实施MBO目标管理的企业案例
企业背景
• 企业规模较大,业务涉及多个领域 • 企业面临市场竞争压力,需要提高管理效率
MBO目标管理的实施
• 制定企业战略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和员工目标 • 通过有效沟通和协作,确保目标按照计划进行 • 通过目标监控和调整,确保目标实现
• 解决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目标进行调整
MBO目标管理在未来企业发展的展望
未来企业发展的趋势
• 全球化竞争,要求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 技术创新,要求企业提高创新能力 •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要求企业关注员工发展和培训
MBO目标管理在未来企业发展的作用
• 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 提高员工能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 关注员工发展,实现企业和个人目标的共赢
成功因素
• 高层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 员工的培训与参与 • 灵活的目标设定与调整机制
MBO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一:目标设定过于严格,导致员工压力过大
• 解决方案:设定合适的目标,考虑员工能力和资源
问题二:沟通不畅,导致信息不对称,影响工作效率
• 解决方案:加强沟通,提高沟通效果
问题三:目标调整不及时,导致目标失去可行性
05
【目标管理)MBO(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MBO(目标管理)目标管理法1、目标管理的由来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缩写为MBO)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参和管理)为基础形成的壹套管理制度。
凭借这种制度,能够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且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而对于员工的工作成果,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使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做到更客观、更合理,因而能够大大激发员工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
由于这种管理制度于美国应用得非常广泛,而且特别适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管理,所以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
要想准确地指明究竟谁是目标管理的创始人且不容易,但公认为彼得·F·德鲁克对目标管理的发展和使之成为壹个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4年,德鲁克于《管理的实践》壹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之后,他又于此基础上发展了这壹主张,他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化为目标,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以此来达到企业的总目标。
如果壹个范围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范围必定被忽视,如果没有方向壹致的分目标来指导各级主管人员的工作,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
德鲁克的主张于企业界和管理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形成和推广目标管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目标管理的概念和特点目标管理的概念能够从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来理解:(1)目标管理是参和管理的壹种形式。
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即由上级和下级于壹起共同确定目标。
首先确定出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逐级展开,通过上下协商,制定出企业各部门、各车间直至每个员工的目标;用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目标,形成壹个“目标—手段”链。
(2)强调“自我控制”。
大力倡导目标管理的德鲁克认为,员工是愿意负责的,是愿意于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如果我们控制的对象是壹个社会组织中的“人”,则我们应“控制”的必须是行为的动机,而不应当是行为本身,也就是说必须以对动机的控制达到对行为的控制。
目标管理(MBO)是什么
目标管理(MBO)是什么?目标管理的概念和历史:“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1954年在其名著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的流程:由于各个组织活动的性质不同,目标管理的步骤可以不完全一样,但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步。
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实行目标管理,首先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
这项工作总是从企业的最高主管部门开始的,然后由上而下地逐级确定目标。
上下级的目标之间通常是一种“目的一手段”的关系;某一级的目标,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实现,这些手段就成为下一级的次目标,按级顺推下去,直到作业层的作业目标,从而构成一种锁链式的目标体系。
制定目标的工作如同所有其他计划工作一样,非常需要事先拟定和宣传前提条件。
这是一些指导方针,如果指导方针不明确,就不可能希望下级主管人员会制定出合理的目标来。
此外,制定目标应当采取协商的方式,应当鼓励下级主管人员根据基本方针拟定自己的目标,然后由上级批准。
目标体系应与组织结构相吻合,从而使每个部门都有明确的目标,每个目标都有人明确负责。
然而,组织结构往往不是按组织在一定时期的目标而建立的,因此,在按逻辑展开目标和按组织结构展开目标之间,时常会存在差异。
其表现是,有时从逻辑上看,一个重要的分目标却找不到对此负全面责任的管理部门,而组织中的有些部门却很难为其确定重要的目标。
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可能最终导致对组织结构的调整。
从这个意义上说,目标管理还有助于搞清组织机构的作用。
MBO目标设定
4 部门的所有成员参与设定自己的具 体目标
5 管理者与下级共同商定如何实现目 标的行动计划
6 实施行动计划
7 定期检查实施的进展情况,并及时 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反馈
8 根据绩效奖励各部门和个人
5
目标管理的特点
企业的目标
手 段
分 解
保
证
科室的目标
手 段
规定期限
要让每一个目标的完成 都有一个简单明确的期 限,如3个月、6个月或 一年。
反馈绩效
MBO寻求不断将实现目 标的进展情况反馈给部 门和个人,以便他们能 够及时了解自己行动的 成果与目标的差距,从 而调整自己的行动。
4
MBO的步骤
1 确定组织的整体目标与战略
2 在经营单位和部门之间分配主要目 标
1 目标难以确定,许多工作难以量化
缺 2 缺乏灵活性,目标管理为了取得成效必须保证稳定性
点
3 注重短期目标,长期目标难以实行MBO 4 增加管理成本
5 目标管理建立在Y理论的基础上,但是这种情况有时难以实现
8
X理论与Y理论(人性假设)
1 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只要可能就会逃避工作 2 人生来就缺乏进取心,不愿承担责任,宁愿听从指挥 3 人天生就以自我为中心,模式组织需要 4 人习惯于守旧,本性就反对变革 4 只有极少数人才具有解决组织问题所需要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人缺乏理性,容易受外界影响
并不是参与式的目标 设定就一定优于上级 分派的目标,但是参 与式目标设定能诱导 个人设定更有挑战性 的目标
7
MBO的优缺点
优
1 有利于组织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2 有利于组织结构的改善,MBO促使人们发现组织设计结构中的缺陷
MBO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的性质
• • • • • • • 目标的层次性 目标网络 目标的多样性 目标的可考核性 目标的可接受性 目标的挑战性 目标的伴随信息反馈性
目标管理的过程
• • • • • • 制定目标 明确组织的作用 执行目标 成果评价 实行奖惩 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目标管理循环
MBO优缺点
1.目标管理的优点 ①目标管理对组织内易于度量和分解的目标会带来良好的绩效。 ②目标管理有助于改进组织结构的职责分工。 ③目标管理启发了自觉,调动了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 性。 ④目标管理促进了意见交流和相互了解,改善了人际关系。 2.目标管理的缺点 ①目标难以制定。组织内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 ②目标管理的哲学假设不一定都存在。 ③目标商定可能增加管理成本。 ④有时奖惩不一定都能和目标成果相配合,也很难保证公正性, 从而削弱了目标管理的效果。
目标管理绩效考核错在何处?
1.目标管理的实质是反向式控制管理 2.单纯追求利润目标,靠帐面数字管理 企业 3.制定高额利润或绩效目标,靠奖罚管 理企业 4.定额违反客观规律损害公司利益
如何运用MBO
1. 目标制定必须科学合理 2. 督促检查必须贯串始终 3. 成本控制必须严肃认真 4. 考核评估必的运用 及实施效果
• 医院全面预算目标管理的含义及意义
• 医院全面预算目标管理是将医院传统的财务预算管理 工作中预算的编制、预算的执行、预算的调控及预算 执行结果的分析与考评结合科室总目标进行目标化、 标准化的设定与量化考核;依据不同科室属性(成本 中心、利润中心)对各科室的经济管理目标进行详细 分解,对其申报的费用、预计的收入等项目进行科学 评测、在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进行调控与考核、年终对 科室经济管理目标进行评定。 •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明确了“核定收支、定项补助、超 支不补、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进一步 推动医院全面加强预算管理,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医 院目标化管理。
MBO(目标管理法)
MBO(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1、目标管理的由来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缩写为MBO)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于美国,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和行为科学理论(特别是其中的参与管理)为基础形成的一套管理制度。
凭借这种制度,可以使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
而对于员工的工作成果,由于有明确的目标作为考核标准,从而使对员工的评价和奖励做到更客观、更合理,因而可以激发员工为完成组织目标而努力。
由于这种管理制度在美国应用得非常广泛,而且特别适用于对主管人员的管理,所以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
要想准确地指明究竟谁是目标管理的创始人并不容易,但公认为XXX对目标管理的发展和使之成为一个体系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4年,XXX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首先提出了“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之后,他又在此基础上发展了这一主张,他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化为目标,企业的各级主管必须通过这些目标对下级进行领导,以此来达到企业的总目标。
如果一个范围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范围必定被忽视,如果没有方向一致的分目标来指导各级主管人员的工作,则企业规模越大,人员越多时,发生冲突和浪费的可能性就越大。
XXX的主张在企业界和管理学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对形成和推广目标管理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目标管理的概念与特点目标管理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来理解:(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是目标的制定者,即由上级与下级在一起共同确定目标。
首先确定出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举行分解,逐级睁开,经由过程上下协商,制定出企业各部门、各车间直至每一个员工的目标;用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目标,形成一个“目标—手段”链。
(2)强调“自我控制”。
大力倡导目标管理的XXX认为,员工是XXX负责的,是XXX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的;如果我们控制的对象是一个社会组织中的“人”,则我们应“控制”的必须是行为的动机,而不应当是行为本身,也就是说必须以对动机的控制达到对行为的控制。
目标管理(mbo)概述
评估和反馈应该是公正、客观的,以 避免员工对评估结果产生质疑和不满 。
以目标为导向的评估与奖励
目标导向
评估应该以员工是否达到目标为主要依据,而不是仅仅关注员工的工作态度和努力程度。
奖励机制
组织应该建立与目标完成情况相匹配的奖励机制,以激励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实现更 高的目标。
Part
03
MBO的优势与价值
员工参与目标设定
参与性
员工应该参与到目标的设定过程 中,这样可以提高他们对目标的 认同感和责任感。
自主性
员工应该有权自主制定实现目标 的计划和行动方案,以提高他们 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定期评估与反馈
定期性
组织应该定期评估员工目标的完成情 况,并及时提供反馈,以便员工能够 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进度。
目标设定
个人在职业发展中应明确
1
自己的长期和短期目标,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和优化。
自我评估与反馈
4
个人应定期对自己的职业
发展进行评估和反思,总
结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
实现职业目标。
计划执行
为实现职业目标,个人需
2
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包
括提升技能、积累经验、
建立人脉等。
时间管理
3 个人需合理安排时间,确
根据组织的使命和愿景,制定出具体的、可衡量的总目标和子目标, 确保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行性。
设定优先级
对目标进行优先级排序,确保组织资源得到合理分配,以实现最重 要的目标。
分解目标到部门与个人
目标分解
将总目标和具体目标逐级分解到 各个部门和个人,确保每个部门 和个人都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
职责。
制定个人绩效计划
目标管理(MBO)
目标管理目录[隐藏]一、目标管理的提出二、目标管理的特点三、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四、目标管理的优缺点五、实施目标管理的原则六、目标管理的类型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定义: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
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编辑本段]一、目标管理的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美国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在企业管理领域。
企业目标可分为战略性目标、策略性目标以及方案、任务等。
一般来说,经营战略目标和高级策略目标由高级管理者制订;中级目标由中层管理者制订;初级目标由基层管理者制订;方案和任务由职工制订,并同每一个成员的应有成果相联系。
自上而下的目标分解和自下而上的目标期望相结合,使经营计划的贯彻执行建立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基础上,把企业职工吸引到企业经营活动中来。
目标管理方法提出来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最先采用,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其后,在美国、西欧、日本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迅速推广,被公认为是一种加强计划管理的先进科学管理方法。
我国80年代初开始在企业中推广,目前采取的干部任期目标制、企业层层承包等,都是目标管理方法的具体运用。
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byObjective)
目标管理:MBO (Management by Objective)定义: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
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一、目标管理的提出“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美国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德鲁克的简介: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对世人有卓越贡献及深远影响,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
德鲁克以他建立于广泛实践基础之上的30余部著作,奠定了其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1909年11月19日,彼得.德鲁克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维也纳,祖籍荷兰。
其家族在17世纪时就从事书籍出版工作。
父亲是奥国负责文化事务的官员,曾创办萨尔斯堡音乐节;他的母亲是奥国率先学习医科的妇女之一。
德鲁克从小生长在富于文化的环境之中。
德鲁克先后在奥地利和德国受教育,1929年后在伦敦任新闻记者和国际银行的经济学家。
于1931年获法兰克福大学法学博士。
1937年移民美国,曾在一些银行、保险公司和跨国公司任经济学家与管理顾问,1943年加入美国籍。
德鲁克曾在贝宁顿学院任哲学教授和政治学教授,并在纽约大学研究生院担任了20多年的管理学教授。
尽管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但德鲁克一直认为自己首先是一名作家和老师。
目 标 管 理M B O
四、目标管理的作用
1.有利于更好地执行计划 2.有利于更好地控制
(1)、组织成员自我控制的依据 (2)、上级对下级控制的依据
3.有利于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
五、目标管理的成功关键
人人参与 目标适度 考核严格
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MBO
研讨的问题
1、MBO的概念 2、目标 3、MBO的特点 4、MBO的作用 5、MBO成功的关键 6、MBO的过程 7、MBO的理论基础 8、MBO案例
目标管理
(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指标链(目标树)
4、目标管理的精髓
千斤重担大家挑 人人头上有指标
三、目标管理的特点
1.面向未来的管理 2.系统整体的管理 3.重视成果的管理
4.重视人的管理
(1)由下级自己制定目标;上级要为下级创造完成目 标的条件。
(2)用目标指导行动,上级要少干预下级的工作,发 挥下级的自主管理能力。
(二)、目标展开
1.目标分解 2.定责授权
(三)、目标实施
1.咨询指导 2.反馈控制 3.调节平衡
(四)、目标考评
1.考评成果 2.实施奖惩 3.总结
七、 目标管理的理论基础
提高成效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梅奥行为科学理论
授权 MBO
八、MBO案例
指向作用 推动作用 协调作用 评价作用
3、目标管理是 指组织的主管人员根据组织面 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订出一定时期内组织管 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 求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以至每个职工根据上级 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一个目标体系, 并把目标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 依据。
目标管理(MBO)
目标管理(MBO,Management by Objects)湖南农业大学德鲁克青年社区整理目标管理(MBO)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组织活动的期望成果,是组织使命在一定时期内的具体化,是衡量组织活动有效性的标准。
由于组织活动个体活动的有机叠加,因此只有各个员工、各个部门的工作对组织活动作出期望的贡献,组织目标才可能实现。
所以,如何使全体员工、各个部门积极主动、想方设法为组织的总目标努力工作是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关键。
目标管理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
一、目标管理的含义“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管理专家德鲁克(Peter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遂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样的。
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二、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1.目标的设置这是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①高层管理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目标预案。
目标管理(MBO)
检查(Check)
评估进展情况,检查计划是否 需要调整或改进,以及目标是 否需要调整。
行动(Act)
根据检查结果采取适当的措施 ,对计划进行修正或调整,以
确保目标的实现。
KPI指标
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KPIs):用于衡量组织或个人绩效的重要指标,通常
目标评估与反馈
01
02
03
04
评估标准
明确评估目标达成的标准和依 据。
自我评估
鼓励员工进行自我评估,提高 自我认知和责任感。
360度评估
从不同角度获取对员工表现的 反馈,提高评估的全面性和客
观性。
激励与惩罚
根据目标达成情况实施相应的 激励和惩罚措施,激发员工的
积极性和动力。
Part
03
目标管理流程
解决方案
具体措施
定期进行进度汇报和评估,及时发现 和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目标 的顺利推进。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解决实施 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目标评估的公正性问题
挑战
目标评估的公正性是目标管理中 的重要问题,如果评估不公正, 可能会引起员工的不满和消极情
绪。
解决方案
建立公正、透明的评估机制,确 保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平衡计分卡
财务维度
关注财务绩效指标,如收入、利润和成本等。
内部业务流程维度
关注内部业务流程的效率和有效性,如产品 开发周期、生产效率等。
客户维度
关注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和市场占有率 等指标。
学习和成长维度
关注员工能力、组织文化和创新能力等指标。
okr kpi mbo的区别案例
okr kpi mbo的区别案例****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目标设定是推动团队和个人绩效提升的关键环节。
OKR(目标与关键结果)、KPI(关键绩效指标)和MBO(目标管理)是三种常用的目标管理方法。
本文将通过具体案例,详细阐述这三种方法之间的区别。
---**一、OKR、KPI、MBO的区别**1.**OKR(目标与关键结果)**:- OKR强调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并通过关键结果来衡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 它注重目标的设定与跟踪,鼓励团队和个人超越现有能力,实现突破性成果。
2.**KPI(关键绩效指标)**:- KPI是衡量企业、部门或个人绩效的可量化指标。
- 它关注持续改进,通过关键指标的达成来推动整体业绩的提升。
3.**MBO(目标管理)**:- MBO是一种系统化的目标设定和评估方法,将组织目标分解为个人目标。
- 它强调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衡量性,通过目标的实现来达成组织的整体目标。
**二、案例解析****案例1:某互联网公司采用OKR**目标(O):提高用户活跃度关键结果(KR):- KR1:将日活跃用户数提高30%- KR2:提高用户平均在线时长20分钟**案例2:某制造业公司采用KPI**关键绩效指标(KPI):- KPI1: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5%- KPI2:提高产品合格率至98%**案例3:某零售企业采用MBO**目标(MBO):- MBO1:实现年度销售额增长20%- MBO2: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有率5%**三、总结**通过对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OKR、KPI和MBO在实践中的不同应用:- OKR关注挑战性目标和关键结果,适用于追求创新和突破的企业。
- KPI强调可量化的关键指标,适用于需要持续改进和稳定增长的企业。
- MBO强调目标的分解和明确性,适用于需要系统化管理的企业。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ive,MBO)目标管理的含义(MBO)“目标管理”的概念是管理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最先提出的,其后他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主张。
德鲁克认为,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
所以“企业的使命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如果一个领域没有目标,这个领域的工作必然被忽视。
因此管理者应该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
目标管理提出以后,便在美国迅速流传。
时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经济由恢复转向迅速发展的时期,企业急需采用新的方法调动员工积极性以提高竞争能力,目标管理的出现可谓应运而生,遂被广泛应用,并很快为日本、西欧国家的企业所仿效,在世界管理界大行其道。
目标管理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但其基本内容是一样的。
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
目标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共同要素:明确目标、参与决策、规定期限、反馈绩效。
具体方法上是泰勒科学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它与传统管理方式相比有鲜明的特点,可概括为:l、重视人的因素。
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
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