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源编码

合集下载

信源编码的三个步骤

信源编码的三个步骤

信源编码的三个步骤

信源编码是一种将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技术,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信源编码的实现需要经历三个步骤:第一步是信源符号选择。信源符号是指信息源输出的离散符号集合,例如二进制数字、字母或音频信号。在信源符号选择阶段,需要确定信源的离散符号集合,以及每个符号的概率分布。这个步骤的关键是确定信源的统计特性,以便在后续步骤中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案。

第二步是编码方案设计。在这个步骤中,需要选择合适的编码方案,以提高信源信息的压缩效率和可靠性。常用的编码方案包括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和字典编码等。编码方案的选择需要考虑信源符号概率分布和编码的复杂度等因素。

第三步是编码器实现。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实现所选择的编码方案,并将信源符号转换为数字编码。编码器的实现需要考虑编码的速度和复杂度,以保证实时性和可扩展性。

总之,信源编码是一项重要的通信技术,通过三个步骤的实现可以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 1 -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区别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区别

信源编码:主要是利用信源的统计特性,解决信源的相关性,去掉信源冗余信息,从而达到压缩信源输出的信息率,提高系统有效性的目的。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信源编码包括语音压缩编码、各类图像压缩编码及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

信道编码:为了保证通信系统的传输可靠性,克服信道中的噪声和干扰的。它根据一定的(监督)规律在待发送的信息码元中(人为的)加入一些必要的(监督)码元,在接受端利用这些监督码元与信息码元之间的监督规律,发现和纠正差错,以提高信息码元传输的可靠性。信道编码的目的是试图以最少的监督码元为代价,以换取最大程度的可靠性的提高。

信道编码从功能上可分为3类:

仅具有发现差错功能的检错码,如循环冗余校验码、自动请求重传ARQ等

具有自动纠正差错功能的纠错码,如循环码中的BCH码、RS码及卷积码、级联码、Turbo码等

既能检错又能纠错功能的信道编码,最典型的是混合ARQ

信道编码从结构和规律上分两大类

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线性方程的信道编码

非线性码:监督关系方程是非线性的

FEC是前向就错码,在不同系统中,不同信道采用的FEC都不一样,有卷积码,Turbo码等

信源编码_??????

信源编码_??????

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是将信息源产生的符号序列编码为一定长度的码

字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信息的传输效率和可靠性。常见的信源编码方式有:

1. 前缀编码:将不同的符号编码为不同长度的码字,使得

任何一个码字都不是另一个码字的前缀。例如霍夫曼编码。

2. 均匀编码:将所有符号编码为等长的码字,使得每个符

号的平均码字长度相等。例如ASCII码。

3. 变长编码:根据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布,将频率高的符号

编码为较短的码字,频率低的符号编码为较长的码字。例

如算术编码。

4. 字典编码:将整个符号序列看作一个整体,通过生成并

使用一个字典来编码和解码。例如Lempel-Ziv编码。

这些编码方式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场景下的信源编码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源编码方式可以提高传输效率和节省带宽。

信源编码包括波形编码声源编码分组编码混合编码

信源编码包括波形编码声源编码分组编码混合编码

信源编码包括波形编码声源编码分组编码混合编码在发送端,把经过采样和量化后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脉冲信号的过程,称为信源编码。信源编码主要完成两大任务:一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第二是实现数据压缩。信源编码通常分为三类: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其中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是两种基本类型,混合编码是前两者的衍生物。

(1)波形编码波形编码技术直接对语音波形采样、量化,并用二进制码表示。脉冲编码调制PCM和增量调制DM是波形编码的代表。

优点:①具有很宽范围的语音特性,对各类模拟话音波形信号进行编码均可达到很好的效果;②抗干扰能力强,具有优良的的话音质量;③技术成熟、复杂度不高;④费用适中。

缺点:编码速率要求高,一般要求在16~64kbit/s之间,所占用的频带较宽,只适用于有线通信系统中。

(2)参数编码是以发音机制的模型作为基础,用一套模拟声带频谱特性的滤波器系数和若干声源参数来描述这个模型,在发送端从模拟语音信号中提取各个特征参数并进行量化编码。包括线性预测编码(LPC)及各种改进型。目前移动通信系统的语音编码技术大多采用这种类型技术为基础。

优点:由于只需传输话音特征参量,因而语音编码速率可以很低,一般在2~4.8kbit/s之间,并且对话音可懂度没有多少影响。

缺点是:话音有明显的失真,并且对噪声较为敏感,话音质量一般,不能满足商用话音质量的要求。

(3)混合编码将波形编码和参数编码结合起来,力图保持波形编码话音的高质量与参数编码的低速率。目前移动通信中使用的混合编码包括规则脉冲激励长期预测编码(RPELTP)和应用于IS95CDMA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ELP)。

信源编码标准

信源编码标准

信源编码标准

一、引言

信源编码是通信和信息处理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主要用于压缩数据,降低信号的冗余度,提高数据的传输效率和存储效率。信源编码标准的发展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演进,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的基础标准。本篇文章将对信源编码标准的发展历程、主要标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概述。

二、信源编码标准的演进

1.早期信源编码标准

早期的信源编码标准主要基于统计特性进行数据压缩,最具代表性的标准是Huffman编码和算术编码。这些标准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压缩效果,但压缩率有限,且压缩和解压缩过程较为复杂。

2.JPEG标准

随着图像处理和传输的需求增加,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JPEG标准,即静态图像压缩标准。JPEG通过离散余弦变换(DCT)和量化技术实现了较高质量的图像压缩,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打印机等设备。

3.MPEG标准

为了满足视频压缩的需求,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MPEG标准,即动态图像压缩标准。MPEG系列标准包括MPEG-1、MPEG-2、MPEG-4等,这些标准通过帧间预测、变换编码和运动补偿等技术提高了视频数据的压缩率,广泛应用于数字电视、DVD、网络流媒体等领域。

4.H.26X标准

H.26X系列标准是由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视频通信编码标准,包括H.261、H.263、H.264等。这些标准在视频压缩技术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混合编码框架、运动估计和补偿、变换编码等技术实现了较高的压缩效率和视频质量。

5.感知编码标准

近年来,感知编码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如感知哈夫曼编码和基于神经网络的编码技术。这些技术基于人类视觉系统和听觉系统的感知特性进行数据压缩,具有更高的压缩效率和更好的视觉体验。

4g和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4g和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4g和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4G和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是不同的,具体如下:

1. 4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

4G通信系统采用了多种信源编码方式,其中最常用的是AMR (Adaptive Multi-Rate)编码。AMR编码是一种自适应多速率语音

编解码器,其主要作用是将语音转化为数字数据,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AMR编码可以根据网络质量自适应调整传输速率,从而提高语音质量。

2. 4G通信所采用的信道编码

4G通信系统采用了Turbo编码和LDPC(Low Density Parity Check)编码两种主要的信道编码方式。Turbo编码是一种迭代式卷积码,能

够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距离性能。LDPC编码则是一种基于图像理论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具有低复杂度、高效率等优点。

3. 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

5G通信系统引入了新型的波形调制方式和多路访问技术,因此在信源

编解码方面也进行了改进。5G通信系统主要采用Polar Coding(极化编解码)技术进行数据压缩和解压缩。Polar Coding是一种基于极化理论的新型编码方式,具有高效率、低复杂度等优点。

4. 5G通信所采用的信道编码

5G通信系统主要采用了LDPC编码和Polar Coding两种信道编码方式。与4G通信系统相比,5G采用了更加先进的LDPC编码技术,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距离性能。此外,Polar Coding也可以应用于5G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中,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总之,4G和5G通信所采用的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各有不同,并且在技术上都进行了不断改进和优化,以满足不断增长的无线通信需求。

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

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

信源编码的基本概念

信源编码是指将一个信源的输出进行编码,以便在传输或存储过程中减少数据的冗余并提高传输效率。它是信息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将离散或连续的信源符号转换为离散或连续的编码符号序列。

在信源编码中,信源可以是任何产生离散或连续符号序列的系统,比如语音、图像、视频等。通过对信源进行编码,可以利用统计规律和信息冗余性,将原始信源数据压缩成更紧凑的编码数据。

常见的信源编码方法有无损编码和有损编码两种。无损编码是指在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不损失任何信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如霍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等。而有损编码则是在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会有一定的信息损失,但可以通过舍弃一些冗余信息来实现更高的压缩率,如JPEG、MP3等。

信源编码的目标是在保证数据正确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数据的冗余,并提高传输和存储的效率。它在数据压缩、多媒体传输、通信系统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

x2 x1 x3 x2 x1 x1
x1→1 x2→10 x3→11 则无法唯一分割。
4°按译码的即时性分类
非即时码:接收端收到一个完整的码字后,不能立即译码,还需 要等到下一个码字开始接收后才能判断是否可以译码。
即时码:接收端收到一个完整的码字后,就能立即译码,即时码 又称为非延长码或异前缀码。 即时码与唯一可译码
2°码树图的树根、树枝、节点
中间节点(一级节点、二级节点… )用○表示, 示。
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
终端节点用●表
3°二元(进制)码树
【例 1】 x1→1 x2→01 x3→00
A○ 0 1 ○ ● x1 0 1 ○ ●x2 1 ●x3
【例 2】 x1→1 x2→10 x3→11
A○ 1 ● x1 0 1 ●x2 ●x3
定长码:码集中所有码字的码长相等。 变长码:码集中所有码字的码长不全相等。
奇异码与非奇异码
信源符号ai 码1 a1 a2 a3 a4 0 11 00 11 码2 0 10 00 01
2°按信源符号与码字对应关系分类
非奇异码:信源符号与码字是一一对应的,码2。 奇异码:信源符号与码字不是一一对应的,码1。
西南石油大学理学院
4°用码树图构造码 在树的生长过程中,中间节点生出树枝,各树枝标出相 应的码元,为了清晰起见,相同码元的树枝方向相同,终 端节点表示信源符号,从树根到终端节点所经过的树枝旁 的码元按经过的顺序组成的序列构成码字。 5°用码树图构造即时码的条件 如果表示信源符号的终端节点不再延伸,这样构造的码 满足即时码条件。

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

诺码也可以编 m 进制码,但 m 越大,信源的符号数越多, 可能的编码方案就越多,编码过程就越复杂,有时短码未 必能得到充分利用;
结论:霍夫曼码对信源的统计特性没有特殊要求,编码效
率比较高,对编码设备的要求也比较简单,因此综合性能 优于香农码和费诺码。
作业:6.1 6.2
6-1 信源符号X有6种字母,概率为:(0.32, 0.22, 0.18, 0.16, 0.08, 0.04) (1) 求符号熵 H(X) (2) 用香农编码编成二进变长码,计算其编码效率。 (3) 用费诺编码编成二进变长码,计算其编码效率。 (4) 用哈夫曼编码编成二进变长码,计算其编码效率。 6-2 设有一个离散无记忆信源
i 0 j 1
xi x1 x2 x3 x4 x5 x6
p(xi) 0.25 0.25 0.20 0.15 0.10 0.05
pa(xj) 0.000 0.250 0.500 0.700 0.850 0.950
ki 2 2 3 3 4 5
码字 00(0.000)2 01(0.010)2 100(0.100)2 101(0.101)2 1101(0.1101)2 111110(0.11110)2
(3)将缩减信源 S1 的符号仍按概率从大到小顺序排列,重复步骤 (2),
得到只含 (n-2) 个符号的缩减信源 S2。
(4)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缩减信源只剩两个符号为止,此时所

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

1.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包括无失真信源编码和有失真信源编码,其中,无失真信源编码就是我们所说的Shannon第一定理。有失真信源编码对于模拟信号来说就是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对于数字信号来说,就是一种“舍小放大”的过程。

1.1.Shannon第一定理(无失真)

这种编码能达到压缩需要传输的码元总量的目的,但是,其本质是对信息冗余度的压缩,信息没有任何的损失,失真压缩(编码)就不是如此了,其信息是有损失的。

1.1.1.平均码长Vs编码效率

对于等长编码,其平均码长就是等长编码的码长。对于不等长编码,其平均码长就是每一个码字之码长的数学期望。平均码长是衡量一个编码方案好坏的标尺。

1.1.

2.Shannon第一定理

无失真信源编码定理:对于一个信源S,我们要想对其实现无失真信源编码,则必须满足下面不等式:

对于任何一个编码,都对应一个编码效率

很明显,编码效率越高越好且编码效率永远小于或者等于1,我们希望编码效率在小于1的前提情况下,尽量的接近1。

Shannon第一定理包括了等长编码定理和不等长编码定理。这个定理的证明过程相对简单。

1.1.3.Shannon编码

1.1.4.Huffman编码

%来源网络,调试通过 2009-4-22

function [h,l]=huffman(p)

if (length(find(p<0))~=0)

error('Not a prob,negative component');

end

if (abs(sum(p)-1)>10e-10)

error('Not a prob.vector,component do not add to 1')

简述信源编码的功能

简述信源编码的功能

简述信源编码的功能

摘要:

1.信源编码的定义与作用

2.信源编码的分类及方法

3.信源编码技术的应用领域

4.信源编码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5.总结与展望

正文:

一、信源编码的定义与作用

信源编码,是指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对原始信息进行编码处理,将其转换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编码形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通过对信源进行编码,可以减少信息传输的冗余度,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2.实现信息加密:信源编码可以实现信息加密,保障信息安全。

3.便于信号处理与分析:编码后的信号更容易进行信号处理、分析和识别。

二、信源编码的分类及方法

根据编码方式的不同,信源编码可分为以下几类:

1.基于概率的编码:如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等,主要用于熵编码。

2.基于结构的编码:如分组编码、卷积编码等,主要用于信道编码。

3.基于语义的编码:如图像编码、音频编码、视频编码等,主要用于特定

领域信息的压缩与传输。

常见信源编码方法有:

1.预测编码:通过对相邻帧或帧内的像素进行预测,减少冗余信息。

2.变换编码:将原始信号变换为频域或小波域,再进行编码。

3.熵编码:基于信息熵原理,对编码后的符号进行码字优化。

三、信源编码技术的应用领域

1.图像处理:如JPEG、JPEG2000等图像压缩标准。

2.音频处理:如MP3、AAC等音频压缩标准。

3.视频处理:如MPEG、H.264等视频压缩标准。

4.通信系统:如3G、4G、5G等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

四、信源编码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1.趋势: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信源编码将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

平均信息率: 编码效率: 最佳编码效率:
编码方法:
•香农编码 •费诺编码
•哈夫曼编码
编码方法的比较:
香农码、费诺码和哈夫曼码均基于信源的统计特性, 编码原则均是:出现频率高的信源符号使用较短的码 字。
香农码有系统的、唯一的编码方式。但编码效率不高。 费诺码和哈夫曼码的编码方式不唯一。 费诺码适合于分组概率相等或接近的信源。 哈夫曼码对统计特性没有特别要求,编码效率较高,
3
ln a
) 9
2 log e log a log 3 3
(2)设X 的概率密度函数为p( x)
则Y1的密度函数为: py1 ( y) p( y A)

HC (Y1) p( y A) log p( y A)dy

p(x) log p(x)dx
C1的平均码长为3,编码效率为2/3。 C2 和C3的平均码长为2.125 ,编码效率为0.941; C6的平均码长为2.5,编码效率为0.8 。
平均信息率: 编码效率:
H ( X ) 2.3522 bit / 符号
信源自信息方差: 2 (x) 0.5265
若要求编码效率=0.9801,由 H (x) 0.9801 H(X)
信源编码和码的分类 1.编码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码的分类
码定的长码分:类: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原理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原理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原理

English:

Source encoding, also known as source coding, is the process of compressing or encoding the original information from the source in order to reduce redundancy and minimize the amount of data that needs to be transmitted. This is typically done through techniques such as Huffman coding, which assigns shorter codes to more frequent symbols, or run-length encoding, which replaces repeated sequences of symbols with a single symbol and a count. The goal of source encoding is to efficiently represent the information in a way that can be easily transmitted and reconstructed at the destination.

Channel encoding, on the other hand, is the process of adding redundancy to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order to make it more resilient to noise and interference during transmission. This is often achieved using error-correcting codes such as Reed-Solomon codes or convolutional codes, which add extra bits to the data that can be used to detect and correct errors at the receiver. By introducing redundancy, channel encoding helps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2g到5g的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

2g到5g的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

2g到5g的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

在2G到5G的移动通信网络中,广泛应用了各种信道编码技术和信源编码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

信道编码技术:

1. 2G时代主要采用的是卷积编码技术,通过引入冗余信息来纠正信道中的误码和干扰。

2. 3G时代引入了Turbo编码技术,通过迭代方式提高解码性能,对信道进行更高效的编码和纠错。

3. 4G时代采用了LDPC(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技术,能够实现接近香农极限的编码效果,提高了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

4. 5G时代引入了极化码(Polar Code)技术,通过在信道编码时提供更强的纠错能力和更高的编码效率,适应了高速率和大容量的通信需求。

信源编码技术:

1. 2G时代主要采用的是AMR(自适应多速率编码)技术,根据语音信号的特点和通信质量要求,选择不同的编码率来实现高音质和低码率传输的平衡。

2. 3G时代引入了WCDMA的优化编码技术,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高效压缩和编码,提高语音质量和数据传输速率。

3. 4G时代采用了更高级的AAC(高级音频编码)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音频质量和更低的码率,适应了更丰富的媒体应用需求。

4. 5G时代将引入更专业的视频和图像编码技术,如HEVC (高效视频编码)和AV1(开放媒体编码),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低比特率的视频传输。

信源编码

信源编码
对给定的码字的全体集合C={C1,C2,…,Cn}来 说,可以用树来描述它。
码树的构造:对一棵树,给每个节点所伸出 的枝分别标上码元符号0、1、…、r-1,这样, 叶节点所对应的码字就是从根出发到叶节点 经过的路径所对应的码元符号组成。
按树图法构成的码一定满足非续长码的充要 条件,因为从根到叶所走的路径各不相同, 而且中间节点不安排为码字,所以一定满足 对前缀的限制。
编码后可以计算得到:
H
7
p( xi
) log
p( xi
)
2.61比特/消息
i 1
7
L p( xi )ni 2.72 i 1
H 0.96
Llog D
S
S1
S2 S3
0.35
X1 0.20
0.26 1
x2 0.19
0wk.baidu.com
x3 0.18
1
x4 0.17
0
1 x5 0.15
x6 0.10 1
0
x7 0.01 0 0.11
i 1
H(X) log D
1
该定理给出了无失真编码的性能的极限。
五、最佳编码方法
1、最佳编码定义 2、先农-范诺编码方法 3、霍夫曼编码方法
最佳码
对于某一个信源和某一码符号集来说,若有 唯一可译码,其平均编码长度小于所有其他 唯一可译码的平均编码长度,则该码为最佳 码。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例子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例子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例子

1.引言

1.1 概述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是信息传输中两个重要的概念。信源编码是将原始的信息进行压缩和编码的过程,目的是减小信息的传输时间和空间需求。而信道编码则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冗余信息,以检测和纠正传输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介绍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应用。在信源编码的部分,我们将讨论信息压缩的概念以及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哈夫曼编码。信息压缩是通过利用统计特性来减小数据的表示空间,从而达到减小数据传输时间和存储需求的目的。而哈夫曼编码则是一种常用的无损压缩算法,通过根据字符出现的频率构建不同长度的编码来实现信息压缩。

在信道编码的部分,我们将介绍前向纠错编码和自动重传请求(ARQ)的概念。前向纠错编码是一种通过在发送端引入冗余信息来检测和纠正传输中的错误的方法。奇偶校验码和海明码是常见的前向纠错编码技术,它们可以通过添加冗余位来实现错误检测和纠正。而ARQ协议则是一种基于反馈的传输协议,通过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交互来实现可靠传输。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原理和应用。同时,我们还将对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进行比较和应用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例子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总结其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1.2文章结构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每个部分都包含了若干小节,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呈现相关内容。

引言部分将对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进行简要概述,介绍其基本概念和作用。随后,会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说明,使读者对文章的框架和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最后,明确本文的目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例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霍夫曼编码
n
霍夫曼编码实例:
7 个信源符号 的出现概率分别为 0.20 、 0.19 、 0.18 、 0.17 、0.15、0.10和0.01
15
霍夫曼编码
需要注意的是,霍夫曼编码方法给 出的最佳编码方案不是唯一的,但 是所有方案得到的平均码字长度相同
16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
n n n
n
系统通过随机媒介(信道)把一个随机过程 (信源)的输出传送到目的地,并确保较低的 失真。
4
信源及其数学模型:数学模型
n
时域离散随机过程{ Xi | i ∈( −∞, ∞ )} :表示信源的 输出
n n
数字信号,二进制传输 模拟信号,如语音、图象的抽样
n
离散信源的统计描述:设离散信源可发出 N 种 符号,x1, x2, …, xN, 每个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 为P(x1), P(x2), …, P(xN), 则可以用概率场表 示为
n t = −∞ n
n = −∞


1 M H ( ω ) = M s ( ω ) H (ω ) = T
矩形脉冲
∑ M (ω − 2nω ) ⋅ H (ω )
H

Aτ = T
⎛ ωτ Sa ⎜ ∑ ⎝ 2 n = −∞

⎞ ⎟ M (ω − 2nω H ) ⎠
~ M (ω ) 的非线性搬移
M H (ω )
带宽为B的高频窄带信号,其抽样频率近似等于2B。
23
随机基带信号的抽样
n
一个宽平稳的随机信号,当其功率谱密度函数 限于 fH 以内时,若以不大于 1/2fH 秒的间隔对 其进行均匀抽样,则可得一随机样值序列。如 果让该随机样值序列通过一截止频率为 fH 的 低通滤波器,那么其输出信号与原来的宽平稳 随机过程的均方差在统计平均意义下为零。
−4 B
−2 B
0
2B
4B
10 B
ω
21
带通型连续信号的抽样速率
n
fH = nB+kB, 0 ≤ k < 1, n为小于 fH / B 的最大整数
fs = 2B
fs =2B+2( fH - nB )/n
22
带通型连续信号的抽样速率
n
若 fH = nB+kB, 0 ≤k < 1, n为小于 fH / B 的最大整数, 则带通信号的最小抽样频率为 fs = 2B+2( fH - nB ) /n =2B( 1 + k/n )
n n n
概率匹配编码 变换编码 识别编码
n
标准
n n n n n
H.261,p×64kbps视听业务的视频编码解码器,会议电视 H.263,低于64kbps,运动图象 H.264 H.265 JPEG,静止图象 MPEG,运动图象(1-1.5M,2-100M的HDTV,4-基于内容的高压缩, 7-基于内容的检索)
第2章 信源编码
本章主要参考书
n
n
n
n
J.G.Proakis 等编著、叶芝慧等译,通信系 统工程,电子工业出版社 樊昌信等编著,通信原理,第5(4)版,国防 工业出版社 曹志刚等编著,现代通信原理,清华大学出 版社 J.G.Proakis. Digital Communication (3rd Edition). 电子工业出版社(影印版: 数字通信)
24
脉冲调制
n
脉冲调制:脉冲串作为载波
n
模拟调制
n n n
PAM PDM PPM PCM DPCM ADPCM
n
数字调制
n n n
25
自然抽样的PAM方式
s(t) ~ 周期性矩形脉冲序列(周期为T =1/2fH)
⎛ ωτ ⎞ ⎛t⎞ ST (ω ) = Aτ Sa ⎜ sT ( t ) = Arect ⎜ ⎟ ⎟ 2 τ ⎝ ⎠ ⎝ ⎠ 1 2π Sn = ST (ω ) ω = nω , ωs = = 2ω H s T T ∞ 2π ∞ S (ω ) = 2π ∑ S nδ (ω − 2nω H ) = Aτ Sa ( nω Hτ ) δ (ω − 2nω H ) ∑ T n = −∞ n = −∞ 26
=
∞ n = −∞ n H
∑ m δ ( t − nT ) ∗ Sa (ω t ) = ∑ m
n = −∞

n
Sa ⎡ ⎣ω H ( t − nT ) ⎤ ⎦
20
带通型连续信号的抽样速率
n
带通型信号(频带受限于(fL, fH),B= fH – fL ) n fH = nB, n为整数
M (ω )
自然抽样的PAM方式
ms ( t ) = m ( t ) ⋅ s ( t )
∞ Aτ ⎡ ⎤ 1 = M (ω ) ∗ ∑ Sa ( nω Hτ ) δ (ω − 2nω H ) ⎥ ⎡ M s (ω ) = M (ω ) ∗ S (ω ) ⎤ ⎢ ⎣ ⎦ T ⎣ 2π n = −∞ ⎦
Aτ = T
n = −∞
∑ Sa ( nτω ) M (ω − 2nω )
H H

已抽样信号频谱的包络按 Sa(x) 函数逐渐衰减。
27
平顶(瞬时)抽样的PAM方式
ms(t) h(t) mH(t)
mH ( t ) = ms ( t ) ∗ h ( t ) =
t = −∞
∑ m δ ( t − nT ) ∗ h ( t ) = ∑ m h ( t − nT )
直观上:
n n
信源(模拟和数字)自身内部的相关性 数字化——带宽增加——压缩;
n
n
通过对信源信息冗余的研究和处理,提高 传输效率 针对不同结构的信源,显示方式、要求的 不同,编码方式也有差异
n n
语音编码 图象编码
9
信源压缩编码算法
n n
n
n
概率匹配编码:根据编码对象出现的概率分配 不同程度的代码,以保证总的代码长度最短 预测编码:利用信号之间的相关性,预测未来 的信号,对预测的误差(或残差)进行编码 变换编码:利用信号在不同函数空间分布的不 同,选择合适的函数变换将信号从一种信号空 间变换到另一个更有利于压缩编码的信号空间, 再进行编码 识别编码:分解文字、语音、图象的基本特征, 与汇集这些基本特征的样本集对照识别,选择 失真最小的样本编码传送
模拟信号!抽样、量化、编码!数字方式传输 理论基础:抽样定理 实现
17
均匀抽样定理
n
一个频带限制在(0, fH)内的时间连续信号m(t),如果以 T ≤ 1/2fH 秒的间隔对它进行等间隔抽样(即在信号最高 频率分量的每一个周期内至少抽样两次),则m(t)将被 所得到的抽样值完全确定。
m (t )
T
×
δT ( t )
ms ( t )
ms ( t ) = m ( t ) δT ( t )
=
n = −∞
∑ m δ ( t − nT )
n

18
均匀抽样定理
δ ω (ω ) = ω s
s
n = −∞
∑ δ (ω − nω s ), ω s =

2π T
T
M s (ω ) =
1 ⎡ M (ω ) ∗ δ ω (ω ) ⎤ s ⎦ 2π ⎣
5
信源编码定理
n
n n
n
Shannon信源编码定理:一个熵为H的信源,当 信息速率为 R 时,只要 R>H ,就能以任意小的 错误概率进行编码;反之,如果R<H,无论采 用多么复杂的编码器和译码器,错误概率都不 可能达到任意小。 熵是无失真信源压缩编码的下限速率。 只给出了信源编码存在的充要条件,并未给出 编码算法及如何才能达到预期的性能。 寻找具体的信源编码算法
12
霍夫曼编码
n n
n
霍夫曼于1952年提出了一种编码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对那些出现概率较大的信源 符号编以较短的代码,而对那些出现概率较 小的信源符号编以较长的代码 码字的平均长度为 可以证明,如果码字长度严格按照对应符 号出现概率的大小逆序加以排列,则其平 均码字长度最小,它的理论极限值就是信 源的熵。
29
!
!
量化信噪比
设 m(t) 是均值为零,概率密度为 f(x) 的平稳随机过程
−5 B −4 B
−2 B
0
fs = 2nB
−10 B
−4 B −2 B
δ ω (ω )
s
2B
4B 5B
ω
0
2B M s (ω )
4B
10 B
ω
−10 B
−4 B
−2 B
0
fs = 2B
−10 B
−4 B −2 B
2B δ ω s (ω )
4B
10 B
ω
0
2B
M s (ω )
4B
10 B
ω
−10 B
11
n
标准:
n n n n n
图象编码
n
冗余:
n n n n
统计冗余:空间、时间、信息熵(等比特编码) 知识冗余:先验知识,如人脸 视觉冗余:视觉缺陷,细节的不敏感 结构冗余:局部的纹理、相似等
n n
性能指标:压缩效率(比)、压缩质量、编解码时延、算法复杂度 算法:
10
语音编码
n n
指标:语音质量、编码速率、编解码时延、算法复杂度 算法:
n n
n
波形编码:16-64k,PCM、ADPCM、子带编码SBC等 参数编码(模型编码):编码速率低(低于 2.4k )质量稍差, 声码器,线性预测声码器LPC等 混合编码:4-16k之间的满意质量,CELP(码本激励线性预 测编码) G.711:PCM,64k G.721,723,726,727:ADPCM,16/32/24/40k G.728:LD-CELP(低时延码本激励) ,16k G.723.1:MP-MLQ/ACELP,6.3/5.3k G.729:CS-ACELP(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8k
13
n
霍夫曼编码
n
实现霍夫曼编码的基本步骤如下:
n
n
n
按照出现概率从大到小的顺序对信源符号进行 排列; 把出现概率最小的两个符号分别指定为 1 和 0 ;将 其概率相加,视为一个组合符号,并与前面的符 号组成新的信息源; 对新的信息源重复步骤 (1) 和 (2) ,直至所有符号 被合并。
2
基本内容
n n
Biblioteka Baidu
信源及数学模型 信源编码
n n
矢量量化 霍夫曼编码
3
信源及其数学模型:信源
n
信源
n
模拟信源:
n n
语音: 0.3~3.4kHz 图象: 0~6.5MHz
n
数字信源:数据序列 对接受者而言,不可预知——随机 带限性——抽样定理离散化
n
共性:
n n
6
率失真理论
n n
n
n
n
采用无失真编码,以接近信源熵的速率进行传输,可以 无差错地进行恢复。但在很多情况下,这几乎不可能。 模拟信源的抽样值为实数,需要无穷多比特来表示,不 可能无失真。 有损信源编码,在一定失真率的条件下进行压缩编码。 最小失真率?如何实现最小失真率? 为了重构(译码)信源信号,为了达到所要求的失真, 每个信源输出对应的最小比特数为多少? 失真 D :重构信号 X’ 与原始信源信号 X 之间保真度或者 近似程度的度量,可以是距离、平方距离等。对信源应 是统计平均意义上的度量。D=E[d(X,X’)]
∞ 1 ⎡ ⎤ ⎢ M (ω ) ∗ ∑ δ (ω − nω s ) ⎥ = T n = −∞ ⎣ ⎦
2π ≥ 2ω H 时, 即 T 1 ≥ 2 f H, T M (ω ) 周期性地 重复而不重叠.
1 = T
n = −∞
∑ M (ω − nω )
s

19
均匀抽样定理 — 原始信号的恢复
ms ( t )
7
率失真理论(续)
n
重构失真小于或者等于D的无记忆信源所 需要的最小比特数 / 信源输出(符号), 称为率失真函数,记为R(D),即
R( D ) =
E [ d ( X , X ')]≤ D
min
I(X; X ')
n
给出了编码速率和失真之间折中的基本极 限
8
信源编码的实现:有损压缩编码
n
LPF
m (t )
⎛ ω M s (ω ) ⋅ rect ⎜ ⎝ 2ω H
⎞ 1 ∞ ⎛ ω ⎟ = ∑ M (ω − nω s ) ⋅ rect ⎜ ⎠ T n = −∞ ⎝ 2ω H
T=1/2fH
⎞ 1 ⎟ = M (ω ) ⎠ T
ω ⎡ ⎤ ∴ m ( t ) = T ⎢ ms ( t ) ∗ H Sa (ω H t ) ⎥ π ⎣ ⎦
1 H (ω )
M S (ω )
LPF
M (ω )
28
量化的定义
n n
抽样:时间连续!时间离散 量化:取值连续!取值离散 n 定义:利用预先规定的有限个电平表示模拟抽样值
!
!
量化误差
!
!
qi : 量化电平 mi : 量化区间端点
mi −1 ≤ m ( kTs ) ≤ mi时, mq ( kTs ) = qi 误差:m ( kTs ) − mq ( kT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