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知识点整理归纳
高中物理知识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大全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175〕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21〕}注:(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2)加强区是波峰与波峰或波谷与波谷相遇处,减弱区则是波峰与波谷相遇处;(3)波只是传播了振动,介质本身不随波发生迁移,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4)干涉与衍射是波特有的;(5)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6)其它相关内容:超声波及其应用〔见第二册22〕/振动中的能量转化〔见第一册173〕。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doc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1、F 2两个共点力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g α=F F F 212sin cos θθ+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高中物理定理、公式大全(已整理、完整版)有注析说明。
1/11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1).末速度at v v o t += (2).位移221at t v t v s o +=⋅= (3).有用推论asv v o t 222=-(4).平均速度ts =υ(定义式) ;2o t vv v +=( 5).中间时刻速度22ot t v v v v +== (6).中间位臵速度2222to s v v v +=(7).实验推论2at s =∆ {s ∆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 )内位移之差} (8).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①第 1 s 末、第 2 s 末、第 3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2∶3∶….②前 1 s 、前 2 s 、前 3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4∶9∶…. ③第 1 s 、第 2 s 、第 3 s 、…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 ④前 1 m 、前 2 m 、前 3 m 、…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⑤从静止开始连续通过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3-2)∶…(9).加速度tv v a ot ∆-=(定义式) {以o v 为正方向,a 与o v 同向(加速)0>a ;反向(减速)0<a } (10).速度单位换算:h km s m /6.3/1=.注:♂平均速度是矢量 ♂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tv v a ot ∆-=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o v = 0, 加速度 g a = (2)、末速度gt v t =(3)、下落高度221gt h = (从o v 位臵向下计算) (4)、推论gh v t 22=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2/10/8.9s m s m g a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2/11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221gt t v h o -= (2)、末速度gt v v o t -= (3)、有用推论gh v v o t 222-=- (4)、上升最大高度gvH o m 22= (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gvt o 2=(从抛出到落回原位臵的时间)注:♂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高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主要研究物质的运动、变形和相互作用规律。
下面将介绍高中物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及相关的公式。
一、力学1.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且仅当合外力为零时。
(2)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3)第三定律:相互作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2.动力学(1)速度公式:v=s/t(2)加速度公式:a=(v-u)/t(3)路程公式:s=(u+v)t/2(4) 动量公式:p = mv(5) 动能公式:E_k = 1/2mv^2(6)功的定义:W=Fs(7) 功的公式:W = mas(8)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W=ΔE_k3.平衡力学(1)平衡条件:合外力为零,合力矩为零。
(2)力矩公式:M=Fd(3)杠杆原理:M1/M2=d2/d1二、热学1.热传递(1)热传导:热量通过物质间的分子传递。
(2)热辐射:热能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
(3)热对流:热量通过流体传递。
2.热力学(1) 比热容公式:Q = mcΔT(2) 比热容的单位:J/(kg·℃)(3)热传导公式:Q=kAΔT/Δx(4)热功定理:ΔU=Q-W(5)热机效率:η=W/Q_h三、光学1.几何光学(1)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比等于介质的折射率比。
(3)透镜的焦距公式:1/f=1/v-1/u(4)成像公式:m=-v/u(5)光的全反射定律: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
2.波动光学(1)光的干涉:光波的叠加现象。
(2)光的衍射:光波通过孔径或物体的边缘时发生弯曲现象。
(3) 杨氏双缝干涉公式:d*sinθ = mλ(4) 单缝衍射公式:a*sinθ = mλ四、电磁学1.静电学(1)库仑定律:F=k*(q1*q2)/r^2(2)电势能公式:U=k*(q1*q2)/r(3)电场强度公式:E=F/q2.电路(1)欧姆定律:U=IR(2)电功、电功率:P=IV,W=Pt(3) 串联电阻:R_eq = R1 + R2 + ...(4) 并联电阻:1/R_eq = 1/R1 + 1/R2 + ...五、原子物理1.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由水平周期和垂直族组成。
高一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高一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高一物理公式和知识点:
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当且仅当受到合力为零的作用力时。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方向相同。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4. 经典力学:以牛顿力学为理论基础,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一种近似的物理学方法。
5.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的变化量等于合外力所做的功。
6. 势能与功:势能是指物体在力场中由于位置的不同而具有的能量;功是指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7. 动量定理:物体的动量的变化量等于合外力的作用时间内所做的冲量。
8.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重力场中,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9.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的变化会在闭合回路中产生电动势,其大小与磁场的变化率成正比。
10. 麦克斯韦-安培定律:电流会在磁场中产生力,其大小与磁场的强度、电流的大小和电流所处的位置有关。
11. 电动势:电动势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转化速率,可以表示为电势差与电路中的电阻之比。
12. 磁通量:磁通量是指磁场穿过一个面积的总量,可以通过高斯定理求得。
13. 波动理论:描述波的传播规律,包括波长、振幅、频率和波速等概念。
14. 安培环路定理:在闭合回路中,磁感应强度沿路径的积分等于电流通过该回路所产生的磁通量。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知识点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知识点一、运动学1.1 运动的基本概念•质点:没有大小但具有质量的点物体。
•参照系:测量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基准系。
•位移:物体从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的位移。
•平均速度:物体行进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比值。
•即时速度:在一瞬间的瞬间速度。
•平均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改变的量与时间的比值。
•即时加速度:在一个瞬间的瞬间加速度。
1.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为惯性状态,保持原来的状态,即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运动方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对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两物体的不同位置。
1.3 运动的规律•物体自由落体运动: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受空气阻力的影响,所有物体同一高度自由落体时,具有相同的垂直向下的加速度。
•万有引力定律:任意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圆周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物体在圆周上运动时总是存在径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且径向加速度是使运动物体向轨迹中心方向运动的加速度。
二、力学2.1 力的性质•力的大小:通常用牛(N)表示。
•力的方向:以箭头表示。
•力的作用点:表示力作用的位置。
2.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运动方程):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2.3 力的作用原理•弹性力:当弹性体发生形变时,按其方向的作用力。
•摩擦力:摩擦力是一种抵消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重力:受到地球引力的力。
•引力:天体间产生的吸引力。
2.4 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变化量等于其受到的外力沿运动方向所做的功,即ΔK=W。
•动量定理: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所导致的动量变化量等于该力在受力物体上所作的冲量,即Δp = FΔt。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汇总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汇总
1.垂直冲量定理:当两个物体相撞时,它们之间的冲量互为相反,且大小相等。
2.牛顿第二定律: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加速度与外力之间的关系为加速度等于外力除以物体质量 f=ma。
3.动量定理:物体在受到外力影响时,其动量发生变化的速度等于外力的大小。
4.牛顿第三定律:对于任何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外力,总有一个与之相等并且向着相反方向的反作用力。
5.能量守恒定律:任何物理系统中能量总量不会改变,实际上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一种形式。
6.拉力矩定理:被拉力作用的物体旋转时,其惯性力矩与外力矩之间满足拉力矩定律:惯性力矩等于外力矩除以半径。
7.欧拉定理:电场中的每个点处会产生一个电位,而在一个闭合曲面上,这些电位的积分总和为零。
8.马克斯普朗兹定理:物体绕一个指定的轴旋转时,其角动量等于轴上的转动动量。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重点)超详细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在高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物理公式,这些公式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了世界的运行方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一些高中物理的重点公式,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和应用。
一、力学部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 = m * 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F = m * a,其中F代表物体所受的合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F1 = -F2,其中F1和F2分别代表两个物体的作用力。
4.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公式为:E = 1/2 * m * v^2,其中E代表物体的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5. 功的定义: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功。
公式为:W = F * d * cosθ,其中W代表做功,F代表力,d代表力的作用距离,θ代表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二、能量部分1. 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其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公式为:E = 1/2 * m * v^2,其中E代表物体的动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v代表物体的速度。
2. 势能公式:物体的势能等于其高度乘以重力加速度。
公式为:Ep = m * g * h,其中Ep代表物体的势能,m代表物体的质量,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物体的高度。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做功的情况下,一个封闭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公式为:Ei = Ef,其中Ei代表初始机械能,Ef代表最终机械能。
4. 压力公式:压力等于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
公式为:P = F / A,其中P代表压力,F代表力,A代表力作用的面积。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公式、知识点、规律汇编表一、力学公式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3 、求F 、的合力的公式:F=θCOS F F F F 2122212++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tg α=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F=0 或∑F x =0 ∑F y =0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1 ) 滑动摩擦力: f= μN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7、 万有引力: F=G(1). 适用条件 (2) .G 为万有引力恒量(3) .在天体上的应用:(M 一天体质量 R 一天体半径 g 一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a 、万有引力=向心力 Gb 、在地球表面附近,重力=万有引力1mg = Gg = Gc 、 第一宇宙速度mg = mV=8、库仑力:F=K (适用条件)9、 电场力:F=qE (F 与电场强度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10、磁场力:(1) 洛仑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高三物理总公式总结知识点
高三物理总公式总结知识点高三物理是中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它的学习是为了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物理问题,而总结高三物理总公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下面是我对高三物理总公式的一份总结。
一、力学部分1. 平均速度公式平均速度 = 总位移 / 总时间2. 加速度公式速度变化 = 加速度 ×时间3. 牛顿第二定律力 = 质量 ×加速度4. 力的合成合力 = 平行力的矢量和5. 冲量公式冲量 = 力 ×时间二、热学部分1. 热传导公式热流量 = 热传导率 ×温度差 / 厚度2. 热量公式热量 = 质量 ×热容 ×温度变化3.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4. 热功定理功 = 热量 + 内能变化三、电学部分1. 电压公式电压 = 电势差 / 电荷2. 电流公式电流 = 电荷 / 时间3. 欧姆定律电阻 = 电压 / 电流4. 瞬时功率公式功率 = 电流 ×电压总结:高三物理总公式是我们学习物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通过运用这些公式,我们可以解决许多物理问题。
在学习时,我们应该熟练掌握这些公式,并能够灵活运用。
除了以上总结的公式外,还有许多其他的公式,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公式来解决问题。
总之,高三物理总公式总结了力学、热学和电学等方面的知识点,它们是我们在解决物理问题时的有力工具。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三物理的学习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实践,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学,就能在物理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完整版)高中物理所有定律定理定则大全
高中物理所有定律、定理、定则一、牛顿三大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沿一条直线做匀速运动的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受到的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总跟外力方向一致。
运动的变化与所加的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这力所沿的直线的方向上。
3、牛顿第三定律: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事变化、同时消失、性质总相同。
对于每一个作用,总有一个相等的反作用与之相反;或者说,两个物体之间对各自对方的相互作用总是相等的,而且指向相反的方向二、开普勒三大定律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每一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三、热力学三大定律1、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如果一个系统与环境孤立,那么它的内能将不会发生变化。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也适用于物体对外做功,向外界散热和内能减少的情况,因此在使用:△U=-W+Q时,通常有如下规定:①外界对系统做功,W>0,即W为正值。
②系统对外界做功,W<0,即W为负值。
③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Q>0,即Q为正值④系统从外界放出热量,Q<0,即Q为负值⑤系统内能增加,△U>0,即△U为正值⑥系统内能减少,△U<0,即△U为负值第一类永动机是不消耗任何能量却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
高中物理公式整理(全)
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高中物理全部公式定理定律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概念大全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一、质点(A)(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参考系(A)(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三、路程和位移(A)(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
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
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
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
图2-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置。
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四、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
即v=s/t 。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知识点整理归纳高中物理公式定理定律知识点整理归纳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2.有用推论vt2-vo2=2as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4.末速度vt=vo+at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6.位移s=v平t=vot+at2/2=vt/2t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4.推论vt2=2gh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1.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3.有用推论vt2-vo2=-2gs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5.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1)平抛运动1.水平方向速度:vx=vo2.竖直方向速度:vy=gt3.水平方向位移:x=vot4.竖直方向位移:y=gt2/2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7.合位移:s=(x2+y2)1/2,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注:(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匀速圆周运动1.线速度v=s/t=2πr/t2.角速度ω=φ/t=2π/t=2πf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5.周期与频率:t=1/f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3)万有引力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注:(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三、力(常见的力、力的合成与分解)(1)常见的力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胡克定律f=kx{方向沿恢复形变方向,k:劲度系数(n/m),x:形变量(m)}3.滑动摩擦力f=μfn{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μ:摩擦因数,fn:正压力(n)}4.静摩擦力0≤f静≤fm(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fm为最大静摩擦力)5.万有引力f=gm1m2/r2(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6.静电力f=kq1q2/r2(k=9.0×109n?m2/c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7.电场力f=eq(e:场强n/c,q:电量c,正电荷受的电场力与场强方向相同)8.安培力f=bilsinθ(θ为b与l的夹角,当l⊥b时:f=bil,b//l时:f=0)9.洛仑兹力f=qvbsinθ(θ为b与v的夹角,当v⊥b时:f=qvb,v//b时:f=0)注:(1)劲度系数k由弹簧自身决定;(2)摩擦因数μ与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积大小无关,由接触面材料特性与表面状况等决定;(3)fm略大于μfn,一般视为fm≈μfn;(4)其它相关内容:静摩擦力(大小、方向);(5)物理量符号及单位b:磁感强度(t),l:有效长度(m),i:电流强度(a),v:带电粒子速度(m/s),q:带电粒子(带电体)电量(c);(6)安培力与洛仑兹力方向均用左手定则判定。
2)力的合成与分解1.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反向:f=f1-f2(f1>f2)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注:(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5.超重:fn>g,失重:fn6.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观粒子注: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或者是匀速转动。
五、振动和波(机械振动与机械振动的传播)1.简谐振动f=-kx{f:回复力,k:比例系数,x:位移,负号表示f 的方向与x始终反向}2.单摆周期t=2π(l/g)1/2{l:摆长(m),g:当地重力加速度值,成立条件:摆角θ<100;l>>r}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5.机械波、横波、纵波注:(1)布朗粒子不是分子,布朗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越剧烈;(2)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3)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比引力快;(4)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在r0处f引=f斥且分子势能最小;(5)气体膨胀,外界对气体做负功w<0;温度升高,内能增大δu>0;吸收热量,q>0(6)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对于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7)r0为分子处于平衡状态时,分子间的距离;(8)其它相关内容:能的转化和定恒定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环保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分子势能。
六、冲量与动量(物体的受力与动量的变化)1.动量:p=mv{p:动量(kg/s),m:质量(kg),v:速度(m/s),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冲量:i=ft{i:冲量(n?s),f:恒力(n),t:力的作用时间(s),方向由f决定}4.动量定理:i=δp或ft=mvt–mvo{δp:动量变化δp=mvt–mvo,是矢量式}5.动量守恒定律:p前总=p后总或p=p’′也可以是m1v1+m2v2=m1v1′+m2v2′6.弹性碰撞:δp=0;δek=0{即系统的'动量和动能均守恒}7.非弹性碰撞δp=0;0<δek<δekm{δek:损失的动能,ekm:损失的最大动能}8.完全非弹性碰撞δp=0;δek=δekm{碰后连在一起成一整体}9.物体m1以v1初速度与静止的物体m2发生弹性正碰:v1′=(m1-m2)v1/(m1+m2)v2′=2m1v1/(m1+m2)10.由9得的推论-----等质量弹性正碰时二者交换速度(动能守恒、动量守恒)11.子弹m水平速度vo射入静止置于水平光滑地面的长木块m,并嵌入其中一起运动时的机械能损失e损=mvo2/2-(m+m)vt2/2=fs相对{vt:共同速度,f:阻力,s相对子弹相对长木块的位移}注:(1)正碰又叫对心碰撞,速度方向在它们“中心”的连线上;(2)以上表达式除动能外均为矢量运算,在一维情况下可取正方向化为代数运算;(3)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合外力为零或系统不受外力,则系统动量守恒(碰撞问题、爆炸问题、反冲问题等);(4)碰撞过程(时间极短,发生碰撞的物体构成的系统)视为动量守恒,原子核衰变时动量守恒;(5)爆炸过程视为动量守恒,这时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动能增加;(6)其它相关内容:反冲运动、火箭、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见第一册p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