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冰灯》教学实录及反思(教案文本)

合集下载

《冰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我国冰灯文化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冰灯的兴趣。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和合作的能力。

(3)采用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冰灯的制作技巧和艺术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录音,正确地朗读课文。

2.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冰灯”、“晶莹剔透”、“冻结”等。

3. 课文理解: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冰灯的制作过程、冰灯文化的起源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冰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冰灯的印象。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3. 学习生词:讲解新词短语,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

4. 理解课文:通过问题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抄写生词,加强记忆。

2. 拓展作业:调查我国其他地区的冰灯文化,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课文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提供《冰灯》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图片和视频:收集冰灯的制作过程和相关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冰灯的来历和制作过程,知道冰灯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冰灯的美丽。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敢、自信、乐观的性格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冰灯的来历和制作过程,知道冰灯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冰灯制作过程的描述。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冰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冰灯的课文,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冰灯的美丽吧!”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3)教师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课文大意。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组内交流,巩固生字词。

(3)教师选取几个生字词,让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了解冰灯的来历和制作过程。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总结。

(3)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冰灯美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5.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冰灯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色。

(2)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冰灯的故事,并用学到的生字词造句。

(教案)冰灯

(教案)冰灯

(教案)冰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冰灯》。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冰灯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冰雪文化。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冰雪艺术的魅力以及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冰灯的魅力和作者对冰雪文化的热爱。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我国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

3. 学会本节课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对冰雪文化的热爱,理解冰灯制作过程的艰辛和民间习俗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带。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引导学生跟读,感受冰灯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我国冰雪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及时查阅字典,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讲解冰灯的制作过程、民间习俗以及作者对冰雪文化的热爱。

重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点,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思路。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冰灯的制作过程:1. 找冰块2. 切割冰块3. 雕刻冰灯4. 装饰冰灯我国冰雪文化的特点:1. 民间习俗2. 冰雪艺术3. 欢乐氛围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冰雪文化的短文,分享自己对冰雪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教案)冰灯

(教案)冰灯

(教案)冰灯教案:冰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9课《冰灯》。

文章描绘了作者童年时在哈尔滨看冰灯的美丽景色和快乐时光,表达了作者对冰灯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冰灯的来历、制作过程和品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时光的情感,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和尊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冰灯的喜爱之情。

难点:掌握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和成语,如“晶莹剔透”、“五彩斑斓”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冰灯图片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哈尔滨的冰灯景色,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冰灯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对冰灯的喜爱之情。

3. 合作探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享自己看冰灯的经历。

4. 精讲点拨(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问题进行解答,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成语,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环节(5分钟)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冰灯造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六、板书设计冰灯美丽景色制作过程品种繁多喜爱之情七、作业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题:(1)冰灯是____、____、____的。

(2)作者在哈尔滨看冰灯时,感受到了____、____、____。

(3)请你谈谈自己对冰灯的认识。

2. 课后实践:和家人一起讨论冰灯的制作过程,了解冰灯的文化内涵,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冰灯的美丽景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使学生了解了冰灯的来历、制作过程和品种,锻炼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023最新-《冰灯》教案【精选5篇】

2023最新-《冰灯》教案【精选5篇】

《冰灯》教案【精选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下是美丽的给家人们分享的《冰灯》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冰灯》教案篇一一、亲身体验,奠基情感基础。

师:新年就要到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找一个同学到台上来摸一摸,然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觉。

1、拿出冰块,一学生到台上来摸一摸,说自己的感觉。

(寒冷、刺骨)2、这么寒冷刺骨的冰块我们摸起来感觉很不舒服,但是却有一位父亲用寒冷的冰块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一盏冰灯。

我们一起来学习《冰灯》这一课。

(板书课题:冰灯)二、检查预习,了解文章。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用简练的语言表达)2、出示生词:菱形扭过来棉袄炕爹走街串巷习俗适应废玻璃后悔称赞融化,学生自由读,检查读。

3、通过预习课文,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组?(分段)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分为三大段1、父亲要为我做冰灯的原因2、做冰灯的过程3、冰灯留在我的心里)三、分块学习课文,自我领悟情感。

1、自由读第一大段,说说父亲为什么要为我做冰灯?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学生自由汇报,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学生回答孩子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走街串巷和习俗等词语,并联系自己实际生活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当地过年的习俗;当学生回答是因为羡慕大军的灯笼时,指导学生带着羡慕的语气读好第二自然段;学生汇报父亲没有钱买高级的玻璃灯时,借助课本上的插图体会家里的贫穷。

)3、出示平时所用的学习方法(1、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表现了什么;2、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悟)自由学习第二大段,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冰灯》教学反思

《冰灯》教学反思

《冰灯》教学反思《冰灯》教学反思「篇一」短短的一堂课结束了,回顾这堂课,有成功的方面,也有不足的方面。

只有时时总结教育教学成功的地方,不断反思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才能扬长避短,把课改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回顾这堂课,成功的方面有:一、“课题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几张有关冰灯的图片,说:“哈尔滨的冰灯节要到了,最近,老师从网上收集到一些好看的图片,你们想知道吗?”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这时,教师立即把握导的方向,说:“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冰灯》这篇课文,课文讲了怎样一个动人的故事呢?读了课文大家就明白了。

”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学生带着问题和悬念积极投入到读书活动中。

二、读中感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

为落实这一目标,在布置预习时,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自由读、默读等形式通读全文后,要求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给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检查预习中,教师提出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在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先要求学生同桌互说,保证了参与面,为指名说奠基。

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再引领学生进入阅读学习的第二阶段。

2、精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体会重点词句段在课文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是中年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

本节课老师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首先要求学生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找出最能体现父亲寒冷的一句话,思考:从哪些词语看出父亲在做冰灯时很寒冷?你从中感受到什么?自己试着读一读,读出这份感受。

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磨一阵、停下来、擦擦手、暖一会儿”来理解。

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自由朗读这一句话。

指名读,师生评价,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接着,教师三次深情地引读,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在读中体会父亲做冰灯很寒冷,“我”特别特别感动。

小学三年级语文《冰灯》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冰灯》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课⼀般被认为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也可以说,语⽂是运⽤语⾔规律与特定语⾔词汇所形成的书⾯的或⼝语的⾔语作品及这个形成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冰灯》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冰灯》原⽂ 在我们乡下,孩⼦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的乐趣和享受。

这⼀年的腊⽉⼆⼗五,我去东⼭坡的⼤军家,⼤军拿出他的过年灯笼给我看。

灯笼真漂亮,灯罩是菱形的,⽤玻璃拼成,上⾯还画了些细碎的⼩花。

灯笼是⼤军的⽗亲从遥远的县城买回来的。

回家我就找⽗亲要灯笼。

我说,不要纸糊的,要透亮的。

我知道,⽗亲没有钱买⾼级的玻璃灯笼,我希望他能够给我做⼀个。

⽗亲答应了。

⼤年三⼗的早上,我被⼀阵沙沙、沙沙的声⾳吵醒了,睁开眼睛,看见⽗亲在⼀边忙着什么。

等适应了屋⼦⾥很暗的光线后,我才看清楚,⽗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打磨⼀块冰。

冰太凉,每磨⼀阵,⽗亲就会停下来,⽤⾐⾓擦擦⼿,把⼿放在棉⾐⾥暖⼀会⼉。

我问:“爹,你在⼲啥?” ⽗亲把头扭过来,说:“没有找到合适的废玻璃,我昨天冻了⼀块冰,正给你做冰灯呢。

天还早,你再睡⼀会⼉吧。

”说完,⽗亲回过头去,继续⽤⼒磨了起来。

我再也睡不着了。

当我看见⽗亲⼜⼀次把⼿放进棉袄时,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来暖暖⼿吧。

”⼀边说,⼀边掀开了⾃⼰盖的被⼦。

⽗亲看见了,赶快来到我的⾝边,把我撩起的棉被⼀把按下,连声说道:“我不冷,不冷。

⼩⼼冻着,要过年了。

” ⽗亲的⼿碰着了我的⼿,他的⼿真凉啊!我的⿐⼦发酸,⼼⾥直后悔,真不该找⽗亲要⼀盏透亮的灯笼。

这⼀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

⼩伙伴们都称赞我的冰灯,连⼤军也有点羡慕我。

过了⼏天,冰灯融化了,变成了⼀⽚⽔。

但是,它从此留在了我⼼⾥。

 【篇⼆】⼩学三年级语⽂《冰灯》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本课的12个⽣字,能在语⾔环境中认读、运⽤。

《冰灯》教学实录(精选14篇)

《冰灯》教学实录(精选14篇)

《冰灯》教学实录(精选14篇)《冰灯》篇1〖学生分析〗宁安市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小镇,这里有着北国特有的物产及人文景观。

我所执教的班级有63名学生,作为课改的第一批孩子,他们有思维活跃、自信心及表现力强的特点。

《冰灯》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恰逢岁末年初,正值隆冬。

北国的孩子爱冰雪,冰雪铸就了一代代北方人粗旷、豪放、纯朴的性格。

做为冰城雪乡的孩子,对冰灯的感受更是亲切,加上这篇课文浓浓的亲情及北方特点,学生乐于品味,利于达到“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

2.激发学生去用心感受自己父母的爱,从而用实际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实录〗(一)导入师:上节课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作者看到大军有漂亮的玻璃灯,也让他爸给他做一个。

生2:我知道爸爸很爱他。

给他做了一个最漂亮的冰灯。

(二)品读感悟,深入理解师: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首先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哪部分最让你感动。

(生读,师巡视)师:谁来说说哪部分最让你感动?生:我看到爸爸给我做冰灯的时候和爸爸的对话部分,我最感动。

师:把这部分最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师:请你自己找同学说说听了你的朗读有什么感受。

生:选付贵彬生:张帆,你读得很有感情,尤其是“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这句我听出了你关心爸爸。

就是你读的“我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不像爸爸的语气。

爸爸的声音再粗点,就更好了。

生:谢谢你付贵彬师:付贵彬评得真好,爸爸的声音是要再成熟和深沉些,表现出父亲疼爱儿子那种亲切的感情。

生: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没说出来。

师:张帆,那请你再读读这句吧!(生读)师:有进步了。

谁再说说,还有哪个部分让你最感动。

生:我最感动的是第10自然段。

“我的鼻子发酸”我觉得小作者后悔得都要哭了。

师:你能读出这种要哭的感觉吗?生:我试试吧。

(生读)师:老师觉得你读的不错。

《冰灯》教案(通用16篇)

《冰灯》教案(通用16篇)

《冰灯》教案(通用16篇)《冰灯》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于孩子的那种深沉的爱。

全文1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活动:游戏——猜猜看1、规则:只能用手摸,不能说出来,在心中猜。

2、学生逐一摸3、师问:感觉如何?指名回答板:发麻、冰凉那是什么东西?谁敢把这块冰捧在手里坚持一会儿?(生试)感觉如何?生答板:刺骨、寒冷二、揭示课题。

1、有一位父亲,就用这样寒冷、刺骨的冰,为他的孩子做了一盏灯。

板书:灯2、齐读课题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词,检查认读情况。

走街串巷习俗菱形适应炕爹棉袄扭过来废玻璃后悔融化称赞2、自己和词语打招呼、指名教读、抢读。

3、谁有不明白的词?学生提出、解答(联系生活,比如:“习俗”一词,可问:你们家有什么习俗?)四、初读课文1、看书上插图:你都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家?(贫穷)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在贫穷的家庭中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不好的地方就多读几遍(2)读不明白的地方,就用笔把它画下来(可以在书上圈圈点点)3、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1-5、6-10、114、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学生评议)五、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1、在你读的过程中,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好吗?2、学生提问题,师板书:最特别?留在“我”心里?后悔?一把“按下”?心情?不冷?3、父亲为什么要给“我”做冰灯?自己读1-4自然段,找找(1)指名读画的句子,谈原因划出描写大军的玻璃灯笼的句子。

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自己练读。

指名用羡慕的语气读。

看到大军的玻璃灯笼,“我”怎么做的?(2)师:你们从书中解决了你们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真了不起!4、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自己读有关段落,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令你感动?(1)生读、画(2)谈感受:出示句子:“大年三十的早上……暖一会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句子师:寒冬腊月,父亲打磨这块冰,手凉吗?身上冷吗?可是父亲全然不顾,让我们齐读——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父亲在做冰灯,下面再请一名同学读读这段,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父亲做灯的情景。

《冰灯》的公开课教案范文

《冰灯》的公开课教案范文

《冰灯》的公开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以及冰灯艺术的发展。

(2)培养学生对冰灯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了解冰灯的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并制作一座冰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冰灯的起源和发展(1)介绍冰灯的起源: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人们用冰块制作照明工具,逐渐演变成冰灯艺术。

(2)介绍冰灯艺术的发展:从最初的实用性到现在的观赏性,冰灯艺术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冰灯文化。

2. 冰灯的制作方法(1)讲解冰灯的制作过程:选材、切割、打磨、雕刻、组装等。

(2)示范制作一座简单的冰灯,让学生了解制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冰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冰灯的雕刻技巧。

(2)小组合作制作冰灯的协调与分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冰灯的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2. 学生准备:自带一把小刀、砂纸等简单的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冰灯展览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冰灯艺术。

(2)提问:你们对冰灯有什么了解?冰灯是如何制作的?2. 讲解冰灯的起源和发展:(1)讲解冰灯的起源:我国东北地区的冬季气候寒冷,人们用冰块制作照明工具,逐渐演变成冰灯艺术。

(2)讲解冰灯艺术的发展:从最初的实用性到现在的观赏性,冰灯艺术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冰灯文化。

3. 讲解冰灯的制作方法:(1)讲解冰灯的制作过程:选材、切割、打磨、雕刻、组装等。

(2)示范制作一座简单的冰灯,让学生了解制作技巧。

4. 小组合作制作冰灯:(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确定制作主题。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制作,解答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优秀范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冰灯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了解冰灯的背景和制作过程。

2.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冰灯的美丽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冰灯背后的文化和传统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冰灯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冰灯的美丽。

2. 询问学生对冰灯的了解和印象。

二、学习课文(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冰灯的感悟和体会。

三、分析课文(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讨论冰灯背后的文化和传统价值。

四、朗读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时的语气和情感表达。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3.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冰灯的短文。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分组讨论的参与度,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关注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的进步。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兴趣。

2. 运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冰灯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冰灯的美丽世界,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能力。

4. 运用朗读指导法,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七、教学准备1. 制作冰灯的图片和视频,以便在课堂上展示。

《冰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冰灯》,让学生了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以及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1.2 教案对象: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生人数:30人1.3 教学资源:教材:《冰灯》多媒体设备:投影仪、PPT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主题:《冰灯》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传承2.2 教学重点: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2.3 教学难点:冰灯艺术的特点和欣赏方法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使学生了解冰灯的基本知识。

3.2 演示法:通过展示冰灯作品和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冰灯的魅力。

3.3 实践法: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制作冰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冰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4.2 讲解:讲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冰灯的基本知识。

4.3 展示:展示冰灯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冰灯的魅力。

4.4 实践: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制作冰灯,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冰灯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提高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冰灯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冰灯艺术欣赏: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和风格的冰灯作品,让学生感受冰灯艺术的多样性。

6.2 冰灯文化探究:引导学生探讨冰灯在各地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了解冰灯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创作一幅冰灯画: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冰灯画,展示自己对冰灯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7.2 写一篇关于冰灯的作文: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反思:8.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次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建议。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冰灯的来历和制作过程,知道冰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冰灯的兴趣。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冰灯的美好情感。

(3)学会通过描绘冰灯的美丽画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欣赏美的态度。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运用能力。

3. 通过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冰灯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学会通过描绘冰灯的美丽画面,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 理解冰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地位,培养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冰灯图片、课文动画等。

2. 生字词卡片。

3. 课堂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冰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冰灯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冰灯的了解和印象。

(3)简介冰灯的来历和制作过程,引入课文。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小组讨论:课文中描述了冰灯的哪些美丽画面?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互相交流,讲解生字词的意思。

4. 描绘冰灯美丽画面(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课文中冰灯的美丽画面。

(2)学生互相展示,教师点评指导。

(3)学生练习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冰灯,提高表达能力。

5. 小结与拓展(2)学生谈收获,分享学习感悟。

(3)布置课后作业:调查家乡的冰灯文化,下节课分享。

六、课堂活动1. 冰灯制作体验:邀请学生分组尝试制作简单的冰灯,可以使用冰块、透明塑料等材料,让学生亲身体验冰灯的制作过程。

2. 冰灯文化知识问答:设计一些关于冰灯文化的知识问答,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冰灯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冰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冰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冰灯》教学设计《冰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冰灯》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冰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谁知道哪儿的冰灯最有名?2、板书课题:冰灯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巷俗菱适炕棉爹扭废袄悔融(请单行的同学起立教读)⑶、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走街串巷习俗菱形炕上爹爹棉袄合适废玻璃扭头融化后悔2、熟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⑶、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

比较句子:a、父亲正在打磨一快冰。

b、父亲正在离炕不远的地方打磨一快冰。

全班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⑷、齐读11自然段。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⑸、指定学生接读1—4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⑹、齐读全文。

⑺、填空: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三、作业布置:感情朗读课文.《冰灯》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憧憬”、“垂头丧气”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

2、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过程与方法:1、在“做、放、找”风筝的过程中,感受小伙伴的心情变化。

2、以“幸福鸟”统领全文,围绕“憧憬”理解并感悟小伙伴做、放、找风筝时的不同感情。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理解冰灯的来历和制作过程。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珍惜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了解冰灯的来历和制作过程。

2.2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采用实践式教学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冰灯的制作过程。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冰灯的图片和相关视频。

使用实物道具,展示冰灯的制作材料和工具。

使用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道具,引起学生对冰灯的兴趣。

提问学生对冰灯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

4.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4.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

4.4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回家后,家长协助学生用冰灯材料制作一个简单的小冰灯。

学生写一篇关于冰灯的小作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5.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冰灯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给予鼓励和建议。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冰灯文化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冰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和意义。

三上《冰灯》教案份

三上《冰灯》教案份

三上《冰灯》教案(一)份三上《冰灯》教案 1【教材分析】这篇文章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儿子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教学目的】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理解父亲的心情,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

【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父亲对儿子做冰灯的事,体会父亲的爱。

2.理解儿子前后的心理变化。

难点:通过对课文的感知、体悟,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回顾导入孩子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儿歌叫“元宵节”,还记得吗?(记得)。

我们一起来背背吧,“正月十五。

”元宵节的灯真是各式各样、色彩斑斓呀!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学习一个和冰灯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围绕冰灯写了一件什么事呢?”2.读完课文,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生畅所欲言)3.生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新词1.师检查预习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读。

(读完后师纠正字音或学生提意见)2.四人一组合作习字。

3.生反馈合作习字成果,并告知学生你是如何记住该字的,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还要注意字音,比如:“答”是一声。

4.根据课后字的出现,检查学生预习成果——勾词情况。

5.生熟读字、词。

四、读文并把本文分成四部分在生初步感知的情况下,让他们尝试划分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意思。

(允许不同划法的出现,让学生简单说出理由,师公布最合理划法)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布置作业抄写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二课时一、巩固生字词,复习导入请生教读,后让生比读。

说说“走街串巷”、“适应”、“享受”等词的意思。

二、继续读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1.“为什么儿子想要一个冰灯?”2.“做冰灯容易吗?”(不容易)3.小组讨论:从哪里可以看出做冰灯不易?请在文中进行总结或勾画。

4.集体反馈,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做冰灯的艰难。

5.体会儿子后悔的心情。

① “我们已经知道父亲做冰灯非差(艰难),如果是你看到这一幕,你心里有怎样的感觉?”生:难受、痛苦、后悔_____、_____、_____②为什么而后悔?(乘机解决课后__)③带着儿子的复杂心理再读8、9、10自然段。

《冰灯》教学反思(3篇)

《冰灯》教学反思(3篇)

《冰灯》教学反思(3篇)《冰灯》教学反思1《冰灯》是三班级语文上册第十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无论是描写还是情感都是一篇引领孩子写作和领悟父子之爱的很好的范文,所以这节课我重在知道孩子在阅读中感悟。

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引导同学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读中培育语感,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是中班级阅读教学的目标。

为落实这一目标,在初读课文时,我组织引导同学通过自由读、指名小组分自然段读、默读三种形式通读全文后,要求同学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教给同学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组织、引导同学每读一遍课文,都有不同的要求、目的,而不是在同一平面上做反复平推,采纳各种形式,有目的、有层次地引导同学阅读,调动了同学阅读的积极性,同学读的投入。

特别是指名小组流畅地读课文,培育了同学的合作意识,并通过恰当的口头评价,使同学体验到了胜利的喜悦,加强了同学学习的信心。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重点词句段在课文中的表情达意作用”是中班级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

本节课老师为了突破这一重点,首先要求同学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画出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的读给老师和全班同学听听。

并说说自己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篇课文文风朴实,没有大段的抒情,但父子之间的深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老师能够挖掘本文所蕴含的人文教育因素,引导同学回忆自己成长经受中与父母之间感人的小事。

使同学在语言训练中受到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

不足:一、在“真情感染,以情激情”方面,老师不能放得开、做得到。

如,在指导朗读时,老师不能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以激情引趣。

老师应当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诵读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传授给同学,极大地调动同学的朗读爱好,让同学与产生最正确的情感共鸣。

二、同学讲解并描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时,那纯真的语言,生动的比方,很感人。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范文

三年级语文《冰灯》教案优秀范文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冰灯》,培养学生对冰灯文化的理解和兴趣。

2.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之美,体验生活中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和冰灯文化。

2. 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 理解冰灯文化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2.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和表达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1. 课文《冰灯》文本。

2. 与冰灯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教学卡片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冰灯的定义和制作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冰灯在寒冷的冬季给人们带来的温暖和美好。

二、课文阅读(10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冰灯》,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和美感。

2.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意义。

3.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课文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冰灯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冰灯背后的辛勤付出。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冰灯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表达能力。

四、课堂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冰灯主题,用教学卡片或黑板展示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

2. 各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学生作为观众进行评价,教师进行总结。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让学生认识到冰灯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教师进行鼓励和指导。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冰灯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冰灯的美丽和魅力。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欣赏学生的冰灯作品,增进家校互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冰灯》,让学生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创造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冰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体验到了生活中的美好情感。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冰灯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冰灯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冰灯一、教学目标:1.了解冰灯的制作方法和传统文化底蕴。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制作冰灯,培养孩子们的耐心、细心、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1.向学生传授冰灯的制作方法。

2.让学生感受到冰灯的美和传统文化底蕴。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将自己的创意和想象付诸于制作中。

2.如何教授冰灯的制作过程。

四、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冰灯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在北方的冬季非常流行。

它由冰雕师用冰晶制成。

提问:你们见过冰灯吗?你们知道冰灯是怎么做的吗?2.知识讲解(15分钟)步骤一:准备工作1.准备两个大小不同的塑料桶或盆,要求一个桶比另一个小。

小桶放在大桶里,大桶比小桶高出一些,两个桶之间留出一定的间隙。

2.将水倒入大桶中,水面要比小桶高出几厘米。

然后小心地将小桶放入大桶中心处,两桶之间的空隙要均匀周围。

冰灯的厚度决定于两桶之间的距离,距离越大,灯的厚度就越大。

步骤二:切割取出小塑料桶后,顺着中心线剪成两半。

步骤三:模板制作1.出图:冰灯设计通常使用纸板,合同纸或白纸板。

使用DoubleA A4纸可以得到最佳效果。

使用软铅笔轻轻画出要切割的形状,用剪刀切割。

2.复制:将纸板放到灯体上,使用剪刀修剪几个开口。

将纸板移动到另一侧,手动或使用剪刀将纸板的线条剪掉。

3.彩绘:在纸板上用彩色铅笔涂上颜色,然后再剪掉。

步骤四:细节处理和加工使用特殊工具或冰塑雕刻刀进行雕刻。

一般从上往下开始雕刻,以防止自下向上雕刻时坠落。

步骤五:组装准备一个合适的底座或桌子,将制作好的冰灯放在上面让它焕发出美丽的光芒。

3.制作过程展示(10分钟)教师演示一遍制作冰灯的过程,让学生看清楚每个步骤。

4.学生动手制作(50分钟)学生自行制作冰灯,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和创作。

5.展示和分享(15分钟)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冰灯展示给全班同学,并自己讲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

五、板书设计关于“冰灯”的制作过程。

《冰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以及冰灯文化;(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冰灯的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冰灯的制作方法;(2)运用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珍惜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以及冰灯文化;掌握冰灯的制作方法。

难点:冰灯的制作技巧和团队协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冰灯的相关资料,制作PPT;准备制作冰灯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2. 学生准备:提前了解冰灯的基本知识,分组准备合作制作冰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展示冰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冰灯的美;(2)简要介绍冰灯的起源和发展。

2. 探究与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方法;(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动手制作冰灯,教师巡回指导;(2)学生互相观摩、学习,提高制作技巧。

4. 作品展示:(1)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冰灯作品;(2)教师评价作品,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让学生动手制作冰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制作进度和需求,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要教育学生珍惜资源,培养环保意识。

六、教学拓展:1. 学生收集其他地区的冰灯文化资料,进行分享和交流,了解冰灯在不同地区的特色;2. 组织学生参观冰灯展览,加深对冰灯文化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2. 设计一个冰灯展览活动,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

八、评价标准:1. 学生制作的冰灯作品美观、创意丰富;2.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积极参与,团队协作能力强;3. 学生对冰灯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九、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掌握了冰灯的制作方法,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标准教材语文:《冰灯》教学实录及反思(教案文本)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语文:《冰灯》教学实录及反思(教案文本)教学内容:北师大版语文第五册第十单元第三篇主体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爱。

2、激发学生去用心感受自己父母的爱,从而用实际行动去爱自己的父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材分析:《冰灯》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第12单元的第三篇主体课文。

这篇课文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记述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那种深切的爱。

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在执教的第一课时时,扫除了字、词障碍,并对课文进行了初步感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点学习了课文1——7自然段。

这节实录是第二课时,重点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立足课文8——11自然段,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使学生的心灵经受洗礼,情感得到升华。

学生分析:宁安市是黑龙江省的一个小镇,这里有着北国特有的物产及人文景观。

我所执教的班级有63名学生,作为课改的第一批孩子,他们有思维活跃、自信心及表现力强的特点。

《冰灯》这篇课文的教学时间恰逢岁末年初,正值隆冬。

北国的孩子爱冰雪,冰雪铸就了一代代北方人粗旷、豪放、纯朴的性格。

做为冰城雪乡的孩子,对冰灯的感受更是亲切,加上这篇课文浓浓的亲情及北方特点,学生乐于品味,利于达到“三维”目标。

教学实录:一、复习导入师:上节课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已经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作者看到大军有漂亮的玻璃灯,也让他爸给他做一个。

生2:我知道爸爸很爱他。

给他做了一个最漂亮的冰灯。

二、品读感悟,深入理解师:这篇课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会有更大的收获。

首先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哪部分最让你感动。

(生读,师巡视)师:谁来说说哪部分最让你感动?生;我看到爸爸给我做冰灯的时候和爸爸的对话部分,我最感动。

师:能把这部分最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生:能师:请你自己找同学说说听了你的朗读有什么感受。

生:选付贵彬生:张帆,你读得很有感情,尤其是“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这句我听出了你关心爸爸。

就是你读的“我不冷,小心冻着,要过年了”不像爸爸的语气。

爸爸的声音再粗点,就更好了。

生:谢谢你付贵彬师:付贵彬评得真好,爸爸的声音是要再成熟和深沉些,表现出父亲疼爱儿子那种亲切的感情。

生:对,我就是这么想的,没说出来。

师:张帆,那请你再读读这句吧(生读)师:有进步了。

谁再说说,还有哪个部分让你最感动。

生:我最感动的是第10自然段。

“我的鼻子发酸”我觉得小作者后悔得都要哭了。

师:你能读出这种要哭的感觉吗?生:我试试吧。

(生读)师:老师觉得你读的不错。

你们选择这部分,我也很受感动,我也想读读,行吗?生:行!师:听老师朗读8——10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看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师读)生:老师我想给你评一评。

师:可以生:老师你读得真好。

第一句“我再也睡不着了”。

“再”字重读得很好。

生:老师,你读的“我鼻子发酸”这一句听得我都要哭了,非常感人。

师:谢谢你们的鼓励,这就是有感情朗读,用自己的感情打动听众,就是朗读的高境界。

听了这部分。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众生举手)先把你的问题说给小组同学听,让大家试着回答。

(生交流问题,并解答)师: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最感兴趣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

生: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看到父亲做冰灯,小作者为什么后悔了?”师:大家想听听他们小组的回答吗?生:想生1:因为他看到父亲暖手,知道冰很凉,心疼爸爸了。

所以后悔了。

生2:爸爸“用力磨”做冰灯很费劲,所以后悔了。

生3:作者后悔的是我要是不要透亮的灯,爸爸就不用挨冻给我做冰灯了。

师:你们回答的不错,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生:爸爸那么早就起来,我还睡着呢,所以后悔不应该让爸爸早起。

生:爸爸那么冻手,还不到我的被里暖手,我更后悔了。

师:大家说得真好,其实,作者后悔就是看到了爸爸做冰灯很不容易,体会到了爸爸那种深沉而伟大的爱。

你还从哪能看出爸爸爱孩子。

生1:作者要灯,他爸就答应了,是因为爸爸爱他。

生2:他爸爸明知没钱给儿子买灯,却答应了儿子。

还给他做了个透亮的冰灯。

生3:爸爸起来了,却让儿子再睡一会儿。

生4:爸爸把棉被按下去也是爱儿子。

生5:“冰灯融化了,却留在我的心里”其实留下的就是爸爸对他的爱。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了解了父亲的爱,让我们再在小组中深情的读读这一部分。

二、拓展延伸师:父爱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

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点点滴滴都有着父母的爱,想想你的爸爸妈妈对你有没有像课文中这样感人的事。

先和小组同学说说。

师:谁和大家说说你感到的父爱。

生1:我看到小饭桌有溜肉段,和爸爸说我想吃,那天中午我爸爸就给我做了溜肉段,那是他打电话问别人学着做的。

我知道,那盘溜肉段就是爸爸的爱。

生2:我的小车子扎了,我爸修了一晚上,第2天,我又骑上小车子了。

这也是爸爸的爱。

生3:我叔叔家买了一台游戏机。

我去玩,给弄坏了。

我以为爸爸能打我呢。

结果他没打我,帮叔叔修理好了游戏机,还给我买了一个新的游戏机,那就是爸爸的爱。

师:他们说得老师都感动了。

爸爸是如此地疼爱我们,文中小作者是怎么对爸爸的呢?生:小作者也爱爸爸。

师:从哪能看出来呢?生1:他让爸爸到被里暖手。

生2:他后悔就是爱爸爸。

生3:他说把冰灯留在心里,也是记住爸爸的爱。

师:大家看得真明白,说得也很清楚。

那么你想怎么对待爸爸妈妈呢?生1: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回报爸爸妈妈。

师:不错,可有点远,现在我们能为父母做些什么?生1:我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洗碗、擦桌子,扫地。

生:到他们过生日的时候,我给他们礼物。

师:小时候,爸爸妈妈给你洗过脚吗?生:洗过。

师:今天,让你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脚,你能洗吗?生:能。

师:那好,今天的作业,就是给爸爸或妈妈洗脚,并且写成一篇日记。

看谁做得好。

看谁写得好。

三、结束让我们带着真挚的情感,再把课文朗读一遍,进一步体会父母的爱,表达子女对父母的爱。

执教反思《冰灯》这节教学结束了,我还沉浸在课文那浓浓的亲情中,沉浸在课堂上学生那活跃的思维中。

如今的孩子,享受着亲人的爱已习以为常。

感受别人的爱却很迟钝。

真诚回报亲人的为数不多。

本节课,通过对课文的品读、理解,感悟和拓展。

擦亮了学生读爱的心灵之眼。

有的学生下课还围着我说:“老师今早我还感到**的爱。

出门时她让我系围巾,怕我冻着。

”尤其是“洗脚日记”这一课外延伸,还有颇多趣事、乐事、感人事。

一个学生学写道:我给爸爸洗脚,以为爸爸的脚很臭,结果,爸爸的脚不香也不臭。

又一个学生写到。

妈妈说:养女儿真好,还能给妈妈洗脚。

我感到给妈妈洗脚,她很幸福,我很快乐。

班级有一个学生的父亲是聋哑人,只*装车挣钱。

这个孩子写道:爸爸的脚上有土又有泥,还有水泡,我一点点洗着,一块块撮着,爸爸哭了,我也哭了,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再不让爸爸干这么重的活。

也许我执教的这节课还有许多不足,但我觉得让学生有情可感、有话可说、有事可记也算是有所收益了。

实录评析:《语文课程标准》上讲:“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

听完张老师执教的《冰灯》这一课,我深深地被感动着。

我被这篇优美的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情深所感动。

被张老师为孩子搭建的平台所感动,为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所感动。

张老师在本节课中真正起到了组织、引导、激励的作用。

引导着孩子和书本一次次地对话,在充分的对话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张老师趁热打铁,又将话题引入到生活之中。

让孩子们想一想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感人的事,这也是张老师把学语文延伸到家里,延伸到学生的情感中的一种巧妙的做法,既培养了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使孩子们爱自己的父母,受到了深刻的情感教育,使三维目标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冰灯是北方的孩子非常熟悉的事物,在熟悉的事物中,孩子们的心灵又经受了一次洗礼,得到了净化。

同时,张老师还特别注重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