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导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优秀5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优秀5篇)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2、认识8个生字,理解“摇篮”“生息繁衍”“忧患”“植被”“水土流失”到?等词语的意思。
3、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的重点: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教学的难点:理解造成黄河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焦点问题了,因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从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就发起了“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板书母亲河)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河是指那条河吗?生:母亲河指黄河(师板书:黄河)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的确指的是黄河(继续板书是怎样变化的)看过黄河吗?(没有)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黄河,看看它是怎样变化的(手指课题,并齐读课题)二、学生读课题质疑,出示课件。
1、黄河发生了什么变化?2、黄河为什么发生了变化?3、怎样治理黄河?三、初读文章,感知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感知文章内容,围绕黄河都写了什么。
四、细读课文,品味精华1、抓变化:解决问题一,黄河原来是什么样的?现在呢?板书:原来,摇篮现在,祸河感受以前黄河之美。
(1)理解摇篮:本义指孕育婴儿的用具,文中指发源地。
(2)为什么把黄河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读书找答案。
(气候温和,森林茂密)(3)出示课件,介绍母亲河。
(4)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
(学生自由表达)感受现在的黄河。
(1)现在黄河变了,由原来的摇篮变成了祸河,她都惹下哪些祸患?(学生表达)(3)此时人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展开想象)2、解决问题二黄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泥沙量大)(1)文章哪些地方说明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大河,是长江的68倍。
每年黄河从上游带入河中的泥沙约16亿吨,其中12亿吨被搬运到了大海,还有4亿吨就沉积在下游的河道中。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优秀5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优秀5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仪、录像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
1、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
2、指名朗读课文,别的同学当“小老师”,指出字音及句子方面的问题。
3、投影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师配乐读第三自然段。
4、放实景录像,黄河流域的近况5、体会“摇篮”与祸河的含义,产生“大吃一惊‘的切身体会。
二、学习第二部分1、4——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1)具体说出黄河变化两方面的原因。
(2)这两个原因有什么关系。
(3)如果不制止,后果会怎样?2、导读第6自然段。
3、学生交流学完第6自然段后理解的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4、同桌协作,完成下表。
黄河变化的原因两大原因的关系严重后果治理方案自然原因人类的破坏5、流所填表格。
三、品读:揭示中心,试谈体会1、品读回顾全文,理出文章脉络:变化原因治理。
2、根据文章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环保小队”上台汇报:西安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原因何在。
4、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应在小组中就西安环保问题提出建议。
5、在班中集体交流自己小组拟订的环保建议。
四、作业。
请同学们将自己调查的西安地区环境问题及建议写下来,寄给省政府有关部门。
板书设计10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2000年中决口壹五00多次改道26次…… 数据数千年前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后来含沙最大是长江68倍查资料原因气候变寒暴雨集中开垦放牧森林草原治理保护森林资源规划用地修筑水《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二一、聚焦“摇篮”1、知道什么是摇篮吗?一提到摇篮,你眼前仿佛浮现出什么景象?给你什么感觉?[温馨、舒服、留恋……]2、曾经有人说,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一、说教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治理的方案,从而告诉人们要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二、说目标与重难点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结合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a.认识8个生字,理解不懂的词语。
b.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c. 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
教学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确定为:基本理解科学家设计的治理黄河的方案。
三、说教学方法作为一名老师,除传授给学生文化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授予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本节课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目标教学法2.自读自悟法3.合作探究法这几种教学方法的恰当使用,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是主体的原则。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说教学程序1.激情导入,共享资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的激情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很快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当中。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汇报搜集的资料,既培养了他们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2.读题目提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勤于解决问题的习惯,因为有时候提出问题甚至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3.初读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学生学习了上篇课文《自然之道》,已初步学会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本节课,当学生初读课文后,我再次落实这一单元训练重点。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优秀6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优秀6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教学内容课型:独立阅读课文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多次读文的过程中认识8个生字,并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在学习过程中能学会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从中受到启示。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是摆在人类面前的焦点问题了,因为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所以从1999年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就发起了“保护母亲河”的行动,(板书母亲河)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河是指那条河吗?生:母亲河指黄河(师板书:黄河)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的确指的是黄河(继续板书是怎样变化的)看过黄河吗?(没有)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看看黄河,看看它是怎样变化的(手指课题,并齐读课题)想看吗?生:想师:(播放课件)古老的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着辉煌的篇章,抚今追昔,在泱泱中华大地上,在亿万民众的心理。
黄河有着那么多动人的传说。
黄河不仅是中国的第二大河,而且早在数千年乃至数万年前,那里的自然条件就十分优越,我们的祖先就选择再那里繁衍声息,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为75.24万平方千米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起源于青海省巴额喀卡山脉,自东流传青海、四川、山东等九个省区,最后在山东省内注入渤海,黄河上游多流经峡谷,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发电,中游绝大部分分流传黄土高原,年平均注入黄河的泥沙约16 亿吨。
黄河水色浑黄,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每年沉积在河底的淤沙有40亿万吨之多,致使河床每年平均升高10厘米,极易造成水灾。
师:(停止课件)听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知道黄河除了叫母亲河,还有其他的什么名字吗?生:不知道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师:那么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同时思考这个问题,并解决生字新词。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教案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河的自然特性和历史变迁。
2. 使学生理解人类活动对黄河变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黄河的自然特性:源头、流经地区、流域面积等。
2. 黄河的历史变迁:从古至今黄河的变化过程。
3. 人类活动对黄河变化的影响:水土保持、治理黄河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河的自然特性和历史变迁,人类活动对黄河变化的影响。
难点:理解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和后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黄河的变化原因和后果。
2. 使用多媒体展示黄河的变化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黄河的自然特性和历史变迁。
2. 讲解黄河的自然特性:源头、流经地区、流域面积等。
3. 分析黄河的历史变迁:从古至今黄河的变化过程。
4. 探讨人类活动对黄河变化的影响:水土保持、治理黄河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保护黄河。
7. 课堂小结:强调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黄河自然特性和历史变迁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3. 作业反馈:分析学生对黄河变化原因和后果的理解,以及他们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黄河流域的治理工程。
2.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分享黄河变化的最新研究。
3. 开展校园宣传活动,如制作黄河变化的展板、海报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 多媒体资源:图片、视频、图表等。
3.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新闻报道等。
九、教学建议:1. 提前准备:教师应提前熟悉教材和教学资源,确保课堂顺利进行。
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增加课堂的互动性。
3. 定期回顾:定期回顾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质课参赛教学设计
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质课参赛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内容,培养学生对黄河的兴趣和探索欲
望。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四年级语文下册
2.教具:PPT、绘本、黄河地图、小组合作讨论卡片
3.环境:教室桌椅布置
三、教学过程
1. 情境导入
老师在PPT上播放黄河源头的照片,引导学生了解黄河,并提出“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个问题。
2. 学习探究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黄河的变化。
2.小组讨论:组成小组,利用黄河地图,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并整理
出结论。
3. 学习拓展
1.分组展示: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2.师生互动:师生一起探讨、分析,加深对黄河的了解。
3.扩展阅读:老师推荐阅读相关材料,拓展学生视野。
4. 情感体验
学生分小组制作绘本,表达对黄河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黄河的变化,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对这片土地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以上是《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质课参赛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理解,并按照教学步骤进行实施。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教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黄河的地理特点、发展变化及引发的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珍爱生命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黄河的地理特点、发展变化及引发的问题。
难点:如何通过学习黄河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讲述黄河的特点和历史故事来开启学生的思维。
导入问题:你了解黄河吗?它有哪些特点?一、黄河的地理特点(1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PPT,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源头、流经地区以及河势变化等基本情况。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二、黄河的发展变化(20分钟)1.黄河的历史变迁通过教师讲解PPT,让学生了解黄河不断变迁的历史,如灌、===============唐朝灌、夏、商、周、汉、隋、唐、宋、明、清等时期。
2.黄河的今天通过教师讲解PPT,让学生了解黄河现在的情况,如改道、淤积、减水等问题。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三、黄河问题引发的影响(30分钟)1.黄河的洪水问题通过教师讲解PPT,让学生了解黄河洪水频发的原因以及给周边地区造成的影响。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2.黄河的生态问题通过教师讲解PPT,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遭受到的破坏以及采取的措施。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由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
四、归纳总结(10分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让学生对黄河的变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教师可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1.黄河的变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2.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黄河?3.你们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黄河的问题?五、课堂作业(10分钟)1.小组讨论并写出你们对于保护黄河的建议。
2.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黄河变化的短文。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黄河的地理特点、发展变化及引发的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面积;2.了解黄河的变化历程;3.掌握黄河的流域特点和水利建设情况;4.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黄河的地理位置与流域面积;2.黄河的变化历程;3.黄河的流域特点和水利建设情况;4.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素材,询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2.合作学习法:利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张黄河流域地图,询问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面积,并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2.学习黄河的变化历程(30分钟)-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素材,了解黄河的变化历程,并回答问题:黄河的发源地和流入哪个海洋?黄河曾经改道的原因是什么?黄河的河道为什么经常变化?-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总结黄河变化的主要原因,并向全班汇报。
3.探究黄河的流域特点和水利建设情况(30分钟)-学生观看有关黄河流域特点和水利建设的视频素材;-学生参考教材、互联网等资料,了解黄河流域的地貌、气候特征以及主要水利工程,回答问题:黄河流域的地貌特点是什么?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是什么?黄河流域的水利建设主要有哪些?4.分析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选择一个黄河流域的城市或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在小组内合作完成调查报告;-学生向全班汇报调查结果,并展示各自小组的调查报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各组调查报告,总结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课堂小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并向学生提问:你对黄河的变化历程、流域特点和水利建设情况有什么新的认识?你在小组合作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的?六、教学资源准备1.黄河流域地图及相关图片、视频素材;2.黄河流域水利建设案例资料;3.黄河流域城市或农村调查报告模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黄河是怎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xx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xx是怎样变化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的选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
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教学重点了解xx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的方案.3.教学难点根据小组研究主题,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制作电子文稿。
二、说目标信息的浪潮席卷全球,人类不可避免的走进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网络教学”过渡。
根据网络教学及学科特点,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明确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治理黄河的方案。
能力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在获取、过滤、分析、处理、重组信息的过程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情感目标:通过电子简报的制作,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的教训和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法情景导入法:通过播放黄河的美丽风光及黄河洪水泛滥的片断对比,引出课题。
任务驱动法:通过呈现任务的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演示法:通过“地上悬河”形成过程的演示,加深对黄河变化过程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四、说学法协作式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机房座位安排上,三个人一组,好中差结合,便于交流合作,协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出要求,由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自己设计、解决,从而达到复习巩固、拓展延伸的目的。
讨论、总结学习法:通过讨论、总结归纳和思考练习,让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活学活用,自己创作出新颖别致的电子文稿。
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教学年级:四年级教学科目:语文课时安排: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变化。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过程。
(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黄河的变化。
2. 小组合作法: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展示黄河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黄河的壮美。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黄河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讨论课文中的生字词,教师讲解并板书。
3. 课堂练习:(1)学生抄写生字词。
(2)学生回答有关课文的问题。
4. 总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分享他们对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过程的理解。
2. 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及变化过程。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解决黄河变化带来的问题。
3.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了解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1.2掌握黄河的历史变化,包括古黄河、中黄河、今黄河的变迁过程。
1.3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4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3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国家地理变化的情感。
3.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3.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黄河的基本概况。
1.2黄河的历史变化。
1.3黄河变化的原因。
2.教学难点2.1黄河变化的原因分析。
2.2黄河变化的地理意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播放《黄河大合唱》歌曲,引导学生关注黄河。
1.2学生分享对黄河的初步了解。
2.黄河基本概况2.1教师讲解黄河的地理位置、流经省份、流域面积等。
2.2学生通过地图查找黄河相关地理信息。
3.黄河历史变化3.1教师讲解古黄河、中黄河、今黄河的变迁过程。
3.2学生通过资料查阅,了解黄河历史变化的详细情况。
4.黄河变化原因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黄河变化的影响。
4.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5.案例分析5.1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讲解黄河变化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5.2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对黄河变化的理解。
6.制作思维导图6.1学生分组,根据所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
6.2各组分享思维导图,互相学习交流。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8.课后作业8.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治理措施。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
2.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3.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1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黄河,我国第二大河。
我们的祖先很早很早以前就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可是很多年以来,黄河也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灾难。
我们这篇课文记述的就是黄河变化的情况。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会感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是何等重要。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画出有难度的字、词、句,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1.读准字音,分辨字形。
有些字不是生字,但读音容易出现错误,这样的字应反复强调。
“域”字应读“yù”,不能读“huò”;“衍”字应读“yǎn”,不能读“yán”;“构”字应读“gòu”,不能读“gǒu”;“蚀”字应读“shí”,不能读“sh9”;“耕”字应读“gēng”,不能读“gēn”;“频”字应读“pín”,不能读“píng”;“择”字应读“zé”,不能读“zhái”。
还有一些字形相近,在书写过程中很容易误写。
因此,这样的字应该放在一起,按音、形、义区别组词。
祸(祸害)择(选择)衍(繁衍)锅(锅盖)译(译文)衔(衔接)沃(沃土)吨(千吨)迭(更迭)跃(跳跃)顿(顿时)跌(跌倒)蚀(腐蚀)构(结构)域(地域)浊(浑浊)钩(鱼钩)或(或者)2.解释词语,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摇篮:指发源地。
不禁:抑制不住。
高原:海拔较高、地形起伏较小的大片土地。
叫苦不迭:不停地叫苦。
生息繁衍:生活、养育后代。
忧患:困苦患难。
小学五年级语文选学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版
选学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一)创设情境导入,提出读写要求。
1、播放影像资料,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观看影像资料后,指名回答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板书:灾难摇篮原因治理2、复习电子文稿制作方法,提出读写要求。
指名回答电子文稿的制作方法,教师相机投影:●一、筛选、下载资料;●二、整理、编辑资料;●三、完成并存盘;●四、展示、介绍电子文稿。
然后教师提出读写要求,要求学生选定主题后,在与电子资料库的对话中阅读、筛选有关资料,进行资料重组,制作出一个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电子文稿,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二)检索阅读资料,协商制作文稿。
1、分组选择主题,自主查阅,筛选资料;2、分组协商讨论,进行探究学习;3、教师监控学习过程,开展个别化教学;4、分组完成电子文稿的制作。
(三)分组汇报展示,指导评议修改。
1、学生分组汇报,展示电子文稿;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筛选文本、音频、视频资料,围绕主题重组资料,推敲文稿结构、语句、版面设计等方面进行评议修改;(四)引导学生总结,升华学习体会。
总结本课的收获,并希望学生对电脑的学习,为读写一体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教学设计思想: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已不可回避地面临着挑战与变革,就我们的阅读与写作而言,其变革更为巨大。
当代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变革突出表现在: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的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在同电子资料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对传统写作方式和写作教育的挑战突出表现为: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鼠标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教学从教学模式到师生关系到教学手段和组织形式都必然进行一系列的变革。
为此,我们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一些大胆的探索。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课的活动课教学就是我们这种实验探索中的一次尝试。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案《黄河是如何样变化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变化的缘故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
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处。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明白的词语。
3.学习课文,明白得作者是如何样积存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课前预备:出示黄河流域示意图。
三、教学课时:二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变化的缘故和演变的过程,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
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处。
2.弄清课文为一些难明白的词语。
一、学习“预习”部分。
1.黄河是我国第几条大河?2.我们的祖先什么时候就生活在黄河流域?3.后来黄河有没有变?变成什么模样?二、提示课题。
1.板书课题。
板书:黄河是如何样变化的。
2.解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四、学习分段,依照段意。
第一段:讲近2021年,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了繁重的苦难。
第二段:讲数千年前,黄河气候温顺,土地肥沃,是我们祖先生息繁育的地点。
第三段:讲由于黄土高原气候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的破坏,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改道。
第四段:讲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方案,使黄河逐步变好。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人们把黄河比作什么?(中华民族的摇篮)2.但是,近20210年来,黄河的表现什么缘故叫人大吃一惊?3.课文是如何样说明那个问题的?4.小结:这一段先从正面指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反面来说明黄河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使人印象更加深刻。
六、课堂作业。
1.抄写新词。
2.预习课后作业第1、2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3.学习课文,明白得作者是如何样积存材料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这一段讲了什么?(讲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2.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什么缘故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课文是如何样描写的?二、讲读第三段。
1.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担忧,担忧是什么意思?2.黄河造成灾难的缘故是什么?(含沙量大,泥沙沉积,河床升高,成为悬河,容易决口,形成水灾。
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精选5篇)四年级下册语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篇11.教材分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的选读课文,是一篇检测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学习材料。
课文先写黄河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治理黄河的方案。
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2.教学重点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及治理的方案。
3.教学难点根据小组研究主题,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制作电子文稿。
【说目标】信息的浪潮席卷全球,人类不可避免的走进以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悄然向“网络教学”过渡。
根据网络教学及学科特点,结合单元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过程,明确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科学治理黄河的方案。
能力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与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整合,引导学生自主协作学习,在获取、过滤、分析、处理、重组信息的过程中实现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情感目标:通过电子简报的制作,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的教训和学习课文后受到的启发,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科学的自然观,激发学生热爱母亲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说教法】情景导入法:通过播放黄河的美丽风光及黄河洪水泛滥的片断对比,引出课题。
任务驱动法:通过呈现任务的方式明确学习目标。
演示法:通过“地上悬河”形成过程的演示,加深对黄河变化过程的理解。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网上交流,调动全体学生参与。
【说学法】协作式学习方法: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机房座位安排上,三个人一组,好中差结合,便于交流合作,协作学习。
探究性学习方法:提出要求,由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方法,自己设计、解决,从而达到复习巩固、拓展延伸的目的。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激发学生对黄河变化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1.2 教学内容黄河的基本情况:流经的省份、全长、流域面积等。
黄河的变化:历史上的几次重要变迁,以及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黄河的景象。
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思考黄河变化的原因。
第二章:黄河的起源与演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
分析黄河演变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变化对河流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黄河的起源:黄河的形成,流经的地形地貌。
黄河的演变:从古至今,黄河的流域范围、河道走势等方面的变化。
2.3 教学方法采用时间线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演变过程。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黄河演变的原因。
第三章:黄河的治理与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治理黄河的历史,认识到治理黄河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黄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2 教学内容治理黄河的重要工程:小浪底工程、三门峡工程等。
保护黄河的措施:水土保持、河道疏浚、减少污染等。
3.3 教学方法通过参观黄河治理工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治理成果。
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黄河的建议。
第四章: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现状,认识到生态环境对黄河的影响。
培养学生关注生态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4.2 教学内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分布。
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沙漠化、污染等。
4.3 教学方法利用地图,让学生了解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分布。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对黄河的影响。
第五章: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文化的特点,认识到黄河文化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和发展黄河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设计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对黄河变化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黄河变化对我国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省份、全长等。
引导学生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和后果。
1.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黄河的美丽与变化。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黄河变化的认识和感受。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情况。
收集学生对黄河变化的思考和观点。
第二章:黄河的起源与演变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起源和演变过程,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包括黄河的流域形成、河道变迁等。
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
2.3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地图等展示黄河的演变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情况。
收集学生对黄河演变过程和变化原因的理解。
第三章:黄河的水文特征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的水文特征,包括河流的水量、含沙量等。
培养学生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的水文特征,如年径流量、含沙量、流速等。
分析黄河水文特征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3 教学方法:通过数据、图表等展示黄河的水文特征。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黄河水文特征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达情况。
收集学生对黄河水文特征变化的理解和观点。
第四章:黄河的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泥沙淤积、湿地减少等。
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黄河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泥沙淤积、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分析黄河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洪水灾害、水资源短缺等。
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及其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了解黄河的变化原因。
(2)学会用图表、数据等展示黄河变化的情况。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的情感。
(2)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黄河的变化过程及其原因。
2. 黄河变化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 理解黄河变化的原因。
2. 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 相关资料(黄河变化的原因、影响等)。
3. 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变化。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吗?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黄河变化的原因。
3. 课堂讲解(1)讲解黄河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变化的原因。
(2)分析黄河变化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4. 实践操作(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黄河变化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
(2)学生分组讨论,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黄河变化过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保护黄河、珍惜资源意识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
2. 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
3. 对教学策略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内容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河流的变化,比较黄河与其他河流的异同。
2. 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措施,以及公民如何参与保护。
人教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及课后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黄河的基本情况,了解黄河的变化过程。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
(2)学会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了解黄河的变化情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黄河的基本情况及变化过程。
(2)黄河变化的原因及环保意识。
2. 教学难点:(1)黄河变化原因的分析。
(2)环保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黄河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制作PPT,准备案例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黄河的基本情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黄河风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
(2)提问:“你们对黄河有哪些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根据教材,自主学习黄河的基本情况。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探究:(1)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变化过程,分组讨论变化原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展示黄河变化对生态环境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变化的影响。
(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环保措施。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黄河变化的原因及环保意识。
6. 课后反思:(1)反思教学过程,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针对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 教学内容:(1)黄河的地理特征及其历史变迁。
(2)人类活动对黄河变化的影响。
(3)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治理。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优秀8篇】黄河是怎么样变化的教案篇一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录像、图片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一课时一、知识竞赛导入:1、课前轻松轻松,进行地理知识竞赛,顺势导入黄河的相关知识。
2、学生汇报课前了解的有关黄河的资料。
3、让我们一起走近黄河,了解她的过去、现在、共同设计她的未来。
学生齐读课题《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过渡:要了解黄河,有什么好方法?(注意引导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了解。
)阅读课文时先学习生字词:祸河、乃至、侵蚀、开垦、亩、经营、不折不扣。
1、齐读。
2、开火车读。
二、了解黄河的过去。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通过默读,了解黄河的过去。
2、学生汇报。
3、体会“摇篮”的含义,通过联想、与现实生活联系来理解。
4、出示2000年前黄河及两岸情况图片,朗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这样的摇篮多么让人向往啊!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黄河边变了,她变成什么样子呢?三、学习黄河的现在。
(现状和原因)1、学习1、4、5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以下问题:黄河变成了什么样子?2、学生纷纷汇报。
(注意引导学生用课文的语句回答)3、是什么原因使我们的“摇篮”变成这样的呢?(请学生读第六自然段。
)4、同学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归纳为自然原因和人为破坏。
5、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从无奈到愤怒)过渡:正因自然与人为的原因使得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愤怒了她咆哮了。
你们希望我们的黄河继续这样狂躁不安吗?你想她以后……四、共同设计黄河的未来。
(学习最后一段)1、要治理好黄河,关键是什么?2、为了治理好黄河,科学家们事怎样做的?3、我们还有什么好方法呢?(让学生各抒己见)五、环保拓展:争做环保小卫士。
1、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留意我们的周边环境,你们发现有什么环境问题,你平时是怎样保护环境?2、仅仅靠我们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我们社会上人人都行动起来,那我们的环境就会焕然一新了,今天我们指导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就让我们为环保出一份力,向社会个各人士发出我们的呼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认识8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能力目标:以朗读、默读为手段,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情感目标:让学生从文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设计理念
与思路
这篇课文是一篇以环保为话题的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在不同方式的阅读中进行感悟、体验,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合作与交流的快乐、同时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汇集,感知课文内容和领悟课文中所体现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一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进一步提高略读能力;二是使学生从中受到启示,培养环保意识,激发保护母亲河的责任感。
教
学
流
程
(一)、走近黄河
1、简介黄河引入。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 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幻灯片展示黄河全貌)
课初,我让学生通过一些文字资料以及赞美黄河的诗歌的学习,对昔日黄河和现在黄河图片进行观察,让学生了解黄河并深刻地认识到黄河的变化真令人担忧,失去往日的风采是多么可惜。学生还带着几个问题自学了课文:变化前是什么样的?变化后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而变化?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治理?你读后有什么启示?学生带着这几个问题读课文。给学生充分地阅读时间后学生马上找到变化前被称作是“摇篮”,变化后是祸河,引起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泥沙聚集黄河过多,土地大量流失。课文理解到这已经很好了,但我没有就此停止,而是让学生再去细细读文:课文中例举了很多的数目字,请同学们关注到这些数目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读书,学生发现:黄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深重的——近2000年间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真是站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如果不治理,它的危险性极大——4亿吨泥沙沉积在下游河道里,河床高出两岸农田3-4米,有的甚至高出10米;土壤被严重的侵蚀——每年每平方公里就有4000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550万亩。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治理黄河势在必行。通过以上的教学,通过一些阅读资料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黄河的现状,知道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中来,献计献策,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最后我让学生谈谈你在“保护母亲河行动”中准备做些什么?学生自由畅谈,让学生认识到环保就在自己身边,想法都很好,懂得了环保的重要,真正提高了学生环保的意识。
(三)、学习课文
1、出示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课件。让学生读课文后理解:黄河是怎样成为祸河的?导学生了解作者用列数字方法来说明的。
2、过渡引入第五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的学习(最后两个自然段)。
过渡:到底是什么原因使黄河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怎样治理?
出示自学提示:黄河变坏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把黄河治理好?黄河的变化给人类什么启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最后两个自然段,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用简洁的语言在旁总结。
学
生
分
析
四年级学生,对自主学习有了一定的兴趣,初步形成了自学的习惯,能够了解一般的自主学习方法,知道了学习的重点和主要的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方面,积极性比较高。这一时期孩子的记忆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快速发展,是培养孩子写作和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开始增强,如果教师在这时好好引导,对学生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是一篇以环保为话题的课文,内容贴近生活,学生也经常去关注自然,了解到了一些自然现象,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觉得非常可耻也能主动制止,环保意识慢慢增强。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带着感悟进行朗读,读懂了课文内容带给我们的启示,懂得应好好地保护身边环境,保护好母亲河,增强了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2、写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
3、以《明天的黄河》为题,写一篇想象作文。
【板书】ﻫ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原来现在
气候温暖自人含沙量大
森林茂密然 为河床抬高
土地肥沃因原经常决口
素因
(摇篮)→(祸河)
———————————————————
数管齐下好好保护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说明文体裁的独立阅读课文,也是中年级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新的写作体裁。从叙写的内容上看,文字浅显,易懂,但是黄河对于我们学校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从没有亲眼看见过黄河那雄伟的气势,也从没有亲耳听到过那波涛澎湃的浪涛声,只有从电视或课本中了解一点点有关黄河的史料。基于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让枯燥、乏味的文字变成学生愿学、乐学的素材,而且要让学生了解它的历史和现状,唤起他们保护大自然、保护母亲河的爱心。
3、检查交流。
(四)、围绕重点,全班交流
联系周围生活实际,提出解决方案,并合作设计几条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语,增强学生环保意识。
(五)、总结全文,激发学生自觉地用行动去保护母亲河的积极情感。
(六)、拓展阅读现代诗歌《黄河颂》。
(七)、拓展延伸,进行练笔。(任选一题来完成)
1、联系课后“资料袋”,你觉得如何能治理好黄河?请你为“保护母亲河”出谋划策。写好保护黄河的公益广告语。
2、课件出示赞美黄河的古诗句,让学生欣赏,感受黄河那雄伟壮观的美丽景象。
3、课件出示昔日的黄河和现在黄河的图片,师:看过后,你最想说什么?引入课题并板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文的情况。
1、检查词语的读音,并正音。
2、检查学生理解这些词语,并学会运用。
3、根据问题读内容,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知道了昔日的黄河和现在的黄河分别是什么样子,请用文中相关的词语或语句加以概括。教师出示幻灯片,学生读后回答,教师板书。
人教版《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案
———————————————————————————————— 作者:
———————————————————————————————— 日期: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案例
学科样变化的
设计时间
2015年3月10日
教
材
分
析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是一篇说明文,文章条理清楚,材料确凿,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环保意识。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变化的原因及其治理的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课文先写了黄河带给两岸人民带来的苦难,是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但它又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接着,从黄河含沙量的现状分析黄河变化的原因;最后写科学家设计了治理黄河的方案。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