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输血的适应证与副作用的预防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预防
常见输血不良反响表现医、护处理及预防措施一、常见输血不良反响表现及护理处理1、发热反响:是输血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响。
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
轻者表现为畏寒,发热,一般体温在38℃左右,病症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重者个别可出现高热,烦躁不安,抽搐甚至昏迷。
根据病症轻重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无禁食的病人可口服布洛芬或物理降温,寒战时注意保暖;重症者应立即停止输血,予吸氧、肌肉注射复方氨基比林或静脉注射赖氨匹林、抗过敏等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
保持口腔、皮肤清洁卫生。
并保存余血、输血器等送检。
2、过敏反响:病症轻者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处理: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保持静脉通畅。
如出现呼吸困难者,应立即给予氧气吸入;喉头水肿严重时可配合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手术。
假设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根据医嘱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或者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
3、溶血反响:是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响。
轻者难与发热反响鉴别,头痛、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重者表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
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旦发生溶血反响,立即终止输血,保持静脉通畅,与医生联系,并保存余血,核对血型,重做交叉配血实验;口服或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防止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双侧腰部封闭,用热水袋热敷双侧肾区,防止肾小管痉挛,保护肾脏。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尿量,对少尿、无尿者按急性肾衰处理,出现休克病症时,立即配合抢救休克。
4、细菌污染:这类输血反响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为一般发热反响,重者即使输入少量也可立即引起寒战、高热、烦躁、休克、尿闭等剧烈反响。
妇产科成分输血规范
妇产科成分输血规范添加剂红细胞(红细胞悬液)规格:1单位=200ml全血制备保存期:随添加剂配方不同而异,4℃条件下一般为21—42天,我国以35天为主适应症:适用于临床各科的输血。
如:1、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需要输血者2、外伤或手术引起的急性失血需要输血者3、心、肾、肝功能不全需要输血者4、小儿和老人需要输血者5、妊娠合并贫血需要输血时,因存在代偿性高血容量,特别适合剂量:1单位添加剂红细胞可提高血红蛋白5g/L,红细胞压积0.015 非急性失血病人(成人)所需剂量可按下公式计算:需要单位数=血容量×(期望HCT-原HCT)/[(100~150)×期望HCT]注意事项:1、输注前需将血袋反复颠倒数次,使红细胞与添加剂充分混匀,必要时输注过程中也要不时轻摇血袋,以保持输注流畅。
如已出现滴速不畅,可将30—50ml生理盐水通过Y管移入血袋内加以稀释并混匀。
2、尿毒症患者不宜使用本制品,最好使用洗涤红细胞.3、不应与其他药物混合输用。
浓缩白细胞规格:手工法:1单位=200ml全血制备,含粒细胞0。
5×109个,容量为20-30ml 单采法:1单位=一个治疗量,含粒细胞1.5×1010个,容量为200ml保存期:应尽快输注,室温下保存不应超过24小时适应症:浓缩白细胞输注的适应症要从严掌握,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且充分权衡利弊后才考虑输注1、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
5×109/L2、有明确的细菌感染3、强力抗生素治疗48小时无效剂量:每次输注的剂量要大于1。
0×1010个粒细胞,连续使用4—5天,直到体温下降或证明无效为止。
注意事项:1、输注前必须做ABO血型交叉配合试验.2、制备后应尽快输注。
3、输注效果不是看白细胞数是否升高,而是看体温是否下降,感染是否好转。
浓缩血小板规格:手工法:1单位=200ml全血制备,含血小板数应≥2。
4×1010个,红细胞混入量多机采法:1单位(袋)=一个治疗量,含血小板数应≥2。
输血适应征和并发症
输血适应证与并发症输血是指将血液通过静脉输注给病人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输血的治疗作用除了用以补给血量,维持血容量,提高血压以抗休克和防止出血性休克的措施外,还可供给具有带氧能力的红细胞以纠正因红细胞减少或其带氧能力降低所导致的急性缺氧症;补充各种凝血因子以纠正某些病人血液凝固障碍等。
输血的适应证1. 大量失血注意:在《外科学》人卫 8 版教材中,第四章《输血》中指出总血量的 20% 为 1000 mL,第五章《外科休克》中为 800 mL。
2. 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术前结合检查结果,输注浓缩红细胞纠正贫血;补充血浆或白蛋白治疗低蛋白血症。
3. 重症感染继发难治性感染者,当其中性粒细胞低下、抗生素疗效不佳时,可输入浓缩粒细胞。
4. 凝血异常根据引起凝血异常的原因补充相关血液成分。
5. 输血指南Hb ﹥ 100 g/L 不需要输血;Hb 70~100 g/L 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输血;Hb ﹤ 70 g/L 可输入浓缩红细胞。
注意事项1. 输血前仔细核对病人和供血者姓名、血型和交叉配血单;检查血袋是否渗漏,血液颜色有无异常及保存时间;除生理盐水外,不可向血液内加入任何其他物质。
2. 输血时严密观察病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输血后仍需观察病情;保留血袋一天,以便必要时化验检查。
并发症的防治1. 发热反应2. 过敏反应3. 溶血反应4. 细菌污染反应5. 输血的其它并发症(1)低体温短时间内输入大量冷藏血所致。
(2)碱中毒抗凝剂中的枸橼酸钠在肝脏中可转化为碳酸氢钠,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3)低血钙抗凝剂中的枸橼酸钠可螯合血浆中的钙离子。
(4)高钾血症库存血中的红细胞由于糖酵解停止,破裂后释放出细胞内的钾离子。
(5)循环超负荷输血速度过快、过多,超过了心脏的负担能力所致。
自体输血1. 优点节约库存血;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不需检查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
2. 禁忌症(1)血液已被污染,如胃肠道内容物、消化液、尿液、肿瘤细胞、脓毒症、菌血症。
产科领域自体血输血的适应证与有用性的研究
自体血 输 血 , 体血 输 血 的施 行 率 从 平 均 的 0 8 % 下 异 .7
降 为 0 4 % 。 自体 血 贮 血 施 行 后 的 紧 急 输 血 病 例 , .1 施 行 了异 体血 输 血 的病 例都 是 因 为 在贮 血 前 母 体 贫 血 。 或 者 发 热 , 者 肝 功 能 异 常 等 感 染 性 疾 病 而 不 能 贮 血 或
、
对象 和研 究 方法
19 9 6年 以 后 虽 然 开 始 了 自体 血 输 血 , 异 体 血 输 血 仍 而
1 究对象 .研
为 自 18 9 7年 至 l9 9 5年 的 4 1 3 1例 分
然受 到重 视 , 因是 因 为母 体 急 救 病 院 的 母 体 搬 运 的 原
增 加 及 紧 急 输 血 病 例 也 在 增 加 。 因 此 , 除 去 了 出 血 在 引 起 的 紧 急 搬 运 病 例 、 盘 早 剥 、 缩 乏 力 、 道 壁 及 胎 宫 阴 宫 颈 裂 伤 等 引 起 的 大 出 血 以 后 , 以 看 到 因 为 施 行 了 可
血量 、 自体 血 回 输 频 率 、 量 的 研 究 。1次 贮 血 量 为 数
3 0 。 采 用 C D 液 的 全 血 保 存 法 , 预 产 期 前 3周 开 0 ml P 在
问题 , 以 在 各 个 领 域 的 临 床 应 用 中 正 在 广 泛 开 展 。 所
然 而 1本 的 产 科 领 域 到 最 近 还 未 能 开 展 自 体 血 输 血 。 3
还 有就 是 出血 比预想 的 要多 , 自体 血 不 够 , 需 要 异 体 还 血 输血 的病 例 。
位胎 盘 3例 。 自体血 贮 血 的条 件 : 同意 自体血 输 血 ; ① ② 体重 4 k 5 g以上 , 身状 态 良好 ; 全 ③第 一次 贮 血 时血 蛋
输血适应证
输血适应证血液科输血:(1)再生障碍性贫血: Hb>60g/L不需要输血;Hb<60g/L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症状或在安静时也有贫血症状时可考虑输血;血小板减少有内脏出血、颅内出血倾向或出血指征时,应考虑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或进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
(2)地中海贫血:轻、中间型地中海贫血无症状时不必输血;中间型α或β地中海贫血患者在伴有感染、妊娠而贫血显著加重时才考虑输血;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有规律的进行输血治疗,维持Hb在60g/L~70g/L 的安全水平。
(3)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贫血症状严重,Hb〈40g/L,或住院后仍有显著血红蛋白尿者,或溶血且病情危急者可一次输注2单位红细胞,症状未缓解,可考虑第二次输血。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AIHA患者出现如下症状: Hb< 40g/L 或Hct〈0.13,在安静状态下有明显贫血症状;虽Hb〉40g/L,但因急性起病并进展较快,伴有心绞痛或心功能不全;出现嗜睡、反应迟钝及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者;因溶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等症状,可选择输洗涤红细胞.输血时要少量多次输注或配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5)白血病:一般情况下, Hb〈 60g/L伴明显贫血症状者或Hb〉70g/L需强烈化疗者,可根据需要输注红细胞; 血小板计数〈20×109/L,或化疗时血小板计数〈40×109/L,可考虑预防性输注血小板; 中性粒细胞<0.5×109/L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也适用于急性粒细胞缺乏症),强有力的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无效时,立刻输注浓缩粒细胞。
(6)血友病:主要根据患者自发性出血、关节积血、外伤性出血或手术前后预防出血症状进行预防性输血。
甲型血友病出现轻度出血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10~15IU/kg,维持3天; 中度出血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20~30 IU/kg,维持3天;重度出血或大手术时,给予因子Ⅷ浓缩剂,剂量40~50IU/kg,维持4~14 天或直到伤口愈合。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静脉输血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一)发热反应1.原因(1)外来或内生性致热源:蛋白质、细菌的代谢产物或死菌等,污染保存液或输血用具,输血后即可引发发热反应。
(2)免疫反应:病人血内有白细胞凝集素、白细胞抗HIA、粒细胞特异性抗体或血小板抗体,输血时对所有输入的白细胞和血小板发生作用,引起发热。
主要出现在反复输血和经产妇中。
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1—2h,初起发冷或寒颤;继而体温逐渐上升,可高达39~40℃,并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多数患者血压无变化。
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小时内缓解,少有超过24小时者;少数反应严重者可出现抽搐、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昏迷。
3.预防和处理(1)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和输血用具,采用无热源技术配置保养液,严格清洗、消毒采血和输血用具,或使用一次性输血器,可去除致热源。
(2)输血前进行白细胞交叉配血试验,选用洗涤红细胞时应过滤血液移除大多数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可以减少免疫反应所致的发热。
(3)一旦发生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所使用过的血液废弃不用。
如病情需要可另行配血输注。
(4)遵医嘱给予抑制发热反应的药物;伴有寒战者予以抗组胺药物对症治疗;严重者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症处理:寒战病人给予保暖,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
(二)过敏反应1.原因(1)病人是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同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
(2)多次输血的病人,可产生过敏性抗体,抗原和抗体相互作用而产生过敏反应。
2.临床表现多数病人发生在输血后期或将结束时。
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轻度血管性水肿(表现为眼睑、口唇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可危及生命。
3.预防和处理(1)勿选用有过敏史的献血员。
(2)献血员在采血前4 h内不吃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宜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3)发生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临床常见的输血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
临床常见的输血,输液反应的原因及预防一.静脉输血的目的、不良反应、原因、症状及护理措施:(一).什么是静脉输血静脉输血是将血液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是急救和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静脉输血的目的:正常成人的血容量应占体重的8%。
一般情况失血不超过人体血量的10%时,对健康无明显影响,机体可以通过一系列调节机制,使血容量短期内得以恢复;失血20%时对人体不明显影响,可能出现各种缺氧表现;失血超过30%时可危及生命,导致血压下降,脏器供血不足,特别是脑细胞供血不足出现功能降低至昏迷,必须立即输血。
(1)补充血容量,提升血压。
(2)增加血红蛋白,纠正贫血。
(3)补充抗体,增加机体抵抗力。
(4)增加蛋白质,纠正低蛋白血症。
(5)补充各种凝血因子,改善凝血作用。
(6)促进骨髓系统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
(三).输血的适应症(1)、急性失血:主要适应症;一次失血低于总量的10%(500ml)时,可不输血;,低于总血容量的20%时,首选晶体液、胶体液或少量血浆增量剂;当超过20%时,可输入适量全血。
(2)、贫血或低蛋白血症浓缩红细胞;血浆及白蛋白(3)、重症感染抗体及补体(4)、凝血功能障碍:相关血液成分输血是急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我们都要进行严格的三查八对,即三查: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及血液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八对:对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瓶)号(储血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血液的型号种类、血量。
但输血也可引起不良反应,有时甚至非常严重,带来了一定危险性。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了用原来的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或体征。
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即发型和迟发型,即输血时或输后24小时内发生的和输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的。
(四)不良反应一、过敏性反应和荨麻疹输血后可发生轻重不一的过敏反应,轻者只出现单纯的荨麻疹;中型为过敏性反应;重度可发生过敏性休克和死亡。
《医院输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
《医院输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声明:各媒体转载请自觉注明文章来自《中华检验医学网》(xiexiebang)。
原文地址:://xiexiebang//202x0604/5356.在全血、成分血或血液制品的输入过程中或输入后,受血者出现了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称为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按发生的时间分即发型和迟发型,即输血时或输血后24h内发生的和输血后几天至几十天发生的。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组建血库已近20年,由20世纪90年代的自己采血发展到现在市中心血站统一供血,输血工作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现将这些年实际工作中常出现的一些输血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介绍如下。
1常出现的输血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1.1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输血后最常见的一种反应,在发热的同时还常伴有寒战,反应可持续15min~1h,然后逐渐好转,数小时后可恢复。
引起发热反应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1.1.1热原质热原是由细菌和不洁物产生的,如蛋白质、死细菌及细菌产物。
1.1.2免疫反应多次输入全血后,受血者产生同种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再输血时,可与供血者的白细胞或血小板发生抗原抗体反应而引起发热。
1.1.3细菌感染(1)血袋、输血器不合乎标准,消毒不严或破损;(2)开放式采血和制备血液成分,输血过程中引起的细菌污染;(3)采血时,献血者皮肤消毒不严,采血部位有化脓病灶,可以引起细菌污染;(4)血液保存时间过长,储血冰箱温度不稳及管理不严格也可造成细菌污染。
以上几点均可引起细菌感染,出现发热反应。
预防措施。
(1)使用有许可证的专业工厂生产和统一供应的一次性塑料采血和输血器具,严格执行采血和输血的技术操作规范,注意皮肤消毒,防止污染。
(2)做白细胞交叉配血试验。
(3)为了预防白细胞凝集素和抗体引起的输血发热反应,尽量使用去除白细胞70%或以上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或浓缩红细胞。
(4)药物预防。
可以在输血前或反应开始时给患者使用抑制输血发热反应的药物。
妇产科的自体输血
妇产科的自体输血自体输血指将患者自身的血液收集或储存起来,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在手术或需要时再输回患者体内。
当患者紧急需要输血时,自体血不需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试验,可在第一时间输给患者,及时改善组织血液灌注。
自体输血可节约血液资源,避免输注异体血传播疾病的风险,减少输血反应,且省时有效。
在产科临床实践中,对于前置胎盘、多胎妊娠、有产后出血病史、巨大胎儿、血液病或稀有血型的产妇,应考虑开展自体输血技术。
一、产科手术的自体输血产科自体输血可分为储存式自体输血(preoperative autologous donation),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和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intra-operative blood salvage)。
(一)储存式自体输血1.概述储存式自体输血指在手术操作前,抽取患者自体血保存,在术中或术后需要时再进行回输。
目前的研究认为,储存式自体输血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无不良影响,其益处在于将感染的风险降到最低,不会造成输血免疫反应,产妇耐受性好。
局限性在于术前难以确定术中需要的用血量,容易造成备血不足或浪费。
另外,储存式自体输血经济成本较高,潜在的风险包括医源性的贫血,采血、储存、分发中的错误,血液污染,输注全血易造成容量超负荷等。
随着其他自体输血方法的出现,目前欧美国家的指南仅推荐在高风险的特殊患者中使用储存式自体输血。
2.适应证(1)产后出血的高危患者,如瘢痕子宫、前置胎盘、多次宫腔操作史、妊娠合并多发子宫肌瘤等。
(2)稀有血型、RhD阴性血型患者、有严重输血反应史和有免疫抗体的患者。
(3)身体状况较好,无心、肝、肾慢性疾病,无高血压和糖尿病。
(4)患者血红蛋白>100g/L,血细胞比容>0.3,血小板计数>100×109/L,PT正常,尤其适用于红细胞增多患者。
(5)由于宗教信仰等原因不接受异体血输注的患者。
3.禁忌证(1)严重高血压。
输血的适应症、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
第二节 输血的并发症及其防治
㈠发热反应 输血后15-20分钟开始. 原因 1免疫反应 体内有白细胞或血小板
抗体 2致热原<蛋白质、死菌或细菌的代 谢产物>污染3细菌污染和溶血 治疗 症状轻减慢输血速度,严重者停止输 血及对症处理及过敏治疗
预防 严格消毒,控制致热原.多次输血或经 产妇输注不含白细胞及血小板的血〔洗涤 红细胞.
预防 ⒈有过敏史,输血前给抗过敏药物及糖皮质激素⒉ 对IgA低下或有抗IgA抗体者输不含IgA抗体的血液、血浆 血液制品⒊有过敏史者不能献血⒋献血员采血前4小时禁 食.
㈢溶血反应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症状为沿输血静脉的红肿及,寒 战高热,呼吸困难、头痛、心率加快,以致血压下降,休克.后出现血 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宿主病 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输 入有严重免疫缺陷受血者体内后,输入的淋巴细胞增殖并 对受血者组织起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肝炎、腹泻、 骨髓抑制和感染.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骨髓移植、加强化疗 或放疗的病人要输入经γ射线辐照除去免疫活性淋巴细胞 的血液成分.
㈧疾病传播 包括EB病毒、巨细胞病毒、肝炎病毒、HIV 和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布氏杆菌、梅毒及疟疾等.预防 ①严格输血适应症②严格献血员体检③血制品生产中采用 有效的手段灭活病毒④自体输血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㈨免疫抑制 输血可使受血者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及 抗原特异性免疫抑制.免疫抑制与输血的量和成分有一定 的关系.
㈩大量输血的影响 大量输血〔24小时用库存血置换病人 全部血液或数小时内输入4000ml①低体温②碱中毒③暂 时性低血钙④高血钾及凝血异常.临床上有出血倾向及DIC 表现时,应输浓缩血小板.
输血
输血为一替代性治疗,可以补充血 容量、改善循环、增加携氧能力、 提高血浆蛋白,增进凝血功能.
2024年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样本(三篇)
2024年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样本一、发热反应预防措施:必须严格管理血库保养液及输血器材,有效避免热原污染,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处理方法:若出现轻微反应,减慢输血速度可缓解症状;若反应严重,则应立即停止输血,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实施对症治疗,并及时通知医师。
在必要时,应遵照医嘱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及抗过敏药物,例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二、过敏反应预防措施:1. 避免选择有既往过敏史的献血者;2. 献血者在采血前应避免食用高蛋白和高脂肪食物,建议采用少量清淡饮食或糖水。
处理方法:1. 若出现过敏反应,轻者减慢输血速度并继续观察,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2. 若出现呼吸困难,应给予吸氧,若喉头水肿严重,则需进行气管切开术,若出现循环衰竭,则应给予抗休克治疗;3. 根据医嘱,可给予0.5至1毫升的1%肾上腺素皮下注射,或使用抗过敏药物和激素,如异丙嗪、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等。
三、溶血反应预防措施:认真执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输血前仔细核对,确保无误,严格遵守血液保存规则,禁止使用变质血液。
处理方法:1. 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师,保留剩余血液,重新进行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2. 维持静脉输液通道,给予升压药物和其他药物;3. 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预防血红蛋白结晶阻塞肾小管;4. 对双侧腰部进行封闭,并使用热水袋敷于双侧肾区,以缓解肾血管痉挛,保护肾脏;5.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并做好记录,对于少尿或无尿的患者,应按照急性肾功能衰竭进行处理;6. 若出现休克症状,应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
四、与大量输血相关的反应大量输血通常指在24小时内紧急输血量达到或超过病人总血容量。
常见的反应包括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构橼酸钠中毒等。
处理方法:密切观察患者意识、血压、脉搏等变化,注意皮肤、黏膜或手术伤口是否有出血现象。
根据医嘱,可间隔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悬液,以补充足够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在输入库血量达到1000毫升以上时,应遵医嘱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钠10毫升,以补充钙离子。
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TA—GVHD) TA—GVHD)
TA-GVHD漏诊率高,疗效差,病死率〉90%。 TA-GVHD漏诊率高,疗效差,病死率〉90% 1987年国外才首次确诊。 1987年国外才首次确诊。 一、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下列因素有关: 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一)与受血者免疫状态有关 TA-GVHD发生于免疫系统严重缺陷或严重抑制的受血者。 TA-GVHD发生于免疫系统严重缺陷或严重抑制的受血者。 (二)与输注淋巴细胞数量有关 输入供者淋巴细胞数量越多,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输入供者淋巴细胞数量越多,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 (三)与供受者HLA单倍型基因有关 与供受者HLA单倍型基因有关 一级亲属间(父母与子女)输血合并TA-GVHD的危险性 一级亲属间(父母与子女)输血合并TA-GVHD的危险性 比非亲属间输血高11~21倍 比非亲属间输血高11~21倍。
二、需要辐照的血液 全血、 红细胞、 血小板、 全血 、 红细胞 、 血小板 、 白 ( 粒 ) 细胞 、 细胞、 新鲜液体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除外) 新鲜液体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除外)。 三、适应证 严重免疫损害受血者、 严重免疫损害受血者 、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受血者、先天性免疫缺陷受血者、 受血者、先天性免疫缺陷受血者、早产儿受血 者、强烈化疗、放疗受血者、宫内输血受血者、 强烈化疗、放疗受血者、宫内输血受血者、 输用直系亲属血受血者等。 输用直系亲属血受血者等。
二、症状 在输血过程中病人烦躁不安,极度呼吸困难, 在输血过程中病人烦躁不安,极度呼吸困难, 严重缺氧,甚至死亡。 严重缺氧,甚至死亡。体外循环病人可引起脑栓 塞。 三、预防 (一)采用微孔滤器(20~40µm)除去微聚物; 采用微孔滤器(20~40µm) (二)选用保存期短(7天内)含微聚物少的血液; 选用保存期短( 天内) (三)选用成分输血 如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 如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分析
输血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处理分析目的:探讨临床输血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及对应的预防处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我院2010年4月-2013年11月6785例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5%,其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37例(25.3%),过敏反应99例(67.8%),溶血反应10例(6.8%);输红细胞悬液发生不良反应者明显多于其他成分血制品,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要求医护人员在临床输血中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加强输血不良反应各方面的综合预防处理,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输血;不良反应;预防机体在大量失血的情况下,血压会急骤下降,脏器供血不足,无法确保各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转,尤其是脑细胞功能失调,患者轻则昏迷,重则危及生命[1]。
输血是目前临床抢救病情危重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但现代医疗技术发展至今,输血尚未绝对安全,仍存在多种不良反应,其中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过敏反应及溶血反应较为多见。
医护人员应重视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在严格把控输血适应证的前提下,选择最可靠的输血方式,最大限度规避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风险[2]。
本文对我院6785例输血患者中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1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输血中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提供参考,具体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自2010年4月-2013年11月我院输血及其他成分血制品共6785例次,包括有反复输注者。
男4073例,女2712例,年龄3~93岁;洗涤红细胞182例,全血451例,机采血小板573例,红细胞悬液2534例,血浆3045例,其中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者146例。
方法:对所有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进行统计整理,对输血不良反应的类型及发生率进行分析。
诊断标准:常见的几种输血不良反应的诊断标准:①发热反应:输血前无发热症状[3],输液过程中或输液后短期内体温明显升高,出现寒战、发热症状,体温达38~41℃者。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临床输血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输血是临床常用治疗手段之一,虽然医疗技术不断改进,但输血不良反应仍时有发生,这给疾病治疗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引起严重后果。
因而,通过对临床输血中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解,以及对常见预防措施的掌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临床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哪些1.发热反应发热反应是输血中最常见的反应,多在输血中或输血后1至2小时内发生,有畏寒或寒战、发热,体温可达40℃,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1-2小时后缓解。
反应轻者,减慢滴数即可使症状减轻。
严重者应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予对症处理,并通知医生。
必要时服用按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和抗过敏药,如异丙嗪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过敏反应导致出现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之一为病人是过敏体质,输入血中的异体蛋白同过敏机体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敏;献血员在献血前用过可致敏的药物或食物,使输入血液中含致敏物质。
其症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中度血管性水肿,重者因喉头水肿出现呼吸困难,两肺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当出现过敏反应时,轻者减慢输血速度,继续观察,重者立即停止输血。
3.溶血反应溶血反应为输血中最严重的反应。
溶血反应出现的原因有:输入异型血,输入变质血,血中加入高渗或低渗溶液或能影响血液pH变化的药物,致使红细胞大量破坏所致。
典型的症状在输入10-20ml血后发生,随输入血量增加而加重。
可引起头胀痛、四肢麻木、腰背部剧烈疼痛和胸闷、黄疸和血红蛋白尿。
同时伴有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和血压下降症状。
有的会导致肾小管阻塞,病人出现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二、输血后发生不良反应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HLA或白细胞抗体不合引起受血者体内抗原抗体反应,造成白细胞凝集并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破坏、溶解、释放书内源性致热源。
2.与血液保存液中产生的细胞因子有关,血液在存放期白细胞活化所产生及释放的细胞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等一些蛋白,具有免疫原性。
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措施
输血安全管理来源:时间:2011-8-31编者按:输血是一项宝贵且高危产品的静脉输注,临床输血的目的是安全、有效。
血液安全问题已经成为WHO的七项重点工作之一,WHO提出的输血安全战略包括建立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并全面管理、从低危人群采集血液、严格筛选检测血液、合理用血等。
随着输血、献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健全,我国的血液采集、检测和临床用血管理也逐步规范,但因多种主客观原因,各地区输血安全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因输血及输注血液制品引发的医患纠纷呈增多趋势,因此,输血安全管理是非常严峻的医疗安全问题。
临床输血工作涉及医院的各个环节,故提高输血安全管理,不仅仅是血液中心和输血科的任务,而是所有医务人员的职责。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近年对临床输血的规范化管理进行了有益探索,本专题特组织相关论著,围绕输血安全管理诸方面问题展开讨论。
临床输血工作的主要风险与防范措施栾建凤基金项目:全军“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08Z020);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重点资助项目(07Z033)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输血科[摘要]输血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医疗工作,其安全涉及医疗活动的各个层面,由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
医院管理层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包括风险意识和职能意识不强、人员和设备配置不足、环节管理薄弱。
临床科室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主要是告知义务不到位、输血申请不规范、适应证把握不严、输血核查不严谨、输血记录不完整。
输血科存在的输血安全风险体现在输血相关检验不规范、相容性输血使用不够、核查不严格、质量意识淡薄、安全卫生的意识淡化、信息管理落后及为临床服务能力不强等。
故各级医务工作者应正确分析输血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和防范措施,提高输血安全性。
[关键词]输血;风险调节;综合预防[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45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3429(2011)08-0001-03Analysis and Prevention of Blood Transfusion RisksLUAN Jian-feng(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Nanjing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Area Command, Nanjing 210002, China)[Abstract]Blood transfusion is a high-risk medical practice.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involves all aspects of medical profession, and the medical disputes resultingfrom blood transfusion have increased year after year. Lack of risk awareness and function sense, insufficient allocation of personnel and equipment, and weak process management are main risks of blood transfusion existing in hospital management. In the clinical departments, the main risks include inadequate informing obligation, non-standard request, unsuitable indications, careless checking before blood administration, and incomplete records. As for transfusion laboratory, the main risks include non-standard transfusion testing, less compatible transfusion, careless checking, lack of quality awareness, lack of biosafety consciousness, po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Therefore, all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carefully analyze the risks in blood transfusion, and take appropriat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to improve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Key words]Blood transfusion;Risk adjustment;Universal precaution输血是一种宝贵且高危产品的静脉输注,不仅要求准确性必须达到100%,且需符合多项法律法规和行规要求,因为输血工作的任何疏忽都可能以患者的生命为代价。
2024年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三篇)
2024年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一、杜绝溶血性输血反应。
是由于责任心不强所致(如配错血临床抽错血)。
迟发性溶血反应一般由于不规则抗体未能检测出来所致。
二、控制方法:1.abo血型、rh(d)血型初检;2.复检abo正定型、abo反定型和rh(d)血型;3.交叉配血用盐水和凝聚胺配血法等。
三、避免和减少输血不良反应1.成分输血。
根据病人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血液成分,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
2.输用全血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制品时,进行白细胞滤除,可避免或减少由白细胞所引起的非溶血性热源反应;避免或减少经白细胞传播病毒;避免或减少因细胞碎片微聚物引起的肺栓塞;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避免或减少输血相关免疫抑制。
3.积极开展自身输血。
4.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输血科按有关规定,根据临床申请和病人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调配供血。
四、杜绝责任性差错发生。
1.经治医师逐项填写输血申清单,内容完整、准确,输血科不接受缺乏必要资料或内容不准确的申请单。
2.护士抽血时一定,要核准病人身份。
3.血样送达输血科时,由送检医护人员和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
4.输血科配血时,核对病人标本与申请单是否一致,检查血袋包装、有效期、颜色、凝块、是否溶血等,正确无误时才可进行交叉配血。
5.配血合格后,由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
6.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共同核对,共同签字发出。
五、保证血液质量1.储血条件、温度符合要求。
2.血液发出后不得退回。
六、输血不良反应处。
按照“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程序”处理,填写不良反应回报单送输血科。
2024年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作为一种重要的医疗手段,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输血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之一就是输血感染。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2024年我们制定了更为严格的安全输血措施及预防输血感染制度。
以下是具体内容:一、医院内部加强血液适用性的评估为了确保安全输血,医院内部将加强对患者血液适用性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