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好的菜要马上吃 警惕吃蔬菜的9个误区
食用蔬菜的8大误区
食用蔬菜的8大误区
对于现在越来越重视食物营养的人们来说,什么食物都要求是新鲜的,总觉的越新鲜的食物越有益于健康。
不错,新鲜的食物时比不新鲜的食物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要多的多,比如新鲜蔬菜里面含有大量的矿物质、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而不新鲜的蔬菜中这些营养物质要少的多。
1. 香菇洗得太干净或用水浸泡
在过节的时候,是用香菇最频繁的时候,但很多人在泡香菇干的时候通常都会泡很长一段时间,这也是一种做法的制作方法。
在香菇中含有一种叫麦角淄醇的物质,在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维生素d。
如果在吃之前过度的用水浸泡或者过度清洗,就会损失很多营养成分。
煮蘑菇时也不能用铁锅或铜锅,以免造成营养损失。
2.韭菜隔夜变成毒
像其他的菜一样,很多人因为怕浪费因此把吃不完的蔬菜都放在冰箱里面,想第二天再吃。
但韭菜不同于一般的蔬菜,最好是现做现吃,不能久放。
如果放的时间太久,菜中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引起毒性反应。
3. 餐前吃西红柿
5.胡萝卜与萝卜混合做成泥酱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餐馆中看到这样一道菜,红萝卜炒白萝卜丁,或者是把胡萝卜与萝卜一起磨成泥酱。
这两道菜都是没有营养价值的,因为,胡萝卜中含有能够破坏维生素C的酵素,会把萝卜中的维生素c完全破坏掉。
6. 在烹制绿叶蔬菜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长时间的焖煮,但专家要提醒我们,这样的烹制方式是不健康的。
绿叶蔬菜在烹调时不宜长时间。
吃蔬菜的误区简介
吃蔬菜的误区有哪些呢?这是很多朋友所关心的话题,蔬菜是餐桌上的常见食物,但是每天都吃,并不意味着你吃对了。
有不少人并不懂得如何吃蔬菜,由于吃法不当,让有益物质大量丧失或遭到破坏,甚至让有害物质危害健康。
下面我就为你介绍吃蔬菜的误区。
究竟吃蔬菜的误区都存在哪些形式呢?
误区之一:盲目生吃,有的蔬菜本身含毒,必须经加热烧煮才能破坏其中的毒素,如刀豆、扁豆、土豆、豆芽即属此类。
可生吃的蔬菜必须是本身无毒,且未受污染的萝卜、番茄、黄瓜等口感良好的品种。
而现在市场上绝大多数的蔬菜都喷洒过农药,虽然大家已习惯于先将蔬菜浸泡后再清洗,但这只能除去30%左右的农药,生吃这种蔬菜会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害。
误区之二:蔬菜久藏,变蔫的蔬菜不但吃口不好,维生素C大部分被破坏。
蔬菜中的无毒的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可使正常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不再有携氧能力,严重时会使人指甲、口唇,甚至全身出现青紫、气急等症状。
所以蔬菜要尽量吃新鲜的。
误区之三:挤掉菜汁,做菜馄饨、包子的馅心时,需把蔬菜斩细,这时会有大量的汁水流出。
有的人为了成型或包馅的方便把汁水挤掉,这样就把菜中70%的维生素、矿物质丢弃了。
正确的方法是将蔬菜与香干、香菇、肉等一起剁切、搅拌,让蔬菜的汁水渗到其他馅子中,这样做还可使包子更可口。
以上是吃蔬菜的误区的简单介绍,其实还有很多误区,如:先切后洗、冷藏不当、隔顿隔夜吃等等,这些都是平时很常见的现象,这样做不仅口感差,而且失掉了很多营养成分,有的甚至危害健康。
现金网 编辑:dejcdhh。
炒菜也有大技巧,这些方法太有害
炒菜也有大技巧,这些方法太有害炒菜是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的烹饪技能,但你知道吗,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技巧。
不正确的炒菜方式不仅会使菜的营养大打折扣,甚至还可能产生致癌物,危害人们的体健康。
现简单列举几种不健康的炒菜方式,朋友们看看您之前有没有犯这些错。
炒菜后不刷锅接着炒很多人为了省事或看锅比较干净,往往第一道菜炒完后直接就炒下一道。
然而,看似干净的锅表面会附着油脂和食物残渣,当再次高温加热时就会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
因此,每炒完一道菜后都要将锅认真清洗干净再炒下一道,这样可以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炒完菜马上就关油烟机炒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而油烟机在排除废气方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有的人喜欢炒菜结束后,立马关掉油烟机。
事实上,油烟机排除废气也是需要时间的,当炒菜结束后仍有未排干净的废气残在厨房。
炒完菜后,不妨让油烟机继续运转3~5分钟,确保有害气体完全排出。
另外,炒菜时尽量关上厨房门,将窗户打开,这样在定程度上也能减少有害物质在厨房内的残留。
油冒烟时才下锅等到油锅冒烟,这样的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才把菜下锅的话,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癌症风险。
这种条件下,蔬菜中的很多营养素也被破坏了。
此外,油在这种温度下,不仅使其所含的脂溶性维生素受到破坏,而且还会使人体中必需脂肪酸也受到氧化破坏,从而降低了油的营养价值。
烹调时,应控制油温在150~180℃左右。
油炸后剩下的油仍用来炒菜很多人把油炸过的油用来炒菜或多次油炸。
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因为油经过高温加热会产生反式脂肪酸和有毒的油脂氧化产物,当继续使用这种油高温烹调时,致癌物产量会急剧增加。
这类油应该避免高温加热,可用来做炖菜或者做花卷等面点。
吃蔬菜有讲究
吃蔬菜有讲究
作者:暂无
来源:《东方女性》 2010年第3期
蔬菜是人类重要的食品之一,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色彩斑斓。
多吃蔬菜对身体有非常大的帮助,还能让爱美的女性身材变得更漂亮,皮肤更嫩滑,但是蔬菜也有饮食上必须注意的技巧,否则就会得不偿失了。
餐前不能吃西红柿餐前吃西红柿可使胃酸和食物混合大大降低酸度,会使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胃扩张,如果是宝宝吃了,会引起腹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香菇洗得太干净或用水浸泡香菇的营养被洗没了,香菇中含有麦角淄醇,在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维生素D。
但如果在吃前过度清洗或用水浸泡,就会损失很多营养成分。
煮蘑菇时也不能用铁锅或铜锅,以免造成营养损失。
吃未炒熟的豆芽菜豆芽质嫩鲜美,营养丰富,但吃时一定要炒熟。
不然,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不适等反应。
菜做好了不马上吃很多人喜欢做好了饭菜后放在锅里温着或者放在保温桶里面,等上一段时间再吃。
这样也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物质,试想,辛辛苦苦做好的饭菜,因为没有马上吃而使饭菜变得毫无营养,这多可惜啊。
这九种错误吃法让营养流失
这九种错误吃法让营养流失作者:景生命来源:《烹调知识》 2016年第11期你知道吗,即使你每次都选择营养丰富的食材,如果烹调方式不合理,营养也会偷偷溜走。
权威营养专家帮你揪出偷走营养的“神秘大盗”。
果蔬全削皮很多人怕蔬菜表皮有农药残留,一般会削皮后再烹调。
事实上,蔬菜表皮中含有膳食纤维、维生素、叶绿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等多种营养物质,削皮后再吃其实丢掉了很多营养素。
菜先切后洗不少人图方便,会先把菜切好再一起洗,但这样做,菜里所含B 族维生素、维生素C 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会溶到水里,造成损失。
切得太细碎俗话说,“ 食不厌精”,但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菜并不是切得越细碎越好。
因为切得块越小,其表面积越大,接触空气和热锅的可能性越大,那么营养素损失得也越厉害。
焯菜时间久有的蔬菜切好了还需要用沸水焯烫一下,这样可以去除草酸甚至残留农药,使所有的食材同步成熟。
但如果锅里的水太少、火太小,焯菜时间就会增加,造成蔬菜中很多的营养素流失。
腌肉乱用碱不少人喜欢用小苏打、嫩肉粉等碱性物质来腌制肉类,让其更加滑嫩,但这些碱类物质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不易被人体吸收;脂肪遇碱后会发生皂化反应,不但失去价值,还会产生异味;而且,肉中大量的B 族维生素也会损失殆尽。
炒菜先过油这种烹调方法不仅破坏了菜中本身的营养,损失了原本丰富的维生素,过了油的肉也不容易消化,还会导致摄入的油脂超标。
因此,自己在家做菜的时候,最好省略这个步骤,多选白灼、清炒、凉拌和清蒸等烹饪方式。
炒菜油温高很多人炒菜的时候都会先炝锅,尤其喜欢把油烧冒烟了再放入葱姜,炝出香味了再炒菜。
但那时油温往往已经超过200益,油中的维生素E、磷脂、不饱和脂肪酸等在高温后很容易被氧化,蔬菜中的其他营养素也被破坏了。
盐放得太早不少人炒菜时有多放盐或早放盐的习惯,这样会使蔬菜中的汁液流出过多,不仅造成营养素损失,而且还会让菜肴塌蔫,影响口感。
建议出锅前再放盐。
绿叶菜也加醋绿色蔬菜中含大量的叶绿素和镁,加醋后,醋酸中的氢就会马上替换掉叶绿素中的镁,这种重要的营养素就被“偷”走了。
吃素菜勿犯毛病
吃素菜勿犯9毛病吃素菜勿犯9毛病简要内容:上班族通常喜欢一周做一次大采购,把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在家里慢慢吃,这样虽然节省时间、方便,但是要知道,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素,例如菠菜,在通常状况下(20℃)每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高达84%。
一、小火炒菜维生素C、B1都怕热。
因此炒菜避免用小火闷,应该用旺火炒。
再有,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保存。
还有些蔬菜更适于凉拌来吃,比如黄瓜、番茄等等。
二、久存蔬菜上班族通常喜欢一周做一次大采购,把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在家里慢慢吃,这样虽然节省时间、方便,但是要知道,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素,例如菠菜,在通常状况下(20℃)每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高达84%。
因此,应该尽量减少蔬菜的储藏时间。
如果储藏也应该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
三、丢掉含维生素最多的部分人们的一些习惯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响蔬菜中营养素的含量。
例如,有人为了吃豆芽的芽而将豆瓣丢掉,实际上豆瓣的维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
再比如,做饺子馅的时候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也会损失70%以上。
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的方法,饺子馅就没那么多汤了。
四、菜做好了不马上吃很多人喜欢做好了饭菜后放在锅里温着或者放在保温桶里面,等上一段时间再吃。
这样也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物质,试想,辛辛苦苦做好的饭菜,因为没有立刻吃而使饭菜变得毫无营养,该多可惜啊。
五、吃菜不喝汤炒菜时,蔬菜中大量的营养物质都溶解在菜汤里了,不喝多可惜。
六、先切菜后洗菜食堂的大师傅经常为了省事儿,先切菜再放在一起冲洗一下。
很多人不以为然,其实这样做也会令大量的维生素白白流到了水中。
七、偏爱吃炒菜很多减肥的人相信肉菜一起炒可以降低脂肪的摄入,其实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
八、生吃蔬菜不洗干净现在蔬菜污染越来越严重,有各种农药和寄生细菌的残留,因此生吃蔬菜最好洗干净、去皮。
九、吃素不吃荤时下素食者越来越多,尽管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但是一味吃素也不好:一是人每天必须要从肉里摄入一定量胆固醇,适量的胆固醇还有利于防癌;二是单纯吃素会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容易引起消化道肿瘤;三是维生素B2摄入不足;四是由于蔬菜中普遍缺乏锌,因此,素食者也容易严重缺锌。
7个吃菜误区要注意
7个吃菜误区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中,每天都会吃到蔬菜类食物。
要记住,有些新鲜菜一定要煮熟才能吃,否则很有可能会引起中毒的情况。
平时吃菜,都说越新鲜越好,有的蔬菜直接烫一下吃还会更健康。
可是还有些菜,要是贪图鲜做得不够烂熟,可能会对身体造成危害,严重起来还能要命!1.豆角之前在《这个食物害黄磊上吐下泻何老师没吃躲过一劫》中提示过,生四季豆中含有皂素、抗胰蛋白酶因子和植物血球凝集素等物质,皂素对消化道黏膜有强烈刺激,抗胰蛋白酶因子会影响对蛋白质的消化,植物血球凝集素则有凝血作用。
因此吃未煮熟的豆角一旦引起中毒,会引起胃肠道黏膜充血水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同时还会有头痛头晕或胸闷出冷汗,病程大约数小时或一二天可缓解。
由于四季豆被烧煮熟透后,有毒物质被破坏,食用就安全了。
其他如扁豆、芸豆等都要烧煮熟透后才能食用。
2.黄花菜新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秋水仙碱本身无毒,进入人体后会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具有强烈毒性,主要是对胃肠道和呼吸系统会产生强烈刺激,引起嗓子发干、胃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的还会有血便、血尿及尿闭等症状。
因此,新鲜黄花菜不宜食用。
如果一定要食用,只宜少量食用,而且在食用前要先用热水充分漂洗后挤去水分,再用凉水浸泡两个小时以上,由于秋水仙碱能溶于水,经这样处理后食用就不会发生中毒了。
3.毛豆毛豆营养丰富,但生毛豆里含有一些抗营养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物红细胞凝集素等,如果没有煮熟,食用后可能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
这些抗营养物质在加热过程中会被分解,因此,毛豆一定要煮熟食用(煮的时间也不能太久了)。
另外,毛豆不能多吃,每次吃100克左右即可(带壳的),吃太多可能会导致腹胀等不适。
4.白果白果有小毒,不宜生食,即使是熟的,也不宜过量、过频食用。
生白果中含有微量的氢氰酸,尤其是绿色胚芽部位的含量最高,过量食用可出现发热、呕吐、腹泻、抽搐,甚至昏迷不醒等中毒现象。
几种错误吃蔬菜的情形
几种错误吃蔬菜的情形久存蔬菜新鲜的青菜,买来存放家里不吃,便会慢慢损失一些维生素。
如菠菜在20摄氏度时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达84%。
若要保存蔬菜,应在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贮存。
丢弃了含维生素最丰富的部分例如豆芽,有人在吃时只吃上面的芽而将豆瓣丢掉。
事实上,豆瓣中含维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3倍。
再就是做蔬菜饺子馅时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会损失70%以上。
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馅就不会出汤。
用小火炒菜维生素C、B1都怕热,怕煮,据测定,大火快炒的菜,维生素C损失仅17%,若炒后再焖,菜里的维生素C将损失59%。
所以炒菜要用旺火,这样炒出来的菜,不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营养损失也少。
烧菜时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
还有些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最好凉拌吃。
烧好的菜不马上吃有人为节省时间,喜欢提前把菜烧好,然后在锅里温着等人来齐再吃或下顿热着吃。
其实蔬菜中的维生素B1,在烧好后温热的过程中,可损失25%。
烧好的白菜若温热15分钟可损失维生素C20%,保温30分钟会再损失10%,若长到1小时,就会再损失20%,假若青菜中的维生素C在烹调过程中损失20%,溶解在菜汤中损失25%,如果再在火上温热15分钟会再损失20%,共计65%。
那么我们从青菜中得到的维生素C就所剩不多了。
吃菜不喝汤许多人爱吃青菜却不爱喝菜汤,事实上,烧菜时,大部分维生素溶解在菜汤里。
以维生素C为例,小白菜炒好后,维生素C会有70%溶解在菜汤里,新鲜豌豆放在水里煮沸3分钟,维生素C有50%溶在汤里。
先切菜再冲洗在洗切青菜时,若将菜切了再冲洗,大量维生素就会流失到水中。
偏爱吃炒菜有些人为了减肥不食脂肪而偏爱和肉一起炒的蔬菜。
最近据研究人员发现,凡是含水分丰富的蔬菜,其细胞之间充满空气,而肉类的细胞之间却充满了水,所以蔬菜更容易吸收油脂,一碟炒菜所含的油脂往往比一碟炸鱼或炸排骨所含的油脂还多。
吃素不吃荤时下素食的人越来越多,这对防止动脉硬化无疑是有益的。
烹饪的注意事项与误区有哪些
烹饪的注意事项与误区有哪些1、果蔬全削皮。
很多人怕蔬菜表皮有农药残留,一般会削皮后再烹调,比如茄子皮、西葫芦皮、萝卜皮等。
事实上,蔬菜表皮中所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叶绿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等多种营养物质,外皮后再喝其实失掉了很多营养素。
为减少农药残留,最好先在水龙头下用力搓洗果蔬,外表“结实”的瓜果还可用小刷子刷洗,觉得洗干净了,再用水冲洗15~20秒就可以放心吃了。
用自来水浸泡也可以去掉部分农残,但不要泡太久,以10分钟左右为宜。
2、菜先乌后洗脸。
不少人图方便,会先把菜切好再一起洗,但这样做,菜里所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 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会溶到水里,造成损失。
比如,很多人切完土豆丝、茄子丝后直接就浸泡在水中,这样做虽能避免变色,但大量的营养素也悄悄流失了。
而且,蔬菜锅底后再冲洗,表面的农药残余和泥土很难步入断面。
因此,恰当的作法就是先认真冲洗蔬菜,并尽量将水分控干后再乌。
另外,蒸饭前淘米,也不要反复搓洗,不然其中的b族维生素也会大量损失。
3、乌得太枯叶。
俗话说,“食不厌精”,但从营养的角度来说,菜并不是切得越细碎越好。
因为切得块越小,其表面积越大,接触空气和热锅的可能性越大,那么营养素损失得也越厉害。
还会有一些营养物质随着蔬菜汁液而流失。
而且,有人习惯提早切好对备菜,但这样可以导致一些难水解的维生素,比如说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b族维生素遗失。
因此,菜最出色本层切现炒作,现炒现喝。
4、焯菜时间久。
有的蔬菜锅底了还须要用沸水烫擦一下,这样可以除去草酸甚至残余农药,并使所有的食材同步明朗。
但如果锅里的水太太少、火太小,烫菜时间就可以减少,导致蔬菜中很多的营养素外流。
应对方法是,在焯菜时,应该尽量多放点水,将火力调到最大,缩短焯菜时间。
一般情况下,蔬菜颜色稍有变化便可以将其捞出来了。
还可以在水里加几滴油,“封住”菜的断面,阻止其氧化损失。
5、腌肉乱用碱。
不少人喜欢用小苏打、嫩肉粉等碱性物质来腌制肉类,让其更加滑嫩,但这些碱类物质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不易被人体吸收;脂肪遇碱后会发生皂化反应,不但失去价值,还会产生异味;而且,肉中大量的b族维生素也会损失殆尽。
生活中误导你的常识
生活中误导你的常识作者:暂无来源:《烹调知识》 2015年第7期甲乙卯/文常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避免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常识都是正确和有科学依据的,有的流传甚广、貌似是真理的常识其实并不正确。
菜烧好了不应该马上就吃吗有的人喜欢提前把菜烧好,然后在锅里温着等人来齐再吃或下顿热着吃,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好的。
因为蔬菜中的维生素B1,在烧好后温热的过程中会损失25%。
比如说,烧好的白菜若温热15 min会损失维生素C 20%,保温30 min会再损失10%;若长到1 h,就会再损失20%。
假若青菜中的维生素C在烹调过程中损失20%,溶解在菜汤中损失25%,如果再在火上温热15 min会再损失20%,共计65%,那么我们从青菜中得到的维生素C就所剩不多了。
所以,烧好的菜尽量趁热吃。
汤底的“渣”不能吃吗很多人喝汤时有个习惯,只喝上面的部分,汤底的“渣”往往被视为无用物质。
据营养学家介绍,含高蛋白质原料的食品鱼、鸡、牛肉等煮6 h后,看上去汤已很浓,但蛋白质的溶出率只有6%~15%,还有85%以上的蛋白质仍残留在“渣”中。
渣中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比汤丰富得多。
经过很长时间烧煮的汤,其“渣”吃起来口感虽不如汤,但其中的肽类、氨基酸更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
所以,喝汤之外,也不要忘记更营养的渣。
吃“汤心蛋”更有营养吗有些人喜欢吃生鸡蛋,或者将鸡蛋煎成半熟状态,即俗称的“汤心蛋”,外面看上去蛋白部分已经熟了,但蛋黄部分还是生的。
这些人觉得鸡蛋煮熟后营养成分就被破坏了,只有生吃比熟吃补身体。
其实,这种吃法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一是鸡蛋由鸡的卵巢和泄殖腔产出,而它的卵巢、泄殖腔带菌率很高,所以蛋壳表面甚至蛋黄可能已被细菌污染,生吃很容易引起寄生虫病、肠道病或食物中毒,二是生鸡蛋还有一股腥味,能抑制中枢神经,使人食欲减退,有时还能使人呕吐,三是生鸡蛋清中含有一种叫抗生物素的物质,这种物质防碍人体对鸡蛋黄中所含的生物素的吸收。
炒菜时候的误区与纠正的方法
炒菜时候的误区与纠正的方法坏习惯1:蔬菜先切后洗洗菜时,切开后的蔬菜与水的接触面积会大大增加,易使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大量流失。
正确的做法是先仔细清洗蔬菜,并尽量将水分控干后再切。
需要提醒的是,切好的菜最好马上烹调,放置的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否则容易导致某些营养素氧化。
坏习惯2:切完菜再用水焯蔬菜切得太碎,容易流失原有的菜香,如果再经过水焯,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就会大量损失。
正确的做法是,焯菜时应尽量让蔬菜保持完整也就是不要切啦~,用水量要多。
此外,焯绿叶菜的时候,可以加一点盐和油,不仅可以防止氧化酶破坏叶绿素,还能保持蔬菜鲜亮的颜色。
坏习惯3:做菜先过油做地三鲜、干煸豆角等菜肴时,很多人喜欢先将食材在油里过一下,捞出来再炒,这样做出来的菜色泽明亮、气味香浓。
但这种烹调方法会导致人体摄入的油脂超标,破坏蔬菜本身的营养,同时还可能产生致癌物。
建议大家少吃过油菜、煎炸菜,烹调蔬菜多用白灼、清炒、凉拌和清蒸等方式。
坏习惯4:等油冒烟了才放菜等到油锅冒烟,这样的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才把菜下锅的话,蔬菜中的营养素就被破坏了。
正确的做法是,在油还没有冒烟时,就把食材下锅。
教给大家一种简单测试油温的方法:把竹筷子插入油中,当其四周冒出许多小气泡时,就表示温度足够热,可以下锅了。
坏习惯5:放很多含盐的调料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食盐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的摄入量是小于6g,而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盐的摄入量高达12g,已经远远超出了建议量。
酱油中含盐量约为15%~20%,鸡精中含盐约为10%,豆瓣酱、蚝油也都含有不少盐,如果用了这些调味品,就要减少用盐的量,否则极易造成钠超标。
还有人喜欢炒菜放糖,然而甜味和咸味能互相抵消,易导致炒菜味道变淡,最终加入更多的盐。
正确的做法是炒菜只放一点盐或海鲜酱油,鸡精味精也少用,可以多用葱姜蒜或花椒等调味,这样炒出的菜清淡可口,也保留了食材本身的原汁原味。
宝宝吃蔬菜最易犯10大错误
宝宝吃蔬菜最易犯10大错误1.把绿叶蔬菜长时间地焖煮着吃避开法:绿叶蔬菜在烹调时不宜长时间地焖煮。
不然,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将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容易使宝宝食物中毒。
2.经常在餐前吃西红柿避开法:西红柿应该在餐后再吃。
这样,可使胃酸和食物混合大大降低酸度,避免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胃扩张,使宝宝产生腹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3.给宝宝吃没用沸水焯过的苦瓜避开法:苦瓜中的草酸会妨碍食物中的钙吸收。
因此,在吃之前应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需要补充大量钙的宝宝不能吃太多的苦瓜。
4.香菇洗得太干净或用水浸泡避开法:香菇中含有麦角淄醇,在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维生素D。
但如果在吃前不过度清洗或用水浸泡,就不会损失很多营养成分。
煮蘑菇时也不能用铁锅或铜锅,以免造成营养损失。
5.胡萝卜与萝卜混在一起做成泥酱避开法:不要把胡萝卜与萝卜一起磨成泥酱。
因为,胡萝卜中含有能够破坏维生素C的酵素,会把萝卜中的维生素C完全破坏掉。
6.速冻蔬菜煮得时间过长避开法:速冻蔬菜类大多已经被涮过,不必煮得时间过长,不然就会烂掉,丧失很多营养。
7.过量食用胡萝卜素避开法:虽然胡萝卜素对宝宝很有营养,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
宝宝过多饮用以胡萝卜或西红柿做成的蔬菜果汁,都有可能引起胡萝卜血症,使面部和手部皮肤变成橙黄色,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稳定、烦燥不安、甚至睡眠不踏实,还伴有夜惊、啼哭、说梦话等表现。
8.韭菜做熟后存放过久避开法:韭菜最好现做现吃,不能久放。
如果存放过久,其中大量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引起毒性反应。
另外,宝宝消化不良也不能吃韭菜。
9.吃未炒熟的豆芽菜避开法:豆芽质嫩鲜美,营养丰富,但吃时一定要炒熟。
不然,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不适反应。
10.给宝宝过多地吃菠菜避开法: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不宜给宝宝过多吃。
草酸在人体内会与钙和锌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排出体外,影响钙和锌在肠道的吸收,容易引起宝宝缺钙、缺锌,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还会影响智力发育。
你知道吃蔬菜9大误区吗?做菜菜汤最有营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你知道吃蔬菜9大误区吗?做菜菜汤最有营养
导语:蔬菜每个人都吃,但大多数人却忽略了蔬菜的营养价值,如蔬菜存放太久,做好的菜不马上吃等等,这些习惯都会让蔬菜的营养大大流失。
以下9个误区,你占了几个?
多吃新鲜蔬菜好谁都知道,可并不是吃了新鲜蔬菜就可以达到营养需求的,关键在于人们吃菜的时候总存在一些错误的食用方法导致事倍功半,你也存在这些误区吗?那么,那就太危险啦
你知道吃蔬菜9大误区吗?做菜菜汤是最有营养的
你知道吃蔬菜9大误区吗?
一、久存蔬菜
上班族通常喜欢一周做一次大采购,把采购回来的蔬菜存在家里慢慢吃,这样虽然节省时间、方便,但是要知道,蔬菜每多放置1天就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素,例如菠菜,在通常状况下(20℃)每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高达84%。
因此,应该尽量减少蔬菜的储藏时间。
如果储藏也应该选择干燥、通风、避光的地方。
二、丢掉含维生素最多的部分
人们的一些习惯性蔬菜加工方式也影响蔬菜中营养素的含量。
例如,有人为了吃豆芽的芽而将豆瓣丢掉,实际上豆瓣的维生素C含量比豆芽多2~3倍。
再比如,做饺子馅的时候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也会损失70%以上。
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的方法,饺子馅就没那么多汤了。
三、小火炒菜
维生素C、B1都怕热。
因此炒菜避免用小火闷,应该用旺火炒。
再有,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保存。
还有些蔬菜更适于凉拌来吃,比如黄瓜、番茄等等。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6大错误烹调方法 危害身体健康
6大错误烹调方法危害身体健康关于《6大错误烹调方法危害身体健康》,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生活中离不开烹饪,烹饪能带给人们快乐和美食。
但需要当心的是,不恰当的烹饪方法,不但将食物中的营养流失,同时还会危害到身体的健康,甚至还会有致癌的危险。
1、蔬菜先切后洗洗菜时,切开后的蔬菜与水的接触面积会大大增加,易使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水溶性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大量流失。
正确的做法是先仔细清洗蔬菜,并尽量将水分控干后再切。
需要提醒的是,切好的菜最好马上烹调,放置时间不要超过两小时,否则易导致某些营养素的氧化。
2、切完菜再用水焯蔬菜切太碎,容易流失原有的菜香,若再经过水焯,其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会大量损失。
所以,焯菜时应尽量让蔬菜保持完整,用水量要多。
此外,焯绿叶菜的时候,要加点盐和油,不仅可以防止氧化酶破坏叶绿素,还能保持蔬菜鲜亮的颜色。
3、做菜先过油做地三鲜、干煸豆角等菜肴时,很多人喜欢先将食材在油里过一下,捞出来再炒,这样做出来的菜色泽明亮、气味香浓。
但这种烹调方法会导致摄入的油脂超标,破坏蔬菜本身的营养,同时还可能产生致癌物。
建议大家少吃过油菜、煎炸菜,烹调蔬菜多用白灼、清炒、凉拌和清蒸等方式。
4、油冒烟了才放菜等到油锅冒烟,这样的油温往往已经达到200℃以上,此时才把菜下锅的话,产生的致癌物不仅会增加癌症风险。
同时,蔬菜中的营养素也被破坏了。
正确的做法是,在油尚未冒烟时,把食材下锅。
还有一种简单的测试油温的方法:把竹筷子插入油中,当其四周冒出许多小气泡时,就表示温度足够热,可以下锅了。
5、炒素菜也加不少油无论是哪种油,脂肪含量都在98%以上。
蔬菜的吸油性特别强,如果用太多油炒素菜,和吃荤菜没区别,而且还会使菜的表面都被一层油脂包围,其他的调味品也不易渗透到蔬菜的内部,影响了食物的味道,同时这样做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合理的做法是每道素菜放油量不超过一汤匙,怕糊锅可以用平底锅炒菜,保证受热均匀。
吃蔬菜的9个惊人误区.doc
吃蔬菜的9个惊人误区作者:来源:《亚太传统医药·都市健康人》2012年第02期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的90%、维生素A的60%来自蔬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是人们公认的对健康有效的成分,如:类胡萝卜素、二丙烯化合物、甲基硫化合物。
但是吃蔬菜时也有讲究,吃错就会要命!下面介绍一下吃蔬菜的九个惊人的误区。
久存蔬菜——新鲜的青菜,买来存放家里不吃,便会慢慢损失一些维生素。
如菠菜在20摄氏度时放置一天,维生素C损失达84%。
若要保存蔬菜,应在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贮存。
丢弃了含维生素最丰富的部分——例如豆芽,有人在吃时只吃上面的芽而将豆瓣丢掉。
事实上,豆瓣中含维生素C比芽的部分多2-3倍。
再就是做蔬菜饺子馅时把菜汁挤掉,维生素会损失70%以上。
正确的方法是,切好菜后用油拌好,再加盐和调料,这样油包菜,馅就不会出汤。
用小火炒菜——维生素C、B1都怕热,怕煮,据测定,大火快炒的菜,维生素C损失仅17%,若炒后再焖,菜里的维生素C将损失59%。
所以炒菜要用旺火,这样炒出来的菜,不仅色美味好,而且菜里的营养损失也少。
烧菜时加少许醋,也有利于维生素的保存。
还有些蔬菜如黄瓜、西红柿等,最好凉拌吃。
烧好的菜不马上吃——有人为节省时间,喜欢提前把菜烧好,然后在锅里温着等人来齐再吃或下顿热着吃。
其实蔬菜中的维生素B1,在烧好后温热的过程中,可损失25%。
烧好的白菜若温热15分钟可损失维生素C20%,保温30分钟会再损失10%,若长到1小时,就会再损失20%,假若青菜中的维生素C在烹调过程中损失20%,溶解在菜汤中损失25%,如果再在火上温热15分钟会再损失20%,共计65%。
那么我们从青菜中得到的维生素C就所剩不多了。
吃菜不喝汤——许多人爱吃青菜却不爱喝菜汤,事实上,烧菜时,大部分维生素溶解在菜汤里。
以维生素C为例,小白菜炒好后,维生素C会有70%溶解在菜汤里,新鲜豌豆放在水里煮沸3分钟,维生素C有50%溶在汤里。
蔬菜的十大致命错误吃法
蔬菜的十大致命错误吃法1.经常在餐前吃西红柿西红柿不该饭前吃,应该在餐后再吃。
这样,可使胃酸和食物混合大大降低酸度,避免胃内压力升高引起胃扩张,产生腹痛、胃部不适等症状。
2.胡萝卜与萝卜混合做成泥酱不要把胡萝卜与萝卜一起磨成泥酱。
因为,胡萝卜中含有能够破坏维生素C 的酵素,会把萝卜中的维生素C完全破坏掉。
3.过量食用胡萝卜素虽然胡萝卜素很有营养,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
过多饮用以胡萝卜或西红柿做成的蔬菜果汁,都有可能引起胡萝卜血症,使面部和手部皮肤变成橙黄色,出现食欲不振、精神状态不稳定、烦燥不安、甚至睡眠不踏实。
4.香菇洗得太干净或用水浸泡香菇的营养被洗没了:香菇中含有麦角淄醇,在接受阳光照射后会转变为维生素D。
但如果在吃前过度清洗或用水浸泡,就会损失很多营养成分。
煮蘑菇时也不能用铁锅或铜锅,以免造成营养损失。
豆芽质嫩鲜美,营养丰富,但吃时一定要炒熟。
不然,食用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不适反应。
6.过多地吃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不宜过多吃。
草酸在人体内会与钙和锌生成草酸钙和草酸锌,不易吸收排出体外,影响钙和锌在肠道的吸收,容易引起缺钙、缺锌,导致骨骼、牙齿发育不良,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7.没用沸水焯过的苦瓜苦瓜中的草酸会妨碍食物中的钙吸收。
因此,在吃之前应先把苦瓜放在沸水中焯一下,去除草酸,需要补充大量钙的儿童不能吃太多的苦瓜。
8.韭菜做熟后存放过久韭菜隔夜变成毒,韭菜最好现做现吃,不能久放。
如果存放过久,其中大量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引起毒性反应。
另外,消化不良也不能吃韭菜。
9.把绿叶蔬菜长时间地焖煮着吃绿叶蔬菜在烹调时不宜长时间地焖煮。
不然,绿叶蔬菜中的硝酸盐将会转变成亚硝酸盐,容易食物中毒。
10.速冻蔬菜煮得时间过长速冻蔬菜类大多已经被涮过,不必煮得时间过长,不然就会烂掉,丧失很多营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中的小知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烧好的菜要马上吃 警惕吃蔬菜的9个误区
导语:蔬菜最最常见的,也是每天都要吃的,人体必需的维生素C 的90%、维生素A 的60%来自蔬菜,此外,蔬菜中还有多种多样的植物化学物质。
可是就是这样很普通的一种食材,往往让你踏入误区。
烧好的菜要马上吃 警惕吃蔬菜的9个误区
蔬菜最最常见的,也是每天都要吃的,可是就是这样很普通的一种食材,往往让你踏入误区。
下面来看看吃蔬菜的九个误区。
久存蔬菜 新鲜的青菜,买来存放家里不吃,便会慢慢损失一些维生素。
如菠菜在20摄氏度时放置一天,维生素c 损失达84%。
若要保存蔬菜,应在避光,通风,干燥的地方贮存。
丢弃了含维生素最丰富的部分 例如豆芽,有人在吃时只吃上面的芽而将豆瓣丢掉。
事实上,豆瓣中含维生素c 比芽的部分多2-3
倍。
再就是做蔬菜饺子馅时把菜汁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